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威海旅游A

中国旅游业城市排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威海旅游A 2024-04-03 3
中国旅游业城市排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摘要: 本文目录日照青岛威海烟台哪个更值得去威海旅游业最主要的优势是什么青岛和烟台哪个城市更适合居住一、日照青岛威海烟台哪个更值得去1、日照青岛威海烟台,哪个更值得去?...

本文目录

  1. 日照青岛威海烟台哪个更值得去
  2. 威海旅游业最主要的优势是什么
  3. 青岛和烟台哪个城市更适合居住

一、日照青岛威海烟台哪个更值得去

1、日照青岛威海烟台,哪个更值得去?

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升温,日照、青岛、威海和烟台成为了许多游客考虑的旅游地之一。这四个城市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但是哪个更值得去呢?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3、日照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北端,以海边风光和历史文化而闻名。日照的大海非常美丽,沙滩也很白,是旅游的好去处。此外,日照还有一些历史文化遗迹,如日照市博物馆、东夷文化博物馆等,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山东的历史文化。

4、青岛位于山东半岛的东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青岛啤酒的发源地。青岛的大海、沙滩和城市风光都非常美丽。青岛还有一些历史文化遗迹,如八大关、栈桥等。

5、威海和烟台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也是海边城市。威海的大海非常美丽,沙滩也很白,是旅游的好去处。烟台则以烟台山、南山寺、蓬莱阁等著名景点而闻名。

6、山东是中国美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每个城市都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日照以海鲜美食为主,如日照海鲜扇贝、日照海鲜大虾等。青岛则以啤酒美食为主,如青岛啤酒、青岛啤酒烤串等。威海和烟台则以海鲜美食和烧烤美食为主。

7、四个城市都各有特色,旅游业也都很发达。日照以海边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著名,青岛则以啤酒和城市风光著名,威海和烟台则以海滨风光和海鲜美食著名。

8、四个城市都在山东省内有着重要的经济地位,但日照、青岛、威海和烟台的经济水平各不相同。日照的经济相对较为落后,但是日照的发展潜力非常大,未来有望成为山东省内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青岛、威海和烟台的经济都较为发达,未来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

9、综上所述,日照、青岛、威海和烟台都是山东著名的旅游城市,但是哪个更值得去呢?取决于游客的个人兴趣和需求,如果对海边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感兴趣,可以选择日照;如果对啤酒美食和城市风光感兴趣,可以选择青岛;如果对海鲜美食和烧烤美食感兴趣,可以选择威海和烟台。

二、威海旅游业最主要的优势是什么

1、我给你发几段采访的话你就知道了吧

2、邵春(原《中国旅游报》总编):威海的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千公里海岸线,无论从海滩的质量,还是气候、环境条件,都是中国海岸线的精华所在;湾多、岬角多、沙质好,作为旅游景区可以大做文章;与京津、日韩建立一小时交通圈,处于东北亚中心地带,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3、纵观威海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历史与文化项目做得很有特色,山地资源得到了初步开发,营销思路也体现了创新性,“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的宣传口号就让人印象很深刻。威海要发展旅游业,首先要有准确的定位———这里不是转移站,也不是过渡带,而应该是一个以休闲度假为主的目的地。威海旅游定位应确定三个发展层次,即中国休闲度假的著名品牌城市;东北亚地区休闲度假的中心城市,或者是中心城市之一;国际旅游休闲度假的明星城市。旅游定位与城市定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认为,威海的城市定位应该是以旅游为主业的海滨生态城市,是不仅宜居,而且宜业、宜游的城市,“旅游立市”应该成为威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4、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威海应按照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架构服务体系和产品支持。城市的框架、功能,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要尽量适应休闲度假旅游的要求,这一点应在规划中体现出来。此外,体量重大的吸引物、规模化的景区群要建立起来,打造辐射能力强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融合全国、全球特色风味的风情街等;要把单一的洗海水澡逐步丰富为邮轮、游艇、沿海游、渔家乐和环海游。为避免同质化的产品近距离不合理竞争,威海各市区应打造独自的卖点,形成旅游风格的多元化。

