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暑假最适合旅游的地方
炎热的夏天,一颗躁动的心,背上收拾好的背包,走遍大好河山,去感受祖国的美景,暑假最适合旅游的地方有哪些?一起和我来看看!
坐着竹筏游漓江,骑自行车逛阳朔,漫步兴坪古镇,游玩桂林的方式多种多样。生活在南方,尤其是像桂林这样的城市,真幸福,绿色四季相伴,浓郁的植被让人觉得肺部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清澈。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蜿蜒的漓江两侧,形状各异的山头各自排开,自然天成,乘舟而过,仿若画中游。日落的朝霞洒满江面,一切宛如梦境。换个方式,沿着漓江徒步,欣赏巨幅山水画,大口呼吸,一切美好不言而喻。
“No bicycle,no yang shuo”,除却西街的繁华和艳遇,骑着自行车游荡在阳朔的山水田园,又是另外一种美好。其实,阳朔的攀岩也不错,喜欢的人可找当地的俱乐部带着玩玩。漓江边的古镇不少,兴坪算是名气较大的一个。古老的街和屋舍不曾改变,只是很多地方改为咖啡店,饰品店,相对来说,还是安静的。
米粉:在阳朔,最不能错过的美食就是桂林米粉。阳朔米粉的排档、店铺随处可见。米粉里有浓浓的汤,还有如炸黄豆、酸豆角、酸萝卜等各种配菜,食客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配。
啤酒鱼:到阳朔,啤酒鱼是一定要吃的,它是阳朔最有名的地方菜。啤酒鱼制作方法独到,是阳朔最有特色的一道名菜。挑选新鲜的漓江鱼杀好,不刮鳞,放入油锅,两面都炸成灿烂的金黄色,然后单单只用啤酒焖烧,以酱油、辣椒、木耳和番茄等佐味,加盖焖至入味就可以上桌了。啤酒鱼一般论斤点,鱼肉入口,肉质是一丝一丝的细嫩,辣味和鲜味完美结合,细品时还有一点回甘。
阳朔十八酿:酿菜是南方人的一种吃法。其做法简单说就是把瘦肉剁成颗粒状的肉末,拌入香料、姜末等调料,然后塞入不同的载体,就成了不同的“酿”了。阳朔有“十八酿”,包括田螺酿、豆腐酿、柚皮酿、竹笋酿、香菌酿、蘑菇酿、南瓜花酿、蛋酿、苦瓜酿、茄子酿、辣椒酿等等。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几乎所有的食材到了阳朔人的手里都可以“酿”。来到阳朔,一定要尝一下那些别具风味的酿菜。
阳朔是个成熟的旅游县城,各类酒店、旅馆、客栈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大致可分为四类:大型酒店、经济型快捷酒店、中小型旅馆。
阳朔县城不大,周边的月亮山风景区、遇龙河风景区距离县城都不远,步行或踩单车10分钟左右即可抵达,所以不必住在景区,还是尽可能选择住在县城。
建议游客住宿选在西街和县前街,这两个地方属于阳朔旅游的心脏地带,出门步行几步就是酒吧、餐厅,十分方便,而且这里的旅馆客栈一家挨着一家,选择余地很大。
兴坪木板鞋:兴坪木板鞋是兴坪特有的木工制品,是阳朔木板鞋制作之精华,其制作材料全部采用苦练木。非常适合于人们在洗澡时和在家休闲时穿着。长期穿木板鞋,具有治理脚气、脚沙虫等疾病。
阳朔画扇:阳朔画扇选料考究,工艺精致,画面内容有桂林山水、阳朔风光、花鸟虫鱼、奔马猛兽、古装仕女等各类古今题材,全部由本乡本土的农民画家创作并手工绘制,画扇以此而名。在画的正面、反面或周边配以诗词、书法、篆印,即成为集诗、书、画、刻于一体的旅游工艺器和纪念器。小者盈尺,大者1米~2米不等。画扇以当地楠竹为骨,以宣纸或绢帛为面,经画、染、裱、糊、穿、漆等工序制作而成。
天造奇观的云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500m—1900m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度,距省会昆明78公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成为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
当地表水沿可溶性岩坡面流动,溶蚀侵蚀的凹槽为溶沟,溶沟之间残存的石脊突起称石芽,大型的石芽称石林。石林高度较大,呈柱形、锥形、塔状、笋状、剑状、菌状等晋江包车到厦门。美在壮观,美在奇绝。
从昆明乘招手车前往石林的话,时间可能更长,司机往往在路上搭客,而且这种车一般是一日游的往返,来回车费一次付清,如果打算晚上住在石林的话,最好事先说明。昆明/石林的汽车票价现在提为:22元/人(含2元保险)
自驾,走昆石高速就行,很方便,1个小时多点就到。停车场到售票厅有免费的电瓶车可以坐。
成人票:175元儿童票:100元1.2米以下免费,老人需要70岁以上才能免票。另外每个人购买电瓶车钱,25元/人。电瓶车只能从售票厅到景区门口。进入景区只能步行。
