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西安旅游B

西安博物馆导游多少钱 陕西历史博物馆语音导游多少钱

西安旅游B 2024-05-11 3
西安博物馆导游多少钱 陕西历史博物馆语音导游多少钱摘要: 本文目录兵马俑电子讲解多少钱陕西历史博物馆语音导游多少钱国家博物馆电子自助导游多少钱一、兵马俑电子讲解多少钱你好,我当时去的时候陕博没有请导游,但是兵马俑请了。花了90元,一直讲解...

本文目录

  1. 兵马俑电子讲解多少钱
  2. 陕西历史博物馆语音导游多少钱
  3. 国家博物馆电子自助导游多少钱

一、兵马俑电子讲解多少钱

你好,我当时去的时候陕博没有请导游,但是兵马俑请了。花了90元,一直讲解,人挺不错的,本来要价是100的,但是看我们都是学生,还得便宜了一些。我的建议是要是对这些历史文物之类的东西感兴趣还是请一个导游吧,因为自己单纯逛得话真的是没什么意思,而且蹭导游也不是特别方便。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秦兵马俑博物馆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俑博物馆是一个专题性的博物馆,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墓的一个陪葬坑。在参观秦俑博物馆之前,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秦始皇。秦始皇姓赢名政,他“奋六世之余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并且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世袭,所以自称“始皇帝”。为了巩固政权,他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官僚制度,统一国家的法律、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以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在统一全国之后,对内发展农业,对外发展经济,并且采取远交近攻政策,使国力不断强盛。同时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金”,秦始皇虽然勤于政务,但是为了统一思想,他“焚书坑儒”,为了享乐,曾募集70万刑徒修建“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给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公元前210年,在出巡途中,秦始皇暴病死于河北沙丘,终年50岁,死后葬骊山脚下的陵墓之中。中国皇帝大都为自己营造巨大而豪华的陵墓。秦始皇也不例外。他在13岁即位时,就下令为自己修建陵墓。秦始皇陵墓南靠骊山,北面与渭水相邻。骊山风景如画、绿树成荫,据史书记载:“骊山山南多美玉,山北多黄金”,秦始皇正是贪其美名而葬在这里的。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在建设上都遵循:“虽死犹生”的思想,而秦始皇陵就是依照当时的秦咸阳宫的规模修建的。那么秦陵地宫的内部到底埋藏多少奇珍异宝呢?据《史记》记载:秦陵“穿三泉,爱旅行网,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只对秦陵内部做了大概的描述,陵内的实况,我们只能等到陵墓发掘的那一天了,相信到时候一定会引起全世界考古界的轰动。 1974年3月,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杨志发在距离秦始皇陵东1.5公里的地方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陶人碎片,经考古工作者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兵马俑坑。1976年通过钻探,在此坑的北侧20米和25米处分别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它们发现的时间定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0780平方米。这一发现震惊中外,为了妥善保护这些罕见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在遗址上修建了秦兵马俑博物馆。1978年9月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兵马俑后留言:“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这段话广为流传,现在“世界第八大奇迹”已成为秦俑的代名词,这里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秦俑坑是秦军的缩影,它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秦国兵强马壮的威武场面,李白在诗中描写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西安导游找谁!