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包括福建省永定县的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不单是最常见的圆形土楼,还包括了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0世纪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县、龙岩市永定县的土楼被美国人误以为是蘑菇状的核武设备,殊不知这独一无二、从宋元时期就已经产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早在第一枚原子弹蘑菇云腾云驾雾之前,就已经在闽西南一块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数个世纪了。
中国“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土楼若依形状分,约可分为圆楼,方楼,五凤楼。另外还有变形的凹字型,半圆型,与八卦型。其中,以圆楼与方楼最常见,也常常两形状并存。该长达数千平方米面积且聚族而居的圆楼与方楼以简单几何形建筑构筑于山岭狭谷之间,人造建物与周遭翠青自然景观形成强烈对比。1980年代中国经济开放后,以圆土楼与方土楼为主的闽南及广东土楼景观引起世界各国旅游业注目。
圆楼为圆形的土楼,又名圆寨土楼、福建圆楼或客家围屋。其用途重于防卫,因此该名称嵌“寨”之名。虽然该形状的土楼不是最多,但是面积通常最为庞大。面积最大者甚至可达72开间以上。
通常圆楼的底层为餐室、厨房,第二层为仓库,三层楼以上的所在才为住家卧房。其中每一个小家庭或个人的房间都是独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连系各个房间。这些设计,通常也是着重防御功能。
方楼是土楼中最为普及。该建物类型的特征,是先夯筑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围墙,再沿此墙扩展该楼其他建物。而扩建的制式规格通常是敞开的天井与天井周围的回廊。这些相同建造样式的楼层堆积起来,最高甚至可达六层楼。最后使用使用木制地板与木造栋梁,加上瓦片屋顶,即成为土楼中最普遍的方楼。
湖坑镇的“福裕楼”即是一座典型的五凤楼。五凤楼又名大夫第、府第式、宫殿式或笔架楼。其名虽同,但有些许差距。以两厢房,一门楼等细部构造组成的该土楼类型,其特色是从外观看去通常为三凹两突,彷佛中国古时笔架。五凤楼主要分布于闽西各县与漳州。其中,移民台湾的漳州客家人,也将其五凤楼建筑风格带至台湾土楼要门票。
除了圆楼,方楼与五凤楼之外。以形状分类的土楼尚有凹字型,半圆形,与八卦型等种类土楼。凹字型土楼主要分布于闽南南靖,诏安。半圆形分布于平和与永定,而八卦型的土楼则偶见于永定、漳浦、华安、诏安、南靖和中国广东东部。其中全中国最大的八卦土楼则为道韵楼。
土楼共有的特点是建造工期长,一般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完工,较大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所用木材须300~500立方米。因土墙下厚上窄,坚实牢固,“三防”(防风、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还能防火(三环土墙便是3道封火墙),特别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叹服,几乎所有土楼都曾经受过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验,皆安然无恙。如建于公元1693年的永定湖坑乡的“环极楼”,300年来经历了数次地震,1918年农历四月初六的大震,仅在其正门右上方3楼到4楼之间裂一条50公分宽的裂缝,由于圆楼墙结构下面厚1.2米,向上延伸时略向内斜,呈梯形状,向心力强。70多年来竟神奇地自然弥合,现仅留下一道一二公分宽的裂缝。永定“资历”最深的“馥馨楼”,近年人们为免众人从一大门出入之不便,另开一小门,请来石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用钢凿撬挖数日才开通,这种三合土墙的坚韧由此可见一斑。