5、威海旅游的突破口选在哪里?我认为应该选在以温泉为载体的康体健身项目上。温泉是休闲产品的一大亮点,抓休闲抓旅游业是城市产业链中的一个牛鼻子,是城市转型的催化剂,是城市形象的宣传书。温泉开发有三个境界,一是洗身体,二是洗文化,三是洗精神,这就需要对温泉和文化两大资源进行整合。在确定明晰的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威海应提升城市营销水平,加强协调、加大投入,高端发力、高端策划,打造东北亚休闲度假中心城市。

6、王衍用(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在中国很多旅游城市,都着力打造以度假为主,或者是以休闲为主、体验为主的目的地,它的产业的立足点不是景观,而是环境。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发展旅游需要从养眼的角度向养生和养心的角度提升。旅游发展靠什么?一个靠资源,一个靠客量。要把资源观变成环境观,大家就应该对环境展开说明,将大气、水、气温的优势用数据体现出来,将城市的好客度、社会风气和安全,用指标表示出来。

7、一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划和决策层的战略。我们做旅游规划,是在评价环境、建设环境、营造环境和优化环境,而不是在建设景观,建设景点,盖房子。旅游是一个产业,是一个创意,所以如果我们老想建景点、盖房子,这个理念一定是错的。我们应按照旅游者的要求来打造城市,第一有文化特色,第二城市配套健全,城市环境优美。

8、此外,我们威海要考虑城市外在形象及文化的打造,海洋文化、渔业文化在城市旅游中要体现。要围绕城市建设,第一打造旅游城市中心服务区,建设我们旅游城市的特色,中心城市优先建设好环境,要为市民打造休闲的空间。旅游景区的革命要抛弃风景名胜区的概念,风景名胜很静态,我们要把风景变成环境,要把名胜变成场景,这才是文化旅游需要做的。

9、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旅游产业首先最大的贡献是形象产业,打造区域形象,你不要指望它挣多少钱。威海应把地标性的东西,地脉当中原点、本色的东西,充分利用起来,做好海疆文化、渔家文化、休闲度假文化的结合与对接,形成核心竞争力。

10、严国泰(上海同济大学旅游与文化系主任):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这两者之间到目前为止,应该属于相辅相成的。在我看来,威海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上来讲,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和休闲城市概念的转移和发展,这一点,在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当中,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和珠海、厦门等城市相比,威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这说明威海发展旅游业的总体思路中是注入了文化和环境因素的。

11、海滨地区不仅为城市居民,而且也为旅游者提供了户外游戏场所以及城市休闲体验。如果我们只有海滩没有文化,很难发展高端的旅游产品。所以,我认为威海在发展海滨休闲旅游的同时,还要挖掘威海的文化内涵,比如刘公岛在威海旅游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我们应强化刘公岛与城市互动的关系,以刘公岛品牌为起点,延伸到威海的其他景点,而后一一串联起来;强化城市与乡村旅游板块的互动。现在,体验乡村、回归自然是趋势,我们应高度重视乡村田园景观的建设,夯实乡村游的基础。

12、威海的地缘及资源优势决定了这座城市应该坚定不移地发展度假旅游。游客在这里呆上一两天就匆匆忙忙返回,没有真正融入,是不能体验到威海的独特魅力的。我们的观光旅游阶段已经结束了,接下来要做的应该是实现旅游业的升级,强化威海旅游文化内涵,让人多留点时间在这里,使威海能够让人留下来。

13、吴文媛(雅克兰德(香港)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城市型旅游是高端的产业,它应该在中心区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心区必须具备两个特色:公共资源提供的作用足够多、商品必须具有地域特色。然而在威海中心区,唯一的公共资源就是滨海公园;中心区提供的韩国产品也属于低端、基础的旅游消费品,没有特色。这两方面的问题必须加以改进。

