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资料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
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
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
是“4A”级旅游景点。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
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
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
[1]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博物馆效果图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
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素有“给我一天,还你万年”之称。
位于西安市小寨东路91号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陕西省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曾是13个王朝的都城,历时达1100多年之久,被认为是中国历史的中心舞台,因此地面、地下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仅帝王陵墓就有70多座。
因此西安也成为了全国十佳旅游城市。无论在博物馆的建筑、内部设施或陈列的展品面都是高水平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都堪称中国博物馆之最。
这座由我国著名女建筑师张锦秋设计的建筑,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反映一个博大、辉煌的时代风貌,既体现了13朝古都的帝王气势,又兼收并蓄传统园林和民居的设计手法。主题建筑整体采用黑、白、灰等淡雅的色调,创造了一个庄严、质朴、宏伟,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氛的现代空间环境。
这里馆藏文物多达37万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
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除了常规陈列外,馆内还经常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是首批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前身为1944年6月成立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950年改称西北历史陈列馆,1952年改称西北历史博物馆,1955年6月改称陕西省博物馆。198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生前指示,开始在现址筹建新馆,1986年夏破土动工,1997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并定名现名。
12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馆区占地 65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
下了车,对面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建筑,颇具盛唐风采,井然有序,错落有致,雄浑庄重,让人不觉眼见一亮。
跟随着队伍走进了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头巨大的石狮子仰天长啸,好像一名魁梧的卫士忠诚的守卫着巍峨的博物馆。我们首先要参观的是“大唐遗宝”专题展览。
据介绍,这一批珍贵文物是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基建工地上发现的。在这里,虽然我们只是欣赏到了出土的一小部分文物,但文物之精美;工艺之精湛,让人惊叹不已。
整个展览分为两部分。我们最先见到“玉润华光”部分,这一部分集中展示玉器、宝石等精品,其中不少都是海内外罕见的珍品。
其中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就是镇馆之宝“镶金兽首玛瑙杯”。我在家中的书上频频发现它的踪迹,晶莹剔透的玛瑙闪烁着神秘的风采。
一直希望有一天能见到它的实物。在这样的一次偶然的机遇下,能够见到它的“真身”,真让我有些受宠若惊。
第二部分“金银璀璨”表现了大唐工匠高超的技艺;更有数十枚银饼、银铤,留有唐代人錾刻铭文和墨书记录,为后人研究唐代历史留下了重要的资料。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带有异域风情的工艺品,以及由丝绸之路带来的异域钱币。
体现了中华唐代时期民族的交流和发展,也体现了唐代开放的时代特征。接着,我们参观了主馆。
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馆内的展厅设置也是如此,主要展现了周、秦、汉、唐代的精美文物。主要有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的彩陶,反映西周王都兴起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的青铜剑、兵马俑等,以及民族大融合文化遗存、佛教东渐的宗教文物,还有反映盛唐繁荣景象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等,让人耳目一新。
陕西历史博物馆真正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素有“给我一天,还你万年”之称。
位于西安市小寨东路91号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陕西省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曾是13个王朝的都城,历时达1100多年之久,被认为是中国历史的中心舞台,因此地面、地下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仅帝王陵墓就有70多座。因此西安也成为了全国十佳旅游城市。
无论在博物馆的建筑、内部设施或陈列的展品面都是高水平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都堪称中国博物馆之最。这座由我国著名女建筑师张锦秋设计的建筑,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反映一个博大、辉煌的时代风貌,既体现了13朝古都的帝王气势,又兼收并蓄传统园林和民居的设计手法。主题建筑整体采用黑、白、灰等淡雅的色调,创造了一个庄严、质朴、宏伟,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氛的现代空间环境。
这里馆藏文物多达37万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除了常规陈列外,馆内还经常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首批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馆藏文物171.795万件(组),其中,一级文物762件(组),国宝级文物18件(组),其中2件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1、西周早期【(方舆)左右偏旁yu鼎】通高77,口径56.5厘米。
