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西安旅游B

西安唐城墙导游解说,西安唐城墙历史

西安旅游B 2024-03-21 2
西安唐城墙导游解说,西安唐城墙历史摘要: 本文目录名胜古迹解说词西安的解说旅游巴士西安沿途导游讲解安西安旅游景点介绍文案素材 西安旅游景点解说词一、名胜古迹解说词【鼎湖延寿宫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东南蓝田...

本文目录

  1. 名胜古迹解说词
  2. 西安的解说旅游巴士西安沿途导游讲解安
  3. 西安旅游景点介绍文案素材 西安旅游景点解说词

一、名胜古迹解说词

【鼎湖延寿宫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东南蓝田县焦岱镇焦岱村。鼎湖延寿宫是汉武帝时修建在上林苑最东部的一处离宫。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多处夯土建筑基址,有成排的排水管道和散水等,宫城城墙基地断续可见有大量建筑材料堆积,其中瓦当以云纹为主,文字瓦当有"鼎"、"鼎湖延寿宫"、"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

【杜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雁塔区三兆村南。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汉元康元年(前65)开始营建。陵园面积18.49万平方米,正中为封冢,形如覆斗,顶部平整,四角斜线分明,高29米,每边长约175米,顶边长50米。其南有清代祭祀碑石数十通,今仅存5通。陵园四周有墙,并有寝殿、便殿等遗址。杜陵东575米处为王皇后陵,形制与杜陵同,高24米。杜陵南6.5公里处有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平君的陵墓,高22米,比杜陵小,故称小陵。古代"小""少"通假,俗称少陵,因此后人把之间的原称为"少陵原"或"杜陵原"。�

【蔡文姬墓】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东南蓝田县三里镇乡蔡王庄村西北约100米处。蔡文姬,名琰,东汉末年女诗人。博学有才,辨通音律,曾因战乱没于匈奴达12年。曹操思贤慕才,用金璧赎回。卒后葬此。1991年建立蔡文姬纪念馆,馆内陈列着蔡文姬所著《悲愤诗》和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及《后汉书》中的《董祀传》等。�

【大兴善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区南部兴善寺西街。中国佛教密宗祖庭,隋唐时代著名的佛经译场。始建于晋泰始至太康年间(265~290)。初名遵善寺。隋文帝开皇二年(582)修大兴城,又因寺址在靖善坊内,所以取名为大兴善寺。隋初印度僧人那连提黎耶舍、?那崛多、达摩笈多在此传播密宗法旨。唐玄宗时印度善无畏、金刚智和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不空在此译经500余部,是当时长安三大佛经译场之一。后遭火灾,明永乐及清康熙年间又重修,现存规模在此时形成。近代辟为公园。寺内所藏宋代木雕千手观音像毁于"文化大革命"中,现存的唐代石雕龙头、元明时期绘制的佛像、西藏喇嘛绘制的《二十一度母像》等,均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隋唐灞桥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东灞河上。建于隋开皇三年(583),为一座规模宏伟的多孔石拱桥。是京城通往中原和江南的交通要道。长安人送客东行多在此折柳赠别,故又名消魂桥。李白有"年年柳色,霸陵伤别"的名句。每逢春季团团柳絮随风飞舞,如风卷雪花,"灞柳风雪"成为关中八景之一。1994年在灞河取沙发现。长约400米,已清理三孔桥洞,桥墩长9.25~9.52米,宽2.4~2.53米,残高2.68米。墩距5.14~5.76米厦门商务导游。墩下以石条铺成长方形底座。灞桥石桥的发现为研究桥梁史、科技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仙游寺法王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西南周至县马召镇黑水峪口。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建"仙游宫"。隋仁寿元年(601),杨坚为了安置佛舍利,于十月十五日命人送佛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改称仙游寺。唐大中年间(847~859),扩为三寺,今存二寺。位于黑河南岸的仍称仙游寺,后经历代重修,现存正殿5间。殿西北有法王塔。塔7层,高35米。塔底层8.7米见方,塔身各层南面有券门,塔身逐层收分减高,叠涩出檐,形制属密檐式塔。1998年10月,因修建黑河水利工程,法王塔被拆迁。拆迁时,在塔的二、三层间发现3枚舍利,后又在地宫中发现10枚舍利和石碑。碑文记载建塔年月。仙游寺自古就是游览胜地。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时,在这里写下了《长恨歌》,成为千古绝唱。�

【圣寿寺塔】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南30公里处秦岭北麓长安县五台乡塔寺沟内。相传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间(601~604),原名为"应身大士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平面呈正方形,共七级,通高33.5米,底边长7.5米。塔的一、三、五、七层的南北两面及二、四、六层的东西两面各开拱券形门洞。塔壁面有柱、枋、斗拱等仿木结构。每层叠涩砌砖出檐,檐下饰有两层菱角牙子。塔顶有7个圆环形铁质相轮。最上面为八角形。向南拾级上山,可达南五台风景游览区。�

【丰德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县沣峪口东山坡上。建于隋代,盛于唐代,是中国佛教南山律宗创始人道宣卓锡之寺。唐以后香火不旺,明永乐年间(1403~1424)整修,今为尼寺。现存大殿、韦陀殿、斋堂、南北厢房、经幢等,环境幽雅。�

【净业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县滦镇沣峪口村。始建于隋,唐初道宣法师曾在此潜心著述,并在此开创了专心研习与宣传戒律的一个宗派--律宗。净业寺被认为是中国律宗的祖庭。唐以后,寺院渐衰。明清仍有修葺,现存大殿5间,法堂5间,僧舍18间。寺外东北山上有道宣律师舍利塔。�

