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长岛和养马岛哪个旅游比较好
公元前219年秋天,中国的始皇大帝御驾东征,经过烟台的芝罘以后,继续沿海东进,忽然看见海中有一座小岛,岛上水草丰美,骏马呈祥,秦始皇因此把这里御封为“皇宫养马岛”,并下令各地选马派员,进岛养马训马,专供御用,养马岛由此得名。
养马岛位于中国山东半岛的东北部,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从烟台市区沿着滨海路驱车东行,只需10几分钟便可到达。
养马岛总面积10平方公里,岛上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冬无酷暑,夏无严寒,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境地,现在已被建设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以前,养马岛是一座海上孤岛,现在新建的跨海大桥把海岛和陆地连接起来。进入海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地7万多平方米的天马广场。广场中建有秦皇文化苑、马文化苑等六处景区。广场中心的骏马雕塑,高30米,成为海岛的标志和腾飞的象征。
养马岛自然风光秀美,最神奇的当属“一岛三滩”景观。你也许相想不到,就在这样一个小岛周围,竟会有三种不同的海水、三种不同的海滩、三种不同的海浪。
以天马广场为界,岛前的东部是平缓细腻的金沙滩。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蔚蓝的海水平静如镜,远山秀色倒映其中,宛若一幅清新的山水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每年盛夏未到,就有无数的游客来这里戏水游泳、扬帆碧波。
而广场西面的海滩虽与东部的海水浴场相隔咫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每当潮水退落,一片乌油油的黑泥滩就会展露出来。游客们可以和渔家女一起,到这里赶小海、挖蛤蜊,尽享怡然之乐。
与养马岛前海滩平浪静不同的是,养马岛的后海却是水域辽阔、礁石丛生。每遇大风天气,惊涛拍岸,堆雪砌玉,煞是壮观。这就是“一岛三滩”中的礁石滩。滩中礁石斧削刀劈,嶙峋怪异,许多礁石都有一个美妙的名字,象海中浮驼、狮狗避浪、金龟望海等等。
礁石滩东部有一个天然岩洞,因洞口形似月牙而被称作“月牙洞”。洞中有一眼淡水泉,泉水凉爽甘甜。“月牙洞”旁边还有一个天然洞穴,它有18个大小不一的洞口,传说,每到大潮,洞中就会传出巨大的声响,引得岛上渔民家中的狗咬叫不止,这个洞因此被当地人称为“狗咬十八洞”。
如果说养马岛的“一岛三滩”是大自然的恩赐,那么岛上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则完全是代代渔家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据史料记载,远在一万多年前养马岛就有人居住。现在,岛上共有8个村落,??多位居民常年生活在这里。
养马岛的民居都是一色的青砖青瓦,许多与马有关的建筑构件和饰物传承着悠悠古韵。岛上还保留着两座建于清代的庙宇,庙内供奉着中国传说中的天、地、水三官和观音、龙王、王母娘娘的塑像。直到现在,岛上的渔民逢年过节都会来这里进行拜祀,祈求平安。
养马岛的渔民热情好客。随意到哪家坐坐,主人都会端上一杯浓浓的红茶,据说红茶具有驱寒功效。以前,渔家人出海的时候都要喝几杯红茶暖暖身子。现在,来海岛参加“渔家乐”之旅,你可以在渔民家里住上几天,品尝海鲜名吃,随船垂钓赶海,体验民情民风,自是别有一番情趣。
养马岛海产丰富,以此为原料的海鲜名吃堪称一绝。“清蒸大虾”、“葱爆海参”、“两吃天鹅蛋”等名菜佳肴享誉海内外,渔家饺子也有上百个品种。
养马岛现在建有20多座星级宾馆,大大小小的酒店饭庄遍布岛前岛后。日本的星光株式会社被这里优良的环境所吸引,与当地企业共同投资兴建的养心苑,成为中国第一家深海温泉疗养所,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露天温泉浴场,可同时容纳500人洗浴。取自于1500米地下的温泉水,富含硅、磷、钾、钠、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养心、祛病、健身、美容的奇特功效。难怪到过养马岛的人都说,养马岛人有“三福”:海水温泉保寿福,三滩风光饱眼福,海鲜名吃饱口福。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养马岛已拥有了赛马场、高尔夫球场、海上乐园、健身中心等游乐设施。这座中国北方最大的赛马场还定期举办娱乐赛马和专业马术比赛、表演。
如今的养马岛已经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综合旅游度假区,欢迎你到海岛来同享山风海韵,共度欢乐时光。
驱车沿烟台市区新修成的滨海观光大道向东行驶30公里,便到了闻名遐迩的山东省级优秀旅游度假区——养马岛。虽已立春,岛上依旧寒风瑟瑟,山野白雪覆盖,鸟儿在落叶的树林中鸣唱,只有青松和翠柏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绿意。
秦始皇东巡此地,见岛上水草茂盛,群马奔腾,便指令为皇家养马场,养马岛因此得名。
清晨,沐浴着朝阳,登岛观光别有情趣。白云在天边缭绕,鸥鸟在海面翱翔;湿润的海风卷着海边丝丝腥气,不时地从身边掠过,连脚上的泥土也粘带着些许海鲜味儿。掩映在青山碧水和松柏丛中的楼堂馆舍,在阳光下露出红蓝屋顶,让这片古老的土地显现出无限生机。张开肺叶,深深地吸一口海边的湿气,顿觉格外新鲜和甜润,禁不住要对着大海放声高喊:迷人的养马岛,我来了!
