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晋江厦门包车
一、陕西骊山导游词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陕西骊山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骊山是我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此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长青,壮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古迹志》云: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亘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旧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
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红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地位做了恰当而准确地概括。远在上古时期,这里曾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又在此演出了一幕“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还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唐朝时期,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享乐,这是骊山沧桑的经历,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见证。
骊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而且有几十个驰名的文物景点胜迹,古往今来,骊山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登骊山别有一番情趣。青石台阶路把著名的周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石瓮谷、举火楼、遇仙桥、秤锤石、鸡上架、三元洞、鹞子翻身等古迹连在一起。游人可拾级而上或乘坐骊山索道缆车登山至烽火台。极目远眺,在茫茫八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条玉带飘动在绿野之间,俯视山下,风景如画,游人熙攘。
骊山半山腰有一块上有金黄菌锈的巨石,远望像老虎身上的斑纹。因此叫虎斑石,又因形状似一只蹲卧的老虎,也叫卧虎石。石上有一座水泥凉亭。这里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五十年代改名为“捉蒋亭”,并在亭内正面上方石壁上题词,叙述“西安事变”大略经过。近年改名为“兵谏亭”。
骊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她是唐华清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森林景观独具特色,有千亩侧柏林、骊山拧拧柏、八戒显形树等。其山势峻峭断层地貌别具一格。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在骊山均留下烙印,古迹遗址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离宫别墅皇家风范、地热温泉极具魅力。“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个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先生的这两句诗恰到好处地向人们诉说着骊山的历史。这里已构成了一处殊堪神往的旅游胜地。
上山有台阶路3200多米,先来到骊山半山腰“斑虎石”处,便见兵谏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过后,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站在亭的北侧,整个华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再往前便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为骊山著名道教官观。相传,唐玄宗两次在此见到老君降临阁内,故此称之为降圣阁,也叫朝元阁。殿内原供奉白玉老君像,“安史之乱”时,像的正身被烧裂,双手也被盗,现玉像保存在陕西博物馆内。由老君殿转往东,就到西绣岭第二峰上的“老母殿”。此殿是为历史传说中的女蜗而建的。再往东便到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相传,周幽王为博取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诸侯。当犬戎攻入骊山,幽王再下令点燃烽火,各诸侯却无人来救,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灭亡。过了烽火台后往东即到东绣岭上的“石瓮寺”。因寺的西面岩石受流水冲击而形似瓮,故得名“石瓮寺”。据传,该寺建于唐开元年间,用造华清宫所剩的材料予以修建的。接着来到位于东西绣岭之间的石翁谷中的“遇仙桥”。据说,此桥为唐代所建,是一座长5米,宽2.4米,高5米的单孔石拱桥。相传,古代有一考生,赴京赶考行至此桥,得仙人指教,幸运考中,此桥由此名“遇仙桥”。
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
唐太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1982年4月基建开挖地基时发现唐华清宫御汤建筑遗址。经考古专家发掘整理,在4200平方米面积内发现5个汤池遗址,并确认它们分别是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尚食汤和星辰汤,分别为皇帝、贵妃、太子、大臣的御用浴池遗址。在这些遗址上建成“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于1990年10月正式开放。华清池内的五间厅是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时,蒋介石住地。
骊山森林公园管理处近年来本着“遵循骊山景区文脉,打造观景读史精品,以优质服务争创骊山再度辉煌”的原则,加大了对骊山的开发包装力度,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堪称一流,景观内涵让您叹为观止,她以其秀美深遂,成为赏景抒怀展示中华历史的大舞台。
国内外朋友们,“骊山人”真诚欢迎您,我们将以“游客为上帝”的宗旨,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优美的环境,最佳的旅游秩序,让您尽兴而来,满意而归.
