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山东省威海市旅游概况
威海市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批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享有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示范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和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改善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地处北纬 36°41′~37°35′、东经121°11′~122°42′之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北与辽东半岛犄角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青岛比邻接壤,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环翠区。全市总面积5463平方公里,总人口247万,其中市区面积731万平方公里,人口52.2万。威海市花是桂花,市树是合欢树。
威海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的特点。气温年较差较小;雨水适中,但分布不均;旱、涝、风、雹、低温、霜冻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年平均气温11.4℃,降水量793.2毫米,日照2570小时。
威海古为东方嵎夷之地,夏、商属青州,周代为莱子国地。春秋战国为齐国属地。秦代属齐郡砢县。两汉属青州东莱郡,三国改属青州长广郡。西晋至隋代,屡有变迁,历属东莱国牟平县和青州长广郡昌阳县、东牟郡东牟县、光州东牟郡观阳县和牟平县等。唐代先后属登州、莱州、蓬莱。五代、宋代沿袭唐制。金元改属宁海州。明属莱州府宁海州、登州府宁海州。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设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3卫隶属山东都司。清初,属登莱青道登州府宁海州。雍正三年(1725年),3卫改属登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成山卫为荣成县。1898年,威海卫被英国强行租占。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34年后,历属鲁东区、第七行政区、鲁东行辕。1940年荣成、文登解放,属山东省胶东行政区。1941年,属东海专区。1945年8月,设威海卫市(地专级),直属胶东行政区、1948年,改为县级市,属东海专区。1950年至1982年历属文登专区、莱阳专区、烟台专区、烟台地区。 1983年威海市(今环翠区)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文登、荣成、乳山3县归烟台市管辖。1987年,威海市升为地级市,设立环翠区;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三县归威海市管辖。
威海具有城市景观、海岛风光、沙滩岸礁、民俗风情、地下温泉、文物古迹、名山古刹、奇石异川等丰富的旅游资源。的甲午战争纪念地刘公岛,秦皇汉武登临的“天尽头”,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圣经山,世外桃源圣水观,“大东胜景”铁槎山,凝聚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的赤山法华院及我园北方的天鹅越冬栖息地天鹅湖等80多处风景名胜,描绘了5436平方公里如诗如画的威海景色。近年来,又新建了威海影视城、西霞口野生动物园、圣经山观光索道、甲午海战馆等新的旅游项目和环翠、银滩、石岛湾、天鹅湖四处省级旅游度假区。
二、山东威海市经济怎么样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威海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全市上下对此认识高度一致。如何借助大势,赢得先机?威海很快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蓝色经济区领导小组,6月8日召开的威海市委全委会提出了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六大基地建设的战略部署。对接全省规划,结合威海实际,威海将着力推进海产品生产加工、港口物流、船舶修造、滨海休闲旅游、新能源、石油化工等六个涉及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目前,包括发改委、海洋与渔业局等在内的“蓝色经济”办公机构在细化筹备中。