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西安旅游A

北京导游靠嘴西安导游靠嘴(北京导游挂靠西安)

西安旅游A 2024-05-04 3
北京导游靠嘴西安导游靠嘴(北京导游挂靠西安)摘要: 本文目录为什么说导游一张嘴,丑的也变美...

本文目录

北京导游靠嘴西安导游靠嘴(北京导游挂靠西安)

  1. 为什么说导游一张嘴,丑的也变美
  2. 延安革命旧址导游欢迎词
  3. 陕西导游词

一、为什么说导游一张嘴,丑的也变美

1、首先,导游本来就需要一个会说话的人,再来,导游常常会经过培训,经过培训之后,她嘴巴能力就已经升高了不少.

2、而导游的职责,就是要为我们引导,解说旅游景点,那他们能不常练习自己的嘴巴吗?嘴巴练习多了,练就一身唇枪舌剑的绝技,那把丑景说成美景,也就是小菜一碟了.导游西安美女

3、而且,环境影响人,所以环境对导游能说的影响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延安革命旧址导游欢迎词

王家坪在延安城的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望。

村子处在两座大山脚下,左边的叫脑畔山,右边的叫花豹山。王家坪最初叫牡丹坪,因这里的老乡多种植牡丹花而得名。后来一位王姓的人家将多数地方买去,改名叫王家坪。当年,这里是中央军委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的旧址。

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军委和总部机关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日寇投降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部由这里撤离,转战陕北。

当年这里的军委机关有秘书厅(后改为办公厅)、作战部、高参室、外事组、作战研究室、资料室、总务处、通讯处等;总部机关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等。现在对外开放的有军委礼堂,政治部会议室,军委会议室,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旧居等。

这7间高大宽敞、四角翘起的大瓦房是军委礼堂。是由三五九旅木工伍积禅设计,于1943年建造的。军委总部的大型会议、晚会等集体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1943年12月,为了交流大生产运动的经验,八路军总部在这里举行了欢迎劳动英雄大会。朱德代表总部向劳动英雄致欢迎词。他说:世界上真正的英雄是广大的劳动群众。在我们解放区,依靠广大群众的自力更生,才有今天的丰衣足食。1945年8月15日,部队在这里举行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大会。

国民党胡宗南部队占领延安后,这里被敌军占用。l948年4月20日,胡宗南下达撤退的命令时,这里正在演出,多演员来不及卸装,就只好随如惊弓之鸟的驻延胡宗南部队狼狈逃窜,所以礼堂建筑保存完好。

这两间普通的平房,是政治部会议室。1946年1月,毛泽东由枣园搬到王家坪后,这里就作为毛泽东会客的地方。1947年3月14日,也就是撤离延安之前,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保卫延安的部队新四旅的张贤约、黄振棠、程悦长等负责同志,同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反复阐明放弃延安的重大意。中央决定放弃延安,许多人想不通,在会见中,同志们激动表示,要誓死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延安!毛泽东笑着说:你们的这种决心很好,延安是要保的。我们在延安住了10年,挖了窑洞,吃了小米,学了马列主义,培养了干部,指导了中国革命,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有个延安,延安不能不保。但是,延安又不可不弃。因为蒋介百调集了23万军队,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有飞机、坦克、大炮,而我们保卫延安的军队只有两万多人,基本上还是小米加步枪。两万多人一下子要消灭23万敌人是有困难的。毛泽东用过去革命战争的实例,反复说明作战不在于一城一池之得失,主要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道理。

