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西安骊山怎么去骊山旅游交通攻略
西安的骊山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景点,小编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去认识认识关于西安骊山这个景点,还有关于这个景点的交通等等信息,大家也可以注意看看。
昭阳门→兵谏亭→兵谏园→烽火台
昭阳门建于盛唐之时,历史上就叫做昭阳门。昭阳门是骊山的东大门,也是不乘索道游览骊山的起点。
兵谏园是为了纪念“西安事变”所建的,陈列了一些跟西安事变有关的兵器,有当时的山炮,吉普车,装甲车等。兵谏园里还有关于西安事变的主题浮雕,再现了那一段历史。
烽火台算是骊山的山顶了,这里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事件的发生地,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山下华清池的全貌,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据说骊山上这棵连理树,是两株千年的皂荚树,相传是当年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亲手植下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形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这句诗没想到竟成了现实。
传说中女娲就是在骊山“炼石补天”的,而且据说女娲就葬在骊山附近。这一带一直有祭祀女娲的传统,而且把女娲尊称为“骊山老母”,在骊山上修建了这座老母殿纪念。
明圣宫据说是一位台湾道教徒同胞捐建的。宫内有三清殿、仙祖殿、灵观殿等道教常见的宫殿。值得一提的是,明圣宫修建木材十分讲究,建筑木材用的是东北红松,神像用的是江西小叶香樟木,神龛供桌用的是南非进口红木。对道教或木器感兴趣的小伙伴,一定要来看一看。
在西安火车站东广场解放饭店门口乘坐306路(就是“游5”)西安到秦兵马俑或骊山的专线汽车。
走西临高速公路,行程约24公里。经过灞桥收费站,路桥费用10元/辆。
西安的“游5”已经是出了名的难找,出了名的容易上当了。火车站那边有不少大巴都假冒“游5”,乘坐的时候一定要分辨清楚。
如果对自己的“火眼金睛”没把握的话,还是包车或者自驾比较稳妥。或者参加一个当地的一日游,也能完美的解决交通的问题。
1.由于华清池和骊山是实行一票制了,所以游览华清池和骊山要安排在一起。如果你是在上午游览华清池和骊山,并且不打算观看华清池里面的长恨歌表演,可以先花3个小时左右游览华清池,接着游览骊山。如果你打算看长恨歌,那么建议你反其道行之,先花2个小时游览骊山,下山继续游览华清池,晚上刚好还能观看长恨歌的表演。
2.其实最合适的安排是上午先游览兵马俑,大概3个小时,中午在兵马俑的周围吃午饭,然后到达华清池和骊山,再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先游览华清池还是先游览骊山。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唐玄宗的莲花汤,贵妃的海棠汤,唐太宗的星辰汤,太子汤,还有尚食汤,都是一些石头砌成的形状各异的小池子,在屋内昏暗的灯光下显得老旧斑驳,很难想象一代帝王贵妃当年沐浴的奢华景象。但这里是唐御汤遗址,是古代温泉文化的博物馆,如今我们只能从御汤池那些美丽的名字中去体会历代帝王对宫内汤池的喜爱与专情了。走出御汤遗址,便看见一个绿树掩映的小亭子,高高耸立,小巧的亭身攀援着葳蕤的爬山虎,传说这是供杨贵妃沐浴后吹风的晾发亭。试想当年那个风华绝代的丰腴女子,凌风而立秀发如瀑,飘飘然若仙子下凡。那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佳人,因有爱情的滋润,又是何等的妩媚温柔。再向东,便看见幽静雅致的环园。环园内有一个月牙状的小池,正是盛夏,一池碧绿,接天映日,赏心悦目。环湖的垂柳,婀娜多姿,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园内的五间厅,是当年蒋介石的起居室,如今还完整地保留着当年的原貌。沿着蜿蜒的小径一路前行,我们去找寻当年“西安事变”时蒋介石的藏身处,天气炎热,每个人都是大汗淋漓,女儿和同事家的丫头兴致盎然,一路攀登,来到了骊山的半山腰“兵谏亭”。但见当年蒋介石藏身的石崖上,蜿蜒而上有一道铁索,很多游客缘索而上,在洞前拍照留念。抬头仰视,那狭窄的仅容一人攀援的山缝,那山缝石上的深深的枪眼,都见证了一代枭雄生命中的狼狈时刻。我想:历史会铭记,任何一个朝代,违背人民的意愿的统治者都必将灭亡,周幽王如此,李隆基如此,好在蒋介石终究顺应民心,在八年抗战中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参观结束后,我们沿着原路返回,在专供游客体验骊山温泉的一座水台处,我们排队洗手,据说骊山温泉常年恒温43摄氏度,水中富含各种微量元素,被誉为“天下第一泉”。我们怀着虔诚的心境在用温泉水洗濯,果真感受到了“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感觉。
寻一石头凭依沉思。泉仍温,水亦滑,不知佳人魂断何处?并蒂莲,今犹在,曾经的山盟海誓难寻?“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虽贵为君王,怎奈六军不发,红颜命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曾经杀伐决断的一代帝王,余生坐在豪华空寂的殿宇,听笛声凄切,再寻不见当年的霓裳羽衣舞,就这样慢慢地在寂寞的思恋中走向死亡。回望骊山,依旧草木青葱,满眼旖旎;雾气缭绕,诗意氤氲。那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诉说,诉说历史风云和万古风流。
二、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
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位于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4年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在发现一号坑和三号坑以后,又于1976年发现二号坑。一号坑局部挖掘,以于1979年开放;三号坑全部发掘,于1989年开放;二号坑从1994年3月开始挖掘,观众可观看发掘过程。
