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威海旅游有哪些景点
1、威海三面环海,一面背山,也就是常说的“依山傍海”。海岸线长近1000公里,沿线海水清澈,松林成片,海鸟翔集,有30多处港湾、168个大小岛屿。
2、威海市中心城区的威海国际海水浴场、乳山市的银滩都属于中国北方有名的海滩。主要景点主要分布情况:市区环翠区有刘公岛、环翠楼公园、仙姑顶、华夏城;荣成市有成山头、神雕山野生动物园、天鹅湖、海驴岛;乳山市有乳山银滩。威海,是山东省下辖市,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滨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山东烟台接壤。1987年6月15日,威海市升为地级市,原县级威海市设为环翠区。威海市属于起伏缓和、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区。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
3、威海市农业体量不大,但独具特色,是国家优质农产品的传统产区,初步形成苹果产业为主导,西洋参、无花果、茶叶、大姜、蓝莓、葡萄等12个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小麦、玉米、花生传统产业为支撑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威海市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兼备,有旅游景区(点)80余处。全市国家A级以上景区44家。
二、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
1、俚岛镇政府驻大庄许家社区,辖60个村民委员会,12个居民委员会。
2、俚岛明嘉靖年间建村,因村处内外遮岛之里,故名里岛。后演变为俚岛。186户。
3、大于家庵清乾隆年间,于姓建村,名于家庵。后村东又建一村,此村遂更名大于家庵。20户。
4、小于家庵清光绪年间,于姓建村。因该村位于于家庵村东,故名小于家庵。20户。
5、北花园明万历年间建村,因村处群山之中,野花丛生,故名花园。后村南又建一村,两村以方位称北花园。80户。
6、南花园清雍正年间,村处群山之中,野花丛生。因该村位于花园之南,故名南花园。65户。
7、草岛寨元至元年间建村,因村临古兵寨,且村东有草岛,故名草岛寨。290户。
8、颜家屯清道光年间,颜姓建村,故名。30户。
9、大疃林家元至正年间,林姓兄弟二人徙此分建两村,以兄称大疃林家。157户。
10、小疃林家元至正年间,林姓兄弟二人徙此分建两村,以弟称小疃林家。220户。
11、颜家明崇祯年间,颜姓建村,故名。270户。
12、瓦房庄清乾隆年间建村,因祖居颜家村时为瓦房支系,后迁出建村,故名瓦房庄。属颜家村委会辖。
13、杨家山清道光年间,杨姓徙至隔道山前建村,故名杨家山。74户。
14、后疃明万历年间建村,因村处俚岛村之北,故名后俚岛。后杨姓迁此居住,以村处峨石山后,更名后疃。320户。
15、刘家圈清乾隆年间建村,因村四周群山环抱,故名小圈。1981年更名刘家圈。64户。
16、梁家庵清嘉庆年间,梁姓建村,因村西有一形似石墙的峭壁,故名石墙。1940年更名梁家庵。40户。
17、大疃李家元末,李姓建村,名李家。后李姓于村北又建一村,此村遂更名大疃李家。110户。
18、小疃李家明崇祯年间,李姓建村。因该村位于李家村北,故名小疃李家。70户。
19、凉水泉清顺治年间建村,因村西南古官道旁有一凉水泉,故名。83户。
20、宫家山明崇祯年间,宫姓建村,地处山区,故名宫家山。82户。
21、东庄明洪武年间建村,因村处西福顶山东麓,故名东庄。150户。
22、小盐滩清雍正年间建村,因村临盐滩,故以滩为村。1981年更名小盐滩。75户。
23、峨石一村明末建村,因村处峨石山前,故名峨石山。1948年划分为四个村,该村按序号称峨石一村。155户。
24、峨石二村明末建村,因村处峨石山前,名峨石山。1948年划分为四个村,该村按序号称峨石二村。134户。
25、峨石三村明末建村,因村处峨石山前,名峨石山。1948年划分为四个村,该村按序号称峨石三村。120户。
26、峨石四村明末建村,因村处峨石山前,名峨石山。1948年划分为四个村,该村按序号称峨石四村。220户。
27、关沈屯明洪武年间,关姓徙此建村,名关家屯。明永乐年间、清顺治年间,沈、刘两姓相继徙此分建沈家屯、刘家屯。后三村并为一村,改称关沈屯。280户。
28、东烟墩明万历年间建村,因村临瑟琶寨,故以寨为名。后又以村处烟墩山东麓,更名东烟墩。200户。