威海,得名于海,扬名于海,海岸线长达近千公里,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海上的蓝色疆域面积几乎是陆地的两倍,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建港条件优越,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巨大,沿岸自然风光秀丽,区位优势明显。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威海市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初见成效,海洋经济已发展为威海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海产品生产加工、港口物流、船舶修造、滨海休闲旅游、新能源、石油化工等六大产业基础雄厚,潜力无限。积极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威海正蓄势待发……优势突出,渔业经济全力向高端产业登攀“威海绵长的海岸线上遍布岬角和海湾,岸线曲折,岬湾交错,负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和滩涂面积达到300多万亩。临近海域位于黄渤海结合部,是两大海区诸多经济鱼虾产卵、越冬、索饵、洄游的必经之地。”在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李国进的眼中,威海发展渔业经济有着其他沿海兄弟地市无法比拟的资源、产业和技术优势。 1991年,山东省提出了“开发半壁江山,建设海上山东”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开始了向海洋进军,开发建设蓝色疆域的历程。十几年间成果最显著的当属传统渔业经济。去年,全市实现水产品产量205万吨,渔业经济主要指标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地级市首位。威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优越的海洋环境条件,显著的气候特征孕育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威海出产的海参、海带、牡蛎,均取得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在国内有较高的声誉。威海还建有全省最大的远洋捕捞船队,全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海产品加工基地。海参、海带产量居全国首位。通过走规模化发展、集团化经营的道路,威海崛起一批渔业龙头企业群体,全市年产值过亿元的渔业企业超过40家。“多年来,这些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大胆开拓,在发展高端渔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下一步的发展开拓了道路,搭建了平台。这是威海发展高端渔业的最突出的优势。”李国进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和对未来的憧憬。“蓝色经济区应该是生态型的开放经济。作为威海海洋经济的传统产业,在市场这个大杠杆的平衡下,威海的渔业产业应向名优养殖、远洋捕捞和海产品精深加工科学调整。威海渔业要续写“称雄省内”的辉煌,归结点在渔业结构优化,产业层次和区域竞争力提升上。”在亮出优势的同时,李国进也对威海渔业发展的“短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国内外高端渔业经济比较,威海渔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条的末端,尤其在高效集约、产业竞争力和生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融入蓝色经济区,威海渔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从过去的规模扩张型向着质量效益型转变,惟有如此,威海渔业才会继续大有作为。”目前,威海正加快推进海上养殖由传统品种向海珍品转变,捕捞业由近海向远洋转变,海产品加工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依托各类渔业经济区,威海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品牌渔业,引导各地进行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注册,发展远洋渔业以确立远洋渔业的优势地位,力争到2012年精深加工产值比重提高到80%以上蓄势勃发,以自有特色打造现代港口物流区威海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西与内地京津相连,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下可直抵长三角,陆域海域辐射面广。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威海港口物流的蓬勃发展展现了美好的前景。更重要的是,威海的港口资源丰富,三面环海,港湾岬角不冻不淤,岸线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设大型专用码头和万吨级位。