14、中心区首位度的强化,需要“金角银边”的支持。我认为应该降低山和海之间,人和海之间,人和人之间的跨越度,因为对旅游城市来说,道路的面积度越低越好,但同时道路的线密度越大越好,因为道路带来的是路边,俗称“金角银边”,这里全都是经济价值最高的区域。

15、中心区首位度的强化,还应该改善中心区的公路脉络。现在城市中心区的脉络不能连续,这种不连续的城市界面、商业界面制约了夜生活和商业生活的繁荣。

16、只有本地人乐在其中,幸福指数很高的区域才可能成为旅游的目的地。因此,我反对为城市建设将人们的生活从海边“赶出去”,人们就应该在离海更近的地方生活,这样可以有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参与海上运动,才能向旅游者传达一种滨海生活方式。

17、周志辉(深圳锦绣时代景区管理公司总经理):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景区景点只是配套产业,最根本的支撑还是城市特色和服务业。一个城市的特色不是建筑特色,最重要的是本地的自然特色、历史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和风情文化特色。

18、我们可以借鉴北欧的旅游经验。相比南欧,北欧没有气候优势,也没有交通优势,它凭什么吸引游客?南欧主打阳光、沙滩和海水,建设以大规模的豪华酒店为主体的度假村。北欧注重的是原生态的自然,强调文化和心灵的回归。它把森林、大海、湖泊作背景,以城市和各种旅游接待乡镇为主体,游客来了之后体会的是北欧的一种幸福生活。此外,北欧的城市规划,处处都有文化、生活、环境、情景的气息。这种旅游项目和自然生态相互尊敬的关系,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19、作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威海的主要卖点,应该是威海这座城市,城市和特色城镇才是威海骨干的产品体系,风景名胜区仅是体系中的补充。因此,威海的旅游开发应该和城镇体系建设、资源保护、优质产业,以及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结合。

20、真正做一个休闲度假城市,应如何开发?对于老城区,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复兴应该是重点,新城区的重点是功能的完善、配套的到位和服务的提升。作为一个创业、旅游、居住的三宜城市,整座城市建设的配套标准和服务标准,应该远远高于国家标准。此外,专项度假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是作为城市的补充,应做到少而精,打造有品位的景区,丰富整个城市旅游产品类型,提升整个区域的档次。

21、张人天(深圳创业投资集团公司首席投资顾问、投资总监):威海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要发展度假旅游,首先要弄明白度假旅游是什么。度假游就是让度假者来分享这个城市人民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要有情感互动。

22、有些地方搞旅游景区开发,把居民拆迁走,将风情小镇风干,抽空了当地人的生活态度,变成一个空壳,成了趋同性景观,游客来了也不能有深度的体验。威海的旅游要真正有特色,就要营造出一种文化,迥异于其他地区的地方风情。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应该眼高手低。所谓眼高,是指站在未来,规划今天手上的活,手低就是要针对现实。

23、要把万里长江水烧开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打上一桶烧开。所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可以利用既有条件,进行开发梳理。像刘公岛这种不可替代的资源,我们可以尊重它的历史,拣起过去那些失落的记忆,融入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把它发展成一个高端度假区。除了度假,还可以吸引游客来此开会、聚会、丰富度假区的内容。

24、此外,还要注重打造城市品牌,传播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应该有垄断性,用简单的话说清楚这个城市是什么,内涵是什么,与其他城市区分开,让城市形象有较高的识别性。同时还要让外地人有办法很便捷地验证甚至可适度地体验,让游客和城市互动起来

25、魏敏(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教授、度假胜地和著名饭店研究中心主任):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缺少文化的城市旅游就没有了内涵和潜力,失去了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就意味着一切旅游项目、产品的开发,都必须以文化为依托。回顾威海旅游业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与同等级的旅游城市相比,威海的发展速度已走在他们前列,尤其在观光旅游方面卓有成效,在全国叫响了“人居”品牌。