养马岛,地处黄海之中,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据史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途经此地,见岛上水草茂盛,群马奔腾,视为宝地,便指令在此养马,专供皇家御用。养马岛由此得名。岛内东侧另有小岛,状若巨象饮水,故古人又称象岛。养马岛四面环水,岛上丘陵起伏,草木葱茏,海光山色,秀丽如画。海岛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势南缓北峭,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1.8摄氏度,有“东方夏威夷”之称。
走着,走着,远远地那尊凌空腾飞、巍耸于50多米高的铁塔之上的巨大白马,勾住了人们的视线。白马雕塑是养马岛的标志性建筑,周围是占地7.2万平方米的白马广场。广场四周松柏翠绿,花团锦簇;水景墙瀑布流泻;12生肖玉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巨大的秦皇雕塑,让人依稀可见当年始皇帝的雄风。
赛马场疾蹄飞奔,“古战争”驰马奔将,马岛赛成了闻名的体育赛场和旅游景点。
从白马广场向东行约1公里,就是占地19万平方米的养马岛赛马场。正值农历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赛马场成了众人聚会的好地方。只见偌大的赛马场座无虚席,人山人海;长1000米、宽20米的赛马跑道上,12匹骏马在骑手的驾驭下疾蹄飞奔,呼啸而来,一忽儿“6号枣红驹”领风飞驰,一忽儿“2号黑旋风”后来居上;骑手欲比高低,骏马互不相让;奔腾的马蹄在跑道上卷起阵阵尘土,犹如一股旋风扑面而来,直赢得观众席上阵阵喝彩和掌声。
跑道上的速度赛刚刚结束,跑道内的赛马场上又展开“三英战吕布”的古战争片断演示。只见身着古装、精神抖擞的“吕布”和身材魁梧的“关公”、“张飞”、“刘备”先后驰马奔将,枪挑剑击,厮杀几个回合,难分难解,令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据养马岛旅游景区管委主任、工委书记曲秀仁介绍,养马岛赛马场从1985年开始至今,先后承接了全国马术赛、国际马联障碍赛、六运会马术赛等11次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不但是一处重要的体育场所,还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每天,养马岛都举行赛马活动,还开展骑马、古式马拉车、射箭、射击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吃在渔家,住在渔家,同渔民一起出海,都市人犹如进入世外桃源,享尽海上梦景。
有人说,养马岛的点睛之美在一个“马”字,是“马”让景区活了起来。其实不然,我看养马岛的美更在融于秀美大自然的山海风光。古人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身处山水间的养马岛,古时候就有道人前来求经问道,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千万年来,苍茫的大海更是孕育了海岛的深邃辽远,千般灵秀。
当我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登至岛顶,俯瞰海岛时,简直让人惊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这片仙山琼岛的清灵与俊秀:岛前海面宽阔,风平浪静;岛后群礁嶙峋,惊涛拍岸;东端碧水金沙,是优良浴场;西端水深浪小,成天然良港。透过观澜亭明丽的窗口,向四周眺望,只见海天一色,浑然天成,苍茫的水面上渔帆点点,千舟竞发;嶙峋的礁石上,一群垂钓者挥竿扬线,兴致正浓。同行者介绍,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养马岛以马埠崖为主,推出海岛“渔家乐”旅游活动,让游客吃在渔家,住在渔家,同渔民一起出海,都市人犹如进入世外桃源,享尽海上梦景。
带着浓浓的兴致从岛顶下来,我们走进造型别致的“锦绣城”,看原始人类生活的幽灵山庄,观奇妙的海市蜃楼、飘渺的天堂仙景;入“海底洞天”,游“龙宫”、“水晶宫”、“天后圣母宫”、“长寿宫”和“珍珠殿”,探寻海底世界的神奇奥妙;最后来到“西游记宫”。一部古典名著《西游记》,曾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一部电视剧《西游记》,曾经激荡过多少观众的心潮。养马岛人抓住这个文化资源,20年前在这里建起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西游记宫”,并请来中央电视台《西游记》剧组总设计师马洪运教授等设计制作了大型景观。宫内设有花果山、蟠桃园、水帘洞、灵霄宝殿、东海龙王水晶宫等25道场景,巧妙地运用雕塑、灯光、音响、布景、声控、电控等现代化的艺术手段,再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艰难历程,刻画了“孙悟空大闹天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精彩场面。
一个个景点走过,一道道风景掠过,不知不觉中,已近傍晚。夕阳余晖给养马岛的山山水水抹上一层绯红,夕阳中的岛屿悠然而恬静:袅袅的炊烟在远远近近的村舍上空缭绕,落帆的船儿正缓缓驶进港湾,如织的游人已渐渐散去,经过一天劳作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走进家门……喧闹了一天的景区,重又回归先前的宁静。
