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导游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十七章辅导:陕西省基本概况
【#导游证考试#导语】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备考的路上,哭过、累过、笑过,但只要坚持向前走,终将会拿到属于我们的证书。以下是无整理的“导游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十七章辅导:陕西省基本概况”!祝大家备考顺利!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历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陕西,简称“陕”或“秦”。省会西安。
陕西省位于黄河中游,北与内蒙古,西北与宁夏,西与甘肃,南与四川、重庆、湖北,东与山西、河南等8个省、市、自治区接壤,总面积20.58万平方千米。
陕西省南北狭长,东西窄短,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向东呈倾斜状。全省平均海拔为1127米。北部为陕北高原丘陵沟壑区,面积92521.4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5%;南部为豢巴山地,面积74017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36%;中部为关中平原,面积39064.5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9%。
陕北高原位于北山(北山泛指陕北黄土高原南缘与关中平原过渡地带的~系列以灰岩为主的石质山丘)以北,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基本地貌类型是墚、峁、沟、塬,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貌。
关中平原位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关中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是陕西省自然条件的地区。关中平原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华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秦巴山区是林特产的宝库,汉江谷地土质肥美,物产丰富,是陕西省林特产和有色金属资源的富集区。
陕西省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等。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湖泊中的为神木县的红碱淖,水域面积57.2平方千米,是陕西省的内陆湖泊。
陕西省属大陆季风性气候。陕西省横跨3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具有北亚热带气候特色,关中及陕北大部具有暖温带气候特色,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具有中温带气候特色。其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且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早;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9℃~16℃,极端最低气温-32.7℃,极端气温42.8℃,无霜期160—250天。
陕西降水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且受山地地形影响比较显著。年降水量340~1240毫米,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陕西太阳辐射量从南向北逐渐增加,全省太阳能年总辐射量为每平方米4410兆焦~5400兆焦。
陕西省现设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10个省辖市(西安为副省级市,其他为地级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有兴平、韩城、华阴3个县级市,89个县和24个市辖区。
陕西得名始于西周厦门包车复工。周、召二公以陕陌(在今河南省陕县西南)为界,分陕之东、陕之西而治;春秋战国时陕西为秦国之地,故简称“陕”或“秦”;秦朝建立后陕西大部分地区属内史及郡级行政区划:京兆尹(分管今西安以东,渭河以南地区)、左冯翊(分管渭河以北、洛河中下游地区)、右扶风(分管咸阳以西地区),从此关中也被称作“三辅”,即中央政府的三个最主要的辅助区域,治所均在长安城。汉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13州刺史部,监察各郡。后来改刺史部为州,形成州、郡、县三级制。现今的陕西在西汉中期涉及3个州。三国时期,现今陕西地区的大部分由雍州、荆州、益州管辖。唐初对州、郡、县加以改革,全国共设10道,道辖州、郡。今关中、陕北属关内道,陕南属山南道。宋改道为路,宋初设陕西路。元设陕西行中书省,明置陕西布政使司,清以来为陕西省。
陕西又被称为“三秦”,一般是从陕西的地理特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来理解的。其实“三秦”的得名源于秦亡后项羽大封诸侯,将秦故地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领有今咸阳以西至甘肃东部地区,都废丘(今兴平境内);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地区,都栎阳(今西安阎良区一带);董翳为翟王,领有今陕北地区,都高奴(今延安东北)。故其后有“三秦”之称。
截至2015年年末,陕西省常住人口3792.87万人。其中,男性1958.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63%;女性1834.7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37%。性别比为106.73(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城镇人口2045.12万人,占常佳人口的53.92%;乡村人口1747.7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08%。
陕西省除汉族外,有53个少数民族在此杂居、散居。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约20万人,多为其他地区迁入,主要分布在西安、安康、宝鸡、汉中等城市。农村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宁陕县江口回族镇、镇安县茅坪回族镇、西口回族镇等201个民族村。53个少数民旅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9.1%,此外,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壮族、藏族;百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朝鲜族、苗族、侗族、土家族、白族、锡伯族;其他少数民族人数均在百人以下。
