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威海旅游B

威海旅游人数(威海市特色)

威海旅游B 2024-04-08 3
威海旅游人数(威海市特色)摘要: 本文目录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 是威海经济开发区吗威海为什么是宜居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烟威都市区”解读山东有哪些靠海的城市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 是威海经济开发区吗...

本文目录

  1.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 是威海经济开发区吗
  2. 威海为什么是宜居城市
  3.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烟威都市区”解读
  4. 山东有哪些靠海的城市

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 是威海经济开发区吗

环翠区,隶属于山东省威海市,是威海市政府驻地、威海市的中心城区,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是中国与韩国直线距离最近的城市。

截至2018年末,环翠区下辖5个街道、3个镇,常住人口36.58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5.9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1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8.9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6.8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7.6:37.6:54.8。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10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辖区面积194平方公里,已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11.88平方公里。管委会下设10个行政局室、两个镇和三个街道办事处,94个行政村,总人口10万多人。

威海市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及旅游城市,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是中国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一,是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也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

环翠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第一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群”。两次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改善人类居住最佳范例城市”,2003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2005年被评为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目的地。

二、威海为什么是宜居城市

1、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三面濒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日本、韩国最近的城市。1990年被评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2016年,中科院对外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威海宜居指数在全国40个城市中排名第五。

2、威海市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面积5797平方公里,人口300万。威海经济不如临近的烟台发达,更别说青岛了。有人说经济发达有可能对环境方面有破坏,这也许是有理由哦。威海离青岛有400公里远,可是海水却与青岛有天壤之别,威海的海水比较清澈,青岛的海水就差多了。

3、作为海滨城市的威海,大海是灵魂,公园是绿肺,碧海蓝天、优美环境则是最闪亮的名片。威海市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大气质量、水质和噪音等环境质量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是山东空气、环境最好的好地方。

4、威海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皆宜旅游。海岸线长近1000公里,沿线海水清澈,威海国际海水浴场、乳山银滩、文登小观金滩都属于中国北方有名的海滩。

三、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烟威都市区”解读

1、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烟威都市区”解读

2、《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正式对外公布,威海作为四区之一的“烟威都市区”一部分,被纳入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图,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烟威都市区的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3、“烟威都市区”一体化发展

4、促进城市群空间合理布局,《规划》提出构建“两圈四区”总体布局,“两圈”即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四区”即烟威都市区、东滨都市区、济枣菏都市区、临日都市区。

5、其中,烟威都市区以烟台市区、威海市区为核心,近期将蓬莱、荣成纳入都市区范围,总人口达到550万人,城镇人口达到420万人;远期将龙口、莱州、招远、栖霞、乳山等市纳入,总人口达到9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750万人。

6、将烟威都市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先行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具有国际影响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高品质生态宜居区。

7、《规划》提出,推进烟威两市一体化发展,强化核心区产业互动、交通互联、平台共建、设施共享,整合提升沿海城镇发展带,促进滨海空间高效利用。加快文登南海新区建设,推动与威海主城区联动一体化发展。加快海洋高新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滨海旅游一体化。依托中韩自贸协定落地,加快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文莱高速,加强烟台和威海港群分工与协作。强化胶东半岛丘陵地区的生态涵养功能,共同建设半岛中部生态核心区。

8、《规划》就“推动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作出部署。鼓励各区域发挥特色优势,加强技术攻关协同和产业配套协作,增强高端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9、在产业协调布局上,《规划》给出了“山东半岛重点产业布局引导”。装备制造方面,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造修船基地,济南、烟台、威海、泰安、滨州、德州核电、风电及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烟台、威海形成新能源、电子通讯设备制造和新医药产业集群。海洋产业方面,着力建设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等海洋生物产业集群,青岛、烟台、东营、潍坊、威海、日照、滨州等海洋装备制造业集群,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海洋化工产业集群,烟台、威海、潍坊、青岛、日照等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集群。

10、支持威海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1、在创新平台方面,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地区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协同济南、青岛(含青岛西海岸片区)、淄博、潍坊、烟台、威海等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着力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着力建设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开放创新先导区。

12、构建协同创新平台网络。支持济南、青岛、烟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支持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泰安、威海、临沂、德州、聊城、菏泽等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支持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平台等创新平台建设。

13、加强城市群对外交通建设。《规划》指出,将推动与日韩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开展中韩陆海汽车直达运输,推进烟台中韩跨国海上火车轮渡项目前期研究论证工作,适时启动威海至韩国西海岸的中韩海底隧道预研,探讨建立山东半岛与日韩港口战略联盟,不断完善与日韩的交通网络。

14、完善城市群内部快速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济青高铁、石济客专、鲁南高铁、济郑高铁、潍莱高铁、沿海高铁等项目,加快建设青连铁路、聊泰铁路、黄大铁路、龙烟铁路、青岛-海阳-荣成城际、菏徐铁路等项目。

15、加快城市内部轨道交通建设,推进济南、青岛地铁和轻轨建设,启动烟台、潍坊、淄博、临沂、济宁、威海、日照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鼓励100万人以上城市建设地铁或轻轨线路,城市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数达到1500公里以上。

16、构建紧密协作港口群,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日照港为两翼,威海、潍坊、东营、滨州港为重要组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分工明确的现代化港口群。

四、山东有哪些靠海的城市

1、青岛:青岛是山东省的新一线城市,同时也是山东省第一大城市和第一经济大市,是中国热门的海滨旅游城市之一。

2、烟台:烟台是国家首批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并且长期居于二线城市,同时也是除了青岛之外的第二经济大市。在2016年的时候,烟台的GDP总量达到了6925亿元,排在全国第20位。

3、威海:威海是三线城市,经济发达,气候宜人,空气质量较高;被评为全球十大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4、日照:日照是山东省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和青岛、烟台等城市一样,紧靠着大海。在2016年的时候,日照还被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著名景点有五莲山和九仙山等。

5、滨州:滨州市是山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腹地,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两区两圈”叠加地带,是山东省的北大门。

6、东营:是山东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石油基地;东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东临渤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7、潍坊:潍坊北部邻海,市区离海滩四十公里左右。在2016年的完成GDP总量5746亿元,排到了山东省的第四名,全国的第三十二名。著名景点有青州古城等。

<a href=威海旅游人数(威海市特色)" title="威海旅游人数(威海市特色)" >

威海旅游人数(威海市特色)

威海旅游人数(威海市特色)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威海旅游B本文地址:http://www.pdsd.cn/weihai/post/69991.html发布于 2024-04-0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威海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