土楼建筑的另一特色是结构极为规范,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大多数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易于防盗和防匪(旧时客家人常遭匪患,故垒筑高大土墙以防不测)。由于墙壁较高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热纳凉,优点甚多。客家人建土楼时,将烟囱砌入土墙内,使厨房免受黑烟污染,十分洁净。土楼的兴建,也是旧时客家人笃信风水的表现。迷信说法,认为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出口处有“凹煞”。建方楼时,他们以为其某个角会碰上“煞气”,就在楼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当”字样以避邪,或在楼角钉上绘有八卦、写上字符的木板,用以“制煞”。圆楼无角,据说“煞气”能滑走,所以为避“煞”,清代以后的土楼多为圆楼。总的看来,建土楼讲求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土楼不仅在建筑风格上特色鲜明,大多数土楼的命名也寓意隽永、意味深长。永定土楼或以方位命名,如“东升楼”为坐东朝西,喻意旭日从东方升起;或以主人名字命名,如“振福楼”,乃苏振福独资兴建;或为纪念先祖定名,如永定林福成的后代所建“庆福楼”、“福裕楼”、“振成楼”、“庆成楼”总不离“福”、“成”两字;或以自然环境定名。如“望峰楼”因面朝笔架山峰而取名,“环兴楼”则因三面环水,而本身造型又是环形大圆楼而得名;或为祝愿祈祥定名,如“松竹楼”和“五十楼”,分别取“竹苍松茂”和“五风十雨皆呈瑞”之意;或为劝勉后人定名,如“经训楼”、“承启楼”;或以创业者定名,如“福侨楼”,为江氏华侨所建,意为华侨福宅,“群兴楼”因众人集资兴建,并寓群居兴旺发达之意;或以褒贬双关定名,“如升楼”,坐东朝西,喻如日之升,其后代又戏称其小如米升。
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因此,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化平凡为神奇,又体现了客家人征服自然过程中匠心独运的创造。
20世纪60年代后,传统的土楼已基本歇建,如今在闽西和闽南保存有数百座形态各异的土楼,其中永定县和南靖县的数量最多,各有100多座大小土楼。在永定,土楼麇集于湖坑、古竹等少数乡镇,仅湖坑乡就有54座;在南靖则以书洋、梅林等乡为多。绝大多数土楼保留完好并依然住人。与一般民居错杂共存,使庞然土楼犹如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永定县古竹乡高北村的“承启楼”频繁在影视中亮相,还载入《中国名胜辞典》,成为中国《民居》邮票组票之一。它以独特的圆楼造型标本,使“永定土楼”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福建客家土楼的代名词。
南靖县最为精美的是田螺坑土楼群。站在南山区的半山腰上,可见四座圆楼依山而下拱簇着一座方楼,层层土墙与层层梯田遥相呼应,奇异秀丽。而南靖最高土楼“和贵楼”虽建于沼泽地,至今却仍巍然不动;精美的怀远楼目前墙体光滑无脱落,夯土配方与夯筑技艺极为高超,室内雕梁画栋,充满古雅书香气息。
永定县最有名的是振城楼。振城楼有“土楼王子”、“最富丽堂皇的圆楼”之称,由内外两环楼构成,完全按《易经》的“八卦图”布局建造,卦与卦之间筑青砖防火隔墙,隔墙中开设拱门,关门自成院落,互不干扰,开门则全楼相通,连成整体。而且,振城楼砖木结构并仿西洋式装修的内环楼,以别于架梁式土木结构的外环楼,这种“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土楼中非常罕见。
除高超的建筑技艺外,土楼的建筑者对于土楼的选址也非常考究。土楼的环境大都优雅清静,推开窗户,苍翠欲滴的林木逐一入目,而花果飘香的飘香更是不绝于鼻,可谓步步为景。
世界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发展历程中积累的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价值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古迹。分为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类。华安大地土楼群申报世界遗产,属于文化遗产类。
大地土楼群(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是中国民居建筑的一块瑰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关国家民族利益、事关华安未来发展的大事;对于保护华安历史文化,提高华安的国内外知名度,促进华安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991年3月,华安大地土楼群中的二宜楼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二宜楼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10月,华安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华安大地土楼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2006年5月,南阳楼被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福建土楼(包括华安大地土楼群)作为2008年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英文申报文本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格接收。2007年8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对华安大地土楼群进行现场评估考察。