陕西地区的宗教传播、衍变源远流长。长久以来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在陕西繁衍发展,已经成为陕西民俗文化的重要特征,形成了陕西多元的宗教文化。
陕西是道教孕育、诞生及发展的主要地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21座重点宫观中,陕西省有3处5个点,即楼观台、八仙官、华山(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楼观台、八仙富、张良庙又为道教十方丛林,还有全真派祖庭重阳官,龙门派祖庭龙门洞,全国道教建筑群之最的佳县白云山道观等,这些宫观在全国道教界均有较大影响。
陕西佛教历史悠久,长久以来一直是中国佛教的中心,汉传佛教共有8个宗派,其中有6个宗派的祖庭在陕西。世所仅见的佛指舍利,就安奉在陕西法门寺。佛教的四大译师鸠摩罗什、玄奘、不空、义净都曾在陕西常住译经弘法。全省共有批准登记的佛教寺庙500多处。
伊斯兰教自唐时传人国都长安(今西安),长安是我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发祥地。历,陕西穆斯林分为格底目、伊赫瓦尼、赛莱菲耶3个教派和极少量的嘎底林耶、哲赫林耶信徒。
陕西是全国天主教工作重点省份。全省有天主教信徒20多万人,分8个教区,有各级天主教爱国组织40余个,批准开放的天主教堂和活动场所近300处。
基督教自唐朝传人我国后便开始了在陕西的传播。迄今陕西省批准开放的基督教活动堂点800多处,有信教群众30多万人。
陕西现已形成以铁路为骨架,公路为网络,水运、轨道交通为辅助,航空运输为补充的格局。
陕西公路以西安为中心,呈米字形向四周辐射。陕西是国内最早建设高速公路的省份之一,高速公路在建规模和农村公路建成里程均居西部第一位。世界规模第一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让数千年来多少人穿越秦岭的梦想变成现实。亚洲第一高墩大桥洛河特大桥、中国第一条沙漠高速榆靖高速公路、西部标准的双向八车道透水路面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是国家高速公路建设的典范。
陕西铁路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咽喉要道,是进出川、渝、滇、黔西南地区的运输通道。全省现有陇海、宝成、宝中、侯西、阳安、襄渝、西康、西延、西合等干线和支线铁路18条,基本形成了“两纵三横三枢纽”的骨架网络布局。省会西安地处“陆桥通道”“包柳通道”交会处,是西北地区的铁路枢纽。
陕西航空运输业规模不断壮大,现有民用及军民合用机场共5个,形成了“一主四辅”的格局。西安成阳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的空中交通枢纽,现开通国内外航线350余条,与国内外129个城市通航。
陕西地质成矿条件优越,陕北蕴藏优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关中有煤、钼、非金属建材、地热等矿产,陕南有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及各类非金属矿产。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含亚矿种),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94种。
陕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37种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其中二类保护植物13种,有连香树、星叶草、光叶珙桐、翅果油树、香果树、杜仲、独叶草、太白红杉、鹅掌楸、窄叶瓶儿小草、大果青杵、山白树和水青树。三类保护植物24种,有秦岭冷杉、庙台槭、沙冬青等。这些植物中有些孑遗种,如独叶草、水青树、沙冬青等,对于研究植物的系统演化、植物区系、古地理和古气候,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目前,陕西境内已知有野生脊椎动物共计813种,占全国脊椎动物种数的15.5%。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7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4种;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7种。以大熊猫、羚牛、金丝猴和朱鹦四大国宝为代表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共计81种。
陕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36.7%,水资源量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71%;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3%,水资源量仅占全省水资源的29%。
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样地之一,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大夏、隋、唐等13个政权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000余年,是我国历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韵地区,在历史长河中不仅展现了朝代更替、民族盛衰的变化历程,同时也孕育和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造就了一大批光照千古的文化巨匠。从西周“制礼作乐”的周公旦,到秦代创制隶书的程邈;从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及班彪、班固、班昭,到关中经学大师马融;从唐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写自然风景著称的盂浩然、王维,边塞诗人高适、岑参,“诗家夫子”王昌龄,到中晚唐代表诗人白居易等,他们的诗作无不博大、雄浑、深远、超逸,体现着时代的风格和精神。同时还有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画家阎立德、阎立本,训诂学家颜师古等。
在现代陕西文学创作队伍中,涌现出陈忠实、贾平凹、路遥、高建群、京夫等一大批优秀作家。其中路遥的《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第3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的《白鹿原》1997年获第4届茅盾文学奖,贾平凹的《秦腔》2008年获第7届茅盾文学奖。
陕西还有全中国六大电影集团之一的西部电影集团(西影)。在国家电影制片单位中,西影第一个在国际A级电影节获得奖项,其代表影片有《霸王别姬>《老井》《红高梁》《图雅的婚事》《美丽的大脚》《我的一九一九》《大话西游》系列等。
陕西的地方戏曲秦腔、眉户、碗碗腔并称陕西三大剧种。秦腔传统代表曲目有《三滴血》《周仁回府》《十五贯》《火焰驹》《大登殿》等,大型秦腔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被誉为“西京三部曲”。
陕西土特产丰富,主要有陕北红枣、商洛核桃、中华猕猴桃、临潼火晶柿子、临潼石榴、秦椒、花椒、陕北小米、琼锅糖、陕南板栗、柿饼、西风酒、紫阳毛尖茶。
民间工艺品有蓝田玉、陕北剪纸、风翔泥塑、彩绘泥塑、木版年画、秦腔脸谱、户县农民画、扎染、挂线木偶、戏人泥哨、拓片、榆林柳编、仿秦俑、仿唐三彩、仿铜车马。
