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客家人为什么要建土楼其目的是什么
1、看过动漫电影《大鱼海棠》的人,都知道《大鱼海棠》的原型就是根据客家的土围楼而建造的。我国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也是非常多的,客家的土围楼就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建筑。客家人之所以要把土楼建成圆形就像一个个小圆圈,一方面是在古代的时候为了自我防卫,另一方面是为了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维护中。
2、客家人位于广东地区,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在别的地方,后来是由于连年的战乱以及饥荒等因素,逐渐从中原地区迁移到了广东,福建以及四川等地,所以统称为客家。客家人迁移的这些地方,耕地面积都不是很多,因此客家人和迁移过去的当地人之间以及和其他人之间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非常血腥的斗争。在清朝的时候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土客大械斗,这些土楼里面都有一些暗道和暗门,如果说对于外来的敌人进攻守住了的话,就会让自己的族人从这些暗道中逃出去,所以有些土楼里面还有一些机关的位置,并且这些机关的位置只有土楼的长者知道,所以说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坚固的城池堡垒。福建土楼可住宿吗
3、因为客家人在古代的时候耕地面积是比较少的,而且由于这些人都是从外地迁移过来的,所以比较团结,就建了这样的房子,让大家都能够住在一起,这些土楼虽然从外面看起来不大,其实里面的房间是非常多的,而且有34层每一层都能够居住上百人,大多数都是用木头,石头和泥巴做成的。由于建土楼是从古代就传下来的规矩,所以客家人里面居住的人,即使是长大之后读了书挣了钱再回来之后还是会捐钱来修建土楼,也是为了对传统的一个念想。
二、福建土楼多吗,有多少座
1、客家土楼又称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南的永定、南靖和华安等地,是客家人世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土楼以悠久的历史、奇特的风格、巧妙的构筑、恢宏的规模,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葩。现存的圆楼、方楼、五角楼、八角楼、吊脚楼等各式土楼有30多种23000多座,形成一个个依山偎翠、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的土楼群,如:永定初溪土楼群、南靖书洋乡田螺坑土楼群等。
2、楼不仅引起了建筑界的注意,同时也吸引了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中外学者专家的浓厚兴趣。2001年,由福建永定、南靖、华安三地土楼组成的“福建土楼”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已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检查、评估和验收。
3、最大的圆楼是永定县大竹乡高头村的“承启楼”,
4、全楼直径73米,三圈四层,共400个房间,住60户人家。最小的圆楼是永定县的“如升楼”,共12层12间房,住6户人家。最古老的圆楼要数华安县沙建乡的“齐天楼”,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云霄县深土乡东平村有个“八卦堡”,整个村子由五圈圆环构成,中心是完整的圆楼,外围四圈断断续续按八卦阵布局,环绕四周。位于南靖县书洋乡下坂村的裕昌楼被称为“东倒西歪楼”,该楼建于明成化r年间(1487年),几乎所有看得见的梁、柱、楹都是歪歪扭扭的,据说最大的倾斜角有15度!