【上、下悟真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东南蓝田县城东10公里处王顺山。上悟真寺位于悟真岭西边山崖上,下悟真寺在悟真峪口外的蓝水南岸。上悟真寺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581~599)。唐代重修,规模很大,建筑宏丽,禅房幽静,常住僧达千人以上。净土宗的创始人善导以及高僧净业、法诚、慧远等先后住此。诗人白居易曾在此流连。如今上下悟真寺内外竹林青翠,蓝水深碧,青山俊秀,成为王顺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唐长安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西安市区。隋称大兴城。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由宇文恺经过周密调查而精心设计,作为隋代都城。唐朝建立后仍以此为都城,称长安城,并不断修建和扩充。长安城在平面布局上吸收了北魏洛阳城和东魏北齐邺南城的优点,利用了当地"六坡"地形特点,由外郭城(罗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外郭城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7米,周长36.7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门有15个,东墙由北向南有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南墙由东向西为启夏门、明德门、安化门,西墙自北向南为开远门、金光门和延平门,北墙中段即宫城北墙,宫城以东有丹凤门,宫城以西有芳林门(隋称华林门)、景耀门和光化门,玄武门和安礼门与宫城共用。地面城墙遗址仅玄武门附近和安化门处各有一小段。地下墙基保存基本完好,宽9~10米,个别地方达20米。明德门是长安城的正南门,位于长安城的中轴线,朱雀大街的南端,规模宏大,是长安城最大的门。门址东西长52.5米,南北进深16.5米,有5个门道,每个门道均宽6.5米。门道间的隔墙厚2.9米,门道两侧有排柱柱坑,每排15个,东西对称,各门道中部原都有门槛,用青石制成,现仅存留部分残件。东门道石门槛宽0.4米,厚0.26米,残长3.7米,门槛上有车辙的沟槽四条在正中门道。残留的西门槛较其他制作更为精致,上面雕刻有流畅的卷草花纹及浮雕卧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外郭城内有南北向大街11条,东西向大街14条,街道十分宽阔,其中明德门内朱雀大街宽达150~155米。两侧有宽3.3米、深约2米的水沟。城内大街把郭城分为110坊,朱雀大街以东55坊为万年县,朱雀大街以西55坊为长安县。朱雀大街两侧4列坊面积最小,有东西门和一条横街。皇城东西两侧的6列坊最大,有东西南北四门和十字街将全坊划为4个街区,又有小巷将全坊分为16个小区。坊内是居民住宅、王公宅第和寺观,史籍记载佛寺100多处,道观30多座,波斯寺二,?教寺五。著名的有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还有大兴善寺、青龙寺等。坊有坊墙,坊门早启晚闭,设专人防守。在皇城东南和西南的外郭城内设有东西两市,隋代将东市称都会市,西市称利人市,两市面积各占两坊之地。市内有两条东西和南北大街,构成"井"字形街道,市周围有夯土围墙,四面各开二门。市内9个区,每区四面临街店铺是长安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区域。宫城是供皇帝、皇室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包括太极宫、东宫和掖庭宫,南北长1492.1米,东西宽2820.3米,周长8.6公里,位于长安城北部中央。在今西安城内"西五台"有宫城南墙的遗迹,在自强西路北侧有一段北墙遗址。城墙均为夯土版筑,基部一般宽18米左右。宫城正南门为承天门(隋代称广阳门),遗址在今莲湖公园内,东西残长41.7米,南北进深19米,有三个门道,门基铺砖或石板。宫城北面二门,"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宫城北面的玄武门。皇城又名"子城",位于宫城之南,北与宫城以横街相隔。东西宽2820.3米,南北长1843.6米,周长9.2公里。皇城内是中央官署和太庙、社稷。朱雀门是皇城的正门,北与承天门遥相对应,南接朱雀大街,直达外郭城的正门明德门,是全城的中轴线。含光门是朱雀门西侧的一个门,其遗址保存比较完整,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7.4米,南北宽�19.6�米,门墩是以纯净的黄土版筑而成,包砌砖壁,包砖厚0.35米。门道两侧各有排列整齐的青石柱础,东西对称,呈正方形,72~78厘米见方,柱础中间有一直径约10厘米、深10厘米的圆形榫眼,以立排柱,证明当年门楼是木结构的。含光门城墙断面上遗址清晰地保存着唐代、宋代、元代及明清各代修补的夯层,成为长安城中皇城变化的一个历史见证。唐代在长安还建有两座大的宫殿,大明宫位于城东北的龙首原上,因位于太极宫之东北,称"东内",太极宫称"西内"。唐玄宗时期在春明门内建造的兴庆宫在太极宫的东南,故称"南内"。长安城有着完善的供水系统,除凿井外,还有永安、清明、龙首三渠分别引进氵高水与氵产水,流经城内,北入宫苑。后又修漕渠,引黄渠注入曲江池。长安城的建筑模式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一个典范,对日本和亚洲其他国家及国内一些地方政权的都城建设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唐末天�元年(904),朱温挟唐昭宗迁都洛阳,命长安居民按籍迁居,毁长安宫署民居,使隋唐长安300年帝都成为废墟。�

【大明宫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区东北部龙首原上。大明宫是唐代三大宫中规模最大、最为辉煌壮丽的一座宫殿。本名永安宫。始建于贞观八年(634),高宗时大加修造,在这里居住,成为此后200余年间唐朝的政治中心。周长7600米,共11门。宫中各殿以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和玄武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含元殿是大明宫正殿,是外朝时举行盛大庆典、朝会、听政的场所。"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就是描写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另外如册封、改元、大赦、受贡、献俘等活动也多在此殿举行。该殿面阔11间,进深4间,各间广5米,今实测其基址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1.3米。含元殿正南为广场。殿的两侧有对称的回廊和翔鸾(东)栖凤(西)二阁相连接。两阁内侧有龙尾道向南通下。大明宫北部中央为太液池。太液池西为麟德殿,是接待外宾和举行宫宴的地方,建筑面积达12300平方米。大明宫北部为宫廷园林区,为唐代园林建筑的代表。唐末大明宫沦为废墟。�

