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威海广播电视台的频道简介
威海广播新闻频道是威海市广播媒体的第一频道,其前身即于1987年12月26日开播的威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频率为:中波 AM1206;调频 FM105。1;FM92。4。从5点到24点,全天播出20个小时。“胶东屋脊”昆嵛山顶3000瓦大功率调频发射机的浩荡电波,全面覆盖威海所辖三市三区、胶东半岛、大连、唐山等环渤海广大城乡及日本、韩国等友好邻邦。
新闻服务社会,新闻营造价值。威海广播多年来在节目设计上始终坚持“新闻立台、品牌兴台”的原则。全天早、中、晚三大新闻版块,早六点到早八点,由《新闻特快》、中央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威海新闻》、《质量日报》、《行风热线》等栏目组成的“新闻大视野”,中午12点以说新闻方式播出的《1206午间新闻播报》,晚六点播出的《晚报博览》,从不同角度,将国内外及威海本地最新资讯及时发送。
新闻频道的节目创新与创优一直走在全省全国广播界的前列,先后有200多件次新闻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包括山东省第一个全国新闻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20多个国家级新闻奖,有的作品已被收入大学新闻教科书。
新闻的威力,广播的魅力。与主打新闻相呼应,威海广播新闻频道还拥有《生活麻辣烫》、《空中名医门诊》、《雪萍时间》、《信息超市》、《海上不夜城》、《周末大放送》、《少儿大本营》等深受听众喜爱和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品牌节目。饮食指南类节目《生活麻辣烫》、晚间谈话直播节目《说说吧》,一开播便人气飙升,相当火爆。《生活麻辣烫》热闹喜庆欢快幽默的风格开播来深受听众的喜爱和肯定。节目中有一互动环节,外采主持人在餐馆现场介绍,采访结束后,第一时间到达餐馆接送外采主持人的出租汽车司机,将获赠栏目奖品。这一环节中,前往餐馆接送外采主持人的出租汽车,最多的一天,多达三十辆。出租司机乐陶陶地说:这是广播人给辛劳的出租司机送上的“美食聚餐”。《海上不夜城》等老品牌12年长兴不衰。
开播至今已近五年、一千多期的《行风热线》,始终忠实履行“替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宗旨,办实事、解民忧,开言路、连民心,被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誉为威海文明政治建设的一大社会文化品牌,也是威海开明政府行风建设的一大亮点。一千多个清晨,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迎着朝阳走进广播直播间,亲自上线,热线办公。一万五千多电话反映问题,件件得落实,事事有回音,使节目在市民及听众中拥有极大的公信力和美誉度。今年,通过在当天中午《1206午间新闻播报》及下午《行风热线》重播时段增加“当天热线回音”,当天的事情当天办,加速反馈热线落实情况,并与电视龙头节目《直播威海》“早听晚看”栏目形成互动,更使节目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
与社会同频共振,作负责任的主流媒体,是新闻广播人不懈的追求。多年来,先后组织“刘公岛上军旗红”、“校园歌声多嘹亮”、“三角之歌”、“直播东北亚”等大型社会活动,进工厂,下农村,入校园,不断扩大广播与听众的亲密接触。
关注社会,服务民众。威海广播新闻频道的编辑记者主持人愿与广大听众同呼吸共忧乐,携手共同描绘新闻广播的璀璨明天!
