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威海旅游A

威海旅游业发展报告 威海概况简介

威海旅游A 2024-03-04 3
威海旅游业发展报告 威海概况简介摘要: 本文目录威海郭斌前妻陶美的现状蓬长跨海大桥介绍威海发展现状关于威海卫的现状、历史一、威海郭斌前妻陶美的现状...

本文目录

  1. 威海郭斌前妻陶美的现状
  2. 蓬长跨海大桥介绍
  3. 威海发展现状
  4. 关于威海卫的现状、历史

一、威海郭斌前妻陶美的现状

1、郭斌的前妻名叫陶美,两人在1989年12月登记结婚,当时的郭斌26岁,陶美23岁,两人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郭洪俊。

2、郭斌和王楠结婚时,正值事业巅峰,当时的身价保守估计是30亿,很多人说,王楠像郭晶晶一样,是嫁给名门之后了。

3、但郭斌在某次节目上,彻底澄清否认了自己是个“富二代”这个说法,说自己不过是个普通工薪家庭出身的穷小子,家里还有一个哥哥,所有那个年代的人经历过的苦难,自己全都经历过。

4、郭斌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太忙碌,一直寄住在姨妈家里,在他的认知中,姨妈姨父就是像他的养父母吗,直到10岁,父母才将他接到威海。

二、蓬长跨海大桥介绍

蓬长跨海大桥即山东省蓬莱至长岛跨海大桥,利用中国渤海海峡的有利地形,兴建跨海捷径通道,即:蓬莱-长岛-旅顺之间的“南桥北隧”公路、铁路线,由“C型”绕行变“I型”直达,利用这条跨海捷径通道,可以缩短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距离。蓬莱-长岛的跨海大桥是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首期工程,具有重大的经济、军事、政治、科技意义。长岛县城南距蓬莱市7公里,之间海域水很浅,地质条件很好,易于架桥。拟在长岛和蓬莱之间建造一座海上公路、铁路大桥,桥长约8公里,双向4车道,桥高28米,造价约为15亿人民币。

长岛,历称庙岛群岛,又称长山列岛,位于胶东、辽东半岛之间,黄海、渤海交汇处,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全县由32个岛屿组成,其中有居民岛10个,设8个乡镇,岛陆总面积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700平方公里,海岸线146公里,有5万人口,县城坐落在南长山岛。

长岛县是典型的海岛县,岛屿众多。近年来,长岛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在全县10个有居民岛屿建成了11座陆岛交通码头和1座旅游专用码头,实现了有居民岛屿岛岛通轮渡,目前投入运营的各类客船达到17艘(包括滚装船、普通船和高速船),但仍不能满足旅游旺季游客进出的要求。海岛的电力供应主要靠海底电缆解决,目前拥有蓬长110KV和35kV输配电系统各一条,但运行和维修成本高的问题比较突出。海岛供水主要依靠地下水和海水淡化两条途径解决。

2002年以来,长岛县委、县政府围绕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大发展、大变样,经济发展步入全国海岛县前列”这一宏伟目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出了“打好三个翻身仗、实现两个大变样”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渔业、工业和旅游业三年翻番的目标,实现城市建设和绿化美化大变样,推动海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繁荣进步。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乡村经济总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885万元,同比增长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亿元,同比增长34.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374万美元,同比增长55.2%;实现渔村人均纯收入4969元,同比增长15.5%。

“蓬长大桥建设项目”的提出已有近10年了,1993年烟台市政府办公室牵头成立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被邹家华副总理批转国家计委、铁道部和山东省政府进一步研究。为此国务院成立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由八个部门对该项目进行了详细论证。这两个课题组在论证过程中,都对蓬长跨海大桥进行了重点论述,都将蓬长大桥列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期开工建设的重点工程,而且建设蓬长大桥对解决海岛交通的制约,促进海岛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1、蓬长大桥的建设是从根本上改善海岛交通落后状况,满足经济和人民生活长远发展的需要。长岛县对外交通运输主要是通过海上运输,既不便利,通行能力也有限,候渡时间和过渡时间较长,费用高,且受气候影响较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出岛的交通量必然会有较大的增加,若不改渡为桥,必然会形成我县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交通瓶颈”,如建成蓬长跨海大桥,不仅使我县具有了陆地县市区的优势,而且也能使长岛本身特有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给长岛产业革命创造条件。

2、蓬长大桥的建设是开发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需要。长岛县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但长期以来,由于进出岛交通不便,大量游客只能望岛兴叹。如建成蓬长大桥,将使长岛县与蓬莱、威海及整个胶东旅游景区形成一个大旅游板块,进岛游客将有大幅度增加。同时,大桥建成后,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景观,随之也必然带动我县房地产业的兴起,成为寸土寸金,地价必然会大幅度升值,促进海岛经济的全面振兴,真正成为山东的“海上明珠”。

3、蓬长跨海大桥和水、电、气跨海工程相结合,将进一步提高海岛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蓬长大桥建成后,能有效解决海岛用水、用电、用气难的现状,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海岛的地理优势,建设10万吨级的深水码头,将会极大地带动我县及周边地区海上运输业的发展。