陕西饮食兼容并蓄,融会贯通。陕西地处北方,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类地区,这使得陕西菜在使用原材料上可以南北并举,在风格上可以以北方为主而叉呈现出若干南方的色彩。陕西菜作为~个统称,包括了关中菜、陕南菜、陕北菜几个部分,有着民间菜、市肆菜、官府菜和宫廷菜的不同风格,以汉族菜为主,清真菜占有重要位置。陕西菜的味型是成、鲜、酸、辣、香。陕西菜以蒸、炒、炝菜和汤菜见长,注重刀工。
陕西美食有腊汁肉夹馍、凉皮、胡辣汤、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涮牛肚、粉汤羊血、酸汤羊肉水饺、洋芋擦擦,擀面皮、柿饼炸糕、镜糕、绿豆糕、葫芦鸡、油泼面、裤带面、岐山臊子面等,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小吃。
陕西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方式,如极具特色的“陕西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
陕西民俗文化囊括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的所有类型,包括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表演种类繁多,除了秦腔戏外,还有一些地方戏,如眉户、花鼓戏、紫阳民歌、延安秧歌剧等。工艺美术类如剪纸,保留了黄河流域古老的文化传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节庆习俗“社火”,是陕西民间一种流行广泛的、传统的、规模壮观的群众娱乐活动,来源于古代先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陕西“社火”通常在正月、节日盛会或庙会期间进行,包括鼓乐、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秧歌、舞龙、舞狮、花灯等活动。起居类的陕北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人们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此外还有风翔泥塑,木版年画、马勺脸谱、华县皮影、安塞腰鼓、耀州窑陶瓷、西安古乐、户县农民画等民俗文化。
陕西省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由于文化积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全省现有各类文物点3.58万处,博物馆151座,馆藏各类文物90万件(组),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国首位。在陕西随处可看到古代城阚遗址、宫殿遗址、古寺庙、古陵墓、古建筑等。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西安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近年,汉阳陵的再开发又一次引起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西安市内有历史长达6000多年的半坡遗址;有保存石碑3000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有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有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大清真寺。陕西省境内还有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黄帝陵,汉武帝刘彻之墓汉茂陵,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处法门寺,唐大明宫遗址等驰名中外的景点;有西岳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王顺山、骊山、楼观台、辋川溶洞等风景名胜区:有森林公园10余处。
目前陕西省内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西安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和丝绸之路中国段。有风景名胜区6处:华山风景名胜区、临潼骊山风景名胜区、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合阳洽川风景名胜区、黄河壶口风景名胜区。有国家地质公园8处:耀州照金丹霞地质公园、延川黄河蛇曲地质公园、西安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等。有历史文化名城6座:西安、延安、韩城、榆林、咸阳、汉中。有国家5A级景区8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清官景区、华山景区、黄帝陵轩辕庙景区、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大雁塔大唐荚蓉园景区、商洛金丝峡景区、太白山旅游景区。
二、西安导游证考什么内容
问题一:陕西省导游证考试科目有哪些?四门笔试:《陕西导游》、《导游基础》、《旅游法规》、《导游业务》
一门口试,西安的口试景点是8个:华清池、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院、华山、华清池、碑林、大雁塔及大唐芙蓉园、枣园和黄帝陵。在这八个景点中,随机抽取进行讲解8――12分钟,讲解结束后回答两个问题即可。
问题二:西安的导游证怎么考?考导游证必须具备哪些条件?陕导好考么? 2009年陕西省导游资格考试工作通知
2009-09-07 14:01:44来源:陕西省旅游局
各市旅游局、杨凌示范区旅游局:
根据《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国家旅游局有关精神,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现就2009年全省导游资格考试工作计划通知如下:一、报名条件
1、凡遵守宪法,热爱祖国,热爱旅游事业,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均可报名。2、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中具有中国公民身份的港澳居民均可报名。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公民须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学历证书或相关学历证明,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原件报名。持汉语类导游资格证报考外语类导游资格证的考生,可不提交健康证明。(二)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中具有中国公民身份的港澳居民报名需提交以下证件:
1、身份证明: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特别行政区护照或香港、澳门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回乡证)。不能提交特别行政区护照、来往内地通行证(回乡证)的,应提交特别行政区身份证明机关出具的未放弃中国国籍的相关证明。
2、毕业证书:香港居民须具有中五毕业及以上学历;澳门居民须具有中六毕业及以上学历。
