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威海疫情防控第20场新闻发布会(威海疫情最新动态)
3月26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第20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情况。
3月25日0时至24时,威海市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隔离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首次同时实现阳性感染人员零新增。截至25日24时,全市防范区内连续11天、管控区内连续7天、封控区内连续6天没有新增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3月26日,全市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3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8例。疫情防控趋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3月26日是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第三天,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在紧锣密鼓有序开展。目前,全市坚持生产和已经复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31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96.5%;职工返岗率达到65.3%。服务业行业有序恢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开复工率达到86.2%。为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市将制订出台助力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恢复发展的政策措施,从降本减负、援企稳岗、创新创业、物流运输、财政金融支持、奖励补助、办事便利化等方面,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优化发展环境。
当前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将按照坚持巩固、平稳有序、提速提效的要求,全力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全力解决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提速增效,全力守住安全底线,努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提醒广大市民加强个人防护,不聚集,不扎堆,减少不必要外出,进出公共场所主动配合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结果等,共同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本轮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帮助企业快速恢复生产,在政策支持保障方面有哪些举措?
当前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针对原材料保障、物流运输、人员返岗、生产成本等问题,坚持政策发力、精准用力,着力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振信心、稳定预期。一方面,精准制定“纾困”政策促复工复产。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制定提出了应对疫情影响助力市场主体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30多条,即将印发实施。特别是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工业制造、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交通物流等市场主体,分类施策、精准扶持,围绕降本减负、财政金融、提质增效、开拓市场、基础保障等方面,研究提出我市助企纾困针对性措施。这些政策既有延续性政策,也有原创性政策,其中有些已经在疫情伊始落实实施,比如,落实支持性电价政策,为153家企业减轻电费负担260多万元。同时,按照“一链一策”思路制定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第一批61条政策清单也即将出台,进一步增加政策叠加效应。另一方面,及时落实“暖心”政策降压减负。近期,国家、省连续出台了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和支持服务业、工业企业发展等系列政策措施。今年省高质量发展政策包第一批178项已经实施,第二批近期即将出台。上述政策,将及时发布、宣传、解读,不折不扣全面贯彻落实,让政策直达基层、直达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政策红利,推动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稳中向好发展。
★随着社会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市民出行越来越多,对于市民进出公共场所或者出行踏青有哪些防护建议和注意事项?
随着社会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各类公共场所陆续开放,购物、出行、踏青的市民朋友越来越多。当前,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疫情防控意识仍然不能松懈,不要麻痹,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一是在交通出行方面。建议大家采用步行、骑行、驾乘私家车等方式出行,尽量减少乘坐公交车。如果确需乘坐公交车,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比如,在站点等公交车时,要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在排队上车时,与前后乘客保持距离,有序上车,并配合司乘人员做好亮码、扫码;如果车上乘客比较多,可以选择乘坐下一辆车;乘车时要佩戴好口罩,尽量不去触碰车内设施。二是在出入公共场所方面。请大家佩戴好口罩,自觉遵守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扫码登记等防疫管理规定。在购物时,提前列好购物清单,尽可能减少购物逗留的时间;购买冷冻食品时,尽量避免直接用手触碰;购物、结账时也要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优先选择非接触扫码方式付费。在乘坐电梯时,建议优先使用扶梯,如果确需乘坐厢式电梯,必须佩戴好口罩。另外,要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等部位,有条件的市民朋友,可以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三是在遵守公共秩序方面。请大家文明出行,在野外踏青时,注意防火。同时,注意防护口罩废弃物以及口鼻分泌物等用纸巾包好,放入垃圾桶。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坚持“外防输入”非常重要,我市在加强入境非冷链货物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做好“外防输入”工作,有效阻断“物传人”现象发生,我市在加强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工作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健全防控工作机制。