26、按照旅游业发展的轨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旅游业便进入了观光旅游为主的发展形态,但当人均GDP水平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就由观光旅游开始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在发展观光旅游的基础上,逐渐向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发展休闲度假,威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它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与青岛、烟台相连,交通便利;山、海、岛群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全国享誉盛名;刘公岛、圣经山、铁槎山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要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威海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缺少叫得响的旅游度假胜地,没有功能齐全的酒店和基础配套设施,更重要的是没有旅游产业的大企业、大品牌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果有了这些有形的资产,就能在无形中大幅提高威海的社会效益和知名度。

27、我认为,在下步威海打造旅游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大力拓展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文化产业层次。以人居节为例,可以更多地融入绿化、园林设计等相关文化元素,丰富人居品牌的内涵,拉长产业链条。第三,我认为要实行多部门联动机制,共同促进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千方百计提高普通市民参与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意识。

28、朱凯(威海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教师):作为一名外地人,我眼中的威海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而且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和刘公岛、圣经山、赤山等文化底蕴丰厚的著名景区,“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的响亮口号,又使这座城市成为在全国都能叫得响的“人居”城市。

29、但是,这样一座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却有着许多不相称的软环境。以公交车司机为例,标准的“威海话”曾经让无数游客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这在不经意间,会让美丽的威海失色不少。我认为,威海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城市的人文素养,可以学习大连市的经验,从细节之处着眼,无论从城市环境的保洁和自然资源的维护方面,都一丝不苟。另外,要注重旅游项目、产品的形象包装,要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创意,挖掘威海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威海的各个景区还应结合自身特点,挖掘文化资源。以济南的九顶塔为例,它在景区内加入了民族风情园,举行了一系列少数民族特色的风俗活动,与游客形成互动,增强景区的感染力。对比威海,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公岛应充分挖掘那段历史背后的故事,而以民俗文化著称的荣成,也可以将民俗文化通过文化长廊等方式展现出来,有利于将游客更好地融入到民俗文化的氛围中。

三、青岛和烟台哪个城市更适合居住

今天刚用某度输入烟台二字,下方推荐栏便显示了这么一条搜索内容。点开一看,呵,还别说。关于烟台和青岛之间,谁更适合定居,还有不少人发表看法哩。

公交车永远不会拥挤(这一条被当地人驳斥了),大街也永远不会接踵摩肩。我在烟台体验到了日本动漫里才有的那种“安静的繁华”,就是冬天的夜晚街边灯火通明,商店林立,但是没几个人,我们戴着漂亮围巾相伴无言那种。

猪肉串儿好吃又便宜,以及好像所有的饭馆都便宜量大肉多。真的,我第一次在烟台撸猪肉串,一问价格,我操跟白送一样啊。而且临海城市,想吃海鲜也方便,38的大虾滚出,辣炒花嘎走起(我就管花嘎叫海鲜你管的着么)。

我很喜欢烟台的气候,就算下雪又如何?每年下大雪很浪漫啊有没有?

烟台的街上总是干干净净的,干天没雾霾,下雨没烂泥。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少,我觉得烟台大街上废纸和烟头都少。

烟台海边有一块地方简直完美,就是山东工商学院到烟台大学那一片儿。房价一万五以下,有近在咫尺的海,畅通的沿海公路,看起来相当不错的公寓楼和别墅,以及毗邻的两个不过分好,也不过分坏的大学(太好的大学带来焦虑感,太烂的大学又会让你绝望)。我一直觉得,要住在有年轻人出没的地方,有年轻人,就不会显得萧索。年轻人,是最好的景观。

说真的,相比杭州,烟台才是我心目中的“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只能算“富人和本地人生活品质之城”,好是好,但是有点太贵了。而烟台无论是房子还是日常消费,都是那种量大肉多又便宜的感觉,那种便宜不是低质量的凑合,而是“在我们这儿,这玩意儿就值这个钱”的富足感。

