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为什么要和三观一致的人外出旅游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一次不怎么愉快的旅游经历,也就是在四年前跟一群人去凤凰旅游的时候,我们当时也是因为在高考后,为了出去玩,甩掉压力跟包袱,在最开始决定出去的时候,本来已经定好了去另一个地方,但是我们中间有一个人,她就觉得这个地方不好,不符合她的喜好,但是问原因他又说不出所以然,后面我们又商量了一下,决定去香港,然后她说了一堆,总之就是不去,问她想去哪她也不说,经过一番折腾,最后打算去凤凰,就是一个不怎么好的开始,就连出行方式她也纠结了半天,好多事情本来我们其他人都是一拍即合,她总说不好,所以本来内心挺期待这次旅游的因人,被这么一弄也都没什么兴致了。
那还是个开始,等我们到了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准备吃饭的时候,我们商量好了去吃湘西的特色菜血浆鸭,酸菜鱼什么的,后面到了一个饭店,准备点菜的时候,她说这个菜好贵(其实讲道理这个价格真不贵,很划算),就点了别的,到最后结账的时候花的钱也差不多。下午准备去沱江玩了,我们一想,反正我们也就四个人,就从市政府打车过去好了,这样的话速度也快,还能多玩会,她就说要坐公交,经过之前的事,我们就都不怎么愉快,但是又不能走散了,所以就一起坐的公交,到最后找地方也找了好久,然后在江边上玩的时候,就有那种拍照的,还有那种结辫子的,卖小饰品的,这些都在我们的计划中,但是她又想第二天再过来弄,最后因为这件事我们剩下的三个人一起做完了这些事,她还不开心,说我们没有听她的,之后的日程也可想而知了,都是这种事情,本来计划玩四五天的旅行,我们玩了两天就回去了,之后我们三个人去了别的地方旅行,从此以后的旅行再也没有和他一起去过。
挑选三观一致的人作为旅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倘若和一个三观不一致的人一同外出旅游,会使你兴致大减,整个旅程黯然失色。我时常对一些年轻朋友讲,如果你和一个异性在决定谈婚论嫁前,最好能一同出去旅行一次,因为外出旅行,非常容易暴露一些平时不太容易察觉的“毛病”,最能看出一个人与你三观的契合程度。
在挑选旅伴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剔除那些为人斤斤计较,过于只求完美的人,与这样的人出行,你做得再好,对他再迁就,都不会得到对方的正反馈,你有可能劳心费神身心疲惫,对方仍是一脸的不满意。
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旅行伙伴人品和学识都没啥问题,为人也比较随和,可旅行时就是不太合拍,虽然彼此很谦让,面上也是客客气气,但玩起来就是缺少一种默契,这同样会让你的旅行效果大打折扣。这里面就涉及到旅行小伙伴是否志同道合的问题了。
我大致总结了一下,你与旅行的小伙伴如果有以下的“志不同”,就很可能导致“道不合”的问题:
有的人外出旅行讲究“穷家富路”,虽然也反对铺张浪费,但总希望住宿地有些情调,特色的旅游项目都能体验一下,当地的特色菜肴和小吃也要品尝一下。而有的人则希望旅途中越省钱越好,住宿能将就将就,吃饭恨不能啃啃干粮,稍微贵一点的门票都不舍得买。这两种人一起出游就很成问题。这一矛盾在两代人出游时尤甚。
有的人旅行以看景为主,认为出来一趟不容易,事先做足了攻略,到一个地方最好能将当地所有的知名景点都“打卡”一遍,每天在景点间来回奔波也乐此不疲。而有的人则喜欢轻松悠闲的旅行方式,到一个地方景点看多看少都无所谓,只要能体验到目的地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就行了。早上最好睡到自然醒,走累了恨不能在咖啡店坐上半天,晚上一顿饭吃上两小时也不急不燥。这两类人如果一起出游,就很难协调一致。
有的人爱好摄影,为了一个好的拍摄角度不惜爬上爬下,费时费力,有时为了一个好的光线,甚至要等上很长时间,这让那些只知道用手机胡乱一拍的人很难理解。有的人喜欢泡博物馆和美术馆,有的人却只对奢侈品商店感兴趣。有的人喜欢徒步探险,有的人却只喜欢安逸,没有索道的山一律不上,等等。如果你和兴趣不一致的人一同出游,虽然出于礼貌,彼此间可以相安无事,但必定会克制一部分自己的爱好去适当迁就对方的爱好,但其实最后每一方玩得都不尽兴。