建立了“口岸环节、运输环节、企业环节”全链条、“进口货物报备、预防性消毒、核酸检测、人员防护”全过程的工作机制。完善了非冷链进口集装箱货物生产经营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从“货物管控”“人员防护”“场所防护”“应急处置”四个方面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认真落实“静置期”制度,进口货物开箱后静置满10天后方可投入使用。二是督导企业如实报备进口信息。在“山东冷链疫情防控管理系统”非冷链模块中,督导企业应报尽报、应录尽录,通过信息化应用手段,做到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的全程可追溯。三是指导企业规范实施预防性消毒。通过线上微信群、朋友圈、电子邮件、公益短信,线下举办培训班、发送明白纸等途径,将消毒规范指南送达到每个生产经营单位,使企业按照“谁的货物谁负责、谁作业谁组织消毒”的原则,规范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四是组织开展抽样检测及涉疫货物处置。按照有关政策和技术指引,确保抽样频次、采样部位、采样技术、采样方法和检测频次都符合技术规范。严格做好涉疫货物处置工作,做到来源清晰,去向可追,涉疫集装箱、车辆、人员管控到位。五是督导企业加强人员健康管理。落实作业人员“应检尽检”要求,装卸、消毒、清箱作业人员,每7天进行2次核酸检测;运输、储存、加工、销售进口货物人员,每7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率”保持在100%。
二、威海召开第三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威海疫情最新动态
3月9日下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
在省市疫情处置工作威海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威海市统筹调度全市资源,科学精准开展疫情处置工作。目前,医疗救治、随访摸排、流调溯源、封控消杀、隔离管控等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有效进行。
3月8日0时—24时,威海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在环翠区;无症状感染者13例,其中环翠区9例、高新区4例。1例确诊病例和13例无症状感染者,都是在隔离点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中检出的,已全部转运至威海市胸科医院进行救治。目前,已累计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27例。
为尽最大可能把潜在的风险控制住,及时更新管控防控区域,加大封控管控力度,及时公布中、高风险区信息,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封控管控区人员的日常生活,及时回应解决群众的诉求,做好心理疏导。
鉴于这次疫情与人员密集场所有关,威海市全面强化社会面管控,全市所有大型会议活动全部停止或推迟举办,所有旅游景点暂时关闭,全域范围内班线客运、客运包车、城际公交、巡游车、顺风车等业务全部暂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对九大类32小类重点人员开展加密检测工作,目前已对9.6万名“应检尽检”重点人员全部进行了核酸检测。今天又开展了重点区域人员筛查,筛查工作正在高效有序推进。在此,对广大市民朋友的理解支持配合表示衷心感谢。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抓住疫情处置关键的时间窗口,根据重点区域人员筛查结果,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控制住局面、掌握主动。
一是继续抓好对患者的科学精准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二是加强封控区、管控区管理,严格执行相关管控规定,畅通疫情政策咨询热线,既做到严格管控到位,也能够及时回应解决群众诉求。
三是全力做好居家健康监测学生及家长的相关工作,统筹做好线上授课、心理疏导等工作,保障学生居家期间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
四是切实抓好居民的服务保障,尤其是困难群众帮扶等工作,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疫情当下,希望大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政策,积极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早日切断病毒传播链条,齐心协力共同战胜疫情。
★目前,威海中小学生已全部暂停线下授课,教育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学生居家期间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
威海突发疫情后,市教育局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教育教学应急预案,全市209所普通中小学校实现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无缝衔接,近26万中小学生进入居家学习状态,切实筑牢教育系统防疫屏障,守护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
迅速响应部署。指导各区市“一区一策”“一校一案”建立健全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应急体系和教育教学实施机制,制定灵活多样、实效性强的学生居家学习实施方案,多形式、多途径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
有序开展线上教学。指导各学校科学安排学生线上学习时间,适当增多休息次数和间隔时间,同时根据居家学习实际,科学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坚持“五育并举”,既重视文化科目的教学,也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公共卫生教育、劳动教育、体育锻炼等。
畅通家校沟通。市、区市教育主管部门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建立学生情况日报制度。指导各学校通过电话、微信、QQ等各种方式积极开展家庭访问活动,介绍学校的居家学习教学安排,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家长关切,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焦虑情绪。
做好资源保障。组织广大师生充分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和威海市教育局“智慧教育”云平台等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展网络集体备课、线上教学、自主学习等,重点关注和做好初、高中毕业年级学生和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工作。目前,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汇聚了国家、省、市优质资源超过4000万个,实现了对各年级各学科知识点及重要专题教育全覆盖,既为学校组织线上教学提供了专业支撑,又满足了学生居家期间个性化自主学习需求。
★今天新增的病例中,与前期已经检出的病例有什么关联?
