本文目录
一、秦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已成为世界第八奇迹,是中国的国宝
乐途游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圣地婚礼航空旅行白皮书黄金周出游全攻略。但当人们未认识它的时候,却被视为不祥之物。六七十年前,秦陵东的临潼县西杨村的一农民打井,挖掘了好几天打不出水,却挖出了一个瓦人,象真人一样大小。他憎恨这怪物在作弄他,把瓦人吊在树上,砸得粉碎,以消晦气。50多年前,在秦陵西面,农民耕地挖掘仅1米处秦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断,四号坑未及放兵马俑,就匆匆填死了。发掘中发现有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系。
《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以三十万人盗掘秦陵。在他们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到三国时期,(宝鼎元年)一位在日南做太守的官吏名曰张善,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金雁,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乃出自始皇陵也。这个神奇的传说有没有历史依据?近年来有的学者著文指出:“这虽然是个传说故事,但说明秦陵内的文物曾经流失于外,并且远达云南以南。至于说金雁制作精巧,不但好看,而且还能飞,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在春秋时期,著名工匠鲁班已经能制造出木雁,在天空中飞翔,直飞到宋国的城上。几百年后,秦国的工匠能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是可信的。”(武伯纶、张文立《秦始皇帝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那么,这个传说故事究竟可信不可信?
在中国这个历史上不甚看重科技的国度内,假若在2200多年前就能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在中国科技史乃世界科技史上都是一个罕见的奇迹。然而,金属飞雁的可信程度确实令国人捏把汗。假若仔细推敲,立即就会看出这个传说的破绽之处。试想一个金属物体在空中飞翔并不象放风筝和轻气球那样简单易行。后者由于质量轻,它借助于自然界的风力就可以在空中飞翔,然而对于一个金属物体来说,它如果没有机械动力单靠自然界的风力,不要说空中飞行恐怕连起飞这个基本的难题也无法解决。2200年前的中国何以能解决金属物体的飞行动力问题呢?再进一步分析,假设秦代有能力制作会飞的金雁,那么金雁埋入地宫之后将会不停地自动飞翔,一直在地宫内飞行了近一千个日日夜夜。当项羽打开地宫的墓道时,这个自动飞翔的金雁又沿着地宫的墓道顺利地飞出地面,然后又越过秦陵南侧数千米高的山峰飞往遥远的南方。如果这个奇闻不是闲聊文人编造出来的说,那么,金雁的控制与指挥系统恐怕连今天的电脑也望尘莫及了。所以,我们可以肯定说秦陵金属飞雁的传说没有丝毫的可能性,具有现代科技意识的中国人切勿轻信这个传说了。
金雁传说的辨误问题到此应该结束了。然而进一步来说古代文人编造的这个传说故事在历史文献上有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呢?汉代有关的文献记载,在司马迁和班固的记述中有“黄金为凫雁”的文字,显然两位史学大师记载的是墓内有用黄金制作的“凫雁”,而古代文人很可能由此演义和“创作”了飞雁传说的故事。
战国时期一些国君陵园的营造往往都少不了平面设计图。秦始皇陵园的营建按理也应该有平面规划图,而制图之前先要选择墓地。我们知道秦始皇执政于都城咸阳,为什么陵园却要选在远离咸阳的骊山之阿?