威海广播交通文艺频道是威海广播电视台系列广播频率之一,1995年8月1日开播,使用FM96.1、101.7、AM846三频发射,可覆盖威海三市三区、烟台、青岛北部、大连及韩国、日本西海岸广大地区。是最受威海广大听众特别是移动听众(驾乘人员)欢迎的媒体之一。
威海广播交通文艺频道开播十一年来,积极推行节目探索与创新,全体编播人员精办节目,打造品牌,确保频道节目常年安全优质播出,受到广泛好评。频道持续保持精品创作优势,力争多出精品,多出佳作,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别、各等级作品奖项近百件。
十一年来,频道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的主持人队伍,提高频道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培养、造就出一大批胸怀大局、爱岗敬业、勇争一流的业务骨干,涌现出一大批如毕光、红月、东亚、雁冰、王艳、王辉、张凌、小松、晓东、李斌、阿爽、台英、智慧等深受威海听众欢迎和喜爱的优秀记者、节目主持人。
频道化运作以来,威海移动通信、威建集团、华新园房地产公司、中石化威海石油公司、山东金网通信威海分公司、双举海参、优越万春百货、威海齐全木工机械公司、威海人寿保险公司、天坛家具商城、威海金鞍汽车美容公司、威海雅仪汽车贸易公司等众多企业商家联手共同搭建购销平台,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大家认同。
新理念、新定位、新动作。这是威海广播交通文艺频道的新举措。
2006年,威海广播电视台与威海公安局交巡分局联手打造,推出全新的节目——《畅通威海》。将广泛联合交管、运管、车管、公交、出租、航空、铁路、公路、车站、码头等枢纽部门,为广大听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交通服务;同时,在频道直播间里建设电视幕墙,与交警指挥中心监控系统联网,在全天直播节目中随时传递路面交通信息,报道交通状况,交警在直播间现场指挥、调度城市交通,为车辆、行人安全出行服好务,打造威海畅通生活。
2006年,威海广播交通文艺频道立足威海、推陈出新,使老品牌焕发新彩,新栏目亮点纷呈——
《畅通威海》为您提供无微不至的交通服务,
《房产时间》为您带来全心全意的房产指南,
《车行天下》为您展现尽善尽美的汽车生活,
《飞扬音乐快车》为您呈现丰富多彩的音乐大餐,
《961汽车服务热线》为您的爱车送上贴心周到的服务,
《短信江湖》为您带来全新娱乐体验,邀你一起high翻天,
《夜渡心河》为您营造心灵沟通与交流的情感空间,
《假日消费广场》为您搭建同欢共乐、实现梦想的互动平台,
《天地任逍遥》为您打开眼界,带您云游美好山水间;
《奥赛书场》、《开心驿站》、《流行百年》、《假日影视剧场》等精品文艺节目为您奉献精彩纷呈的听觉盛宴,带来美妙绝伦的听觉享受。
现在,威海20万辆机动车、5万辆私家车、3000辆出租车驾驶员及其乘客都成为威海广播交通文艺频道的主流听众群,频道节目始终保持较高的收听率,发展潜力和空间十分可观。面对未来,频道全体同仁将继续振奋精神,努力工作,把节目办得更好,把频道经营得更好,为广大听众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为广电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FM96.1、AM846,这就是你喜欢的频率,这就是你钟爱的声音。无论你在何方,我总在你身旁,威海广播交通文艺频道与您真诚相伴到永远。
2005年7月18日,中国首家故事广播——威海广播故事频道正式开播。一批充满理想、乐观自信的年轻人怀着对故事广播这一新锐广播媒体的向往与信心,加盟故事广播,立志要开辟威海广播新天地,打造中国故事第一台。
节目基本划分为故事类连播节目和故事类综艺节目两大类别。故事类连播节目针对不同收听群体和收听习惯,根据各类人群的习惯收听时间播出门类丰富的文学故事,有当代畅销小说、武侠小说、惊险迷案、爱情故事、幽默文学、传记文学、世界名著、市井故事、童话故事、恐怖故事等;故事类综艺节目则突出主持人与栏目的包装与推广,突出节目与听众的互动,强化地域特点。
威海广播故事频道调频95.0兆赫,从凌晨5:00到夜间24:00,全天播音19个小时,依据现代广播“窄化播出,分众服务”的发展要求,结合威海广大听众的欣赏趣味和生活习惯,专为广大司机听众和中青、中老年朋友量身定做的一档以故事为主的语言类故事节目,是集休闲、娱乐、健康、快乐于一体的全新听觉平台。快捷的曲艺动态,全新的生活资讯,评书大家的精彩演播,经典相声小品的批量放送,将使您感受到一种轻松、悠然、亲切和谐的风格。
二、威海电视台的威海广播电视台
1、威海市广播电视台组建于2002年2月,她伴随着威海广播电视改革应运而生,是由威海市广播电视局、威海人民广播电台、威海电视台等单位合并而成。
2、威海广播电视台下设6个宣传机构:新闻综合广播、文艺广播、交通广播、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电视公共频道、广播电视报;6个资源保障机构:新闻中心、文艺节目中心、技术中心、资料中心、广告中心和物业中心;另外还有广电网络公司、器材供应站和荣成转播台;威海广播电视台按照集团化运作、企业管理的要求,实行集团直接经营频道,中心配置资源服务频道的扁平化管理体制。
3、威海市广播电视台是威海市委、市政府的新闻单位,又是独立的事业法人实体。她以新闻宣传为中心,以广播、电视、网络、报纸为依托,以繁荣新闻宣传和文艺创作为重点,同时兼营其它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多媒体、多品种、多层次、多功能、跨行业、跨地区的广播电视传媒集团。
三、海洋旅游经济的与旅游经济的关系
海洋经济的繁荣,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活跃因素。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海洋经济总产值大约为1100亿美元,据联合国统计1998年世界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了1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产值(23万亿美元)的4.4%。21世纪海洋经济将会以更高的速度发展,预计2010年总产值将达到2万亿美元, 2020年有可能达到3万亿~3.5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10%左右。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速度超前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1979年海洋经济总产值为64亿元,1994年达到了1400亿元,1996年猛增至2800余亿元,两年间翻了一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左右。两年后的1998年增至3270亿元,1999年又增至3651亿元。20年来海洋经济总产值增加了57倍。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高科技的进步,海洋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一部分迅速发展。“九五”期间海洋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1%~13%,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发展速度。