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员“小丁”,名字叫丁一航。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骊山。
我们首先来到了骊山脚下,感觉骊山很高,突兀森郁,树木非常多,让我们来乘坐骊山索道吧,在上面,看临潼非常大,非常壮观。有人这样称赞过:南视广临潼,西看古长安,北望渭河水,俯览华清宫,因此许多人看了都感到非常吃惊。
现在,我们来到了骊山顶上,先来到了鸟语林,林里有许许多多的鸟类,如:白鸽、鹦鹉,路上还可以看到野山鸡。可以让人感觉到有一种大自然的感觉。接下来我们来到了道庙,里面曾是陕西省著名道人的聚集之地,至今里面还有一些僧人在里面拜佛、念经,我们也可以进去拜佛、求签,以求平安。然后我们来到了烽火台,这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的地方,当时,周幽王得到了一个美女,名叫褒姒,但她整天闷闷不乐的,周幽王为了让他笑,就听信了奸臣的话,在烽火台上点火,诸侯以为敌人来了就领兵来看,结果扑了空,褒姒看了,就给笑了起来。
后来,敌人真的来了,诸侯以为是周幽王在和褒姒玩,就没来,结果周幽王被捕,周朝便衰落起来了,这就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下面我们来到的地方也同样具有历史意义,是“西安事变”的兵谏亭,当时杨虎城、张学良等人带兵在此地威胁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被逼无奈,只得同意。后来,才有了“国共合作”。因此这个地方在全中国都非常有名。我介绍完了,百闻不如一见,希望通过我的介绍,
能让你们对此地有所了解,能让你们对骊山有更深的印象。
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骊山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相传在洪荒时代,这里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也发生于此。
骊山秀丽的风景和诱人的温泉吸引了后代的王宫贵族。周代、秦代和汉代,这里都建立了离宫。到了唐代,皇室大兴土木,先建汤泉宫,后建温泉宫。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唐明皇令匠人扩建离官;从此改名华清宫。华清宫本身成为一座宫城,镣墙依山势曲折而筑,东西南北分别有开阳门、望京门、昭阳门、津阳门。楼、台、亭、阎散布于山腰,一片豪华景象。山上建有飞霜殿,专为唐明皇寝殿。九龙汤,是唐明皇的浴池。为杨贵妃建有芙蓉汤。史载:“汤池凡一十八所,第一是御汤,周环数丈,悉砌以百石,莹彻如玉,面阶隐起鱼龙花鸟之状,四面石坐阶级而下,中有双石白莲,泉眼自瓮石口中涌出,喷注白石莲之”芙蓉汤原址今已开掘,莲花石至今犹存。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是这样描写贵妃沐浴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清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明代画家的《贵妃出浴图》同样描画了贵妃出浴的娇态。”
骊山山腰有老君殿,系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唐玄宗信奉道教,朝元阁是他孝敬老子的地方,殿内原有老子石刻像,传系唐代著名雕刻家元伽儿所作,颇具艺术价值,现存陕西博物馆。老君殿东侧有唐代长生殿遗址。唐玄宗和杨贵妃之“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就发生在这里。自老君殿向北转,是著名的骊山晚照。由此向西南变成台阶状缓坡,每当夕阳西下,整个山坡金碧辉煌,笼罩在金光之下,显得格外妖娆。尤其深秋时节更是满山红叶,触景生情,一派宁静平和的景象。
在西秀岭第二峰顶端有老母殿,初建于唐代763年,供奉的是骊山老母,有人认为她就是神话中的女娲氏;第一峰顶有烽火台,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著名历史故事,就发生于此。
唐代鼎盛时期的华清宫在“安史之乱”(8世纪中叶)后规模大为缩小。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的基础之上经过多次修缮、扩建以及发掘复员唐代遗址后形成的。它只相当于唐华清宫的核心部分,占地面积85560平方米,分为东区、西区和中区。现在骊山加强了植树造林的工作,原有的遗址也得到保护。现在山下建有华清池公园,温泉疗养院,山上有缆车连接老母殿和烽火台,山中景色可尽收眼底。
欢迎参观游览骊山风景区。现在,我们从骊山的东大门(史称昭阳门)入园,首先大家看到的是骊山胜迹图,先了解一下骊山的概况。骊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海拔1302米,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3.7公里,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从地质角度来讲,骊山是燕山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经运动时期呈整体上升,形成北高南低的断块。在陕西境内,骊山险峻不及华山,绵亘不如太白,徒峭不如龙门,但却以“秀”而闻名于世,因此又名绣岭,今天人们习惯上把骊山分为东,西绣岭,西绣岭上主要分布有烽火台、长生殿遗址、晚照亭、老母殿、老君殿、兵谏亭、三元洞等景点,东绣岭主要分布有上善湖,七夕桥,上德苑,达摩洞,举火楼、石瓮寺、石瓮瀑布、鸡上架、遇仙桥、秤砣石等景点。胜迹图下面的这些浮雕造型表现的分别是女娲补天、长生殿盟誓、遇仙桥、秦始皇戏神女、张骞出使西域等骊山传说。了解了骊山大概情况后,请大家拾级而上,我们边走边聊,去仔细体味这座历史文化名山独特的韵味。