蓦然,我在心底感叹,古代皇家养马场,今天游人养马岛,风光流转两千年。
养马岛位于烟台市牟平区,据说秦始皇东巡时,走到海边,突然看见一座岛上有许多马在奔驰,其神态甚为神俊,秦始皇以为是天赐,于是便封此岛为养马岛,专为秦始皇养马,从那时开始,养马岛上就开始饲养良马。现在养马岛上仍养有很多骏马,并设有跑马场,让游人欣赏海岛的天然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跑马的乐趣,如您到烟台旅游,可别忘了到养马岛骑马。
养马岛原为海中孤岛,70年代末修通一连陆大坝后,变成陆连岛。岛上一条山脉横贯东西,地形狭长,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 7公里,宽约1.5公里,与大陆相隔最近处近1.5公里,海岸线长19.5公里。因受海洋调节,这里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 11.6度,为避暑胜地。这座风景秀丽的海岛,岛前海面宽阔,风平浪静;岛后礁石嶙峋,惊涛拍岸;岛上丘陵起伏,草木葱茏;两端水深浪小,乃天然良港。东端一片碧水金沙,为优良浴场。养马岛是山东省重点旅游开发区,1991年被国家定为84个旅游景点之一。岛上建有“海底洞天”、“海上乐园”、“赛马场”等景点。到养马岛旅游,那里清静安宁的环境、纯净新鲜的空气、湿润适宜的气候,的确让人深感惬意非凡。而种类繁多的海上游乐项目,除了环岛观海、海边垂钓、入海畅游、沙滩就餐除了海上冲浪、海上飞艇除了黄昏时的提篮赶海、傍晚后的沙滩篝火、晨风中的海边漫步除了在海滨游乐园中让刺激惊险的感觉一阵阵掠过心头外,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品尝这里各种品质上乘的海鲜和玩各种乐趣无穷的马术运动了。
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上,镶嵌着一群宝石般苍翠如黛的岛屿,这就是被世人誉为“海上仙山”的庙岛群岛亦称长岛。长岛扼踞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与古城登州(蓬莱)隔海相望。据<<史记>>记载,秦皇汉武都不辞跋涉,停步歇马于蓬莱丹崖山畔,望海中仙山,乞求长生。这仙山指的便是长岛,唐诗曾云:“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宋朝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当年曾眺望长山诸岛不由赞叹道:“真神仙所宅也!”<<西游记>>、<<镜花缘>>等神话小说更把这里描绘成一个虚幻缥渺,超脱凡尘的世外桃源。庙岛群岛由三十二座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56.96平方公里。
当您来到长岛,面对诸多的岛屿,就象面对一幅绮丽的立体画卷,一岛有一岛之奇,一景有一景之丽,这里因海蚀地貌形成的各种奇礁异石,或古朴清幽,或玲珑剔透,神韵各具,有的突兀群聚,堪称海上石林;有的孑然孤立,似少女凝神伫立,似少妇期盼归人,似老僧打坐观海,似宝剑入云....如九丈崖的雄伟,宝塔礁的壮丽,姊妹峰的俊秀,望夫石的痴情,罗汉礁的浑厚....无不神酷似,令人拍案叫绝。海滩之景,半月湾似一轮清丽明月静卧在海湾之中,海滩上由珠矶球石堆积成一条长2000多米,宽逾 50米的彩色石带,光怪陆离,珠矶球石有洁白如玉,有的红似玛瑙,有的碧若翡翠,有的亮似明珠,将游人带入一个珠光宝气,五彩缤纷的世界。
庙岛群岛山水相依如诗如画,各岛有各岛之神奇。车由岛又名万鸟岛,是鸟的王国,万鸟腾空,遮天蔽日,谓为壮观;大小竹山岛以竹得名,岛上小河淌水,翠竹青青,在烟波海上呈现出一派秀丽的江南景色;而大小黑山岛又是蛇的王国,岛上繁衍生息着巨毒腹蛇一万多条,成为我国第二大蛇岛;砣矶岛却是石头的世界,彩石林立,精美绝伦,整个岛在彩石映衬下,成为一个图纹多变,色彩绚丽的壁画世界;而砣矶盆景和被称为“金星雪浪石”的砚台,更使游人爱不释手;庙岛天后宫雄伟壮丽的殿堂供游览者观赏、叩拜;玉石街横卧碧海,连接南北长山岛;烽山雕鹰飞天,鸟展万鸟群聚,古城遗址文物众多,航海博物馆,记录中国航海史的沧桑....,而最人神往和难得一见是那虚无缥渺、亦真亦幻的海市蜃楼了。史料显示,长岛是中国海市蜃楼出现最频繁的地域,特别是七八月间的雨后,但愿您是幸运儿。太多无法描绘的景观使庙岛群岛无愧"海上仙山"的美誉。
二、山东威海市经济怎么样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威海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全市上下对此认识高度一致。如何借助大势,赢得先机?威海很快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蓝色经济区领导小组,6月8日召开的威海市委全委会提出了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六大基地建设的战略部署。对接全省规划,结合威海实际,威海将着力推进海产品生产加工、港口物流、船舶修造、滨海休闲旅游、新能源、石油化工等六个涉及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目前,包括发改委、海洋与渔业局等在内的“蓝色经济”办公机构在细化筹备中。