2000年海洋经济总产值突破了4000亿元大关,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2297亿元,占全国GDP的2.6%。2001年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7233亿元,增加值占全国GDP的3.4%。预计2005年海洋经济总产值可达到9000亿元左右,2010年达到14000亿元左右,2020年将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可见,海洋经济是中国经济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旅游产业已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10,并在所有产业中成为GDP和雇佣的最大创出领域。旅游所产生的这种经济效益预计今后将在全世界不断上升而带动世界经济的更大发展,因此旅游产业将在21世纪成为世界经济的牵引车。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旅游人数将达到16亿,年平均增长 4.35%,旅游总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年平均增长6.7%,超过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3%。
中国的旅游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一部分正在受到世界的关注。1986年旅游作为一个产业被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之中。正式提出旅游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之一,确立了旅游业的经济产业属性的定位,从此加快实现了从外事接待型向经济创汇型的转变。
“九五”期间(1996~2000年)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取得了年均超过15%的增长速度,持续高居世界旅游业发展前列,并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九五”计划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全面超额完成,5年累计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为17559亿元,是“八五”期间旅游总收入的2倍。5年中旅游生产力全面增长,旅游商品(指旅游路线)结构不断完善,旅游业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使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同时,完成了中国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的战略转变,为实现2020年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后,旅游经济持续增长。2001年旅游总收入达到4995亿元(外汇收入178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35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2%;2002年的旅游总收入达到5566亿元(外汇收入203.9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387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2020年的长期目标是旅游总收入达到 330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进入“世界旅游强国”的行列。可见,旅游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海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海洋生物资源,旅游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海洋自然资源。尽管海洋生物资源与海洋自然资源的性质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这两种资源有一个共性,即都与海洋有关,可以统称为海洋资源。因此,海洋资源不仅是海洋经济的发展根基,也是发展旅游经济不可缺少的基础。有所不同的是海洋经济利用的海洋资源具有实用价值,而旅游经济利用的海洋资源具有观赏价值。无论是实用价值还是观赏价值,从利用海洋资源这个角度上来说,海洋经济与旅游经济是具有共性的。并且从对发展国民经济所起的作用这个视点上来看,它们是一种平行的关系。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海洋经济的繁荣必将为海洋旅游的开发铺平道路,因为从产业结构上来看,海洋旅游已占海洋经济的14%。因此,海洋旅游的发展不仅会促使海洋经济的发展,而且会促进旅游经济的更大发展。由于旅游经济中含有海洋旅游的要素,其发展最终又会加速海洋经济的发展,因此海洋经济与旅游经济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把海洋经济与旅游经济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的话,势必可形成海洋旅游经济。因此,海洋旅游经济可以定义为以海洋资源为吸引物、以旅游经济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领域,属于旅游经济的一个分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关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旅游是指不损坏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而进行的一种开发,在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采用保护资源的管理方法,使旅游资源不仅在我们这一代,而且能够世世代代地连续保存使用下去。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海洋能创造的价值比同样面积的陆地创造的价值要大得多。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量并不高,尤其需要很好地保护利用海洋资源,这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充分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更需要重视海洋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如果没有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一味强调无止境地利用海洋资源,总有一天这个资源宝库也会枯竭的。所以,首先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旅游经济战略,其具体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海洋自然景观的保护、研究、利用的关系;保持海洋旅游区的地方特色,维护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
