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西安旅游必去景点攻略
这个我知道!我特别喜欢旅游,上次去西安旅游的时候,收集了西安一些必去的景点资料。现在我把西安十大必去景点的资料分享给需要的小伙伴们~
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
馆藏文物多达37万余件,从远古人类的简单石器,到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唐墓壁画举世无双。
博物馆浓缩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精华,被誉为“华夏珍宝库”,是展示中国古代文明和陕西历史文化的艺术殿堂。
公交线路:271/701/527/5/19/24/26/27/路至陕西历史博物馆公交站下车,步行约300米即可到达。
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小寨站下(东北口)
1、所有票均需通过博物馆官方预约,未预约现场无法领取票或买票。实行“免费不免票”,每天限量限时发放免费参观券6000张,发完为止。
2、散客(凭身份证或有效证件)参观一人限领一票,当日有效,过期作废。
3、预约7日内(含当天)门票免费,预约当日及次日门票收费。
08:30-18:00;停止入场时间:16:30(3月15日-11月14日周二-周日)
09:00-17:30;停止入场时间:16:00(11月15日-次年03月14日周二-周日)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
是一座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园林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一个展览区域。小雁塔就在这里。
收藏了历史文物近13万件,拥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4400多件,大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汉、唐等朝代。
通过主题陈列“古都西安”,让你从历史的演变以及古文物的变化感受历史的变迁。
院内还有从周至明清时期西安城的“城郭模型”,能够看出历代都城的规模、布局和当时的生活状况。
1.公交:乘坐游29路、18路、32路等到小雁塔站下车,步行可达。
2.地铁:乘坐地铁2号线、地铁5号线在南稍门站下车,步行可达。
*需提前进行预约参观,详情请咨询景区
09:00-18:00(03月15日-10月31日周一,周三-周日)不对外开放(03月15日-10月31日周二)
09:00-17:30(11月01日-次年03月14日周一,周三-周日)不对外开放(11月01日-次年03月14日周二)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72号
是秦始皇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以兵马俑为基础,在原址上建立的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共有3个兵马俑坑。一号坑是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二号坑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系统。
出土的兵马俑分为将军俑,武士俑,车士俑等。每个陶俑的五官神情各不相同。原本都有彩绘,但因火烧和浸泡,大多已掉色脱落。
铜车马展厅展出的青铜车马,使用了大量金银,制作精巧,被誉为“青铜之冠”,对秦代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公交:乘坐临潼602路/临潼826路/临潼游613路/游5(306)路/临潼617路/307路/914路,至兵马俑公交下车,步行约530米即可到达。
西安汽车站有兵马俑直通车,且路上有导游讲解。
普通票:全价票120人民币/学生票60人民币(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半票: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有效学生证。
2、由家长携带的16岁及以下未成年人;
3、现役军人、消防员、残疾人凭有效证件。
门票采取的一票一人的实名制,所以建议预约购票,并且将身份证明随身携带好以便检票
成人院校、在职教育、网络教育等均不享受优惠
08:30-18:30;停止入场时间:17:00(03月16日-11月15日周一-周日)
08:30-18:00;停止入场时间:16:30(11月16日-次年3月15日周一-周日)
位于西安临潼区城南,属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毗邻华清池,如今两个景点已经合并。
分为东西绣岭,西绣岭集中了多数景点,其中包括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和西安事变中的“兵谏亭”。
骊山脚下就是著名的“华清池”,傍晚在“晚照亭”俯瞰华清池,就是著名景色之一的“骊山晚照”。
乘坐公交307/临潼601/临潼602路至华清池(公交站)下车,步行可达。
07:30-18:5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又名荐福寺塔,始建于唐代,现位于西安博物院内。
小雁塔环境清幽,经受了1200多年风雨的侵袭和70余次地震的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
塔内现今还保存一座1192年铸造的巨大铁钟,钟钮为双獬豸造型,钟上有铭文约千字,多为经咒语。此钟钟声宏亮,“雁塔晨钟”也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乘公交203/204/218/21/224/229/258路至小雁塔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09:00-18:00;停止入场时间:17:00(3月15日-10月31日周一,周三-周日)不对外开放(3月15日-10月31日周二)
09:00-17:30;停止入场时间:16:30(11月1日-次年3月14日周一,周三-周日)不对外开放(11月1日-次年3月14日周二)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72号