秦俑坑坐西向东,3座坑呈品字形排列。3座坑计有陶俑陶马8000余件。自从一号坑开放以来,秦俑博物馆以接待国内外观众近3000万,数十个国家的元首亲临参观,无不赞不绝口。法国前总理希拉克1979年来这里参观,称赞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认为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一号坑为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为62米,平均深度为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地下坑道为土木结构,东西两侧各有斜坡门道5个,南北两侧各有便门两个,立木封堵门洞,坑上以棚木、芦席、泥土覆盖。坑内每隔3米有一道夯土墙,墙间空当处陈列兵马俑,底部铺以青砖。一号坑计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形同真人真马,以挖出1000余件。坑内是由步兵俑和骑兵俑组成的长方形军阵。东端是3列面向东的步兵俑横队,每列70件,共计210件,为军阵的前锋。其后是骑兵和驷马战车,前后共38列纵队,每路长180米,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这是军阵的主体。军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横队,每队均有武士俑180余件,为军阵的侧翼卫队。西端有3列横队,两列面东,一列面西,是军阵的后卫。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整装待发之势。武士俑分别执有不同的青铜兵器,近战的有刀、矛、剑、戟,射击兵器有弓弩和箭镞。其中箭长97厘米,八棱面。荆柯刺秦王曾用匕首,秦王就是用这种利剑砍伤刺客的。虽经两千多年的剥蚀,剑仍保持坚固锋利的本色。
为了保护文物和便于参观。一号坑建有拱形陈列大厅,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采光良好,观众可从检阅台一睹坑内兵马俑的雄姿。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秦兵马俑博物馆官长袁仲一解释说:“一来,为的是更好地保护文物,二来,因为把整个军阵全部清出地面,起码需要5~7年的功夫。这样做的好处是游客既可以参观到二号坑局部的风采,有可以亲眼看到二号坑的挖掘工作。”
据初步推算,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两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厦门到晋江包车。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
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从2个坑的布局和阵法看,二号坑阵式复杂,兵种齐全,是对阵的中坚力量。这种编组方法在兵书上叫作“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孙膑兵法》说:“在骑与战者,分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反则广其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百战不殆。二号坑是这位古代军事家的理论图解。
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断,四号坑未及放兵马俑,就匆匆填死了。发掘中发现有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系。
看了兵马俑,人们不禁要问:修筑兵马俑坑的用意何在?人们大致有四种说法:“守卫京城的宿卫军”、“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送葬的俑群”、“为表彰军功所树立的纪念碑”。据秦陵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陵园的整体布局是模拟他生前的宫城图。3座坑位于陵外城东东门大道北侧,似是驻扎在京城外守卫京师的宿卫军。厦门代驾包车
秦兵马俑身上隐蔽处多有刻画或戳印的文字,据一些专家研究,有些是陶匠的名字,有出自中央官制陶作坊的,也有出自地方陶作坊的。有些文字有待破解。秦兵马俑采用的是分体制作,然后安装和粘接,一般是粘接塑像成形后,再入室烘烤。原来的兵马俑着有颜色,因年久剥蚀,现在看到的只是灰瓦色。
武士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过去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的雕塑是南北朝随佛教传入形成的,秦兵马俑的发现否定了这种观点,有力证实秦代我国雕塑已成熟,并在我国雕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霍金龙厦门导游
从出土的兵器看,成分以铜为主,兼含锡、铅等稀有金属,硬度为HR106度,表面镀铬,反映了我国秦代冶金技术已达到相当高度,大大超过同时代的域外国家。
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它的发掘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据了解,在中央和地方的支持下,计划投资1.1亿元进行秦俑博物馆二期扩建工程
回答者: C555557-助理二级 4-15 19:35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展出的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个,排列成阵,气势壮观。俑分将军俑、铠甲俑、跪射俑.骑兵俑.武士俑.车兵俑.(驭手,兵士)弓弩俑,马俑等。坑内还出土有数万件实战兵器,馆内展出秦始皇大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也是长安何已会成为丝路起点的一个写照。
概述兵马俑( terra-cotta figures; 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兵马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秦始皇兵马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刘村到县采石场部之间,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崖。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运至临潼,工程十分艰难。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仲山,峻峨山下死尸成片,侧面显示了整个工程的残酷。它还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呢!
