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西安旅游B

西安遗址有哪些,半坡遗址简介

西安旅游B 2024-03-23 2
西安遗址有哪些,半坡遗址简介摘要: 本文目录西安的自助游攻略有哪些香小陌的《干爹》是真实故事西安半坡遗址导游词一、西安的自助游攻略有哪些厦门导游蔡永进女人应该年轻的时候多出去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下面是我整理的西安...

本文目录

  1. 西安的自助游攻略有哪些
  2. 香小陌的《干爹》是真实故事
  3. 西安半坡遗址导游词

一、西安的自助游攻略有哪些厦门导游蔡永进

女人应该年轻的时候多出去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下面是我整理的西安的自助游攻略,欢迎来参考!

西安市内景点:大雁塔—大雁塔北广场—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关中书院—西安古城墙—钟楼—鼓楼—回民街—化觉巷大清真寺

西安西线:咸阳博物馆—茂陵博物馆—乾陵黄土民族村—永泰公主墓—乾陵—法门寺博物馆或称珍宝馆—法门寺

西安东线:华清池(40元)—临潼博物馆(24元)—兵谏亭(45元)—秦始皇陵(25元)—秦始皇地宫(15元)—秦始皇兵马俑(旺季 3月1日—11月底 90元,淡季 12月1日—次年2月 65元)—半坡遗址(18元)

大雁塔(大慈恩寺):乘5路、19路、21路、610路公交车可直达。从钟楼打车大概14元左右。

陕西历史博物馆:从大雁塔北广场出来步行十分钟便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乘5路、24路、27路、527路、610路均可直达。

西安碑林历史博物馆:可乘14、402、239路公交车到博物馆站下车;然后从陕西历史博物馆打车6元。

关中书院:碑林出来沿着城墙走便是书院门一条街。

西安古城墙:从古文化街到古城墙步行即到。

钟楼:可乘1、6、8、11、45路公交车直达;然后从古城墙南门打车到钟楼6元,步行约2分钟。

鼓楼:可乘1、6、8、11、45路公交车直达。

化觉巷大清真寺:乘公交车到鼓楼即可(有许多公交车都可到)。

乾陵黄土民族村:在西安火车站西广场乘西安至乾陵的专线旅游车(游3),车程约2小时。

法门寺:从西安玉祥门外的城西客运站乘坐开往扶风的旅游车可直达,车费12元,西安到法门寺车程约2.5小时。

华清池:火车站东侧的306(游7)和307路公交车(30分钟可到),平均10分钟一趟。

临潼博物馆:从华清池出来向右走,步行五分钟不到就是临潼博物馆。

兵谏亭:从西安火车站乘游7或307路公交车可以直达;也可在参观完华清池后步行即到。

秦始皇陵:游306旅游专线可到达。

秦始皇兵马俑:游306可直达,票价5元。

半坡遗址:从鼓楼乘105路公交车,或从火车站乘11路公交车可到。

大雁塔(大慈恩寺): 25元,另登塔20元,开放时间:8:00——19:00,游览时间:1小时左右。

陕西历史博物馆:35元,开放时间:8:00——19:00,游览时间:1—2小时(需要讲解员),陕西历史博物馆最精华的昭陵文物和唐墓壁画展需另外付费,200元/人。

西安碑林历史博物馆:30元,开放时间:8:30—18:30;游览时间:1小时(需导游讲解)。

西安古城墙:10元,开放时间:8:00——17:00;游览时间:骑车1小时正好可以绕西安古城一圈。从南门上去有租自行车的地方,单车10元/小时,然后双人的20元/小时。城墙上很宽阔,现西安城墙已经全面贯通,有环保车可以绕墙一周,每人约20元/次。也可从南门、北门、西门、和平门、文昌门等地购票后登城,城墙上有游览车,分段收费。

化觉巷大清真寺:12元,开放时间:8:00——19:00;游览时间:半小时。

永泰公主墓:25元,游览时间:半小时。

秦始皇陵:25元,浏览时间:45分钟-1小时。

秦始皇地宫:15元,浏览时间:半小时,需导游讲解。

秦始皇兵马俑:旺季 3月1日—11月底 90元,淡季 12月1日—次年2月 65元。浏览时间:1小时,需导游讲解(导游费30元)。

半坡遗址:半坡博物馆18元,半坡氏族村25元;开放时间:8:30—17:00。

西安市内有各种不同档次的饭店和宾馆,然后住宿十分方便。介绍些酒店:

