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威海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推荐
刘公岛是威海最有名的景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和缩影,素有“不沉的战舰”之称,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就是在此处诞生。东泓炮台、甲午战争陈列馆、海军公所、铁码头、丁汝昌寓所、水师学堂等景点都可游览。
那香海坐拥16公里黄金海岸线、2.5公里钻石沙滩浴场,集大海、沙滩、温泉、海岛、森林、天鹅湖等稀缺自然资源于一体,是威海网红打卡地,有很多艺术感十足的建筑,适合拍照打卡。还可以顺路去打卡以海边的海草房被大家熟知的金石湾艺术园区,就像步入童话一般梦幻。
悦海公园位于威海公园南,与刘公岛隔海相望,临海呈半岛状,公园内有一处高49米的灯塔,是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是国内外游客的打卡点。
威海公园,是国内城市中最大的海滨公园之一,中心广场南侧的主题雕塑《画中画》是网红打卡点,拍照超有感觉,旁边还有景观石林也很适合拍照。
幸福公园距离威海公园不是很远,幸福门是幸福公园的标志性建筑,还被誉为“威海之门”,代表着威海现代化城市的形象,公园内有一个寓意“五福临门”的万福图的锻铜建筑,还有成群的海鸥。
海源公园集历史、文化、风景于一体,有必打卡的合庆码头和一战华工纪念馆,合庆码头在海源公园的中段位置,每天都有来来往往的渔船,场面很是壮观,下午三四点来的时候还可以买到新鲜的海鲜。东北角就是一战华工纪念馆,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华工纪念馆,也是威海博物馆分馆,很有参观意义。
火遍朋友圈的火炬八街,因为与动漫《灌篮高手》里的经典场景高度相似,有日本镰仓街道的既视感,也被称为“威海小镰仓”,凭借极高的颜值和出片率成为网友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
道路两侧的植被以四季常青的松树为主,冬日两侧有摇曳浓密的芦苇,再加上北风将天空吹得一尘不染,几乎不管什么时候来,都能看到海天一色的绝美。
威海国际海水浴场位于威海高区,与刘公岛、成山头并称为威海三大景区,海岸线长2.8公里,总面积48万平方米,是全国十大重点海水浴场之一,浴场滩缓沙细无杂质,水质轻柔干净。
新威附路隐匿于海滨北路与新威路之间,道路两侧巨大的法桐遮天蔽日,仿佛可以过滤掉繁华路段的喧嚣。沿街两侧开满服饰店、甜品店、咖啡店、花店、酒吧等文艺小店,颇有艺术气息。
新威附路距今已有118年的历史,是威海少有的百年老街。无论站在街边,还是走进店里,拿起手机随便一拍,都是高质量的文艺大片。
因作为大型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拍摄地点,这座原生态小岛才被更多人所熟识。岛上的村子并不大,这里没有高楼大厦的遮挡,没有喧嚣拥挤的人潮,只能看见海草房低矮延绵,保留着最原始质朴的胶东渔家特色。
二、威海的资源有哪些
全市土地总面积56.98万公顷。其中,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3.69%,园地占10.63%,林地占19.63%,其他农用地占16.1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10.64%,交通运输用地占0.94%,水利设施用地占1.48%;未利用土地占2.96%,其他土地占3.89%。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内无大江大河,外无客水入境,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境内的大气降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730.2毫米,年径流量262.4毫米,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4.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4.75亿立方米,扣除两者重复量2.73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28亿立方米。
威海海域广阔,浅海和潮间带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据资料统计,全市海域平均生物量为353克/平方米,平均生物密度586个/平方米;有生物资源779种,其中,动物647种,植物132种。动物中,鱼类主要有大黄鱼、小黄鱼、梭鱼、鲻鱼、鲈鱼、鲅鱼、青鳞鱼、太平洋鲱鱼、鲳鱼、黄姑、比目鱼等100余种;虾蟹类主要有鹰爪虾、对虾、毛虾、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等;贝类主要有栉孔扇贝、鲍鱼、泥蚶、菲律宾蛤仔、文蛤、毛蚶、魁蚶、牡蛎、中国蛤蜊、四角蛤蜊、贻贝、青蛤等;棘皮类中有刺参、海蜇、马粪海胆、海星等。植物中,藻类主要有海带、裙带菜、石花菜、条斑紫菜、大叶藻等。陆生野生哺乳动物有梅花鹿、狐狸、豹猫、獾、黄鼬、刺猬、野兔、蝙蝠等。鸟类已查到250种,其中候鸟、旅鸟占70%以上,留鸟种类较少。列入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一级的有梅花鹿、中华秋沙鸭、金雕、黑鹳4种,二级的有大天鹅、鸳鸯、灰鹤、苍鹰等12种;其余鸟类及狐狸、豹猫、獾、黄鼬、刺猬等列入山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经济植物70科248种,如车前、地黄、天麻、黄芩、远志、半夏等;野生牧草12科92种,如马唐、黄背草、白茅草等;木本植物70科457种,其中乔木315种,如黑松、刺槐、麻栎、法桐、苹果、梨、桃、银杏、板栗等;灌木112种,如紫穗槐、胡枝子等;藤本30种,如葛藤、紫藤、蔓荆、爬墙虎等。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地区特产:胶东大花生、威海苹果、荣成黄桃、乳山阳梨