(2)不在脆弱敏感的海洋生态区域内建筑住宿设施,尤其要禁止挖山填海建饭店,防止各种人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得已在海洋区域内建筑住宿设施时,要以方便简洁为主,采用节能设备,不将生活污水排放入大海,所使用的生活能源不应给周围的海洋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研究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容量,防止超负载地接待旅游者,实施“旅游预报”制度,达到控制和阻止过度使用海洋旅游资源的目的。同时,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取得中国最佳海洋旅游的经济效益。
(4)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汲取国外先进经验,以海洋旅游市场为导向,防止剩余供给的现象出现,充分挖掘海洋旅游的潜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旅游经济新格局。岛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其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往往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等。这些正是岛屿旅游的魅力所在,也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岛屿旅游蓬勃发展的原因。但是,由于岛屿地理空间和环境承载力有限,更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中国在开发岛屿旅游的时候,应该积极导入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建设海洋生态旅游岛,将岛屿旅游开发与改善岛民生活相结合,注重岛屿地域资源的活用、保护。利用“海水、沙滩、垂钓、渔船体验”开展“观赏、体育、娱乐、消遣”等形式新颖、有影响力的旅游项目;建设海洋性休养、住宿设施,开展健康疗养的旅游项目;开发适销对路的海洋旅游商品,吸引旅游者的到来,扩大海洋旅游消费,提高海洋旅游经济效益。
最近,韩国实施了一些鼓励发展海洋旅游的政策,并与体育运动、文化交流联系在一起。例如:一周5日上班制度的逐步实施,西海岸的综合发展,“POST世界杯”的具体政策方案。借鉴国外经验,中国也可以在发展海岛旅游项目中加入体育运动与文化交流的成分,由此来提高海洋旅游的文化内涵,让旅游者能感受到“体育健康之岛”的魅力。至今为止经济发展强调的都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今后应该考虑通过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发展各自的区域经济。可以围绕富有海滨资源的城市或地区作文章。例如:分布在2000km余的渤海沿岸的青岛、大连、天津、秦皇岛、山海关等旅游城市可以构筑“环渤海旅游经济圈”。山东沿海的日照、青岛、威海、烟台、蓬莱等城市可以构筑“山东滨海旅游经济圈”。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可以用豪华游船连接起来,建造一个“海上漂流城市”,形成一条海上旅游通道,达到客源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
跨出国门的话,还可以考虑构筑以中国、韩国、日本为中轴的环黄海旅游经济圈或东亚旅游经济圈等。以此加强相互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增加相互的收入与就业机会,共同向更大的海洋旅游产业挑战。全民族海洋意识的提高是发展海洋旅游经济的根本。应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全面系统地宣传介绍海洋资源。采用现代科技的多种方式引导全民族参与海洋旅游活动,同时教育旅游者通过海洋旅游实践,了解海洋自然环境对人类自身的要求,认识到日常生活与海洋环境的关系,体会到海洋资源的宝贵以及它的真实价值,从而产生海洋保护意识。
加强全民族海洋意识教育还应该从青少年开始。日本战后的经济复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旅游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许多国家都采取鼓励青少年参与旅游活动。海洋意识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需要一定的时间。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从青少年着手进行海洋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和加快海洋旅游经济的发展。海洋经济是一种陆海联动的经济,海洋旅游的发展和布局必须实现陆海联动。海上旅游和沿海陆域旅游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整合、旅游功能和环境建设的整合。
浙江在海陆联动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该省以舟山本岛为依托,以普陀山、朱家尖、沈家门“金三角”为核心,成功打造了“海山佛国,海岛风光、海港渔都”为特色的舟山海洋旅游基地。以嵊泗列岛为主体,加上部分岱山岛屿,建成了以海上运动、度假休闲、现代化大海港为特色的浙东北海上旅游板块;以嘉兴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建成了历史文化和海滨浴场的浙北岸旅游板块;以宁波松兰山和韭山列岛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建成了海上垂钓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浙东海旅游板块;
另外还有以台州大陈岛为核心的浙中海上旅游板块和以温州南麂列岛国家及海洋自然保护区、洞头列岛为主体的浙南海上旅游板块。目前,浙江海岸正在形成一条“游海水、观海景、食海鲜、住海滨”的黄金海上旅游带。浙江沿海地区又与长江三角洲江苏、上海以及福建、安徽等相邻省市构成延伸旅游线,陆上旅游和海洋旅游得相互联动。近20年来,浙江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已基本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海洋旅游产业体系,为海洋旅游的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强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