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生动地描述了秦军的气势!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一号坑,它是整个军阵的主体,也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东西两端各有斜坡门道5个,坑道内有10个2.5米宽的夯土隔墙,把整个俑坑分为中间9条直通道、四周回旋相同的坑道。隔墙上架着粗大的横梁,再铺芦席、细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砖墁铺。一号坑按实战军阵排列,为步兵和战车组成的一个长方形的军阵,由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部分组成。我们现在看到的面东而立的就是前锋部队,南北西端各有一排面外侧立的武士俑是侧翼和后卫,他们是为了防止敌人旁敲侧击和从背后偷袭。中间有38路面东而立的纵队,这就是主体部分。从这里也体现了古代军阵布阵的一个重要原则“前锋必锐,整体必宏”。也就是说把一个军阵比喻成一把剑,如果一个军阵没有精锐的前锋,那么这个军阵就像是一把无锋的剑,便失去了杀伤力,可见前锋部队的重要了。一号坑以北20米,就是秦始皇兵马俑的二号坑了。平面呈曲尺形,面积为6000平方米。是由步兵、骑兵、车兵、弩兵共同组成的军阵,由4个小阵组成,这四个单元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阵,又可以分开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攻能守,自我保护能力强,反应迅速,可以说是世界上反应最快速的一支部队。二号坑的四个单元中有三个单元配有车兵,战车占到整个军阵面积的半数以上,证明在秦代车兵仍为作战的主要兵种。三号坑在一号坑以北25米,面积520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仅出土了4马1车和68个陶俑。这些陶俑的排列形式与一、二号坑完全不同。一、二号坑是按实战军阵排列的,而三号坑则是面向内相向夹道式排列;三号坑武士俑所持兵器也与一、二号坑内武士不同。一、二号坑中陶俑所持兵器有远射程的弓弩,近距离格斗的矛、戈、剑等,而三号坑内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铜殳。铜殳在秦代是一种专门用于仪仗的兵器。在北厢房内还发现了残鹿角一件、动物朽骨一堆,可能是专供战前占卜或祷告活动的场所。通观三号坑整个布局,应该是整个地下军阵的指挥部-军幕。秦俑坑当中既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强大军阵,又有“运筹于帷幄之中”的将领,可见其思虑严密,布局严谨了。秦俑坑不仅是一座不朽的艺术宝库,而且还是一座巨大的秦代武器库,出土的兵器,都雄辩地说明了:在2000年前,中国的冶炼金属工艺以及技术标准化的管理水平就已经是世界第一流的了。好了,那么秦俑坑我们就先参观到这里,下面我将带领大家参观铜车马展厅。如果说秦俑坑是大中显武的话,那么铜车马展厅就是小里透文了。前者把我们带入兵戈相交的战场,而后者则使我们感受到了舒适的宫廷生活。他们虽然都是秦陵的陪葬物,但是却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的铜车马。按照当时发现的顺序,他们分别被编为一号和二号铜车马,当时他们都被埋在7米深的坑里,外面用一个木椁装着。据考证,这两乘车的体积均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它们处处都依照真人、真车、真马制造。当年秦始皇五次巡游天下时,这两乘车就是车队中的两乘。两乘车都是驷马单辕,呈前后纵向排列,前面的一号车叫“高车”,也叫“立车”,赶车的御官和乘车人都站在车上。二号车叫“安车”,亦称“辒辌车”,分为前御室和后乘室,两室之间隔以车墙。御官坐在前御室,主人坐在后乘室。乘室前面和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车窗,后面留门。门窗都可以灵活启闭,窗上的小孔可以调节空气,从中外望。车上有椭圆形伞状车盖,而这圆形的华盖和方形的车厢,也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此车通体施以白色为底色的彩绘,显得华丽富贵,可能是供秦始皇的嫔妃乘坐的西安不找导游。一号车上配备有弓弩、剑、盾牌,驾车者带有官帽,说明这辆车是用来开道和保护后面二号车安全的,所以也叫立车。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的车队共有“九九八十一”辆车,而秦始皇乘坐的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安车,而是由六匹马驾辕的一辆纯金的马车。它很可能也被作为秦始皇陵的一个陪葬品埋在了秦陵附近。说不定到不久的将来金车也会被发现。希望到时候各位能够再来一睹皇家车队的迷人风采