3、身体健康证明:港澳特别行政区***批准设立的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或内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
报名时,身体健康证明须提交原件,其他证件须提交原件和复印件,原件经现场审验后即行退回。身体健康证明及其他证件复印件由受理报名的旅***政管理部门留存,并随报名表上交省旅游局。三、报名时间、地点及方法
报名时间:2009年9月15日---9月30日
报名考试地点:省导考委授权在10个市及杨凌示范区(区)设立2009年导游资格考试报名点。报名人数超过50人(含50人)的,在所在市(区)设立考点;报名人数不足50人的,所在市(区)的考生就近参加考试。
报名方法:考生按照本通知第二条提交相关证件,一寸免冠彩色近照四张,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就近到各市(区)旅游局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报名结束后,各报名点应将考生资料立即报送所在市(区)旅游局,各市(区)旅游局审核后,务必于10月10日前将报名表、汇总表送省旅游局,并按省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交纳考生考务费。四、考试内容及口试考评标准
(一)考试内容:导游综合知识(笔试)和导游服务能力(口试)两部分。(二)导游综合知识(笔试)考试科目:2008版《旅游法规》、《导游业务》、《导游基础》和《陕西导游》(其中红色旅游占陕导知识的25%,教材为《陕西红色旅游(导游)讲解词》)四科;外语类考生加试外语笔试,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使用导游考试推荐教材。(三)考试形式
将目前的五门笔试合并考试,具体为:
政策法规、导游业务两科合并考试,考试时间3小时。各满分100分。60分合格。
导游基础、陕西导游两科合并考试,考试时间2小时30分。各满分100分。60分合格。
外语考试时间1小时30分。满分100分。60分合格。
各科试卷选择题占65%,问答及案例分析占35%。(四)导游服务能力(口试)考试:景点讲解、语言表达、导游规范、素质仪表和应变能力等。西安地区考生及外语类口试考试抽题景点:(1)秦兵马俑博物馆(2)陕西历史博物馆(3)西安碑林博物馆(4)华清池(5)大雁塔及曲江旅游区(6)华山(7)法门寺(8)延安革命旧址(......>>
问题三:陕西考导游证需要买哪几本书? 1、现在除了少数省份有省导游证(北京的比较特殊),其余的基本都是全国导游资格证,陕西省的也是。
2、陕西省如果要考导游证,分为笔试和现场导游。
笔试用书:旅游教育出版社的《旅游法规常识》(第5版);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司编写的《导游业务》(第7版)、《导游基础知识》(第6版);陕西省旅游局编写的2012版《陕西导游》。《旅游法》列入考试内容
3、能通过体检。按国家新规定,体检不需要作“乙肝两对半”的检查,现在所有医院的体检表上,除非是特殊行业,一般都不做这个检查
4、陕西省市一年一次导游资格证考试,去年网上报名时间是2013年9月21日09:00-9月29日17:00
报名方式:(1)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陕西旅游政务网设有网上报名入口。考生在网上签写个人诚信承诺书,根据提示完成报名。(2)现场审核。考生就近到各市(区)旅游局指定的,省导考委授权设立的2013年导游资格考试审核、缴费点进行现场审核、缴费。打印《考生基本信息确认表》(本表一式两份,考生签名确认相关信息,正本留存,副本交考生带回作为审核、缴费通过依据)。考生现场审核、缴费成功后,即构成考生对所提交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的承诺并承担责任。
问题四:在陕西省考取导游证都需要那些书籍?考试内容分为:导游综合知识(笔试)和导游服务能力(口试)两部分。
导游综合知识考试科目为:《旅游法规》、《导游业务》、《导游基础》和《陕西导游》(其中红色旅游占陕导知识的25%,教材为《陕西红色旅游(导游)讲解词》)四科;外语类考生加试外语笔试,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使用导游考试专用教材。
导游服务能力(口试)考试为:景点讲解、语言表达、导游规范、素质仪表和应变能力等。
西安地区考生及外语类口试考试抽题景点:(1)秦兵马俑博物馆(2)陕西历史博物馆(3)西安碑林博物馆(4)华清池(5)大雁塔及曲江旅游区(6)钟楼、鼓楼、城墙(7)乾陵(8)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西安事变纪念馆(外语类考生第八题改为***寺)。
教材就是以上那5本书,你报名时在旅游局就可以买到,祝你好运!
问题五:西安的导游证怎么考?需要什么条件?有身高要求吗? 1、关于导游证:
导游证一般分为国导证,省导证,地方导游证,这几个证,从先往后先难后易。国导证最难考,不过国导考到手了在全国所有的地方都是通用的,所以还是建议考国导。
只要是高中及同等诉中专或是职高毕业就能考.不过现在不同的地方好像有些不同的规定吧.要看你所在的地区.
导游证的题目也是各个省自己出的,虽说是国导也要专业考所在省的部分知道.
现在大概都考三门:基础知道(这个是两本书的:全国的和所在省的)、导游业务、现场导游(这个会提前告诉一定量的景点,在现场抽题)
如果真的要考,就要先要当地的旅游局下面的一个部门――旅游培训中心打听一下。各地的报名费用和考试时间都不一样。不过导游证报名费都不低,要到500上下吧。再去培训中心买书和大纲。
一句话,只要把3本书都背完了,还有所有的景点导游辞都背了就能过。不过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至少要保证你的记忆力不差还有你对历史地理这些东西不反感,这些是首要的。你要准备一个月的时间要天天看书,(个人情况不定)。如果你本来史地知识就很好那就太好了。你会轻松很多。
6、还有一点就是很多人的误会,因为我们常说考导游证,但是我们考到的并不是导游证,只是导游人员资格证,但必要有了这个证才能去通过旅行社向当地旅游局申请导游证。这是一个过程了,就是说你考试之后一定要跟一家旅行社签了合同才可能拿到导游证。
问题六:2016陕西导游证考试通过率多少全国各省的录取率仅百分之二十几,比高考的录取率还低,竞争非常激烈。
2016年是全国统考,笔试机考科目评卷由计算机系统完成,现场考试评分由现场考试评委完成。考试结果以笔试成绩、现场考试成绩和总成绩分别划定分数线,笔试成绩、现场考试成绩和总成绩均满足划线要求的为合格。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考试科目一二三四都是笔试,且是选择题,其实只要把教材弄懂通过很简单。
科目五是口试,要背诵导游词,这个要多花些时间准备。
推荐看看101贝考导游证考试,全部根据最新考纲整理教材,有考情考务的详尽说明
问题七:陕西省西安2016年导游证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报名费多少?在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于2016年7月29日9:00至8月29日20:00期间登录进入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按照报名指引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有关资料。
完成网上报名后,考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到省级旅游主管部门指定地点进行现场资格审核。
现场资格审核合格的考生,方可交费。交费截止时间为2016年9月21日24:00。交费完成后,报名费不予退还。
问题八:陕西导游证怎么考一、导游有何报名要求?