骊山是我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此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长青,壮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古迹志》云: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亘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旧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红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地位做了恰当而准确地概括。远在上古时期,这里曾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又在此演出了一幕“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还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唐朝时期,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享乐,这是骊山沧桑的经历,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见证。
坐落在骊山第二峰的老母殿是为了纪念传说中中华民族创始人女娲而建的,相传女娲“抟黄土做人”,创造了人类,又在骊山炼石补天,劳苦功高,后世人尊她为“骊山老母”,她死后,人们将其葬于骊山之阳(今蓝田县境内)又在骊山上修女娲祠纪念.据载,女娲本为骊山附近一名杰出的氏族首领,每当农历六月十三日,四方群众携床单干粮,夜宿骊山,祭祀老母,这个风俗沿续至今,称为“单子会”,并逐渐成为一种附近居民的欢乐节,庙会期间,寺前庙后,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里也是骊山又一个最佳观景点,从这儿远眺,重山叠障,苍翠欲滴,不觉使人神清气爽。
骊山是我国古今驰誉的景致旅行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而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始终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货色连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长青,绚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古迹志》云: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延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故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
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彤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昼夜,多少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位置做了适当而正确地概括。远在上古时代,这里曾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又在此上演了一幕“战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还留下了驰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唐朝时期,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恋情故事,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吃苦,这是骊山沧桑的阅历,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见证。
骊山不仅天然景观奇丽,而且有几十个闻名的文物景点胜迹,古往今来,骊山给人们留下美妙的回想,登骊山别有一番情趣。青石台阶路把有名的周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石瓮谷、举火楼、遇仙桥、秤锤石、鸡上架、三元洞、风筝翻身等古迹连在一起。游人可拾级而上或乘坐骊山索道缆车登山至烽火台。纵目远眺,在茫茫八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条玉带飞舞在绿野之间,俯视山下,风景如画,游人熙攘。
骊山半山腰有一块上有金黄菌锈的巨石,眺望像老虎身上的斑纹厦门导游马明。因此叫虎斑石,又因外形似一只蹲卧的老虎,也叫卧虎石。石上有一座水泥凉亭。这里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五十年代改名为“捉蒋亭”,并在亭内正面上方石壁上题词,叙述“西安事变”大略经由。近年改名为“兵谏亭”。
我叫**,是西安中国国际旅行社的英文导游。我的司机师傅叫***,车号:,他的车开的很好。今天为大家导游,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度过这愉快的一天。我干导游工作已二十年了,我喜欢导游工作,我将尽我的努力为大家服务,有什么地方讲不清楚,欢迎大家随时提问。今天我们去游骊山,骊山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高度结合的旅游胜地,它以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遗址在方圆二十里的范围之内如此集中如此绚丽多彩,非但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游骊山胜景,观中华古今”确实当之无愧。整个旅程需要三个小时,祝大家旅途愉快,从西安市去骊山风景区三十公里,大约需要四十分钟,沿途要经过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中国有句俗话叫“走马观花”,我们现在是走车观花。