查阅有关典籍,最早解释这个问题的是北魏时期《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他说:“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水经·渭水注》)。此说在学界延袭千余年,并且被认为是最早的、最权威性的观点而深信莫疑。《水经注》的解释单从表面上看似乎不无道理,然而仔细回味起来秦始皇当年作为一个13岁的孩童能否知道蓝田的美金与美玉还是个问题。即使知道,当年选择陵墓位置恐怕也不会按照一个徒具空名的国王个人意志来决定。所以这个问题似乎应该从当时的礼制及陵墓的设计意图方面寻找答案。
首先,陵墓位置的确立与秦国前几代国君墓的位置不无关系。秦始皇先祖及太后的陵园葬在临漳县以西的芷阳一带,秦始皇陵园选在芷阳以东的骊山之阿是当时的礼制所决定的,因为古代帝王陵墓往往按照生前居住时的尊卑、上下排列。《礼记》、《尔雅》等书记载。“南向、北向、西方为上”。“西南隅谓这奥,尊长之处也”。东汉《论衡》一书记载得更明白了:“夫西方,长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东……夫墓,死人所藏;田,人所饮食;宅,人所居处,三者于人,去凶宜等。”即在芷阳的宣太后也希望其陵墓能葬在她丈夫与儿子之间,即“西望吾夫,东望吾子”,似乎亦是按长者在西、晚辈居东的原则。秦始皇先祖已确知葬在芷阳的有昭襄王、庄襄王和宣太后。既然先祖墓均葬在临漳县以西,而作为晚辈的秦始皇只能埋在芷阳以东了。作壁上观若将陵墓定在芷阳以西,显然有悖于传统礼制。可见秦始皇陵园选在骊山脚下完全符合晚辈居东的礼制。
其次,陵墓位置的选择也与当时“依山造陵”的观念相关。大约自春秋时代开始,各诸侯国国君相继兴起了“依山造陵”的风气。许多国君墓不是背山面河,就是面对视野开阔的平原,甚至有的国君墓干脆建在山颠之上,以显示生前的崇高地位和皇权的威严。春秋时期的秦公墓也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有的“葬西山”,有的葬在陵山附近。战国时期的秦公墓依然承袭了“依山造陵”的典范,而秦始皇陵墓造在骊山之阿也完全符合“依山造陵”的传统观念。它背靠骊山、面向渭水,而且这一带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整个骊山唯有临潼县东至马额这一段山脉海拔较高,山势起伏,层峦叠幛。从渭河北岸远远眺去,这段山脉左右对称,似一巨大的屏风立于始皇陵后,站在陵顶南望,这段山脉又呈弧形,陵位于骊山峰峦环抱之中,与整个骊山浑然一体。
总之,秦始皇陵园的位置既符合晚辈居东的礼制,也体现了“依山造陵”的传统观念。
秦始皇陵位于临撞县城东5公里,距西安市约37公里,南倚骊山,北临渭水。为什么选位在这里呢?有人认为,这与古人迷信风水宝地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地质学家根据卫星拍照的图片看:从骄山到华山工好像一条龙,秦始皇陵正好位于龙头眼睛的位置。众所周知,自古就有“画龙点睛”之说,到底是古人有“高瞻远瞩”的本领,还是今人附会之风过重,一时间还弄不清楚。
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
根据初步考察,陵园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呈方形,周长3000米左右,北墙有2门,东、西、南3墙各有1门。外城呈矩形,周长6200余米,四角各有门址一处。内、外城之间有葬马坑、珍禽异兽坑、陶桶坑;陵外有马厩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员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0000平方米以上,出土陶桶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佰、陶马约6000件;二号坑有陶桶、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三号坑有武士桶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这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秦始皇陵园除从葬坑外,还发现石料加工场的遗址,建筑遗物有门砧、柱础、瓦、脊、瓦当、石水道、陶水道等。
秦始皇陵规模之大可见一斑,但秦始皇陵有没有设计蓝图呢?
据史书所说“使水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来看,秦始皇陵的修建绝非任意,必定是按设计图有计划地营造,纵观历代帝王陵建造史不难想象其中的关联之处。具体设计蓝图如何,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据推测,少府是主管建筑的,国家陵墓当由其管理。当然最高的管理上级还是本相,只是本相日理万机,由少府具体操作办理而已。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少府一官是秦统一后命名的,在统一之前有无这一官职无从考证,但无论有无,肯定有一种机构专管宫廷的土木建筑工程。至于这一机构名称如何,尚待进一步考证。
秦始皇陵有多深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其“穿三泉”。《汉旧书》中对秦始皇陵的描述有“已深已极”、“深极不可人”之语。有人认为,秦陵地宫不浅也不深,书中提到的“三泉”无外乎人们经常提到的“九泉之下”之类。据《吕氏春秋》记载:“浅则狐狸扬之,深则及于水泉”,即最深到泉水。在古代由于受技术限制,要在泉水下施工实为不易,并且如果地宫位于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长期渗透,定会使地宫遭受“浸”害,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设计者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当然这些都不过是推测,具体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我们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其实地宫就在封土堆下。”段清波介绍,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中煤航测遥感局遥感应用研究院环境所工程师周小虎给记者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年元月初,秦始皇陵区气温降至零下12摄氏度,封土堆上的石榴树正常开花结果,而在封土堆南墙外的石榴树却冻害严重,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差别特别明显。“墙外的土壤未经扰动,而封土堆土壤的结构和含水量则已发生改变,又因为墙内地下存有地宫,才使得土壤相对温度较高,从而造成植物长势的差异。”周小虎解释说。
在这次勘探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围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即所谓的宫墙。经验证,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在修建宫墙的施工中,为了检测用泥土夯实的宫墙是否坚硬,施工人员会站在远处用弓箭射墙,若箭能插进墙体,修好的宫墙必须推倒重建。”段清波说,宫墙都是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大约有5-6厘米厚,相当精致和坚固。“超出我们预想的是,宫墙顶面甚至高出了当时秦代的地面很多,向下直至现封土下33米,整个墙的高度约30米,非常壮观!”在土墙内侧,研究人员又发现了一道石质宫墙。段清波说,根据探测,发现墓室内没有进水,而且整个墓室也没有坍塌。“关中地区历史上曾遭受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却完好无损,这与宫墙的坚固程度密切相关!”