遵守宪法,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导游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
外语类考生须用所报考语种的语言进行“导游服务能力”一科考试,并加试口译(中译外和外译中)。
一般在每年10、11或12月份。具体时间由各省结合自身情况自定。报考者可到地旅游事业管理局查询。
考生需要带的材料有:1寸照片5张以及身份证、学历证书(均为原件)、县级以上医院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按工作区域划分:海外领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简称全陪),地方陪同导游人员(简称地陪),景区景点导游人员。
按语种划分:中文导游(包括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导游),外文导游(包括英、日、韩、法、德、意等语种导游)。
按技术等级划分: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导游。
六、导游资格证与导游证有何区别?
导游资格证是国家对从事导游服务人员从业资格的证明,有效期终生,而导游证是从业许可的证明,有效期3年(可续)。通过考试,取得导游资格证,只是进了导游的大门,要从事导游职业,还要按照规定取得导游证。我们在这里谈到的是导游资格证的考试。
七、导游考试前是否需要参加培训班?
报班的好处是信息全面、丰富,学到一些书上没有、考试不考,但带团很有用的东西,见识一些很有才能的导游或高校的资深教师,并交一帮朋友。报班不好的地方是:培训班质量参差不齐,教员水平普遍不高,而且费用不低(尤其对学生而言)。如果你有信心,也可以不报,仅让培训班帮你买教材,报名考试,也是可以的。
问题九:西安导游证咋考具体步骤有哪些费用大概多少下面的是我自己的一点意见(看你也不是旅游管理?)这个比较费钱,大概需要1500左右。要是不想做导游还是不考为好,比较麻烦,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时间上也是花费很大,一般需要准备三两个月,开始内容庞杂,涉及各个方面,都是需要记忆的。另外三年不从事导游职业,证就会失效,每年还需要年审和培训,这两项加起来都需要800块左右,不划算。而且现在导游员也不好干,全职的一月也没几个团,还不挣钱,考试内容分为笔试和口试,笔试:全国导游基础,地方导游基础,导游法规,导游业务等。口试:每个省的著名景点。希望你能考虑清楚,要是想干***也可考,毕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希望能帮助你。
问题十:怎么报考陕西导游证考试 2011年陕西省导游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预计为:8月中旬。考试介绍Top↑导游是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导游按工作区域划分可分为海外领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地方陪同导游人员、景区景点导游人员;按语种划分可分为中文导游(包括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导游)、外文导游(包括英、日、韩、法、德、意等语种导游);按技术等级划分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导游。
考试内容Top↑一、导游综合知识:为笔试,主要内容为:
(1)【旅游方针政策与法规及每年的时事政治】
(2)【导游业务】(含旅游案例分析)
(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地方导游基础】
(4)【汉语言文学基础】(北京与湖南的考生须考)
(5)【导游外语】(外语类考生须考,国语类考生不用考)二、导游服务能力:为现场考试,即口试,主要内容为:
(3)【导游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
外语类考生须用所报考语种的语言进行导游服务能力一科考试,并加试口译(中译外和外译中)。
报考程序Top↑凡符合报名条件者均可直接到所在地旅游局招考办报名,报名程序如下:
1.由报名人员向旅游局导考办索取并认真填写《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表》
2.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待业人员由街道办事外)考核合格,签署意见并盖章
3.报名人员须出示身份证,并提供学历证明的复印件,同时查验意见并盖章。
4.报名人员须提供区,县一级医院出具的近期健康状况证明并纳有关费用。
5.为适应人才流动的新形势,酌情允许符合条件的考生在非户口所在地参加导游资格考试。此类考生在报名时,应提供“暂住证”,并由现工作单位出具体证明信和考试意见;在非户口所在地无工作单位者不得报名。
6.已取得《导游资格证书》(限国际社证书)申请加试其他语种考生的报名程序与新考生相同。
尽快通过各种渠道将本通知精神向社会公布,并做好本年度导游资格执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
考试教材Top↑笔试:【全国导游基础】【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参考书:【旅游案例分析】口试:【地方的旅游景点导游词】【导游规范服务】【导游应变能力及应急事件处理】报考条件厦门到重庆包车
Top↑遵守宪法,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报名时间Top↑由各省结合自身情况自定。一般各省的报名时间是在每年的六月至九月,考试一般在10月至12月间,所以考生要向当地旅游局问清楚报名的时间。参看2011年各省导游考试报名时间,点击查看>>2011年各省导游考试报名时间汇总
提交材料Top↑1.本人身份证(原件),外省的须暂住证
2.学历证明(高中毕业或中专毕业以上)原件
3.国家县(区)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近期健康状况证明(必须包括常规检查及肝功、乙肝两对半检查)
4.本人1寸正面半身免冠彩色照片四张
5.在报名地点领取并填写完整的《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表》
7.在自己户口所在地的旅游局报名;在校大学生在学校所在地的旅游局报名;在外地打工的,须持打工城市的暂住证,在该城市的旅游局报名
8.报考外语导游资格考试的要外语专业的大专以上,非外语专业的本科以上