大概烟台唯一的缺憾就是工作机会不多吧。我也大概清楚,我之所以对烟台印象那么好,可能是因为我不在烟台赚钱。听说那里普遍薪水不高,对一个月薪 3000的烟台本地人来说,我说的这些好处就都没有了。除非哪天财务自由了,否则想搬过去找不到工作也不现实。不过我以后肯定会在烟台安一处家,每年去住一段时间。

真心推荐烟台啊!虽然是小城市,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平常购物吃饭的万达大悦城振华妥妥的够了,还不像大城市那么堵车,生活节奏那么快。出行什么的也方便,飞机铁路海上运输高速公路一应俱全啊!水果特别多还好吃!空气好!天气也好!夏天都不热还可以去洗海澡,烟台也很美!

本人青岛人,经常到烟台出差,嗯,现在就在烟台,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从两地都引以为傲的气候来说,真的是各有千秋,青岛夏天更凉快冬天更温暖。举个例子吧,青岛的公交车大部分都没有空调,当然不是青岛这座城市提供不了这种程度的公共服务,而是没必要!少数几路有空调的车谁会特意坐?着急的碰上了也能上,不着急赶路的都宁可坐下一辆。然而这也并不是说青岛就比烟台舒适多少了,夏天北半球大多刮南风,烟台的海在北面,青岛的海在南面,所以青岛夏天空气湿度非常大,可能是其他城市都想象不到的,汗黏在身上都不蒸发!哦对,下午四五点钟海边的平流雾还是很美的,缓缓蔓延上来,和老版西游记的仙气没有任何区别,平流雾上来的时候,8月份也能降到18度。

空气质量都差不多,青烟威地区空气都非常好干净,相对还是威海更好一些。然而如果是居住,当然要考虑对未来的估计,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看好青岛。威海空气最好那是因为还没发展起来,城市是一定会发展的,这点毋庸置疑,旅游业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工业才是基础,青岛早已经过了用环境换经济的时候了,现在污染比较大的企业都已经外迁的差不多了,而烟威吧……

青岛面临的黄海比烟台面临的渤海干净很多,但对普通市民来说,我们能看到的也许只是城市海岸线外500米左右,因为青岛旅游旺季的游客远远多余烟台,所以实际视觉效果来看,青岛的海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反而比烟台的脏一些,当然,如果你愿意到仰口,那另当别论。

说到吃,我看前面的答友众口一词的认为烟台比青岛好很多,其实个人认为完全是个人喜好的问题,青烟两地风格完全不同,烟台不管海产还是其他水果什么的,都有点类似东北的风格,大厚香,而青岛则是更接近南方的风格,小鲜嫩。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其他答友多次提到的樱桃。(烟台的大樱桃青岛也有,但在本地方言中称之为大樱珠,青岛的小樱桃烟台有很少,烟台本地称之为小樱珠==)烟台大樱桃顾名思义就是大,肉很厚,熟了之后很甜,一口吃下去用青岛方言来说就是“满口货”而青岛的小樱桃则是肉非常嫩,很甜,却很小,一口下去吃不到多少。做为以后吃了20多年樱桃的青岛人,我从不吃大樱珠,感觉索然无味……海产品也是同样道理,烟台的鸟贝(不知道和当地的天鹅蛋是不是同一种东西,我感觉差不多)肉很厚很香,但有一部分是嚼不动的,需要扔掉,一般的吃法是炒鸡蛋,而青岛差不多的贝类海鲜白蚶非常鲜美嫩滑,用来炒鸡蛋会碎,最好蒸熟了直接吃。其他食物以此类推,到底喜欢哪种风格,见仁见智吧。

国内交通方面,青岛地处山东省东北角,烟台地处东南角,同样不方便。青岛现在正在使用的流亭机场旅客吞吐量远大于烟台蓬莱机场而且离市区更近,在建的胶东空港……那个和以上两个机场就不是同一个量级的了。应该是在向天津这种直辖市的空港看齐。(据说建成空港后流亭机场会拆除)