“这种宫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这种崭新的墓葬形式可以称为‘秦陵式’。秦陵式宫墙对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的研究能起多大的推动作用,现在还无法预知。”段清波说。
除了宫墙,研究人员发现在秦陵周围地下存在规模巨大的阻排水渠。
段清波说,长约千米的阻排水渠其实是堵墙,底部由厚达17米的防水性强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宽的黄土夯成,规模之大让人难以想象。“阻排水渠设计相当巧妙。秦始皇陵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落差达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有效保护了墓室不遭水浸。”段清波说,《史记》中记载的“穿三泉”中,“三”其实是个概数,其实应该是指在施工中遇到了水淹,所以才修建了阻排水渠。
段清波风趣地说:“秦人太聪明了,正在修建的北京国家大剧院,也不过是按照这套办法来解决水浸问题的。”
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位于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4年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在发现一号坑和三号坑以后,又于1976年发现二号坑。一号坑局部挖掘,以于1979年开放;三号坑全部发掘,于1989年开放;二号坑从1994年3月开始挖掘,观众可观看发掘过程。
秦俑坑坐西向东,3座坑呈品字形排列。3座坑计有陶俑陶马8000余件。自从一号坑开放以来,秦俑博物馆以接待国内外观众近3000万,数十个国家的元首亲临参观,无不赞不绝口。法国前总理希拉克1979年来这里参观,称赞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认为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一号坑为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为62米,平均深度为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地下坑道为土木结构,东西两侧各有斜坡门道5个,南北两侧各有便门两个,立木封堵门洞,坑上以棚木、芦席、泥土覆盖。坑内每隔3米有一道夯土墙,墙间空当处陈列兵马俑,底部铺以青砖。一号坑计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形同真人真马,以挖出1000余件。坑内是由步兵俑和骑兵俑组成的长方形军阵。东端是3列面向东的步兵俑横队,每列70件,共计210件,为军阵的前锋。其后是骑兵和驷马战车,前后共38列纵队,每路长180米,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这是军阵的主体。军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横队,每队均有武士俑180余件,为军阵的侧翼卫队。西端有3列横队,两列面东,一列面西,是军阵的后卫。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整装待发之势。武士俑分别执有不同的青铜兵器,近战的有刀、矛、剑、戟,射击兵器有弓弩和箭镞。其中箭长97厘米,八棱面。荆柯刺秦王曾用匕首,秦王就是用这种利剑砍伤刺客的。虽经两千多年的剥蚀,剑仍保持坚固锋利的本色。
为了保护文物和便于参观。一号坑建有拱形陈列大厅,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采光良好,观众可从检阅台一睹坑内兵马俑的雄姿。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秦兵马俑博物馆官长袁仲一解释说:“一来,为的是更好地保护文物,二来,因为把整个军阵全部清出地面,起码需要5~7年的功夫。这样做的好处是游客既可以参观到二号坑局部的风采,有可以亲眼看到二号坑的挖掘工作。”
据初步推算,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两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
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从2个坑的布局和阵法看,二号坑阵式复杂,兵种齐全,是对阵的中坚力量。这种编组方法在兵书上叫作“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孙膑兵法》说:“在骑与战者,分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反则广其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百战不殆。二号坑是这位古代军事家的理论图解。