三、西安著名景点导游词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西安著名景点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钓鱼台位于宝鸡市东南40公里蟠溪河上,南依秦岭,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叠翠,景色绮丽,历史久远,是古今中外颇享盛名的游览胜地,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钓鱼台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隐居十载,滋泉钓干遇文王而闻名于世,史料典籍均有记载。唐贞观年间:“太公兵家者流,始令蟠溪立庙。”并植柏四株,至今犹存。至清乾隆年间有庙宇17处,著名的有太公庙、文王庙、山门口、三清庙等,河东岸的钓台遗迹,河道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贤台以及飞瀑流霞,浪声莫测。钓鱼台建筑风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
根据记载,太公钓鱼台有3处,初钓河南新安城东,继钓陕西咸阳城西,后钓宝鸡县伐鱼河谷,而三处中又以幡溪钓鱼台最为有名。因为,姜太公在此垂钓的时候,遇到周文王的拜谒,辅佐朝政,才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文武之治”盛世。从此以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唐代诗人李白、许浑,宋代诗人苏轼都曾游览于此,并赋诗记胜。唐代的钓鱼台就此建庙塑像,历经3次重建,至今人们还可以看到“太公庙”、“文王庙”、“望贤台”、“乞子崖”、“钓鱼台”等一些庙宇,祭钓堂、殿、廊、楼、台和一石驮五柏等壮观奇景。《吕氏春秋》(水经注)有“太公钓兹泉”的记叙,民间亦有“太公背泉垂钓”、“周文王纳谏邀贤”、“武吉代薪奉母”等传说。古往今来,钓鱼台就以其盛名招待游客,宋代文学家苏轼曾游此地,留下“夜入幡溪如入峡,照山炬火落惊猿”的名句。站在伐鱼河上的瓦子坡村南眺,秦岭群峰峥嵘起伏,重峦叠嶂,郁郁葱葱,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近看,奇峰耸峙,翠柏葱绿,庙宇宏伟,水色碧透,绚丽诱人。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块屹立在伐鱼河畔的奇特巨石——“丢石”。丢石,是一块庞大而完整的石英花岗岩体,上大下小,呈碗形,丢石上几乎找不到任何裂隙。丢石北侧有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宝鸡知县徐文博书写的4个1米见方的苍劲大字:“孕磺遗璞”。丢石高6.6米,上部直径11.2米,下部直径仅4米,伐鱼河湍湍急流擦石而过,大有一触即倒之势,然而,千百年来,它始终“稳如泰山”,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雄伟壮观的姜太公庙在丢石右上方的河边。房屋出檐斗拱,雕梁画栋,古香古色,为唐贞观初年所建,明嘉靖年间整修,清乾隆二十六年重修。庙前正立着4棵40余米高的参天古柏,枝杆粗壮,根深叶茂,四季常青,传说为唐代所植,此为钓鱼台景观之一。周文王庙,由姜太公庙盘山而上即到。文王庙依山而建,庙堂重瓦危檐,布局严谨,巧夺天工。隔河山腰,还有规模更加宏伟的武王庙和武吉庙。武吉庙内原有一根武吉担柴用的铁肩担,重60公斤,“_”中丢失。据钓鱼台碑得记载,这里自唐代设神修庙,计有庙宇、祭堂17处,殿、廊、搂、台共40余间,现在多数已重建恢复。从丢石顺水而下,河水层层下跌,浪花飞溅,向下游直泻,形成一个个深潭,犹如朵朵雪莲盛开。离丢石100米处,有一水面宽广,水色碧透的深潭,名“滋泉”,泉边有一石英花岗岩巨石嵌入河心,巨石上有两道40厘米长,15厘米深的平行光滑浅槽,相传姜子牙来此隐居后,每每在此垂钓,年深日久,便在巨石上跪出了两道槽痕。钓鱼台即由此得名,侧方岩壁上雕凿有“钓鱼台”3个巨型篆字。
从丢石溯水而上,两岸高山对峙,河谷狭窄,谷坡陡峭,水流湍急,有“一步跨过伐鱼河”之称。沿峡谷再上河谷,豁然加宽。一座双曲拱大坝挡住了去路,这即是“钓鱼台水库”。钓鱼台水库,坝顶宽2米,坝长200米,坝高50米,水深45米,总库容量255万立方米,1973年开工,1978年12月建成,可灌溉2200公顷农田。水库大坝东端有一八角亭,记载了水坝开工时间,使用人力及竣工日期,具有古代亭台楼阁和现代建筑艺术的综合风格,典雅灵秀。大坝中间有一观景楼。登上观景楼,整个风景区尽收眼底。钓鱼台水库为这里增添了不少风景。夏秋季节,水面碧波荡漾,周围高山披红挂绿,湖光倒影,煞是好看,游人乘坐小船或游艇漫游水面,恍如置身于桂林漓江之上,杭州西湖之中,十分惬意。从坝侧溢洪跌下一道瀑布,约40多米高,瀑布飞流而下,如白练垂挂,似银河倾泻,訇然之声震耳欲聋,水珠飞溅数丈之远,日光照在迷蒙瑰丽的水雾上,竟幻化出一道绚丽无比的七色彩虹,云蒸霞蔚,壮观无比,充满诗情画意。冬春季节,水库冰封水面,光滑平整如明镜,雪落山间,银装素裹,一片银色世界。巨厚的冰层,成了游人的天然滑冰场。水库的天然景色和人工建筑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耐人寻味的风景画。
历史上的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生在商世,因见纣王无道,遂弃官出走,隐居在此,终日以垂钓度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成为后世人们的俗话。后来他终于被周文王发现。文王礼贤下士,亲到伐鱼河畔迎聘。于是,被尊为军师的姜太公遂辅佐文武二王开创了在中国历史上卓有成就的西周霸业,自己亦名留青史。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石台孝经》和公元837年刻成的《开成石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石台孝经》修盖的碑亭。《石台孝经》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后面是孝经原文,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底座由3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卷云瑞兽。此碑由4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石台孝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50252字,用石114方,两面刻文。清代补刻的《孟子》17面3万余字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12部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为当时印刷术不很发达,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就把这12部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我国自东汉开始,曾先后7次刻经。《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是以险峻著称的西岳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西安城东120千米的华阴市以南。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华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整个山体线条简洁,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现在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等景观,均给人以仙境般的美感。
