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西安外国语大学是211院校吗
西安外国语大学不是211。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陕西省一共有8所211大学,分别是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这8所院校均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外国语大学也不是985大学。陕西省985大学共三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目前211、985大学已经不再评选,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西安外国语大学(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西外大”、“西外”,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外语院校之一,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高等学府,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成员之一,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一所以外语教育和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国家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
西安外国语大学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是西北大学俄语系、兰州大学俄语系、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于1951年合并组建的西北俄文专科学校;1952年,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并入西北俄文专科学校,学校开始招生;1958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1986年被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6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被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50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治外交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在西北建立一所外语院校。
1958年,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
2006年,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是中国第四所外国语大学。
2013年1月,经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4年9月,学校经批准设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7年5月,西安外国语大学与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联合成立陕西高校“长安联盟”。
截至2021年6月,学校长安、雁塔、振华、雅荷四个校区总占地1593亩;本科生、留学生、硕博研究生等各类在校生2万余人。
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外语教育和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凭借雄厚的实力被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截至2021年6月,学校下设20个学院(部),开设60个本科专业,4个辅修专业,覆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
截至2018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845人、外聘教师282人,“双师型”教师4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348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735人,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陕西省“三五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5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2人,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3人,陕西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3人,陕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5个。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1个。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名牌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1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人才培养也得到一定的保障,学校毕业生以“外语功底扎实,交际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工作快,敬业爱岗,踏实肯干,有发展潜力”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拥有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9个校内科研机构。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波兰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
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实验室介绍:西安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英文:Key Laboratory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Language)成立于 2020年,是为响应国家战略规划,适应学校发展需要,推动科研基地实体化建设而成立的二级单位。实验室立足“探索语言奥秘、提升语言智力、保护语言能力、助力语言智能”的发展思路,拟建设一个以阐释人类语言加工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神经基础为主体和核心,以促进儿童语言智力发展、辅助诊断和矫正重大脑疾病造成的言语障碍、开发基于多维大数据的个性化智慧语言教学与评测系统等社会服务功能为应用重点的研究平台。