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断,四号坑未及放兵马俑,就匆匆填死了。发掘中发现有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系。
看了兵马俑,人们不禁要问:修筑兵马俑坑的用意何在?人们大致有四种说法:“守卫京城的宿卫军”、“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送葬的俑群”、“为表彰军功所树立的纪念碑”。据秦陵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陵园的整体布局是模拟他生前的宫城图。3座坑位于陵外城东东门大道北侧,似是驻扎在京城外守卫京师的宿卫军。
秦兵马俑身上隐蔽处多有刻画或戳印的文字,据一些专家研究,有些是陶匠的名字,有出自中央官制陶作坊的,也有出自地方陶作坊的。有些文字有待破解。秦兵马俑采用的是分体制作,然后安装和粘接,一般是粘接塑像成形后,再入室烘烤。原来的兵马俑着有颜色,因年久剥蚀,现在看到的只是灰瓦色。
武士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过去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的雕塑是南北朝随佛教传入形成的,秦兵马俑的发现否定了这种观点,有力证实秦代我国雕塑已成熟,并在我国雕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出土的兵器看,成分以铜为主,兼含锡、铅等稀有金属,硬度为HR106度,表面镀铬,反映了我国秦代冶金技术已达到相当高度,大大超过同时代的域外国家。
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它的发掘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据了解,在中央和地方的支持下,计划投资1.1亿元进行秦俑博物馆二期扩建工程,发现一个瓦人头,继而挖到三个跪首的瓦人,就丢在一边无人过问。
解放前夕,焦家村农民又挖出两个跪首的瓦人,象泥塑的菩萨,信佛的农民特地盖了个土地庙供奉。1974年,西杨村的社员打井时,发现一个圆口形的陶器。再挖下去,实际是个“瓦盆爷”,立在陶俑的上身,农民认为挖不出水,又是这个“瓦盆爷”作怪,又要把它吊起来。水保员赶到临潼博物馆,请他们来鉴别。他们也不懂,就把它运到博物馆暂存,还把碎片进行粘补,花了两个多月又修复了三个陶俑,但没有向上级汇报。有个新闻工作者发现这件事,写了《内参》,建议国家文物局注意这一情况。此事,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随后,由陕西省组织考古发掘队开赴现场,经过几年的开拓,石破天惊!发掘出了秦始皇兵马俑,揭开了考古史上新的一页。
最初发掘的几座俑坑,有严重的火灾痕迹,桥梁烧毁,陶俑变红,坑内布满炭灰。火灾是怎样引起的?是坑壁进行火烧处理时遗下了余火?
有人认为这火灾是秦末的战火引起的。据《水经注》记载:“项羽入关发之(始皇陵),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人寻羊烧之,火延日九十日不能灭。”由此可知,当时项羽掘开陵墓,把丰富的随葬品洗劫一空,最后又付之一炬,大火一连烧了三个月,一批珍贵的社会财富和物质文化遭到浩劫。
然而,这“楚人一炬”的理由欠充分,最合理的判断是地下气燃烧。俑坑里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沼气),使温度增高,促进氧化;而温度的上升和氧化的加速,又促进了有机物的分解和甲烷的产生。这样反复循环,终于使甲烷饱和、温度达到发火点。当时项羽部队盗掘后,墓门敝开。一牧人为找羊,举火把进入墓中,引起大火在地下燃烧起来。1973年,咸阳杨家湾发掘一座汉墓,揭开墓室后,是一片火后惨象,当年火势之大,真可谓“流金烁石”,不但金属器物熔化,连墓砖也熔炼得象饴糖一样,这样看来,秦俑坑的地下火还是小的。
大型兵马俑的主人几乎已成定论,原因是古书上有记载说秦始皇曾下令将陵墓向外扩展300丈,而兵马俑坑在陵墓外城以东,正好在这个范围之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秦汉的1尺,等于现在的23厘米,300丈折合现在的尺度仅有690米左右,而秦始皇兵马俑却距陵墓达1710米。
最近,经一位名叫陈景元的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也许会给旅游者启发。他通过对獬冠、铭文的细致分析研究,认为兵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
公元前306年,昭王年少即位,太后(秦始皇是她的玄孙)摄掌政事。太后临终之际下令近臣为她殉葬。秦昭王为人仁厚宽容,在人殉的要求未予满足的条件下,对于自己出身之母,塑造真人大小的殉俑,布置一个辎重车队,象征性的让太后回归自己的楚国故地,看业也是符合当时的各国习俗风尚的。