市区内最著名的广场,每晚都有亚洲最大
表演,是游人及市民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及广场南端设置多处景观。
东侧是陕西地方特色的戏曲大观园。园中有戏曲彩绘雕塑、地方戏曲铸铜浮雕等雕塑群。
西侧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民俗大观园,活灵活现的雕塑如:皮影、陕西八大怪、踩高跷、农村嫁娶及白鹿原系列等,展示了陕西各地的民俗风情。
乘坐公交189路、224路延点区间、271路至大雁塔北广场站(公交站)下车,步行可达。
乘坐地铁3/4号线至大雁塔(地铁站)下车,B/C口出站步行可达。
全天(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华清宫自古以来就是皇家游览沐浴的胜地,据说曾经是杨贵妃沐浴的地方。相传西周的周幽王就曾在这里建离官。
这里遗留有比较完整的周、秦、汉、唐、明、清等历代文化遗址、园林景观、古建筑及古树名木等文物资源。
尤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的爱情故事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而蜚声天下。秦、汉、隋各代先后进行修建,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
乘坐307/临潼602/临潼游613路公交车至华清池公交站下车,即可到达
乘坐地铁9号线至华清池地铁站下车,即可到达
大门票:成人票120人民币/儿童票60人民币/学生票(大学生票)60人民币(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半票:身高1.2米(含)以上或6周岁(含)-18周岁(不含)未成年人
免票:身高1.2米以下儿童;65周岁(含)老年人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在华清宫景区木华水清门登记入园;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及省级以上突出贡献的专家、劳动模范持本人有效证件;残疾人持本人有效证件在华清宫景区木华水清门登记入园
07:30-18:00(01月0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中国古代遗留的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钟楼,每天都有6场编钟表演。
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
站在钟楼上,能够看到从钟楼延伸出来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钟楼周边西安最繁华的商区、及不远处的鼓楼。
在游玩钟楼时,还能欣赏到美妙的访古表演,每天日间6场,在钟楼和鼓楼之间为钟鼓楼广场,有音乐喷泉。
公交:市区乘坐4、12、235、600路等公交车至钟楼北(公交站)下,步行约210米可达。
地铁:乘坐地铁2号线在钟楼(地铁站)下车,步行约220米可达。
钟楼门票:成人票30人民币/优惠票15人民币(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半票:1、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本人有效证件;
2、6周岁(不含)以上-18周岁(含)的未成年人。
免票:1、身高1.2米及以下或6周岁及以下的儿童;
2、65周岁及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
3、现役军人、残疾人、全国院士凭有效证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景区当日实际披露为准。
08:30-18:00;停止售票时间:17:30;停止入场时间:17:30(10月1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
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创建慈恩寺。
玄奘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了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识宗,成为唯识宗祖庭。
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玄奘亲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佛教界的重视。
公交:乘坐22/23/24路至雁塔西路东口公交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地铁:乘坐地铁3号线/地铁4号线至大雁塔地铁站下车,向南步行约1000米即可到达。厦门口碑好导游
门票:成人票40人民币/学生票20人民币(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景区当日实际披露为准。
08:30-18:00(03月01日-10月14日周一-周日)
09:00-17:30(10月15日-次年02月28日周一-周日)
*开放时间仅供参考,详情请以景区当日实际披露为准。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墓之首。
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
陵区内已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
由于考古技术有限,秦始皇陵墓尚未进行考古挖掘,游人只能看到一座被峰峦环绕的高大封冢。
乘坐临潼602路公交在标缝集团(公交站)下车,步行可达。
门票(秦始皇陵+兵马俑):120人民币(12月01日-次年02月28日周一-周日)
半票: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凭本人有效证件;
免票:1..65周岁及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
3.现役军人、残疾人、导游凭有效证件;