2008年7月6日,作为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安大地土楼群将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接受表决
交通:客家土楼多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岩市永定县。广州有到漳州和龙岩的火车,自驾车南靖、永定两县各乡镇的道路多数是柏油路面,行车一般没什么问题。
住宿:南靖、永定两县的住宿条件都不错,有各种档次的宾馆,住进土楼也是个不错选择,条件虽然艰苦,但可领略地道客家风情。
美食:客家菜口味偏重,以“咸、肥、熟”为特点,盐鸡、酿豆腐和红烧肉不可不尝。
从厦门到永定土楼可以坐专车或公车,坐专车费用高但是比较方便,坐公车要到湖坑镇下车,湖坑镇上有岔路去南溪土楼群,可以在岔路口包摩的来回,一个车不会超过25元。南溪的路也可以往田螺坑方向走,沿途可以去看芦溪那边的土楼。如果不去南靖书洋那边的话,可以从南溪过去看田螺坑,然后从塔下的路返回高头、洪坑、湖坑。如果还要去书洋的话建议就到观景台来回,看完洪坑、高头,再经塔下村、田螺坑去书洋更顺一些。据说观景台可以看南溪土楼的全貌,因为时间关系这次没有去,不知道风光如何,但是潺潺的南溪水犹如一条缎带,串起沿途各个村落的座座土楼、颗颗珍珠,点缀着小桥流水,风光非常优美,值得推荐。
最西边的是南江村的八角楼(东成楼),其实就是方楼,不过四个角切了个小斜角,并不是正八角形。楼内有住户,不收门票。我很喜欢东成楼旁边的一座小园楼,里边住了4兄弟7户人家。门前正好对着小桥流水,生机勃勃,情趣盎然。
接着往东5分钟车程,来到南中村的环极楼。环极楼要收5元/人卫生费,不过楼内倒确实挺干净的。环极楼最大的特点是抗震性能特强,300年来历经多次地震。一次地震过后,留下3米多长1尺多宽的裂痕,由于圆楼的向心力和架构的牵引作用,裂缝竟奇迹般地慢慢合拢,仅留下一条细长的裂痕,而整个楼体安然无恙、巍然屹立。楼内部中心环无祠堂之设,在环极楼的中心点上,用力跺脚或放声呼唤、歌唱,可以听到十分明显的回声,好像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再往东5分钟即到新南村的衍香楼。衍香楼座落在一潭碧水旁边,风光不错。潭名游皇潭,算是个微型水库,还有个小小的发电机组。这个土楼的大门布局比较特别,增加了一系列的外围附设。厅内及楼外围墙、左右小门等砖木雕刻比较精细,墙壁上书画也比较精美。门楣上书“大夫第”,属于诗书世家。这个楼也是要收5元/人的卫生费的,同样也很干净。
继续往东回来10分钟左右路程,溪边立着的是振福楼。这个楼不在大路边,大门正对着南溪,依山伴水。由于现在被人承包下来准备开发成展览馆,所以还没有开放。据说楼内用了许多石料和砖料,雕刻精细,外土内洋、中西合壁、富丽堂皇。
回到湖坑镇。镇上可以包小面、摩的,也可以住宿、补给、饮食FB。路口旁不远处有一家美廉酒店,门面设施简单。一大碗汤蒸兔子才10元钱,还有梅菜扣肉、焖豆腐、酸菜鸭血……味道都还不错。比起旁边的阿庆酒店来,真是实在的多。
如果不去初溪,可以直接从永定县城坐[永定-高头]的班车到达洪坑(土楼文化村)(9元)或者高头(高北土楼群)(11元)。高头与洪坑之间的道路正在修水泥路面,据说元旦前可以修好。往来其间基本上摩的比较多(3元/人)。
洪村土楼文化村门票40元。摩的可以直接带进去,但是没有门票进不了土楼,而且一旦发现有人没买票进了村,保安就会安排查票,被赶出来的滋味不好受。洪坑的土楼象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等还是很有代表性的,相比初溪的50元门票,还是可以进去看看。(据说早上和晚上保安下班了可以不花钱进去看:)。
洪坑可以住宿,住土楼大概是30元/人,交通也还方便。
洪坑到高头大概20分钟的路程。高北土楼群就在快到高头的时候大路左手侧。最经典的当然是承启楼,号称“土楼之王”。“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门票30元,可以乘管理员回家的时候溜进去看看(现任管理员家就在土楼旁边),不用理会村民善意的吓唬。土楼游览,一个是宏观,从高处俯视;一个是微观,在楼内游荡。不进去看的话,始终会是个遗憾华安土楼住宿。从洪坑方向过去,快到承启楼的道路拐弯处,有个小牌子,指示去观景台的方向。说是观景台,其实就是个小山包的坡顶。这里可以俯视高北村的土楼群景色。承启楼旁边还有一个圆楼,叫“侨福楼”,收5元卫生费,楼内空空,不值得一去。其实高北村的其他民房外观也很有特色,可以到处转转。