一队队擐甲贯骨的武士,在钢钎和毛刷剔指下露出本来面目,都是七尺之躯、仪表堂堂。令人惊讶的是,不少武士上唇的髭尖上翘,蓄着大家熟悉的“仁丹胡”。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人们误认为“仁丹胡”是“欧风东渐”的舶来品,中国人蓄“仁丹胡”是模仿德国的威廉皇帝。鲁迅先生看了《列帝图》里唐太宗的上髭后,恍然大悟,专门著文辩诬,指出“仁丹胡”原来是一种国粹。秦始皇兵俑坑里的“仁丹胡”武士们,比唐太宗早837年,可见“仁丹胡”实是我国的国粹,远古已有之矣。
出土的跪坐女俑,容貌端丽,举止安祥,当是阿房宫里的侍女。她们衣饰整饬,但都光着一双脚板,初见者无不诧异。
其实,秦汉宫廷侍女一般都是光脚的。她们在宫廷室内服役,地下铺有氍毹(地毯)或地衣,光脚无妨走路。更重要的原因,“徒跣”(光脚“是罪人的标志,那时宫女的来源大都是罪人的妻女,他们在宫廷里地位低微,光脚正好用以区别尊卑。70年代初,中山靖王墓出土的长信宫灯,造型是一位持灯跪坐的宫女,裾下也是一双光脚,为秦俑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二、去西安旅游多少钱西安有啥好玩的
西安的环境很不错,西安的旅游景点也有很多。你心目中的西安是什么样子?在我心目中的西安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他有他的特色小吃,也有他的别具一格的特产。
装备:防晒霜、整钱、零钱(西安一般都是现金支付,刷卡不太方便,一元零钱一定要提前多准备给些)、拉肚子的药(吃的东西一般比较杂,预防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创可贴、纸巾、水杯
D2:西安(钟楼、鼓楼、慈恩寺、大雁塔、小雁塔、古城墙、碑林博物馆、永兴坊)
D3:西安(华清池、秦始皇兵马俑、回民街)
从徐州到西安,坐火车需要11个半小时,坐高铁需要4个多小时,为了不耽误白天的玩耍,我们果断的选择了晚上的火车,买了卧铺,晚上7点10分发车,第二天早上6点40时达到,一觉醒来,已经从徐州来到了西安,第一次睡卧铺,稍稍有点期待感。(PS:
如果距离较远,我个人比较建议晚上出行,因为既可以在车上休息,又不耽误白天宝贵的时间。另外车票和酒店住宿建议至少提前半个月就预订好。)
D2:西安(钟楼、鼓楼、慈恩寺、大雁塔、小雁塔、古城墙、碑林博物馆、永兴坊)
达到西安之后,先去酒店放行李。因为提前预定好了酒店并且在下火车之前就规划好了路线图(本来已经做好了所有的攻略,结果忘记带了,导致所以得路线都是重新规划的,出门基本全靠导航。),所以下了火车之后,就直奔公交站牌,找站牌的时候挺坎坷的,不过好在有很多警察叔叔,经过一路的询问、摸索,历经一个小时之后到达酒店,放了行李,准备出发去第一站,钟楼。(给大家推荐一下我们定的酒店,布丁酒店,连锁经济型酒店,离钟楼很近,步行10分钟左右,有很多公共自行车,大家也可以选择骑行。)
去钟楼、鼓楼有专门的地下通道,售票口也在地下通道内。钟鼓楼门票分别是34元,但是通票只需50元,建议大家买钟鼓楼的通票,如果你有学生证则可以享受半价优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钟鼓楼白天和晚上的样子。
钟楼,顾名思义,钟楼上有一个大钟。
鼓楼,顾名思义,上面有很多鼓。钟楼和鼓楼四周都有很多鸟类环绕,很多人说是因为鸟类喜欢这种样式的建筑结构,但我还是各抒己见的认为它代表的吉祥。
每个鼓上面都有一个节气,一共24个这种样式的鼓。
鼓楼上面有演出,每隔半小时一场,如果大家感兴趣,要把握住时间,因为观看的人很多,座位很少。
夜晚的钟楼,西安市座不夜城,晚上比白天好看。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白天晚上都看一看,因为我们就住钟楼附近,所以我们白天从钟楼开始出发,晚上又回到钟楼结束一天的行程。
从钟鼓楼站出发,去大雁塔,可以坐地铁2号线,到小寨站下,然后换乘地铁3号线,到大雁塔站下,大概需要
27分钟,如果你想领略西安地上的风景,也可以骑行,骑行也需要27分钟,西安的公共自行车很多,如摩拜、共享,扫码就可以骑车,很方便。大雁塔在慈恩寺内,进入慈恩寺时需要购买门票,慈恩寺门票30元,如果你想登塔,需要另外支付登塔门票50元。
大雁塔四周都挂有铃铛,每当有风拂过,发出悦耳的铃声,那一刻,整颗心都安静了下来。
从这个角度拍摄,天很蓝,塔很美。
大雁塔前面的音乐喷泉广场,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喷泉表演。
晚上的喷泉很美,但是时间很短,如果想晚上去看,需要把握住时间,最晚的一场在晚上9点。
从大雁塔出来后,去小雁塔,有三种路线可供选择。
1.公交车:可以坐224、21、521路公交车,乘车时间大概需要30分钟左右(224路步行距离最短,南稍门站下车,但车内空间较小,有段路程很堵,尤其是公交车司机开车超级猛,有点吓人,21、521步行时间较长些)。
2.地铁:坐地铁3号线,扫小寨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南稍门站下车,步行距离1.4公里左右,乘车时间大概需要30分钟左右。
3.骑行:从大雁塔到小雁塔骑行只需要20分钟左右。
