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威海旅游B

威海民俗文化邨,威海市必去的景点有哪些

威海旅游B 2024-03-30 3
威海民俗文化邨,威海市必去的景点有哪些摘要: 本文目录威海旅游必去的景点是哪些威海民俗文化有哪些威海的特色民俗威海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威海传统文化特色山东威海的习俗有哪些...

本文目录

  1. 威海旅游必去的景点是哪些
  2. 威海民俗文化有哪些
  3. 威海的特色民俗
  4. 威海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威海传统文化特色
  5. 山东威海的习俗有哪些

一、威海旅游必去的景点是哪些

威海旅游必去的十大景点是:威海华夏城旅游风景区、刘公岛、威海赤山风景区、仙姑顶、环翠楼公园、成山头风景区、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西霞口、无染寺和那香海景区。

是由华夏集团规划投资建设的“华夏城”项目的中心区域。华夏城项目总占地16.28平方公里,规划有东方文化区、服务中心区、黄金小镇、养生区、世外桃源、红色圣地、健康运动区、冒险山、VIP区、民俗风情区等功能区。

华夏城景区东临大海、西枕龙山,群峰苍翠连绵,大海浩瀚深邃,一派迷人的浪漫山海神韵,是一处古典与现代结合、自然与科技融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度假胜地。

刘公岛上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汉代刘公、刘母的动人故事。既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等大量文物古迹,还有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欧式建筑。

赤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石岛地区,山因石赤而得名。山海相连,以“英雄”“禅道”“海韵”“圣境”而著称。世界最大的铜铸神像,中国第一海神像——赤山明神便坐落于此。

仙姑顶奇峰耸立,怪石嶙峋,遍布奇花异草,景色迷人。登至极峰心旷神怡,东瞰大海及刘公岛,北眺全市景色尽收眼底,西望翠绿青山及渤海湾。浓厚的天然佳境造就的旅游胜地,加上神奇的传说,简直美不胜收。

环翠楼公园位于威海市奈古山东麓,依山而建,景色秀丽,始建于1931年,1981年正式命名为环翠楼公园。环翠楼公园以环翠楼——刘公岛景观轴线为主轴,将公园划分为四个区域,即历史文化展示区、自然体验游赏区、民俗风情街区和娱乐活动健身区,主要景观有环翠楼、环翠楼广场、环翠书院、盆景园、民俗街、古城墙遗址等。

成山头,又名“天尽头”,位于山东省荣成市龙须岛镇,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与韩国隔海相望,仅距94海里,是中国陆海交接处的最东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

位于乳山市东南海岸,位于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中心位置,被誉为“天下第一滩”、“东方夏威夷”。这里林秀海碧,礁奇滩曲,山、海、岛、礁、滩、泉、林、河俱全。绵延20公里的沙滩,坡缓滩平,沙质细腻松软,洁白如银,“银滩”因而得名。

西霞口是我国著名的小康村,成立于1987年,以和谐理念为指导,让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受益,大力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和谐,营造出社会主义小康村和谐、富足、安宁、快乐的新局面。

无染寺建于东汉桓帝永康年间,庙宇规模宏大,旧时为胶东第一古刹。每当夏季尤为壮观,峡谷两旁翠峰秀岭,森林掩映,花繁鸟鸣,宛若世外桃源。人们称为北方九寨沟,是矿泉浴、避暑的最佳选择。

那香海旅游度假景区,总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200多万平方米,地处好运角旅游度假区门户之地,私享专属那香海海滨浴场,坐拥2000亩天然氧吧黑松林、300亩内海香海湾、100亩港湾情人港,集合了大海、沙滩、温泉、森林、河流、湖泊等全地理型生态景观,是绝佳的旅游度假天堂。

二、威海民俗文化有哪些

1、威海是中国的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渔民文化。威海市以渔业为主要产业,许多渔民们的生活和娱乐都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他们喜欢跳跳舞、唱儿歌、打耍,还有在春节期间举行的舞龙舞狮和放烟花等传统活动。

2、威海还有许多特色的节日,其中最有名的是中秋节。这个节日在威海被称为“莱阳烧仙草”,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会点燃大片大片的仙草,用独特的方式庆祝这个传统节日。此外,威海的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每个节日都有各自独特的传统活动和民俗文化。

3、最后,威海的传统手工艺也值得一提。威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石雕、篆刻等,这些传统手工艺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如今,这些手工艺品依旧深受人们喜爱,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威海参观体验。

4、总之,威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城市,其民俗文化是威海独特的文化符号,通过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威海的魅力和风采。