1972年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目前暂存库房,没有在展线上展览。
2、西周中期【五祀卫鼎】通高36.3,口径34.3厘米。1975年岐山县董家村出土。
在一楼西周展览大厅中段。 3、西周晚期【多友鼎】通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
1980年陕西长安县下泉村出土。在一楼西周展览大厅中段。
4、西汉【皇后玉玺】高2,边长2.8厘米,重33克。1968年陕西咸阳市韩家湾乡狼家沟出土。
在二楼西汉展览大厅前段。 5、西汉【鎏金竹节熏香炉】通高58,口径9,底径13.3厘米。
1981年陕西兴平县豆马村出土。在二楼西汉展览大厅前段。
6、唐【舞马衔杯纹银壶】高14.3厘米。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
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中段。 7、唐【阙楼.仪仗图】高28O,宽280厘米。
1971年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 8、唐【宫女图】高176,宽196.5厘米。1960年陕西乾县唐永泰公主墓出土。
9、唐【马球图】高229,宽688厘米。1971年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出土。
10、唐【狩猎出行图】高100-200,全长890厘米。1971年陕西乾县李贤墓出土。
11。唐【礼宾图】1971年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出土。
以上五组18幅壁画均保存密封库房中,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内均有其复制品供游客欣赏。 12、13、唐【鸳鸯莲瓣纹金碗(两件)】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7厘米。厦门旅导游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中段。
14、唐【镶金兽首玛瑙杯】长15.5,口径5.9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后段。 15、唐【鹦鹉纹提梁银罐】高24.2,口径12.4,足径14.3厘米。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中段。 16、唐【三彩载乐驼】通高58厘米。厦门复工包车
高24.2,口径12.4,足径14.3厘米。1959年西安市西郊牛堡村唐墓出土。
原件在库房,其仿制品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后段。 17、北宋【青釉提梁倒注瓷壶】高18.3,腹径14.3厘米。
1968年陕西彬县出土,在二楼宋元明清展览大厅中段。 18、宋【黑釉油滴碗】高8.5,口径30,底径10.6厘米。
陕西渭南出土。在二楼宋元明清展览大厅后段。
自蓝田人、半坡人始,周文王、武王,秦皇、汉武,隋文帝、唐太宗就这里驰骋,以致陕西遍地文物,号称文物大省。本书带领您在陕西省的164家博物馆间畅游。在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大明宫遗址公园、西安半坡博物馆以及周边的秦始皇陵博物院、华清池、仙游寺……在关中,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汉代的阳陵和茂陵、唐代的乾陵、法门寺博物馆、周原遗址……在陕北,耀州窑博物馆、药王山博物馆、延安革命历史博物馆、钟山石窟、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人到陕西,稍加留意,就会感受到中华古老文明的伟大。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
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
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它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协鳎逑至酥谢ك褡宓拇Í辰ㄖ绺瘢本哂械胤教厣º褪贝É瘛晋江到厦门包车?br/>博物馆珍藏了陕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
3万件(组)展室面积达1100平方米,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万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11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陕西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浓缩。
●特点:陕西省博物馆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典雅凝重,古朴大方,布局协调,气势宏伟,体现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馆内设有中央空调、多功能照明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和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镶金玉镯●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造型继承唐代博大雄浑、典雅凝重的风格,借鉴我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布局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把我国盛唐时期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要求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既保持了古老风貌,又有现代化的特点。屋顶采用唐代盛行的灰绿色琉璃瓦,显得华贵庄重,古朴大方,墙面材料为仿石棉砖,门窗则采用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框架,馆内配备可控制温湿度的全封闭中央空调系统,多功能的照明系统,自动防火防盗系统,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设有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具有先进的化验、测试技术和文物保护修复手段。
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建有电脑控制并拥有3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和6国语言同声传译的国际学术报告厅。此外,还有设施完善的文物库、资料室、购物中心等。
●珍藏:馆内珍藏了陕西出土文物精品37万件,游客可欣赏到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自115万年前到公元1840年间的陕西历史文物。●结构:展室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大部分,其中陕西古代史陈列、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陕西历代陶佣精华展和唐墓壁画真品展最具吸引力。
