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西安外国语学校是211吗
西安外国语大学不是211。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陕西省一共有8所211大学,分别是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这8所院校均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外国语大学也不是985大学。陕西省985大学共三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目前211、985大学已经不再评选,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西安外国语大学(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西外大”、“西外”,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外语院校之一,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高等学府,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成员之一,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一所以外语教育和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国家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
西安外国语大学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是西北大学俄语系、兰州大学俄语系、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于1951年合并组建的西北俄文专科学校;1952年,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并入西北俄文专科学校,学校开始招生;1958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1986年被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6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被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50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治外交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在西北建立一所外语院校。
1958年,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
2006年,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是中国第四所外国语大学。
2013年1月,经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4年9月,学校经批准设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7年5月,西安外国语大学与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联合成立陕西高校“长安联盟”。
截至2021年6月,学校长安、雁塔、振华、雅荷四个校区总占地1593亩;本科生、留学生、硕博研究生等各类在校生2万余人。
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外语教育和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凭借雄厚的实力被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截至2021年6月,学校下设20个学院(部),开设60个本科专业,4个辅修专业,覆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
截至2018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845人、外聘教师282人,“双师型”教师4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348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735人,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陕西省“三五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5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2人,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3人,陕西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3人,陕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5个。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1个。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名牌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1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人才培养也得到一定的保障,学校毕业生以“外语功底扎实,交际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工作快,敬业爱岗,踏实肯干,有发展潜力”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拥有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9个校内科研机构。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波兰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
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实验室介绍:西安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英文:Key Laboratory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Language)成立于 2020年,是为响应国家战略规划,适应学校发展需要,推动科研基地实体化建设而成立的二级单位。实验室立足“探索语言奥秘、提升语言智力、保护语言能力、助力语言智能”的发展思路,拟建设一个以阐释人类语言加工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神经基础为主体和核心,以促进儿童语言智力发展、辅助诊断和矫正重大脑疾病造成的言语障碍、开发基于多维大数据的个性化智慧语言教学与评测系统等社会服务功能为应用重点的研究平台。
截至2016年5月,学校纵向项目获准立项62项,横向项目20余项,各级各类获奖3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2016年,学校4项目获批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资助,20项目获批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立项。2013年,20项成果荣获“2013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标志图案的上半部分是由建校初期“西北俄文专科学校”的老校门形状衍生而来,用最直观的手法展现了学校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同时,老校门的形状和西安的“西”字以及古城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标志图案的下半部分是半个开放的地球图形,以经纬线作支撑,一方面象征着地球和世界,代表着面向全球,坚持走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道路;一方面以经纬线为分割,构成了学校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代表着学校特色鲜明又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文字方面继续沿用毛体“西安外国语大学”七个字,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边缘优化处理,英文全称呈“U”字型排列,美观大方;英文缩写“XISU”设置在校门内侧,下方是建校时间“1952”,象征着学校历史悠久。标志上方两侧的麦穗图案呈对称分布,寓意学校的教育事业成绩喜人,硕果累累;标志外轮廓为盾形,代表着刚毅正直,寓意学校的办学作风严谨,求真务实。
截至2021年6月,西安外国语大学先后同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270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实施学硕博不同层次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师生互派、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合举办国际会议等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引进美国、德国、瑞士、日本及香港地区的境外访学、实习项目。学校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留学基金委中美富布赖特项目定点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合作院校,是接收国家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单位,中国西北地区唯一经教育部认证的HSK(笔试及机考)和HSKK考点单位。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成立中亚学院开展中亚国家留学生教育,成立9个“一带一路”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并获教育部批准与阿联酋沙迦大学举办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在哈萨克斯坦、阿根廷、法国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并被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陕西省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先后授予“先进中方合作机构奖”。2012年,经国家汉办批准设立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西安)。学校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管理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办ACCA教改班、CIMA教改班、CFA教改班,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共建俄语语言文化中心,与德国明斯特大学共建中德学院;韩国文化院、德国歌德学院、美国普城英语集团分别在学校设立了“世宗学堂”“歌德语言中心”“秦苏珊英语中心”。此外,学校还设有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预备教育中心、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留学培训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俄语、法语、旅游管理、翻译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英语、法语