他说,今天放弃延安,就意味着将来要解放西安,解放南京,解放全中国。毛泽东还指示说:我们的战术是“蘑菇战术”。就是牵着敌人的鼻子在山沟里团团转,把敌人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拖得精疲力竭,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各个予以歼灭。现在你们的主要任务是拖住敌人,让他们陷入这里拔不出脚来。除了你们,再加上我毛泽东,还有新华社,我们一起留在陕北。毛主席的话,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信心。临结束时,毛泽东又嘱咐说:回去以后,要给战士们讲清楚撤离延安的道理,告诉大家,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还是要回到延安的。毛泽东把同志们送到门口,一面和大家握手,二面笑着说:好啊!我们下次在哪里见面呢?可能不是延安了,也许是南京、上海或者是北平吧!历史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英明预见,国民党1947年3月19日占领延安,我们于1948年4月22日收复了延安,敌人占领延安仅仅一年一个月零三天,延安又回到人民的手中。

1946年元宵佳节,为了感谢党中央给边区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边区劳动英雄杨步浩和当地的群众特意制作了一块“人民救星”金字匾,率领川口区六乡的秧歌队,敲锣打鼓地来到王家坪,敬献给毛泽东。这张照片就是当时的情景。

这是1946年9月17日毛泽东会见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的照片。照片上的王震,面容消瘦,满腮胡须,他是率领南下支队刚从中原突围回到延安,返回的当天,连家也没顾上回,就直奔毛泽东住处。主席深情地说:王震同志,你受苦了!你们光荣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将来,要把三五九旅的旗帜插到北平的城头上。王震向毛泽东汇报了部队南下浴血奋战的经历,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导游西安费用

1946年1月,毛泽东由枣园搬到王家坪居住。这两孔窑洞原是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住着,主席搬来后,他把窑洞让给了主席住。在这里,毛泽东先后写了《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有8篇。

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陕甘宁边区发动了重点进攻,派大批飞机在王家坪上空轮番轰炸,扔下了许多炸弹。这时,毛泽东仍镇静地坐在窑洞里工作。几个警卫员多次请主席到防空洞里去,他总是说:不要紧,窑没事,厚着呢。正说着,警卫员石国瑞从外面捡了一块弹片拿来给毛泽东看,他接过弹片在手里掂了掂,说:这个很好啊!可以打两把菜刀用。3月16日,敌人逼近延安的南大门。当时情况很紧急,大家都劝毛泽东早点离开延安。他笑着说:不要紧,来得及,大路朝天,一人半边,他走他的,我走我的。他在那个山头,我在这个山头,没有什么可怕的。

3月18日,延安城内已清楚地听到前线传来的枪炮声。彭德怀十分担心主席的安全,几次催毛泽东撤离,他说要看清胡宗南的兵是什么鬼样子再走。下午4点多钟,周恩来再次请毛泽东动身。他说:好吧!吃罢晚饭再走!敌人要来就让他来吧!我们把窑洞打扫干净,桌椅放端正,茶壶茶杯摆整齐,告诉胡宗南,延安是我们的,我们还要回来的。晚上8点,毛泽东得知群众、干部、机关已经安全转移,才和周恩来等一起离开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这是在途中的留影。

在撤离延安的105天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几百人,行程1000公里,路经12个县,居住过38个村镇,同陕北人民一起同甘共苦、并肩作战,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陕甘宁边区和全国人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在毛泽东旧居旁的这棵柳树旁,有一张毛主席和儿子毛岸英的合影。这是师哲为毛泽东父子拍摄的。照片的下面有一张小石桌和几个小石凳。这就是当年毛泽东和儿子亲切谈话的地方,也就是从这里毛泽东送儿子去上劳动大学的。

1946年1月7日,毛岸英从莫斯科毕业后回到延安,与自已分别了20年的父亲终于团聚了。4月初的一天下午,父子俩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毛泽东对儿子语重心长地说: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但学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这是不完全的西安导游美女。你需要上另一个大学,这个大学中国过去没有,外国也没有,这就是“劳动大学”。在这个大学里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于是,毛岸英遵照父亲的教导,去吴家枣园上了“劳动大学”。成了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吴满有的一名学生。在农村这所“劳动大学”里,毛岸英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各种农业生产技术,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学会了耕地、点子、施肥等主要农活,而且了解了农村社会情况,同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秋天,岸英背着自己生产的小米,身穿粗布衣、头扎白羊肚毛巾,面孔黝黑,用一双带着厚厚老茧的双手,给父亲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岸英回来后,被分到中宣部工作。