(以上出行方式仅供参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
小雁塔有免费门票领取处,不过闭馆时间超级早,下午5:00左右一般就只出不进了,5:30左右就直接进不去了,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接近闭馆时间了,及其仓促的转了转就出来了,如果说大雁塔是一个才华外现的翩翩公子,那么小雁塔我想把它比喻成一个内敛秀气的姑娘,各有各的特色,皆腹有诗书气自华。
从小雁塔出来后,由于左等右等,都没有公交车,我们选择了打车,从小雁塔到古城墙南门,打车只需要9元,如果大家和我们一样选择打车出行,切记一定要选择正规出租车,无论你能不能报销,建议大家都要索取发票,坐车的时候也可以咨询出租车师傅一些比较推荐的美食和游玩景点。另外还是给大家推荐三种乘车方式。
公交车:224、258路,乘车时间20分钟左右(224路含光门站下车,258路文昌门站下车)。
建议大家坐到中山门下车,因为碑林和西安有名的当地特色小吃街,也是我比较推荐的一条美食街,永兴坊都在中山门附近。到达中山门门后你可以选择先去参观碑林,也可以选择直接参观古城墙,我们直接选择去了古城墙,古城墙门票54元/人,上去城墙后,你可以选择租车骑行,也可以步行。(租车:单车是45元,两小时,双人车90元,两小时,超出两小时后十分钟内不收费,超出十分钟后,每十分钟加收5元。特别说一下,晚上7点之前,所以得门都可以借车、还车,但7点过后,只有南门可以借车、还车,如果大家选择骑行,还请大家把握好骑行时间。我们从南门租的车子,由于去西门还车的时间超过了7点,结果只能骑回南门,开始骑行时新鲜、惬意,骑到最后只有吐血的份了。)如果你住在钟楼附近,无论你在哪个门下,回钟楼都超级方便,坐公交车10-20分钟,步行15分钟左右,骑行5分钟左右。因为古城墙围一圈,围起来的中心位置就是钟楼。城墙上面,风景很美,可惜我相机很糊,跟大家分享几张照片,希望不要让我不过硬的照相技术,打破了你们对城墙的美好期待。?
古色古香,每一块砖都是劳动人面一点点拼接起来,很震撼。
骑行了两个多小时,还完车之后,从古城墙中山门下来,肚子已经咕咕撒起娇来,根据当地人的推荐去了附近的永兴坊,永兴坊里面不收现金,需要办一张美食卡,卡的押金为10元,冲多少金额自己决定,剩余的钱可退,永兴坊里面、外面均有办卡、充值处,这是我比较心水的点,比起用现金,个人感觉用卡实在太方便了。进去之后的第一感觉是真干净,第二感觉是真干净,第三感觉是真干净。所有的而一切都很规整,古色古香,一点都不乱。里面全是西安当地的特色美食,你想要的里面都有。并且每家店主都很热情,价格很公道,口味更没得说,品尝当地美食,我只推荐永兴坊。
就是这种卡,所以的店铺都可以刷,包括饰品店之类的,剩多少都可以去充值处退还。
牛肉饼,味道一级棒,里面有葱和牛肉,连我这种不吃葱的人都可以吃下去。?
山楂莲藕羹,酸酸的,超级开胃。
西安的市花是石榴花,所以当地有很多石榴树,石榴汁更是常见,很好喝。
切糕,其实我感觉和粽子差不多,正好我们是端午节去的,就把它当粽子吃了。
到处都是红红的灯笼,恍若隔世。
摔碗酒-喝了摔碗酒,家里啥都有。
潼关肉夹馍,来西安,不吃肉夹馍,相当于白来。
有句老话叫做,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
吃过饭后,散步时,正好有一辆通往大雁塔的公交车驶来,我们便毫不犹豫的上了车,欣赏了一下大雁塔的夜景。
夜晚的大雁塔,拍的有点糊,上传有点失真。
D3:西安(华清池、秦始皇兵马俑、回民街)
早上七点半起床,收拾好出门已经八点半左右,去华清池,兵马俑需要去火车站坐车,我们从钟楼骑车去的火车站,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因为是假期,到了之后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大家也可以选择下了火车之后,先去华清池和兵马俑,再去另外的一些景点,我们由于拿的东西多了点,所以选择先去酒店放东西,从市区开始游玩),去华清池和兵马俑的车很多,5分钟一班,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排队的人很多,自己会坐不上车。另外去华清池和兵马俑个人建议坐
环5(也就是306路),是公交样式的车,上车后买票。车站有许多914路车,也是去华清池和兵马俑方向,据说这个车很慢,是客车形式,晕车人士,不建议乘坐。从火车站
-华清池,车票6元,华清池-兵马俑车票3元,从火车站-
兵马俑7元。上车之后,乘务员会告诉你,建议先游玩华清池,因为去的时候,从火车站到兵马俑,中间经过华清池的时候,会停车下客,返回的时候,直接同兵马俑返回火车站,路过华清池但不停车下客。我们本来打算先去兵马俑,上车之后又临时变更的路线,先去了华清池,华清池门票150元。
华清宫里面,长生殿每隔40分钟会放映自制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影片,很震撼,值得一看。如果去观看,至少需要提前一小时去排队,如果时间充足,建议大家排队去看一看(华清宫每天晚上会有长恨歌的演出,如果感兴趣大家也可以去看看,门票不等,如果下雨可能会取消演出,如果没时间看长恨歌的演出,那长生殿的小电影一定要去看,不然真对不起这么贵的门票了,华清宫我个人感觉没什么可游玩的)。如果想去烽火台和老母殿、御汤你可以选择步行,爬骊山去看,也可以坐缆车,缆车来回80,单程50。