所以说,一同出游之前,最好能了解一下旅伴所中意的旅游“类型”,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互相迁就导致每个人都玩不尽兴的局面出现。当然,万一在旅途中小伙伴们在某一方面出现分歧,还是要本着互谅互谅的态度,每个人都要适当考虑别人的感受与志趣,不能为了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搞得不欢而散。当然下次,就不一定跟他(她)一同外出旅游了。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旅行的人,但至今基本都是自己家人自由行,仅有的一次跟团是早些年间去丽江,其实那次也是自由行,但在丽江待了几日,想去香格里拉,于是在当地报了个小团,一辆中巴车,我们两口子,一对新加坡的华裔小女孩,此外还有两家人,加一个导游一个司机。前后也就是3天的行程,但的确让我感受到了跟团游是一件不太适合我的事情。
一路上,我们和那两个女孩还有导游相谈甚欢,而那两家人几乎没有参与我们的话题,中途休息的时候,一车人一起吃个便饭,结果还闹得很不愉快,因为两家人算得很细,自己的孩子吃了多少,哪一个菜自己几乎没吃......其实最后均下来一个人也就不到四十块钱,却争执了很长时间。
到了目的地,鉴于中午的情况,大家就不在一起吃饭了,正准备出门找吃的,导游和司机主动来约我们,带着那两个小女孩,一起去当地一家不太好找的馆子吃牦牛肉火锅,那味道香得至今都记忆犹新,之后又带我们去了不少有趣的地方,后面两天也大多是这样,所以虽然是同一个小团,但大家的经历不一样。
以何种方式旅行都不是问题,但是我们出来玩,都希望可以按照自己喜欢和习惯的方式放松自己,不希望妥协与人,也不应该去强求与人。所以,如果是三观一致的人结伴出行,会省了很多麻烦,大家相处起来也会自然融洽很多,在行程的安排,吃饭住宿的选择,费用的结算等等方面都会方便许多。毕竟旅行就是为了获得一份轻松和欢愉,能少一些不自在,少一些麻烦,少一些迁就总是好的。
因为和三观不一致的人一起出去旅游,纯粹是找别扭。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我们常说的三观,是我们一个人的基本处事方式的指导原则,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这三观的外在反应。
显然,社会地位不同,阅历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有不同的世界观。
如果和一个世界观崩塌的人一起旅游,举个例子,如果他认为这个世界处处都是危险,还怎么玩?
先不说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即便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但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下,一定的条件下,人生观的形成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人生的认识是千奇百怪。
如果对他人充满戒备,或者是一个糊涂的老好人,不同的人生观的人在一起,也是没法玩啊。
它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如果任何事情都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都有不同的认知,这一趟旅行简直就是噩梦,让你身心俱疲,后悔莫及。
出门旅游是最考验人生中的朋友。三观不正无法同行。要找到一个相同性格爱好的真的不易,能够一同看山玩水的、饮食习惯相同的更是不易。我在多年的旅行中已淘汰出局了许多所谓的“朋友”。实在找不到同行的自己走起。1、一次到北京旅游,同行三人,其中一个人十分节约钱,什么都不吃啃馍馍。害得我俩只能小心翼翼陪她或请她吃饭。上八达岭长城门票不买,说远眺就可以了。烦得很。2、一次去云南旅游,一个同学一路上患“公主病”,挑剔吃不好、玩不好,啰嗦一路,怕晒,怕爬山不知道旅游是来干什么。遇到这种人我自己什么心情也没了。
三观一致出游才能尽兴,以前与同学一起去北京玩,三个小时的火车,因为住宿费超出预算,当晚在火车站将就了(穷学生么),天亮找到旅馆地下室,同学说累要睡觉,我便独自一人去转颐和园,第二天同学非让我陪她再转一次,致此再没有同她出去过。
同另一个同学转石家庄,两人目标一致兴趣相投玩的极为开心,遇到方向性问题,同学说,我觉得向西,但我听你的,错了再返回来。
一起出游一定要经济相当,爱好相似,目标一致,看当地美景,品尝当地美食,好的能享受,坏的能接受,真正放松心情,才是真正的旅行。
旅游,贵在一份好心情,如果被扫了兴致,再美的风景也会暗淡。所以,要跟三观一致的人外出旅游,那么什么样的人属于三观不一致的呢?
