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西安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散文
1、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居住时间长了,就难免会产生感情,对那里的风土人情就会产生很深的印记;而一旦离开了那个地方,又会心存念想,时间久了,就变为一种思念,而这种思念是挥之不去的,有时是支离破碎的,有时是较为长远的,我对西安的思念就是这样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中涌动,这大概就是因为在脑海中的“第二故乡”之缘吧。
2、大凡当过兵的人都会把部队所在地称为第二故乡,于我而言,西安就是我的第二故乡,那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先后多次辗转于西安及周遭的周至、蓝田等地,也进驻过号称八百里的秦川,那里,留下了我的“青春梦想”、“军校梦想”、“就工梦想”,梦想五彩缤纷,令人幻想向往;那里,是我冲向前线的驿站,给我勇气和力量的地方。那里,还是我告别心爱的部队,奔向家乡的地方。从此,这与我不同寻常的地方,就不只是十三朝古都历史踪迹对我的吸引,也不只是震撼的兵马俑、美丽的华清池对我的诱惑。我的心中增添了一种超越于风景名胜的精神力量,在我与西安之间平添了一种感情色彩,并且随着时间的久远,就如同那陈年老窖,越品越香,让我慢慢品读一下驻留在我心中已久的西安。
3、让时光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的西安在我心目中还是一个较为模糊的字眼,不经意间会听别人说起过西安,就知道了那里是多个朝代建都的地方,还听说过周遭有华清池、兵马俑等名胜古迹,再其它的就不得而知了。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我,还是青春年少,血气方刚。也就刚刚当了两年兵,也就是在枯燥的军营里憋闷了两年,当一听说部队要往西安进发的消息,我的心早已飞出去了,此时的'心情就如同笼中的鸟儿要飞向蓝天一样,急不可待地倒数着天数,期盼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部队顺利联系好了列车,首长宣布了留守人员,要求看守好营房,管理好菜园。大部队就出发了,我们乘坐着一辆辆绿色“大解放”,鱼贯来到了许昌火车站,我和战友们兴高采烈,很有秩序地踏上了许昌至西安的列车,去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十几个小时的集体行军似乎感觉不出劳累,我向往已久的西安快要到了,这个时候的陕西兵就开始坐不住了,家住周至的士兵就用浓重的陕西话不停地喊着:“西安马上到了,西安离我(发e音)家不远了”,家是临潼县的部队通讯员田临潼就兴奋地介绍着华清池的胜景,就像是导游似的,这个时候,大家的心情都是激动的,恨不得马上就跳下火车,奔向西安古都。及至真正到了西安的时候,刚才那股热度反而冷却了不少,大家还是很有秩序地下了火车,整齐列队刚走出西安火车站,就看到部队“大解放”已等候在这里,我们便一一上了“大解放”,沿着陌生的古都大街,到达了部队临时营房,各就各位,在美丽的古都安下了家,从此,西安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对西安才有了质感,我慢慢地对西安有了深深的感情。
二、【生活】西安义工那点事
1、人们常说二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国则要看西安。
2、大二这个寒假,我又延续了每个假期离家数日的“习惯”。去了西安。
3、如果把人的记忆安排在一个名字叫“美好回忆”的小区里,那么出生那天的记忆在1号楼1单元。关于西安最早的记忆好像在7号楼,最初的记忆好像在12号楼,最早的接触也在15号楼……如今,每天的记忆都在入驻即将满员的19号楼,恍惚间,我已经长大,真的不敢想,再恍惚,我也该工作、成家……过年回家亲戚们私底下问的已经不再是学习成绩,而是有没有对象啊之类的。00后都有上高中的了,恍惚间,我们都已经长大。
4、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又是一个愿意体验生活的人。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古城西安,邂逅了一种新的寒假生活方式——义工旅行。就这样,偶然的人,各自偶然的机会,相聚在西安鼓楼旁边竹笆市67号——丝路长安青年空间。