三、威海的特色民俗

1、威海的这些民俗,你都知道吗?威海自秦汉以后,这里一直为州县所属之边地,文化发展缓慢。民间文艺活动主要是戏剧、杂耍,每逢过年过节十分活跃。一起来了解吧~

2、乳山大鼓地方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传统说唱艺术。在抗日政府的组织下,乳山成立了"盲人抗日救国会",编排抗日节目,走乡串村,进行爱国救亡宣传。1953年改为"盲人曲艺协会",共有会员40多人。1963年扩大组织,会员成倍增加。1977年,文化馆把盲艺人分成了几个组,对外使用"盲人宣传队"的名称,分赴各地巡回演唱。

3、乳山大秧歌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乳山大秧歌是一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与海阳大秧歌同宗同族,均负盛名。海阳大秧歌、胶州大秧歌、商河鼓子秧歌,并称山东三大秧歌。

4、谷雨祭海祈福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谷雨祭海祈福是中国沿海地区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谷雨时节中国长江以北沿海地区桃花盛开,春汛水暖,百鱼上岸,休息了一冬,渔民开始整网打渔,为了预祝丰收,最主要是为了祈求平安,人们虔诚地向海神献祭,并举行盛大仪式,成为渔家狂欢节。

5、威海剪纸海洋文化特征的汉族民间艺术威海剪纸多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它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既可参照实物剪得分毫不差,又可以抽象夸张到令人不可思议,叹为观止。值得一提的是,威海的剪纸艺人剪得最多且最拿手的还是以大海为题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中,海里的鱼、虾、蟹以及渔家生活和海上劳作等场景都栩栩如生,形成独具威海特色的“海味剪纸”。

6、渔民节一种传统习俗渔民节是沿海渔民共同的节日,历史久远,是渔民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传统习俗。常常进行开光、敬龙王、敬海神娘娘、拿行、跳水族舞等活动。渔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鱼虾丰收。

四、威海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威海传统文化特色

大家都很好奇各个省份当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特色。经过悠久的历史,漫长的岁月里,省份不断的发展和继承,有很多丰富的民俗文化互动,进而形成了我们熟悉的当地文化特色。我整理了一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渔民节,渔民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传统习俗。常常进行开光、敬龙王、敬海神娘娘、拿行、跳水族舞等活动。渔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鱼虾丰收。

2、谷雨祭海祈福,春汛水暖,百鱼上岸,休息了一冬,渔民开始整网打渔,为了预祝丰收,最主要是为了祈求平安,人们虔诚地向海神献祭,并举行盛大仪式,成为渔家狂欢节。

3、剪纸,海里的鱼、虾、蟹以及渔家生活和海上劳作等场景都栩栩如生,形成独具威海特色的“海味剪纸”。

4、乳山大秧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与海阳大秧歌、胶州大秧歌、商河鼓子秧歌,并称山东四大秧歌。

5、新船点睛,新船造好后,只画眼,不画睛。也就是边上是大大的黑眼圈,中间是白色的一个大圆,下水之前,船主请人选择黄道吉日,届时,敲锣打鼓放鞭炮,船主亲自为新船点睛。

威海,别名威海卫,山东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遥相呼应,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接壤。截至2021年,全市下辖2个区、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5799.84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威海市常住人口为290.65万人。

1987年6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威海市升为地级市,原县级威海市设环翠区,将烟台市所辖荣成、文登、乳山三县划归威海市。威海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半岛的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和滨海旅游城市。威海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甲午海战的发生地,甲午战争后被列强侵占并回归祖国的“七子”之一。1984年,威海成为第一批中国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被评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

五、山东威海的习俗有哪些

1、渔民节,渔民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传统习俗。常常进行开光、敬龙王、敬海神娘娘、拿行、跳水族舞等活动。渔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鱼虾丰收。

2、谷雨祭海祈福,春汛水暖,百鱼上岸,休息了一冬,渔民开始整网打渔,为了预祝丰收,最主要是为了祈求平安,人们虔诚地向海神献祭,并举行盛大仪式,成为渔家狂欢节。

3、剪纸,海里的鱼、虾、蟹以及渔家生活和海上劳作等场景都栩栩如生,形成独具威海特色的“海味剪纸”。

4、乳山大秧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与海阳大秧歌、胶州大秧歌、商河鼓子秧歌,并称山东四大秧歌。

5、新船点睛,新船造好后,只画眼,不画睛。也就是边上是大大的黑眼圈,中间是白色的一个大圆,下水之前,船主请人选择黄道吉日,届时,敲锣打鼓放鞭炮,船主亲自为新船点睛。

威海民俗文化邨,威海市必去的景点有哪些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威海旅游B本文地址:http://www.pdsd.cn/weihai/post/54284.html发布于 2024-03-3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威海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