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注重陆域腹地。威海曾经陆域腹地狭小的劣势和制约港口发展的“末梢交通”瓶颈,正悄悄地发生着改变。随着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威海逐渐形成了以运输设备、电子信息等产业群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并打造了全国最大的渔具、轮胎、医用高分子等生产基地,这一切都为港口物流发展开拓了强有力的承载体系。“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威海作为陆路末端的劣势正逐步演化为中国面对世界的前沿优势,构建全球范围的大物流格局,威海大有可为。”威海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唐宗岭对威海港口物流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非常肯定。“‘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让我们站在更高层面和更广阔视野来审视威海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毋庸置疑,由于受历史原因、国际环境变化等复杂因素的制约,我们在承载设施建设、货源市场开发和现代服务意识方面,还需大力挖潜。”唐宗岭表示,尤其是现在,海上物流逐渐呈现出运输船舶大型化,集装箱化的趋势,对港口物流的综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威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过去几年,随着“兴港强市”战略的实施,威海港口建设飞速发展,现有商港达到17个。目前,威海正着重建设以威海港为中心,石岛港、龙眼港为两翼,文登南海新港、乳山口港为补充的港口体系。在各个港口的建设中,威海注重自有特色,力争实现错位竞争。作为区域中心港,威海港将以集装箱、能源运输、油品中转、客货滚装、整车物流等功能为主,建成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港区。依托港口基础,威海还充分发挥毗邻韩日、已开辟21条国际国内航线的优势,坚持客货运并举、近海与远洋并举、综合运输与专业运输并举,大力发展海上运输业。目前,威海整合港口资源的步伐加快,正重点建设威海港新区、石岛港、龙眼港,争取“十二五”期间,港口等级达到30万吨,货物吞吐量达到亿吨以上,并建立一支以远洋大型船舶为主的现代海运船队。强势隆起,船舶修造业构建东北亚重要船舶基地在国际造船业界,有一种说法为大家所公认:世界最佳的造船区域是北纬36°附近区域,威海恰好处在这一区域。不仅如此,从地质条件来讲,威海有着绵长的深水岸线,沿海多是花岗岩结构,这些都是威海发展造船业的优势所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了国内外船企前来投资。环视威海沿海,皂埠湾、龙眼湾、俚岛湾、石岛湾……在近千公里海岸线上,一个生机勃勃的造船带已强势隆起。与此同时,船舶配套产业乘势紧跟,发展迅猛。荣成、文登南海新区、经区和工业新区船舶配套产业园区建设蓬勃发展,未来威海将重点发展船段、船用板材、风机等配套设备,加快船用主机电站、机舱辅机、通信导航等高科技产品研发。引导市场竞争力较弱的船舶修造企业向船舶配套转型,形成船舶产业链条和配套产业集群。“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威海船舶修造业实现了长足发展,但是产业配套集群需完善,市场竞争力普遍较弱。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威海船舶修造业的突破点在于自主创新,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才是船舶修造业的生命力和助推力。”谈到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黄海造船厂副总经济师、市船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周安昌告诉记者。依托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威海规划在俚岛湾、皂埠湾和石岛湾建设三大船舶工业聚集区,构建沿皂埠湾、龙眼湾、俚岛湾、石岛湾、靖海湾、埠口湾、前岛湾、乳山口湾的沿海造船工业带。威海将重点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依托省船舶行业技术中心,加快建立以设计为先导、总装船为核心、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现代造船模式。着重发展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体系完备、环保节能的新型船舶工业体系,打造国内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造修船基地。在这一过程中,威海将重点扶持新船重工、黄海造船等十大造船企业,突出发展客滚船制造、汽车运输船等五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船型。