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西安华清池游记作文
1、华清池是西安名胜之一,它位于骊山脚下,华清宫之上,华清池的风景优美,景色十分秀丽,那里的温泉中外驰名。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2、第二日的第二站是位于骊山脚下的华清池。
3、进入华清池,首先要看的当然是杨贵妃洗澡沐浴的地方了。杨贵妃沐浴的地方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她的浴池呈莲花形,虽然非常简陋,但制作材料可不一般。四周是用大理石砌成的,浴池的地板是用玉做的。这是蓝田玉,在阳光下呈墨绿色,现在看似乌黑色。杨贵妃沐浴的水是温泉,但不是泉眼的出口,沐浴的温泉是用瓷质的管道运输过来的。
4、接下来我又来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地方吧。这个浴室非常非常地大,比杨贵妃的要大多了,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李隆基的地位是皇上,而杨贵妃只是一个贵妃,所以地位相差有些悬殊,沐浴的地方自然就小些。这个浴池方方正正的,他沐浴完以后,那些温泉水不会马上排走,而是排到大臣们沐浴的地方,下面的这个池就是大臣洗澡的地方。你或许会说:“皇帝洗过的废水,大臣们再洗,那不是非常脏吗?”其实不然,大臣们能用这水洗澡,那是他们的荣幸。
5、我走出华清池,来到喷泉池前,池中央有一座白色的雕像,雕的就是杨贵妃。杨贵妃非常丰满,体重达160斤呢。唐代以肥为美,所以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宠爱这位丰满的妃子。我再往前走,找到了泉眼的出口,泉水一年四季都是43摄氏度,43摄氏度是咱们中国人最适合洗澡的温度,所以历代皇上都会在这里泡温泉。那杨贵妃泡完温泉,在哪里晾头发呢?我往上看到一个格子,上面就是杨贵妃晾头发的地方了,现在已不能上去了。
6、温泉的出口有几块石头,那可不是一般的石头,那些就是蓝田玉,呈墨绿色,多么好看呀!
7、我想当时皇帝、妃子、太子们洗澡的场景应该是非常让人向往。
8、听说华清池是西安名胜之一,它位于骊山脚下,华清宫之上,华清池的风景优美,景色十分秀丽,那里的温泉中外驰名。这次我就参观了华清池。
9、我们去的那天下著小雨,天气很凉爽,进入华清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雕刻精美,配着古诗的壁画,描写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长恨歌》,诗中讲的是唐朝的一个皇帝唐玄宗和他的贵妃杨玉环的故事,妈妈帮我讲解从杨玉环进宫一直到安史之乱杨贵妃死在马嵬坡,让我感觉到皇帝也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打仗时他也要逃难。
10、在华清宫的一个湖的旁边有一块石头,石头上刻着两个字“御汤”,我不知道什么意思,妈妈告诉我说:“御是皇帝的代称,汤是温泉。合起来就是这个温泉是皇帝洗澡的温泉,普通老百姓是进不来的。”我明白了心想:“古代的皇帝也太会享受了。
11、后来导游姐姐又带我们参观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温泉池,他们俩可真会享受,他们的温泉池地面都是玉做的。我们参观李世民和李世民赏赐大臣们的温泉池时,相比起来李世民的温泉池可是简陋多了,据说李世民是一个勤俭节约待人周到的好皇上,难怪他统治的时代被称为“贞观之治”。
12、参观完华清池,我实在是太震撼了,古代的皇帝真是会享受资源,古代的工匠也很聪明懂得将温泉引入屋内,排水系统也很先进,华清池真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名胜。
13、白色的身体,雍容的容颜,这是杨贵妃的汉白玉雕塑,就像诗中所说“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奢侈的浴池,低眉顺眼的女婢,“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优美的舞姿配上恰好的和声,才子佳人,点缀了华清池。
14、红色的砖,绿色的瓦,高高的亭,密密的树,背靠青山,脚踏静湖,令所有的一切都很恬淡。
15、杨玉环。一个丰腴美丽的唐朝女子。李隆基。一个爱江山但是更爱美人的男子。一个爱舞,一个好鼓。唐玄宗无限宠爱,与贵妃杨玉环朝夕相伴,或乐舞於梨园教坊,或贪欢于芙蓉帐里,或醉饮于沉香亭下……两人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原本上天也想让他们白头到老,可惜,一次“安史之乱”,在马嵬驿前,两人阴阳相隔,后人知道的,只有零散的记载和华清池了。
16、华清池,也叫华清宫,一个在唐朝时西安骊山旁的供皇上和妃子梳洗玩乐的地方。“山姿水态冠秦疆,美色当初醉李唐。只把风怀传妙丽,依然韵致舞霓裳。”但是,因为年代久远,现在的华清池,大都是由后人所建造的,但是这个也无法影响后人想象当年的富贵,气派的华清池,想象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如胶似漆。
17、慢悠悠地走在青石板的小路上,吹着习习凉风,心情也就平静了许多,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画面:嫋嫋热气笼罩着莲花池,杨玉环轻移莲步,轻轻地走出了浴池,一旁的侍女赶紧上前为她穿衣,花瓣还在水面慢慢地飘游,微风轻抚她的发丝,为她丰腴的身体又添了几分美。
18、我置身于华清宫中,抬眸望向那些亭台楼阁,望向那个杨贵妃的雕塑,望向那个平静的湖,领略著这个皇家园林的雍容华贵,我知道,我把心留在了那里……
二、急求西安各大旅游景点导游词
大家好厦门导游李烁!我是XX旅行社的一名优秀导游.很荣幸,今天能带领大家一起去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游玩.那么现在我们就出发吧!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组成.今已建成博物馆.兵马俑排列成阵,气势壮观.兵马俑分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陶马等.馆内还展出了大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然而在广袤大西北的平川高原之上、崇山峻岭之间、丘陵荒漠之中、城乡古镇之内却流传着这么一种共同的语言、这么一种共同的歌曲、这么一种共同的舞蹈。在工业社会日益发达、科技日益进步、古老艺术日渐式微的今天,遍布在大江南北、海内海外的西北人思乡恋土的百结千肠正是通过这一古老且式微的艺术得以释放。网络将这些远隔万水千山的人们汇聚在了一处。 UC秦之腔----一个弘扬秦腔艺术、连通八方来客的网络视频聊天室,为西北人筑造了一个不分你我无论老少无阻隔无疆界的网络精神家园。
