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西安旅游B

带国外团的导游要求,怎么做外国人私人导游

西安旅游B 2024-04-02 2
带国外团的导游要求,怎么做外国人私人导游摘要: 本文目录导游经典顺口溜给老外当导游是怎样一种酸爽的体验秦始皇兵马俑导游解说语音讲解一、导游经典顺口溜...

本文目录

  1. 导游经典顺口溜
  2. 给老外当导游是怎样一种酸爽的体验
  3. 秦始皇兵马俑导游解说语音讲解

一、导游经典顺口溜

带国外团的导游要求,怎么做外国人私人导游

1、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停车买药,回到酒店呱呱叫,导游说什么,全都不知道!

2、带北京团,才知道自己官太小,带上海团才知道自己懂的太少,带深圳团才知道自己钱少……带台湾团知道自己身体不好……呵呵。

3、南京看石头,无锡看鼋头,苏州看桥头,上海看人头,杭州看丫头,西安看坟头,北京看城头。

4、上山气管炎、下山关节炎、不上不下脑膜炎。

5、西北归来不探古,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桂林归来不看洞。

6、绍兴的师爷,湖南的将,北方出皇帝,江南出才子。

7、常受委屈常流泪,有时还在车上睡,白天讲解晚上累,赔礼道歉被灌醉。

8、太姥的山啊!三都澳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的美!

9、天下景色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

10、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11、没到过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太小,没当过领导不知什么叫勾心斗角,没当过司机不知什么是奔驰蓝鸟,没去过深圳不知道自己兜里钱太少,没蒸过桑拿不知什么叫神魂颠倒,没进过浴池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小小鸟!

12、我去黄山时那里导游是这样说的:不去黄山------想死人,去了黄山------累死人,再去黄山------我不是人!

13、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

14、都说我们做导游的起的比鸡都早,吃的比猪都差,睡的比小姐都晚,干的比驴都累,赚的比民工都少!

15、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

16、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拿起话筒我要献丑,谁要是不鼓掌,谁就是嫌我丑;

17、旅游观光,把钱花光,为X地争光;

18、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才发现,爬来爬去累了一身臭汗;

19、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才发现,下了山,腿打颤,原来自己是个大笨蛋;

20、八菜一汤,米饭尽装,见菜不够,抓紧喝汤;

21、跟着导游走,吃喝啥都有,问啥啥都会,走着还不累;

22、红旗飘飘跟党走,蓝旗飘飘,跟导游走;

23、如果说第一次的相遇是偶然,希望下次的相遇成为必然;

24、人间自有真情在,能省一块是一块;

25、没知识不能没有常识,没常识不能没有见识;

26、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X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带国外团的导游要求,怎么做外国人私人导游

27、买东西不要比较,出门不要计较,晚上回房好好睡觉;

28、马达一响,美景分享;车轮一动,平安接送;

29、导游要有一张婆婆的嘴,有一颗妈妈的心,去对待客人,学阿庆嫂: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来的都是客,全凭一张嘴,人一走茶就凉;

30、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家一问啥也不知道;

31、真想拉着你的手,革命道路一起走,爱要怎么说出口,不要嫌我长得丑;

32、带走的只是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

33、跟着感觉走,拉着我的手。旅游观光,把钱花光

35、旅游观光钱财花光,钱财花光身体健康

37、我看起来有点老,就像陕西大红枣,外面皮子有点皱,其视为蹈海蛮好。

38、别看我长得胖,工作起来有力量,别看我长的瘦,工作起来有节奏。别看我年纪小,工作起来有技巧,别看我年纪大,工作再累也不怕。别看我长得高,登山钻洞常弯腰,别看我长的矮,工作有误立即改。

39、唱歌跟着感觉走,旅游跟着导游走,大家互爱手拉手,团结一起向前走。

带国外团的导游要求,怎么做外国人私人导游

40、旅游温馨提示:要做快乐的旅游人,要相信支持配合导游、司机的工作。

41、不要太多睡觉,不要太多比较,不要太多计较。

42、旅途当中苦不苦,看看长征二万五;旅途当中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旅途当中甜不甜,开心快乐多花钱;旅途当中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