抗日战争中,为防止日寇飞机轰炸,军委、总部工作人员同石工一起开凿了这个防空洞,全长50余米,宽1.2米,高1.8米,防空时可作办公用。1947年3月,国民党飞机轰炸延安时,毛泽东、周恩来在此防空。

我们这里还有一处别致的公园叫桃林公园。桃林公园是军委与总部在此居住时,开辟建成的一个娱乐场所,占地12亩,因园中遍布桃树而得名。园内有露天舞场、篮球场、养鱼池、俱乐部等。

我们现在去看朱德元帅的旧居。由军委礼堂向西行,过了这座小桥就来到了参谋部住所。朱德旧居就在这里。1941年3月,朱德元帅从杨家岭搬到这里,一直住到1945年8月离开。我们看到这里正面有三孔窑洞,右起分别为办公室、会客室、寝室。朱德元帅在此居住期间,同毛泽东领导了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党的七大,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他经常给部队机关作时事报告和讲话。在给抗大学员讲话中他说:现在党中央发给你们每人三件宝:第一件是老钁头,第二件是枪杆子,第三件是笔杆子。他还勉励大家说:温室里长大的花草经不起风霜吹打。不进火热的炉膛就炼不出顶好纯钢。

朱德的生活十分俭朴,身为总司令,但他从不搞特殊化。他的衣服和鞋袜总是补了又补。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有一次,司务长搞回来一些好点的菜,想给总司令多吃一点,他严肃地说:人的嘴都一样,应该分给大家吃。由于他极为朴素,且平易近人,与普通战士在一起,很难想像出他就是八路军的总司令。爱国将领续范亭的“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就是对总司令的真实写照。

我们看到的这两棵高大挺拔的柳树是当年朱德亲手栽的。这块当年被誉为“小南泥湾”的小菜园也是他亲自开垦的,里面种了20多种蔬菜,总司令用它招待过许多从前线回来的将士。

这张照片是1943年朱总司令和夫人康克清在桃林公园的合影。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参谋部的小院。三孔窑洞分别是总参谋长叶剑英的办公室、会客室釉寝室。1943年3月,彭德怀由华北敌后回到延安,起先住在杨家岭,后来搬到枣园,1947年3月初,为了指挥延安保卫战,彭德怀由枣园迁往这里。

北京导游靠嘴西安导游靠嘴(北京导游挂靠西安)

1947年3月,蒋介石集结了上百架飞机,调遣胡宗南23万兵力,妄图一举攻占延安,摧毁我党首脑机关。当时我驻守边区的部队只有两万余人,敌十倍于我。为粉碎敌人的进攻,党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延安,诱敌深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党中央精心部署了延安保卫战。经过十天七夜的阻击战,我军歼敌5000多人,粉碎了胡宗南“三天占领延安”的狂言,掩护了党中央及当地群众的安全转移。3月18日,党中央和毛泽东撤离延安前夕,组成了以彭德怀为首的西北野战军司令部。