高头过去一段距离就到了一个岔路口,一边往曲江方向,一边往塔下方向。两条路都可以到书洋,沿途也都有土楼。不过往塔下村的路程要短一点,而且塔下村和坂下村的裕昌楼(东倒西歪楼)是绝对不可错过的。因此推荐路线:可以先往曲江方向观看一下河坑的七星土楼群,然后回过头来走塔下。
从岔路口往曲江方向大概2-3公里左右,路爬到了一个拐弯的坡上,坡上有小路可以下到村子。这里可以看到河坑的七星土楼群的尾巴上三个楼。道路左手边一条小路往坡上走,一直要爬到高压电线塔那里才能够看到河坑土楼群的全貌。村子土楼很集中,不过单个看上去不是很特别。如果有兴趣,可以在道路还没上坡的时候过一座桥,沿着河边的道路进入村子。
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前去石桥村,据说土楼的各种形态,和各种分布规律在这里都能找到踪迹,是《中国民居建筑》一书中土楼部分的样板。
回到岔路口继续往塔下方向。昏昏欲睡中,道路拐了个湾,一湾溪水出现在你的面前,层层叠叠铺开的流水,两边的民居乍一看有点吊脚楼的味道,溪上横架着一座样式特别的长桥。嚷嚷着让司机停车的时候,司机会告诉你:这就是塔下村了。
不同于其他村子大规模的土楼群,这里的房子更多的是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小户人家。在小巷里穿来穿去,不小心穿到了人家的后门,担心一条大黑狗正横眉冷对着你有人家在制茶,那份茶香萦绕半个村庄,胜过各家各户门廊窗墙摆置的各色花草。
穿过小村,村后坡上就是张家的宗祠——德远堂了。德远堂是我们这一路看过来保存最好的祠堂。屋檐上的砖雕色彩华丽,彩凤、青龙、狮子、翠鸟、各式各样的花朵…大门口和梁柱上的木雕、漆画都保存完好、制作精细、色泽如新。此堂之所以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在于祠堂前伫立的23根盘龙柱(21根老柱,2根新柱)。当地有为功德之人立龙旗柱的风俗,而德远堂前的旗柱林数量众多,且保存完好。
此处无需门票,所有的风景全部FREE,强烈推荐:)。
塔下村再往东前行几分钟到达坂下村的裕昌楼。裕昌楼就是有名的东倒西歪楼了。收5元/人。据称当年此楼为5户人家一起修建,轮流供应修建土楼的木匠师傅饭食。但是因为彼此沟通不是很好,以至于对木匠师傅伙食供应不是很准时。这下得罪了大师傅,因此暗中动了手脚。以至于楼盖好了虽然能住,慢慢的2-3层顺时针扭斜,而4层则逆时针歪斜。可能力学结构刚好均衡,因此几百年来倒也相安无事,被今人视为一建筑奇迹。现今楼里还住有许多户居民。裕昌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层的每家房子里都有一口水井。井水很满福建土楼,水位很高,清冽甘甜。楼里的村民可能请你去他家喝喝用井水泡出来的有机茶。茶水品尝无妨,如果不懂茶叶,购买的时候要谨慎一点。
出裕昌楼,再往前到达田螺坑。就是有名的四菜一汤啦,因为四个圆楼围绕一个方楼而形象得名。据说从正下方看,形似5朵色泽不同的蘑菇(土楼颜色略有不同,有的淡青,有的淡红);从侧面看,象布达拉宫(比较牵强);从上方看,那就是四菜一汤啦。没有进村,在公路边拍过侧面的角度后,车子直接开到观景台处。观景台就在公路边,位置正好处于村子上方,而且角度封得死死的,旁边的角度哪里都看不到一丝丝。所以管理处放心大胆的收取20元/人的门票,而游客就为了那一眼风景,实在是很无奈。
过了田螺坑,一路盘山而下到达书洋镇,不到1个小时。途中有蜜柚卖,一斤5毛钱左右,小个的大概1块钱一个。
书洋小镇上车子不多,到南靖的车次每天只有4-5班而已,大概是上午7点、9点、12点多、下午1点多、4点多,车票10元/人。可以包皮卡去南靖,48公里路,大概100元左右,摩的索价50元(书洋这边的摩的要价比湖坑那边要高不少,注意砍价)。
沿途经过吕凤莲的故乡,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去看看南靖县境内,梅林镇长教村的怀远楼和璞山村的和贵楼,以及船场镇下山村的福兴楼、隆兴楼,南坑镇新罗村的半月楼、翠林楼,还有最袖珍的土楼-如升楼。
道路沿着船场溪一路蜿蜒,很多的香蕉林,也是一派山清水秀。行程大概1个小时左右,路况不错。南靖境内除了土楼外,也有温泉,还有热带雨林保护区,路况都还不错,还是值得转转。
南靖属于漳州市,去漳州可以坐的士,非常方便,10元/人,大概35-40分钟路程。
福建土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现今逾千座土楼分布于福建西南山区,主要分为圆楼、方楼及五风楼等,建筑材料由土、沙石、竹木,甚至是红糖及蛋白都有,就地取材,以建造外墙厚达一米至二米的土楼,坚固得可以抵御野兽或盗贼攻击,亦有防火抗震及冬暖夏凉等功用。
形状独特的客家土楼,竟在六十年代的冷战时期,被美国误为核导弹发射井,经过20年的研究,用间谍卫星拍下无数图片(土楼的俯视图),仍无法了解1500座“核导弹发射井”中的“机密”,中情局在1985年终派出一对夫妇伪装游客,到福建南部的南靖县调查,终于发现那些“发射井”,原来是历史悠久的土楼,绝不是间谍卫星所发现的“核武设施”,才令美国当局松了口气。