各位游客朋友,华山不仅自然景观美不胜收,人文景观也令人震撼与叹服。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皆因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数十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华山还是道教名山,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华山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游记和传说故事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在华山诸多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神话故事有“巨灵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箫引凤”等。20_年,华山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从玉泉院出发,去游赏众多惊险瑰丽的景观。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青柯坪,请看东边的一块巨石,名叫“回心石”,前面是华山第一道险境千尺幢,以前体弱者到此石处向导就劝其回头下山,故有“回心石”之名。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元朝道士贺志真带领两个徒弟在华山开道凿洞,每凿一洞,就让给别人,这样天长日久,两个徒弟就有些不高兴,认为本想跟师傅学点东西,现在不但没学到什么东西,而且天天吃苦凿洞,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这天,师徒三人在南天门外悬空凿洞时,两个徒弟心怀叵测,砍断绳索,眼看师傅坠人深渊。两个徒弟随即下山,当走到回心石处与师傅相遇,因此知道师傅已经成仙,不是凡人了,于是悔恨不已,决心回心转意,又随师傅上山修炼。后来两个徒弟也都修炼成仙了。
千尺幢是一条峭壁上的大裂缝,陷在两旁的巨石之间,共370余级台阶,坡度极陡,每级台阶的宽度不过三分之一的脚掌,幸好两旁都有可助攀爬的铁链。仰望天际,一线天开。俯视脚下,如临深渊。石级顶端犹如井口,倘若把“井口”用铁盖盖住,通往华山的道路便被堵塞,所以称之为“太华咽喉”。
出千尺幢不远是百尺峡,这里是登华山的第二道险关。两壁高耸,中间夹有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上刻“惊心石”三个大字,游人要从石下小路穿过,确实惊心动魄。此后还有仙人桥、俯渭崖、黑虎岭等小险处,就到了登山的第三道险关老君犁沟,这是夹在陡峭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险道,深不可测,有石级570有余。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华山的精华部分——西峰。西峰,又称莲花峰,得名于峰顶翠云庙前右侧的那块大石,其状如莲花,山峰奇拔峻峭,如刀切剑削,壁立千初。此峰最髙处有“摘星台”,登台俯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浩瀚无际,渭、洛二水如银带,北望黄河细如丝。唐代大诗人李白观赏此景后曾写下“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美丽诗句。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300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像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西峰上美丽景观比比皆是,还有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最广。峰上崖壁题刻遍布,工草隶篆,琳琅满目。峰北绝顶叫西石楼峰,峰上杨公塔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题词。塔下岩石上有“枕破鸿蒙”题刻,是书法家王铎手迹。特别是莲花洞,也叫莲花石,太乙莲台,此石头如莲花瓣覆盖石上,顶上的松树在气象站没有砍去一半前,就像莲花的莲蓬一样,很有意思!各位朋友,华山景区还有东峰、南峰、北峰等美景,请大家一边攀登一边欣赏,3小时后在山下停车场集中返回。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欢迎大家再来华山。
欢迎你们来到古城西安,我是你们此次西安之行的导游,我姓__,大家叫我__导好了。今天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就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秦兵俑。景点位于西安临潼,大约需要四十分钟车程,等到了那里,你就可以看到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其实就是秦兵马俑的陪葬坑。你们知道秦兵马俑的来历吗?原来在以前的朝代,皇帝死后都要活人陪葬,后来到了秦朝,一个大臣对秦皇说:“之前的朝代都是用活人陪葬,这对您不是很妥当,不如让能工巧匠打造一支用泥土做成的您那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如何?”秦始皇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就答应了下来。其实要不是秦始皇当年的这个点头同意,就没有今天这气势雄伟的秦兵马俑。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秦始皇陵园,请大家依次下车。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_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一号坑。在三个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平方米;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盖起了一个巨大的拱形大厅。我们可以走进大厅在细细游赏,游赏时也要注意安全哦!