43、开会太多使人累,喝酒太多使人醉;聚众赌博是犯罪,旅游消费最实惠。

44、好的商品带回家,家人又喜又是夸;喜的是你会识货,夸的是你想到她。

45、这种商品是个宝,他的销路实在好;他北销大连长春哈尔滨,南销广州上海和南京;过长江,出黄河,他已远销到外国;他销到日本韩国新加坡,还远销美国巴西墨西哥。

46、买了山水画,增长新文化;买了西瓜霜,不怕嘴长疮;晚上无乐趣,最好去看戏;要想家业欣,多卖真水井;披金显富贵,带玉保平安;买了好珠宝,好运跟着跑;请上与貔貅,出门不用忧;工艺品银饰,摆设显档次;攀比不会输,最好选南株;平常喝好茶,绝对保护牙;经常喝好酒,精神好抖擞。

47、武夷山水带不走,要带就带留香酒;七瓶八瓶不为多,买回家里慢慢喝。

48、加点套餐最好人多,品尝丰盛可凑几桌;浴足看戏优惠大伙,加看景点导游好说。

49、不是买房买地,不用看得这么仔细;不是买飞机大炮,不需要向领导打报告。

50、货比三家不吃亏,多看多听不能摧;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

51、今天的工艺品,明天的收藏品,娱乐消遣有点贵,人生难得几回罪。

52、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拿起话筒我要献丑,谁要是不鼓掌,谁就是嫌我丑。

53、旅游观光,把钱花光,为X地争光。

54、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才发现,爬来爬去累了一身臭汗。

55、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才发现,下了山,腿打颤,原来自己是个大笨蛋。

56、八菜一汤,米饭尽装,见菜不够,抓紧喝汤厦门起点包车

57、跟着导游走,吃喝啥都有,问啥啥都会,走着还不累。

58、红旗飘飘跟党走,蓝旗飘飘,跟导游走。

59、如果说第一次的相遇是偶然,希望下次的相遇成为必然。

60、人间自有真情在,能省一块是一块。

61、没知识不能没有常识,没常识不能没有见识。

62、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X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63、一个中心:健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64、买东西不要比较,出门不要计较,晚上回房好好睡觉。

65、马达一响,美景分享;车轮一动,平安接送。

66、导游要有一张婆婆的嘴,有一颗妈妈的心,去对待客人,学阿庆嫂: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来的都是客,全凭一张嘴,人一走茶就凉。

67、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家一问啥也不知道。

68、真想拉着你的手,革命道路一起走,爱要怎么说出口,不要嫌我长得丑。

69、带走的只是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

70、男人不吃醋,感情不丰富;女人不吃醋,家庭不和睦;小孩不吃醋,学习不进步;老人不吃醋,越活越糊涂;大家来吃醋,社会才进步。

71、跟着感觉走,拉着我的手。旅游观光,把钱花光。

二、给老外当导游是怎样一种酸爽的体验

说流利的英文后,一个优势就是我可以兼职做很多有意思的工作,比如当英文导游。

称呼他们为我的外国”客人“吧(总觉得怪怪的)。我的外国客人来自全球各地,由于我说英语,99%来自欧美(尤其是欧洲,不管母语是什么,客人的英语基本都能达到无障碍交流的水平),其中有游客、外企的商务人士及家人等等。

很多人问我,外国人怎么找到你的?这一行里,口碑很重要。一个客人满意你的语言水平和沟通表现(比语言水平更重要),他就会把你介绍给其他人,因为英语好的中国人他不认识别人,呵呵。你带过的外国客人多了,自然会有些声誉,就不用担心客源了。(当然,建立个人品牌推广自己也是很总重要的。)

有的客人非常Highly-prepared,画好路线图PDF一摞资料,来中国的前一年就联系我确定时间和行程。也有的客人是经朋友介绍的临时安排,上午得到消息,下午就开始。

老外比较倾向于自助游,所以通常来说,客人们是2至5人的小group,夫妻二人、一家四口,或者一伙朋友等等。也有特例,最奇葩的经历是,给国际学校的高中生带实践课。一个外教领着30多个中国青少年,加上我将近40个中国人,一整天说着英语,到处压马路。当时路人看过来的眼神也是醉了。