2008年7月7日清晨6点多,一夜没睡踏实的福建永定县居民林志成被一条越洋短信“叫醒”,短信内容只有三个字:“成功了!”窗外响起过年时才有的鞭炮声,林志成出门一看,好消息已经传遍乡里,土楼里的家家户户挂起了喜庆的红灯笼。
申遗成功的“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即永定县初溪、洪坑、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大地土楼群。昨天,上述土楼所在的县区都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为期十年的联合“申遗”路终于以成功划上圆满句号。这是继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入选世界遗产后,中国南方又一处打动世界的民居生态样本。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世界遗产网公布的“福建土楼”的申报简介中这样写道,“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与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许多遗址、古迹、皇宫相比,中国“福建土楼”的奇特之处,恰恰蕴含在一种平实的、平民的生活之中。“福建土楼”至今人丁兴旺,文化繁荣,相处和谐,是客家人族聚生活形态的“活”标本。林志成告诉记者,永定县有4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还生活在23000多座土楼中;土楼已经通上了水、电、煤,使得土楼既满足了现代生活的便利,又完整地保留着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在中国已有的36处世界遗产中,1997年入选的云南丽江古城、2000年入选的皖南古村落、2007年入选的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加上刚刚入选的福建土楼,中国南方民居已有四处成为全人类共有的世界遗产。
编辑本段董斌研究员讲解福建土楼风水
应有关方面邀请,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国际环境景观生态管理学院资深研究员董斌先生对福建土楼作了评价:他认为福建土楼以各种各样的圆楼以无角逼走“煞气”,其实那所谓“煞气”是不符合中国文化中的中庸因素的文化气息,引领着和谐的民风家风传承,千百年来,土楼的子子孙孙繁衍昌盛,土楼各自以吉祥的命名,再现着“天、地、人”三方完美结合的文化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在建造模式上,又体现了完美的国画效果,把“框景”文化容纳于中,在选址上,完全符合风水上关于明堂和案山的选择,古代的土楼的建筑者对于土楼的选址当然也非常考究。土楼的环境大都优雅清静,推开窗户,苍翠欲滴的林木逐一入目,而花果飘香的飘香更是不绝于鼻,可谓步步为景,步步吉祥,层层好运,才迎接来今天的世界文化遗产入选。
董斌先生认为,福建土楼中的“土楼王子”振城楼、这座“最富丽堂皇的圆楼”,由内外两环楼构成,完全按《易经》的“八卦图”布局建造,卦与卦之间筑青砖防火隔墙,隔墙中开设拱门,关门自成院落,互不干扰,开门则全楼相通,连成整体。这样的结构,体现了,八卦风水学的深刻丰富的宜居原理。而且,振城楼砖木结构并仿西洋式装修的内环楼,以别于架梁式土木结构的外环楼,这种“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文化的融合,这是福建文化容易接受外来优秀文化,吸纳天地万象为我精华精气神的表现,在土楼中非常罕见,也是优秀的人文传承。
董斌先生认为,在文化传承方面,福建土楼以方圆结构为准则,体现了易经风水学中“三易”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审议批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的高度评价的园子叫“易园”,为什么叫“易”园?“简易,变易,不易”,也可以作为美学的标准,游遍苏州名苑,你感觉清爽,这就是简易,清爽中又曲径通幽变化无穷,这就叫变易,简易与变易交相辉映,这就是不易,这三易,是中国园林建筑的文化灵魂,所以我说,易经之道,用之在法,其妙在人;“三易”之间,道尽中华美学最基本和最复杂的原则,还有比叫“易园”更合适的名称么?可以这么说“三易”是中国园林美学的灵魂原则!南靖县最为精美的是田螺坑土楼群。站在南山区的半山腰上,可见四座圆楼依山而下拱簇着一座方楼,层层土墙与层层梯田遥相呼应,这样层层接纳,层层呼应,不仅在外观上奇异秀丽,而且在气势上以势应天地山川。