您可知“天下温泉二千六,惟有华清为第一”吗?举世闻名的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县)骊山北麓华清宫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华清池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会,并以其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天子帝王,周、秦、汉、隋、唐历代封建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华清池,现浴池面积约有3000平方米,可供400余人同时沐浴。温泉水每小时流量110余吨,水温达43度。它既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大型温泉池,又是可供游人游览的文物保护场所。下面就请大家前去游览一番吧!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华清池的大门。进入门内,只见湖中央有一尊雕塑。不用问,这就是此处的主人公杨贵妃了。此时此刻,她脱下外装,半披俗纱,足踩暖滑的骊山温泉水,正准备沐浴呢!这座雕塑高3.3米,重5吨,是1991年9月,华清池向西安临控首届石榴节献礼的项目,可以说她和《杨玉环奉诏温泉宫》壁画一样,在突出华清宫文化内涵上起到了特定作用,成为大家观赏留影的热点。
说起杨贵妃,还有一段著名的故事呢!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出生在陕西华阴,后随父入川。父亲死后,她又到了河南,受到了都市陶冶,学会了优雅的言语举止,17岁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册封为他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5年后,由于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后宫三千粉黛无一人今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样便拉开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罗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从此,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成为千古绝唱,甚至于两人终日厮守,置其他嫔妃于不顾。册封第二年,扩建温泉宫时,唐玄宗专为杨贵妃建筑了海棠宫。杨贵妃36岁生日时,唐玄宗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宴会进行祝寿,仅乐工就有120名,满朝文武百官都呼娘娘千岁万福。大家还记得白居易的《长恨歌》,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直到安史之乱,唐玄宗偕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其时杨贵妃才38岁。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43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们现在游览的正是驰名中外的华清宫。这里是它的正门,名叫津阳门,俗称东门。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门是一字排开的五间仿唐建筑,房檐下悬挂的是“华清池”金字匾额,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所写。作为皇室别宫的唐华清宫,是和骊山秀岭合为一体的,其规模远比眼前的华清池要大得多。眼前的华清池是1959年国庆10周年前夕,以唐华清宫为蓝本并根据华清池所处地域的具体条件设计修建的,但它只相当于唐华清宫的核心部分,占地85560平方米,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郭沫若在游华清池诗中写道:“华清池水色青苍,此目规模越盛唐。”指的就是这新建的核心部分。
那么游客们会问:唐华清宫的范围究竟有多大?唐华清宫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倚骊峰山势构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说:“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它的范围南至骊山西乡岭第一峰,北到老县城的北十字,东至石瓮谷,西到铁路疗养院西侧的牡丹沟。唐华清宫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构筑成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构成华清宫的核心,然后向山上山下展开,布设了各类不同的楼阁亭谢,栽植青松翠柏,娇烧万分,似人间天堂。可惜的是唐华清宫随安史之乱渐遭破坏,自宋至明清,原有建筑已荡然无存,只留下眼前一些遗址了。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见的是陕西的兵马俑,兵马俑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半,先后发一、二、三号三个坑。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先后发现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宽61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在这个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个。咱们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福州包车到厦门
今天我们将游览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1992年12月会山被评为全国风景名胜40佳之一.即使没来有来过华山的朋友也会从一些有趣的神话和掌故中了解到一些华山的情况,如"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华山论剑",以及近代的智取华山等,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华山的向往和崇拜.