【青龙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区南部雁塔区铁炉庙村北。原名灵感寺,隋初建寺,唐初废,不久建为观音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改为青龙寺。是长安城内传播密宗的主要寺院,位于乐游原上,因地势高敞,可俯瞰长安城美景。其独特风景是其他寺院难以相比的,因而青龙寺香火极盛。公元804~806年间,日本高僧空海在青龙寺拜惠果高僧为师,研习真言宗,成为"东密"大师。因而青龙寺被认为是日本真言宗的发源地。被日本举为"入唐八家"中的六人,都曾在青龙寺受法。北宋至明代青龙寺地面建筑被毁,荡然无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1963年起,多次对青龙寺遗址进行勘查和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1982年在青龙寺遗址上修建了"空海纪念碑"。后又修建了"空海、惠果纪念堂"和一些仿唐建筑,成为游览参观的好去处。�

【隋唐圜丘】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南郊陕西师范大学校园内。始建于隋代。唐代皇帝祭天之处,也是西安作为古都仅存的较完好的皇家建筑。原为土堆,作为"唐天坛遗址"保护。1999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家瑶研究员主持发掘出土,整体较为完好。圜丘为四层圆坛,高8米,素土夯筑,白灰抹面。第一层(最下层)圆坛面径约54米,第二层面径约40米,第三层面径约29米,第四层(顶层)面径约20米。各层层高1.5~2.3米不等。每层圆坛都设有十二陛(即上台的阶道),均匀地分布在圆坛四周,呈十二辰分布。午陛(即南阶)比其余十一陛宽,是皇帝登坛的阶道。自唐高祖到昭宗近300年间,17位皇帝都亲自在这个圜丘上进行过祭天活动。唐以后圜丘废弃,坛体保留至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帝祭天礼仪建筑,比北京天坛早1000多年。1999年5月回填封土等待保护方案。�

【华严寺塔】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县韦曲镇朱坡西的少陵原半坡上,北距西安市区约15公里。华严寺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主要寺院。贞观十四年(640)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圆寂,人们修杜顺塔安放杜顺和尚的灵骨。杜顺塔呈方形角锥体,共7层,高约13米,平面呈方形,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每层叠涩出檐,檐下均砌两层菱角牙子。塔身壁面均用砖砌成扁柱、栏额、斗拱等,第三层嵌有"无垢净光宝塔"石刻。在杜顺塔西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澄观的灵骨塔。为7层6面砖塔,高约7米,塔上嵌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1986年拆迁清凉国师塔时在四、三、二各层塔心发现有鎏金铜佛像、千佛碑和佛经等。在塔基下又发现高约6米、风格迥异、雕刻精美的两层砖塔。�

【华清宫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东临潼区骊山北麓。始建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名为"汤泉宫",高宗咸亨二年(671)改为温泉宫,玄宗天宝六年(747)定名为"华清宫"。华清宫的布局基本上依据唐长安城禁苑、宫城、皇城、郭城四位一体的设计思想,将会昌县城(今临潼区)、华清宫、骊山禁苑合一而成。华清宫城建在骊山之北,周筑罗城。其内汤池被称为华清池。唐以后被毁。1982年在此地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九龙池和海棠汤等遗址。海棠汤一名芙蓉汤,即"贵妃池",池平面近似椭圆形,上下分二层台,第一层用16块券石砌成,第二层用8块券石做成平台,俯视像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整个浴池全用青砖砌成,雕刻精湛,做工考究。现重建了九龙池和周围的建筑物,中间为人造湖,西岸排列九龙池、莲花汤和海棠汤三个浴池,东为龙石榭,北岸有飞霜殿和东西配殿。�

【楼观台】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西南周至县楼观台乡终南山北麓。是全国著名的道教胜迹。相传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曾在这里结草为楼,精思至道,称"草楼观"。后来老子西游入关,在楼南高冈筑台,讲授《道德经》,故又称"楼观台"、"说经台"。唐武德七年(624)李渊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唐玄宗尊崇道教,把宗圣宫改称宗圣观,大加营建。唐代修筑的台、殿、阁、宫、亭、塔、洞、池、泉等有50余处。北宋端拱元年(988)改称顺天兴国观,元中统二年(1261)改称宗圣宫。金、元、明屡有修葺,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建。现存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宗圣宫、显灵山、衣钵塔、化女泉、仰天池、老子系牛柏和银杏树等。并有石牛、石狮,碑、碣70余通,欧阳询的隶书《大唐宗圣观记碑》、苏灵芝的行书《唐老君显见碑》以及米芾行书"第一山"最为著名。唐宋以来文人学士如欧阳询、岑参、王维、李白、白居易、苏轼、韩琦、米芾、赵孟兆页等均在此游历并题咏留念。�

【慈恩寺大雁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区南部雁塔区雁塔路南端。慈恩寺原为隋无漏寺,唐初寺废。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追念生母文德皇后"降福"而建,故以慈恩为名。寺占地约26公顷,房舍1897间,度僧达300人之多,为京城长安著名佛寺。寺内大雁塔是为了保存玄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佛像建造的,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初建为5层,砖表土心,完全按印度的形式建造。武则天时塔毁重修。明代塔又残坏,在外表加砌予以保护,即为今塔。大体保持唐塔的原貌。塔高64米,呈方形角锥状,每层砌有突出的砖柱,形似一个开间,四面有砖券拱门。这种楼阁形砖塔造型,已摆脱了印度佛塔的窠臼,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佛教建筑的杰作,也是唐长安城的重要建筑标志。塔基座南侧镶嵌有唐太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二通,为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书,字体清秀潇洒,为唐代名碑。四面石门楣上有唐刻建筑图案和佛像等线刻画,传说是出自唐代画家阎立本和尉迟乙僧之手,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

