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去西安应怎样旅游厦门免费包车
1、我和老公整个西安的游玩是6天,自助游,之前在网上做了些功课,感觉还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选择一直住在同一个酒店,所以带了电脑,每天晚上回来可以准备第二天的行程,比较现代化嘛,呵呵,方便实用。我们两个人全部的花费在RMB5500——RMB5700之间,因为出发的时候带了很多的零钱,没有具体的数太清楚!希望我的游记,也可以叫做攻略对准备去西安的朋友有所帮助了。
2、大雁塔——小雁塔——钟楼——鼓楼——城墙灯会
3、早上8:00的飞机,9:50到达咸阳国际机场,(机票300RMB+100RMB的基建和燃油/人)。乘坐机场大巴(25RMB/人)到钟楼。我在携程上定的钟楼速8酒店距离机场大巴车站步行5分钟不到,(连续入住两天以上的大床间169RMB/天,优惠到2月28日,3月1日的房价为188RMB),办理入住后,到酒店东侧的竹笆市街上吃了樊记腊汁肉的肉夹馍和凉皮,味道很不错,就是肉不很多,我们点的还是优质的肉夹馍(分三个档次,普通的,偏瘦的,优质的,我观察了一下,他们当地的人一般都是吃普通的,而游客基本都是吃优质的),但是凉皮真的不错。
4、吃完午饭我们在钟楼乘坐公交车到大雁塔风景区,在西安游玩带够零钱时必须的,坐车都是无人售票的,上车有一元的也有两元的,所以建议备百元左右的零钱,花起来方便。整个景区可以分成三部分,北广场,大慈恩寺(就是大雁塔),南广场。我们当天只游玩了北广场和大慈恩寺,北广场上音乐喷泉应该看一下,也算是西安市比较著名的一点了,平时的开放时间是中午12点和晚上的8点半,周末是中午12点,下午两点,四点,六点,八点半。大慈恩寺是必去的景点,(门票RMB25/人,学生票RMB20),在西安游玩需要注意的是,景区票价是根据淡季和旺季来收取的,3月1日之前是淡季,我们正好赶在旺季的前几天将花钱的景点游玩了,省了些钱,有学生证和军官证什么的一定要带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景点能优惠半价,很多都是只打折一点点的,有些景点学生证等都是没用的。进去大慈恩寺之后登塔需要另付费二十。我们没有登塔,因为塔里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参观的,塔的卖点就是它是玄奘法师亲自监工的塔,所以只看外表似乎也就可以了。其他寺内的建筑等值得拍照留念。因为南广场距离大唐芙蓉园比较近,中间有大唐不夜城的街区,所以我们把南广场和大唐芙蓉园一起游玩。
5、从大雁塔出来,在北广场路口坐车到小雁塔,我们没有进去到公园里,因为感觉不值,不想游此景点,所以在外面看了一下就走了,建议这个景点如果不是时间和资金都非常充裕,就不用进去看了,看了大雁塔再看小雁塔觉得要我门票钱就不值得。
6、坐车回到钟楼,钟楼是在十字路口的中间,不知道怎么进去,就在路口照了些照片,也算是来过了。
7、步行回到酒店休整一下,晚上到鼓楼后面的小吃街吃的荣胜祥的腊汁牛肉,羊肉泡馍和炒凉粉,还有酸梅汤,价格很便宜,一共RMB44,味道也还好,就是羊肉泡馍这个东西吃多了发腻。
8、正值正月十五之前,西安的城墙灯会很出名,于是乘公交前往城墙,(门票RMB40/人,我们去的很合适,因为第二天到正月十五的价格是八十!)城墙的灯会非常壮观,可看的东西也很多,比起北京的灯会什么的简直是没有可比性,如果是春节期间来游玩应该来多参观这些类似灯会,焰火晚会等具有节庆气氛的活动,而且感觉外地的春节氛围要比京城里浓郁很多很多。
9、11点钟结束灯展,打车回钟楼的酒店。
10、华清池——秦陵地宫——兵马俑——大唐芙蓉园
11、早上8点半出发,坐公交车201到火车站,走一段路换乘“游5路”,火车站附近有很多的拉客的私车,不能做,不要嫌远,多走几步到国营的游5路车站,车辆大,行车安全和来去时间都有保障。坐车到华清池,(门票RMB40/人,学生票RMB20),大唐灿烂的文化一下子展现在眼前,很多值得拍照留念的景点,还有可以温泉的场所,时间不够就在温泉的洗手池和洗脚池享受一下吧,里面的唐华清宫展览馆很不多,能看到和学到很多东西,图片和实物的展览都有,还有很多郭沫若先生的亲笔,里面的龙椅和服饰是免费提供给大家拍照的,不要不好意思,也不用客气,呵呵!各个温泉池都有遗址的介绍,如果不觉得贵,可以请个私人的导游,毕竟人家说的三分看七分讲也是有道理的,我们没有花钱请导游,但是到每个景点都有旅行团雇的导游大声讲解,或者有私人雇的导游,说话的声音足以让我们也能听到,省了一大笔,但是别老跟着一个听,多换几个,反正讲的内容都差不多,之后的每个景点通用!