在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彭德怀雄才大略,指挥若定,连战连捷。沙家店战役胜利后,毛泽东又一次为他题写了“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赠诗。彭德怀对战士关怀有加,情同手足。困难的时候,他常把自己的干粮让给伤病员吃,把马让给掉队的同志骑。在延安,他从不收礼,是出了名的廉洁清正。有几次,彭德怀发现他吃的饭与战士不一样,便把筷子一放,到战士中间去吃饭,搞得一些干部下不了台。在彭德怀的会客室中,陈列着一床打了补丁的白布褥子。那是1943年彭总回到延安后,管理科发给他的。全国解放后,他把这床褥子带到北京,又用了不少年。墙上的照片,一张是1947年撤离延安前夕,朱德、彭德怀在延安南门外召开的保卫延安动员大会上照的;另一张是1944年元旦,彭德怀与大人浦安修及蔡畅、刘志兰在杨家岭的合影。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军委会议室。军委会议室看起来有两间房那么大,这里主要是参谋人员将所得到的国内、国外的军事情报汇集起来进行分析,并汇报给首长,供中央决策时参考。每周末召开一次例会。1946年3月4日,军事三人小组美方代表马歇尔来延安时参观了这里,他看了后觉得不可思议,就说:共产党领导100多万军队,延安山沟里的统帅部却只有这么点儿大!毛主席说:我们这个统帅部只发布作战命令,其他什么也不发。要衣服没有,要粮食也没有,要钱也没有,要枪要炮也没有。他们确实发现,部队使用的武器都是从战场上缴获的和自己兵工厂制造的。

1946年3月4日,最高军事三人小组成员和美国驻华特使马歇尔、国民党代表张治中、中共代表周恩来及军调委三名委员罗伯逊、郑介民、叶剑英回到延安,在这里与毛泽东就有关停战协定、政协会议、军队整编等问题进行了友好会谈。晚上还举行了欢迎晚会。

1946年11月,蒋介石撕下了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纱,下令胡宗南部进攻陕甘宁边区。2月11日至15日在南京召开了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发布了所谓的“停战令”。实际上宣告了抗战结束以来长达15个月的国共和谈结束,一手关闭了“和谈”大门。毛泽东电告中共代表团返回延安。11月18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回到延安。毛泽东、朱德亲自到机场迎接,这张照片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延安机场的合影。

三、陕西导游词

陕西这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历史悠久。华清池作为历代帝王的离宫别苑和游览胜地,已经有近3000年的历史了。下面是我整理提供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大家采纳!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著名的皇家园林——华清池,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历史悠久。华清池作为历代帝王的离宫别苑和游览胜地,已经有近3000年的历史了。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建造骊宫;秦始皇时砌石起宇,改名为“骊山汤”;盛唐时期的唐玄宗李隆基又加宫殿大加扩建,起名为“冬宫”。每年冬天十月李隆基带杨玉环来华清宫避寒,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回到都城长安。目前,华清宫占地面积 130亩,仅相当于唐代的核心部分。按它的区域划分,大致可分为三个区:东边是沐浴区,西边的风景名胜区,南边是文物保护区。

大家现在所处的就是华清宫的风景名胜区。眼前的湖叫做“九龙湖”,为什么叫它九龙湖呢?大家看远处的长堤下有八条小龙,再往上看,还有一条老龙,关于这九条龙有一个传说,据说在大禹治水时期,关中发生了大旱,玉帝便派八条小龙为人间普降甘露。当旱情刚刚缓解后,众小龙贪玩,导致旱情再度加剧。玉帝一怒之下将八条小龙压在长堤之下,长堤两边各压晨旭亭和晚霞亭;将老龙压在龙吟榭下,让他监视着八条小龙终日口吐清泉,为民灌田。我们都知道“骊山晚照”是关中八景之一,每当夕阳西下,晚霞亭上的琉璃瓦在落日的余晖下闪闪发光,异常美丽。由于九龙湖的面积比较小,所以皇帝不可能在上面划船,因此他修建了一个石船停靠在岸边,叫做“石龙舫”,在上面举行歌舞表演和宴饮活动。

李隆基和杨玉环在华清宫里整整呆了13个冬天,他们居住的地方就是我们身后这座非常雄伟的仿唐建筑飞霜殿。为什么叫飞霜殿呢?因为每年冬天的时候,雪花漫天飞舞,银装素裹,唯有飞霜殿前落的是白霜,这是因为殿前的九龙湖整日热气腾腾,气温较高;又因为天子的寝室里有御寒设施,使室内的温度较高,不积雪,只化为白霜。现在飞霜殿里唐代的遗物已荡然无存,已经改为接待外国元首和重要领导的接待室了。