【兴教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县杜曲镇少陵原畔。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原葬于西安市东郊氵产河东岸白鹿原上的高僧玄奘法师的遗骨迁葬于此,并修寺建塔,以资纪念。寺被命名为"大唐护国兴教寺",为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之后千余年间,寺院香火极盛。现除玄奘、窥基、圆测三塔尚存外,其他建筑于清同治年间悉被兵火焚毁。三塔品字排列,中间最高的一座是玄奘灵塔,塔身通体用青砖砌成,作四角锥体,高21.04米,共5级,平面呈正方形,底层边长5米,塔面作仿木结构,用砖砌作扁柱、栏额及斗拱,均分作3间。塔檐叠涩砌出,檐下均饰两层菱角牙子。二层以上塔心实砌。玄奘塔造型庄重稳固,装饰简洁明快,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塔的底层北壁镶有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刻的刘轲撰文《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并序》。塔底层南面有拱形券洞。龛内有玄奘的泥塑像。玄奘塔左右各有较矮小的砖塔一座,均高7米,都是3级,底边长2米,分别为玄奘弟子窥基(西)和新罗王之孙圆测(东)的灵塔,造于公元682年和公元1115年,形式与玄奘塔略同。�

【大荐福寺小雁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友谊西路东段南侧。唐文明元年(684)睿宗李旦为其父高宗死后献福而建,原名"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690)改名为"荐福寺"。荐福寺是唐代重要佛经翻译场所之一。高僧义净从长安出发经广州取海路到印度历时25年游历30余国,带回佛经400余部,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回到洛阳,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入荐福寺译经。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09)于荐福寺所在的开化坊之南的安仁坊浮图院中修造了15层的佛塔,因比慈恩寺的大雁塔小,故名小雁塔。现为15层,高43.3米。其平面呈正方形,每层叠涩出檐,南北各开一门,塔身从下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往上愈小。小雁塔为密檐式中空砖构建筑,塔形秀丽,别具风格,塔身结构坚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关中地震,塔身中部纵裂,出现近40厘米的缝隙。至1521年又一次地震时,塔复完好如故。"雁塔晨钟"为清代关中八景之一。�

【罔极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东关炮房街路北。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太平公主为其母武则天所立。取名于《诗经》"欲报其德,昊天罔极"之意,称罔极寺。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圆寂后在此寺停葬。寺在明初重修,寺址从原长安城大宁坊东南隅,南移于唐安兴坊内。现为尼寺。古建筑有大雄宝殿、金刚殿、钟鼓楼、山门。�

【香积寺塔】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县郭杜乡香积寺村。佛教净土宗创始人善导圆寂,其弟子隆阐法师于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将其移葬于此,并修塔建寺,以资纪念。后经战乱,唐代建筑仅善导塔幸存,即香积寺塔。香积寺塔是密檐式砖塔,塔身呈四角锥体。原为13级,残存11级,现高33米,平面呈方形,底层每边9.5米,塔身用青砖砌成。塔的底层非常高,二层以上高度骤减,每层叠涩出檐,檐下均饰以两层菱角牙子。每层四壁正中辟券门。塔身壁面作仿木结构,用砖砌成扁柱、栏额、斗拱。每面均作3间,左右两间的扁柱之间用赭红绘成直棂窗形。底层南面券门上有砖刻门额"涅磐盛事"四字。与小雁塔形式相似,但其塔角方直,不像小雁塔那样圆和,又有楼阁式砖塔的一些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塔自顶至底层,顺各层南北拱券处中间裂开,与小雁塔的裂缝极为相似。据史载,这条裂隙在宋元�年间(1086~1094)以前就已存在,已900余年。�

【兴庆宫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区东南部咸宁路北侧。兴庆宫是唐代三大宫殿之一,原为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与兄弟五人在隆庆坊的藩第。开元三年(715)始建,因位于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之南,故称"南内"。开元十四年(726)又合并周围的邸宅,重加扩建,占地约134.4万平方米。开元十六年唐玄宗移至兴庆宫听政,又是唐玄宗与杨贵妃长期居住的宫邸。主要建筑有兴庆殿、南熏殿、长庆殿、大同殿、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沉香亭、龙池等。宫内的建筑布局并不对称排列,而是错落有致地布列于龙池周围,别具风格。唐代以后兴庆宫遭到破坏。宋时楼台亭阁湮灭尽净。金代有所修缮,为游宴场所。清初兴庆宫池水干涸,仅留下起伏的湖岸、逶迤的渠道和勤政、花萼两楼遗迹。1949年后,经系统勘查发掘,将兴庆宫旧址部分辟为兴庆公园,采用自然式布局,以龙池(兴庆湖)为主景,并重建了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沉香亭等仿唐建筑,成为西安市区最美丽的风景。�

【草堂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西南户县东南圭峰山北麓。初建年代待考。唐代中叶,名僧宗密主持修葺后,改名为"栖禅寺"。宗密师从华严宗大师澄观,被尊为华严五祖。现寺内的《定慧禅师传法碑》,是宗密圆寂后所立,由当时宰相裴休撰文并书写,书法家柳公权篆额。唐代以后屡遭兵火。宋初重修,清同治年间,寺内殿宇焚烧殆尽。今寺内还有一座题刻为"鸠摩罗什之舍利塔"的石塔,高约2.3米,下层为浮雕须弥山座;三层云台,填饰蔓草花纹。云台上为八角形龛,上覆四角攒尖形座顶,顶端作宝珠形,层顶下有线刻佛像,加之塔身石色又作砖青、玉白、乳黄等色,故俗称"八宝玉石塔"。据造型及纹饰推断,当为唐代遗物。寺西北角有古井,相传井内有烟雾冒出,是为关中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