而南靖最高土楼“和贵楼”虽建于沼泽地,至今却仍巍然不动;精美的怀远楼目前墙体光滑无脱落,夯土配方与夯筑技艺极为高超,室内雕梁画栋,充满古雅书香气息,完全是风水学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结实的三合土墙,结合了“三防”(防风、防水、防震)功能和防盗和防匪。董斌先生认为,在实用和美学原则上也结合的非常紧密。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其存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的结合,其因地制宜也十分符合风水的原则。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不仅仅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其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董斌先生认为,这个遗产项目容纳了风水、文化、景观、生态、人文为一体,是一个环境景观生态风水学的样本。
二、去永定土楼要注意什么
永定土楼游玩有什么需要准备和注意的。
1、客家土楼有好几千座,看多了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但有几座楼是非看不可的。比如圆楼中的“振成楼”、“承启楼”,方楼有“遗经楼”,还有几初颇为壮观的土楼群也不可不游,如永定初溪土楼群等。
2、拍摄提示:客家土楼四季均可拍摄,尤以“芒种”前后为佳,这时土楼附近的梯田灌满了水,若是雨后,还有云雾弥漫山间,选好角度可出佳作。如春节期间前往,则有不少民俗活动,也可为照片增添亮色。
3、如果春节期间前往,可能会遇到不少气氛热烈的民俗活动,比如娶亲、正月十四十五连城的走古事等。
4、散客可以和楼主联系,与他们一起吃饭,平均下来每餐10元左右,当然也可以选择客家菜做得很地道的宾馆。
5、干笋要买稍微黑些的,白色干笋比较便宜,是熏过的。永定的笋干与广东不同,广东的笋干是酸的,吃不习惯。干菜建议买散装的,据说封袋的干菜味道差些。永定的干菜味道极佳。
除了准备好证件,预约好门票以外,比较重要的是规划好行程,了解一下周边。
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永定土楼自然博物馆、庆云楼。
逛完永定土楼,在周边可以玩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这里的土楼比较有特色,别具一格。
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有富丽堂皇的“圆楼王子”——振成楼,有如同布达拉宫的宫殿式土楼——奎聚楼,有五凤楼的经典——福裕楼,有“袖珍圆楼”——如升楼以及土楼博物馆等,它们沿溪而上,错落有致,与青山、绿水、翠竹、拱桥、田园融为一体。在永定洪坑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内,我们还可以欣赏客家舞龙、客家娶亲、民间艺人绝技、客家山歌、树叶吹奏等具有乡土气息的民俗风情表演。
永定土楼周边还有土楼自然博物馆,福建省永定土楼自然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永定县湖坑镇土楼风情街,与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遥相呼应。
永定土楼自然博物馆:土楼博物馆总投资近2亿人民币,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是目前本省规模大型的民办地宫自然博物馆,是一个集展览,收藏,科研和教育为一体,面向社会,且为本地区青少年打造了一个理想的科普教育基地的现代智能博物馆。
去永定土楼玩,可以去庆云楼,庆云楼建筑比较有特色。
庆云楼:庆云楼是长方形土楼,占地面积广阔。整体座西朝东,内通廊式平面。包括了一个大门,一道楼梯,一层后厅是祖堂,悬山顶等其他建筑构架。
春秋最佳,日照不至于强烈,阴天也不多,土楼采光好,室内阳光充足,气候适宜。
永定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开门见山,丘陵广布,故日照时间相对较短,而土楼大都是封闭的,且不设阳台。一楼、二楼一般都不开窗,这就有利于防盗贼入侵。因为土楼内外不设阳台,所以采光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由于土楼坐北朝南,太阳东升西落,所以到了中午,太阳便可照到天井,使得楼内光照充足。尤其是圆楼,因为其面积庞大,所以日照面积也就越大,得到的光照就越充足,太阳就可以照到每一个死角,同时又达到防潮防湿的作用。
三、谁有永定客家土楼攻略
一、民俗文化记忆——洪坑土楼群
洪坑土楼群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形成于宋代末至现代,现存圆楼、方楼、宫殿式土楼、五凤式土楼、府第式土楼等30多种百余座客家土楼,是建筑种类、风格最多的土楼群,被誉为“一座浓缩的福建土楼博物馆”。