12、出华清池在门口车站继续坐游5路,到秦陵地宫,(门票RMB15/人,没有学生票)秦陵地宫是一个模拟秦始皇陵的景点,真正的秦陵是没有打开的,在这儿就是了解一下秦陵的真正样子,和其中不为大家所深知的东西,秦陵地宫是免费讲解的,但是如果你是对秦陵和秦始皇这段历史很了解的话这站是可以省去的。
13、继续乘游5路,到达兵马俑,兵马俑门口有肯德基,方便快捷卫生,(兵马俑的门票是RMB65/人,学生票是RMB35),为了节省体力和时间,我们选择了坐电瓶车从售票处到达兵马俑门口,真的很远,走路要十分钟吧,出来的时候没有车,步行出来。兵马俑的博物馆是很好的,里面有很多珍品展出,铜车马,俑人等都有,也有很多实物图片,三个俑坑的一号坑看点最大,也是各种图册上标记兵马俑作用图片的原址,在那儿见到好多外国人参观,可以拍照,讲解员讲的不错,俑坑边上的图片也很详细。出来兵马俑在回车站路上有很多的小店出售纪念品,我们买了一个铜车马的相框式展示架,十五元。
14、乘307路,兵马俑直达大唐芙蓉园,这个路线真的不怎么样,不走高速,足足用了将近两个小时,一定要选择走高速的车往返,多换乘一次都好,在路上耽误时间不说,还受罪。下午五点多到达大唐芙蓉园,(门票RMB68/人,学生票RMB61),大唐芙蓉园是现代建设的一个全仿唐式的建筑群,虽然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但是可观赏性非常高,建筑很古朴,也很考究,亭台楼阁长廊高塔一应俱全,天黑后有全园的灯饰,春节期间有节目表演,非常精彩,有舞龙钢花,焰火表演,最值的是,还看了一场亚洲最大的水幕电影,效果不错!所以说春节期间游玩是比较划算的。
15、从大唐芙蓉园出来,一路步行,路过大唐不夜城和大雁塔南广场,直到大雁塔北广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才吃晚饭,在北广场东侧的福客福厨吃的陕西特色菜葫芦鸡和biang biang面,米皮儿,价格不贵,味道比较好,二楼还有皮影戏和提偶的免费表演,可以免费体验一下陕西的文化。
16、由于西安周边的旅游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善,也有可能是行业垄断的问题,从西安市里到华山的车每天只有一班,去的时候不一定能赶上时间,晚上从华山回来就更不要提了,完全没有时间和车辆的保障,所以我们选择了报一日游的团,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旅游公司,我们是在鼓楼边上的西安旅游公司报的。(RMB230/人,包含了除餐以外的所有项目)。
17、早上7点,旅游团的导游打电话给我们叫早,并且通知我们7点45在我们住的酒店边上的明显建筑物银泰百货门口接我们,西安的旅游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他们旅游公司早上会挨个的接每个团员,因为大家住的地方都不一样,所以他们会提前通知你接送的地点。我们赶在7点45之前,到马路对面的麦当劳买了早饭和午饭打包,因为中午不知道能吃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午饭的安排情况,多买了两个汉堡以备不时之需。准点旅游大巴来接我们,接到我们后陆续又接了一车的团员,之后正式开往华山。
18、西安市里到华山的路程大概需要2个小时左右,由于中途旅游公司安排了一个药材的展示展卖点,所以耽搁了一些时间,每个旅游团都有这个环节,毕竟是繁荣当地的经济需要,你可以就光听不买的。临近中午的时候我们才到达了华山的脚下,导游安排在当地的一个餐馆里用餐,饭菜非常一般,将就可以吃,我们点了两个菜和两碗饭,为了下午的体力还是全部吃完了,不过包包里还有两个小汉堡后备着呢,呵呵。由于旅游团的时间是固定的,所以我们被安排的是索道上下,索道送到北峰,之后在5点之前回到山下的旅游大巴里,准备回程。这样就导致了不能全程自己爬山,而且时间也不是很充裕,我们算了一下,1点二十开始做索道上山,十分钟到北峰,之后爬山最多到三点半,就必须往回返,而且三点半的概念是,下山时候必须一路下来,不能过多停留休憩。
19、华山不愧是五岳名山之一,光是在山下看风景已经觉得非常巍峨耸立了,很是壮观。我们一路猛爬,在规定时间里到达了西峰,然后下山,我的体力不是很好,所以只到达了西峰就下山了,老公的体力还不错而且是爬山健将,所以他觉得其实还是可以再上一个峰的。山顶的风是非常大的,建议大家备厚衣服,而且要戴帽子,对个人的健康是有很大保障的。华山山上的风景是非常漂亮的,有种站在群山之巅的感觉,不错!