所谓三观不一致,我总结了以下三点,大家对号入座:
这种人不仅挑剔交通住宿条件,还挑剔饮食,这不吃那不吃,这吃不了那吃不了,这住不惯那不舒服。俗话说,出门在外哪有处处都随心意的,旅游本身就是很累,要是跟着一个满腹牢骚,对什么都不满意的人一直在你旁边碎碎念,啥好心情都没了。
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旅游在乎的是欣赏风景的心情,可偏偏就有人扫兴,时不时冒出一句“不就是一个破房子嘛!这有啥好看的”“没想象的好,没劲。”“五A景区也不过如此嘛!太没意思了!”“这荒无人烟的地儿有啥好看”等等。与其说其是理想主义者,不如说其没文化,这样的人不适合旅游,适合在家里看风光纪录片。
每去一个地方,除了拍张“到此一游”的照片,再来点自拍就满足了,不了解景区的文化和历史,不懂得学习和记录,自然也得不到旅游的滋养。
愿和三观一致的伙伴一起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今年2月下旬,乌鲁木齐下了场大雪,我独自一人驾车去了附近的南山。
山里碧空如洗,苍山若染。没有了往日的嘈杂,你只需静静地倾听自然的呼吸。
隔了几天,我一个中学同学Z给我打电话,说是想出去转转,我立马想起了南山,于是便打电话又约了另外一个同学M。
我没想到一上路,这俩同学就开始考虑中午的吃饭问题。M同学说正好在南山有个朋友开农家乐,立时打电话告诉人家先把肉煮上,其他等吃饭时再说。
到了天山大峡谷把车停好,我正要去买票,那俩货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还真进去吗厦门气包车?有啥意思呢”?
结果径直去了农家乐,待肉煮好,俩同学,再加上那开农家乐的老板,仨人两瓶酒,喝得兴高采烈,只苦了我一个。呵呵…
回来的路上我跟俩孙子说:要想喝酒吃肉,随便在市区找一家店就是,还用跑到南山?来回100多公里?