门票(秦始皇陵+兵马俑):150人民币(03月01日-11月30日周一-周日)
半票: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凭本人有效证件;
免票:1..65周岁及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
3.现役军人、残疾人、导游凭有效证件;
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共用一张通票,不可单买任意一个景点的门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景区当日实际披露为准。
08:30-16:3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景区当日实际披露为准。
二、去西安应怎样旅游
1、我和老公整个西安的游玩是6天,自助游,之前在网上做了些功课,感觉还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选择一直住在同一个酒店,所以带了电脑,每天晚上回来可以准备第二天的行程,比较现代化嘛,呵呵,方便实用。我们两个人全部的花费在RMB5500——RMB5700之间,因为出发的时候带了很多的零钱,没有具体的数太清楚!希望我的游记,也可以叫做攻略对准备去西安的朋友有所帮助了。
2、大雁塔——小雁塔——钟楼——鼓楼——城墙灯会
3、早上8:00的飞机,9:50到达咸阳国际机场,(机票300RMB+100RMB的基建和燃油/人)。乘坐机场大巴(25RMB/人)到钟楼。我在携程上定的钟楼速8酒店距离机场大巴车站步行5分钟不到,(连续入住两天以上的大床间169RMB/天,优惠到2月28日,3月1日的房价为188RMB),办理入住后,到酒店东侧的竹笆市街上吃了樊记腊汁肉的肉夹馍和凉皮,味道很不错,就是肉不很多,我们点的还是优质的肉夹馍(分三个档次,普通的,偏瘦的,优质的,我观察了一下,他们当地的人一般都是吃普通的,而游客基本都是吃优质的),但是凉皮真的不错。
4、吃完午饭我们在钟楼乘坐公交车到大雁塔风景区,在西安游玩带够零钱时必须的,坐车都是无人售票的,上车有一元的也有两元的,所以建议备百元左右的零钱,花起来方便。整个景区可以分成三部分,北广场,大慈恩寺(就是大雁塔),南广场。我们当天只游玩了北广场和大慈恩寺,北广场上音乐喷泉应该看一下,也算是西安市比较著名的一点了,平时的开放时间是中午12点和晚上的8点半,周末是中午12点,下午两点,四点,六点,八点半。大慈恩寺是必去的景点,(门票RMB25/人,学生票RMB20),在西安游玩需要注意的是,景区票价是根据淡季和旺季来收取的,3月1日之前是淡季,我们正好赶在旺季的前几天将花钱的景点游玩了,省了些钱,有学生证和军官证什么的一定要带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景点能优惠半价,很多都是只打折一点点的,有些景点学生证等都是没用的。进去大慈恩寺之后登塔需要另付费二十。我们没有登塔,因为塔里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参观的,塔的卖点就是它是玄奘法师亲自监工的塔,所以只看外表似乎也就可以了。其他寺内的建筑等值得拍照留念。因为南广场距离大唐芙蓉园比较近,中间有大唐不夜城的街区,所以我们把南广场和大唐芙蓉园一起游玩。
5、从大雁塔出来,在北广场路口坐车到小雁塔,我们没有进去到公园里,因为感觉不值,不想游此景点,所以在外面看了一下就走了,建议这个景点如果不是时间和资金都非常充裕,就不用进去看了,看了大雁塔再看小雁塔觉得要我门票钱就不值得。
6、坐车回到钟楼,钟楼是在十字路口的中间,不知道怎么进去,就在路口照了些照片,也算是来过了。
7、步行回到酒店休整一下,晚上到鼓楼后面的小吃街吃的荣胜祥的腊汁牛肉,羊肉泡馍和炒凉粉,还有酸梅汤,价格很便宜,一共RMB44,味道也还好,就是羊肉泡馍这个东西吃多了发腻。
8、正值正月十五之前,西安的城墙灯会很出名,于是乘公交前往城墙,(门票RMB40/人,我们去的很合适,因为第二天到正月十五的价格是八十!)城墙的灯会非常壮观,可看的东西也很多,比起北京的灯会什么的简直是没有可比性,如果是春节期间来游玩应该来多参观这些类似灯会,焰火晚会等具有节庆气氛的活动,而且感觉外地的春节氛围要比京城里浓郁很多很多。
9、11点钟结束灯展,打车回钟楼的酒店。
10、华清池——秦陵地宫——兵马俑——大唐芙蓉园
11、早上8点半出发,坐公交车201到火车站,走一段路换乘“游5路”,火车站附近有很多的拉客的私车,不能做,不要嫌远,多走几步到国营的游5路车站,车辆大,行车安全和来去时间都有保障。坐车到华清池,(门票RMB40/人,学生票RMB20),大唐灿烂的文化一下子展现在眼前,很多值得拍照留念的景点,还有可以温泉的场所,时间不够就在温泉的洗手池和洗脚池享受一下吧,里面的唐华清宫展览馆很不多,能看到和学到很多东西,图片和实物的展览都有,还有很多郭沫若先生的亲笔,里面的龙椅和服饰是免费提供给大家拍照的,不要不好意思,也不用客气,呵呵!各个温泉池都有遗址的介绍,如果不觉得贵,可以请个私人的导游,毕竟人家说的三分看七分讲也是有道理的,我们没有花钱请导游,但是到每个景点都有旅行团雇的导游大声讲解,或者有私人雇的导游,说话的声音足以让我们也能听到,省了一大笔,但是别老跟着一个听,多换几个,反正讲的内容都差不多,之后的每个景点通用!
12、出华清池在门口车站继续坐游5路,到秦陵地宫,(门票RMB15/人,没有学生票)秦陵地宫是一个模拟秦始皇陵的景点,真正的秦陵是没有打开的,在这儿就是了解一下秦陵的真正样子,和其中不为大家所深知的东西,秦陵地宫是免费讲解的,但是如果你是对秦陵和秦始皇这段历史很了解的话这站是可以省去的。
13、继续乘游5路,到达兵马俑,兵马俑门口有肯德基,方便快捷卫生,(兵马俑的门票是RMB65/人,学生票是RMB35),为了节省体力和时间,我们选择了坐电瓶车从售票处到达兵马俑门口,真的很远,走路要十分钟吧,出来的时候没有车,步行出来。兵马俑的博物馆是很好的,里面有很多珍品展出,铜车马,俑人等都有,也有很多实物图片,三个俑坑的一号坑看点最大,也是各种图册上标记兵马俑作用图片的原址,在那儿见到好多外国人参观,可以拍照,讲解员讲的不错,俑坑边上的图片也很详细。出来兵马俑在回车站路上有很多的小店出售纪念品,我们买了一个铜车马的相框式展示架,十五元。
14、乘307路,兵马俑直达大唐芙蓉园,这个路线真的不怎么样,不走高速,足足用了将近两个小时,一定要选择走高速的车往返,多换乘一次都好,在路上耽误时间不说,还受罪。下午五点多到达大唐芙蓉园,(门票RMB68/人,学生票RMB61),大唐芙蓉园是现代建设的一个全仿唐式的建筑群,虽然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但是可观赏性非常高,建筑很古朴,也很考究,亭台楼阁长廊高塔一应俱全,天黑后有全园的灯饰,春节期间有节目表演,非常精彩,有舞龙钢花,焰火表演,最值的是,还看了一场亚洲最大的水幕电影,效果不错!所以说春节期间游玩是比较划算的。