省级特色专业: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旅游管理、翻译、德语、会计学(ACCA方向)、日语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英语、法语、会计学(ACCA)、旅游管理(英语)、工商管理(CIMA)、金融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
省级一流专业:英语、俄语、日语、翻译、德语、商务英语、旅游管理、汉语国际教育、西班牙语、酒店管理、阿拉伯语、法语、工商管理、金融学、会计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闻学等
省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
省级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财务会计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英语写作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精品课程:英语精读、英语写作、英语翻译、法语精读、基础日语、德语精读、英语模拟导游、俄语翻译、英国文学、英语视听说、中国文化解说、管理学、法国文学史、翻译与实践、国际贸易与实务、商务英语写作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财务会计、国际商法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财务会计、商务分析、旅游学概论、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国际贸易实务、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外语教师教育ESP课程、旅游地理学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商务、应用型翻译、国际旅游、国际化外语教师教育、国际会计、国际化应用型金融人才和国际工商管理(CIMA)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教育学、政治学、地理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新闻传播硕士、教育硕士
截至2017年底,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纸质图书1012785册,当年新增84763册,生均纸质图书53.55册。图书馆拥电子图书6178784册,数据库40个。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外语教学》《人文地理》《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学术刊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地理学核心期刊,其中《外语教学》、《人文地理》杂志连续多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外语教学》、《人文地理》连续获评“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
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需要,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目前,211工程和985工程已经统筹为新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但是211大学依然受到广泛关注,毕竟能够入选211工程的大学,说明其办学实力已经得到了社会和教育部门的认可,也算是比较好的大学了。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985大学即参加“985工程“的大学,即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大学即参与“211工程”的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985大学都是211大学,但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
“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
“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的简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厦门私人导游网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陕西省有8所大学入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空军军医大学。
二、西安外国语大学是211院校吗
西安外国语大学不是211。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陕西省一共有8所211大学,分别是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这8所院校均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外国语大学也不是985大学。陕西省985大学共三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目前211、985大学已经不再评选,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西安外国语大学(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西外大”、“西外”,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外语院校之一,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高等学府,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成员之一,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一所以外语教育和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国家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
西安外国语大学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是西北大学俄语系、兰州大学俄语系、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于1951年合并组建的西北俄文专科学校;1952年,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并入西北俄文专科学校,学校开始招生;1958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1986年被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6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被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50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治外交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在西北建立一所外语院校。
1958年,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
2006年,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是中国第四所外国语大学。
2013年1月,经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4年9月,学校经批准设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7年5月,西安外国语大学与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联合成立陕西高校“长安联盟”。
截至2021年6月,学校长安、雁塔、振华、雅荷四个校区总占地1593亩;本科生、留学生、硕博研究生等各类在校生2万余人。
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外语教育和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凭借雄厚的实力被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截至2021年6月,学校下设20个学院(部),开设60个本科专业,4个辅修专业,覆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
截至2018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845人、外聘教师282人,“双师型”教师4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348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735人,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陕西省“三五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5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2人,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3人,陕西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3人,陕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5个。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1个。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名牌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1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人才培养也得到一定的保障,学校毕业生以“外语功底扎实,交际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工作快,敬业爱岗,踏实肯干,有发展潜力”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拥有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9个校内科研机构。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波兰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