这件事充分说明,旅游一定要和三观一致的人一起出行。
志同道合,志趣相同的人才能够走到一起,和三观不合的人一起去旅游,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旅游的目的就是体验异地风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愉悦身心。和三观不合的人一起去旅游,根本无法实现旅游的目的。
第一,文化层次不同,人生阅历不同、人生境界不同,对旅游资源的认知也不同。比如有人到西安旅游,就抱怨说大老远来看坟头啊,坟头有什么看的?去了西湖又抱怨西湖的风景一般,说还不如我们城市的那个人工湖风景好。这些人对西安坟头和西湖的人文旅游资源根本看不到,凭吊历史遗迹对他们来讲是对牛弹琴。记得有一年去福建旅游,遇到了金牌网红导游杭州小黑诸鸣,诸鸣先生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当地的寺庙文化,一部分人听得如痴如醉,竟然也有人一脸不满,说我们是来看风景的,不是听你来讲故事的,快去下一个景点吧!我只能用“大煞风景”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感受。
第二,兴趣不同,爱好不同,喜欢的自然景观也不同。有一年公司请优秀员工的父母出去旅游,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山水见得多了。去了张家界,竟然有一半的人说这里有什么看的,我们家的山比这里高多了,次日登临广州小蛮腰,他们才异常兴奋。有人喜欢看山,有人喜欢看水,有人喜欢游乐场的刺激,也有人喜欢园林的清幽。记得有一年,我们一行七人出去肇庆一日游,时间短,只能选一个点,结果有人要爬鼎湖山,有人要去七星岩,还有人要去裹蒸棕加工厂购土特产,也有人哪都不去,靠在车里花生就酒。一路上净是争吵的声音,害得司机一脸懵懂,无所适从。
第三,饮食习惯不同,吃住不到一块,也是一件让人崩溃的事情。那年我带七位广东同事到山东旅游,导游为我们准备了一桌鲁菜,入席后马上就有人抱怨起来,说我们是广东人,应该吃粤菜啊!此后几天,找粤菜馆的时间就浪费了不少。人生能有几次来山东啊?难得来了一次山东,吃一次山东菜,有什么不好啊?和这样的人一起旅游,是不是很别扭?还有一次去丽江,同团人员投诉旅行社,说我们住的什么地方啊,老旧的木房子,连星级也不是的!导游告诉投诉人说,这家网红客栈价格可比边上五星级酒店都贵,而且不提前预订还根本住不上。
最后讲一个真实的笑话:我的一个朋友,他们老总做事非常小心,生怕出现安全事故,所以每一年公司组团旅游,他有“七不规定”:不能爬山(容易摔跤),不能坐索道(担心掉下来),不能下海(担心海浪卷走),不能出国(国外治安不行),不能坐飞机(担心空难),不能坐游轮(吸取长江游轮事故教训),不能去高原(担心有高反)。我问朋友:那最后你们去了哪里旅游啊?她回答道:城市人民公园一日游啊!
哈哈,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人呢?所以宁可呆在家里追剧,也不会和三观不同人一起去旅游,如果是公司组团旅游,非去不行,那就权当是一次公差吧,陪着他们上山也好,下海也好,随波逐流,总比坐在办公室里闷着好吧!
好了,为什么要和三观一致的人外出旅游,不用再解释了吧?
当然要和三观要一致的人一起外出旅游。第一意见好统一,比如走哪里如何走;第二是吃住行好安排,比如吃好吃坏都无所谓,住差住坏也没关系,否则是麻烦事;三是兴趣一样,步调就一致,比如旅游景点呆的时间长短。
二、陕西骊山导游词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厦门导游年薪?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陕西骊山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骊山是我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此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长青,壮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古迹志》云: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亘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旧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
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红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地位做了恰当而准确地概括。远在上古时期,这里曾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又在此演出了一幕“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还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唐朝时期,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享乐,这是骊山沧桑的经历,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见证。
骊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而且有几十个驰名的文物景点胜迹,古往今来,骊山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登骊山别有一番情趣。青石台阶路把著名的周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石瓮谷、举火楼、遇仙桥、秤锤石、鸡上架、三元洞、鹞子翻身等古迹连在一起。游人可拾级而上或乘坐骊山索道缆车登山至烽火台。极目远眺,在茫茫八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条玉带飘动在绿野之间,俯视山下,风景如画,游人熙攘。