截至2016年5月,学校纵向项目获准立项62项,横向项目20余项,各级各类获奖3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2016年,学校4项目获批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资助,20项目获批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立项。2013年,20项成果荣获“2013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标志图案的上半部分是由建校初期“西北俄文专科学校”的老校门形状衍生而来,用最直观的手法展现了学校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同时,老校门的形状和西安的“西”字以及古城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标志图案的下半部分是半个开放的地球图形,以经纬线作支撑,一方面象征着地球和世界,代表着面向全球,坚持走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道路;一方面以经纬线为分割,构成了学校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代表着学校特色鲜明又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文字方面继续沿用毛体“西安外国语大学”七个字,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边缘优化处理,英文全称呈“U”字型排列,美观大方;英文缩写“XISU”设置在校门内侧,下方是建校时间“1952”,象征着学校历史悠久。标志上方两侧的麦穗图案呈对称分布,寓意学校的教育事业成绩喜人,硕果累累;标志外轮廓为盾形,代表着刚毅正直,寓意学校的办学作风严谨,求真务实。
截至2021年6月,西安外国语大学先后同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270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实施学硕博不同层次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师生互派、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合举办国际会议等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引进美国、德国、瑞士、日本及香港地区的境外访学、实习项目。学校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留学基金委中美富布赖特项目定点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合作院校,是接收国家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单位,中国西北地区唯一经教育部认证的HSK(笔试及机考)和HSKK考点单位。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成立中亚学院开展中亚国家留学生教育,成立9个“一带一路”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并获教育部批准与阿联酋沙迦大学举办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在哈萨克斯坦、阿根廷、法国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并被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陕西省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先后授予“先进中方合作机构奖”。2012年,经国家汉办批准设立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西安)。学校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管理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办ACCA教改班、CIMA教改班、CFA教改班,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共建俄语语言文化中心,与德国明斯特大学共建中德学院;韩国文化院、德国歌德学院、美国普城英语集团分别在学校设立了“世宗学堂”“歌德语言中心”“秦苏珊英语中心”。此外,学校还设有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预备教育中心、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留学培训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俄语、法语、旅游管理、翻译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英语、法语
省级特色专业: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旅游管理、翻译、德语、会计学(ACCA方向)、日语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英语、法语、会计学(ACCA)、旅游管理(英语)、工商管理(CIMA)、金融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
省级一流专业:英语、俄语、日语、翻译、德语、商务英语、旅游管理、汉语国际教育、西班牙语、酒店管理、阿拉伯语、法语、工商管理、金融学、会计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闻学等
省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
省级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财务会计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英语写作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精品课程:英语精读、英语写作、英语翻译、法语精读、基础日语、德语精读、英语模拟导游、俄语翻译、英国文学、英语视听说、中国文化解说、管理学、法国文学史、翻译与实践、国际贸易与实务、商务英语写作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财务会计、国际商法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财务会计、商务分析、旅游学概论、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国际贸易实务、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外语教师教育ESP课程、旅游地理学厦门推荐导游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商务、应用型翻译、国际旅游、国际化外语教师教育、国际会计、国际化应用型金融人才和国际工商管理(CIMA)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教育学、政治学、地理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新闻传播硕士、教育硕士
截至2017年底,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纸质图书1012785册,当年新增84763册,生均纸质图书53.55册。图书馆拥电子图书6178784册,数据库40个。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外语教学》《人文地理》《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学术刊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地理学核心期刊,其中《外语教学》、《人文地理》杂志连续多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外语教学》、《人文地理》连续获评“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