请诸位看看北边那一排高十二米的西安城墙,这城墙非但是中国,也是世界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它建于十四世纪中期。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封他第二子朱樉为秦王坐阵西安。秦王特烧大砖,修建了它,包括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楼和城中的钟,鼓楼。城墙周长十二公里,城墙上宽12—14米,可以十马并行,费时八年方才完工。城外有宽约二十米护城河围绕,城上女墙上有炮楼,床子驽等守城利器。从大明王朝至大清王朝五百余年,它从未在战争中被攻下过。这些年一些电影、电视剧涉及古代攻城战守的场面,好多都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
现在我们走的这条路叫咸宁路,靠我们左边,那林木丛生栏杆围绕的地方,便是西安市最大的公园-兴庆公园,兴庆公园旧址是大唐王朝兴庆宫所在。唐王朝的京城长安便是今天的西安,城周百余里,比今西安城要大七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兴庆宫是唐朝黄帝专门闲乐的大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便在这里住过很久,大诗人李白还为她写过有名的赞美诗《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兴庆宫的南面为西安交通大学,学生们常喜欢清静,来这里读书和复习功课。
现在我们的汽车在西安东二环路行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以来,西安和全国各大城市一样,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陆续建成,除了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外,,三环(第三环城路)以列入开铺计划之中。
二、华清池导游词
华清池位于西安市城东30公里处的临潼区内,南依骄山,北临渭水,内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适于原始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更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历代帝王在此修建离宫别苑,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沐浴游览胜地。
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华清池已有6000年的温泉使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温泉总源北侧基建时挖掘出大量的泥质夹沙红陶片,其纹饰、火候、陶质、陶色均与原始社会仰韶文化时期的“姜寨遗址”出土的陶器完全相同。这表明早在6000多年以前,原始先民便在这天赐之水的滋润下,繁衍生息,创造出灿烂的史前文明。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周幽王就在此修有“骊宫”,周以后经历了秦始皇的“骊山汤”、汉武帝的“汉骊宫”、唐太宗的“汤泉宫”、唐高宗的“温泉宫”,到了唐代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在以前宫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理上的优势,依骊山的山势而筑,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并修有登山的夹道和通往长安的复道,把这里同长安的“大明宫”、“兴庆宫”连为一体。公元747年,新宫落成,李隆基赐名华清宫,后因宫内多温泉浴池,又名“华清池”,并一直沿用至今。唐华清宫为富丽宏大的建筑群,从山顶至山下,宫殿林立,楼阁相属。既合理地利用了温泉,又体现了宫内严谨的布局。宫内置百宫衙署及公卿府第,新修有玄宗皇帝专用的“御汤九龙殿”、杨贵妃沫浴的“海棠汤”及供百官公卿沐浴的“尚食汤”、“少阳汤”、“长汤十六所”等。除此之外,还修有专供唐玄宗与杨贵妃寻欢作乐的“斗鸡殿”、“按歌台”、“大小马球汤”、“舞马台”等。至此,华清池达到了它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出现了“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的壮观景象。
华清池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罗曼史的历史见证。杨贵妃原名杨玉环,生于公元718年,唐代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从小随叔父在河南长大。她天资聪颖、通音律、善歌舞,与西施、昭君、貂蝉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公元735年,杨玉环被册封为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妃。公元737年,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去世,玄宗悼惜不已,整日闷闷不乐,后宫美女数千,竟无一人中意,洞知玄宗心思的高力士便暗搜外宫,于公元740年发现寿王妃,并被玄宗看中,为避人耳目,将寿王妃召入道观,赐道号太真,这样一来就解除了李瑁与杨贵妃的夫妻关系。公元745年八月初六唐玄宗正式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因唐玄宗通音律,而杨玉环善歌舞,两人在感情志趣上情投意合,使得玄宗对杨玉环宠爱有加,宫中呼为“娘子”,礼仪皆如皇后,真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据史载,公元750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骊山半山腰的长生殿前相依而立,他仰望星空,因羡慕牛郎织女的多情,伤感人世间的多变,便双双跪地对天盟誓,愿生生世世为夫妻。《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就是对此情景的描写。