15、从大唐芙蓉园出来,一路步行,路过大唐不夜城和大雁塔南广场,直到大雁塔北广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才吃晚饭,在北广场东侧的福客福厨吃的陕西特色菜葫芦鸡和biang biang面,米皮儿,价格不贵,味道比较好,二楼还有皮影戏和提偶的免费表演,可以免费体验一下陕西的文化。
16、由于西安周边的旅游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善,也有可能是行业垄断的问题,从西安市里到华山的车每天只有一班,去的时候不一定能赶上时间,晚上从华山回来就更不要提了,完全没有时间和车辆的保障,所以我们选择了报一日游的团,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旅游公司,我们是在鼓楼边上的西安旅游公司报的。(RMB230/人,包含了除餐以外的所有项目)。
17、早上7点,旅游团的导游打电话给我们叫早,并且通知我们7点45在我们住的酒店边上的明显建筑物银泰百货门口接我们,西安的旅游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他们旅游公司早上会挨个的接每个团员,因为大家住的地方都不一样,所以他们会提前通知你接送的地点。我们赶在7点45之前,到马路对面的麦当劳买了早饭和午饭打包,因为中午不知道能吃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午饭的安排情况,多买了两个汉堡以备不时之需。准点旅游大巴来接我们,接到我们后陆续又接了一车的团员,之后正式开往华山。
18、西安市里到华山的路程大概需要2个小时左右,由于中途旅游公司安排了一个药材的展示展卖点,所以耽搁了一些时间,每个旅游团都有这个环节,毕竟是繁荣当地的经济需要,你可以就光听不买的。临近中午的时候我们才到达了华山的脚下,导游安排在当地的一个餐馆里用餐,饭菜非常一般,将就可以吃,我们点了两个菜和两碗饭,为了下午的体力还是全部吃完了,不过包包里还有两个小汉堡后备着呢,呵呵。由于旅游团的时间是固定的,所以我们被安排的是索道上下,索道送到北峰,之后在5点之前回到山下的旅游大巴里,准备回程。这样就导致了不能全程自己爬山,而且时间也不是很充裕,我们算了一下,1点二十开始做索道上山,十分钟到北峰,之后爬山最多到三点半,就必须往回返,而且三点半的概念是,下山时候必须一路下来,不能过多停留休憩。
19、华山不愧是五岳名山之一,光是在山下看风景已经觉得非常巍峨耸立了,很是壮观。我们一路猛爬,在规定时间里到达了西峰,然后下山,我的体力不是很好,所以只到达了西峰就下山了,老公的体力还不错而且是爬山健将,所以他觉得其实还是可以再上一个峰的。山顶的风是非常大的,建议大家备厚衣服,而且要戴帽子,对个人的健康是有很大保障的。华山山上的风景是非常漂亮的,有种站在群山之巅的感觉,不错!
20、最初我们的行程是4天,所以在华山就只安排了一天,可是就在我们快到华山的时候,老公的领导通知他不用这么急上班,可以再玩两天回来,可是我们已经来不及修改华山的旅游行程了,感觉一天玩华山太紧张了,不论是对于喜好爬山的人还是喜欢风景的人。建议如果大家的时间比较充裕,不妨来了华山两日游,比较好,住在山上虽然不是很便宜,但是晚上住在山顶上,听着呼呼的风声也是一种不错的感觉,还有就是有的人喜欢夜爬,也不错,省了住宿,还可以看到日出!~~都是值得考虑的。
21、晚上回到市里的时间已经是将近9点了,实在是没有体力再找好吃的东西了,所以在竹笆市的魏家凉皮吃了肉夹馍和凉皮,味道正宗。
22、报团一日游:乾陵第一村——懿德太子墓——乾陵——法门寺
23、还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我们这一串的旅游景点也选择了报一日游,(RMB262/人,这个是学生证和不含餐的价格)
24、和前一天基本一样的行程,早上7点45来接,之后换车出市区。报团游的缺点我总结为,一,时间紧,任务重。二,夹杂了一些你不想去的地方,而这些地方的门票还贵,而且不能用学生证什么的。三,旅游的不是很自由,想看的不能超时看,不想看的不看不成。例如乾陵第一村,就是当初建造乾陵的时候那些工人住的地方,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参观的价值,票价好像是三十,很郁闷。
25、懿德太子墓其实很小,只有棺椁是原件,其他的东西,国宝级的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文化价值的在墓葬边上的小展览馆里,墓葬和陵园里的湿气和浊气很重,有鼻炎的朋友一定要戴口罩,我就是没有戴,结果鼻炎诱发了中耳炎,这叫一个难受。导游安排我们在懿德太子墓里的一个餐厅吃饭,我们选的是快餐,米饭和炒菜,比华山脚下的好吃点儿,还有个小鸡腿!~~~
26、乾陵和法门寺是我们很想多游玩的地方,但是跟团导致我们不能好好尽兴了,乾陵我们只游览了四十分钟,墓葬地区都没有去,而且导游因为天气有雾还不建议我们去,觉得有点儿可惜,不过乾陵的石刻石碑什么的很好,值得留念,但是记得在墓葬和陵园照相,尽量只照东西就好了,不要照人和墓葬里东西的合影,乾陵里有讲解,是团里安排的,很好,能详尽的讲解关于整个乾陵的历史故事,毕竟我们选择去西安就是想好好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所以如果你也是喜欢历史的,那么一定要跟紧了讲解,因为有的人很不自觉,自己不听还大声讲话,弄的你也听不清楚。
27、法门寺原址其实没有很大,但是新建的合十舍利塔超级大,门口的大门建筑非常宏伟,有点儿北京历史博物馆的高大感觉,但不自觉的感到少了些寺庙的灵气,多了些恢弘。法门寺的游览分为合十舍利塔,法门寺旧址,法门寺珍宝馆三个部分,我个人还是偏好于珍宝馆的,里面的很多宝贝都是国家级文物,可以好好的饱眼福。法门寺的旧址就是供香客和信徒们烧香礼拜的地方,建筑已经老旧,但还可以感受到大唐的鼎盛时期作为皇家寺院的威风。合十舍利塔是存放法门寺出土的佛指舍利的地方,高大华丽,可观赏价值高。
28、晚上回到市区7点左右,由于当日是正月十五,外地正月十五之前的过节气氛都是非常浓郁的,听说大雁塔北广场有音乐喷泉的特备活动,大唐芙蓉园也有焰火表演,所以我们就去了大雁塔北广场,但是由于路上坐车坐反了,结果到了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走到大唐芙蓉园是来不及了,就放弃了之前的想法,而且音乐喷泉的广场上有据说是50万人,根本挤不到前排看喷泉,所以还是在北广场的福客福厨吃的特色陕西菜,那儿的东西真的还不错。