20、最初我们的行程是4天,所以在华山就只安排了一天,可是就在我们快到华山的时候,老公的领导通知他不用这么急上班,可以再玩两天回来,可是我们已经来不及修改华山的旅游行程了,感觉一天玩华山太紧张了,不论是对于喜好爬山的人还是喜欢风景的人。建议如果大家的时间比较充裕,不妨来了华山两日游,比较好,住在山上虽然不是很便宜,但是晚上住在山顶上,听着呼呼的风声也是一种不错的感觉,还有就是有的人喜欢夜爬,也不错,省了住宿,还可以看到日出!~~都是值得考虑的。
21、晚上回到市里的时间已经是将近9点了,实在是没有体力再找好吃的东西了,所以在竹笆市的魏家凉皮吃了肉夹馍和凉皮,味道正宗。
22、报团一日游:乾陵第一村——懿德太子墓——乾陵——法门寺
23、还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我们这一串的旅游景点也选择了报一日游,(RMB262/人,这个是学生证和不含餐的价格)
24、和前一天基本一样的行程,早上7点45来接,之后换车出市区。报团游的缺点我总结为,一,时间紧,任务重。二,夹杂了一些你不想去的地方,而这些地方的门票还贵,而且不能用学生证什么的。三,旅游的不是很自由,想看的不能超时看,不想看的不看不成。例如乾陵第一村,就是当初建造乾陵的时候那些工人住的地方,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参观的价值,票价好像是三十,很郁闷。
25、懿德太子墓其实很小,只有棺椁是原件,其他的东西,国宝级的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文化价值的在墓葬边上的小展览馆里,墓葬和陵园里的湿气和浊气很重,有鼻炎的朋友一定要戴口罩,我就是没有戴,结果鼻炎诱发了中耳炎,这叫一个难受。导游安排我们在懿德太子墓里的一个餐厅吃饭,我们选的是快餐,米饭和炒菜,比华山脚下的好吃点儿,还有个小鸡腿!~~~
26、乾陵和法门寺是我们很想多游玩的地方,但是跟团导致我们不能好好尽兴了,乾陵我们只游览了四十分钟,墓葬地区都没有去,而且导游因为天气有雾还不建议我们去,觉得有点儿可惜,不过乾陵的石刻石碑什么的很好,值得留念,但是记得在墓葬和陵园照相,尽量只照东西就好了,不要照人和墓葬里东西的合影,乾陵里有讲解,是团里安排的,很好,能详尽的讲解关于整个乾陵的历史故事,毕竟我们选择去西安就是想好好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所以如果你也是喜欢历史的,那么一定要跟紧了讲解,因为有的人很不自觉,自己不听还大声讲话,弄的你也听不清楚。
27、法门寺原址其实没有很大,但是新建的合十舍利塔超级大,门口的大门建筑非常宏伟,有点儿北京历史博物馆的高大感觉,但不自觉的感到少了些寺庙的灵气,多了些恢弘。法门寺的游览分为合十舍利塔,法门寺旧址,法门寺珍宝馆三个部分,我个人还是偏好于珍宝馆的,里面的很多宝贝都是国家级文物,可以好好的饱眼福。法门寺的旧址就是供香客和信徒们烧香礼拜的地方,建筑已经老旧,但还可以感受到大唐的鼎盛时期作为皇家寺院的威风。合十舍利塔是存放法门寺出土的佛指舍利的地方,高大华丽,可观赏价值高。
28、晚上回到市区7点左右,由于当日是正月十五,外地正月十五之前的过节气氛都是非常浓郁的,听说大雁塔北广场有音乐喷泉的特备活动,大唐芙蓉园也有焰火表演,所以我们就去了大雁塔北广场,但是由于路上坐车坐反了,结果到了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走到大唐芙蓉园是来不及了,就放弃了之前的想法,而且音乐喷泉的广场上有据说是50万人,根本挤不到前排看喷泉,所以还是在北广场的福客福厨吃的特色陕西菜,那儿的东西真的还不错。
29、酒店休整——大雁塔北广场音乐喷泉