4、蓬长大桥的建设,将有效提高长岛要塞军事防御能力。长岛要塞是扼守海口、卫护京津的前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如建成蓬长大桥,能把长岛要塞与陆地连接起来,能更有效地封闭渤海,保卫京津。同时,今后国家蓬旅跨海通道工程建成,将把海中诸岛屿串成一线,形成一条机动支援的整体防线,使长岛要塞成为一道真正的“钢铁国门”。

蓬莱—长岛跨海大桥作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首期工程,具有重大的经济、军事、政治、科技意义。经过多年论证,启动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大桥位于国家名胜旅游区蓬莱市和国家海岛森林公园长岛县之间,跨海直线距离7公里,该海域水浅、地质条件好,可以利用的地形多、投资较少。长岛县政府拟采取优惠政策,以BOT方式或以土地、旅游景点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对外招商,并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长岛国民经济发展将呈现出几何级的增长速度;同时国民经济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迅速形成以服务业为主要支柱的国民经济发展新体系,长岛的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将得到极大增强。

1、地貌长岛岛陆以剥蚀山丘和海岸地貌为主要特征,丘陵和山脉多与地层走向一致(南、北长山岛尤为明显)。岛陆起伏较大,基岩裸露,最高岛海拨202.8m,最低岛仅17.0m。石英岩抗风化组成山脊,板岩风化为谷,近海微地貌极为发育。

诸岛山势多为平顶山和半劈山,山体坡度一般在10°~40°。除南长山、北长山、大黑山、砣矶、大钦和北隍城等岛有多山夹谷和局部小块平地外,多数岛屿为露海孤山(丘)。

威海旅游业发展报告 威海概况简介

诸岛海岸多为基岩海岸。其中,南隆城、大钦、高山、猴矶、车由和大黑山岛的基岩海岸占其海岸总长的50%以上,并多系峭壁岩滩。由于基岩性和产状不同,形成形态多姿的海蚀岩、海蚀和奇礁异石,在南长山、小钦、螳螂、小黑山和挡浪岛的南端,均有沙嘴。在大黑山岛和南砣子岛之间,庙岛和羊砣子岛、牛砣子岛之间,南、北长山岛之间,均有连岛沙坝。在大竹山、南隍城、小黑山等岛的港湾处有沙堤堆积,形成现代泻湖。

凡有石英分布的岛屿,多有砾石滩,与海岸线平行,呈台阶式分布。因各港湾的口向、海岸坡度和潮流不一,砾石的自然分选和磨圆度差异较大。

2、地质长岛县诸岛北邻辽东隆起,南连胶东隆起,处于胶辽隆起的接合部位,西邻渤海海坳陷。出露的地层为上元古界“蓬莱群”,出露岩性多为石英岩和泥质岩层的千枚岩、板岩和石英岩,表层风化较强烈。岛陆构造简单,地层多呈单斜,断层规模较小,岩浆活动较微弱。

诸岛除基底长期隆起外,主要受北东向沂沭断裂带和北西向威海—蓬莱断裂带所控制,这两组断裂为长期继承性活动断裂。新构造运动时期也有明显活动,推测诸岛为断块上升部分。岛陆上的构造线方向同区域一致,但不发育,规模亦小。

长岛从公元495年~1995年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1次,城市建设地震烈度按7度设防。

3、气象长岛县属亚洲东部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大陆度为53.2%。因受冷暖空气交替的影响,加之海水的调温作用,四季特点是:春季风大回暖晚,夏季雨多气候凉,秋季干燥降温慢,冬季风濒寒潮多。

①气温全县历年平均气温为12.1℃,最高年为13.2℃(1994年),最低年为10.7℃(1969年)。极端最高气温36.5℃(1959年7月30日~31日),极端最低气温-13.3℃(1970年1月4日)。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1.6℃,8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24.5℃。年较差为26.1℃。

②降水全县历年年平均降水量为537.1mm。其中,春季占14%,夏季占59%,秋季占22%,冬季占5%。最大年降水量为881.4mm(1973年),最小年降水量为204.7mm(1986年)。县境之内的降水由南向北呈递减趋势,年度相差在100mm以上。

③湿度全县历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7%,其中7~8月最大,为85%;12月最小,为60%。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1.6毫巴,其中8月份最高,为25.6毫巴;1月份最低,为3.4毫巴。

④日照全年日照总时数历年平均为2612小时,年日照率为59.6%。一年中,5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为269.7小时,1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为151.1小时。

⑤风向全县季风显著,夏半年多偏南风,冬半年多偏北风,由于处风道,年均大风日67.8天。全年大风日数冬季最多,夏季最小,最大风速为40m/s(1985年)。

①潮汐长岛海域的潮汐性质属正规半日潮,其规律是一昼夜两涨两退,俗称“四架潮”,潮高地理分布北部高,南部低。8月份平均高潮高:砣矶岛为212cm,南长山岛为143cm。