“门外千宫罢早朝,三郎沉醉不知晓”,从公元747年至公元755年,每年十月,玄宗便携贵妃姊妹及亲信大臣,从京都长安来华清宫淋浴温泉,号称“避寒”,直到第二年暮春三月才返回京师长安。“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他们在这里度七夕,避夏暑,处理朝政并接受万国使臣的朝拜。所以华清宫又有“第二都城”、“第二长安”之称。他们整日饮酒作乐,由梨园弟子奏乐助兴,打马球、观斗鸡、看舞马。由于唐玄宗在执政后期整日过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朝”的奢靡生活,终于导致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士兵们杀了宰相杨国忠,并逼玄宗赐缔杨贵妃于马嵬坡(今陕西兴平)。从此,华清宫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后晋时这里被赐为道观。宋、元、明、清还曾有多位皇帝游幸至此,但都未能达到唐华清宫的盛大规模。
好了,请各位跟随我一同去领略这座千年皇家园林的魁力。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以九龙湖为中心的风景游览区。映人眼帘的这座宏伟的仿古建筑,便是飞霜殿。唐时的飞霜殿,是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幸骊山使用的寝殿。相传此殿落成之时,正适冬季,雪花漫天飞舞,还没落及地面就被大殿四周温泉的热气蒸腾到空中,落雪为霜,故称"飞霜殿"。现在已成为华清池的贵宾接待室。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唐御汤遗址发现于1982年4月,经考古工作者8年的发掘考证,在4000多平方米的遗址内清理出“海棠汤”,“莲花汤”,“星辰汤”,“尚食汤”、“太子汤”5组汤池遗址和众多的文物遗迹,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1990年9月,建成了我国目前唯一的汤池遗址博物馆,1996年11月华清宫御汤遗址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棠汤”又名“芙蓉汤”,俗称“贵妃汤”。始建于公元747年,因汤池平面呈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唐人的构思超俗,设计新颖,一方面用海棠花的艳丽衬托贵妃的娇美;另一方面用海棠花的造型形象比喻杨贵妃丰腆的形体。汤池的池壁由四块墨玉(即青石,经打磨后,通体釉黑,为皇家上等贡品)拼砌而成,汤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东西两侧分别设有一组踏步便于上下,充分体现出唐代建筑艺术中对称协调的美学观念。不仅如此,汤池的供水系统也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池底正中有一直径为10厘米的进水口,进水口上装莲花喷头,寓意为海棠花的花蕊,下接陶制水管道,与温泉总源相通。温泉因自然压力从花蕊中自动喷洒而出,喷出的形式与喷泉相似,而洒下来的形质,不正是今天生活中的淋浴吗?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熏无颜色”的杨贵妃在海棠汤中淋浴了近八个春秋。淋浴时为增加情趣,池中洒有鲜花的花瓣和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中药材及价值昂贵的香料(如紫檀、多摩罗香、沉香、丁香、麝香等),享受香汤沐浴。“骊山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贵妃在这里荡涤尘垢,也在这里享受着温泉赐给她的尊贵、温暖与舒适。她沐浴时宛如海棠初睡的娇媚姿态不仅深受玄宗皇帝的宠爱,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素材,创作出无数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便是对此情景的绝妙写照。
莲花汤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是唐华清宫御汤遗址中最有气势、最具代表性的汤池,也称“御汤九龙殿”。当您第一眼看到它,一定会为它的气势所震撼。宫殿建筑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有内外殿之分。御汤可储水近l00立方米,俨然是一座庞大的室内游泳池,充分显示出唐代追求恢弘大气的社会风尚及皇权神授的至高无上和唯我独尊。