秦兵马俑博物馆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俑博物馆是一个专题性的博物馆,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墓的一个陪葬坑。在参观秦俑博物馆之前,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秦始皇。秦始皇姓赢名政,他“奋六世之余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并且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世袭,所以自称“始皇帝”。为了巩固政权,他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官僚制度,统一国家的法律、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以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在统一全国之后,对内发展农业,对外发展经济,并且采取远交近攻政策,使国力不断强盛。同时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金”,秦始皇虽然勤于政务,但是为了统一思想,他“焚书坑儒”,为了享乐,曾募集70万刑徒修建“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给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公元前210年,在出巡途中,秦始皇暴病死于河北沙丘,终年50岁,死后葬骊山脚下的陵墓之中。兵马俑: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西安博物馆导游多少钱 陕西历史博物馆语音导游多少钱

导览仪~200一个~共有10个耳机~也就是说你可以和别人拼导游讲解~20元一人~限时一小时~还有个是讲解器~价格不知道多少~很死板的,要自己输入号码~去听内容~

二、陕西历史博物馆语音导游多少钱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博物馆。想要了解更多文物展品的游客,可以选择聘请讲解员或者租用自动语音导游。陕西历史博物馆语音导游怎么租?具体费用是多少?

地点:进入博物馆中央大厅(左侧)第一展厅入口,排队等候租用。

收费标准:30元房租,100元押金。

提示:电子导游设备配耳机。建议大家自己选择耳机使用,比较卫生!

地点:进入博物馆中央大厅东侧(右手边)讲解联络点。

基础展(免费参观):100元中文讲解,150元英文讲解。

大唐文物珍品特展(门票另购):50元中文讲解,100元英文讲解。

唐墓壁画展(门票另购):中文50元,英文100元。

1号线:乘坐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小寨站,沿小寨东路向东步行7至8分钟。

2号线:乘坐地铁3号线、4号线至大雁塔站,沿小寨东路向西步行10分钟。

公交:乘坐26路、5路、30路、24路、27路、401路、271路、521路、8路、19路、34路、400路、701路、527路公交车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或翠华路站下车。

观众须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陕西历史博物馆售票系统提前订票;其中,基本展门票可提前5天(含当天)预约,大唐文物展、壁画馆门票可提前3天(含当天)预约。预订成功后,凭本人有效证件和西安“一码”绿码(健康码)即可取票。

陕西历史博物馆门票价格:

陕西历史博物馆七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简介:

三、国家博物馆电子自助导游多少钱

游客文化素养、人文品位的提高,使得作为地区文化象征的博物馆在旅游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目前,各大博物馆文化游,已成为众多游客到北京的必选旅游项目。不同于一般游览景点,博物馆展品历史文化意涵丰富,往往需要“细嚼慢咽”,有“三分看七分听”之说,这意味着展品讲解对于博物文化的推广尤为重要。

随着全国范围掀起智慧旅游浪潮,各式自助导游电子产品应运而生,博物馆自助讲解产品便是其中之一。

北京共有150余座大大小小的博物馆。2011年北京旅游局就已发布《北京“智慧旅游”行动计划纲要(2012—2015)》,提出要加快建设景区自助导游平台,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各A级景区开发、使用自助导游软硬件系统。可以说,博物馆自助讲解产品的出现与推广是时代所趋。

目前,博物馆的自助讲解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博物馆提供的租赁讲解导览机;另一类为手机软件。

中国国家博物馆目前提供的租赁导览机外体为一款三星手机,内安装有不同语言模式的“文博任我行”软件,出租费用为40元/次。同时,国家博物馆在其官方网站推出一款同名手机软件供大众免费下载。两类产品的功能并无二致——通过输入展品编号接收相应讲解,可离线进行(需配耳机使用,一人一机)。其他博物馆的讲解产品与“文博任我行”可能有工作原理上的差异,但其“自助”性质一目了然,游客可根据自身需求选题收听特定展品的详细讲解,在获取文物知识的同时享受“掌上博物馆”的便利。

从广州来京旅游的杨邓华将进入大学,他酷爱历史文化,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书上出现的著名文物是他早就计划好的“高考后时代”。对于自助讲解机,他评价很高:“很好用,讲解到位,有些故事听了以后能够与课本的知识联系起来,感觉很不错。每一个(展品)都讲解得很详细,大概两到三分钟。”就笔者观察,国家博物馆服务柜台前寻求租赁讲解机服务的多为年轻游客,对此,杨邓华表示赞同:“手机玩得溜的年轻人会更偏爱这样的产品。”

商务型人士由于停留时间短,选择自助讲解产品进行游览也不失为上策。黄女士来京出差,趁空闲时间决定到博物馆逛逛,她为自己和5岁的女儿各租了一个讲解机,“听着方便,不用等免费讲解员开讲了。她(指女儿)小,听不懂,给她租一个算是熏陶吧。”

自助讲解软件依托高科技,在保证信息标准化的同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参观完故宫博物院,广州游客龙慧告诉笔者“景点通”这一手机软件十分好用,不仅使用顺畅、简单,而且有不同版本。故宫博物院的讲解分为多个版本,少儿版是鞠萍讲的,龙慧听的是王刚版本。另外,她补充道:“如果要练习英语,English版本也不错。”