在停车场有个餐厅,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但是已经出了景区了,建议大家带吃的进去,出来时候在选择去餐厅吃比较好。或者早上去石林主景区,中午餐厅吃饭。下午去乃古石林景区。
餐厅的饭菜味道还不错,羊乳饼,野生菌,土鸡蛋炒腊肉、豆腐推荐大家一定要品尝。
清宫女性戏,无论是前朝争权,还是后宫争宠的戏码,从来不缺观众。戏内,宫廷女性的生活多姿多采,但真实的清宫,生活枯燥;皇上以外的男人,后宫见不得;身为金枝玉叶的公主,也不过是政治筹码。
还是做现代人好,走进北京,大可自由出入故宫,参观最新展览,欣赏帝后把玩的珍品;住进颐和园,叹下午茶和Spa,享受公主式款待;拜访“宫”艺师,一睹快将消失的手艺;在王府或皇家重地品尝宫廷菜,无论乾隆还是慈禧的御膳,都可以落入馋客的'肚里。这次我们一于当回“现代格格”,在北京寻找清宫女眷的生活痕,过一把皇室贵族的生活。
皇极殿是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品级仅次于太和殿厦门包车衫。它始建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最初是康熙为了世祖孝惠章皇后而修建。她辞世后,这里作为康熙妃嫔的住所。当这些妃嫔都过世后,乾隆就在此筹建自己“退休”后的居所,并且大兴土木,将宁寿宫改为皇极殿。虽然兴建这座大殿费尽心思,但乾隆只有一次以“太上皇”身份使用过皇极殿,就是在此举行“千叟宴”。千叟宴是清宫的大宴之一,会在全国各地邀请长寿老人来宫中饮宴,虽然大多数为皇室、满蒙王室成员或各省官员,平民只占少数,但也是皇宫绝无仅有与民同乐的宴会。历史上只举办过千叟宴四次,康熙和乾隆各两次。后来慈禧太后也在皇极殿庆祝她的60岁大寿。
在皇极殿举行的千叟宴是绝唱,这次乾隆邀请了三千多名70岁以上的老人来参加宴会,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除了美酒、小菜、主食,每张餐桌上都有火锅,伴有猪肉片和羊肉片。想象一下,三千多人从大殿内坐到几百米外的皇极门,一起“吃火锅”,是多么壮观震撼!
◆皇极殿设在珍宝馆范围内,入场要另购门票,¥10/人厦门包车公司
◆皇极殿只在旅游高峰期对外开放:每年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各开放5天;十一黄金周开放10天,为每年9月29日至10月8日;暑假期间,时间为每年7月1日至8月26日。
到西安一游,兵马俑肯定是不得缺少的景点。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
不少人第一次来看兵马俑,都是冲着庞大的一号坑来的。实际上,如果有时间在这里多逗留一会,你会发现,三号坑才是这里的精华。三号坑面积约为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三号坑共可出土兵马俑68个。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从兵马俑的站姿排位上看,三号坑应该是指挥部,由秦始皇亲自统领。
在兵马俑博物馆可以看到的陶俑类型主要包括:高级军吏俑、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军吏俑、骑兵俑、御手俑、秦陵铜车马等。
费用:旺季(3月1日-11月底)90元,学生凭证45元;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65元,学生凭证35元。
中文导游:60元/次,英语、日语导游90元/次,听讲人数不限。
公交:由火车站东广场乘游5(306)路公交至终点站“兵马俑”,全程票价7元。此外,火车站东广场还有914、915路公交开往兵马俑,单程7元。车程1-1.5小时。
除此之外,火车站附近还有不少中巴车、旅游车前往兵马俑,并且有“东线一日游”的旅游项目。
二、西安二日游最佳攻略
1、西安是一座充满了历史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城市,这里蕴含了伟大的秦唐文明,你将在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面对一系列的新鲜事物,下面给大家分享西安二日游最佳攻略。
2、旅行,不在乎你走了多远,见了多少个人,而是能在旅途中找到了内心的自己。
3、这是我在西安地铁上,看到广告牌上的一句话。当时,我回过头问同事:“你看对面那句话,我很喜欢。于你而言,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4、她想了想,说:“想看一下当地的风景吧!换个环境。你呢?”