宾馆早餐价:西式早餐75元/人;中式早餐40元/人

西安钟鼓楼广场,大厅豪华,干净舒适,。繁华闹市区,交通便利。

房价:标准间 RMB 236(折扣价、不含早)电话:029--87275018

房价:标准间 RMB 280(门市标价,实际费用应该更便宜)

旅舍名称:西安钟楼国际青年旅舍

房间按三星标准装修,特别干净,标间:180/间、多人间:55元/床---20元/床。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大街1号(钟楼邮局三楼,有很显著的标志)

6.骡马市街上的金地宾馆,标间在80元~120元之间,这里地处闹市,出行方便。)

建议:别住在火车站附近,那里确实有点脏乱差;

如果你怕住宿无保证的话,建议找西安的旅行社,然后我上次找的是西安北方旅行社电话: 029—82028400 81996550传真:029—82028401。他们安排我住在市中心秦棉酒店(二星)150/间元还含早餐。感觉很好,特此推荐一下,不过要提前预定呀。

1、从大慈恩寺出来走过新落成的大雁塔北广场。那里有亚洲最大的音乐、灯光喷泉,气势宏伟。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五:12:00、20:00;周六,日以及节假日:10:00、12:00、14:00、16:00、18:00、20:00。建议最好晚上去,可以观赏亚洲最大的音乐、灯光喷泉

2、在碑林外面的摊上可以买拓片,然后是碑林里面和外面买拓片的价格相差两个零。碑林外面拓下的字画,未裱好的5-15元不等。挺便宜,买回去送礼用都很好。如果有裱好的更划算,价格也只有30元左右。在当地现裱要2小时,在上海不管在那裱估计价格都不会很便宜,买裱好的'也最方便。

3、乾陵景区内除有仿古马车可到各景点外,还可以骑马游览。距乾陵3公里的乾县,这里的锅盔、挂面、豆腐脑很有特色,被舆为“乾县三绝”。

4、去西安城墙最好选择在傍晚,傍晚的城墙很漂亮,然后特别是人少的地方,在宽阔古朴的城墙上很有感觉。而且因为上面没有什么遮阳设施。

5、法门寺地宫禁止拍摄,法门寺门前会有很多当地人,兜售护身符都是开过光的,10元4~6张。

6、阿房宫遗址没什么可看,因为早就烧光了。

7、西线路程(第二天的路程)远,游玩一定要赶早,早晨7:30-8:30之间最为合适,回到市中心一般都在晚上19:00左右。

8、西线旅游交通不方便,景点分散,然后最好自己包车或者跟旅行社。国营去西线的游2、游3就早上7:30一班。自包车的话,面包车包车来回200元,包出租车要400元。在火车站有专门的旅游车,途中的景点可以选择去或不去最后费用按门票价格结算。

9、西安住宿的地方都能代办东西线的旅游服务,然后既免掉了往返车费又来回接送。早上有车来接,先到火车站接四处拉来的游客,坐满后便开车;或者安排车辆接各酒店住宿客人,集中后统一发车。途中的景点可以选择去或不去最后费用按门票价格结算。

10、西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买不到东西吃,最好自己带点干粮,然后导游安排吃午饭的地方也较贵。

11、华清池附近有洗温泉浴,20元~40元不等,都是私人承包的,所以记得还价。华清池内可以用温泉洗手,1元/人。门票包含一张纪念照,别忘了拍照然后和旧门票缩封。

12、骊山索道:40元;骊山森林公园:30元。

13、秦兵马俑博物馆的游客总是比较多,蹭导游不成问题。然后铜车马更值得一看,请勿遗漏。兵马俑外有好多便宜的水果,可以买些柿子和石榴。记住兵马俑大门外小贩卖的盒装兵马俑2~3元/盒。

§东线景点集中,交通方便,没必要跟团;

在火车站对面解放饭店中国邮政处乘306(游5)可直达,单程5元,然后往返8元(可以在景点之间随意上下车),当天可乘无数次,营运时间早晨8:00-晚上6:00;东线包出租80-150元;

东线的旅游景点秦始皇兵马俑和秦王陵非常值得去,华清池一般,然后若有时间可去著名的半坡遗址参观。

二、香小陌的《干爹》是真实故事

1、香小陌的《干爹》是真实故事。小北和少棠不是陌陌的朋友。

2、如何下载网络小说:读读吧小说和小说书进入这两个地址后,找到你要的小说,点击TXT下载,或是点击右键“另存为”即可。

3、第一步:看到一篇十分吸引你的小说,想下载下来,就先把书名复制下来,粘贴到百度或者其他搜索引擎里,记住书名后面一定要加上txt或者txt下载,这样才能更快地找到下载资源。