30、这天的安排实属无奈,因为自由行每天住宿什么的花费都是不小的,空闲一天的原因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周一闭馆,如果想去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时间上的安排,周一不要安排历史博物馆的参观。由于多日的紧凑安排,我的体力是不成了,这天是睡到自然醒,然后出来吃饭,老公吃的是鼓楼西面的回民小吃街的老刘家牛羊肉泡馍。那儿的据说非常正宗,老公吃的津津有味,我倒是不怎么觉得特别好吃,因为我觉得整个西安的羊肉都有点儿膻!不是很适合我的口味,少吃点儿成,吃多了我受不了。
31、饭后回房午觉,醒来后出发去大雁塔北广场看音乐喷泉,这个喷泉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我觉得如果来了就一定要看看。
32、晚饭还是在福客福厨吃的,我们一共来了六天5夜,在福客福厨吃了三个晚饭,足以说明那儿还挺好吃的。
33、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来西安必去的地方,它的门票是免费的,拿有效证件换票,开放时间可以看它的官方网站,冬季夏季时间不一样,发票的时间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历史博物馆请个讲解是十分必要的,面对那么多那么古老的文物,很多你根本不能了解其中的文化和制作工艺,历史博物馆里的讲解所用的是耳麦接收器,所以想像之前景点那样蹭别人的讲解就不可行了,除非是有旅游团,他们的导游讲解的时候声音很大的,也是可以蹭的,不过为了这么重要的一个文化景点,我们还是请了私人的讲解员。请讲解之后的发票记得刮奖啊,我就中了5元钱的,呵呵。
34、整个安排前紧后松,回京后第二天老公就上班了,没有觉得非常劳累,这个也是我们这样安排的希望结果。
35、总的西安这样的玩儿下来之后,以后就没有再来的计划了,毕竟中国太大了,能把每一个好玩的地方玩儿一次就需要好多好多年了,所以一定要玩的尽兴,希望我的游记对大家有帮助,不对之处请指正和谅解。
二、求一个西安旅游攻略
一定不要错过夜爬华山的机会,早上正好看日出,从正门上去,经过北峰—东峰看日出—白天去华山最高峰南峰—然后可以从西峰下索道,然后到正门就有汽车回会阴市,再回市区(可以一人一瓶水,上面卖东西的地方可以用空瓶子接水,2元一瓶)
爬了华山第二天肯定会很累,所以回市区就可以直接回酒店休息一下午,然后晚上去回民街吃点东西(个人建议biangbiang面、臊子面、肉夹馍、羊肉泡馍都好吃)
火车站那边有去兵马俑的汽车,最好早上七点就到那里坐车(个人不建议跟团找导游,可以跟这其他人的团一路走,一路听别人的导游讲解,一个不够就多跟几个)基本耍到两点多就走完了,然后去华清池(这个就看你们自己去不去了,就是一个水坑而已,没什么看事)耍完了回市区内还可以去城墙走一哈,看哈夕阳下山(貌似下午6点就不放人进去了,全程走完还是要走三个多小时,但是半途还是可以下楼,城墙晚上从外面看起好看,真正走在城墙上真不怎么样,但是还是可以去走一走,最好不要骑自行车,人太多,不好骑)耍完了就可以再去回民街吃东西,那边可以看一下鼓楼和钟楼(你照一下照片就可以了但是不建议上楼去,人又多,又没得看事)
第四站小雁塔、芙蓉园、大雁塔:
早上去小雁塔,可以在周围店里逛一下,我个人比较喜欢古色古香的东西,还可以看一下皮影戏和木偶戏,在网上买套票,便宜一些,不建议进小雁塔里面,真没看的东西,排了半个小时队,只待了10分钟(上13楼花了几分钟,下楼花了几分钟,然后在上面只看了一分钟,真没看事)小雁塔里面还有个博物院,可以去看看,讲的西安的历史这些。下午就去芙蓉园,可以看哈梦回大唐,还是很不错的,尽量早点买票,不然就没票了。大雁塔离芙蓉园很近,10月6号之后八点半的就有喷泉表演,一般20分钟左右就结束,结束了之后可以去周围转转,环境不错
第五站大明宫、陕西历史博物馆、法门寺:
先去博物馆,节假日需要排队,免费领门票再去法门寺,法门寺地宫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塔下地宫晚上去大明宫,夜景漂亮.