我生活在天津,当英文导游其实说简单了就是带着外国客人市内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或者去长城看看(话说长城真的是所有老外在中国的must,我觉得别人好几辈子的长城都让我这几年去完了)。

天津,作为一个直辖市,在老外中的知名度极低。赶不上北京、上海、广州、西安也就罢了,甚至连厦门、成都都比不上。不过这一、两年好了些,因为国际游轮母港的开放,也因为一次爆炸。

很多老外以为天津仅仅是北京附近一个码头的名字。(100年前就已经不再这样了,好不?)

还有很多老外住在北京好几年都不知道在半小时的动车里程外,有一个大城市叫天津。他们也许听说过,但以为是一个town!(有人口将近1600万的town吗?)

老外们对中国历史了解之少,对中国发展状况了解之少,我也是近几年才有深深的感触。(我们国家的对外宣传还要继续加强啊。人民日报调调下,表介意)

但我们对人家又有多深的了解呢?比如法国的、澳大利亚的二线城市?(美国恕我不敢举例,可能真有不少人了解。美国电影横扫全世界啊!)

这倒也给我做英文导游带来了便利,文化古迹那些一大段一大段的历史年代和名人,自然就不需要介绍了(要记住其实还真难)。说了老外们也没有什么概念,说不定还嫌我碍了他们东张西望。给外国客人讲解天津的历史,我基本上一句话带过:100年前,在中国的南方最繁华最开放的城市是上海,在北方是天津!客人们一下子就 Wow!明白了。这招真的是屡试不爽。

客人们一下子关于天津的问题就多了起来,我们就这样愉快地聊开了。

旅游如同课堂,我们习惯讲授与聆听,老外习惯讨论和问答。作为英文导游,我特别享受跟老外客人们的互动,尤其偏爱那种“十万个为什么”类型的客人。

因为你来我往,聊天越嗨气氛越好。气氛轻松了,客人更轻松地问,我能更好地答。

他问题的角度,我回答的方式,本身就是旅行。这就是当英文导游和当中文导游最大的区别!老外来中国旅行除了最著名的故宫、长城、兵马俑等,最感兴趣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城市面貌的不同。比如我们是不是还在穿同一制式的衣服,路上跑什么牌子的汽车,冬天怎样供暖,周末怎么放松,1升汽油多少钱,超市周末开车去还是平时走着去,商场几点关门.......

甚至作为导游,我本身就是城市的一部分,我的样貌衣着、精神面貌、语气手势,在相处的几小时内都生动给这个城市做着感性的诠释。

所以,做英文导游,语言能力过关是远远不够的。

国际化的文化背景知识非常重要!或者至少,你应该常出国旅行。

如果交流是一本书,语言是纸张,文化是内容。

要做一个让外国客人满意,一个有口碑不发愁订单从哪里来的英文导游,就需要回答得了客人的问题。

外国客人的问题非常多,要回答,就要知道他们为什么问。有时很简单,但如果你不知道国外的普遍情况,你的回答就没法让客人满意。(闲扯一句,咱们出国旅行流行起来是最近十年的事,而老外普遍跨国旅行经验丰富,见闻多。)

比如交通,和客人走在路上,前面红灯了,右拐道上汽车继续前行、右拐。客人就问了,为什么红灯了汽车还不停下?你们不是红灯停,绿灯行吗?

这时你就要知道,我们国家的交通规则是允许的free right turn的,而有些国家不允许。所以客人没见过!

不过咱们国家的交通状况,确实让所有老外大跌眼镜,尤其是第一次来中国的。他们习惯了道路上车辆让行人的交通,来到这里,用“手足无措“形容绝对不为过。很多人认为是自己看不懂交通信号灯。在路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旦遇到路口,瞬间蒙圈。

​有个澳大利亚客人做了特别形象的比喻,我后来经常借用来跟客人调侃。他说在中国,过马路本身就是一次冒险之旅(an advanture)。算上城市观光,真是花一份钱买了两样体验,值了!