其中,以黄海船厂为龙头打造全国远洋渔船生产基地。争取到2012年,实现船舶修造销售收入400亿元千公里海岸线是威海发展旅游的天赐良“源”,这里有海,有岛,有泉,有山,处处皆风景。威海旅游资源独特,既有丰富的古代文化,又有独特的现代海滨气息。千公里的海岸线上,自然与人文景观兼备,包括刘公岛风景区、成山头旅游区、石岛旅游区等在内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已具雏形。威海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个产业成为经济中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海也由原来的滨海小城发展为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城市。在高旭光心中,与这些优势条件相比较,他觉得更珍贵的是,威海发展旅游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好。从各级党委政府到部门,发展旅游这个绿色产业已成为了“威海共识”。仅从2007年以来,威海就启动了大乳山休闲度假区等8个市级重点旅游项目。几天前,首届“威海杯·国际帆船邀请赛”签约仪式的举办更是为威海发展高端旅游项目———帆船休闲产业的发展开题。“总体上,威海旅游业在保护与继承中探寻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与蓝色经济区的‘蓝色’理念相切合。随着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我们也不能忽视威海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城市配套设施完善度不高,休闲设施规模小、休闲娱乐品种单一,缺少地方特色等问题。这也是未来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我们的着重发力点。”高旭光表示。以休闲度假目的地为目标,威海将进一步完善刘公岛、赤山等重点景区,加快华夏生态园等景点建设。威海还将提升环翠、银滩等四处省级旅游度假区功能,建设中心城市、海滨生态等六大旅游板块。滨海旅游与沿线产业的相互衔接很重要,高旭光表示,威海将打造旅游业与工业、农业等行业的联动发展。同时,积极发展海上旅游,开发适合游客参与的帆船等高端旅游项目,建设集经济、文化、品牌、消费等为一体的国际沙滩帆船基地。依托温泉资源,威海正以宝泉路温泉一条街为基础,加快温泉大世界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天沐、汤泊等温泉项目,加大对“中国温泉之乡”品牌的宣传力度,努力打造中国一流的温泉休闲疗养基地。威海是发展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的理想之城。这里海湾遍布、地质稳定、季风特点显著。以石岛湾核电站、国华瑞丰、中海油风电海上工程等为代表的新能源项目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步入春天。威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能源兴市’战略的实施,为威海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风电、核电、水电、太阳能和潮汐能等新能源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石岛湾核电站、国华风电项目等在威海落地并顺利推进。目前,威海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正逐步走向正轨,这就对相关配套设施及服务提出了要求,相关产业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市发改委副主任刘树伟表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威海将重点规划建设核电、风电,其中石岛湾核电站的一台20万千瓦机组,争取2013年建成投产。全力推进文登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华瑞丰二、三期,歌美飒文登等风电项目。在有条件的区域,威海将因地制宜地推进一批太阳能发电和余热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加快地热能、潮汐能、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步伐,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清洁能源项目。石化产业不仅具有提供能源的优势,还构建有精细化工产业链,其辐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威海规划建设的镆铘岛石化基地项目是一个综合型化工基地。中石油集团确定镆铘岛石化项目总体规划按年处理委内瑞拉重质原油2000万吨标准建设。目前,配套码头项目已列入威海及山东港口总体规划,大部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完工。基地建成后,将形成从炼油到合成材料、有机原料、精细化学品的产业链和优势产品系列。这些项目的建设和投产,不仅可为威海乃至全省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也将成为全新的地方经济增长板块。以此为依托,威海还将大力引进发展高端石化产品,重点发展新型合成材料、有机原料、精细化学品等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填补国内空白的石油深加工产品,力争建成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