1、如果还有时间就可以去延安和壶口瀑布。
2、来回机票和酒店都要提前订好。
3、建议来回坐飞机,实在不行就开车去,但是西安市区不适合开车,找个有停车库的酒店,去临潼可以开车方便。
5、华山爬山时很热,上去之后很冷,要么自己带羽绒服,要么上去租军大衣,穿运动鞋,带上零食和水,裤子可以穿厚一点,不然在山顶会被冷得不要不要的。
三、袁家村一日游攻略袁家村美食推荐
1、袁家村是一个充满了古朴厚重感的特色小镇,这里的文化源远流长,充满了古代大西北秦文化的核心要素,这里的特色小吃名满天下,带着一丝期待和眷顾,下面给大家分享袁家村一日游旅游攻略。
2、“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dai)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着车车进咸阳。”
3、上面的这段民谣是一个字的笔画顺序,这个字和吃息息相关,和咸阳脉脉相连。
4、在陕西一说到吃,就想到biangbiang面,一说到面又想到了咸阳,这一段民谣说的就是这个只能用拼音代替,说吃和面的字如果说老关中文化在咸阳,那么礼泉袁家村就是吃货天堂。。
5、“biáng”字用打字软件写不出来,只能手写,据说康熙大字典能查出来,这就厉害了我的秦人祖先,代表着历史的深厚和文化的渊源。字是谁造的,已无法追说,单看这个字就是一种文化的享受,形象意会。
6、字型构造既概括了此面的特性,体现了原料、调料、制作工艺、辛勤操作、食客感受等。又展现了秦人心底宽广、有棱有角、大苦大乐的性格气质,映射了山川地理与世态炎凉,组成了陕西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7、面有多好吃,此处省略一万字,只怕一万字都不够诠释它的意义和文化。传说当年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吃了此面后,将其视为“御用”面食,九五之尊的皇帝御用后,自然不能让平民随意在吃到,故御赐复杂字型,令百姓无法写出一说,有诗曰:“推车咸阳街头转,遇见官府老爷汉,禀告君王好御膳,君王知晓要接见,端来一碗biangbiang面”。
8、秦始皇十分喜爱此面,高呼“保我大秦江山!”为鼓舞民心、号召保卫祖国,御笔写下此字。
9、吃,在陕西不仅仅是裹食饱腹的基本生存条件,而是一种渊源留长的文化。陕西是农业大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生活安居,自古就是安家立业的风水宝地。
10、安逸富足的生活状态并没有让我们的老祖先只享受生活,而是让生活锦上添花。开拓出了无数种平易近人,接地气,烟火味浓,操作简单,取材方便的小吃美食。
11、前几天看到一组统计,西安已经是全亚洲小吃排名第二,花样味道之多,足矣让人眼花缭乱,原来,吃还有这么多的渊源和文化。
12、关中印象——袁家村就是一个陕西小吃集中的汇聚地,没有你吃不到,只有你想不到,看不到的各种美食,今天就走起,二下咸阳——礼泉袁家村,开启吃,喝,耍,浪。
13、说罢古咸阳,道出今咸阳。生平为地道的西安长安人,几进几出咸阳古原,均擦肩而过,从未见过这座城的尊容。每从渭河大桥上疾驰而过得时候,就想,桥的对面就是咸阳。去机场的时候,当飞机升空,看着脚下那一片灯火阑珊的地方,心里还记着那是咸阳。
14、一直没去过的咸阳让我心心念念,袁家村也只来过两次。第一次是侄媳妮子宝宝大婚后,一家人在一起拉家常,听说爷爷,大姑,二姑都没去过袁家村,一下嘴张成了一个圆
15、,惊得下巴掉了半天,就像你说你是陕西人,却没吃过biangbiang面的感觉。妮子宝宝就决定必须让我们去一次,因为那是她的故乡和村庄。
16、过年正月十六,在妮子宝宝的盛情下,全家起营,二十号人马,男女老少,浩浩荡荡走起了咸阳袁家村。刚到妮子宝宝的家就闻见了一股酸辣香,厨房里热气腾腾,几个人在忙活着。原来大哥大嫂给我们做了地道的礼泉臊子_络,一碗臊子烩天下,荤素不忌,有汤有菜,煎火美味,口味自己还可以随意调制添加。
17、单看这_络的颜色,红油亮,豆腐黄,韭菜翠,木耳黑,_络白,细白的_络撒上鸡蛋摊饼和西红柿臊子,银丝飞线,乾坤爆满;在闻一闻这味道,酸辣鲜香,和臊子一综合,回味绵长;挑起来吃一口,油香、光滑、爽口、酸辣,细筋绵软,过喉利索。