秦始皇陵土陵冢高43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都城的皇城和宫城。内城略呈方形,周长3890米,除北面开两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一门。外城为长方形,周长6294米,四面各开一门。陵冢位置在陵园南部。
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l 500米处。昔日,这里是一片坟地,当地农民在掘墓时曾发现有像人一样的东西。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
三、晋祠导游词
1、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临潼县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是秦始皇陵的从葬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重见天日:1973年3月29日,这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当时,上级号召打井抗旱,西扬村决定把井打在村南160米的柿树林畔,这里地处骊山冲击扇前缘,历经山洪泥石淤积。3月24日动工,挖到3米多深时,发现下面是红烧土、烧结硬块和炭屑灰烬,大家以为碰上了老砖瓦窑。继续往下打,在5米多深处的井壁西侧,阴暗的光线下终于露出了“兵马俑”宁静的面容,村民们正诧异间,恰好公社干部房树民来检查打井进度,他下到井底仔细观察,发现出土的砖块与秦始皇陵附近发现的秦砖一模一样,他急忙告诉大家停止打井,匆匆赶往县城文化馆报告,就这样,兵马俑被发现了。保存:1974年的这一发现震惊中外,1975年国务院批准在一号坑原址上建一座占地16000平方米的博物馆,并于1979年10月日正式对外开放。二号和三号展坑也陆续于1989年和1994年正式展出。1999年6月,又奇迹般的发现彩色兵马俑,其高超的彩绘艺术和富有力感的造型再次向世人展现了西安古文化的博大精深。荣誉:兵马俑的风采吸引了世人的目光,现已接待许多国家的元首和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法国前总理希拉克曾经游览过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胜地和景点,当他踏着兵马俑坑的阶梯下到发掘工地时,不由地赞叹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现在秦佣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参观时非常高兴的伸出大拇指说:“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凡来中国旅游的海外游客都有这样的体会:“到中国而没来西安,等于没到中国;到西安而没到兵马俑,等于没到西安”。由此可见兵马俑在世界旅游市场的独特地位。中国雕塑史的骄傲:人们原以为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和欧洲大不相同。欧洲人引以自豪的古希腊罗马雕塑在中国美术史上根本找不到,先秦雕塑古朴拙稚,直到接受佛教文化后才形成中国雕塑的艺术风格:它的特点是高度概括、线条简洁、风格浪漫、注重装饰、讲究神似而失于写实。然耳兵马俑的发现使中外美术史专家们瞠目结舌,人们在这里发现了2000年前东方古典写实主义雕塑艺术的高峰,找到了中国美术史上残缺的一页。秦兵马俑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更多的来自壮阔的阵容和磅礴的气势,这种群雕艺术堪称独一无二,而古希腊雕塑的艺术魅力则更多的来自细腻娴熟和完美无瑕。一号坑:主力阵容,1979年开放,规模最大。佣坑呈东西向长方形,长210米,宽62米,距原地表深45米6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10道宽25米的夯筑隔墙,形成南北面阔9间,周围绕以回廊的格局。现发掘已出土陶佣1000余尊,战车8辆,陶马32匹,各种青铜器近万件。根据出土兵佣的排列密度估计一号坑共埋葬兵马俑6000余件。凭栏俯视,东端3列步兵佣面向东方,每列68尊,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38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佣坑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1列分别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横队,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好一个2000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刹那间,您会感觉历史距离的消失,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您带进喊杀震天、战车嘶鸣的古战场,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二号坑:军阵之迷,1976年发现,位于一号坑北侧约20米处,是秦佣坑中的精华,二号坑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迷。整个平面呈曲尺形,东西最长处96米,南北最宽处84米,深约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即东边突出部分由持弓驽的跪式和立式驽兵佣组成;第二单元即佣坑南半部由驷马战车组成车兵方阵;第三单元即佣坑中部车徒结合,由车、步、骑兵佣混合编制组成长方阵;第四单元即佣坑北半部由众多骑兵组成的长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由战车、骑兵、驽兵混合编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统帅三军,1976年发现,1987年开放,规模最小,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与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约120米,三个坑呈“品”字状排列。它东西宽176米,南北长214米,平面结构“凹”字状,深5254米,面积524平方米,仅相当于一号坑面积的36%,二号坑面积的67%。秦佣坑文物展厅:在这里您可以欣赏生动逼真、神态各异的秦佣头部,各式青铜兵器,秦代陶佣。景点类型:博物馆景点位置:东线景点,位于西安市以东50公里,临潼县内。景点门票:90元交通:西安火车站306西安-兵马俑专线车,或参加东线一日游。厦门网约导游
2、马俑坑系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码俑坑组成。展出的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个,排列成阵,气势壮观。俑分将军俑、铠甲俑、跪射俑等。坑内还出土有数万件实战兵器,馆内展出秦始皇大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也是长安何已会成为丝路起点的一个写照。
3、下面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