5、“于我?大概就是广告牌上的那句话吧。我想知道,通过旅途,通过历史,找一找内心的自己。
6、我想要什么生活,喜欢什么生活方式,假若有机会来这里工作,我能否存活等等。”
7、在这场简短的对话里,我的内心激起了阵阵涟漪,旅行也由此开始。
8、下了公交,正对面是唐大恩寺遗址公园。我对这个公园不是特别了解,遇见它,算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9、站在寺庙外面,看着葱茏的树木掩映下的净地,心里不由得安静下来。从大门进去,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吸着扑面而来的清新的空气,总觉得自己化身为古代的女子。舍不得大声说话,恐怕打扰了此刻宁静的氛围。
10、小径前方,是一条不宽的小溪,随着石阶而上,是一座亭台。我站在远方,为同事拍照。官帽似的顶端,朱红的柱子,流水,树木,正好印证了“小桥流水人家”。手机定格这幅画,我沉浸在里面,好一会儿才挪动步子。
11、再往前走,遇到了两个练太极的老年人,缓慢的步调,正好跟公园的氛围吻合,我们绕道而行,不愿打扰。行至一个幽静的地方,摆放了四五个长椅,我便邀同事为我拍一张。
12、走到公园外围,看到一排排竖立的石碑,上面都是有名的诗人为承恩寺所题写的诗,彼时才觉察到寺庙的历史文化是有多厚重了。
13、路旁的一个老人,自己一个人游行西安,看我们围绕着樱花查看,忍不住询问樱花的品种。我根据树上的提示,告诉他此花是日本为了彰显友好,送到此处的。
14、抬头看,此花和本土的确不一样。这一树樱花,花朵卷曲在一起,一簇一簇的,如同绣在衣服上的花朵。想来,樱花也是爱美的,精雕细琢,惹人喜爱,花朵就像送给人的奖励,奔放而妖艳。
15、听我说完,老人便随着我们,给我们讲解自己的游历经历,告诉我们高高挺立的石柱上刻画的是佛经等等。后来,来了一阵雨,我们被摆放的物件吸引,去躲雨,老人也走了。
16、人们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好在天公还是眷顾我们的,只下了一阵,我们便继续游玩起来。
17、顺着公园外围走,路过爬满紫荆花的简易亭。紫色的花瓣,全部开放,朵朵呈现喇叭状,宣告春天的到来。旁边传来了乐器声,三位乐器爱好者在和音,只觉得声音万分和谐,加上紫荆花,不自觉的沉醉其中。
18、恋恋不舍的离开,行走不到百步,又听到陕北民歌。一群老年人组成小乐队,一个老爷爷带头唱,其它人随声附和,浓浓的陕北味。我拿起相机,为他们拍了一张合景,只觉得这样热爱生活,真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漳州去厦门包车
19、如果老了,还能如此热爱生活,该多美好
20、逛完公园,我们便进入了承恩寺。承恩寺主要由大雁塔,牡丹亭和玄奘阁组成。
21、我们先去看了玄奘阁。进入阁内,一副刻在墙上的图徐徐展开,玄奘学经书,求经书,路遇沙漠等各种困难,最终到达印度。
22、只是,玄奘在印度一著名寺庙想拜师学佛,却遭到了拒绝。他没有放弃,在一颗大树下行五体投地礼(五体投地一词由此而来),跪拜了三天三夜,最后感动了106岁的寺庙住持,收他为关门弟子,传授佛经,传授梵文。
23、学成后开展中印文化交流,翻译佛经57部,又把中国的孔孟学说翻译成梵文,在印度广受欢迎。玄奘法师学成归来一路游学,传经说法,得到信徒们的拥戴,成为受人尊敬的一代高僧。
24、而大雁塔,也跟玄奘有很大关系。听导游说,玄奘当时面临死亡,是大雁救了它,所以后来他把寺庙更名为“大雁塔”。
25、人群中,迎来了一个朝圣者,衣着破烂,布满尘土。他来到塔前,行跪拜之礼,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行三跪九叩之礼。原来,这个世界,真的有人只为信仰而活!