三、山东省威海市4A、5A级旅游景区名录,喜欢的收藏
山东威海刘公岛景区: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的诞生地,这里是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国耻地,这里是惨遭英国殖民统治42年的屈辱地......3.15平方公里的刘公岛承载着太多的历史积淀。
1985年,封闭了近半个世纪的军事刘公岛,裹挟这大海的热情,向世界张开美丽的怀抱。历经20年风雨洗礼,新世纪的刘公岛已成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和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公岛上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汉代刘公、刘母的动人故事;既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等大量文物古迹,还有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欧式建筑。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累计投资近亿元,重点抢修恢复了海军公所、龙王庙、丁汝昌寓所、东泓炮台、旗顶山炮台、水师学堂等遗迹、遗址。建立了文字、照片记录档案,树立了保护标志,征集文物和资料数千件,其中济远舰前双主炮堪称镇馆之宝。刘公岛博览园通过深入挖掘刘公美德、英租42年、甲午战争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向游客展开了一幅幅跌宕起伏、撼人心魄的历史画卷,成为人们感悟悲壮历史、凭吊甲午英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部海滩绵延,水清沙洁。听涛崖、板礓石、五花石等地貌奇特,登山临水,饱览壮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4000亩森林中,乌桕、龙柏、朴树等70多钟林木、50多钟花草郁郁葱葱,200多头野生梅花鹿以及70多种鸟兽栖息林中,构成一道立体的、流动的风景。20年来,在提高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水平基础上,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打造环境品牌,提升环境效应,刘公岛以自然质朴、清新幽雅、特色鲜明、独具韵味的生态景观、旅游环境,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山东省威海市华夏城旅游景区:威海华夏城景区隶属于华夏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美丽的海滨度假城市威海,是以展示东方古典文化为主的大型生态文化景区。2017年2月25日,山东省威海市威海华夏城景区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威海华夏城景区,中国生态环保第一城,是华夏文旅集团从2003年伊始历经10余年修复威海龙山的44处矿坑,将环境治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重要成果,历经“愚公移山”、“凤凰涅槃”式的艰苦卓绝。现建成于各个采石场上的景点各具特色,有最全面展示尧舜禹时期历史文化的禹王宫,集中展示胶东民俗特色的夏园;有在矿坑里打造的地下工程——威海人民防空教育馆,矿坑上面覆土绿化,矿坑下面游客参观;有依照矿坑地势而建的中国跨度最大的华夏第一牌楼、世界独一无二的三面圣水观音以及杂技、马术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演出。其中在矿坑里打造的会跑的实景演艺——《神游传奇》秀开创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实景演艺先河,观众乘坐会跑的移动式看台可以欣赏到水、陆、空全方位的跨时空精彩演艺。
景区先后入围“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主题公园”,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奖”,并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首批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环翠楼公园:环翠楼公园于威海市区的中心地带,占地53.8公顷,是威海市区主要的园林风景区。它包括环翠楼公园和环翠楼广场两部分,因园内有古典式建筑“环翠楼”而得名。环翠楼始建于1489年,坐落在奈古山东麓,西负苍山,东眺碧海,南北分别与佛顶、古陌岭群峰相望。登楼可见“碧波浩淼于城东,绿翠掩映于四周,兼沧海山川之胜、水光山色之美”,遂以“环翠”名之。