看完飞霜殿后,请大家转过身来看我们对面这座苍翠的山。这座山的名字叫“骊山”。骊山的得名有两个原因:第一,从远处看这座山像一匹青黑色的骏马。古代的黑马称为“骊”,因此它取名叫“骊山”;第二个原因是,当时在这座山脚下是骊戎国的所在地,所以它得名“骊山”。骊山主要由三个峰组成:第一峰,也就是最高峰,它是烽火台的所在地。在那里,曾发生过“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故事;第二座峰,也就是骊山索道通往的地方,那是骊山老母殿所在地。骊山老母就是捏黄土造人,炼五彩石补苍天的神话人物——女娲,

人们为了纪念她,专门修了老母殿,把她工蜂在里面;第三峰,是朝元阁遗址,也就是老君殿。当年就是在老君殿中出土了珍贵的道教雕塑老子像西安当地导游。唐代的时候道教非常兴盛,原因是道教的始祖是老子,俗姓李,唐代的皇帝都姓李,他们认为老子是他们的远祖,自己是老子的后裔,因此在第三峰修建了老子庙,便于供奉和祭祀。

“悠悠弯汤六千年,周秦汉唐多骊宫,李堂天宝称鼎盛,五代宋元紧替更。”御汤遗址是于1982年在温泉水源北侧施工的时候而发觉的一处大型遗址。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1990年正式对外开放。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仿唐建筑是为了保护御汤池遗址专门修建的。它的主要设计者是梁思成的关门弟-子张锦秋女士。主施单位是西安市第三建筑公司。它的建筑工期只用了116天,因此也是建筑速度史上的一个典型。

现在我们就去看一下当年杨贵妃沐浴的海棠汤。大家看它的样子就像是一多盛开的海棠花,所以得名“海棠汤”。它是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的爱情信物,也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所描绘的“春寒赐予华清宫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好地方。贵妃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池深1.2米,小巧别致。池身用24块青石砌筑,精雕细刻。池底正中有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原形进水孔,大家仔细观察进水孔的周围残留与直径0.3毫米的圆砌凿线,它是安装莲花喷头的位置。池的边缘是弯曲弧形,池面恰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池正中的莲花喷头恰海棠花蕊。可以想象得出,当时池中的水花四溅,飞珠走鱼,蒸汽袅袅,人仿佛置身于半云半雾之中,确有飘飘欲仙之快。大家从海棠汤的断墙遗址可以看出,唐代的海棠池是砖和土垒起来的,并不是用柱子支撑起来的大殿,而且规模也不是很大。

我们现在要去看的另一个汤池要比这个大的多,这就是供应唐玄宗基李隆基沐浴的汤池——莲花汤。这个汤池是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皇帝而专门为他修建的。这个池子是由38块青石砌成,两层台式,东西长10.2米,容水量达100立方米,是海棠汤的六倍。这个汤池当时雕刻好后非常的漂亮和豪华,它是用北京运来的汉白玉雕刻而成,主要是一些花鸟虫鱼的形象。池子修好后,皇帝急于下池沐浴,当脚刚刚伸入池中,由于水波的荡漾,池中的动物就像活了一般,张开大嘴要把皇帝吞掉。唐玄宗李隆基一怒之下,下令工匠把它们全部打磨掉了,只留了两个圆形的并蒂莲花。为什么要留这两朵并蒂莲花呢?因为据说杂器七敲节时,有就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李隆基与杨玉环在骊山半山腰的长生殿内山盟海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所以只留了两朵并蒂莲花,以表示李隆基对杨玉环爱情的忠贞。莲花汤中的水为骊山温泉水,岁为骊山温泉却不冒热气。我们现在就去看一下温泉水源。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西安旅游A本文地址:http://www.pdsd.cn/xian/post/59341.html发布于 2024-05-0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西安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