26、大雁塔从外围看,给人端庄大气感,历史的尘埃,丝毫没有减弱它的气势。听闻,它的底部是半球形,在地震中一分为二,在余震中恢复原状,千年以来,屹立不倒。
27、排着长长的队伍,终于买到了豋塔顶的票。沿着外围走了一圈,抚摸了一下古老的城墙,灰色的方砖十分厚重。
28、从口入,一层一层的爬着,越往上越陡,从下到上,每一次观看到的全景都不一样。上到顶层,拍下一张照片,总觉得大唐盛世浮现在眼前,那种繁华感不是一两句描述的出来。
29、出了大雁塔,跟简友阿牛见面。在群里,阿牛话不多,见面之后才发现是个性格温和的东北大男孩。他的妻子,身穿蓝色毛衣,配着长裙,温文尔雅。和他们说话,总觉得是多年未见的好朋友。
30、在他们的招待下,我们吃到了当地有名的小吃。整个过程,丝毫不沉闷,阿牛妻还送了一套明信片,富有文艺气息,让我欢喜。阿牛是个程序员,工作任务重,还坚持写作,让我敬佩。
31、后来,在他们的陪同下,我们一起观看了喷泉。在那里,我见到了舞姿妖娆的喷泉,一柱擎天的喷泉,呈花型的喷泉……一场视觉盛宴立显。
32、我们告别,感叹着简书真好,文字真好,认识真好,相约下一次!
33、午后,我们去了大明宫遗址公园,途径一个书法博物馆,按耐不住自己的心,进去一探究竟。安静的环境,扑面而来的墨香,我被深深地吸引了。
34、我知道中国书法博大精深,虽不能学到万分之一,但是只要能欣赏,便足够了。正因此,我们耽误了时间,错过了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开放时间,只能围着外围观赏一圈,不过不遗憾,或许人少的地方,才有本身独特的价值,我这么安慰自己。
35、乘车回市内,找好地方,便乘着夜色,看了钟楼的夜景。只想感叹,夜幕下的钟楼,随处一拍就是风景。
36、尽管疲劳,我还是拿着手机,为它拍下一张。回到住宿处,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人流,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37、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起床了。因为提前查询好了路线,所以一切都很顺利。从钟楼附近的宾馆出发,由地铁转公交,经历了人挤人,站立一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临潼。
38、斟酌再三,我们选择直接参观兵马俑,因对它的憧憬可以说由来已久。记得高中书本上的图片,上面排列整齐的陶佣,气势恢宏,仿若可以预见大秦的繁华。只希望,能有书本上十分之八相似,便觉得满足。
39、怀着这样的想法,走进兵马俑博物馆。总体来说,兵马俑博物馆格局大,视野开阔。临近假期,排队上厕所倒成了独特的一道风景了。
40、我们跟着大部队依次逛完了三个展示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第一展示厅。正对大门,书本上出现的画面,便展现在眼前。仔细观看,陶俑的形态基本都是一致的,排列整齐。
41、这一幕,总能想起电视机古装剧里,皇帝登基时,万人朝拜,军队护卫的场景。可惜的是,坑的后面,出土的陶俑比较少,还有不少破损的。
42、听导游说,制作陶俑的泥土是从骊山运过来,经过工匠筛选,留下的细沙堪比女孩子用的粉底,细腻而柔软。刚出土的陶俑,本身为彩色,只不过经过氧化后,丢失了原来的颜色。
43、对于陶俑,可以追溯到秦始皇十三岁时,耗时共三十年。期间,耗费的财力物力,不必说,因此秦朝短命也是理所应当。
44、除此之外,三号坑也值得一看。里面展示的铜车马,精巧美观,足以可见秦朝匠人手艺精湛。
45、观看旁边的简介,才知铜车马之间的焊接技术,在两千年后的现代还在使用。在世界历史上,此项技术是排名世界第一。作为中国人,不由得为我们的祖先感到自豪。
46、其它关于兵马俑的介绍,网上资料太多,就不一一赘述。
47、出了兵马俑,来到了小吃街,这里聚集了当地特色小吃。最出名的莫过于肉夹馍,还有《那年花好月正圆》中的甑糕。
48、糯米制成的黄色方块,顶端配上红枣,咬上一口,口中留香。口感松软,不腻,吃完后还残留甜甜的味道。
49、最后,离开博物馆,排着长长的队来到了火车站。因为时间还早,所以我们便围着城墙转了一圈。
50、城墙掩映在树木里,越发高大。厚重的方砖,堆砌起来的高度,让人望而生畏,我只觉得电视剧里上演的扛着梯子攻打城墙,都是那么不现实。
51、城墙上,依稀可见打仗时期,留下的破洞,残砖。城墙到底有多长,我们并不清楚,但是用“一眼望不到头”来形容,不足为过。
52、第二天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我只觉得意犹未尽,在历史的长河里,西安作为秦,唐,汉三个著名朝代的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如果你要细致观察,必要提前查阅好相关资料,否则只会“走马观花”,毕竟每一个景点都是路途遥远,景区范围大。
53、火车离开了古城,而我的古城情怀,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