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威海临港区最好的地段是哪里
1、城南人家,正棋花园,上河小镇,佳尚府,嘉和花园,正棋山一号等。
2、临港区位于威海市空间布局南延的重要节点上,是对接市区和文登的桥梁,自身就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包括林泉河湿地公园、正棋山等,与之相呼应的便是养老产业的康养医疗优势,这也是精致城市要大力发展的一项产业。
3、临港区,其前身威海市工业园于2006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并报国务院备案。2008年4月29日,威海工业新区正式成立。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威海工业新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临港区。现辖草庙子、_山、汪疃3个镇和黄岚办事处。
二、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旅游资讯
威海毛泽东像章博物馆位于山东省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韶山路,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总投资超过4亿元。馆内珍藏于国杰先生30多年收藏的毛泽东主席各个时期及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像章奖章、功章、徽章150万余枚,总重量达120吨,铭刻着毛主席一生的丰功伟绩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革命历程。是目前全国最大、藏品品种最全、馆藏数量最多的像章馆,堪称“世界之最,中华一绝”。是集参观旅游、教育展览、学习研讨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旅游景区。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是二十世纪中国大地上崛起的世界伟人。他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世界的东方站立了起来。毛泽东像章是以毛泽东像为表现主提的像章,是人民对浓厚感情的结晶,是中华艺术史上绚丽的瑰宝,是世界徽章史上村惨的明珠,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章”。毛泽东像章记录了一段革命历史,见证了一个伟人时代,承载了一种中国文化,浓缩了一门会长艺术。作为一个有担当的企业家,他投资建馆的缘由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记住那段历史,了解那个时代,认识这种文化,传承这门艺术,让威海的文化产业“立足威海,面对全国,走向世界”。
2014年4月1日,山东省文物局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毛泽东像章博物馆”,这也是威海市首家民办博物馆,也是全国首家民办毛泽东像章博物馆。
威豪国际酒庄位于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浩路9号,是中美合资威豪葡萄酿酒有限公司,首期投资1500万美元于2007年动工兴建,2009年作为内部展厅使用,于2011年开始正式对外开放。酒堡的建筑面积为3000平米。厂区占地面积500余亩,种值优质酿酒葡萄园有7000余亩,食用葡萄及特色农作物3000余亩。威豪酒庄是威海首家融酿酒、旅游休闲、会议以及葡萄酒知识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酒庄,被定位为“国际酒庄新贵族”。
汪疃镇有着天然绿色的地域优势,威豪酒庄规划种植葡萄园面积1万余亩,就是威豪酒庄的原料基础。汪疃镇被列入世界著名的7大海岸著名产区,处在北纬37度,紧靠海边,受到海洋气候的影响,降雨较少,通风、光照良好,果实成熟期昼夜温差大,排灌方便,地势相对高的山坡地段,土壤pH值大于6,远离空气、土壤、地下水有污染的地方。2011年起汪疃政府与威豪酒庄携手连续开展了四届“葡萄采摘节”,成为游客周边郊游的好去处。
中国钓具之都·博览城位于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威海城市区域、交通枢纽、产业战略的中心。北靠环翠区、高区,南接文登区,东临滨海新城,在威海城市“一体化”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博览城距威海港、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约10公里,距威海空港约15公里,区内有青威高速,202、303省道;是威海加快蓝色经济发展、中韩自贸区建设的先行区,也是威海市打造先进制造业隆起带的重要结点,是机电装备、汽车制造配套、渔具等传统产业的聚集区,更是未来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渔具集散中心。
中国钓具之都·博览城规划面积1000亩,总投资30亿元,将建设商贸城、电子商务中心、钓具孵化器、会展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科研所、博物馆、海上运动科技体验馆、工业园区、休闲钓场十大功能板块。
目前,中国钓具之都·博览城一期项目全部建成,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131亩,建筑面积达7.8万平方米,已建成商贸城一期,电子商务中心,科研所,钓具孵化器,物流中心等基本设施。商贸城一期可容纳商户368席,其中A区150席商铺于2014年4月1日圆满完成招商工作,入驻包括醉池,翰铭,久德,上好佰福特,天下游艇,爱路亚,永煌,泰戈等国内知名渔具企业,还有罗亚,韩国半岛,凯吉岛,欧意,麦古等来自台湾,韩国,意大利,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渔具企业。商贸城一期A区于2014年6月29日正式开业运营;商贸城一期B区218席招商工作正在进行中。
秉承着威海钓具产业的优势,贯彻着现代产业发展的先进理念,中国钓具之都·博览城将围绕十大产业板块,实现以商贸城为基础、以电子商务为抓手、以专业展会为媒介、以休闲旅游为窗口、以仓储中心为支撑、以科研教育为先导、以物流服务为保障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模式,科学规划、整合优势、形成合力,将建设全球最大的钓具产业发展平台。
三、威海临港区,环翠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哪个好
威海高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较多,全市5家百亿产值企业,高区便占三家。
高区以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8%。全区销售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44家,过百亿元企业3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3家、上市挂牌企业26家、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5个。一批企业集团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其中,威高集团是全国医疗器械行业唯一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企业;金猴集团是全国皮革行业十强企业第一名;迪尚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服装设计和出口企业;光威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品生产企业之一;新北洋集团是国内最大并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用打印机生产企业。到2020年,将打造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两大千亿产业集群。
威海经区范围内有火车站、汽车站及威海新港,由此衍生出以服务外包、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为主的产业结构。经区是威海市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高端制造业的聚集区,形成了以船舶及零部件、通用与专用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食品医药、新材料、电力能源、轻纺服装八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服务外包、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占有重要比重。农业以发展城郊特色农业为主。桃威铁路、青荣城际铁路、203省道、301省道、302省道穿境而过,威海站、威海新港坐落于境内。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电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食品、新型材料等产业。三角股份、拓展纤维、日本豪雅、开泰体育用品、威达集团、中国玻璃、联合金属、DASA数控、威啤集团等一批国内外同行业顶级企业已经入驻新区。目前全区共有工业企业450余家,初步形成了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及制品、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文体用品、新信息六大优势产业,培植起了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拓展纤维,国内最大的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基地——三角工业园,世界最大的钻夹头生产基地——威达集团,威海最大的利用日资项目——豪雅光电,以及美国开泰、浩然特塑、晨源高分子、多晶钨钼等一大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
四、威海临港区发展前景如何
威海临港区的发展前景看起来相当不错,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支持:威海市政府将临港区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域,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供应和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了临港区的快速发展。
2.区位优势:威海临港区位于渤海湾畔,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临港区紧邻港口,交通便利,可以提供快捷的出入口和货运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贸易和物流发展潜力:威海是中韩自由贸易区的重要门户,而威海临港又处于威海市对外开放的前沿,因此具有较好的贸易和物流发展潜力。
总的来说,威海临港区在政策、区位和贸易物流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未来发展的前景看起来比较乐观。但是,具体的发展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