骊山半山腰有一块上有金黄菌锈的巨石,远望像老虎身上的斑纹。因此叫虎斑石,又因形状似一只蹲卧的老虎,也叫卧虎石。石上有一座水泥凉亭。这里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五十年代改名为“捉蒋亭”,并在亭内正面上方石壁上题词,叙述“西安事变”大略经过。近年改名为“兵谏亭”。
骊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她是唐华清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森林景观独具特色,有千亩侧柏林、骊山拧拧柏、八戒显形树等。其山势峻峭断层地貌别具一格。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在骊山均留下烙印,古迹遗址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离宫别墅皇家风范、地热温泉极具魅力。“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个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先生的这两句诗恰到好处地向人们诉说着骊山的历史。这里已构成了一处殊堪神往的旅游胜地。
上山有台阶路3200多米,先来到骊山半山腰“斑虎石”处,便见兵谏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过后,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站在亭的北侧,整个华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再往前便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为骊山著名道教官观。相传,唐玄宗两次在此见到老君降临阁内,故此称之为降圣阁,也叫朝元阁。殿内原供奉白玉老君像,“安史之乱”时,像的正身被烧裂,双手也被盗,现玉像保存在陕西博物馆内。由老君殿转往东,就到西绣岭第二峰上的“老母殿”。此殿是为历史传说中的女蜗而建的。再往东便到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相传,周幽王为博取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诸侯。当犬戎攻入骊山,幽王再下令点燃烽火,各诸侯却无人来救,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灭亡。过了烽火台后往东即到东绣岭上的“石瓮寺”。因寺的西面岩石受流水冲击而形似瓮,故得名“石瓮寺”。据传,该寺建于唐开元年间,用造华清宫所剩的材料予以修建的。接着来到位于东西绣岭之间的石翁谷中的“遇仙桥”。据说,此桥为唐代所建,是一座长5米,宽2.4米,高5米的单孔石拱桥。相传,古代有一考生,赴京赶考行至此桥,得仙人指教,幸运考中,此桥由此名“遇仙桥”。
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
唐太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1982年4月基建开挖地基时发现唐华清宫御汤建筑遗址。经考古专家发掘整理,在4200平方米面积内发现5个汤池遗址,并确认它们分别是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尚食汤和星辰汤,分别为皇帝、贵妃、太子、大臣的御用浴池遗址。在这些遗址上建成“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于1990年10月正式开放。华清池内的五间厅是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时,蒋介石住地。
骊山森林公园管理处近年来本着“遵循骊山景区文脉,打造观景读史精品,以优质服务争创骊山再度辉煌”的原则,加大了对骊山的开发包装力度,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堪称一流,景观内涵让您叹为观止,她以其秀美深遂,成为赏景抒怀展示中华历史的大舞台。
国内外朋友们,“骊山人”真诚欢迎您,我们将以“游客为上帝”的宗旨,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优美的环境,最佳的旅游秩序,让您尽兴而来,满意而归.
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员“小丁”,名字叫丁一航。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骊山。
我们首先来到了骊山脚下,感觉骊山很高,突兀森郁,树木非常多,让我们来乘坐骊山索道吧,在上面,看临潼非常大,非常壮观。有人这样称赞过:南视广临潼,西看古长安,北望渭河水,俯览华清宫,因此许多人看了都感到非常吃惊。
现在,我们来到了骊山顶上,先来到了鸟语林,林里有许许多多的鸟类,如:白鸽、鹦鹉,路上还可以看到野山鸡。可以让人感觉到有一种大自然的感觉。接下来我们来到了道庙,里面曾是陕西省著名道人的聚集之地,至今里面还有一些僧人在里面拜佛、念经,我们也可以进去拜佛、求签,以求平安。然后我们来到了烽火台,这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的地方,当时,周幽王得到了一个美女,名叫褒姒,但她整天闷闷不乐的,周幽王为了让他笑,就听信了奸臣的话,在烽火台上点火,诸侯以为敌人来了就领兵来看,结果扑了空,褒姒看了,就给笑了起来。
后来,敌人真的来了,诸侯以为是周幽王在和褒姒玩,就没来,结果周幽王被捕,周朝便衰落起来了,这就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下面我们来到的地方也同样具有历史意义,是“西安事变”的兵谏亭,当时杨虎城、张学良等人带兵在此地威胁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被逼无奈,只得同意。后来,才有了“国共合作”。因此这个地方在全中国都非常有名。我介绍完了,百闻不如一见,希望通过我的介绍,
能让你们对此地有所了解,能让你们对骊山有更深的印象。
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骊山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相传在洪荒时代,这里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也发生于此。