二、西安的解说旅游巴士西安沿途导游讲解安

白鹿原长25公里,宽6-9公里,面积263平方公里。它是西安最大的黄土塬安。台地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680~780米,东北比_河高240~320米,西南比_河高150~200米。塬高,与_河河谷大相径庭。塬内余婧沟沿塬坡方向发育切割,将塬分为两部分:左侧的南塬又叫泡里塬,塬面平缓;右边的北塬,也被称为低寨平原,起伏很大。

根据《雍录》年,白鹿起源于南山脚下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6-9公里,由东南向西北分布,总面积273118.93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64%。原始地表完整,地表覆盖一层棕壤,中间混一层嬉皮土,下层由棕红色砂质泥岩和白色砂岩沉积而成。

太西铁路是太原-西安大西高铁的一段。大同-西安安铁路客运专线(大西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山西大同,经朔州、忻州、太原、晋中、临汾、运城、渭南等9市31县(区)至西安陕西安,全长859公里,设计运行时速250公里。原平-西安的基础设施有一段是留作进一步提速的。大同至原平西,提前使用北同蒲四线(即汉源线)。西部高铁开通后,大同-西安的运行时间火车将从现在的16小时缩短到5.5小时。

大唐不夜城,位于西安曲江新区大雁塔脚下安,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安。北起大雁塔南广场,南至唐墙遗址。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大雁塔为依托,北起玄奘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公园,始于慈东至恩东路,止于慈在西边的恩西路。贯穿玄奘广场、贞观文化广场、开元庆典广场三个主题广场,六个仿唐街区,音乐厅和西安一座大剧院大唐不夜城中轴线景观大道是一条1500米的步行街,中央雕塑景观横跨南北,其上分布着盛世帝王、历史人物、英雄故事、经典艺术作品等9组主题群雕。

那一定是第一个冰蛋。我最喜欢他了!它和他约个时间不容易~

今天,我们我们将迈开大步,走进秦岭鲍斯科技园——号,这里是网络名人打卡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得到了大西安信的宣传。这是陕西省唯一的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基地。

首先,我们看到了一种稀有的鸟类,朱_。由于它温顺的性格,中国民间把它视为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鸟也被称为东方宝藏。因其姿态优雅,跌宕起伏时轻舞而被历代诗人所推崇。因为风和水,阳光照耀下的黄金堤坝指的是朱。

这样,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只金丝猴。顾名思义,金丝猴覆盖着纤细柔软的金色长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居住在秦岭的当地居民也被称为灵兽。

西安一座鼓楼,位于西安四条街道的交叉口安。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址现西安广济街安。明万历年间迁至现址,清乾隆五年重修。钟楼上挂着一口铜钟报时,故名。鼓楼位于西安一条西大街和北院门,正对着钟来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也简称秦兵马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

它们位于西安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的兵马俑坑陕西省安市。

兵马俑是古墓雕塑的一个类别。兵马俑是作为一种古代的陪葬品出现的。兵马俑被制成兵马俑形状的祭品。

兵马俑,即秦兵马俑,也简称秦兵马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它们位于西安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的兵马俑坑安,陕西人。

兵马俑是古墓雕塑的一个类别。兵马俑是作为一种陪葬品出现在古墓中的。兵马俑被制成军马形陪葬品。

作为西安本地人安,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当每个人都提到西安安,是钟楼、兵马俑和大雁塔!要说它是否值不值主要看你想要什么,让今天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享一下吧!

作为一个有深厚底蕴的文化游客,西安有很多地方可去安。去钟楼和鼓楼感受西安的历史沧桑和现代辉煌安。作为城市的中心,钟楼见证了西安的历史变迁安,还有元宵节初的钟楼也见证了很多人的来来往往。我带很多人在钟楼旁边拍照。照片在这里,钟楼在这里。

大雁塔和钟楼差不多,但值得看的是她的水舞表演,悠扬铿锵的声音,刚柔并济,水光交融的表演,表达了唐朝的辉煌,丝绸之路的漫长!它值得一看!现在大雁塔广场也发展得不错。这是很多网络名人打卡的地方!

第三道城墙必不可少。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体力,可以沿着城墙虔诚地走一走,触摸一下风化的城墙!很多砖上都有字!

世界八大奇迹,第四兵马俑之一,没有电视上的那么大,那么壮观!但对于古人来说,那一定是一部伟大的杰作!除了墓坑,还有一个博物馆值得一看,那就是兵马俑发掘史,它讲述了几代人为了挖掘、修复和保护这个地方所付出的努力。很多人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西北大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是一片荒凉)。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陕西历史博物馆。从博物馆本身的设计到内置物品,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其他大唐芙蓉园,华清池,黄帝陵,法门寺等。这里就不描述了!

作为喜欢自然风光的朋友,西岳华山是你不可或缺的挑战。不过要准备好体力和保暖的衣服。华山之险不用多说,也很美。你可以当它在一天的开始上升到蓝天白云的时候,不要错过它!

还有一座山,太白山,也是陕西必游的山花。虽然不如华山有名,但风景一点也不逊色。整体海拔较高,山顶终年积雪。很多堰塞湖都是因为特殊的地质原因形成的!海叔是我等了很久的一个点!所以当你来的正是时候,你可以感受到这里从春天到冬天,你可以看到绿色的高山草甸,你也可以看到雪山!再看看这里满天的星星,太阳落山,太阳升起,那时人生才真正完整!