4、第二步:找到可以txt文本下载小说的链接,点进去,点击txt下载。

5、第三步:小说下载完成后,在手机上打开你经常用来看书的APP,点击导入本地书进行扫描,就可以找到刚下载的小说了,最后点击放入书架,就可以happy阅读啦。

6、派派,最方便,注册一下,再安装迅雷5或快车就行了,里面的书也最全。

7、新浪网有个共享资料,注册一下,系统先会送你20积分,可以下载书,用完之后,你需要自己上传资料或回答问题才能拿积分,下载书,不过大多数的书都是免费的。

三、西安半坡遗址导游词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西安半坡遗址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先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

半坡小孩实行瓮棺葬。小孩死后,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个坑,放个大陶瓮或罐,把小孩尸体放在里面,上面盖个陶钵或陶盆,并在当中凿个洞,可能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这充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眷恋之情。半坡出土的小孩瓮棺共有73个。由于当时自然条件很差,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之疾病流行,小孩死亡率很高。

西安遗址有哪些,半坡遗址简介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由一条大的人工壕沟围绕,区内被1条小沟分为2片,每片中心有1座大房子,周围是小居室。房屋形制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2种,房子之间有储藏东西的窖穴。房子周围还发现长方形家畜圈栏、小孩瓮棺葬和幼儿土坑墓。大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窑区。从出土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石碾等生产工具和陶罐、陶盆、小口尖底瓶等生活用具来看,半坡人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生活。他们具有较强的审美观念,在彩陶上绘着人面、鱼、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纹和三角形、圆点等几何图案,还用石、骨、陶、蚌制成耳饰、发饰等装饰品。

1954年-1957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共发掘出房屋45座、圈栏2处、200多个窖穴、陶窑遗址6座、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生产工具主要有石斧、石锛、石铲、石锄、矛头、箭头、鱼叉、鱼钩、纺轮、骨针等。还有石制研磨器(包括磨臼和磨石,是研磨颜料的工具),还发现了粟类等粮食作物。生活用具主要为彩陶器,种类有钵、碗、盆、盂、盘、杯、罐、缸、甑、釜、鼎、瓮等。在1只陶罐里还保存着炭化了的菜籽,系属于白菜、芥菜一类的种子。在彩陶器上多绘有各种图形,器物表面多饰有绳纹、线纹,还绘有人面、鱼、鹿、植物等花纹,红底黑纹。在一些陶钵的口沿上还刻有各种符号,有20-30种之多,这些符号可能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各位游客您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半坡博物馆,它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灞河之间,建成于1958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反映原始社会的遗址博物馆,是黄河流域一处比较完整的典型的母系氏族村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这种文化遗址于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所以被命名为“仰韶文化”。由于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彩绘陶器,因此仰韶文化也称为“彩陶文化”。现在博物馆有两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而半坡所处的灞、浐两条河流也是古代“八水绕长安”中八水的两条最重要的河流。

现在请大家看,台阶上的那建筑便是遗址大厅,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半坡遗趾”四个醒目的大字了吧,这四个字是由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如果仔细看,四个字有一个字是错误的,那就是“趾”字。按理说应该是“土”字旁,但郭老却写成“足”旁。对于这个,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郭老一时喝多手下之误;但更多的人认为郭老之所以这样写是有他的用意的,它意味着我们的祖先从远古一步步的走向了现代。

各位游客,请随我一同步入遗址大厅内去拜访一下半坡人吧!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沟、囿、陶、罐的大总体便是半坡遗址了。它是1953年春在灞桥水力发电厂建设施工时偶然发现的,后来在陈毅元帅的建议下修建了该馆。而后,又从54年秋到57年夏先后对其进行了5次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半坡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在遗址中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囿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

各位游客请看,在遗址大厅的中央,有一座复原后的圆形房屋遗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的不同之处。哦,对了,这座房屋与别的房屋不同之处在于它属于村落的最中央而且面积最大,有160平方米,而村庄内其它的房屋面积小而且门都是朝南开,构成了一个向心状,将大房子团团围住,这就从形式上反映了这座大房子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这房子是做什么用的吗?这房子曾经也引起了许多考古学家和民俗学家的极大兴趣,经研究我们知道了它的作用,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大会堂。这房子的一大用处是供老人和孩子们居住的:这些老人当中可能包括岁数较大的妇女即母系氏族的酋长。另一个作用在此举宗教礼仪活动:如儿童长大之后在此举行成丁礼。如果氏族成员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象劳动产品如何分配,对外族进行报复等问题,氏族成员都要在此举行议事会,进行商讨。这房子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氏族成员受教育的场所。当一天劳动之后,氏族成员围坐在火膛周围听有经验的妇女讲授生产生活经验。