5、十多天的义工生活,仿佛薄伽丘笔下的《十日谈》。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精彩上演。最近微信群中义工那些人,不停地发自己现在的生活,对共同的一段义工生活,大家都彼此怀念。这座自己参与建造的青空,一砖一瓦,每一幅墙绘,每一处花草,似乎都留下了我的手印。恍惚间,我突然感觉自己已经长大,就像青空,从一片空白变得缤纷多彩,从单调狭隘变得丰富开阔。致谢我的青空,我的义工之旅,我的小伙伴,和我那共同成长的日子。
6、走在景区公园,走在商场小店,20岁左右的我却被叫着叔叔。真的,我已经长大,不再是孩子,却还是孩子。
7、在西安,这段日子,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慢慢的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每天都在想很多很多。或许这就是长大了。可是我还不到19啊。
8、刚刚进入大二时,偶然的机会看到有四个地方青旅招募假期义工,不管是阴差阳错还是命中注定,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和“长安自古帝王都”之间选择了梦里的西安。高考志愿四个有三是西安的学校,造化弄人,恰恰去了三个之外的长春,而不是那些年梦中向往的西安。
9、丝路长安青年空间,便是这次义工旅行的目的地,也是义工生活的开始,一群有梦想的青年人的聚集地,正如她名字的含义一样。繁华的古长安、青色的耕牛、雪白的骏马以及豪华的香车,映衬着美丽的街市,别有一种诗情画意在里面,令人浮想联翩。
10、青年空间,一群群青年人,或是熟知,或是陌生,或是乡梓,或是天南海北。他们可以在这里肆意闹腾,绽放青春的光彩;可以在这里宣泄,释放各方的压力;可以在这里喝喝咖啡,享受闲暇的快乐;可以在这里临时居住,匆匆踏上下一场行走;也可以在这里促膝长谈,碰撞思维的火花等等等等。在这里在这里青年人呈现出不同的思想、故事、经历和价值观,让每个人向内自我探索,发现更多可能性,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同伴,找到归属感。
11、青年空间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青旅,它融入了更多的元素:求职公寓、讲座平台、书吧、创业园……一切能与青年那颗不甘平凡的心有关的任何元素都能够融入其中。所以才被称之为称为空间。
12、从银川到西安的火车,14个小时,不长也不短。
13、银川的夜幕就是比东北的晚,行进了一个小时,才有降临的意思。渐行渐远,慢慢的消逝了城市的建筑群,渐渐地走进了黄土高原,太阳也有四分之一落入山下,列车驶过一个又一个村庄,突然让人想起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这不就是发生在宁夏中卫的景观吗?不知为什么,这一次乘车竟欣赏到了美景。厦门包车价位
14、何时又能再次欣赏到夕阳西下的塞上景观呢?厦门口碑好导游
15、在电脑写了删,删了写,往往复复不知道从哪开始写。我们义工前前后后有20人左右,有上面提到的东北美女瑶瑶,有我刚到就离开的智恒、军宇,有和我同时到的室友石头,还有因为考研成为一对的苟苟和她男票,还有摄影师科仔,做饭超级好吃的大厨白璐,萌萌哒的秋秋,一看就像南蛮人的莹莹,还有壮壮的子豪,可爱的梅子和阿玲,后来才到的美奇,当然也有美女摄影欣姐,还有吴老大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大圣(青空的宝贝狗狗)。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少不了众人反对的小强,众人爱戴的高飞哥,还有小游姐,许设计师和他的团队,做保洁的杨阿姨等等。因为有他们,我才收获了这十多天的美好时光。
16、在青空三楼的厨房,每夜都会偷偷做点好吃的,当做夜宵,各种各样的黑暗料理;在418的房间里,和石头小强总能发生一些美妙的故事,逼着小强给美元,在门背后“怒打”老板小强;在四楼天台上那两罐黑色的啤酒瓶不知道是谁丢下的。
17、回想那些日子,我们逛建东街、买熟食、喝哈啤、灌小强,和设计师们KTV,一起解开心结,聊聊天,我们在一起就是要开心、快乐,现在还记得在西安一份钱打车,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18、回想华清池的那天,美味的大盘鸡、热情的导游阿姨、浓厚的文化历史、沁人心脾的温泉水、西安事变的残迹、遥遥看不见头的骊山台阶、一览临潼县城无余的烽火台、还有那十八弯的下山山路。
19、回想那几晚,小强无意中很多句话彻头彻尾的伤了大家的心,许设计师和高飞哥的安慰,义工之间的相互开导,有牢骚也好,有怨言也罢,集体罢工不干,跑到洒金桥美美的吃泡馍和小炒,十多人挤在回竹笆市的观光车上,穿过古城的街道,热热闹闹,地地道道的陕西话,吹着小风,那样的感觉是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