其他还有黄金峡谷、壶口瀑布、翠华山、钟南山山等。有机会再介绍!

最后,吃喝玩乐,吃吧,回民街人多热闹,什么都有,但是味道很好!新的网络名人永芳扔了一碗酒,酒变红了。有各种各样的食物,

喝酒迪斯科派对,西街,南街,让走吧!嗨,爬鸭,十三兽,实惠快乐迪!吃喝很久了,火!反正如果你需要找你小华姐姐,你就对了!

最后怎么才能忘记自己的红点!颜安,怎么能不经常去陕北大面积的红热土呢!颜一个革命纪念馆一定要去!周总理的名字和内容都解释的很到位!枣园、杨嘉玲和南泥湾各有自己的风格。想做红色教育的朋友也可以找你小姐姐!

那今天就到这里吧。反正陕西宝盒的小花姐记住了。

三、西安旅游景点介绍文案素材 西安旅游景点解说词

能够走路,是世上最美之事。何处皆能去得,何样景致皆能见得。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西安旅游景点介绍,欢迎阅读。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交通路线:步行至武警医院站,搭乘游9路(或 44路, 408路),在雁塔西路东口站下车,然后步行至大雁塔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秦始皇帝陵以东1.5公里处,建筑在秦兵马俑坑的原址之上。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开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法国前总统巴拉克在参观时,由衷称赞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以举世闻名。

交通路线:步行至沙坡站,搭乘307路公交,在兵马俑站下车即可。

西安旅游景点推荐3: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市内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

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大多为汉唐文物,对于看惯了明清文物的爱好者来说,是一大特色。

交通路线:步行至交大南门站,搭乘401(或者34)路公交,在翠华路站下车即可。

大唐芙蓉园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早在历史上,芙蓉园就是久负盛名的皇家御苑,今天的大唐芙蓉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上,以“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为背景,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

园区各景点每天上演各种精彩节目,包括祈天鼓舞、“教坊乐舞”宫廷演出、“艳影霓裳”服饰表演、少林武术表演、舞狮、高跷、杂技等。每晚上演的全球最大水幕电影,集音乐喷泉、激光、火焰、水雷、水雾为一体,带给游客震撼的立体感觉。

交通路线:步行至沙坡站,乘坐307路公交,在大唐芙蓉园南门站下车,步行到达。

西安还有很多有名气的景点,诸如华清池、骊山、古城墙等等,大家借此次教研会的机会,可以尽情游览下这座充满历史感和古代气息的历史名城,感怀历史风味,品味千年传承。

导语: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从建设到现在,已经有3100多年的历史。也有许多的名胜古迹。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有关西安的作文(通用7篇),欢迎阅读参考。

亲爱的朋友,你想了解西安吗?你想“五一”、“国庆节”和爸爸、妈妈来西安旅游吗?告诉你吧,来西安旅游,是你最理想的选择!不信,你先听我说说,游名胜古迹西安。

我们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历史上叫做长安。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从建设到现在,已经有3100多年的历史。它曾经是我国古代12个朝代的首都;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著名的唐僧西天取经,也是从这里出发;它目前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

我们西安最大的特点是,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特别多。一进西安,你就会看到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城墙。城墙的历史,已经有630多年。它高12米,宽度比高度还厚3—6米,看起来非常雄伟壮观。城墙把古城分为城里、城外两个部分。城里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是钟楼,还有鼓楼和碑林博物馆;城外有大雁塔、小雁塔和我国目前最大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钟楼处在西安的市中心,是我们西安的标志性建筑,说到钟楼,人们就会想到西安;说到西安,人们同样会想到钟楼。钟楼和鼓楼,都是以古代放置大钟和大鼓而得名,听说钟楼上放置的那个大钟,足足有5吨多重呢!

碑林博物馆,那就更神奇了。它距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里面有8座游廊和8座碑亭,收藏了从汉代到清代的碑石共2300多个,上面有隶书、草书、行书等各种书法,可都是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杰作,游名胜古迹西安。热爱书法的小朋友,你一定很希望去那里看一看!

再说城外的大雁塔。凡是来西安的人,都要去那里看看。那可是当年唐朝皇上为了保存唐僧去西天取回的经书和舍利子,而专门为他修建的,至今已经有1355年了。

说了这么多,还有最精彩的没给你介绍呢!那就是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哪里有好多好多的秦代兵马俑,他们身材高大,形象逼真,身披盔甲,手拿兵器,排成一个个的方阵,好威武啊!凡是来过我们国家的外国元首和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都去那里参观过。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他的夫人和女儿,还下到正在挖掘的俑坑,和兵马俑一起照过像呢!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在我们西安附近,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黄帝陵、秦始皇陵、法门寺、武则天墓、杨贵妃墓等等。还有其它大大小小的黄帝陵墓共70多处。

我们西安不但古迹多,而且交通也很发达。到西安来,不管你坐飞机、坐火车都非常方便。我们的火车站就在市内,飞机场离市内也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的市内交通也很方便,公交车、出租车满街都是,有一环路、二环路、高架桥、立交桥,还有绕城高速公路。总之,不管你去那里,保证方便。

在西安,必去的地方其中就有城墙了。西安城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城墙,也是我国最著名的古代城墙之一。它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在明朝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就修建起来了,但它依然是那么宏伟。