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实验室介绍:西安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英文:Key Laboratory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Language)成立于 2020年,是为响应国家战略规划,适应学校发展需要,推动科研基地实体化建设而成立的二级单位。实验室立足“探索语言奥秘、提升语言智力、保护语言能力、助力语言智能”的发展思路,拟建设一个以阐释人类语言加工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神经基础为主体和核心,以促进儿童语言智力发展、辅助诊断和矫正重大脑疾病造成的言语障碍、开发基于多维大数据的个性化智慧语言教学与评测系统等社会服务功能为应用重点的研究平台。
截至2016年5月,学校纵向项目获准立项62项,横向项目20余项,各级各类获奖3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2016年,学校4项目获批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资助,20项目获批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立项。2013年,20项成果荣获“2013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标志图案的上半部分是由建校初期“西北俄文专科学校”的老校门形状衍生而来,用最直观的手法展现了学校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同时,老校门的形状和西安的“西”字以及古城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标志图案的下半部分是半个开放的地球图形,以经纬线作支撑,一方面象征着地球和世界,代表着面向全球,坚持走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道路;一方面以经纬线为分割,构成了学校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代表着学校特色鲜明又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文字方面继续沿用毛体“西安外国语大学”七个字,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边缘优化处理,英文全称呈“U”字型排列,美观大方;英文缩写“XISU”设置在校门内侧,下方是建校时间“1952”,象征着学校历史悠久。标志上方两侧的麦穗图案呈对称分布,寓意学校的教育事业成绩喜人,硕果累累;标志外轮廓为盾形,代表着刚毅正直,寓意学校的办学作风严谨,求真务实。
截至2021年6月,西安外国语大学先后同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270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实施学硕博不同层次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师生互派、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合举办国际会议等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引进美国、德国、瑞士、日本及香港地区的境外访学、实习项目。学校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留学基金委中美富布赖特项目定点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合作院校,是接收国家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单位,中国西北地区唯一经教育部认证的HSK(笔试及机考)和HSKK考点单位。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成立中亚学院开展中亚国家留学生教育,成立9个“一带一路”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并获教育部批准与阿联酋沙迦大学举办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在哈萨克斯坦、阿根廷、法国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并被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陕西省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先后授予“先进中方合作机构奖”。2012年,经国家汉办批准设立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西安)。学校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管理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办ACCA教改班、CIMA教改班、CFA教改班,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共建俄语语言文化中心,与德国明斯特大学共建中德学院;韩国文化院、德国歌德学院、美国普城英语集团分别在学校设立了“世宗学堂”“歌德语言中心”“秦苏珊英语中心”。此外,学校还设有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预备教育中心、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留学培训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俄语、法语、旅游管理、翻译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英语、法语
省级特色专业: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旅游管理、翻译、德语、会计学(ACCA方向)、日语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英语、法语、会计学(ACCA)、旅游管理(英语)、工商管理(CIMA)、金融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
省级一流专业:英语、俄语、日语、翻译、德语、商务英语、旅游管理、汉语国际教育、西班牙语、酒店管理、阿拉伯语、法语、工商管理、金融学、会计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闻学等
省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
省级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财务会计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英语写作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精品课程:英语精读、英语写作、英语翻译、法语精读、基础日语、德语精读、英语模拟导游、俄语翻译、英国文学、英语视听说、中国文化解说、管理学、法国文学史、翻译与实践、国际贸易与实务、商务英语写作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财务会计、国际商法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财务会计、商务分析、旅游学概论、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国际贸易实务、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外语教师教育ESP课程、旅游地理学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商务、应用型翻译、国际旅游、国际化外语教师教育、国际会计、国际化应用型金融人才和国际工商管理(CIMA)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厦门导游服务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教育学、政治学、地理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新闻传播硕士、教育硕士
截至2017年底,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纸质图书1012785册,当年新增84763册,生均纸质图书53.55册。图书馆拥电子图书6178784册,数据库40个。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外语教学》《人文地理》《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学术刊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地理学核心期刊,其中《外语教学》、《人文地理》杂志连续多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外语教学》、《人文地理》连续获评“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
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需要,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目前,211工程和985工程已经统筹为新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但是211大学依然受到广泛关注,毕竟能够入选211工程的大学,说明其办学实力已经得到了社会和教育部门的认可,也算是比较好的大学了。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985大学即参加“985工程“的大学,即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大学即参与“211工程”的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985大学都是211大学,但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
“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
“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的简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陕西省有8所大学入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空军军医大学。
三、有哪些大学在西安
有人说过,“母校就是你骂她千万遍却不允许别人骂一句的地方”。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西安的学子们都是怎么黑自己母校,以及,顺带把西安城给黑了的!关于西安各大学,坊间有这么一首打油诗:
外院的美女,西电的汉,交大的痞子满街窜;
政法的花,西大的草,长大的和尚到处跑;
邮电的帅哥,石油的狼,建大全校都流氓;
师大的饭,西农的床,西工大的女生吓死狼!
还有一个总结:交大的才子,西电的学子,西大的妹子,西工大的包子。我千里迢迢大包小包地来到西安,然后......招手到手都断了仍然打不到出租车,没办法了只能挤公交,刚一上车就发现手机钱包证件被偷了......
我觉得西安最大的优点就是大学生多。路上随便抓一个同龄人,不是交大师大科大长大就是西工大西法大西各种大……这种感觉……噢,不要太棒……
在西安上大学是一种什么体验?是怎么走都会迷路的钟楼地下盘道,是看在眼里从未上去过的钟楼鼓楼,是脾气爆裂张嘴瓜皮的公交大叔,是四年丢了的三部手机,是到处都在开发的商铺楼盘,是路灯下暖黄色的法国梧桐,是车窗外街景流逝迟到奔跑的少年,是边抱怨边怀念的匆匆四年,是永远回不去的我的青春......