骊山秀丽的风景和诱人的温泉吸引了后代的王宫贵族。周代、秦代和汉代,这里都建立了离宫。到了唐代,皇室大兴土木,先建汤泉宫,后建温泉宫。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唐明皇令匠人扩建离官;从此改名华清宫。华清宫本身成为一座宫城,镣墙依山势曲折而筑,东西南北分别有开阳门、望京门、昭阳门、津阳门。楼、台、亭、阎散布于山腰,一片豪华景象。山上建有飞霜殿,专为唐明皇寝殿。九龙汤,是唐明皇的浴池。为杨贵妃建有芙蓉汤。史载:“汤池凡一十八所,第一是御汤,周环数丈,悉砌以百石,莹彻如玉,面阶隐起鱼龙花鸟之状,四面石坐阶级而下,中有双石白莲,泉眼自瓮石口中涌出,喷注白石莲之”芙蓉汤原址今已开掘,莲花石至今犹存。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是这样描写贵妃沐浴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清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明代画家的《贵妃出浴图》同样描画了贵妃出浴的娇态。”
骊山山腰有老君殿,系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唐玄宗信奉道教,朝元阁是他孝敬老子的地方,殿内原有老子石刻像,传系唐代著名雕刻家元伽儿所作,颇具艺术价值,现存陕西博物馆。老君殿东侧有唐代长生殿遗址。唐玄宗和杨贵妃之“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就发生在这里。自老君殿向北转,是著名的骊山晚照。由此向西南变成台阶状缓坡,每当夕阳西下,整个山坡金碧辉煌,笼罩在金光之下,显得格外妖娆。尤其深秋时节更是满山红叶,触景生情,一派宁静平和的景象。
在西秀岭第二峰顶端有老母殿,初建于唐代763年,供奉的是骊山老母,有人认为她就是神话中的女娲氏;第一峰顶有烽火台,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著名历史故事,就发生于此。
唐代鼎盛时期的华清宫在“安史之乱”(8世纪中叶)后规模大为缩小。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的基础之上经过多次修缮、扩建以及发掘复员唐代遗址后形成的。它只相当于唐华清宫的核心部分,占地面积85560平方米,分为东区、西区和中区。现在骊山加强了植树造林的工作,原有的遗址也得到保护。现在山下建有华清池公园,温泉疗养院,山上有缆车连接老母殿和烽火台,山中景色可尽收眼底。
欢迎参观游览骊山风景区。现在,我们从骊山的东大门(史称昭阳门)入园,首先大家看到的是骊山胜迹图,先了解一下骊山的概况厦门欣鹭导游。骊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海拔1302米,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3.7公里,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从地质角度来讲,骊山是燕山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经运动时期呈整体上升,形成北高南低的断块。在陕西境内,骊山险峻不及华山,绵亘不如太白,徒峭不如龙门,但却以“秀”而闻名于世,因此又名绣岭,今天人们习惯上把骊山分为东,西绣岭,西绣岭上主要分布有烽火台、长生殿遗址、晚照亭、老母殿、老君殿、兵谏亭、三元洞等景点,东绣岭主要分布有上善湖,七夕桥,上德苑,达摩洞,举火楼、石瓮寺、石瓮瀑布、鸡上架、遇仙桥、秤砣石等景点。胜迹图下面的这些浮雕造型表现的分别是女娲补天、长生殿盟誓、遇仙桥、秦始皇戏神女、张骞出使西域等骊山传说。了解了骊山大概情况后,请大家拾级而上,我们边走边聊,去仔细体味这座历史文化名山独特的韵味。
骊山是我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此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长青,壮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古迹志》云: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亘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旧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红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地位做了恰当而准确地概括。远在上古时期,这里曾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又在此演出了一幕“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还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唐朝时期,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享乐,这是骊山沧桑的经历,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见证。
坐落在骊山第二峰的老母殿是为了纪念传说中中华民族创始人女娲而建的,相传女娲“抟黄土做人”,创造了人类,又在骊山炼石补天,劳苦功高,后世人尊她为“骊山老母”,她死后,人们将其葬于骊山之阳(今蓝田县境内)又在骊山上修女娲祠纪念.据载,女娲本为骊山附近一名杰出的氏族首领,每当农历六月十三日,四方群众携床单干粮,夜宿骊山,祭祀老母,这个风俗沿续至今,称为“单子会”,并逐渐成为一种附近居民的欢乐节,庙会期间,寺前庙后,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里也是骊山又一个最佳观景点,从这儿远眺,重山叠障,苍翠欲滴,不觉使人神清气爽。
