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外地学生在威海读高中需要什么啊
1、有学籍就不需要什么了,如果你不是威海的户口的话,需要交
2、的,3年15000。如果在那考试似乎会退一部分钱。威海的学校还是不错的,金华没听说过,上学的话还是一二中比较好,当然你也可以去荣成六中,魔鬼学校。你现在得需要学校给你开个转学证明吧,这个事你得问问学校,他们比较懂。反正你在荣成买的房子在威海上肯定要住校的。
二、威海私立高中学校有哪些
威海私立高中学校有:威海大光华国际学校、环翠国际中学等。
威海大光华国际学校是2003年8月经威海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涉外学校。学校由威海大光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隶属于环翠区教育局管理,也是威海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唯一一所国际中小学留学生学校。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适应21世纪国际社会需要的、具有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型、复合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以“让学生具有渊博的知识、闪亮的智慧、创造性的才能”为培养目标,突出“英语和计算机教学”的办学特色。
私立高中:是个人或者企业出资承办的。
普通高中:是国家出资承办的,财政支持。
私立高中:私立高中的学生素质可能参差不齐,很多私立高中会吸引优秀的学生报名,但是,私立高中的招生范围比较广,招生对象比较多,所以,招生的学生成绩和素质等等都是不同的。
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学生大多都是通过中考成绩录取的,学生达到录取分数线,就可以报名,所以,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基本上差不多。
私立高中:教学方式多样,实行探究式教学和小班化教学,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老师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
私立高中:对师资的投入比较大,是专门聘请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丰富的老师,并且会对老师进行定期考核,提升教师的能力。
普通高中:对师资的投入比较少,大多是编制的,导致老师比较安于现状。
私立高中:管理严格,采取寄宿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校学习。
普通高中:管理比较松,相比于私立高中的教学管理,学生的压力是比较少的。
三、威海实验高中必须住校吗
1、高中是需要住校的,因为高中的学习非常的紧张,如果让孩子回家的话,往往他的睡眠时间会严重的不足,所以很多高中孩子会选择在学校,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看书和进行复习。
2、如果家离学校不远,那么可以让孩子回家给孩子多做一些好吃的,进而补充身体的营养。
四、济南户口在威海上高中需要什么手续
1、济南户口在威海上高中也需要符合山东省《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相关规定。济南户口在威海上高中需要条件及办理相关手续参考文件三、进一步明确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
2、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
3、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
4、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46号文件)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现就做好我省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以下称“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5、一、进一步提高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6、近几年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政策,按照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原则,统筹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规模、升学需求和流入地教育容纳能力等因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部分市还制定了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的办法。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进城务工人员规模将不断扩大,随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人数不断增多,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也将日益突出。进一步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既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各地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
7、二、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的基本思路
8、我省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要坚持有利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坚持有利于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统筹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需求和我省各地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等现实可能,积极稳妥、循序推进。要按照“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要求,切实强化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就学保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的政策,细化和落实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政策,切实做好随迁子女在我省接受各类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工作。
9、三、进一步明确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
10、(一)从2014年起,凡具有我省高中段学校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的合格毕业生均可在我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当地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11、(二)各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考虑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在当地参加社会保险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制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段学校升学考试的具体政策,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12、四、完善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的配套措施
13、(一)各地要进一步摸清底数,准确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人口流入较多的市、县要综合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因素抓紧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
14、(二)对符合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净流入数量较大的市、县,要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教育资源配备,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育经费投入,适当增加高中段学校招生计划,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
15、(三)对不符合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流出地和流入地要积极配合,做好政策衔接,确保考生能够回流出地参加升学考试;经流出地和流入地协商,有条件的流入地可提供借考服务。
16、(四)各地教育、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严格规范、公开透明地执行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
17、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密切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随迁子女升学考试人数合理调配资源,做好招生计划编制、考生报名组织、考试实施以及招生录取等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及时提供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居住登记等相关信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及时提供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和社保信息。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的宣传解读,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