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需要,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目前,211工程和985工程已经统筹为新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但是211大学依然受到广泛关注,毕竟能够入选211工程的大学,说明其办学实力已经得到了社会和教育部门的认可,也算是比较好的大学了。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985大学即参加“985工程“的大学,即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大学即参与“211工程”的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985大学都是211大学,但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
“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
“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的简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陕西省有8所大学入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空军军医大学。
二、(西安翻译学院)咨询一下 西安翻译学院 学校情况!
我院系于1987年经陕西省教委批准成立,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实施以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同时可举办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涵盖"文法、理工、经管、艺术"等多学科多专业的一所综合性民办本科高校。我院下设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和翻译研修生院等六个二级学院,开设近60个计划内本科、计划内高职、计划外自考本科专业及各专业方向。
我院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招录统招计划内“三本”1480名(个别省被列入二本招生)、统招计划内高职3900名和四年制计划外自考本科生4620名。为提升入学生源层次,我院统招计划内谢绝“第二志愿”、谢绝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高职”,我院2008年计划外自考停招专科,谢绝“三校生”,仅招录各省高考建挡分数线以上的四年制计划外自考本科。
办学与理念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坚持以生为本、坚持教育公益性的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将“读书、做人、文明、亲情、变革、奋进”作为校训,“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志者成材,让奋进者辉煌”作为座右铭,将创建世界一流民办大学作为责无旁贷的己任,通过几代人乃至十几代人的努力去实现“与世界接轨,创东方哈佛”的西译宏愿。
规模与保障 20多年来,6万余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在校生规模近4万之众的我院,以2000亩自有校园、70万平方米自有校舍和相对健全的教学生活设施和10亿元价值的自有校产,为维护就读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享誉海内外的西译品牌效应更使我院登上了中国民办高教首发阵容的制高点。
教学与成果近几年来,我院编撰的《翻译》和《陕西导游》均成为省级精品课程,陕西省教育厅将我院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育》评为省级高职重点的30个专业之一,2007年10月,西安翻译学院译还被《中国翻译协会》命名授牌为“中国翻译协会外语教学实验基地”。不仅如此,我院统招计划内“第一志愿”报考率,“专升本”上线率和每年“一次性就业率”、非统招计划外“自考”或“学历文凭考试”通过率、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英语A级考试合格率、陕西及北京导游证考试合格率、“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和“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资格考试”通过率等,均远超于全省平均通过率。
设施与实力我院除外语类配置同声传译模拟实验室、模拟导游实验室和为数可观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等语言类实验室外,还在4000余台高配置品牌计算机群的基础上建成了38个理工类实验室,价值2000万元《金算盘ERP实验基地软件系统》的实训基地软件更使我院经济管理类的教学与实践如虎添翼。我院两万平方米、藏书百余万册的大型数字图书馆,数万个终端的万兆级校园网、4千余台高配置品牌计算机群、700多个教室中60多座多媒体投影阶梯教室、标准足球场、室内风雨操场、篮、排、网球场等运动场地和绿化容积率,以多个A级食堂为主体的餐饮群和商店超市等,构成了我院基本完整的硬件教学与生活综合配套体系,成为西译学子潜心学习涉猎世界的知识圣殿。
复合型模式除仅面向计划外自考生源的五年制翻译研修生院和四年制国际关系学院外,每个二级学院均分别招录统招计划内本科、专科和非统招计划外本科生。对于四年制本科,全面实施我院独创并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的“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或“专业+英语+现代化技能”、培养“复合实用型双专业涉外人才”的教育模式,外语专业加开“国际贸易、国际旅游和英语师范等第二专业方向主干课程”加以复合,统招非外语专业专科加开“听说领先的外语专业部分主干课程”。无论统招本、专科及非统招自考本科各专业,均可选修办公自动化、网络知识、外贸函电、公共关系、礼宾礼仪、或小轿车驾驶等公共技能课。对于三年制统招计划内高职,我院将原有每周24课时增开至每周28学时,以实现三年达到四年课时量,全面提升计划内高职的就业层次。
变革与创新我院还独辟蹊径地从每年万余名新生中,在近半数的非统招计划外自考生源中,挑选敢于放弃自考本科学历考试挑战传统文凭、敢于投身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并有一定经济能力出国实习深造的百名品学兼优者,进入我院独创的"五年不拿国家文凭、实行全封闭管理、创造全外语环境、实施全外语教学、自主课程设置、自主选择教材、培养自由职业型会议口译人才的翻译研修生院深造。5年来的成功实践,西译研修生院毕业生分别受到了美国蒙特雷翻译学院和香港理工大学、北外高翻院和北京第二外国语高翻院等青睐,其中美国蒙特雷翻译学院和香港理工大学已先后破格录取我院研修生院50余名大五学生深造硕士学位,其中首批17名毕业生已纷纷在香港高薪就业,出国劳务担任翻译者更不乏其人。西译研修生院大胆创新的全外语氛围,正向万余人规模的西译外国语学院潜移默化地蔓延和拓展,无疑是对非英语国家学生进行英语高等教育由量变到质变的创举。
赛事与见证 2006年以来,在《CCTV全国“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21世纪·联想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翻译形象大使大奖赛》和《全国精英口译翻译大赛》等全国高校四大英语赛事中,我院以研修生院学生为主体的多名选手与国内诸多名牌高校选手同台角逐,先后夺得三项全国冠军、两项全国亚军、两项并列全国季军,陕西赛区和西北赛区所获冠亚季更是枚不胜举,被国内高校誉为当今全国高校英语赛事中异军突起的“一匹黑马”。初英语赛事外,我院信息工程学院选手还于2007年荣获由陕西省五个部门组织的《陕西省首届计算机技能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以及2008年的《西安市软件业教工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厦门自由行导游
我院实行谢绝走读的“全日制全住校全封闭”准军事化严格管理,加之每周的大课时量和规定的早读和晚自习,20多年来校园秩序井然、学习蔚然成风、人文情怀浓郁、环境舒适安全,赢得“要学习,到西译”的社会美誉。西安市委、市政府、市综合治理委员会和市公安局连年授予我院“安全单位”、“先进单位”和“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我院荣获民政部授予的“全国民营非企业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中央六部委先后在京授予我院《全国食品安全百佳先进单位》和《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称号;2006年,陕西省教育工委和陕西省教育厅授予我院“文明校园”称号。