关于交通,每每客人说Your traffic is very crazy的时候,我就笑着说Crazy,no no no,"flexiable"(灵活)。客人也跟着哈哈大笑。问题回答了,客人还开心。

类似的话题还有好多,比如引起老外客人们共同关注的还有:

天津这么多高楼,这跟纽约一样啊。

路好宽,没想到基础设施这么好!

为什么路上那么多女孩撑伞,又没下雨?(他们不明白中国女生要美白,他们都是美黑)

这里汽车是允许停在盲道上的吗?(每次都尴尬地承认是不允许的。还没想到如实又好玩的回答)

哎呦,小果子串在竹签上卖是个好主意。(那明明就是糖葫芦!)

路边这么多花儿呀,摆的真好看。(咱们国家花坛、绿植园林造型真的世界一流。)

你们给自行车把手穿棉衣服,好可爱(冬天车把上的防冻手套)

这些问题,作为导游不管于公于私都需要回应啊。仅仅笑一笑,是不够的。

最后就是体力了,好的体力肯定是需要的。一天走个7、8公里也是常事,遇上去长城就更是这样。不过,呵呵,我找到一个偷懒的办法:选择需要往返的路段,这样就可以坐在原地,等着客人们爬上去再返回来与我会合了。

不过很多时候,老外客人们都挺有趣,说说笑笑的。中午一起吃个饭,下午坐下来喝个咖啡,也不觉得走了太多。

当英文导游就是这样,身体”酸“,精神”爽“。(不过天天这样,身体真的会吃不消。腿疼、头大!)

用”酸爽“这个词做标题,也不算是标题党吧!

三、秦始皇兵马俑导游解说语音讲解厦门去土楼包车

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俑博物馆是一个专题性的博物馆,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墓的一个陪葬坑。

在参观秦俑博物馆之前,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秦始皇。秦始皇姓赢名政,他“奋六世之余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并且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世袭,所以自称“始皇帝”。为了巩固政权,他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官僚制度,统一国家的法律、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以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在统一全国之后,对内发展农业,对外发展经济,并且采取远交近攻政策,使国力不断强盛。同时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金”,秦始皇虽然勤于政务,但是为了统一思想,他“焚书坑儒”,为了享乐,曾募集70万刑徒修建“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给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公元前210年,在出巡途中,秦始皇暴病死于河北沙丘,终年50岁,死后葬骊山脚下的陵墓之中。

中国皇帝大都为自己营造巨大而豪华的陵墓。秦始皇也不例外。他在13岁即位时,就下令为自己修建陵墓。秦始皇陵墓南靠骊山,北面与渭水相邻。骊山风景如画、绿树成荫,据史书记载:“骊山山南多美玉,山北多黄金”,秦始皇正是贪其美名而葬在这里的。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在建设上都遵循:“虽死犹生”的思想,而秦始皇陵就是依照当时的秦咸阳宫的规模修建的。那么秦陵地宫的内部到底埋藏多少奇珍异宝呢?据《史记》记载:秦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只对秦陵内部做了大概的描述,陵内的实况,我们只能等到陵墓发掘的那一天了,相信到时候一定会引起全世界考古界的轰动。

1974年3月,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杨志发在距离秦始皇陵东1.5公里的地方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陶人碎片,经考古工作者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兵马俑坑。1976年通过钻探,在此坑的北侧20米和25米处分别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它们发现的时间定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0780平方米。这一发现震惊中外,为了妥善保护这些罕见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在遗址上修建了秦兵马俑博物馆。1978年9月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兵马俑后留言:“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这段话广为流传,现在“世界第八大奇迹”已成为秦俑的代名词,这里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秦俑坑是秦军的缩影,它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秦国兵强马壮的威武场面,李白在诗中描写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生动地描述了秦军的气势!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一号坑,它是整个军阵的主体,也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东西两端各有斜坡门道5个,坑道内有10个2.5米宽的夯土隔墙,把整个俑坑分为中间9条直通道、四周回旋相同的坑道。隔墙上架着粗大的横梁,再铺芦席、细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砖墁铺。一号坑按实战军阵排列,为步兵和战车组成的一个长方形的军阵,由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部分组成。我们现在看到的面东而立的就是前锋部队,南北西端各有一排面外侧立的武士俑是侧翼和后卫,他们是为了防止敌人旁敲侧击和从背后偷袭。中间有38路面东而立的纵队,这就是主体部分。从这里也体现了古代军阵布阵的一个重要原则“前锋必锐,整体必宏”。也就是说把一个军阵比喻成一把剑,如果一个军阵没有精锐的前锋,那么这个军阵就像是一把无锋的剑,便失去了杀伤力,可见前锋部队的重要了。