现环翠楼是2010年重新修建,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主楼四层,高16.8米。登上环翠楼放眼远眺,威海市貌尽收眼底,在环翠楼观海上日出尤为游人所称道,“山楼初旭”是威海八景之一。园内有动物区、花卉区、游乐区等,各类服务设施齐全。
环翠楼公园,西夸古山东麓,倚山而建。环翠楼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明代的环翠楼,飞檐斗拱,八窗洞达。后年久失修逐渐倒塌,此后又多次修建,1944年被侵华日军炸毁。如今的环翠楼是1978年在原址上重建的,主楼四层,高16.8米,楼顶为琉璃瓦覆盖,歇山式层檐,雕花缕空窗,楼子檐由著名书法家舒同书写的“环翠楼”三个大字奕奕发光,楼背的匾“环阁凌空”出自著名书法家黄苗子之手。登临此楼,可眺望刘公岛,尽览港城威海的城市风光,公园前广场还建有伟大的民族英雄邓世昌铜像。
汤泊温泉度假村:威海汤泊温泉度假村坐落于中国著名的温泉之都——山东文登,是由烟台虹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山东黑豹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15亿元人民币,按照国际五星级标准倾力打造的一家集天然温泉、休闲娱乐、商务洽谈、会务接待、27洞高尔夫、温泉养生社区为一体的超大型综合性休闲度假村。
威海汤泊温泉度假村总规划用地5000余亩,占地1200亩,分三期进行开发建设,一期投资4.2亿元人民币,兴建温泉度假酒店、大型温泉中心、国际会议中心、高级餐饮会所和高档写字楼等。二期将建设韩国公馆及汤泊温泉小区工程。三期将建设儿童乐园、幼儿园、医疗中心、大型商场等综合配套项目,建成后度假村将成为首家原生态综合性宜居环境的国际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基地。
天沐温泉度假区:威海天沐温泉度假村是由珠海天沐集团在威海文登市张家产镇投资兴建的一家五星级温泉度假村。主要针对威、烟、青和韩、日、俄海内外客源市场。是一所以“浴森林温泉、住亲水客房、吃绿色食品、吸清新空气”为主要特色、胶东地区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温泉养生休闲度假会务旅游胜地。
威海天沐温泉度假村温泉区包括室外森林养生温泉和室内温泉SPA馆,可同时容纳1500人沐浴温泉,日最高接待量可达上万人。室外温泉区包括“鼋山五福泉”、“鼋水六德汤”、“美芦荟温泉区”、“森林静泡区”、“草本养生谷”、“SPA动感温泉区”、室外无边界游泳池、石板温泉、亲亲温泉鱼疗等,共设有66个室外特色功能温泉浴池,供游客尽情享受。
威海荣成市那香海景区:那香海旅游度假景区位于山东威海好运角旅游度假区,项目依托稀缺的滨海旅游度假资源而建,全面打造“全地理、全家庭、全功能、全时段、全球化度假”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旅游度假、休闲养生为主,集避暑、养老、商务、投资、文创和居住于一体的大型旅居目的地。
那香海旅游度假景区,总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200多万平方米,地处好运角旅游度假区门户之地,西接威海东部滨海新城,南靠千年渔村港西镇,北拥16公里天然海滩,私享专属那香海海滨浴场,坐拥2000亩天然氧吧黑松林、300亩内海香海湾、100亩港湾情人港,集合了大海、沙滩、温泉、森林、河流、湖泊等全地理型生态景观,是绝佳的旅游度假天堂。
项目以优越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为基础,打造丰富多彩的度假空间与配套,充分满足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商务、居住、文创等各种需求。规划有那香海国际海滨浴场、香海森林公园、情人港码头、内海香海湾、温泉健康中心、水上乐园、香海商业街区、五星级海景度假酒店、美食广场、香海假日酒店等,精品化全面打造“吃住行游娱购”六大旅游要素,让每个人都能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在这里都能体验更多不一样的度假乐趣。
威海福如东海文化园:福如东海文化园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乳山银滩,总投资10亿元,占地1500亩,是一个以福如东海为主题的旅游项目。景区主要以福、寿、康、宁、乐等题材为依托,用高技术的表现手段以及时尚的艺术造型,演绎“福如东海”这一主题的深远历史文化内涵,营造南有海南寿比南山,北有乳山福如东海的南北遥相呼应的氛围。景区由福、寿、康、宁、乐五个主题文化园组成。
福园区主要建有福音景观大道,大道两侧是以古代金、石、木、土、丝、竹、匏、革为代表的八音,大道南端为福音广场,中心置声控感应的大福音钟,福音广场南为福海楼,即福文化博物馆,楼高108米,该建筑集传统与现代结合之大成,是福如东海文化园的标志性建筑和脊梁,从氛围和气势上使其成为胶东第一楼,楼内主要表现中华56个民族福文化的结晶,展现每个民族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精品、工艺品、特色产品和现场制作表演,并伴有少数民族音乐、演唱、舞蹈表演等。福禄寿喜之福星雕塑,位于福海楼南,高89米,是文化园的标志性景观和主心骨。