莲花汤造型奇特,上下两层台阶不同的造型是唐代工匠创造性审美取向的结晶,上平面四角有一定的曲线变化,呈写实的莲花状;下平面为规则的八边形,“八边”代表着大地的八个方位,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而莲花设计在大地八极之上,完全合乎于根植于大地土壤之中而花浮于水的特殊生长规律;水、土、花三者紧密关联不可分割,这是自然与宗教观念的整合,是将沐浴看作是与自然的沟通,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也就是唐人心目中沐浴的最高境界。李隆基是狂热的道教徒,他希望通过淋浴与天相连,在清泉、莲花的护佑下,求得一种解脱,一种升华,从而达到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目的。这座汤池无疑是唐代礼制宫设计师煞费苦心的创作,也深刻反映出玄宗皇帝对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著。
星辰汤是唐太宗李世民“汤泉宫”的文化遗存。建于公元644年,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所用,原名“御汤”,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御用汤池。整个汤池的设计是阎立德根据唐代礼制规定,再结合天空星象、二十四节气,即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理念设计建造的。古代人相信天上有天帝主宰宇宙,地上有皇帝统治人民,星座的位移、明暗、陨落,反映着皇权的变化。信奉“天人合一”说的唐玄宗便将酷像北斗七星的“御汤”,更名为“星辰汤”。很显然,这些用意就是想企求苍天北斗保佑李氏王朝,永固帝位。当然也有企求皇天赐福,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内心秘密。星辰汤离温泉水源最近,水质最好,地理位置最优越。泉水因自然漫溢涌人汤池形成了现代的自流水及冲浪浴的沐浴方式,更吸引了多位皇帝在此修建汤池。在1982年修复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又考证在星辰汤的底部叠压着秦始皇的"骊山汤"和汉武帝的“汉离宫”文化遗存,并在文化层中发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室配套浴具——陶瓮、陶鉴和我国考古界目前发掘的唯一的木门,为研究秦代汉淋浴文化提供了佐证材料。
尚食汤,形制小,工艺简单,并无奇特造型,相对于前面的御用汤池,显然沐浴者的地位不及前者。曾有人解释:尚食汤是专供尚食局官员沐浴的。然而根据考古学家多年的考证,只定位尚食官员不太准确。古文献记载,“尚”字还包括“赏赐、给予”的含义,而唐代除尚食局外,随皇帝出行的还有尚药、尚衣、尚社、尚乘、尚擎五局官员。就汤池的整体结构分析,汤池中间设有石隔墙,东、南、北三面修砌有入池石台阶,池中并无固定的坐向位置,充分说明尚食汤面积虽小,但在此沫浴的人较多,使用率较高,身份也较复杂。所以推断得出,尚食汤在华清宫可解释为皇帝赏赐给等级较高的随行内侍官员的沐浴场所,在此沐浴常沐皇恩,知圣心之苦衷,为唐王朝的江山社稷效忠。由于史记记载较少,有关此汤池的诸多疑问(如:台阶下的百坑以及石隔墙的用途),还有待于考古专家进一步的探讨和论证。
太子汤的沐浴者,顾名思义就是东宫的皇太子,建于公元644年,先后共经历80余年。沐浴的皇太子有李承乾、李治、李忠、李弘、李贤、李宪、李旦、李崇君、李隆基、李瑛共10人,其中仅有4位君临天下,其他的几位都成了皇权斗争的牺牲品。由此可见,唐宫廷内部争夺皇位是何等的激烈和残酷。
太子汤采用“星辰汤”排水道供水,即摆正了皇帝与皇太子之间的尊卑关系,解决了礼制犯忌的问题,又寓意着来自“星辰汤”的温泉能使皇太子常沐父皇恩泽。由于太子汤的四壁及池底遭到较严重的破坏,唐时的青石板大多已不复存在,再考虑到整个博物馆的建筑格局,所以太子汤以露天的形式陈设。
以上介绍的五组汤池,它们大小不一,形制各异,各具风格与特色,为研究中国古代沐浴史、唐宫廷建筑史、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中国古代利用地热资源史均提供了翔实的史料依据,也极大地丰富了华清池的历史文化内涵。
我们眼前这座拱形的建筑便是温泉池的总源。我国有温泉2700多处,是世界上温泉最多的国家之一。而华清池的骊山温泉因开发利用早,并且受历代帝王青睐而名冠诸泉之首,享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称。
温泉,大多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沐浴温泉,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骊山温泉水温常年在43C,水质纯净,具有医疗价值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较高。根据科学检测,骊山温泉水质属低矿化、弱碱性、中等放射性泉水,故又称硅水、氟水和放射性氨水。这些均达到了医疗用水的标准,故有“自然之经方,天地之元气”的美称。由于温泉神奇的功效,赢得帝王们的特别喜好,并形成了一种专供帝王享用的传统特权。
骊山温泉可疗疾起源于2000年前的秦代,《三秦》记载:秦始皇幸游骊山时遇见一位神女,遂有调戏之举,神女一气之下唾于始皇面部,始皇脸部遂即生疮,病久治不愈。始皇追悔莫及,向神女表示仟悔,神女见其有悔改之意,便说:“此有温汤,何不一洗”,始皇就用骊山温泉治疗了毒疮。秦始皇汤戏神女的传说虽不足信,但却印证了温泉可治愈疾病的历史。
骊山温泉除其特有的医疗作用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还可改变植物的生长习性。相传秦始皇在冬季命人在骊山温谷中种西瓜,引起了儒生们的怀疑而被秦始皇坑杀,酿成了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不足为凭。数百年后的唐代,唐华清宫内辟有西瓜园。王建有“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开花,内园分得温泉水,二月中旬已进瓜”的佳句,证明了古代劳动人民能巧妙地利用温泉进行农业技术革新。
“西安事变”旧址——环园
华清池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我们现在就来到了“西安事变”旧址——环园。