18、两碗下肚,身上的寒气一扫而光,托妮子宝宝的福,这是首次在咸阳地界上吃当地传统美食。
19、第二次是妞宝学校考试双休,周六是古会,周天本来计划去秦岭爬山,担心寒气太重,老人腿脚不方便,就提议去袁家村转转。如今高速公路直通任何地方,去咸阳和走亲戚一样,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更不用像过去推车车备干粮。
20、上次来是过年,人多热闹,没细细的看,第一眼的印象就是格局非常像丽江古城,尺把宽深的水从每家门口源远流长,各种美食小吃看得我眼花缭乱,恨不得把每样都吃一口尝一尝。这次来没给妮子宝宝说,要不然热情好客的亲家又不得安宁了,上次正是旺季,却请了假,陪着我们和导游一样解说介绍,再给安排一桌丰盛的特色小吃,末了又给带了酸奶,麻花,蓼花糖,油旋饼。这次实在是过意不去打扰了,就直奔而来,主要也是婆婆没来过,想陪她老人家一起看看老关中民俗院,体验回味记忆里的关中模样。
21、这是一座有这四个城门楼的村庄,地方不大,典型的关中民建,村里的商户也是地道的本地人,也就渲染着浓浓的关中民俗民风。村南一溜整齐的客栈干净,明亮,温馨,还有关中特有的四合院,高门楼,两边厦房,(陕西雨少,房子只盖半间的叫厦房)中间天井,(天井在院子中间,下雨全都流进院子的水窖里,肥水不流外人田)后边安间大房。宽敞的街道两旁树木顶天立地、郁郁葱葱。树后边整齐的楼房。
22、这些楼房既有现代气息,又有古代风格。一般门面都是仿古建筑,砖木建构,雕梁画栋,非常气派。进去看了一下,里面则古今结合,设备齐全。每家被编上号码,便于客人找寻,而且都有农家乐,窗明几净、厨香萦绕。
23、一进南门街道,婆婆就被手工制作的棉鞋,布鞋吸引住迈不开腿了。
24、拿起这双细细端详,舍不得的放下,又拿起那双左观右看,看着针脚手工是否端正细密,再看看样式新颖漂亮,问了守摊的阿姨,听说20元一双小娃鞋,立马说,不贵不贵,年轻人不会做,就不知道做的人,这手工活有多辛苦和难场(艰难)。我就问:妈,你看这袁家村咋个样嘛?她笑着说:好!来到这里,看到这些原生态的农家生活画面,好像让她有种穿越时空之感,仿佛又回到了她们年轻的时候,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正当壮年。
25、村委会石碑说起吃,我这个吃货一下就来精神了,小吃街,回民街,祠堂街,文化街,咖啡酒吧街。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青瓦房檐下挂着的大红灯笼,散发着浓厚古朴的关中韵味,仿佛回到了那到处是小商贩吆喝的关中老街市。沿街道两边一眼望去,油坊、药坊、布坊、面坊、醋坊、茶坊青砖旧瓦的老宅一字排开,一路走过去这些豆腐坊、醪糟坊、醋坊、辣子坊、散发着各色食味。各家小吃独具特色,不尽相同,都是用传统老工艺的手法,做出一道道美味地道的关中美食,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食材就取自袁家村,比如煎饼,包子,饺子,菜盒里面的野菜,是农民清晨刚从麦地里挑出来的,而辣椒面则是村子的辣椒坊和后院的一头老驴一圈圈拉着石磨,磨出来的。
26、烙面:袁家村所在的礼泉烙面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烙面古称饼面、汤饼、煎饼等,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早在秦朝时就有“大秦第一面”之称,面条复杂的制作工艺,就可称为艺术。此处再省略一万字,和_络一样,反正吃一碗就对了,绝对没错。
27、袁家村的酸奶较好,都是村民自制的发酵酸奶,来这里的大部分游客都会选择给亲戚朋友带一些回去。奶是自家奶牛产的奶,打开盖子一层黄色厚厚的奶油,醇香细滑,爽口不油腻。鲜奶纯乳酸菌发酵,口味鲜美营养,价值自然也极高。
28、稃子:稃子俗称土醪糟,是广泛流传于北方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以大麦仁发酵_制而成,具有生津润燥、化谷消胀、理气宽胸、利水泄湿之功效,味道甜美香醇、冷热皆宜,广受人们喜爱,现濒临失传,在城市已不见此物。