寿园区,主要包括徐福文化展览馆和千童城,再现徐福带领六千童男女为秦始皇寻长生不老药在此地祈福和授课读书的场景。康园区主要建有游艇码头、水上运动项目基地、新媒体艺术中心和水晶宫,游艇码头可容纳300只游艇;水上运动项目基地可开展滑水、帆板、海上托曳、赛龙舟等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新媒体艺术中心主要作为游艇会员俱乐部、游艇培训基地、接待中心。水晶宫建筑群由龙宫和海啸馆组成,龙宫内展示海底世界,海啸馆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创造出海啸、地震等灾害来袭时的场景。
宁园区包括福文化书院、丹青院、翰墨院等,每年邀请全家知名画家、书法家、作家来此地挥毫泼墨,留下珍贵的作品供游客参观学习。
乐园区位于文化园的西侧滨海地区,以乐为主题,开展形式丰富的水上游乐活动,娱乐设施包括过山车、摩天轮、水上滑梯、环形漂流河等,沙滩区设有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活动,并开展航模、船模以及沙雕展示和竞赛,水上活动包括滑水、帆板、海上拖曳伞等。
威海市中韩边贸城:巨匠·荣成中韩边贸城是由巨匠集团斥资10亿元打造的集海洋食品、边贸商品、旅游购物、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体验式城市综合体。总建筑面积14万平米,配套车位2259个。采用街区内铺和沿街商铺环绕组合设计,业态规划合理、满足市场经营需求。-四栋大楼以市场配套业态为主,综合了宾馆酒店、商务办公、电子商务、休闲娱乐等,现已入住:格林豪泰商务酒店,中国银行、荣成市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以及联通公司,獐子岛、好当家等国际贸易企业,还有品牌餐饮和品牌旗舰店。
威海海滨生态公园风景带•侨乡号游轮:侨乡号——威海湾全景式休闲观光游轮,是目前国内最大最豪华的沿海型观光游轮,总长95.8米,垂线间长83.8米,宽15.8米,型深(主甲板)5.40米,服务航速不少于15海里,续航力1000海里,载客量500人。外观时尚、线条优美,装修考究、豪华优雅,内部功能齐全,集豪华海景客房、特色海洋餐厅、贵宾接待厅、海景酒吧茶吧、模拟高尔夫、VIP专属电梯、多功能演艺大厅等为一体,配套设施等均按照五星级酒店标准打造而成,可承接商务会议、论坛沙龙、海上聚会、海上婚礼、海上文化展览等一系列服务项目。
"侨乡号"共分上下4层,主要包括:主甲板、餐饮甲板、娱乐甲板、观景甲板。从登船口悬梯进入的是餐饮甲板,这里设有特色海洋餐厅,是宴请亲朋好友的理想之所,金牌后厨团队推出各式美味可口的佳肴餐点。餐饮甲板船头位置是豪华海景客房,按五星级酒店标准配置,宽敞明亮的居室,方便舒适的欧式整体浴室,宽幅的观景舷窗,在这样的房间里,可尽情放松身心,倾听窗外阵阵鸥鸣,享受惬意美景。
沿二层大厅欧式盘梯,来到三层娱乐甲板,这里展现的是多功能的娱乐演艺大厅,可容纳500多人就餐。在就餐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节目表演。此外,娱乐甲板还设有咖啡厅,模拟高尔夫,儿童房,棋牌室等。在娱乐甲板的前端设有多功能贵宾接待厅,以及专属电梯,是中高端游客和商务时尚群体休闲旅行、商务洽谈的品质选择。最顶层是观景甲板,是海上全景式观光、摄影的最佳场所。站在这里,威海湾的海滨美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暖暖阳光,习习海风,翩翩海鸥,瞬间有一种出离凡尘,羽化而登仙之感。白天可以举办浪漫独特的海上婚礼,让大海见证情之真,爱之深;晚上则可以举办星光PARTY、假面舞会、街舞串烧、露天电影等活动,在大海上尽情狂欢,尊享专属海天盛宴。在观景平台的后侧设有旅游购物中心,以威海本地特产为主。海参、鲍鱼、对虾、经济鱼类、藻类等各种海产品,这里应有尽有。
林海湾旅游区:威海林海湾旅游区位于威海市区,由国际海水浴场、林海公园和国际休闲帆船基地三部分组成,这里有独特的林、海、湾风景,这里有旅游业休闲代表的三个"S"——阳光、海水和沙滩,这里是最佳的休闲、度假、观光海滨旅游目的地,沿林海湾海岸散落的众多欧式小洋楼与林与海完美融合,形成了一幅优美的“林语海(松林与大海对话)”的迷人画卷。
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环海旅游路把景区与刘公岛、中央电视台威海影视城等连在一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海滨风光,被誉为世界最美十大沙滩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威海无台风不潮湿,每年的4月到11月是这里旅游的最佳时节。
仙姑顶景区:威海市仙姑顶名胜风景区位于威海市区,离市中心仅五公里,在望岛西北山最高峰,海拔375米。奇峰耸立,怪石嶙峋,树木参天,遍布奇花异草,幽静辟深,古老苍劲,景色迷人,登至极峰心旷神怡,东瞰大海及刘公岛,北眺全市景色尽收眼底,西望翠绿青山及渤海湾。浓厚的天然佳境造就的旅游圣地,加上神奇的传说,更使得美不胜收。