海运方面,烟台有烟大轮渡,青岛什么都没有。近期应该也没有类似计划吧。没听说西海岸要开沪青轮渡什么的。

铁路方面,青荣高铁同时服务青烟威三个城市,我个人感觉烟台应该更方便一些,毕竟是在中间,到青岛威海都一样,而青岛到威海还需要路过烟台。青岛在建青连高铁,沟通青岛日照和江苏的连云港,未来可以预见通到上海,烟台在建烟大海底隧道,联通烟台和大连,未来可以预期到沈阳更便利。而省内,烟台只有一条威海到济南的高铁线路,发车频次低于济青高铁,青岛在建第二条贯穿省内的高铁线路,这点比烟台方便很多。

市内交通方面……烟台现在堵车也很严重了啊……据我道听途说,烟台现在正在规划3条地铁3条轻轨线,而青岛正在规划8条地铁8条轻轨,在建的7条,城阳有轨电车的试运行好像不怎么成功,不知道两个城市谁会先学济南的BRT公交……然而我个人认为,青岛的轨道交通数量虽然完爆烟台,其实在市内的感觉应该不是很明显,感觉最明显的应该是在周边的县级市,如果用青岛莱西对比烟台栖霞,就是天差地别了。嗯对了,市内短途大巴也是同样,听说青岛正在把公交车通往各村,目测烟台还得发展至少10年才能做到。

城市建设方面没什么可说的,青岛不管是现在的城建程度还是城建速度都远高于烟台。

其他软性配套设施方面,我感觉作为一个学生或者刚毕业不久,需要住合租屋,每天坐公交车上班的话,烟台当然更好,很多烟台当地人都在抱怨烟台物价也不低,我只能说,你们拿烟台最繁华的北马路和青岛城最边缘最穷的李沧区比当然感觉不低了……然而如果你已经工作了好几年,比较喜欢典型的城市白领的小资生活方式,那必须在青岛,以我为例,虽然我现在收入不高,但一年添一件奢侈品还是可以的,在烟台,我根本买不到,平时也接触不到相关产品信息。在青岛就有无限可能了(仅指不包括北京天津的北方城市)每周到海信购物一次,不用特意买国际水平的奢侈品,一年花个百十万感觉不出来……

说了这么多,仅在“宜居”当面,青岛远胜烟台。但……想要居住,首先你要买得起房子……

补充一下:冬天烟台比青岛冷很多,用青岛话说,烟威是个“雪窝子”,经常一场雪下青岛好几年的,然而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烟台的清雪技术比青岛牛逼太多,身为一个青岛人,我真不敢相信夜里刚下了五六厘米厚的雪,早晨八点左右高速上一点雪都没了,其他路段也绝不影响通行。而供暖方面,青岛供暖时间山东最长,性价比最高。综上,如果需要经常开车烟台会很方便反之青岛舒适一些。

医疗方面,不是很了解,姑且说说我的印象,青医附院的排名据说是全省第三,前两名都是济南的,然而近期有其他城市(非青烟济)的朋友经过综合比较后选择带家人到烟台南山医院。至少说明两地医疗水平即使有差别,也不会相差很大。

基础教育方面,有学师范的同学说考青岛教师编比烟台难多了,而且对于非青烟的外地人,我强烈推荐青岛,有个同学硕士论文专门研究过,青岛从政策层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对外地人的歧视算是全国范围内非常好的。

重新回到刚才的话题,房价,我感觉如果前面各项让青岛领先了烟台50分,那么房价应该会给青岛减掉49-51分。以市内最好的地段中比较贵的房价举例(不是全市范围内最贵最贵)青岛万丽海景8万,烟台我估计2万左右。市区均价青岛1.8万左右不高吧,烟台8000左右不低吧……县级市……不比了,没法活了

中国旅游业城市排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旅游业城市排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威海旅游A本文地址:http://www.pdsd.cn/weihai/post/62717.html发布于 2024-04-0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威海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