20、回想那个西安的一个哥哥,走街串巷,讲述着西安的历史,清真寺,回坊的故事,每条街道的故事,第一次喝山楂味的粥,吃着地道的美食,走过大学习巷,又走到那城隍庙。还有那麻辣小叁的牛蛙,城南巷的属于年轻人酒吧,射灯下的南门,环城公园的安逸……
21、想想那夜大雁塔下的音乐喷泉,跳动的音符,就如骚动的青春心。
22、白日各自的工作,时而枯燥,时而有趣,折射出想成长的我们影子;平时厨房、房间里的欢声笑语,道出了作为大学生最简单的心声:我们不想平凡,只想优秀;夜晚的音乐喷泉,欢快而有喜感,承载着大学生追求的梦想;时不时的对抗一下小强,知道他并无恶意,只是有时候处理方式不当……总之和大家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
23、那日,离开的时候,最后一次上天台看鼓楼的“文武盛地”四个字,看着楼道中丝路文化的墙绘,地上灰蒙蒙的建筑灰尘,以及各个没有软装结束的房间。厨房还亮着的灯,或许有的人还在吃晚饭,上车前吃了60个饺子,最后的晚餐是那么的香,恰好到兰州后吃的是面“上车饺子,下车面”,只是送的人现在已经天各一方,没有接的人罢了。
24、这次义工最大的遗憾就是即将结束的时候手机坏掉了,手机里的一个文档,用关键词的形式记录着义工生活的点点滴滴,现在已经无法找回那份文档,无法细腻的写下整个过程。原来的计划是从点点滴滴中扩展开来,把每个细节都放大,写出一篇长长的故事,从开学到现在两周,一直要写,但苦于文档丢失,不知道从何写起,也一直写不出来。也就只能这样了。也怪自己,没能提前做好西安的功课,那些历史、文化,那些故事只能匆匆记在手机,而不能留在脑海。
25、像类似这样的对话有很多很多,因为大家的假期都是差不多,要么浑浑噩噩度过,要么看书学习充电,要么打工挣点小钱,再者游山玩水。在这最无忧无虑的大学时光,只要玩的好,开心就好。我也希望那样。但是终究我们是要走进社会的,因为我们已经长大,是孩子却又不是孩子了。
26、我感觉西安的这段义工生活,从义工朋友们,从前来谈咖啡厅承包的商人,从西安城事中学会很多,能得到的绝不是眼前打个工赚点钱的小成就,也不是泡在图书馆看各种书的那种满足感。因为这种体验生活之后往往能带来深度的思考与不小的成长。这大概算是实践的真谛吧,只是我用义工旅行的方式,在西安完成了自己的一个社会实践,一个不同于校园中司空见惯的社会实践。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
27、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我还是那个答案:培养思维,学会生活。因为我坚信思维质量决定生活质量。只是现在脑海里没有太多的东西,不能深层次的解释这句话。
28、我不愿意把大学想的那么简单,学会求生的手段,找到工作,这样读大学变得毫无意义,这种读大学的方式那些不上大学的人也可以,甚至一小部分比科班出身的人做的更好。我不愿意把大学想的那么简单,学好专业课,多读书,这只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做到的事情,供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真的很高很高,你要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关心自己的人,更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
29、因此,我在通过各种方式培养自己的思维,不论是大量的读书,不论是更多的和80后聊天,通过各种方式关注着各种各样的话题,看公开课,带大一的参加各种比赛,带两拨徒弟,在各种微信群听在线分享会等等,还包括不断写东西,不断凝练自己的思维。我也通过各种方式体验生活,敢于尝试自己没见过的事情,返校回家的路上精打细算去玩,和山海关的路人谈长城抗战的历史,细心观察长春的美等等。
30、思维质量决定生活质量。既然上大学了,就要学到深层的东西,和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一样,那又算怎么回事呢?高成本投入,不获取点干货我不甘心。
31、这次义工,原谅我没按要求完成一个月,只做了十天;原谅我没能完完整的写下那些故事;原谅我没有更好的发现西安的美;原谅我义工期间偷懒不干活。
32、我愿意拿着着淘来的手绘美食地图和古城手绘地图,带着家人,带着自己喜欢的人,带着更多喜欢发现生活的美的小伙伴。再次探究西安,那座梦里的城市。
33、西安等我,我会再次前往,找回那些曾经的记忆,找回那份在最好的年华闹腾的记忆,发现更美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