一号坑以北20米,就是秦始皇兵马俑的二号坑了。平面呈曲尺形,面积为6000平方米。是由步兵、骑兵、车兵、弩兵共同组成的军阵,由4个小阵组成,这四个单元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阵,又可以分开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攻能守,自我保护能力强,反应迅速,可以说是世界上反应最快速的一支部队。二号坑的四个单元中有三个单元配有车兵,战车占到整个军阵面积的半数以上,证明在秦代车兵仍为作战的主要兵种。

三号坑在一号坑以北25米,面积520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仅出土了4马1车和68个陶俑。这些陶俑的排列形式与一、二号坑完全不同。一、二号坑是按实战军阵排列的,而三号坑则是面向内相向夹道式排列;三号坑武士俑所持兵器也与一、二号坑内武士不同。一、二号坑中陶俑所持兵器有远射程的弓弩,近距离格斗的矛、戈、剑等,而三号坑内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铜殳。铜殳在秦代是一种专门用于仪仗的兵器。在北厢房内还发现了残鹿角一件、动物朽骨一堆,可能是专供战前占卜或祷告活动的场所。通观三号坑整个布局,应该是整个地下军阵的指挥部-军幕。

秦俑坑当中既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强大军阵,又有“运筹于帷幄之中”的将领,可见其思虑严密,布局严谨了。秦俑坑不仅是一座不朽的艺术宝库,而且还是一座巨大的秦代武器库,出土的兵器,都雄辩地说明了:在2000年前,中国的冶炼金属工艺以及技术标准化的管理水平就已经是世界第一流的了。好了,那么秦俑坑我们就先参观到这里,下面我将带领大家参观铜车马展厅。

如果说秦俑坑是大中显武的话,那么铜车马展厅就是小里透文了。前者把我们带入兵戈相交的战场,而后者则使我们感受到了舒适的宫廷生活。他们虽然都是秦陵的陪葬物,但是却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的铜车马。按照当时发现的顺序,他们分别被编为一号和二号铜车马,当时他们都被埋在7米深的坑里,外面用一个木椁装着。据考证,这两乘车的体积均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它们处处都依照真人、真车、真马制造。当年秦始皇五次巡游天下时,这两乘车就是车队中的两乘。两乘车都是驷马单辕,呈前后纵向排列,前面的一号车叫“高车”,也叫“立车”,赶车的御官和乘车人都站在车上。二号车叫“安车”,亦称“辒辌车”,分为前御室和后乘室,两室之间隔以车墙。御官坐在前御室,主人坐在后乘室。乘室前面和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车窗,后面留门。门窗都可以灵活启闭,窗上的小孔可以调节空气,从中外望。车上有椭圆形伞状车盖,而这圆形的华盖和方形的车厢,也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此车通体施以白色为底色的彩绘,显得华丽富贵,可能是供秦始皇的嫔妃乘坐的。一号车上配备有弓弩、剑、盾牌,驾车者带有官帽,说明这辆车是用来开道和保护后面二号车安全的,所以也叫立车。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的车队共有“九九八十一”辆车,而秦始皇乘坐的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安车,而是由六匹马驾辕的一辆纯金的马车。它很可能也被作为秦始皇陵的一个陪葬品埋在了秦陵附近。说不定到不久的将来金车也会被发现。希望到时候各位能够再来一睹皇家车队的迷人风采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西安旅游B本文地址:http://www.pdsd.cn/xian/post/39401.html发布于 2024-04-0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西安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