威海,得名于海,扬名于海,海岸线长达近千公里,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海上的蓝色疆域面积几乎是陆地的两倍,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建港条件优越,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巨大,沿岸自然风光秀丽,区位优势明显。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威海市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初见成效,海洋经济已发展为威海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海产品生产加工、港口物流、船舶修造、滨海休闲旅游、新能源、石油化工等六大产业基础雄厚,潜力无限。积极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威海正蓄势待发……优势突出,渔业经济全力向高端产业登攀“威海绵长的海岸线上遍布岬角和海湾,岸线曲折,岬湾交错,负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和滩涂面积达到300多万亩。临近海域位于黄渤海结合部,是两大海区诸多经济鱼虾产卵、越冬、索饵、洄游的必经之地。”在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李国进的眼中,威海发展渔业经济有着其他沿海兄弟地市无法比拟的资源、产业和技术优势。 1991年,山东省提出了“开发半壁江山,建设海上山东”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开始了向海洋进军,开发建设蓝色疆域的历程。十几年间成果最显著的当属传统渔业经济。去年,全市实现水产品产量205万吨,渔业经济主要指标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地级市首位。威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优越的海洋环境条件,显著的气候特征孕育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威海出产的海参、海带、牡蛎,均取得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在国内有较高的声誉。威海还建有全省最大的远洋捕捞船队,全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海产品加工基地。海参、海带产量居全国首位。通过走规模化发展、集团化经营的道路,威海崛起一批渔业龙头企业群体,全市年产值过亿元的渔业企业超过40家。“多年来,这些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大胆开拓,在发展高端渔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下一步的发展开拓了道路,搭建了平台。这是威海发展高端渔业的最突出的优势。”李国进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和对未来的憧憬。“蓝色经济区应该是生态型的开放经济。作为威海海洋经济的传统产业,在市场这个大杠杆的平衡下,威海的渔业产业应向名优养殖、远洋捕捞和海产品精深加工科学调整。威海渔业要续写“称雄省内”的辉煌,归结点在渔业结构优化,产业层次和区域竞争力提升上。”在亮出优势的同时,李国进也对威海渔业发展的“短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国内外高端渔业经济比较,威海渔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条的末端,尤其在高效集约、产业竞争力和生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融入蓝色经济区,威海渔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从过去的规模扩张型向着质量效益型转变,惟有如此,威海渔业才会继续大有作为。”目前,威海正加快推进海上养殖由传统品种向海珍品转变,捕捞业由近海向远洋转变,海产品加工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依托各类渔业经济区,威海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品牌渔业,引导各地进行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注册,发展远洋渔业以确立远洋渔业的优势地位,力争到2012年精深加工产值比重提高到80%以上蓄势勃发,以自有特色打造现代港口物流区威海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西与内地京津相连,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下可直抵长三角,陆域海域辐射面广。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威海港口物流的蓬勃发展展现了美好的前景。更重要的是,威海的港口资源丰富,三面环海,港湾岬角不冻不淤,岸线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设大型专用码头和万吨级位。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注重陆域腹地。威海曾经陆域腹地狭小的劣势和制约港口发展的“末梢交通”瓶颈,正悄悄地发生着改变。