5、在1900多年前,中原一带历经变乱,举族南迁的客家人,几经辗转,来到闽西南一带的山区,为避免外来冲击,他们不得不恃山经营,聚族而居。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土楼。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6、以下有一些福建土楼图片,可供欣赏:
三、历史上华安土楼最多住了多少人
中国的土楼之王,拥有300多年历史,最多时候一栋楼里住着800人
如果说到土楼,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永定。可以说永定土楼千姿百态,复杂多样,它们都屹立在永定的土地上。
因此到了永定,就像行走在没有大门的室外客家土楼博物馆。在众多的土楼中,最具代表的是五凤楼、大的方楼和圆楼。
承启楼在很多的口中被誉为土楼之王,为什么被誉为土楼王?因为它的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以及婉约的庭园式院落。
承启楼是中国土楼中圆楼之最,直径73米,外围周长1915米,走廊周长229.34米,整个土楼为三圈一中心的规模。土楼旅游住宿
承启楼最外一圈高达16.4米,共有4层,每层各有72个房间;第二圈为二层,每层有40个房间;第三圈仅一层,共有32个房间,中间的地方为祖堂。
也就是说整个承启楼共有400个房间,外圈设有3个大门,2个水井,据说最多的时候住着60多户人,达到800余人。如今大部分人都已经搬出去。
细细的去了解一下,发现外圈的第一二层都是不设窗户。其中第一层为灶房,第二层放置稻谷,第三四层住人。每一层都有内向挑出的环形通道,看起来设置的相当合理。
一般来说一栋土楼居住的都是同一家族的人,这种在一栋土楼里面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共生存,共荣辱。因此可以将优秀的客家文化很好的保留下来。
如今虽然很多人渐渐的从土楼中搬走,住在城里,但是客家人的文化却依然在这里生生不息。
四、客家土楼的故事或历史
土楼居民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
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至南宋时历近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在他们被迫离乡背井,流离他乡的过程中,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都有深切的体会,不论是长途跋涉的流离失所,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
许多困难都得依靠自己人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去解决,共度难关。因此,他们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
土楼很注重防御要求。闽、粤、赣3省交界地区早先是一片莽荒,迟至20年代初,仍存留有多处原始森林,虫蛇出没,野兽甚多。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这里不但是“天高皇帝远”,朝廷鞭长莫及,就连福州、广州、南昌这3省都城,也因相处极端、隘坚路险而奈何不得。
客家人除了常常遭遇民风强悍的土著袭击外,先后迁移姓氏不同的家族之间也不断发生殊死的械斗。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家客家人极其重视防御,他们将住宅建造成一座易守难攻的设防城市,聚族而居。土楼内水井、粮仓、畜圈等生活初级火器时代,土楼使客家人获得了足够的安全保障。
在客家人中间,流传着很多在敌人久攻不下,“大楼安然无恙”的故事。
客家土楼主要有3种典型,就是五凤楼、方楼、圆寨。土楼情多少钱一包
1、五凤楼,从整体看,以三堂屋为中心的五凤楼含有明确的主次卑意识,可以肯定,它是客家文化发源地的黄河中游域古老院落式布局的延续发展,在其群体组合中,只有轴线末端的上堂屋(主厅)采用了坚厚的夯土承重墙。
2、方楼:方楼的布局同五凤楼相近,但其坚厚土墙从上堂屋扩大到整体外围,十分明显的是,防御性大大加强。
3、圆寨,在圆形建筑物中,三堂屋已经隐藏,尊卑主次严重削弱;寨是堡垒,防御功能上升到首位,俨然成为极有效的准军事工程。
4、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
土楼结构有许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极尽华丽精巧,实为中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客家土楼
五、福建土楼简介
1、客家土楼又称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南的永定、南靖和华安等地,是客家人世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土楼以悠久的历史、奇特的风格、巧妙的构筑、恢宏的规模,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葩。现存的圆楼、方楼、五角楼、八角楼、吊脚楼等各式土楼有30多种23000多座,形成一个个依山偎翠、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的土楼群,如:永定初溪土楼群、南靖书洋乡田螺坑土楼群等。
2、楼不仅引起了建筑界的注意,同时也吸引了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中外学者专家的浓厚兴趣。2001年,由福建永定、南靖、华安三地土楼组成的“福建土楼”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已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检查、评估和验收。
3、最大的圆楼是永定县大竹乡高头村的“承启楼”,
4、全楼直径73米,三圈四层,共400个房间,住60户人家。最小的圆楼是永定县的“如升楼”,共12层12间房,住6户人家。最古老的圆楼要数华安县沙建乡的“齐天楼”,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云霄县深土乡东平村有个“八卦堡”,整个村子由五圈圆环构成,中心是完整的圆楼,外围四圈断断续续按八卦阵布局,环绕四周。位于南靖县书洋乡下坂村的裕昌楼被称为“东倒西歪楼”,该楼建于明成化r年间(1487年),几乎所有看得见的梁、柱、楹都是歪歪扭扭的,据说最大的倾斜角有15度!
5、在1900多年前,中原一带历经变乱,举族南迁的客家人,几经辗转,来到闽西南一带的山区,为避免外来冲击,他们不得不恃山经营,聚族而居客家土楼住宿。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土楼。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6、以下有一些福建土楼图片,可供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