29、酒店休整——大雁塔北广场音乐喷泉
30、这天的安排实属无奈,因为自由行每天住宿什么的花费都是不小的,空闲一天的原因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周一闭馆,如果想去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时间上的安排,周一不要安排历史博物馆的参观。由于多日的紧凑安排,我的体力是不成了,这天是睡到自然醒,然后出来吃饭,老公吃的是鼓楼西面的回民小吃街的老刘家牛羊肉泡馍。那儿的据说非常正宗,老公吃的津津有味,我倒是不怎么觉得特别好吃,因为我觉得整个西安的羊肉都有点儿膻!不是很适合我的口味,少吃点儿成,吃多了我受不了。
31、饭后回房午觉,醒来后出发去大雁塔北广场看音乐喷泉,这个喷泉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我觉得如果来了就一定要看看。
32、晚饭还是在福客福厨吃的,我们一共来了六天5夜,在福客福厨吃了三个晚饭,足以说明那儿还挺好吃的。
33、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来西安必去的地方,它的门票是免费的,拿有效证件换票,开放时间可以看它的官方网站,冬季夏季时间不一样,发票的时间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历史博物馆请个讲解是十分必要的,面对那么多那么古老的文物,很多你根本不能了解其中的文化和制作工艺,历史博物馆里的讲解所用的是耳麦接收器,所以想像之前景点那样蹭别人的讲解就不可行了,除非是有旅游团,他们的导游讲解的时候声音很大的,也是可以蹭的,不过为了这么重要的一个文化景点,我们还是请了私人的讲解员。请讲解之后的发票记得刮奖啊,我就中了5元钱的,呵呵。
34、整个安排前紧后松,回京后第二天老公就上班了,没有觉得非常劳累,这个也是我们这样安排的希望结果。
35、总的西安这样的玩儿下来之后,以后就没有再来的计划了,毕竟中国太大了,能把每一个好玩的地方玩儿一次就需要好多好多年了,所以一定要玩的尽兴,希望我的游记对大家有帮助,不对之处请指正和谅解。
三、西安钟楼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西安钟楼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大家就叫我常导吧。接下来就和我一起参观西安钟楼吧!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看,在我们眼前的两层建筑就是钟楼,它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钟楼高36米,是古色古香的砖瓦结构,四角挑檐翘起,凌空欲飞,楼顶有各色玻璃瓦鲜艳夺目,美丽极了。钟楼四周鲜花环绕,增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基座是由巨大的城砖筑成,沿着基座北面的楼梯而上,我们便来到钟楼楼身观光台,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口青色的明代大钟,重五吨,里面能容纳五六个人,钟面上雕刻着精美的八卦图案,浑厚洪亮的钟声好像闷雷滚动,告诉周边的人们新一天的到来;如今,钟声祈祷老人的长寿、可以让小孩健康快乐……一跨入展厅大门,就看见三排钟从小到大的排列着,其中的一排钟形状大小一模一样,但一排和一排形状不同;周围还有许多美丽的水墨画和刚劲有力的书法,钟和书画向我们展现了明代人的技艺高超。站在钟楼上极目远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今天,我很高兴为大家服务。鼓楼和钟楼遥相呼应,使古城西安更加美丽,下次有机会再带大家一起参观西安鼓楼。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钟楼。钟楼位于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会处,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当时钟楼的位置并不在现在这个地方,那么它在哪儿呢?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座与钟楼遥相呼应的楼就是鼓楼,钟楼最初的位置在鼓楼以西的迎祥观内。迎祥观是唐朝一座非常著名的道观,唐睿宗李旦为了给自已的母亲过寿,特制了一口钟安放在迎祥观内。随着城市的发展,西安城不断地扩建,钟楼就偏于城西,不再居于城市中心了。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582年明政府就将钟楼迁移至今天的位置。
钟楼的主要作用就是击钟报时。每天清晨,当钟声响起,四个城门就打开,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傍晚鼓楼的鼓声一响,人们就回到城里关闭城门,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晨钟暮鼓”。过去用来报时的钟是唐睿宗李旦在景云二年(720年)命人制作的,取名“景云钟”。景云钟纹饰精美,线条流畅,声音洪亮,充分表现出了唐代工匠高超的铸钟水平,原钟现收藏在西安碑林石刻艺术博物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钟是景云钟的复制品,它的体态、大小、重量、纹饰与原景云钟都是相同的。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请看钟纽部分:据传海中有一种大兽叫蒲牢,它虽然凶猛,但是非常害怕鲸鱼,每当鲸鱼攻击它,它就会拼命大叫,由于它的叫声非常响亮,人们在铸钟的时候就将它缚在钟上,以祈求钟声洪亮,我们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钟就像张着大嘴的蒲牢,撞钟之木就像鲸鱼,鲸鱼咬一口,蒲牢叫一声,鲸鱼咬得越急,蒲牢叫得越响,如果哪位朋友不信,可以来试试。关于蒲牢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蒲牢”是龙王爷的第九个儿子,龙生九子各有所好,这位蒲牢平素爱大声喊叫,声音非常洪亮,因此钟纽常常做成蒲牢的样子,希望能使钟声洪亮,总之有了蒲牢,钟声就会洪亮,这是无可置疑的事了。