29、自制农家老豆腐:刚出锅的老豆腐冒着腾腾的热气,酱油醋水,上面漂一层红红的油泼辣子,撒点炒熟的绿菜,看着都过瘾。有淡淡的豆腐苦味,但是非常醇香。这种感觉是在城市里没有的,也吃不到。
30、凉粉:这不仅是美食小吃,也是我的最爱之一,更是一份童年记忆。别看辣子多,其实一点也不烧胃,是一种可口开胃的香辣酸。放上辣椒油、醋汁、自制花椒油、蒜水,芥末等,再放上些水灵灵的黄瓜丝,好看的基础上增加了脆脆的口感。
31、搅团:做为西北一特色吃食,定义为“用杂面搅成的浆糊”,在这关中民俗体验的袁家村不得不说。那在60-70年代可以说是农家的救命饭厦门团购导游。吃法有两种,一种是水围城,一种是溜鱼儿,包括玉米面搅团,洋芋糍粑,杂面搅团,麦面和荞面都可以做,浆水酸爽,醋水稀汪。在西北有一种说法:谁家娶的媳妇儿贤不贤惠,是要看看她打的搅团光不光或_道不_道。这个也不用细说,来了你吃一碗就懂了。
32、可以带走的油泼辣子,辣椒酱...都是现磨现做。还可以用锅盔夹点辣子尝,特别香!这就是陕西十大怪之一的“油泼辣子是道菜”,真的可以当菜吃。泾三高的石子馍,蓼花糖,江米条,泡泡油糕,菜疙瘩,只恨自己的肚子太小,口袋的钱也太少。
33、还有这寻常可见的麻花,一根两元,用袁家村磨坊的面粉和油坊的菜油,通透体黄,尝一口,松脆可口,也是必带特色。一溜姑娘大妈坐在凳子上,头上顶着兰帕帕,认真的搓麻花,都供不应求在门口等候的游客。这里还能看到非常有年代感的馓子,关中过去节庆常出现的食物,现在很少有人做了!都是纯手工制作,可以随意观看,也不添加任何不利于人身体的添加剂。麻叶也是在过去的关中,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的好东西。虽然过年自己都要炸上一袋,在这里看到,还是别样的亲切。
34、再有关中地区农村的手工挂面,也是面食的一绝。做手工挂面其实非常的辛苦,每天晚上就要开始和面,首先要经过拌、揉、发酵,然后是切面,搓面,全都是手工制作,全程约3-4小时。而且干面是空心的,在锅里煮两开就熟了。细筋滑软,非常好吃,买来送人,也是非常用心的礼物。
35、面的种类怕是说上一天一夜都说不完,别说一样样的挨个吃一遍,单是做法和种类都足以让人眼花缭乱,我这个老陕都自愧不如。长的,短的,宽的,窄的,薄的,厚的,圆的,方的,扁的,粗的,细的;干的,稀的,油泼的,臊子的,炸酱的,烩的,炒的,蒸的,煮的;酸辣的,油汪的,麻辣的,清淡的,三鲜的,素的,荤的,唯独没有甜的。外地人不理解陕西人为啥爱吃面,就不知道面的花样之多,口味之全,吃上三个月面都不带重复的。煮完面都面汤都不倒,还要留着滋润一下,一般进店吃面,都是先来碗汤,两瓣蒜,自己倒自己掰,吃完面,再喝一碗,暖胃清口。
36、掉在了面堆里,我看扯面光,biangbiang面宽,棍棍面筋,臊子面香,蘸水面长。难受纠结了几个来回,坐在一个搓搓店里倒了一碗面汤不走了。虽然人很多,俊男美女,无一例外的端着大老碗吸溜吸溜的大碗吃面,大口喝汤。我也扎起头发,端起自己的碗圪蹴(蹲)在店门口吃起来,形象不形象的你就不管了,反正就是_扎咧(好)。辣子红,野菜绿,豆芽黄,酱油鲜,酸醋香,油泼的不多不少,油而不汪,入口筋道耐嚼,越嚼越香。路过的人也看的驻足问,女子,这面咋样?好吃!还有人走过了拧着脖子再看一眼,说,这面看着挺好吃的,我也想来一碗。吃了一碗面,喝了三碗汤,胃也暖了,肚也圆了,身也困了,午后的太阳温暖明亮,真想坐着不走了,还得给后面等着吃面的人腾(让出)地方。面品种多的我不罗列了,你自己尽情发挥想象吧。
37、走在回民街,我感觉又回到了西安的大皮院,老童家牛羊肉,老孙家泡馍,小贾甜食店,黄桂柿子饼,走到北口,居然是盛家瓤皮,和红红酸菜炒米,马三包子,还有夏家十字的甑糕,油糕,唯独少了最喜欢吃的穆萨砂锅。那亮晶晶的手工冰糖,用线掉在柜子里
38、,照上灯光,如同水晶一样晶莹剔透,闪闪发亮。各种烧烤也是如火如荼,烟雾缭绕,烤肉师随着激进的民族音乐边跳边唱边烤,即使不吃
39、看着也很热闹,不少人拿了手机都在拍照。还有一座清真寺在闹市中寂静安然。