环园是1878年临潼县令沈家祯主持营建并题名的,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园内风貌既具有江南园林优雅别致的风格,又有北方园林殿宇宏伟的特色。主要建筑有望湖楼、飞霞阁、飞虹桥、荷花阁、五间厅、三间厅等。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西逃曾驻于此。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来陕督战,都以环园为临时行辕,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主张,在此布置“剿共”事宜。1936年12月12日,这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1982年2月,五间厅、三间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间厅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的下榻之处,由西向东依次为:秘书室、蒋介石卧室、办公室、会议室、侍从室。
“西安事变”爆发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历史上也称“双十二事变”。它是由国民党内部主张抗日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用刺刀和大炮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九一八"事变,中国面临民族灭亡的紧急关头。野蛮的侵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抗日的呼声响彻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在民族存亡日益加重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12月在陕北召开了“瓦窑堡会议”,毛泽东根据我国当时的形势,提出了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全国各阶层爱国人士积极响应,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而蒋介石却置民族安危于不顾,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他移师西北,把大本营置于西安。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乘专列第二次来西安,以华清池为临时行辕,下榻于五间厅,准备在此布置实施“剿共”事宜。他一到行辕,便迫不及待地召见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师以上的军官,要他们服从命令,进攻陕北红军。蒋介石于12月6日召见了张学良、杨虎城,并向他们摊牌,提出两种方案供其选择:要么全面进攻陕北红军,要么让出陕西,由中央军进剿。12月7日,张学良赴临潼晋见蒋介石并和其“诤谏”,他至诚大义地规劝蒋介石放弃“剿共”内战,却遭到蒋介石的严词训斥。12月8日,张、杨两位将军大义凛然地苦谏,声泪俱下地哭谏,都无济于事。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两位将军在西安止园商定,以武装形势逼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9日凌晨,古城学生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请愿游行,准备步行来临潼向蒋介石请愿。蒋介石听到消息后大发雷霆,命令张学良前去制止学生闹事,并声称:“如不听者,格杀勿论。”游行队伍行至灞桥时,被张学良驱车阻止,学生们声泪俱下地讲述了各种理由,说明一定要到行辕请愿。面对热血沸腾的爱国学生,张学良恳切地说:"同胞们!同学们厦门到宁德包车!我张学良是国家的军人,我绝不辜负你们救国的心愿,绝不欺骗大家,一星期之内,我用事实答复你们。"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在张学良将军的劝阻下,学生们陆续返回西安。而此时的蒋介石正在行辕内的宴会厅宴请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部分高级将领,加紧分化收买工作。张学良深夜赴临潼华清池见蒋,向蒋转达了学生们的请求,而蒋介石却置之不理。张学良无奈地离开五间厅后,蒋介石取出纸章,给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写了一纸手谕,欲解除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兵权。
12月10日,张学良、杨虎城决心对蒋介石实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3时左右,东北军外线部队的两个团迅速进入骊山附近,包围了华清池,解除了驻华清池附近的宪兵武装,在骊山脚下打响了“西安事变”的第一枪。蒋介石听到枪声,因不知敌情,未及穿衣,便和侍卫官及随从仓皇而逃,在翻越后门时,不小心摔伤了脊梁,还丢了一只鞋子,由随从扶掖向山上逃去。
党卫队冲入第二道门,冲人五间厅,闯进蒋介石卧室时,发现室内空无一人,而蒋介石的衣帽、斗篷、假牙尚在,伸手摸摸被窝仍有余温,推测蒋介石并未逃远,于是开始大规模搜山,发现骊山半山腰虎斑石处的夹缝中躲藏有人,立即间:“什么人,还不出来,要开枪了。”蒋介石终于从夹缝中走出,却意外地发现,搜山的并不是红军而是东北军,连声问:“张副司令在哪里,在哪里。”此时的蒋介石身穿古铜色睡袍,浑身是土,冻得瑟瑟发抖,在士兵的扶掖下,被护送至西安。