再来看看钟面,这里有龙、凤、鹤、狮、独角牛,以及飞天、彩云、蔓草等,花纹线条流畅、首尾相接,它们分别代表着道教法规、富贵权势、天上人间,以及现世未来,是一幅集福、权、贵为一体的宗教纹饰画,特别珍贵的是这篇唐睿宗李旦亲笔所书的铭文。李旦的真迹共有三处:孔子庙堂碑、顺陵碑以及景云钟铭文。因孔子庙堂碑和顺陵碑都己被毁,所以现在李旦的真迹就仅存景云钟铭文一处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主要讲述了道教的玄妙,以及景云钟的制作,无论是从书法的角度,还是从文章的内容来看,都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厦门旅游导游网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座坐落于四条大街交会处己600多年的钟楼吧,我们先从屋檐讲起,大家站在这里可以看到钟楼有三层屋檐,其实它只有两层,也就是说在二楼是一层楼两层檐,那么为什么要把屋檐做得这么复杂呢?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屋檐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重檐就是统治阶级为了提高自己的尊严和权威而独占的一种形式,就是同样的重檐屋顶也有着最尊与次之的区别,重檐庑殿为最尊,比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重檐歇山次之,比如北京天安门。钟楼采用的四角攒尖顶形式,这种形式最早出现在北魏石窟的石塔雕刻上,此外在宋画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的楼、台、亭、阁采用这种形式,到了明清这种形式就更加兴盛起来。大家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四周的建筑都很漂亮,可这在过去是完全行不通的。普通老百姓盖房子只能盖单檐房屋,重檐在皇家建筑里才能出现。也许有的朋友已经注意到了,在屋顶的四翼角戗脊上有一排动物形状的构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仙人、走兽。我们依次来看一下:第一个是仙人,在它后边分别是行龙、飞凤、行狮、天马、海马、飞鱼、押鱼,这几种走兽都有其一定的寓意。龙风代表至高无上的尊贵;狮子是兽中之王、镇山之王;天马、海马象征皇家的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飞鱼、押鱼是海中异兽,据说可兴云作雨、镇火防灾。建筑工匠们巧妙地将政治象征、艺术装饰和实用构件统一在一起,充分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我们再往下看,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部分之间可以看到有一层用小块木料拼合成的构件,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梁枋上,支挑着伸出的屋檐,这种构件称为斗拱,它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上的一种特有的构件。为什么叫斗拱呢?在柱子与梁枋上因为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故需要有一种构件托住屋檐下的仿和椽。古代工匠用弓形的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挑出,使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弓形短木称为拱;在两层拱之间用方木块相垫,小方木形如斗,所以这种用多层拱与斗结合成的构件即称为斗拱。斗拱用在屋檐下可以使屋顶的出檐加大,用在梁枋两端下面,则可以减小梁枋的跨度,加大梁枋的承受力。斗拱的确是一种很奇特的构件,一块块小木料组合起来居然可以挑托起那么沉重、那样深远的屋檐,这是我国古代工匠一项了不起的创造。
建筑首先作为一种物质财富,也和其他物质一样,在人类创造的过程中,不但产生了物质的躯体,同时也产生了美的形象,在房屋的整体和房屋各种构件的制作中,人们都对它进行程度不同的美的加工,装饰就是这样开始在建筑上出现的。古建筑的门窗是与人接触最多的部分,在它们身上自然集中地进行了多种装饰处理。大家现在看到的格子门,门扉上都有木刻浮雕,内容有生动感人的民间传说、回味无穷的历史故事,楼上楼下加起来共有64幅,若朋友们感兴趣,不妨仔细研究一下,看看您能猜对多少。
进入钟楼一楼大厅。首先请大家抬兴看:顶部一个个的木方框叫天花,中央圆形的叫藻井。为了不露出建筑的梁架,古代工匠常常在梁的下方用天花枋组成一个一个的木方框,上面贴有彩色图案的纸,或者直接在上面施彩绘。钟楼的天花都是直接施彩绘的,共184块,有艳丽的牡丹,有素雅的水仙,有傲雪的红梅,有清幽的兰花,一年四季就在这小小的四方之间争娇斗奇。在讲藻井之前,我想先请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图案呢?有朋友说这是城市的中心点,还有朋友说是云彩,我给大家讲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听完后大家就会明白了:传说关中地区过去常闹水灾,每一年都会发生一次,有位道十看过风水后说:钟楼东半里,地下有一川口,川口里有一条大鳌鱼,每一年这条大鳌鱼都会按时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它这一露头,关中地区便会汪洋一片,知县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命工匠将原钟楼拆除,在它的东半里,一个十字交叉路口处重新建了一座钟楼,钟楼建好后,果然再也没有发生过水灾,因此工匠在施藻井彩绘的时候,就做了这样一幅“霞光万道”图,大家看这幅图案像不像太阳照在井眼里泛出的七色波纹呢?这正是:钟号景云鸣彩凤,楼雄川口锁金鳌。
我是钟鼓楼及城墙沿途讲解的导游小明,钟楼的钟声诠释了西安古城的古朴和这座历史古城的浑厚。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会在欣赏钟鼓楼城墙沿途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西安这座古城风韵的另一面,那就是西安的饮食文化,说起西安的饮食,大家能否说出西安有哪些比较有名的小吃吗?