威海旅游业发展报告 威海概况简介

②潮流长岛海域的潮流,主要水道多为东西流,港湾多为回湾流,北部水道为西流,南部水道为东流。夏季海流,南部海区一般在0.6~1.03m/s之间,大黑山岛海区最小,为0.6m/s;北部海区一般在1.2m/s左右,港湾回湾流的流速更小。

③海浪长岛涨域的浪型,主要为“风浪”。秋季和冬季偏北风浪,夏季偏南风浪,浪高的四季变化是:冬季(10月~翌年1月)月均浪高1.1m,春季(2—4)月均浪高0.47年,夏季(5—7)月均浪高0.5m,秋季(8—9月)月均浪高0.8m。历年年大浪高平均为8.6m,极端最大浪高10m。

长岛海域历年海水表层温度年平均为11.5℃,月平均温度8月份最高,为22.1℃;2月份最低,为2.5℃,极端最高温度为27.3℃(1963年8月28日),极端最低温度为-1.2℃(1969年2月28日和3月1日)。

长岛海域海水透明度北部海区一般在3.7~9.5m之间,南部海区一般在1.7~3m之间,一般冬季透明度较小,夏季透明度较大。

项目总投资:该项目预算总投资为12亿元。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在蓬莱与长岛之间建造一座跨海大桥,全长约8公里,宽6车道。

1、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蓬莱至长岛的海上直线距离接近7公里,海水比较浅。长山尾1-2公里水深是2-3米,蓬莱登州角2-3公里水深4-5米,中间2公里左右水深12-25米。水不深,地质条件也较好,建造双向4车道的跨海大桥预计造价在15亿元左右。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均十分显著,直接收入主要来源于项目自身的营业收入,主要包括车辆过桥收入、人群过桥收入、供电供水和通信线路租用收入;间接收入主要包括旅游收入、土地增值收入两部分。

①车辆、人流过桥收入(直接收入),2005年长岛至蓬莱的轮渡公司收入是客票3000万元人民币,车票是1500万人民币,加起来是4500万人民币,因为长岛交通受到天气的影响比较大,每年旅行社的车辆基本上都不进岛,到了长岛以后租用长岛旅行社的车辆。如果大桥架设成功,旅行社的车辆就会进岛。预计大桥架设成功,过桥收费会在每年1亿元以上。

②供电供水和通信线路租用收入(直接收入),按照年均300万元计算,该部分收入将全部纳入该项目的偿债资金范围管理。

③旅游收入(间接收入),一是旅游景点门票收入,长岛与蓬莱旅游景观各具特色,互为补充,蓬莱阁以人文历史景观为主,长岛以海岛自然景观为主,目前蓬莱阁年接待游客人数比长岛多100多万人次,大部分游客因交通不便,无法进岛,大桥建成后,这部分游客中的80%将进岛旅游,每年净增加门票收入4000万元(每人按50元计算);二是餐饮、住宿、购物及其他收入,按年新增游客50万人计算,每年新增纯收入5000万元。

④土地升值收入,由于交通不便,长岛土地每亩平均价格30万元左右,大桥建成后,岛上土地寸土寸金,将高与蓬莱大陆土地价格,目前南、北长山岛闲置土地4000多亩,按每亩增值50万元计算,增值20亿元;再加上现已初步开发的城区和村庄面积约3000亩,按每亩增值70万元计算,增值21亿元。以上两项合计增值41亿元。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三、威海发展现状

截止2023年4月26日,威海威海市城市建设不断提升。表现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产业结构调整。

1、经济发展:威海经济总量逐年增加,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03.3亿元,同比增长6.8%。威海的经济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和海洋经济等领域。

2、城市建设:威海市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市区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近年来,威海市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品质。

3、产业结构调整:威海市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四、关于威海卫的现状、历史

1、威海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中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夏、商、周三代,今市境为东方夷之地,属青州,有莱夷聚居。北齐天统四年(568年),境内设文登县,今市境尽属之。此后,朝代更替,但隶属文登县未变。

2、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析辛汪都三里置设威海卫,原为文登县地,永乐元年(1403年)建城,名寓“威震东海”之义。“卫治极山东之东,三面环海,一城负山,形胜险要甲于天下,盖海防一重地也”(明谷景阳《重请威海卫印记》)。威海之名从此始兴。威海即由此而来。

3、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1900年,设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属英国殖民部。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置威海卫行政区,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

4、1950年5月,成立文登专区,辖威海、荣成、文登、昆嵛、乳山、海阳、牟平、福山等8县。1956年2月,文登专区撤销,今威海地域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 1967年2月,烟台专区更名为烟台地区,今威海地域属之。

5、1983年8月撤销烟台地区,设烟台市(地级),同时威海市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文登、荣成、乳山3县归烟台市管辖。

6、1987年6月15日,威海市升为地级市,原县级威海市设为环翠区;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管辖。1988年10月,文登县改为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11月,荣成县改为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1993年7月,乳山县改为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威海旅游A本文地址:http://www.pdsd.cn/weihai/post/4923.html发布于 2024-03-0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威海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