大家请看,那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就将军俑。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还有很多精彩的武士佣、骑兵俑、良马。这些兵马俑一个个神态各异、精彩绝伦,真是看了大饱眼福。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形象的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秦兵马俑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祝大家接下来的旅程愉快!
一块古老的土地,历史老人曾镌刻了无数的辉煌;一座年轻的城市,时代之神正编织着美丽的梦想。
西安,古称长安,是当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笔下《马可·波罗游记》中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早在1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以西安的蓝田猿人为代表,揭开了人类文明的一页。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此建造了村落——半坡村,成为中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西安的建城史已有3100多年。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二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中国意为中央之国,中国的中心之点或叫大地原点就在西安,难怪“秦中自古帝王州”!秦始皇在此建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阿房宫,在骊山建造了规模巨大、埋藏极为丰富的历史宝库秦始皇陵,在汉唐时期,西安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东有罗马,西有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至今,西安与世界名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无愧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
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明代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市内有6000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西安旅游区内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黄帝陵;汉武帝刘彻之墓汉茂陵;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释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处法门寺等驰名中外的景点。
自然景观峭拔险峻,境内及附近有西岳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王顺山、骊山、楼观台、辋川溶洞等风景名胜区,更有周边的森林公园十余个。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辉映,构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韵风姿。
西安的旅游商品生产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秦俑仿制品、仿古青铜器、秦绣、玉器、丝绸、工艺瓷器、户县农民画、唐三彩、瓷板画、景观表、麦杆画、关中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十分丰富。全市有推荐旅游购物商店15家,可以较好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购物需要。同时,西安的餐饮业可以供应全国八大菜系及欧美西餐、日本料理、韩国烧烤、东南亚风味、清真等各式美味佳肴,发掘仿唐菜120多种,形成以唐菜为主的传统菜和以陕菜为主的现代菜。在全国饮食业优质产品评选中西安的饺子宴,羊肉泡馍等八个品种荣获金鼎奖,特别是西安独具特色的地方小吃吸引着八方宾客。厦门导游报名
西安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是中国东部通往西北、西南以及西亚各国的咽喉。如今铁路、公路、航空交织成网,四通八达,把西安与全国连成一体。中国四大国际空港之一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与国内各城市开辟有100多条航线。
如今的西安,又是一座以机械、电子、电工、航空航天、轻工工业为主,拥有500多个科研机构、40余所大专院校,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整洁的现代城市。
中国明西安府城墙。在陕西省西安市。建于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和元代奉元城基础上扩建而成。原为夯土城墙,明隆庆年间(1567~1572)巡抚张祉在夯土城墙外首次包砖。清乾隆年间(1736~1795)陕西巡抚毕沅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和加固,将包墙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道、宇墙垛口等。城墙周长13.75公里,为中国现存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墙。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献记载,明代修建的西安城,西墙和南墙都是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墙而增修加长的,东墙和北墙是扩大新建的。西墙和南墙内均发现有唐代城墙和城门的遗迹。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明代修建的城墙用黄土加石灰、细沙并掺麦秸、草渣混合分层夯筑而成,夯层厚10~12厘米。城墙高12米,底宽16~18米,顶宽12~14米。墙顶均以三层青砖铺设海墁,每隔40~60米处,有一砖砌溜水槽和吐水嘴。城内除四门左侧各有登城马道外,另有6处马道。城墙内沿墙四周筑女墙,外沿墙有垛口5984个。城墙外壁四周有马面98座。马面伸出墙面11米,宽20米,各马面之间相距120米,恰在弓箭和火铳的射程之内。
城的四角各筑有一个突出城墙的角台(楼),除西南城角台为圆形外,其他3个为方形。据发掘得知,这种圆形角台是元代的建制,明代扩建西安城时,因西南角未动而保留下来。城墙每面各辟一门,东名长乐,西名安定,南名永定,北名安远。门外筑瓮城,门上建楼,门楼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闸楼及周围城墙已在民国初年拆除,现存正楼、箭楼6座。除南面箭楼下无门洞外(门洞分从瓮城左右开),其他3门箭楼下各穿门洞。门洞高宽6米,深19.5米。正楼为重楼,面宽七间,进深二间,高36米,三层檐歇山顶,周有回廊,楼下及平座均施斗□,箭楼以青砖为主结构,面宽十一间,进深两间,高33.4米,单檐歇山顶,正面分设四层箭窗,各12孔,总共48孔,左右各3层,总共9孔。楼的背面有两层房檐,均施斗□,下有檐廊。城外护城河宽20米,深10米。1983年开始对城墙进行全面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