●进入博物馆大厅,迎面巨幅照片向人们展现出奔腾咆哮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这是孕育诞生陕西历史文化的地理环境。
陕西的历史是黄土地文明的历史。昂首屹立在大厅中央的巨狮是这种文明的标志。
它造型雄伟,气势澎湃,石刻之精美,气魄之弘大,堪称“东方第一狮”。这头石狮来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
中国古代的狮子及狮子雕刻艺术由阿富汗传入,中亚的浪漫奇特与东亚的深沉浑厚在这里如此完美地融合为一体,集中体现了陕西历史文化的基调。近1500米的展线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
位于博物馆中央上下两层的基本陈列荟萃了陕西出土文物的精华,展出的3000余件稀世珍品从陕西出土的几十万件文物中精选而来,许多珍贵文物在这里首次公诸于世,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万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古代历史,并使人们了解陕西一些重要考古遗址的基本面貌。汉·四神瓦当(朱雀)直径15。
8厘米,边轮宽2厘米,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出土。朱雀口卸宝珠,昂首翘尾,更显得威严势猛,神圣异常。
二、秦兵马俑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你们要参观的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我是你们的导游,叫郑任敏,你们可以叫我郑导。我们现在正乘着车子向陕西省西安临潼区驶去,也是秦兵马俑所在的位置。在参观的时候,请你们做一位文明的游客,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
秦始皇兵马俑共分成3个坑,其中1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厦门租车包车
秦俑的造型,运用了模、塑、捏、堆、贴、刻、画等7种传统的泥塑技法,把体、量、形、神、色、质等基本要素表现得淋漓尽致。秦俑不仅体态丰盈、生动逼真,而且其身上各部位都涂上了不同的色彩,显得更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因此,有人称秦俑艺术是“三分雕塑,七分彩绘”。
秦兵马俑群里的兵马俑数不胜数,分成了好几种:
兵俑阵、跪射俑、陶马、彩绘陶俑、战车俑、牵马陶俑、彩绘车马车俑、将军俑、武士俑等。
这些兵马俑各个神态不一,如果你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么多的兵马俑,他们的神态没有哪两个是一样的。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丁雅宁,很高兴能够陪伴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秦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善,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是一支“威武之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兵马俑不但闻名于中国,而且在世界也是举世无双的。大家知道吗?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于1979年亲自来中国参观兵马俑,连连称赞说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还赞誉道:“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兵马俑的1号俑坑,这是所有俑坑中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兵马俑有八千多个呢。大家看,这是骑兵俑,它们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再看,这是陶马,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我就介绍到这。下面大家可以细细游赏,两个小时后在门口集合。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西安的秦兵马俑世界遗产景观。我姓罗,大家可以叫我罗导,请各位跟着我一起进入秦兵马俑内参观。
秦兵马俑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享誉世界,举世无双。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大家现在身处的位置就是兵马俑一号俑坑的上面。一号俑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有六千多个兵马俑。大家站在高处鸟瞰,可以看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排列十分整齐,构成一个行止有序、进退有据、组织严密、固若金汤的军阵编列。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多,个性鲜明。大家仔细看看,那些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的是将军俑,而那些身着铠甲、足登长靴,右手执兵器的就是骑兵俑。看他们神态自若的样子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这里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剩下的时间,各位可以仔细端详,领略一下兵马俑的雄伟气势。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宗导。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到西安临潼出土的秦兵马俑参观。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是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的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
现在已发掘出三个俑坑,每个俑坑中都有兵马俑,共八千多个。一号坑最多,兵马俑近六千多个。
现在一号坑上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请大家向前看,这就是我所说的拱形大厅。大家请随我来到大厅上。请往下看,这些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大家现在看到的兵马俑似乎“一摸一样”,但是,如果仔细端详,就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下面我就来介绍几种兵马俑:
这是将军俑,他身材魁梧,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一看就是久经沙场;这是武士俑,他们身高有1。8米,体格健壮,手持兵器,整装待发;武士俑一旁就是骑兵俑,骑兵佣上身穿短甲,下身穿着紧口裤,右手持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下面,大家自己游玩,我提几点要求:1、大家不要在兵马俑上乱写乱画。2、果皮纸屑不要乱丢。3、小朋友不要骑在陶马上。
三、博物院观后感
1、每一所博物院其实收藏的物品都不一样,那么,参观完博物馆都有什么感想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博物院观后感三篇,欢迎阅读!