西安的饮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西北风情,品尝西安的风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乐事,无论是一直被西安人钟爱的羊肉泡馍,还是名扬海内外的“西安饺子宴”,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我的右手边有两幢仿明清的建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建筑上很醒目的一句话“千古风味饺子香,传奇品质德发长”,对,这就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德发长,德发长是以饺子宴而著名的。大家如果想去品尝的'话可以在我们旅行完之后互相结伴去感受一下德发长的非同寻常之处,同时也告诉大家一件很不幸的`事:我也没品尝过这里的饺子!不过我想它既然打出了千古风味这一名号,想必一定实至名归吧!说完了饺子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羊肉泡馍在哪个地方有卖的?那么请大家随我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德发长隔壁有个同样建筑风格的酒家——同盛祥。在同盛祥的门口我们会不经意留意到一个雕塑,那么大家能说出这个雕塑展示了陕西八大怪中的哪一怪呢?(凳子不坐蹲起来)同盛祥主营牛羊肉泡馍、各种特色小吃,而且将传统特色与现代时尚融为一体,所以来这个地方来就餐的话我想大家会感受到西安文化的多姿多彩吧!
穿过钟鼓楼广场,我们现在到了雄健宏大、古雅优美的鼓楼,鼓楼的街道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各种知名的西安小吃应有尽有,那么我想问一下大家,西安最有名的小吃一条街是什么街?不言而喻,就是回民小吃一条街,来到西安的游客如果有机会来回民一条街的话都认为西安回民街有它很独特的一面,那么为什么这么说?我想不光是因为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和饰品店带给我们无限的吸引,更是因为这条街道深厚的文化内涵吧。
回民街一般指的是鼓楼到北院门一线,南北走向的街道,不过有时也会把相连的化觉巷、西羊市还有大皮院一同算进去。回民街顾名思义就是回民聚居之地。西安回民街是回民区的一条街道,大约500米左右,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的两旁是古色古香的仿明清建筑物,两边的商铺主要是以经营餐饮和一些具有陕西特色的饰品为主的,而且都是由回民经营的,具有浓郁的清真特色,深受外来游客的的喜爱。
大家现在看到的街道两旁的饭店都是正宗的回民饭店。其中有几家比较有名的饭店如清真平娃烤肉店、贾三灌汤包、红红酸菜炒米、大皮院的老孙家羊肉泡馍等等。其中关于西安的羊肉泡馍还有一段比较风趣的传说,相传大宋皇帝赵匡胤在称帝前受困于长安,终日过着忍饮挨饿的生活,有一天他来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到他非常的可怜,所以就让他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掌柜就浇了一勺滚热肉汤之后放在火上煮透。接着赵匡胤就大口大口的吃完了那顿饭,当时他感到这顿饭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帝。有一天,他路过长安时,仍忘不了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牛羊肉煮馍,就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一碗牛羊肉煮馍,吃完之后仍然感到鲜美无比,所以就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从此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牛羊肉泡馍便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所以有机会大家可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民俗风味。
其实在回民小吃一条街上,还有很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饰品供大家选购,大家可以看到这些饰品可谓是琳琅满目,种类多样,比如这里还摆放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饰品,那么大家可以买上一两个作为来西安的纪念。于此同时我们可以注意到这里的有很多有卖小孩穿的老虎鞋、大红帽子等等,大家都知道红代表吉祥与如意,所以我想大家还是有必要在回民街选购一些纪念品的。
刚才我们说到回民小吃一条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那么大家谁知道它的来源吗?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回民街曾经就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迎来了来自古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使节、学生。那么这些人也就是后来的回民。据历史记载,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后,在这一区域经商、留学和做官,一代代繁衍生息。到了今天,这里成为6万多回族穆斯林群众的聚居区。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之地,这一区域今天仍然有唐代含光门、明代西城门楼群、众多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和道教城隍庙、佛教西五台等众多文化遗迹。街区内众多街道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清真饮食城、民族购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区相映成趣。
大家现在看到这座寺庙位于化觉巷内,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元年,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之后经过了宋、元、明、清的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巨大古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有机统一,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清真寺之一。全寺分5进院落,占地13000平方米。经过政府和寺院前后30年的重修,不仅保持了寺院的原貌,而且还新增了不少与寺院风格相一致的明清建筑。
相信通过对这一地带文化的有效保护,西安回民历史街区将会成为一个能够体现我们西安的文化特色、黄土文化、穆斯林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区。
接下来呢,我们将赶往我们的下一站——西安古城墙。在去古城墙的路上我会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沿途的景区,那么值得一提的是古文化一条街,从西安钟楼南行,快到南门时然后往东拐,便是书院门古文化街,街口有一座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是“书院门”三个金色颜体大字,两旁是“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从这幅对联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这条街的主题。显而易见,书院门比我们刚才介绍的回民小吃一条街多了几番诗韵在其中,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书院门游览,或许大家会在这里有更多的收获。
那么从钟鼓楼到城墙沿途的讲解就到此为止,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尽管来问我,我会尽量为大家解答。同时衷心希望大家能够在西安玩的愉快、开心!