读大学期间已经成为老家小伙伴的导游,西安是一座有积淀、节奏慢的城市。生活会觉得很舒服,很惬意,也能给你带来很多惊喜。相信我,你会爱上它。
班上有一个同学,上海人,在西安交通大学读书四年,出来一口陕西话,吃饭必加辣椒和醋,还要大蒜~~
西安没有北上广深的发达,没有北上广深的高瞻远瞩,没有北上广深的诸多机遇,但是如若有缘来西安读书,请认真的感受这个城市的魅力和深沉,这不是一个浮躁的城市,这是个步步千年的古都。
1、历史感。姑且不论城墙里面清一色的古典建筑,西安各个地方都几乎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
2、干燥。除了今年学弟学妹们好声音的时候西安连下15天雨之外,西安下雨或者下雪的日子真心少的可怜
3、风小。其实西安空气质量真心比我老家强,但是一旦一个月不刮大风或者没有雨,西安就会果断开启发射大雁塔模式(雾霾),那么机智的西安的小伙伴们就开始轮番开始跪求大风,颇有诸葛亮借东风的架势,但是,很不幸的是,从来没有灵验过。
4、民风淳朴(或者是剽悍)。西安的土著们在路上都是很小心翼翼,但是一旦碰到公交这种化学物质,那么就开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应,操着一口陕西话就巴拉巴拉
5、学校林立。作为西北第一都市,西安的一溜的大学不少,不过大多数都是理工科基佬大学,在友谊路一溜的梧桐树的烘托下,满股基佬味有没有!
西安马路两边都是高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夏天下雨可以不用打伞,直接在树底下穿行。秋天的时候,梧桐树叶变成金色,纷纷落下,再来点小风和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姑娘,脑补一下是什么样的画面(这其实是当年我在学校里面看到的真景,我在后面走着,看得有点呆了)。
学校可以说是城市的一个缩影,是城市的一个投影。以上西安的特点,大体上也适用于学校。对西交不熟。除了瓜大,经常去西大和西电。总体感觉都差不多。乍一看都是破败不堪奄奄一息的节奏。和东边的学校比,这边的色彩实在是灰暗,不养眼。可能因为怕灰,大家都图省事,无论男生女生,灰黑色衣服居多。特别是冬天,一眼望去,心里不禁长叹,生活很无聊。
你知道传说中的西安四大名校是哪四大吗?告诉你——必须是西工大附幼,西工大附小,西工大附中,西工大。
看各种西电西工大农林科技理工大的屌的不行不行的给跪了。只想说陕吃大真心男生天堂,美食美女美景还有很多机会不解释,虽然没有他们厉害,好歹女朋友绝对会甩去辣些学校的基友好几条街相信我。
学在西工大,活在秦岭下,死在自动化。每到考试周的时候,瓜大东大分校和边家村职业技术学院自习室和图书馆布满了各种黑不溜秋的头,望眼放去,都是考试对生活满满的恶意啊。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的学生在宿舍躺着就能把工作签了,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躺签”,还有的人在宿舍挫折麻将就出国了,所以叫“搓出”。
交大是一个闹鬼圣地,大西安的鬼神逢年过节都会在这里聚个会什么的......
本人在进交大的第一年就听说交大个别楼层闹鬼,号称见过的人绘声绘色的有,缄默不语者有。为了弄清真相,本人对于交大神鬼事件从历史上进行了考证,并结合个别同学的描述,前后经历了一年的时间。
西安乃是十三朝故都,交大的神鬼也并非来源于一处,经过我大致的分类,按属地分为以东三为中心的汉唐女鬼区、以中一为中心的文革械斗闹鬼区、以西二为中心的明代怨鬼区和以教一为中心的交大校友恋鬼区。
夏天抬头看:全是五颜六色的太阳伞;低头看:全是白花花的腿……
傍晚走在学校主道上会一会儿看见一个穿着睡衣的就走过去了……
然后有穿睡衣的在打水,有穿睡衣的在打饭,有穿睡衣的在买东西,有穿睡衣的去洗澡……
西外男生,大一是男生,大二像男生,大三像女生,大四是女生。在西外流传甚广的一句话……
由于男生甚少,女汉子成风,劳动力紧缺,于是还有另外一句话: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畜生用。厦门导游兼职
女厕所比男厕所多了近乎一倍!!!小爷我今天心情好~上完课来撒泡尿~来到了厕所前,左看女厕所,右看又是女厕所!踏马哒!上个厕所还要换层楼!
西安是这样一座城市,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抱怨这个城市,抱怨它混乱的交通、落后的建设以及无处不在的小偷,但是,当你晚上与恋人哪怕是友人走过那大雁塔前的音乐喷泉,看过来一盏盏镌刻着唐诗的灯;当你走进夜色里的钟楼,对,就是那个车水马龙里静静矗立着的钟楼;甚至是当你走过沉默的城墙的时候,你会有那么一瞬间爱上这座城市。像是一壶后劲十足的老酒。
手机丢了一次,冬天雾霾也很严重,春秋两季还有沙尘暴,洗过的衣服被风一吹基本算没洗。但是,西安的城墙,西安的回民街,还有古香古色的街道都忘不了,肉夹馍,凉皮,冰峰三件套,羊肉泡馍,烧烤简直太美。感谢西安的四年,经历太多,朋友,同学,大学,女神,往事历历在目,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回去复读的冲动,但现在,从来不后悔在西安待了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