2、天灰蒙蒙的,却能给人一种激动的心情,我们踏着整齐的步伐穿梭在道路上,向着目的地出发。
3、道路上依旧穿梭着忙碌的车辆,呼号着从我们身旁经过,大家排着整齐的队等候在博物院门口,享受着博物院外围所带来的盛大气势,宏伟的建筑算不得高大,却隐约地透着点威严。一个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洋溢着青春的微笑,彰显着作为院工作者的骄傲。
4、跨进了这向往已久的大门,逐渐融入了一种和谐安详的氛围,心飘飘乎,仿佛又重新见证了历史,仿佛又重见了各古国的前身,演绎着战争、和谐与繁华。曾几何时,看到了它们一个个为这遗留的文化付出了多少鲜血、多少代价。
5、踏进这神圣而又庄严的建筑中,重新领略到先人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件件遗留的都印证了这一切。在此仿佛又看到那渐行渐远的身影,那印证着艰辛与汗水的沉重脚步,那悄然滑落的汗水。。。。。。
6、就是这栋只有四层的建筑,融合了多彩的文化。虽然有些已锈迹斑斑,但它们使我们对那些古老的故事无法忘怀。每间展厅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仿佛我们成了考古人员,仔细地观赏着这些在我心中如星辰般闪耀地残骸碎片。看着这些只有在电视上只能看到的实物,心中很是激动。
7、上到四楼的时候,我惊呆了。本不喜欢蓝色的我竟能陶醉在这蓝色光芒中。
8、几个小时悄然流逝,我却还沉浸在这古典美美中。
9、 9月10日下午,利用到郑州出差的机会造访了河南省博物院。
10、原来对河南的历史知之甚少,此行使我对河南多了几分景仰之情。省级博物馆能称得上“院”的寥寥无几,但河南省博物院久远的历史,精湛的设计,丰富的馆藏,科学的陈列,人性化的服务,让人耳目一新,不得不佩服“博物院”不是白叫的。个人觉得河南的历史,代表了中国远古时代的历史。
11、河南博物院建立于上世纪20年代,由时任河南省政府的冯玉祥主导创建,内有藏品30万件,其中许多是民国和抗战前发现的国家级文物。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就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一种恢宏的气势,让人为之一振。
12、从门口取票开始,就感觉到了这里管理的科学,在大门口凭身份证在自动取票机上一扫,就出来一张参观卡,而且电脑会自动统计出参观者的基本信息。参观结束,在出口处的旅游商品,大多是根据馆藏的文物造型或是图案设计的,虽然多数价格不菲,但别的地方估计是买不到的,这种旅游商品我原来只在青岛的极地海洋世界看到过。展厅里许多重要的文物,旁边有电脑演示其构造及不同寻常之处,可谓独具匠心。馆内导游讲解也很好,而且研究人员也很热情,有的主动给我们讲解。回来看河南博物院的网站,内容象馆藏一样丰富生动,值得一看,能从中学很多东西。
13、馆内主要有八个展厅,在此不一一赘述,印象最深的是青铜器、陶器、甲骨文、还有洛阳、开封、安阳等地的城市规划建设等,当然最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当数青铜器,在这些器物面前,我们不得不被先人的智慧所折服。
14、上周六,我和班级里边的同学一块参观了河南博物院,里面陈列着出土的古代的历史文物,上至秦汉,下至民国的东西,都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看过之后,我对我们的中华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也感受到了河南文化的厚重和灿烂!