钟楼地处西安繁华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它古时用来在清晨敲钟报时,故称钟楼。从建成之日起,钟楼就一直被看作是古城西安的象征,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钟楼始建于1384年。钟楼的基座是正方形,占地1377.4平方米,高8.6米,宽35.5米,全部用青砖砌成。楼为砖木结构,高36米。外部重檐3层,但内部仅上下两层。楼檐四角攒顶,檐下饰有彩绘斗拱。“斗拱”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它不但能使建筑物更加牢固,而且更加美观。斗拱在商代就已出现,在我国青铜器的花纹上,可以看到较完整的斗拱图象。
特点: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
巨钟轶闻: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建造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却小得多了。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藏于碑林博物馆)。据说,迁到今址之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无可奈何,只有另换
今天我们将去参观西安城墙、钟楼和鼓楼。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城墙最外围是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以防止敌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用木材2.8立方米,门扇上下横匝着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这样就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兼用来打更。敌人攻入闸楼城门,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可屯兵。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体建筑,是主将镇守指挥所在。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的敌台,俗称“马面”。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城中,有通向城头的马道,便于战马上下。战争期间,这里是调兵遣将的咽喉要道,必须保证畅通无阻。因此守卫异常严格。
随着岁月的变迁,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西安城墙的长乐门、安定门、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等等,这些名称的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兴。明西安城墙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好了,西安城墙就参观到这里,我们将继续带大家去参观钟鼓楼。
钟楼和鼓楼是古代中国城市的特有建筑。钟与鼓本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最初作为礼器和乐器。大约自春秋时期,开始用于军事指挥。古代中国城市兼有军事城堡性质,除城市四周构筑城墙,挖掘城壕,设置吊桥外,与之配套的还有在城市中心修筑钟鼓楼作为指挥中枢。平时以晨钟暮鼓报告时辰,定时启闭吊桥,紧急状态时用以报警戒严,指挥城防。这种严密的城市防御系统在明代时期发展到顶峰。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和鼓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就是钟楼,位于西安市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观,随着城市中心的东移,到了明神宗万历10年,将钟楼来了个整体拆迁,迁至今址。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楼高36米,重檐斗拱,华丽庄严。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砖砌成。楼身为正方形木质结构,外面以回廊环绕,里面为二层楼,楼内有木梯盘旋而上。楼内上下两层正方形大厅里,陈列着明代以来各种名贵瓷器及红楠木家具,四面门上布满浮雕画,风格厚朴生动。楼顶为四角攒尖结构,上面覆盖着碧绿色的琉璃瓦,顶端大圆顶高5米,金光闪闪,辉煌灿烂。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小得多。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在这口钟收藏于西安碑林。据说,钟楼从迎祥观迁到今址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但景云钟却怎也敲不响了。没有办法,只有另换。为了将景云钟移到新建的钟楼上,当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桥,利用桥面斜坡把景云钟运到了钟楼上。据说“桥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钟楼内西墙上嵌刻有《钟楼歌》和《钟楼记》碑刻。《钟楼歌》是当年修建钟楼的陕西巡抚龚懋贤在解职赴京时登楼所赋。诗中对钟楼做了热情的赞颂。《钟楼记》是督修过钟楼的巡抚张楷所作,详细记述了钟楼的身世。在钟楼的门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画共64幅,其中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等。建国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对钟楼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修葺,使这座古建筑又焕发了昔日的风采。
与钟楼遥遥相对的是鼓楼,楼底门洞为南北向,北通北院门,南达西大街。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与钟楼是姊妹楼。在鼓楼的第一层北面有一面巨鼓,与钟楼上的晨钟形成暮鼓,所以称为鼓楼。楼体呈长方形,基座的门洞高与宽均为6米,洞深38米。鼓楼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重檐三滴水。楼分上、下两层。南北檐下各有一块匾,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刻书:“文武盛地”,北为咸宁县书生李允宽书写“声闻于天”。在鼓楼的外檐都饰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绘云形图案,古色古香,十分美丽。钟鼓楼交相辉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丽壮观。好了,钟鼓楼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