40、如今现代气息也撩拨着袁家村和游客,有需求就有市场,既然来吃喝玩乐,就吃个颤活,喝个痛快,玩个尽兴,乐在其中。游乐场就是玩乐的天堂,现代欢畅,惊险刺激,远远就听到游客的兴奋尖叫。项目多,机械全,大人小孩都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来感受这游戏的欢快。鬼屋,旋转木马,碰碰车,飞车旋转,我们全部都体验了,也把魂飞出去在转回来了一遍,最后惊魂未定的摸了摸胸口,幸好,心还依然在。游乐场门口的棉花糖做的特别漂亮,好多种花样,还可以同时做好几个颜色。女孩子,见了自然就走不动,看着姐姐不一会就做了一个三色的玫瑰花,轻巧漂亮,一根竹签绕几下就好了。也想体验一把,当然是可以的,袁家村人热情好客么,竹签拿在妞宝手里却不那么听话,虽然没有花的形状,也给爷爷奶奶各饶了一个大大的棉花球。既吃又玩,老少都很开心。
41、各种手工作坊也是满街满巷,磨坊,油坊,手工面坊,醋坊,茶坊,手工织布坊令人目不暇接。老爸和婆婆每到一个地方,就给我们讲这些作坊的工艺和工具,他们曾经都熟悉的场景又被这些一一的激起了回忆。织布坊停留的时间最长,现在重新时兴起来的老粗布,又进入人们都生活和视线
42、做衣服舒适贴身,吸汗防尘,做床单结实耐用,冬暖夏凉。走进这老布坊,靠墙摆放着纺线和织布机子,墙上挂的是各种织布纺线的工具,北边一个大炕上还有一架纺线机和和棉花捻,一位阿姨正在做一件小孩的棉袄。织布机子上,一位大妈熟练的演示,织着白兰相间的大花格子布,木梭从织布机的线缝里“嗖嗖”穿过,最响亮的是那“唧唧、唧唧”的脚踏机_声,左一脚,右一脚,就是木兰诗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场景。一旁的大伯用铁锤“咚咚”锤打着织好的布匹,据说捶打后布匹就会更加柔韧延展。
43、看着这些熟悉的工具和工艺,婆婆兴致勃勃的讲述了过去在生产队的时候,纺线,染线,拉布,织布,这些过程,滔滔不绝,高兴的喜笑颜开。看着两位老人开心的回忆过去,这个地方真是来对了。每一家作坊都能带给游客不同的传统手工技艺和体验,从原料到成品,都可以感受。对于游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放松身心的游玩与观赏,更是一次与关中民俗历史风情的对话,尤其是六十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是更接地气的的旅程。厦门导游中心
44、皮影店,老艺人正在细心认真的着色。昏暗的房间里挂满了形色各异、大小不一的皮影。老人弓着背,经年累月布满黑色皱纹的手,拿着画笔,一笔一画细细描着皮影,我秉着呼吸在一旁静静地观看,生怕打扰他。对面的不远处就是马勺脸谱,一般选用优质的桐木、春木、桃木等树材,马勺艺人必须要有深厚扎实的画工才行,脸谱以大红大绿层次丰富的脸谱图案和乡土气息来凸显西北特色。不远处各种形态各异的葫芦被打磨的黄金发亮,还有山核桃串起的各种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我觉得只能欣赏,不可触摸,那是对它尊容的一种亵渎。
45、转了一周八载,该走的,该去的,该逛的,该吃的,该喝的,该玩的基本都过了一遍,就剩坐下休息喝茶了。王家茶馆也是比较有特色的地方,茶自然是最特色的,比茶更特色的是人。不仅人好茶香,而且能说会唱,发明了文明全国的拉风箱表演,一下子成了网红。欢快的音乐,喜感的表情,销魂的姿势,左手随着音乐的节奏合拍的拉着风箱,右手扶着长长的大烟袋,装烟的包包也随着姿势有节奏的摇晃,网络送名号“销魂风箱爷”。
46、"童济功"茶馆也是清代关中地区的老字号茶馆。最大特色是煮茶老汉会一边唱着秦腔,一边随着韵律拉风箱煮茶,自唱自伴奏。而如今"童济功"茶馆茶馆在露天地里撑着大伞,茶客满满。所卖的茶是本地特产"泾渭伏茶",属于黑茶的一种。这种茶喝起来口感醇厚,特别经泡。茶楼,不仅是关中传统文化的的一个缩影,还用传统的方式阐释了陕西的茶文化。
47、走在这四棱见线,青黄相间的清水砖墙,看着那那厚重带着铆钉的乌漆大门,门上雕刻着关中传统风格的门楣,以及那一间挨着一间的手工作坊。置身于这犹在上世纪初的古街,青砖白瓦黄土墙的老宅,不仅突出民俗风情的原生态,而且营造出了关中民俗村特有的感受体验。几条老街,生动的再现了关中的市井民俗风情,彰显博大渊源的关中印象,袁家村当之无愧陕西版的“清明上河图”。如今腾飞中的袁家村,已更成熟的稳重端庄,迎接每一位来的游客,乘兴而来,即兴而归,吃在咸阳,乐在礼泉的这个小村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