15、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
16、河南博物院所藏的玉器、骨器、金银器、石刻造像、钱币、书画等,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所藏的玉器,上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下迄明清,其中不泛精美绝伦、玲珑剔透之作。尤其是永城僖山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是目前时代最早的一件。馆藏的古代雕刻艺术品,诸如汉画、佛教造像、砖雕和其他浮雕、圆雕作品等,是古代工匠艺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著名的戏车画像砖、田延和造像碑、刘根造像碑、鲁道明造像碑、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盘龙石砚等等,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精典之作。骨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有“中华第一笛”之美誉,是中国最早的乐器。与之同出的刻符龟甲、龟腹石子,与我国文字的起源、八卦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金银器中,河南登封出土的武则天除罪金简、邓州福圣寺塔地宫中出土的金棺银椁,堪称稀世珍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17、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教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文明都有重大影响!玉柄铁剑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身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西周晚期器物。剑身为铁质,铁质剑身与铜芯相接,铜芯部嵌入玉茎内。剑首及茎身接合部均镶以绿松石片。出土时已折为两段,剑身外包一层丝织品,并被装在用皮革精心制作的剑鞘内。考古学将漫长的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三个时代,分别对应于历史学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三种社会形态。玉柄铁剑玉柄、铜芯、铁身,它的发现,把中国冶铁史向前推进了200年,标志着作为社会生产力新代表的铁器已经萌芽,宣告封建社会即将来临。称的上是"中华第一剑"!
18、中原大地,群雄逐鹿,演绎了多少风云变化,河南这片土地上,承载着无数的英雄史诗!
19、河南博物院还收藏有二千多枚恐龙蛋化石,在世界各博物馆中首屈一指。另有部分珍贵的近现代文献、文物,其中如太平天国的布告、义和团的旗帜、吉鸿昌烈士就义时的血衣、彭雪枫烈士的遗物、《响导》周报、《红旗报》、《中州评论》《拂晓报》等,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与古代历史文物一样,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总之,观光过河南博物院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灿烂和厚重,深刻的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时下,我们正在进行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行动,此时,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我是一名中国人,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我是已经中国人!
21、西安,这十三朝古都,居四塞之地,帝王之资,西安博物院观后感。它出土的文物数不胜数,古迹更是漫山遍野。文化的交集在这里迸发,灿若星辰。
22、 201x年5月21日,怀揣着对历史的'憧憬仰慕,我们经管学院青马班全体成员一起来到了西安博物馆进行青年马克思主义爱国教育,一睹中午盛世的风貌,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23、西安博物馆地处古长安南北中轴线朱雀大街,毗邻关中八景之一的小雁塔,深处幽地。在这里不仅拥有西安各个历史时期文物13万件,更采用了高科技电子成像,全息投影,感应技术来全方位展示。
24、一走进博物馆,我们便看到一层巨大的地图,它详细得刻画了西安历代都城示意图,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接着走进去,是周边的环形陈列厅。哪里有形态各异的人俑,有华美精致的服饰,更有气势磅礴的武器兵马。无一不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的繁华壮丽。
25、接下来的展厅是临时展厅,他的主题是"环肥燕瘦",讲述了汉唐风采与人文荟萃。汉唐时期的长安城在其古代历史上达到最文明和最繁荣的时期。图集典章,诗词歌赋,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盛况空前。出土的各类人物陶俑,再现了长安城里太平人的生动形象。
26、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些体态丰盈,姿态各异的唐代仕女俑。她们各具神韵,恬然大气,真实反映唐朝的特点。我想,唐代仕女俑之美,在雕塑艺术上不是孤立的,是与时代的脉搏合拍的,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唐初,百废待兴,仕女俑清秀颀长,衣纹严谨。武则天后,大唐盛世出现,有一个文化高潮到来,雕塑艺术随之出现了新的篇章。仕女俑形象逐渐丰满,五官集中,宽袍大袖,展现了唐代女性的独特气质。
27、继续往后走,一个大的电子显示屏印入眼前。这是一个古今结合的感应壁面。画中人物是一个婀娜多姿的唐代美女,参观者可以在感应区作出相应的动作,画中人物也会随之运动,连衣裙的飘动都形象的刻画出来,可谓将现代科技与古代文化完美得结合起来,让人们在体验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28、我为古人们所留下的宝贵遗产而惊叹,更为现代人物高科技所震撼。虽然没有细致得欣赏每一件文物,但是通过这短短一个小时的参观浏览更让我领略到了中华大地的变迁,看到了盛唐那个年代的文化底蕴。
29、我赞叹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能力,更赞叹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西安作为三朝古都,更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精神。回首历史,反观当下,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因肩负起心中的使命,将这悠远的文化继续传承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