我院在每年万余名新生入围的基础上主动提高入学门槛,一改民办高校“宽进严出来者不拒”的招生惯例,破天荒地将非统招计划外生源入学标准定位于各省高考建挡分数线上,实行“严进严出”的“相对优质生源战略”。不仅如此,近五年来诸多生源大省以“第一志愿”填报我院统招计划内本科和高职的考生人数常数倍于我院投放指标,致使我院计划内“三本”和计划内“高职”最低录取分数线皆大幅度上扬。我院计划内外清一色的高考专科或本科上线生的入围,营造了民办高校绝无仅有的相对优质生源群体,为我院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明校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满载希望的方舟,陶冶情操的熔炉”已成为万千学子和家长对西译的共识。
学历与文凭统招计划内毕业生由我院颁发并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验印的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或专科文凭;非统招计划外各专业均通过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后获取国家承认的专科、本科文凭及学士学位。
就业与收费我院不包分配、择优推荐,谢绝走读。我院统招及非统招收费及退费,均按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财政厅和陕西省物价局联合制定的统一标准执行。
20多年来,我院6万余名本科、专科层次和自考毕业生基本上均能当年顺利就业,全国各地的三资企业上门索聘已成为西译一道亮丽的风景。近几年来,西译迎接毕业生考研、出国深造或劳务成为西译毕业生的又一潮流,西译学子以其外语和“复合实用型”优势被众多名牌公办高校录为研究生者枚不胜举。2006年国家权威部门曾对全国民办高校2000-2005级毕业生所作的“工资水平抽样调查”表明,我院以“商务英语专业平均收入”和“个人平均月工资2860元”两项佳绩双双夺冠。2008年5月,我院8200名应届毕业生又提前就业了95%,实现了连续第19年高就业率的奇迹。
山风习习、河水潺潺、曲径坝柳、满苑书香的我院,沐浴于南郊大学城高校林立的人文氛围,坐落在古代大诗人王维喻为“太乙近天都”、离西安市中心28公里初的秦岭山脉终南山麓,是万千学子潜心学习的世外桃源。我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丁祖诒教授和数以百计投身西译的高校著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率10万西译学子,张开双臂以满腔热情拥抱来自全国各地向往接受高等教育的高考有志青年。
2004年5月12日,中国教育家协会评选丁祖诒同志为“优秀民办教育家”和“民办教育卓越成就奖”。
2005年1月8日,由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中国民办教育》杂志社和北京中青世嘉教育机构联合组织的“人民满意的民办大学”评选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评选结果揭晓仪式。丁祖诒院长荣膺“中国杰出民办教育家”称号并位居榜首。
2005年6月6日,丁祖诒院长获西安十大魅力先生之首。
2005年7月11日,由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中华慈善总会、搜狐网、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机构联合举办的“教育改变中国系列行动”在京举行了评选揭晓颁奖典礼暨新闻发布会。丁祖诒院长当选“感动中国—中国慈善教育家荣誉勋章”。
2005年7月12日,扬子晚报“最受尊敬的民办高校院(校)长”大型调查活动结果揭晓。丁祖诒获此殊荣成为八位最受考生尊敬的民办高校校长之一。
2005年9月9日,华商报社举办“2005感动陕西十大校长”评选活动中,丁祖诒院长当选“2005感动陕西十大校长”。
2005年9月29日,丁院长荣获《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2005年百名最杰出教育家荣誉。这份光彩夺目的证书郑重宣布将西安翻译学院院长丁祖诒先生列入2005年百名最杰出的教育家名单,以表彰他在高等教育领域作出的贡献。
2005年10月12日,由“民办教育研究年度报告”——《中国民办教育研究 2004-2005》课题组评选出的“民办教育最具影响力人物”日前公布。评选出的30位人物中,国内民校航母的缔造者西安翻译学院院长丁祖诒等30位资深民办教育界人士赫然在列。即中国民办教育20年最具影响力人物名录。
2005年12月8日,“十五”陕西行业领军人物候选名单隆重推出丁祖诒院长作为民办教育唯一代表入围。
2005年12月17日,中国互联网与教育史上重要的一天。由搜狐网与全国24家媒体联合打造的“2005中国教育年度总评榜”揭晓典礼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酒店隆重召开。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院长以18781人次票数(占总人次的16.35%)荣登2005年度“全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榜首。
2006年2月15日,由省社科联、工业经济联合会、商业联合会与华商报共同举办的第二届陕西经济推动力总评榜颁奖盛典在此隆重举行。丁祖诒院长以其卓越年度业绩荣获《陕西2005经济公众人物》的大奖。
2006年2月28日,在“辉煌‘十五’和谐陕西”大型新闻调查之英雄盛典上,丁祖诒院长作为民办教育唯一代表荣登“十五”陕西行业领军人物榜首。
2006年3月7日,陕西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厅和省扶贫办等七厅评选丁祖诒院长为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2006年3月10日,丁祖诒院长以最高票被《腾讯教育》评为2005“全国十佳民办教育家”之首。
2006年3月26日,由陕西社会科学院等部门共同举办的首届陕西城市经济文化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经济文化杰出贡献奖颁奖典礼上,丁院长荣获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贡献“五杰”。
2006年4月6日,丁祖诒院长被推选为《当代陕西》封面人物。
2006年4月27日,在第六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高峰会议上,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中华教育家协会、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组委会授予丁院长等几位杰出的民办学校校长“优秀民办教育家”称号。
2006年5月21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央教科所、中国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等六部门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教育管理科学人物奖”暨“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学校”颁奖大会。丁祖诒院长在京荣获“卓越成就奖”。
2007年4月21日,在第二届陕西城市经济文化发展高峰论坛暨陕西城市经济文化发展贡献奖颁奖典礼上,丁祖诒院长获得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发展贡献终身荣誉奖。
2007年8月29日,新浪教育推选丁祖诒院长为功勋人物。
2007年11月24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召开的首届全国职业院校就业质量建设高峰论坛暨2007年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成果发布会上,丁祖诒院长被授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杰出贡献奖”。