长生殿,看小电影的地方,一共有四层,每层放映的内容都不一样
观看演出的时候,不允许拍照和录视频,这是我偷偷拍的一张
景区的洗手间,超级豪华,有个这么大的鱼缸
景区的洗手间,等候区有沙发、茶几和电视,豪华的没谁了
从华清池出来后,在哪下的车就去哪里等车,乘车去兵马俑。兵马俑我感觉是所有景点中人最多的一站。一般秦始皇兵马俑要留出3个小时的游玩时间,前提是你不在景区请导游,全程自由行,售票处有租赁讲解仪的地方,30元/台,大家可以租赁这个,个人感觉请导游不合适,因为进去之后人超级多,你找不到导游,导游也不会管你听没听,自己站墙角说自己的,兵马俑一共有三个坑,都在一起,很好找,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兵马俑的安检,很严格,要过两道安检门,(检查有没有携带违禁或危险物品我可以理解,但是严查学生证我个人有点理解不了,如果你买的学生票,安检人员会把你的学生证翻烂,然后告诉你不行,去补全价票,然后并不告诉你为什么学生证不行,学生证能不能用全凭个人运气好坏),另外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秦始皇皇陵看一看,在丽山,可以凭秦始皇兵马俑门票免费搭乘摆渡车前往。
1号坑室内,两边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如果你是夏天去,里面会很闷热,年纪大一点的人可以带点清凉油,防止中暑。
西安的环境还是很不错的,很干净,蓝天白云
从兵马俑出来后,已经下午6点左右,起步去公交车站牌那里,乘坐公交车返回,去回民街逛一逛(如果你想去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可以坐307路公交车,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达到,还可以坐
环5(306路),到火车站下车,然后换乘,不过个人建议还是直接坐307路,比较方便一点)。我们坐环5返回火车站,然后从火车站骑行去了回民街,回民街就在鼓楼旁边。去之前我也看过很多攻略,基本上每个攻略里面都有推荐回民街,对回民街抱有很大的期待,然后去了各大博主推荐的摊位,每个摊位都需要排很长的队,说实话味道和我想象中相差甚远,或许只是不太合我个人的口味,回民街给我的感觉,我用几个字来评价一下,杂、乱、贵、口味一般,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肤浅观点,仅供参考。回民街到处都有警察哥哥把守,估计可能预防混乱情况的发生吧,听别人说,在回民街不可以提猪肉,我个人感觉,在回民街说话的时候注意点比较好。来西安,品当地美食,我个人不推荐回民街,大家可以坐公交车的时候,或者问问酒店前台,当地居民,他们都会给你推荐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口味都很不错,一般当地人都不推荐回民街。
每间隔一米,就会有一个警察哥哥,很辛苦。
走在回民街上,基本不是你自己想走,而是别人推着你走。
回民街入口处和里面,有很多卖纪念品的小商铺,大家感兴趣可以逛一逛,入口处会便宜些。
因为假期很短,这次旅行只去了这几个景点,博物馆没去,下次来一定要去看看。返程的时候,为了节约时间,我们选择坐高铁返回,基本上一白天都是在车上度过的,也并没有节省多少时间。坐车很累,所以建议大家,如果出行,尽量选择晚上的车次或航班,既可以休息,还不耽误游玩。
以上就是我们4天的西安自由行,除去坐车花费的一天,准确的说只有三天,希望我的攻略能够对你的出行有所帮助,西安是个很美的地方,希望大家不要被我不过硬的拍照技术带偏,西安是值得你有所期待的一座城市,也是一座让你有所震撼、有所收获的的城市,值得大家前去品味,前去游玩。
出门在外,谁都不想惹事,但是黑心的商家们总是心存侥幸,能宰一个是一个,所以,五一来西安旅游~要小心这些伎俩才不会被宰噢~
作为西北内陆城市,西安出现“天价虾”、“天价鱼”的情况还是很少见,但是也要小心,“天价面”是有可能的哦,之前有西安某媒体已连续四年对临潼旅游景区的天价面进行暗访,2010年68元,2011年78元,2012年88元,2013年一路递增至98元。现在真的是“宰客”也与时俱进,争取跑赢CPI啊~
友情提示:如不是特别必要,景点附近的饭店尽量少去,回到城里或者去本地人多的饭店,不但味道更好而且价格更低,更不会被宰了~
有中国四大名玉之称的“蓝田玉”,已然成为商家和游客的宠儿,但蓝田玉到底长什么样?平日里买到价值不菲的蓝田玉,究竟是不是真的?最近陕西电视台《都市热线》的报道就揭开了这一真相:原来,西安各大商场、旅游景点售卖的蓝田玉,绝大部分是到河南南阳低价采购来的岫玉,原价几块十几块的岫玉,经过包装和假冒证书后,摇身一变成为动辄几百到几万块的昂贵的蓝田玉。
友情提示:越是名气大,稀少的商品和特产,因为利润惊人,越有可能造假,所以,玉石这种东西,且买且珍惜了~
在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曲江湖附近,经常会碰到有开着私家车的司机告诉你,在曲江四个景点转一圈每人只要10块钱,如果你每到一个景点,揽客者都会让下车留影,但是每个景点只是从远处看看,3、5分钟就催上车。在这期间,揽客者时不时就会介绍起蓝田玉,然后拉你去购物。