华南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整个山体线条简洁,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
说到奇,它是由一块巨大的完整的花岗岩构成.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削成而四方,其广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谓之"大奇".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提到险,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自古华山一条路".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华山除了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人文景观比比皆是.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题字,诗文,石刻就会使人流连忘返.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玉泉院,据说因这里的泉水与山顶的玉井相通,水质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华山的必经之地.相传为隐士陈抟所建.院内殿宇亭台,回廊曲折,泉水淙淙,是游赏胜地.玉泉院与我们一会将会见到的东道院,镇岳宫都是道教的活动场所,现共有殿宇53间.院中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年间重新修建的.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位于五峰之一北峰脚下,距华山谷口约10公里,这里是华山山峪水流的源头.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树,也许是许多人都会认识它,对,就是青柯树.这里青柯树在此浮苍点黛,故名"青柯坪".
过青柯坪至回心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交从平坦的石板路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盘旋而上,许多意志薄弱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回心转意望山兴叹无功而返.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到达了北峰.经过前面三关,我想大家已经对华山的险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北峰双名云台峰,海拔1550米,这里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因恰似一座云台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扼守的四峰的要枢.我们面前的这个小亭叫"军魂亭",此名来源于景片《智取华山》.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传说春秋时,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优美的箫声博得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的爱慕,使她放弃了奢华舒适的宫廷生活,随箫史在此隐居,多年后二人修炼成仙乘凤而去,山上许多名胜也因此得名.有玉女洗头盆,舍身树等.由于这则美丽的爱情故事,华山在它博大,庄严,深沉之后又被赋于了一些浪漫与温柔.
东峰,又称朝阳峰,峰顶有朝阳台,在此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华山据传是众多神仙聚居的地方.道家仙境.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隐士陈抟老祖在一个孤峰,上有棋台,那就是他们下棋的地方.陈抟又叫希夷先生,是一个有道行的仙人,二人经过商议,越匡胤以华山做赌注.结果输给了陈抟,按事先订立的条件,华山自此成为道家的道场且永有纳粮.在东东峰的东崖上,有一天然图案.大家看到了吧,像不像一只巨掌这只巨掌20余丈,五指参差不齐,中指直贯顶峰,每当日光照射,五指跃然如悬图上.这就是所谓的"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据说在很久以前,华山和中条山相连,右足登开中条山,给黄河开出一条通道,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托华山时留下的指印.
南峰又名落雁峰,是华山最高峰,海拔2160米,来到这里如临仙境.正如古诗所云"惟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抬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这里四周都是松林,杂以桧柏,迤逦数里,浓阴密闭.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是险要之处就是第四险关"长空栈疲乏".长空栈道悬空半壁,下临深渊,是华山最险要处之一.没有过人的胆量和坚定的意志,是不敢一游的.峰顶有"太上泉",池水青绿澄澈,常年不竭,俗称"仰天池".池崖上镌刻甚多,多为明清和近代诗人所题.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描写的"华山论剑"大概也是发生在南峰.
我们现在来到是华山的精华部分.西峰,又称莲花峰,得名于峰顶翠云庙前右侧的那块大石,其状如莲花,山峰奇拨峻峭,如刀切剑削,壁立千仞.此峰最高处有"摘星台",登台俯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浩瀚无际,渭,洛二水如银带,北望黄河细如丝.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此景后曾写下"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美丽诗句.
现在我们看到的巨石叫"斧劈石".石身有一条0.66米宽的裂缝,关于这条裂缝也有一个感人的传说.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圣母与被玉帝打下凡世的金单玺相爱之后,结为夫妻.二郎神杨戬大骂其妹三圣母私配凡夫,违反天条,于是将三圣母压在华山西峰顶的巨石下面,后来三圣母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沉香,沉香长大成人得知真相后,来到华山,战胜杨戬,了压在母亲身上的巨石救出母亲,全家得以全聚.这就是"劈山救母"神话发生的地方.
亿万年来鬼斧神工,造就了华山惊险壮丽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咏颂,使华山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可以说,华山与华夏紧紧相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关于华山的传说,掌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不但博大,计策,典雅,深沉,严肃,而且幽默,诙谐,甚至还有一丝浪漫与温柔,这不正我们中华民族的写照吗
最后,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像华山一样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厦门导游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