现在我们再来参观一下半坡各个时期的房屋:

这两所分别为半坡人早期居住的房屋。一所是圆形的房屋东西直径为6.3米,南北直径6.7米,门向南开,门宽1.10米,门两侧有隔墙,中间的灶炕被后期的一个窑穴所破坏。另一所是半地下式的方形房屋,此房边长为3.8米,深为0.7米,入口为斜坡式。入口两侧有四个对称的柱洞,灶坑居中,这所房屋的结构简单,但也比较潮湿。

再看这所半地下式的长方形房屋,此遗址东西长4.4米,南北宽3.2米,深64厘米。西部比东部高出约10厘米,形成了一个平台,是半坡人睡觉的地方。挖掘时在房屋的东部发现了一些陶罐、箭头和盛贝壳的碎罐厦门兼职导游。这都说明了半坡人睡觉有固定的地方,放置东西也有一定的顺序。

这个遗址是后期的房屋遗址。此遗址面积为17平方米,门向南开,地面上铺有一木板,四周竖有10根大柱子,大柱子间用藤条连起一些小柱和木板,房子的里外都用草泥涂上,这是最早的框架式结构的房屋。这座房屋已有了中国建筑的民族特点,为北方典型的房屋形式。

陶窑展厅展出了半坡先民使用的陶窑一座。虽然陶窑已残,但还能看出内部结构和使用方法。在遗址中我们一共发现了6座陶窑。窑分为横穴和竖穴两种,由火膛火道,窑箅和窑室组成。半坡早期使用的是横穴窑,后期使用的是竖穴窑,竖穴比横穴先进。陶窑是人类第一次借助水,火的帮助,通过化学变化从而制作出的物质,制陶术是人类在大自然斗争中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

半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种类繁多,大小各异。但由于陶窑体积较小,每窑每次只能烧出3—5件小器或1—2件大器。虽然使用木材作燃料,但温度却可以达到800—1000℃左右。火候好时烧出的陶器硬度相当好,彩陶颜色纯正,不禁使人感慨万分。陶窑的形式虽然粗陋,结构简单,但却完整合理。当时人们利用它烧出了人们的生活用品,也烧出了色彩绚丽的彩陶艺术品,为当时人们的生息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使原始文化大放异彩。

围沟北边为墓葬区,这里主要是埋葬成年人的公共墓地,埋葬的形式有仰卧伸展葬,伏卧葬,屈肢葬等各种形式,但头部一律朝西。另外还有5例为集体改葬的二次葬。这个有名的墓葬遗址说明当时人们非但已经有了比较复杂的灵魂观念,而且已经有了葬礼这种宗教行为。

当原始人类还差不多过着动物般生活的时候,他们还不能将自己同自然分开,对于自身的生死没有那么关注。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四五十万年前,他们的尸骨被随意乱扔,说明他们还没有产生灵魂观念,更不要说还会想到人死后灵魂将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的宗教观念。从考古发现,宗教最早产生于大约距今十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我国山顶洞人的遗骸周围,就发现撒有含赤铁矿的红粉末,并有钻孔的兽齿,石珠,骨坠等装饰品做为陪葬,说明当时就已经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和对鬼神的崇拜。半坡遗址的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对于灵魂观念,鬼魂崇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而当时已有了较复杂的灵魂观念和墓葬方式如死者头部朝西,表明灵魂的去向,可能与是否傍晚太阳在西方落下表明一天结束的观察中受到启发,认为人死后也像太阳落山,到西方的另一个世界。半坡村墓葬遗址中,儿童和成人墓地分开,反映了人们已对灵魂做出区别,相信冥间也有年龄层次的分别。此外,从墓葬中也可以看出仰卧伸展葬者可能为当时氏族中地位稍高一点的人或一般的村民,而伏卧葬,屈肢葬者为当时氏族战争中被俘获的人或者是一些因疾病死亡的人。人们认为他们因怨而死,死后灵魂无法安宁,一定会成为怨鬼作祟于人间,所以必须用残酷手段处置他们,使他们无法作祟于人间,实行二次捡骨葬可能是认为尸体腐烂以后灵魂才能最终从肉体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或转生。

★ 2019年5篇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

★ 5篇有关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西安旅游B本文地址:http://www.pdsd.cn/xian/post/12512.html发布于 2024-03-2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西安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