2008年1月14日,在2007中国教育年会上,丁祖诒院长分别问鼎了含金量最高的两个奖项:《2007年中国教育十大新闻人物》荣誉和《中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称号。
2008年5月18日,唯一由陕西省教育厅推举的西译院长丁祖诒当选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2008年5月26日,在腾讯教育、现代教育报和中国民办教育杂志等三方主办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大典》活动中,丁祖诒院长独得“中国最受尊敬民办教育家”、“中国最具责任感教育领袖”、“中国民办教育终身成就奖”和“中国民办教育30名人”四项大奖。
三、西安外国语大学是怎么样的学校
1、西安外国语大学创建于 1952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 4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其前身是西北大学俄语系、兰州大学俄语系、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合并组建的西北俄文专科学校,招收俄语专业本科生, 1958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 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6年 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经过 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实现了由单科外语院校向突出外语特色,以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的转变,是国家西部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在西北地区的外语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学校现有 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 1593亩,建筑面积 64万平方米。学校办学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多媒体网络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同声传译室、模拟导游实验室、新闻采编实验室等现代化设施齐全。先进的卫星接收系统可接收不同语种国家电视节目。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建有大型电子学术期刊文献库。
3、学校现有 25个院、系、部等教学机构, 37个本科专业, 6个辅修专业,与国外两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英语专业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和日语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俄语、西班牙语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4、学校为非通用语提前单独招生院校和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单位。现有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外国留学生及各类培训学生 2万余人厦门旅游找导游。学校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建立了教学水平评估、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004年 11月,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19个二级评估指标中 17个被专家组评为优秀。 2007年 10月,在教育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
5、学校科研实力强,设有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外语教育研究所、人文地理研究所等 22个学术和研究机构,还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合作共建国际教育交流研究中心,形成了较为完整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外语及跨学科科研体系,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及外国文化部资助的科研项目,出版了高质量的大型辞书、专著、译著、论文和教材。学校创办的《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人文地理》等学术刊物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地理学核心期刊,其中《外语教学》、《人文地理》杂志入选 2008— 2009年度 CSSCI来源期刊。
6、学校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国(境)外 118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有 43所国际知名大学的外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担任专职教师或合作研究。学校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富布莱特项目定点院校、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单位。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欧亚大学建立了陕西省高校在海外创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与澳大利亚、日本、法国、西班牙、加拿大等 19个国家和地区的 45所学校实施本科生、研究生"双校园"培养项目。与美国洪堡州立大学合作创办了西外洪堡学院,与法国巴黎摩达尔时装艺术设计学院合作创办了西外巴黎时装艺术设计学院。在韩国文化院、韩国驻华使馆、韩国驻西安总领事馆支持下成立了西安外国语大学“世宗学堂”。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歌德学院合作建立西安外国语大学歌德语言中心。学校还在新加坡和英国还建有 2个学生实习基地。五年来已派出近七百名学生赴国外大学学习。厦门复工包车
7、学校是西北出国留学人员的培训基地。教育部早在 1979年就在学校设立了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近 30年来先后培训各类出国留学人员 55期,共计 86000余人次,其中国家公派留学人员 2820余人次,单位委托定向培养 30000余人次,高级职称以上占到 80%,他们中有两院院士、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企业家等。 2007年 12月,学校与美国普城英语集团联合成立秦苏珊英语中心。 2008年 3月,学校又与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合作建立了出国留学培训基地。
8、为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将紧抓国家高等教育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立足陕西,服务西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方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一流的多科性综合外国语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