友情提示:出门在外,该花钱的就花,贪便宜肯定没好事,所以,千万不要被人忽悠哦~~
走路不小心撞了别人,最多说个对不起也就没事了。然而,在西安的火车站和汽车站,如果不小心撞了别人,保准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不是走路被撞,就是被旅客的皮箱不小心轧到脚面了,其实是“碰瓷党”故意拿手撞,故意拿脚使绊子,还有故意撞皮箱,更有皮箱下塞脚。这只是他们实施敲诈的一种借口,遇到老实一点的旅客,只有乖乖掏钱的份了。
友情提示:和陌生人保持安全距离,不要在火车站汽车站过久停留,一旦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报警或者保留相关证据,维护自己的权益哦。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来西安旅游怕怕的?其实,不管去到哪个城市,自己小心,注意安全都是应该的,最后祝大家过一个快乐无忧的五一假期哦~
三、秦兵马俑的面积有多大
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
秦始皇三号俑坑位于一号兵马俑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兵马俑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
2021年去西安必看的旅游攻略,上【大众点评】!
爱生活,爱西安游玩景点,说走就走
根据古迹景点相关内容为您推荐景点
上快手找老铁,西安游玩景点不迷路!每天带你去看全国各地旅行攻略!
门票多少钱_拼多多钜惠_畅享底价1元起!
正品低价_品质保障_极速发货_轻松购物_拼多多,新电商开创者,拼着买,才便宜。
一号坑在南,东西长216米,宽62米,面积13260平方米。二号坑东西长124米,宽98米,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共出土武士俑800件,木质战车18辆,陶马100多匹。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战车100辆,战马100匹。陶佣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兵马俑(Terracotta Army;Terra-cotta Figures;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俑坑内有8千多个兵马俑。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也是最大的,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扩展资料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兵马俑
秦兵马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博物馆的筹建工作是1975年底开始的,1976年2月负责筹建工作的人员陆续进入工地,9月正式破土动工。建馆伊始正是国家多灾多难的困难时期,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许多大的建设工程纷纷下马,建馆资金严重不足,建材筹集困难西安 找导游。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建馆的人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各种困难,于1979年9月底,一座雄伟的占地面积达16000平方米的一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竣工,在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大庆的10月1日,向国内对、公开开放。
秦始皇兵马俑占地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俑作为古代墓葬的一种陪葬品而出现,秦始皇兵马俑是制成兵马(士兵、战马等)形状的陶俑。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坑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是秦始皇帝陵的一部分陪葬坑,在已发现的三座俑坑里出土了大量的兵马俑。 1987年,秦始皇帝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找西安导游
兵马俑在西安哪里排名大全_兵马俑在西安哪里旅游攻略_下载快手app
「携程」陕西西安秦始皇兵马俑订门票上携程说走就走!
根据文中提到的秦始皇陵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