在临潼发生激烈枪战的同时,杨虎城将军的官兵也迅速行动,解除了中央宪兵团的武装,扣押了随蒋来陕北的要员陈诚、卫立煌等,占领了飞机场、火车站,很快控制了西安的局势。1陕西导游资格证考试2陕西省导游资格考试3陕西导游资格考试4陕西省导游资格证5陕西导游网6陕西导游词7陕西导游8陕西导游考试9陕西导游考试试题10陕西英语导游词11陕西八大景点导游词12陕西导游试题13陕西省导游考试14陕西英文导游词15陕西导游论坛16陕西华清池导游词17陕西导游证182007陕西导游考试19陕西导游培训学校20陕西导游考试网21陕西英语导游考试题22陕西省导游232007年陕西导游考试24陕西导游证考试25陕西导游考试真题26陕西省导游网27陕西导游证考试题28陕西导游学校29陕西导游社区30陕西导游培训31陕西导游考试时间3207陕西导游考试3307年陕西导游考试34陕西导游讲解视频35陕西导游培训学院36陕西英语导游37陕西兵马俑导游词38陕西导游考试导游词39陕西导游大赛视频40陕西省导游证考试41陕西红色旅游导游词42陕西延安导游词43陕西导游考试口试44陕西导游考试模拟题45陕西省导游考试时间46陕西乾陵导游词47陕西大雁塔导游词48陕西导游欢迎词49陕西导游讲解词50陕西省英语导游词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派出了以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为首的代表团抵达西安,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多方面努力,终于迫使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遂于12月25日释放蒋介石回南京。“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国共内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使抗日战争得到了广泛发动。华清池五间厅的墙壁上、玻璃窗上的累累弹痕将永远铭记着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西安事变”。华清池也因承载着这一段历史而名载史册。
昔日的皇宫禁苑,天子御汤,今日已成为融风景园林、文物遗址、温泉沫浴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旅游胜地。1982年华清池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全国风景名胜区,1998年被建设部授予“中国名园”,200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正如郭沫若吟诗所咏:“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不仅宫池依旧制,而今民庶尽天王。”
导游词的宗旨是通过对旅游景观绘声绘色地讲解、指点、评说,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
传统文化知识即向游客介绍有关旅游胜地的历史典故、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传说故事、民族习俗、古迹名胜、风景特色,使游客增长知识。
导游词的语言应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点。通过语言艺术和技巧,给游客勾画出一幅幅立体的图画,构成生动的视觉形象,把旅游者引入一种特定的意境,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此外,导游词通过对旅游地出产物品的说明、讲解,客观上起到向游客介绍商品的作用。
三、西安有什么特色
西安的特色当属下列具有代表性。
1、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可以说是西安最好吃的一种小吃了。biangbiang面宽如裤带,但十分劲道、有味道,是来陕西关中地区不可不吃的一道特色小吃。
2、肉夹馍。肉夹馍是归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小吃。肉夹馍在陕西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做法,在西安的就是其中一种很美味的腊汁肉夹馍,使用白吉馍夹着腊汁肉,一口下去,那滋味儿,就够你不枉来西安一趟了。
3、凉皮。来到了西安,凉皮儿自然也是不能不吃的一种美食了。在西安夜市上的凉皮大概分三种:岐山擀面皮、汉中热面皮和秦镇米面凉皮。其中以岐山擀面皮最受欢迎。小编也是最爱吃岐山擀面皮儿。凉爽可口,老少皆宜。
4、羊肉泡馍,即羊肉汤泡馍。有诗云:“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羊肉泡馍算是西安小吃中极为滋补的一种,有很多外地人甚至外国客人,来西安都必须来吃一次羊肉泡馍,是来西安不得不吃的又一种美食。
5、臊子面。西安的臊子面,在全国也是一绝,它汤味酸辣,面条筋韧爽口。是不可多得的面食的极致享受。来西安,早晨来一碗臊子面,一整天都能心情美满。
6、千层饼。千层饼虽然好像到处都有,但是西安的千层饼口感可不一样,融入了当地的特色风味厦门到漳浦包车。一点儿都不油腻,反而滋味十足,小编在上高中时就很喜欢去买千层饼来吃,吃了好多年都没有腻过。
7、石子饼。这个饼子它的制作方法比较与众不同,它是将石块烧热,然后紧接着将谷物直接放于石上制熟。利用石块传热慢,散热也慢,布热均匀的特点,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这样烤制出来的饼,面香醇厚老少咸宜。
8、贾三灌汤包。这并不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流传下来的小吃,而是近几年因为贾三这个人才出名起来的一家新兴的小吃。味道弄得特别好,是你只能在西安吃到的一种味道,欢迎来西安品尝。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八中西安特色小吃,欢迎大家来西安尝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