随着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威海逐渐形成了以运输设备、电子信息等产业群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并打造了全国最大的渔具、轮胎、医用高分子等生产基地,这一切都为港口物流发展开拓了强有力的承载体系。“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威海作为陆路末端的劣势正逐步演化为中国面对世界的前沿优势,构建全球范围的大物流格局,威海大有可为。”威海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唐宗岭对威海港口物流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非常肯定。“‘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让我们站在更高层面和更广阔视野来审视威海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毋庸置疑,由于受历史原因、国际环境变化等复杂因素的制约,我们在承载设施建设、货源市场开发和现代服务意识方面,还需大力挖潜。”唐宗岭表示,尤其是现在,海上物流逐渐呈现出运输船舶大型化,集装箱化的趋势,对港口物流的综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威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过去几年,随着“兴港强市”战略的实施,威海港口建设飞速发展,现有商港达到17个。目前,威海正着重建设以威海港为中心,石岛港、龙眼港为两翼,文登南海新港、乳山口港为补充的港口体系。在各个港口的建设中,威海注重自有特色,力争实现错位竞争。作为区域中心港,威海港将以集装箱、能源运输、油品中转、客货滚装、整车物流等功能为主,建成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港区。依托港口基础,威海还充分发挥毗邻韩日、已开辟21条国际国内航线的优势,坚持客货运并举、近海与远洋并举、综合运输与专业运输并举,大力发展海上运输业。目前,威海整合港口资源的步伐加快,正重点建设威海港新区、石岛港、龙眼港,争取“十二五”期间,港口等级达到30万吨,货物吞吐量达到亿吨以上,并建立一支以远洋大型船舶为主的现代海运船队。强势隆起,船舶修造业构建东北亚重要船舶基地在国际造船业界,有一种说法为大家所公认:世界最佳的造船区域是北纬36°附近区域,威海恰好处在这一区域。不仅如此,从地质条件来讲,威海有着绵长的深水岸线,沿海多是花岗岩结构,这些都是威海发展造船业的优势所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了国内外船企前来投资。环视威海沿海,皂埠湾、龙眼湾、俚岛湾、石岛湾……在近千公里海岸线上,一个生机勃勃的造船带已强势隆起。与此同时,船舶配套产业乘势紧跟,发展迅猛。荣成、文登南海新区、经区和工业新区船舶配套产业园区建设蓬勃发展,未来威海将重点发展船段、船用板材、风机等配套设备,加快船用主机电站、机舱辅机、通信导航等高科技产品研发。引导市场竞争力较弱的船舶修造企业向船舶配套转型,形成船舶产业链条和配套产业集群。“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威海船舶修造业实现了长足发展,但是产业配套集群需完善,市场竞争力普遍较弱。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威海船舶修造业的突破点在于自主创新,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才是船舶修造业的生命力和助推力。”谈到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黄海造船厂副总经济师、市船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周安昌告诉记者。依托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威海规划在俚岛湾、皂埠湾和石岛湾建设三大船舶工业聚集区,构建沿皂埠湾、龙眼湾、俚岛湾、石岛湾、靖海湾、埠口湾、前岛湾、乳山口湾的沿海造船工业带。威海将重点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依托省船舶行业技术中心,加快建立以设计为先导、总装船为核心、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现代造船模式。着重发展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体系完备、环保节能的新型船舶工业体系,打造国内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造修船基地。在这一过程中,威海将重点扶持新船重工、黄海造船等十大造船企业,突出发展客滚船制造、汽车运输船等五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船型。其中,以黄海船厂为龙头打造全国远洋渔船生产基地。争取到2012年,实现船舶修造销售收入400亿元千公里海岸线是威海发展旅游的天赐良“源”,这里有海,有岛,有泉,有山,处处皆风景。威海旅游资源独特,既有丰富的古代文化,又有独特的现代海滨气息。