主要景点有五行门、三多桥、如意湖、福禄广场、乾坤玉道、玉仙宫、仙姑庙、牌坟、聚仙阁、吕祖洞、仙姑洞、石塔、大石龟、望海亭、长寿亭等。这里交通方便,是游山避暑的好去处,春夏季节鸟语花香气候宜人。庙内香火兴旺,游人络绎不绝,庙会期间每天多达数万人,当地称之为“圣洁之处”。庙内存有大宋景德四年用汉辽两种文字杂刻,由大宋张维书写庙碑一块,是威海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庙碑,以及前清庙碑多块,还有石猫、石狮等文物。
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位于威海乳山市,地处胶东半岛南端,滨临黄海与青岛、烟台、威海三大旅游城市之间的车程均在一小时左右,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胶东半岛“黄金”海岸线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度假区以景观独特的“大乳山”为中心,海陆总占地面积为52平方公里,山、海、滩、湾、岛资源齐全,景观丰富,环境优美,山海湾相连,湖海滩相映,拥有三亚的浪漫,千岛湖的秀美,春温秋爽,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1.4度。
度假区以威海市打造千里幸福海岸线为依托,以“母爱温情,福地养生”为文化主线,经过三年来的开发经营,已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休闲旅游胜地。“母爱、爱母、敬母、回报母亲”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在这里光大,并先后被评为“国际知名旅游景区”、“国际旅游生态示范基地”,“中国十佳休闲胜地”、联合国青年技术培训组织在此建立青年技术培训基地;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在此设立摄影创作基地;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和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也分别在此设立论坛会址。
石岛赤山风景名胜区:石岛赤山风景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方圆12.8平方公里,山因石红而得名。
威海赤山风景名胜区,三面环海,山海相连,海景壮观,山色秀美,与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石岛港紧相毗邻,山、海、湖、港互为一体,与渔村、花村、画村等民俗村连点成线,是中国渔业第一大市——荣成市南部沿海的核心景区,以山海观光、生态休闲、海滨避暑、渔家民俗、佛教文化、国际交流而深受游客喜爱。
赤山景区十大景观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拥有胶东著名寺院千年古刹——赤山法华院;中国首创震撼世界的动感音乐喷泉广场——吉祥平安谷;世界著名的海神像——赤山大明神;韩国海上王张保皋大使的纪念地——张保皋传记馆;中国北方民俗文化博览园——荣成民俗馆;中国著名的水石文化馆——世廉雅石馆;森林公园——天门潭;海上乐园——国际海水浴场;人居福地——凤凰湖旅游度假区。是滨海风情游,山海景观游,渔业民俗游,宗教朝圣游的世外桃源。
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区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珍珠湾、白银湾、宫家岛、三观亭、仙人桥、锁龙石、垛崮山、和尚洞、万亩-等为银滩增光添彩。下榻美丽的银滩海滨。仰卧在洁净、平缓、绵长的银白沙滩上,数星星看月亮,或与恋人沿着弯月一般的海岸漫步,或与爱子追逐嬉戏,这样的生活赛似活神仙。海滨有十几家宾馆和400多栋中高档别墅可住宿,海鲜也很便宜。
位于乳山市东南海岸,位于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中心位置,被誉为“天下第一滩”、“东方夏威夷”。这里林秀海碧,礁奇滩曲,山、海、岛、礁、滩、泉、林、河俱全。绵延20公里的沙滩,坡缓滩平,沙质细腻松软,洁白如银,“银滩”因而得名。
成山头景区:成山头,又名“天尽头”,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成山镇,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与韩国隔海相望,仅距94海里,是中国陆海交接处的最东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
成山头景区内最高点海拔200米,东西宽0.75公里,南北长1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这里群峰苍翠连绵,大海浩瀚碧蓝,峭壁巍然,巨浪飞雪,气势恢宏,是理想的避暑胜地。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有海驴岛、天鹅湖、花斑彩石、俚岛海滨、成山林场、始皇庙、秦代立石、拜日台、秦桥遗迹、望海亭、观涛阁和镇龙石等著名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