一进南门,看到的便是一个瓮城。大家都听说过“瓮中捉鳖”吧。瓮城,就是把敌军赶进一个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范围内,居高临下地打击敌人,这使敌人无还手之力。走近瓮城,看到的是一块块已经老旧的砖头,但是瓮城依然屹立着,我心里暗暗赞叹着古人的智慧。我站在瓮城里,想象着当年数万大军进了城,手上拿着各种兵器,但被城上扔下来的弓箭或石头随便宰割的时候,我心里一震,这是战争的残酷,也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接着,我们走上了城墙。城墙上十分宽阔,可以并排走两辆车那么宽,但地上的砖石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坑坑洼洼。我们突然瞧见了有借自行车的地方,于是骑上了自行车,在城墙上飞驰。此时正值黄昏,我们迎着太阳骑去,看着一轮红日慢慢地从形态各异的房子中间落下。余晖洒在城墙上,城墙变得闪闪发光,光芒照到了云上,本就美丽的云更是蒙上了一层橙色的薄雾。听着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心情特别的舒畅。

西安城墙,是古代人民智慧的象征,是战争的残酷,更是宝贵的历史文化。摸着城墙上的砖块,虽然它们已经老旧,甚至有些残破不全,但它们身上闪着亮丽的光芒,我仿佛又看见了当年千千万万匹马,千千万万个人从中经过的场景。我心里升起一种由衷的自豪,这一切,都是华夏子孙的杰作,都是值得敬佩的。

在五年级的课文中,学到了秦兵马俑,当时我非常好奇:秦兵马俑真的会这么壮观吗?今天我终于见识了秦兵马俑的庐山真面目。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东边临潼的骊山脚下,兵马俑博物馆就在秦始皇陵的旁边。一进入一号坑的展览大厅,我不由得“哇”了一声。站在观看台上俯视,一队队的兵俑和马俑齐刷刷地屹立在坑道中,好壮观呀!军人们眼睛闪闪发光,炯炯有神,一个个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他们一手拿着兵器,一手紧握拳头,好像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正准备听从将军的号令,上战场与敌人搏斗呢。

走近跟前细看,兵马俑真是栩栩如生。更为神奇的是,人俑的面孔也都各不相同。额头的皱纹流畅自然,发冠的质感令人称奇。头发和胡子纹理精致,千姿百态。盔甲上的铁钉和铜片雕刻细腻,战袍上的褶皱动感十足,连战靴的底下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圆点。

我原来一直认为,秦兵马俑就是那种泥土的颜色。可看了博物馆的介绍,真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兵马俑在出土以前,居然都是彩色的!人俑的脸和手都是肉色的,嘴唇带点粉红色,头上的发冠五颜六色,而身上的盔甲则是乌黑的底色点缀着大红。可惜呀,兵马俑在地下埋藏了几千年,出土时接触空气,几分钟就氧化了,才变成了现在这种灰不溜秋的色调。

秦兵马俑刚出土时也没有现在的气势,而是一堆堆的陶俑碎片。经过考古专家的辛勤劳作,一片片的拼对和组装,才使得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步兵俑和马俑基本上恢复了原状,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气势磅礴的阵势。据说,到现在还有好多碎片没有拼对、组装起来呢!二号坑还没有全部开挖,三号坑是兵马俑的指挥所,相当于现在的司令部。据说一号坑可能是右军,二号坑大概是中军,应该还有一个和一号坑类似的左军,目前还没有发现。我想象着秦军声势浩大、奋勇杀敌的情景,内心十分感动。

更让人惊叹不已的是号称“青铜之冠”的铜车马。先不说那华丽的车身和惟妙惟肖的驭手(驾车人),单说那马头上的缨子和牵马的缰绳,就会叫人震惊得目瞪口呆:缨子是用极细的铜丝做成的,铜丝比人的头发丝还要细;缰绳由细铜丝环环相扣,至今连专家都还没有找到环扣的接缝。

我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震撼。秦兵马俑,真的令人叹为观止!

西安是我们陕西的省会城市,历代皇帝都在这里建都。西安也有许多名胜古迹,像小雁塔、大雁塔、兵马俑,大唐芙蓉园,大明宫。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

一进西安城,你就可以看见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城墙,城墙距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城墙高达十二米,厚度达到了六米,城墙分为内城墙和外城墙,内城墙里著名的就是钟楼,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外城墙有大雁塔、小雁塔。

你们知道大雁塔是用来干什么的吗?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当年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唐朝皇帝专门为他修建了大雁塔,这个大雁塔是专门用来珍藏玄奘从印度取回的佛经,玄奘专门坐在这里面翻译佛经。

碑林博物馆在市中心旁边,里面可神奇了,它距现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里面有许多长廊和凉亭,还有许多名画,这些名画,都出自我国明代大画家之手,热爱画画的小朋友一定要去那里看一看。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给你介绍精彩的呢!那就是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那里面有千军万马,十分壮观,各个栩栩如生,有的佩戴铠甲,手拿武器,似乎即将奔赴战场,有的目视前方,神情凝重,似乎思念家乡

除了上面这些,我们附近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武则天墓,法门寺,王宝钏寒窑等。

西安的交通也比较发达,不论你是坐飞机、火车、地铁,还是自驾游都可以,从飞机场到市中心三十多分钟就到了。

我给你介绍了这么多,你一定心动了吧!那就请你到西安来,你还可以让我当你的导游呢?

峰耸立,从远处看宛如武则天仰卧大地,因此有“睡美人”之称。乾陵最有名的还是“无字碑”。“无字碑”高63米,重99吨,碑上面是没有字的。据说,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德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没有刻字。此外,还有司马道翁仲、六十一宾王像等。大雁塔坐落在大慈恩寺内,大慈恩寺原为无漏寺,是唐高宗李治为纪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修建的,取名“慈恩寺”。唐代诗人岑参曾在《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中赞扬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我们中华民族真不愧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为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女而感到骄傲、自豪!