骊山是我国古今驰誉的景致旅行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而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始终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货色连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长青,绚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古迹志》云: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延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故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
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彤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昼夜,多少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位置做了适当而正确地概括。远在上古时代,这里曾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又在此上演了一幕“战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还留下了驰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唐朝时期,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恋情故事,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吃苦,这是骊山沧桑的阅历,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见证。
骊山不仅天然景观奇丽,而且有几十个闻名的文物景点胜迹,古往今来,骊山给人们留下美妙的回想,登骊山别有一番情趣。青石台阶路把有名的周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石瓮谷、举火楼、遇仙桥、秤锤石、鸡上架、三元洞、风筝翻身等古迹连在一起。游人可拾级而上或乘坐骊山索道缆车登山至烽火台。纵目远眺,在茫茫八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条玉带飞舞在绿野之间,俯视山下,风景如画,游人熙攘。
骊山半山腰有一块上有金黄菌锈的巨石,眺望像老虎身上的斑纹。因此叫虎斑石,又因外形似一只蹲卧的老虎,也叫卧虎石。石上有一座水泥凉亭。这里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五十年代改名为“捉蒋亭”,并在亭内正面上方石壁上题词,叙述“西安事变”大略经由。近年改名为“兵谏亭”。
我叫**,是西安中国国际旅行社的英文导游。我的司机师傅叫***,车号:,他的车开的很好。今天为大家导游,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度过这愉快的一天。我干导游工作已二十年了,我喜欢导游工作,我将尽我的努力为大家服务,有什么地方讲不清楚,欢迎大家随时提问。今天我们去游骊山,骊山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高度结合的旅游胜地,它以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遗址在方圆二十里的范围之内如此集中如此绚丽多彩,非但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游骊山胜景,观中华古今”确实当之无愧。整个旅程需要三个小时,祝大家旅途愉快,从西安市去骊山风景区三十公里,大约需要四十分钟,沿途要经过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中国有句俗话叫“走马观花”,我们现在是走车观花。
请诸位看看北边那一排高十二米的西安城墙,这城墙非但是中国,也是世界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它建于十四世纪中期。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封他第二子朱樉为秦王坐阵西安。秦王特烧大砖,修建了它,包括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楼和城中的钟,鼓楼。城墙周长十二公里,城墙上宽12—14米,可以十马并行,费时八年方才完工。城外有宽约二十米护城河围绕,城上女墙上有炮楼,床子驽等守城利器。从大明王朝至大清王朝五百余年,它从未在战争中被攻下过。这些年一些电影、电视剧涉及古代攻城战守的场面,好多都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
现在我们走的这条路叫咸宁路,靠我们左边,那林木丛生栏杆围绕的地方,便是西安市最大的公园-兴庆公园,兴庆公园旧址是大唐王朝兴庆宫所在。唐王朝的京城长安便是今天的西安,城周百余里,比今西安城要大七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兴庆宫是唐朝黄帝专门闲乐的大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便在这里住过很久,大诗人李白还为她写过有名的赞美诗《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兴庆宫的南面为西安交通大学,学生们常喜欢清静,来这里读书和复习功课。
现在我们的汽车在西安东二环路行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以来,西安和全国各大城市一样,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陆续建成,除了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外,,三环(第三环城路)以列入开铺计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