智慧旅游的深入贯彻意味着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等四大主体逐渐解放人力,实现自动化、自助化,进入智能时代。电子票务发展使得售票员职业受到影响,那么,自助讲解产品的进驻对传统的导游、讲解员职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西安私人导游

以“自助讲解产品对讲解员的影响”为主题,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有效问卷214份。据笔者实地观察,使用自助讲解产品的游客以年轻人居多,故问卷填答者年龄集中在18~35岁,各高校大学生占88.79%。问卷主要从自助讲解产品使用感受、人工讲解服务感受、是否会对讲解员职业形成冲击等三方面展开。

统计结果显示,使用过博物馆自助讲解产品并认为整体使用感受好的被调查者占到72.73%,与跟随讲解员游览并认为整体感受好的人数比例不相上下,均超7成。前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使用方便、讲解质量高、戴耳机能减少外界干扰三方面;而人工讲解员的优势则集中在“人”的特质之上——可以与讲解员互动,支持该理由的人数占到76.06%。

而对于自助讲解产品的出现是否会对讲解员这一职业形成冲击,我们发现在“短期”与“长期”情况下,被调查者的意见截然不同。74.3%的人认为,在短期内自助讲解产品不会对传统讲解职业产生冲击;而长远地看,71.96%的人认为会形成冲击,其中超过5成的被调查者认为,随着自助讲解产品逐渐开发,发展优势将大于传统讲解/导游职业,会使得原先人工讲解的听众产生分流。

对此,曾参与博物馆志愿讲解工作的张想认为短期内不会形成很大冲击。“当初志愿讲解员的出现就对收费的讲解造成了冲击。现在国博的讲解都是免费的,而自助讲解产品还没有完善,有的还收费,我觉得显著的冲击就不会产生。”另外,有多年讲解经历的她补充道:“我们常说参观博物馆要‘三分看七分听’,但事实上很多人还是走马观花,觉得一饱眼福就好了。所以对于博物馆的讲解,不管形式如何,观众的需求有多大?这是一个问题。”“我始终认为最重要的是不同需求的游客各得其所,而不是谁替代或超越了谁。”张想说。

还有一类“专才”游客,他们似乎也并不太需要展品的讲解。大三学生王霖从小练习绘画,对于博物馆的展品“只取一瓢饮”。他的博物馆文化游“一般都是冲着特定的几幅画去的,不听什么讲解,去之前自己都查好了”。

本科专修旅游学的硕士生林新则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她认为,目前赴京旅游的多为团队游客,而团队一般自配导游,在一些开放型博物馆,这部分人很少会使用自助讲解机。她认为,自助导游产品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至于将来能否替代传统讲解职业,不好轻易下结论,这与未来人们的出游方式、自助产品能提升到哪一步以及未来游客对个性化旅游需求的追求程度等有很大关系。

问卷统计显示,有近三成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博物馆有自助讲解产品。而在实地采访中,不少游客表示“并不知道博物馆有没有、什么时候有免费讲解”,对于“文博任我行”等软件更是云里雾里。王先生7月带初中刚毕业的儿子来京旅游,由于平时没有上网习惯,对于各类景点服务信息都抱着“遇到了就是幸运,遇不到也没办法”的心态。他表示:“如果能在门票上写着什么时候在哪里有免费讲解,我一定会和儿子去听。”

刚从欧洲旅游回来的王子毓对于外国博物馆的整体氛围感触颇多。“欧洲讲解都是游客自导式的,也有人工讲解,但都戴着耳机不打扰周围人,感觉很好。参观卢浮宫时,雕塑可以在机器内看到3D效果,画作可以放大看细节,配合作者背景、画作年代、背后意义等,很受益。而在凡尔赛宫,讲解配合着音乐,像看话剧一样,让人身临其境……这些讲解器量多、便宜、可控,所营造的安静、求知的氛围,可以说已经超越了人工讲解。”虽然外国各大博物馆的电子讲解产品也有不足,但她认为,一个良好的观赏氛围是自己的基本诉求,“国内的博物馆一般都很吵,很多人随意大声说话”。个体化的电子讲解产品背后所代表的一种尊重文化、尊重他人的理念,远远未被大众接纳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西安旅游B本文地址:http://www.pdsd.cn/xian/post/61457.html发布于 2024-05-1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西安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