振成楼是最富丽堂皇、最具代表性的土楼,被称为“土楼王子”。它建于1912年,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按《易经》八卦原理设计,开创了将西洋建筑文化融入客家土楼建筑的先河。楼内有众多名流名家楹联及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题字。
福裕楼是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由洪坑林氏20世林德山、林仲山、林仁山3兄弟经营条丝烟刀加工作坊而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之后,买田置地,大兴土木,由林仲山牵头合建该楼。福裕楼的结构高低有序,主次分明,与楼后的山坡走势浑然一体,更显恢宏威严。整个屋脊成彩色,雕刻着孔雀、凤凰等瑞兽祥鸟和花草图案,仰望屋脊,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奎聚楼,始建于清朝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洪坑村第十八世祖奎扬公所修建,坐北朝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形成前低后高,中厅高两厢低,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格局。该楼是永定县乃至客家地区现存的唯一一座宫殿式方楼,又被称为“西藏布达拉宫式”建筑。
如升楼是永定客家土楼中最小的圆楼之一,其规模形状如同旧时民间计量大米、谷子的竹制器皿,故又被称为“米升楼”。此楼坐东朝西,单环,土木结构,高3层,直径23米。每层16开间,内通廊式平面。底层微厨房、餐厅、不开窗;二层不开窗,设粮仓,三层为卧室。全楼只设一门,楼门、门厅与后厅(祖堂)同在中轴线上。楼内天井中有一口水井。
二、土楼王的荣耀——高北土楼群
高北土楼群坐落在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由建于明代至现代的承启楼、世泽楼、侨福楼、五云楼组成,均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楼与楼之间有青石板小道相通。
承启楼为圆形土楼,江氏民居,被称为“土楼王”,始建于明朝,按《易经》八卦原理设计,直径73米,高四层,里外四圈,400个房间,鼎盛时期住过800多人。
世泽楼是一座方形土楼,占地面积约5100平方米,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世泽楼高4层,4道楼梯分布在4个角。楼内左右相对称的一层房间是当时的会客室。这座楼的木结构没有用一枚铁钉,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楼内东西两侧各有一口水井,东边的称为阳井,西边的称为阴井。楼内采用三进堂布局,前低后高,一进比一进高,形成楼内错落有致的格局。祖堂设在最后一进,像太师椅那样四平八稳。民国十八年(1929年)这座土楼的中厅和部分木结构毁于战火,后来中厅没再修复。
五云楼,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一1572),该楼为方形土楼,坐北朝南,高4层,无石砌墙基。该楼从外大门起,经内大门、南仪门、北仪门到后厅(祖堂),共有5进。外门楼属文曲水星,内大门属贪狼木星,北仪门属巨门土星,祖堂属武曲金星,正好按五行相生规律,即按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规律布局,层层生进。中厅为口字形,中为天井,南、北面各开一个仪门,东、西面各开一个旁门,4个门各通砖墙巷道,把楼内分隔成4个小院落,自成单元,寓意春夏秋冬四季。4条巷道各在中间相对开两个门,分别与各院落的曲径相通,寓意“八节”。8个巷门象征金锁迷宫阵图中的8门。两口水井象征日月阴阳。总起来寓意“动宅五进,日月照临;四时八节,人财兴盛”。像五云楼建筑中蕴含这种中华传统文化的现象,在永定客家土楼中非常普遍。
三、无限风光扑面来——初溪土楼群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海拨400-500米大山深处的山腰上,形成于明代初(公元13世纪初)至现代,建筑布局至今保留着古代的传统格局,包括5座圆楼在内的近百座土楼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气势磅礴、背靠千亩梯田。一条小溪自东而西从土楼群前横穿而过,溪水潺潺,景色迷人。初溪土楼群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和谐相处的典范,被称为最令人震撼的土楼群。