昨日新增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13例。新增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行程轨迹已在相关网站发布。新增的病例均是在隔离点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中检测出的,初步分析看呈现较为明显的聚集性。
一是家庭聚集性,部分病例是昨天公布病例的家庭成员。
二是活动聚集性,部分病例是鼎信大厦培训班关联病例。
三是场所聚集性,部分病例与渊源澡塘相关联。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染性很强,市民核酸检测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市民到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检测过程中,要遵守相关防护要求,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健康责任。
二是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不聚集不交谈,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避免扎堆聚集。
三是检测过程中不要触碰检测台等物品及采集人员防护服,也不要将任何物品放在采样台上。
四是注意手卫生,有条件者用消毒纸巾、免洗手消毒液等擦拭双手,废弃口罩注意投入指定的医用垃圾袋。
五是完成采样后立即离开采样点,不要停留、询问或交谈。
★威海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进展如何?结合本次疫情,接种疫苗对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有什么效果?
截止到3月8日,威海市累计接种291.69万人、789.92万剂,3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为99.21%。威海市本次疫情感染者大部分为无症状感染者,无重症、危重症病例发生,与疫苗接种是有关的。有关研究表明,疫苗接种对防重症、防病亡效果明显。大家应该对新冠疫苗接种有信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接种,特别是80岁以上老人和未接种第3剂的成年人。
三、山东威海最新防疫政策
期,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
一、主动报备行程,落实防控措施
1.七日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入威返威后,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七日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入威返威后,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2.省外入威返威人员需通过电话或扫描“入威返威人员疫情防控自主申报系统”等方式进行报备,并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达威海后主动进行核酸检测,前3天原则上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3.对疫情发生地出现一定范围社区传播或已实施大范围社区管控措施,基于对疫情输入风险研判结果,对近7天内来自疫情发生地所在县(市、区)的流入人员,参照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的防控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4.省内入威返威人员,需通过电话或扫描“入威返威人员疫情防控自主申报系统”等方式进行报备,抵达威海后主动进行核酸检测。
5.近期有外出旅行史的人员,请密切关注疫情发生地区公布的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流调轨迹信息和中高风险区信息。如有涉疫风险的人员要立即向社区(村)、住宿宾馆和单位报告,配合落实隔离医学观察。
二、减少人群聚集,降低传播风险
6.加强重点机构场所疫情防控,坚持非必要不举办,对确需举办的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大型聚集性活动,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型单位,查验外省(区、市)返岗人员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进入宾馆、酒店和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时,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其他重点场所时,按规定查验核酸检测证明。
7.提倡减少聚餐聚会,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餐饮单位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就餐人员落实现场测温、扫码和佩戴口罩等措施后允许进入。承办5桌及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餐饮单位,须向属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备。
8.进入农贸市场、超市等场所采购时,即买即走不停留;不从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网购或邮寄物品;不参加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不多人结伴散步,防止交叉感染风险。
三、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9.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遵守咳嗽礼仪等个人卫生习惯;进出公共场所时自觉落实测温、扫码、佩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
10.请到正规市场选购进口冷链食品,购买时主动查看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货物清单、集中监管专仓出仓证明是否齐全,清洗、加工过程中请戴手套,生熟分开,避免生食。尽量不要从境外疫情高风险国家邮购商品。如已邮购,倡导无接触收快递,佩戴一次性手套进行表面消毒处理后使用。收拆国际邮件快件后,请在3至5天内自觉进行1次核酸检测。
四、定期核酸检测,及早发现感染
11.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请广大市民积极配合镇街、社区做好常态化防控形势下的核酸检测工作,每周定期主动进行核酸检测,及早发现感染,及早控制传播。落实重点人群“应检尽检”、非重点人群“不定期检测”等规定,避免“公共场所码”显示“灰码”、“黄码”、“红码”影响出行。
五、自觉扫码出入,四色精准筛查
12.进入公共场所及住宅小区时,请主动扫描“公共场所码”,扫码时显示红色“禁止通行”标识,人员就地静止,属地负责管控。对7天内无核酸检测阴性记录的人员,扫码时显示黄色“限制通行”标识,严格限制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对未按要求完成规定检测次数的国际邮件接收人,扫码时显示灰色“限制通行”标识,限制进入学校、敬老院、福利院和乘坐公交车。
13.进入医疗机构时,普通病人请主动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急诊病人按照绿色通道就医,先救治再检测。
六、关注身体状况,做好健康监测
14.密切关注自己及家人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味嗅觉丧失等症状,请佩戴口罩及时到就近的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就诊过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实主动告知个人接触史、旅居史和活动史。
七、尽早接种疫苗,筑牢免疫屏障
15.凡符合条件且无疫苗接种禁忌症的人员,尤其是60岁以上尚未接种的老年人,要尽快接种。已接种完两剂次新冠灭活疫苗或1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满6个月的人员,尽快进行加强免疫,提高疫苗保护效果。
八、入威返威人员疫情防控自主申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