千公里的海岸线上,自然与人文景观兼备,包括刘公岛风景区、成山头旅游区、石岛旅游区等在内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已具雏形。威海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个产业成为经济中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海也由原来的滨海小城发展为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城市。在高旭光心中,与这些优势条件相比较,他觉得更珍贵的是,威海发展旅游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好。从各级党委政府到部门,发展旅游这个绿色产业已成为了“威海共识”。仅从2007年以来,威海就启动了大乳山休闲度假区等8个市级重点旅游项目。几天前,首届“威海杯·国际帆船邀请赛”签约仪式的举办更是为威海发展高端旅游项目———帆船休闲产业的发展开题。“总体上,威海旅游业在保护与继承中探寻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与蓝色经济区的‘蓝色’理念相切合。随着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我们也不能忽视威海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城市配套设施完善度不高,休闲设施规模小、休闲娱乐品种单一,缺少地方特色等问题。这也是未来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我们的着重发力点。”高旭光表示。以休闲度假目的地为目标,威海将进一步完善刘公岛、赤山等重点景区,加快华夏生态园等景点建设。威海还将提升环翠、银滩等四处省级旅游度假区功能,建设中心城市、海滨生态等六大旅游板块。滨海旅游与沿线产业的相互衔接很重要,高旭光表示,威海将打造旅游业与工业、农业等行业的联动发展。同时,积极发展海上旅游,开发适合游客参与的帆船等高端旅游项目,建设集经济、文化、品牌、消费等为一体的国际沙滩帆船基地。依托温泉资源,威海正以宝泉路温泉一条街为基础,加快温泉大世界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天沐、汤泊等温泉项目,加大对“中国温泉之乡”品牌的宣传力度,努力打造中国一流的温泉休闲疗养基地。威海是发展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的理想之城。这里海湾遍布、地质稳定、季风特点显著。以石岛湾核电站、国华瑞丰、中海油风电海上工程等为代表的新能源项目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步入春天。威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能源兴市’战略的实施,为威海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风电、核电、水电、太阳能和潮汐能等新能源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石岛湾核电站、国华风电项目等在威海落地并顺利推进。目前,威海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正逐步走向正轨,这就对相关配套设施及服务提出了要求,相关产业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市发改委副主任刘树伟表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威海将重点规划建设核电、风电,其中石岛湾核电站的一台20万千瓦机组,争取2013年建成投产。全力推进文登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华瑞丰二、三期,歌美飒文登等风电项目。在有条件的区域,威海将因地制宜地推进一批太阳能发电和余热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加快地热能、潮汐能、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步伐,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清洁能源项目。石化产业不仅具有提供能源的优势,还构建有精细化工产业链,其辐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威海规划建设的镆铘岛石化基地项目是一个综合型化工基地。中石油集团确定镆铘岛石化项目总体规划按年处理委内瑞拉重质原油2000万吨标准建设。目前,配套码头项目已列入威海及山东港口总体规划,大部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完工。基地建成后,将形成从炼油到合成材料、有机原料、精细化学品的产业链和优势产品系列。这些项目的建设和投产,不仅可为威海乃至全省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也将成为全新的地方经济增长板块。以此为依托,威海还将大力引进发展高端石化产品,重点发展新型合成材料、有机原料、精细化学品等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填补国内空白的石油深加工产品,力争建成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