威海旅游资源丰富,有海岛海岸、城市园林、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十多种类型。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文物保护单位5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4处,游览景区(点)80多处。境内千公里海岸线上,有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的诞生地刘公岛、秦始皇东巡过的东方好望角"天尽头"成山头、中国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圣经山、凝聚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的赤山法华院、亚洲最大的天鹅栖息地天鹅湖、大东胜境——铁槎山、天下第一滩——银滩等名胜景观。全市形成了“一线(千公里海岸线)、六区(中心城市、海滨生态、渔家风情、温泉疗养、传统文化、休闲度假)”的旅游格局。
三、山东省威海市旅游概况
威海市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批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享有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示范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和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改善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地处北纬 36°41′~37°35′、东经121°11′~122°42′之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北与辽东半岛犄角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青岛比邻接壤,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环翠区。全市总面积5463平方公里,总人口247万,其中市区面积731万平方公里,人口52.2万。威海市花是桂花,市树是合欢树。
威海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的特点。气温年较差较小;雨水适中,但分布不均;旱、涝、风、雹、低温、霜冻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年平均气温11.4℃,降水量793.2毫米,日照2570小时。
威海古为东方嵎夷之地,夏、商属青州,周代为莱子国地。春秋战国为齐国属地。秦代属齐郡砢县。两汉属青州东莱郡,三国改属青州长广郡。西晋至隋代,屡有变迁,历属东莱国牟平县和青州长广郡昌阳县、东牟郡东牟县、光州东牟郡观阳县和牟平县等。唐代先后属登州、莱州、蓬莱。五代、宋代沿袭唐制。金元改属宁海州。明属莱州府宁海州、登州府宁海州。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设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3卫隶属山东都司。清初,属登莱青道登州府宁海州。雍正三年(1725年),3卫改属登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成山卫为荣成县。1898年,威海卫被英国强行租占。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34年后,历属鲁东区、第七行政区、鲁东行辕。1940年荣成、文登解放,属山东省胶东行政区。1941年,属东海专区。1945年8月,设威海卫市(地专级),直属胶东行政区、1948年,改为县级市,属东海专区。1950年至1982年历属文登专区、莱阳专区、烟台专区、烟台地区。 1983年威海市(今环翠区)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文登、荣成、乳山3县归烟台市管辖。1987年,威海市升为地级市,设立环翠区;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三县归威海市管辖。
威海具有城市景观、海岛风光、沙滩岸礁、民俗风情、地下温泉、文物古迹、名山古刹、奇石异川等丰富的旅游资源。的甲午战争纪念地刘公岛,秦皇汉武登临的“天尽头”,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圣经山,世外桃源圣水观,“大东胜景”铁槎山,凝聚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的赤山法华院及我园北方的天鹅越冬栖息地天鹅湖等80多处风景名胜,描绘了5436平方公里如诗如画的威海景色。近年来,又新建了威海影视城、西霞口野生动物园、圣经山观光索道、甲午海战馆等新的旅游项目和环翠、银滩、石岛湾、天鹅湖四处省级旅游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