西安在以前是秦朝、汉朝、唐朝等八个朝代的首都,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大雁塔、小雁塔、钟楼、鼓楼、碑林、城隍庙等,附近有:兵马俑、华清池、烽火台等。也有很多很多不可不尝的美食,如:羊肉泡馍、腊牛羊肉等。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有名的观光胜地

去年,我去西安,参观过兵马俑。兵马俑一共有三个坑,一共有两万多平方米,八千多件陶俑、四百多匹陶马、一百多辆战车和十几万件兵器。俑人和俑马的大小和真人真马一样大,形象也很逼真。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士兵们排着队,有方队、有长队。我感觉非常神奇,壮观。因为兵马俑很出名,所以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来参观,挤得展厅水泄不通。而兵马俑里的士兵,有拿着矛的'、有拿着盾的、也有拿着弓箭的,也有一些马,有的给人骑、有的拉马车,有四匹拉一辆、有两匹拉一辆。这些士兵是护卫秦始皇的墓的,体现了秦朝时期的强盛,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秦始皇的陵墓工程非常宏大,耗费了无数的人力和财力。这就看出秦始皇是个多么残暴的皇帝。

我同时也游览了大雁塔,大雁塔是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大雁塔建于公元652年,是一座阁式砖塔,一共有七层,塔身是方形锥体状。大雁塔相传是唐僧(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在这里待了十几年研究和翻译佛经。大雁塔里还陈设有唐僧的塑像、高大的香炉、释迦摩尼如来佛的一双大脚印。我爬到顶层往下一看,四周特别壮观。周围环境非常美丽,有喷泉和古人的雕塑,是古城西安的象征,中外的游人非常多。

西安唐城墙导游解说,西安唐城墙历史

西安的名胜古迹非常多,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的文明。

在天山的第二高峰博格达雪峰的山腰,有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它就是享有“天山明珠”盛誉的天山天池。

天池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长3500米,最宽处1500米,面积4.9平方千米。天池是古代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高山湖泊。

天池湖水清澈碧透,四周群山环抱,青峦拔翠,幽谷深壑,湖滨绿草如茵。这里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盛夏,戈壁酷暑难熬,而天池却空气清新,凉爽宜人。七八月份,夜晚房间还要生火取暖,故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绝景。

天池,俗称“海子”,古称“瑶池”。称“瑶池”,首推《穆天子传》。卷三载:“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传说是西王母(活动在新疆地区的一个母系氏族部落的女酋长)与穆天子欢宴的瑶台仙境厦门全国包车。据《穆天子传》、《竹书记年》、《山海经》等古籍记载,相传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周朝第五代国君周穆王姬满,命御造父,驾八骏,率六师,放咨西来,最后游至西王母之邦,会见了西王母。西王母在风景秀丽的瑶池,设宴款待周穆王一行。在举筋奏乐之间,西王母与穆天子应酬唱和,热情洋溢。周穆王赠给西王母白圭玄璧,及大批中原特产、锦绸美绢。王母再拜受之,并酬以当地的瑰宝奇珍。据史籍记载,周穆王赠给西王母的物品中,就有丝帛150丈,丝绫450丈。而西域的白玉壁玉在中原则视为宝石,《穆天子传》有穆王“取玉三乘”,“载玉万只”之说。说明3000年前,西域与中原已有交往。在此期间,西王母请周穆王历游瑶池及西王母国的山川名胜。游览瑶池时,穆王登山立石为碑,书“西王母之山”五个大字,以志此行,并植槐树留念。临别时,穆天子依依不舍,正是“相逢一握手,喜极泪沾衣”。西王母欢饮再三,对穆天子千叮万嘱:祝君长寿,愿君再来!周穆王与西王母瑶池相会的美好传说,激发了古往今来骚容诗人的丝丝遐想。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为此事写下了千古绝唱:“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时光流逝了几千年,“瑶池”之名至今举世盛传,并被看作“人间仙境”。著名小说《西游记》,把瑶池描写成神仙云集,举行蟠桃宴会的圣地,给这一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蒙上了一层迷人的神奇色彩。

“天池”一名则来自清乾隆四十八年,新疆都统明亮到博格达峰天池题“神池浩渺,天镜浮空”石碑。天池是“天镜”、“神池”二词,分别取首尾二字而来。

天池的自然景色,既具有峨眉之秀,又具有华山之雄,同时还有别具一格的美:山峰秀丽雄伟,瀑布跌宕多姿,云雾变幻莫测,气候凉爽宜人,如站在银波粼粼的天池岸边环顾四周,群峰环抱,云杉参天,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

旅游西安朋友圈文案旅游西安朋友圈的经典句子

古城西安南郊,有一座宽敞的寺院,叫慈恩寺。寺内,一座气势雄伟的七层砖塔拔地而起,巍然屹立,这就是著名的大雁塔。

碧池新涨浴桥鸦,分锁长安富贵家(杜牧《街西长句》)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去体验精彩的人生。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

一辈子是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西安春风花几树,花边饮酒今何处。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虔,良人罢远征?

人生就是一场未知目的地的旅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见怎样的未来。只不过有时候,我们只是一味的狂奔,却忘记了旅行的意义。

站立在古城墙上,西安那清秀迷人的风貌,笔直宽广的油柏马路,林立的高楼大厦,交错而不堵的立交桥,完整而无损的古迹尽收眼底。还有那环绕城市的一环、二环、三环和绕城高速,风格不同的各种建筑物和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增色不少,颇面而来的新鲜空气沁人肺腑,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瞬间充满了活力。

好去西安苏县丞,千年求友近严陵。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

忆长安,九月时(范灯《忆长安;九月》)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西安旅游B本文地址:http://www.pdsd.cn/xian/post/7439.html发布于 2024-03-2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西安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