29、大横山后明万历年间建村,因村处横山岭后,故名横山后。后村东又建一村,该村遂更名大横山后。47户。
30、小横山后清康熙年间建村,村处横山岭后。因该村位于横山后村东,故名小横山后。14户。
31、八里庵清乾隆年间,王姓建庵定居,因村距峨石山八华里,故名八里庵。15户。
32、高家庵清嘉庆年间,高姓建庵定居,村临桃林,故名桃花地。后以姓氏更名高家庵。21户。
33、大苏家明嘉靖年间,苏姓兄弟二人徙此分建两村,以兄称大苏家。70户。
34、小苏家明嘉靖年间,苏姓兄弟二人徙此分建两村,以弟称小苏家。13户。
35、柯家口明崇祯年间,柯姓建村,村临山口,故名。50户。
36、沟陈家明成化年间,陈姓建村,村处山沟,故名。66户。
37、小河崖清顺治年间建村,因村处桥子沟村北河畔,故名北庄。后改称河崖。1981年更名小河崖。27户。
38、桥子沟明崇祯年间建村,因村南沟上有一独木桥,故名桥子沟。80户。
39、山后王家清乾隆年间,王姓建村,村处卧虎山之后,故名。90户。
40、初家泊明万历年间,初姓建村,村处泊地,故名。88户。
41、大庄许家明崇祯年间,许姓建村,始祖排行老大,故名大庄。1981年更名大庄许家。207户。
42、大明嘉靖年间,李姓兄于大顶山东麓南建村,称大。40户。
43、小明隆庆年间,李姓弟于大顶山东麓北建村,称小。201户。
44、大顶山清顺治年间建村,因村处大顶山之阳,故名大顶山前。后简化为大顶山。85户。
45、卧龙王家明嘉靖年间,王姓建村,村西山岭形似卧龙,故名卧龙王家。34户。
46、南郑家明万历年间,郑姓建村,名郑家。1981年更名南郑家。86户。
47、泊西崖明万历年间建村,因村处泊地之西崖,故名。185户。
48、英西庄明嘉靖年间,于姓建村,名于家庄。1981年以村处英子山之西,更名英西庄。92户。
49、南我岛明隆庆年间建村,因村处倭岛角上,故以方位称南倭岛。1981年改称南我岛。310户。
50、北我岛清康熙年间建村,因村处倭岛角上,故以方位称北倭岛。1981年改称北我岛。65户。
51、中我岛明万历年间建村,因村处倭岛角上,称倭岛王家。后改称中倭岛。1981年改称中我岛。90户。
52、史家庄清康熙年间,史姓建村,故名。属中我岛村委会辖。
53、项家寨明宣德年间,项姓建村,村临古兵寨,故名项家寨。110户。
54、小寨清道光年间建村,因村处项家寨之西,故命名小寨。属项家寨村委会辖。
55、金角港明天启年间,金姓于滨海港处建村,名金家港。后演变为金角港。130户。
56、东高家明崇祯年间,高姓建村,名白峰头高家,后简化为高家。1981年更名东高家。370户。
57、陈冯庄清乾隆年间,陈、冯两姓分建两村,名陈家庄、冯家庄。1944年两村并为一村,命名陈冯庄。192户。
58、瓦屋石明嘉靖年间,郭姓建村,名郭家庄。后以村南海边有一奇石,形似瓦屋门楼,更名瓦屋石。231户。
59、庄上宋家明嘉靖年间,宋姓建村,村临松林,名松庄。后以姓氏更名庄上宋家。160户。
60、关家明万历年间,关姓建村,故名。75户。
61、逍遥山明嘉靖年间建村,因村处逍遥山西北麓,故以山为名。30户。
62、张家屯明崇祯年间,张姓由本县北港西迁此建村,以姓氏为名。60户。
三、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俚岛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俚岛镇下辖村委会包括瀛波社区居委会、英西庄村委会、小讲村委会、关家村委会、庄上宋家村委会、大顶山村委会、卧龙王家村委会、中我岛村委会、北我岛村委会、金角港村委会、泊西崖村委会、南郑家村委会、项家寨村委会、陈冯庄村委会、初家泊村委会、山后王家村委会、桥子沟村委会、沟陈家村委会、关沈屯村委会、张家屯村委会、杨家山村委会、东庄村委会、大苏家村委会、大疃李家村委会、小疃李家村委会、刘家圈村委会、南花园村委会、北花园村委会、凉水泉村委会、宫家山村委会、大疃林家村委会、小疃林家村委会、曲家台村委会、西庙院村委会、东庙院村委会、古里高家村委会、香山前村委会、金角口村委会、白云东村委会、前神堂口村委会、后神堂口村委会、东崮村委会、杏北台村委会、杏南台村委会、杏石硼子村委会、小泊村委会、杏陈家村委会、杏小桥村委会、国家村委会、燕泊村委会、北马道河村委会、苍耳崖村委会、东林村委会、西林村村委会、王家山村委会、石山东村委会、西利查埠村委会、东利查埠村委会、凤凰崖村委会、南马道河村委会、东烟墩村委会、后疃村委会、沟崖张家村委会、俚岛村委会、峨石山村委会、大庄许家村委会、瓦屋石村委会、南我岛村委会、东高家村委会、草岛寨村委会、颜家村委会、烟墩角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