集庆楼,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已有600年历史。该楼为圆形土楼,以年代久远、结构特殊著称,底层内通廊式,全楼用72道楼梯分割成72个单元,木结构均靠榫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被称为“楼梯最多、最奇特的土楼”。
余庆楼,建于清雍正七年,也就是公元1729年,已有将近300年的历史。坐南朝北,占地约2100平方米。单环,直径41.6米,主楼高3层,每层34开间,设一个大门、4道楼梯,一、二层不开窗,中为天井,内通廊式平面。祖堂设于内院中间,为单层砖木结构方形建筑。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
四、震撼•土楼长城——南溪土楼群
南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湖坑镇,形成于宋代(公元12世纪)至现代。数百座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土楼,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依山傍水或依山就势分布在南溪河两岸,蜿蜒十几公里,错落有致,气势恢宏,蔚为壮观,令世人叹为观止,被称为最壮观的土楼群。如果说在空中鸟瞰南溪土楼群,可以毫无遮拦地感受永定土楼最具震撼的一面,那么行走在南溪土楼的村落之间,体味到的则是恬静悠哉的客家乡间生活。
环极楼,圆形土楼,2环,高4层。坐落在湖坑镇南中村,建于清康熙32年(1693),被称为“大地音响”和“抗震巨堡”。站在该楼中间天井中心喊话,即产生扩音器的效果,其缘故至今是个谜。1918年农历正月初三永定发生强烈地震,该楼外墙被震开一条一尺多宽的裂缝,而后又慢慢愈合。该楼被称为最富传奇色彩的土楼。
振福楼,圆形土楼,建于1913年。它依山傍水、典雅精致,是最秀丽的土楼,被称为“土楼公主”。它不仅按传统的《易经》八卦原理布局,石刻楹联众多,而且受近代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生土建筑艺术达到前所未有高峰的典范。振福楼是最秀丽的土楼,远处青山绰绰,近处溪水潺潺,老树、拱桥、土楼、稻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衍香楼,坐落在永定县湖坑镇新南村,建于清道光22年(1842),外圆内方,按《易经》八卦原理构建。内厅仿府第式建筑,厅内及楼外围墙、左右小门等雕刻精巧,墙壁上书画精美,龙飞凤舞。整体布局协调、统一、美观而实用。历代以诗书传家,人才辈出,是典型的书香门第,被称为最具书香气的土楼。
五、侨乡印象•万金油帝国——中川古村落
中川古村落位于永定县南部的下洋镇中川村,形成于明代早期(公元15世纪20年代)至现代。百余座造型、规模各异的土楼依山傍水,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是最具侨乡特色的土楼村落。
中川是著名爱国华侨胡文虎的故乡,始建于民国36年(公元1947年)的虎豹别墅(现为胡文虎纪念馆),即坐落在村北。虎豹别墅系土木结构,部分用砖、钢筋,三层,揉合中西方建筑特色,气势雄伟。半弧形砖墙衬托土墙高楼,新颖别致,凌空欲飞。屋檐有古曲艺术雕饰,颇富闽西侨乡特色。
胡文虎胡文豹两兄弟声名显赫,在海外华人商圈也可以说是无人不知。这两兄弟发家致富的因由却是一盒小小中成药,当年父亲病逝家境败落,母亲将父亲留下的一个中药秘方交与兄弟两个,嘱咐说这是救命的稻草,成败就看两兄弟自己的造化了。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两兄弟终于以一种专治蚊虫叮咬,晕船呕吐,头疼胃痛的神奇药膏发了家,这就是体积小名声大的“万金油”。
聪明睿智的客家人和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和积累,不仅建造了神奇的永定客家土楼,也创造了令人向往的客家饮食文化。到客家故里品尝最正宗的客家菜肴和特色的风味小吃,不仅是口腹的满足和味觉的享受,也是一次客家文化和饮食的切身体验。
下洋牛肉丸——闻名遐迩的下洋牛肉丸以柔韧、松爽、味香的独特风味跻身于客家美食之林,可谓“闽西一绝”!
永定芋子包——俗称“牛泳浴”,是永定人过九月重阳节必吃的食品。重阳节时,正是芋子丰收的季节,量多质优,做成芋子肉丸,松软味美,香甜可口,食之令人回味无穷。
梅菜扣肉——北宋年间,苏东坡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在惠州期间,苏东坡命人仿杭州西湖的“东坡扣肉”,用梅菜制成“梅菜扣肉”。传承至今,梅菜扣肉成为传统客家宴席上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
下洋泡鸭爪是永定一道独具特色的休闲小吃,该产品香味独特,口感酸、辣、脆、爽。吃一个,保证你还想再吃一个,是一道令人念念不忘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