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威海旅游B

英国占领威海卫地图(英租威海卫)

威海旅游B 2024-03-23 3
英国占领威海卫地图(英租威海卫)摘要: 本文目录求威海刘公岛讲解词威海公园的历史沿革刘公岛的旅游一、求威海刘公岛讲解词刘公岛博览园是一处融悠久历史与丰厚文化于一身,集高新科技与精湛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游览园区,包括六大展区...

本文目录

  1. 求威海刘公岛讲解词
  2. 威海公园的历史沿革
  3. 刘公岛的旅游

一、求威海刘公岛讲解词

刘公岛博览园是一处融悠久历史与丰厚文化于一身,集高新科技与精湛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游览园区,包括六大展区,十余处精彩景观。园内采用高新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展示手法,讲述了刘公岛悠久的历史与丰厚的文化,其中包括刘公文化、甲午战争和英租历史。

第一展区主要采用仿清式建筑格局,青瓦灰砖,檐下彩绘雕梁画柱,檐角屋脊兽头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使人仿佛感觉到历史的深邃与久远。展厅内采用巨幅彩玉壁画、东阳木雕等知名工艺,讲述了汉末皇子刘民历尽艰辛飘泊至刘公岛的史实,讴歌了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刘公精神。

正中端坐的两位老人就是刘公、刘母。刘公岛也正是因为这两位老人而得名。东西两侧是两组彩玉壁画,耗材约30吨,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玉石壁画展。

首先,我们看一下《汉末皇室浩劫图》。

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往往都伴随着斗争,这里我要为您介绍的是历史上一位鲜为人知的皇帝--汉少帝刘辩。公元189年,刘辩承袭了一个动荡不安,摇摇欲坠的汉王室。我们看,壁画中的这位就是少帝刘辩,这位是他的爱妃唐妃(他们两位也就是刘公的父亲和母亲)。

果然,半年之后,汉少帝便遭到了董卓的迫害。董另立少帝年仅九岁的同父异母弟弟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

为了斩草除根,董卓命亲信用鸩酒毒杀少帝,同时命令武士绞杀唐妃,当时的唐妃已身怀六甲。所幸的是唐妃被这名行刑武士所救。随后被正直官人郑泰护送到隐居在小龙山的孔子十九世孙孔荫家中。自此,唐妃与少帝的遗腹子踏上了漂泊之旅。

好,我们接着看《刘公齐鲁漂泊图》。

孔荫为保护唐妃,离开了自己的栖身之地,带着家人与化名为碧云的唐妃开始了漂泊之旅。

途经杨家村,碧云生下一子,按少帝遗愿,取名刘民(这也就是刘公岛上盛传的刘公),时值公元190年。之后,孔荫一行在杨家村住了下来,一住就是10余年,在这期间,孔荫教刘民读书写字、采药行医,刘民小小年纪已是文武双全

后来曹操袁绍大战殃及了杨家村,孔荫一生继续逃亡。在逃亡的途中,孔荫与歹徒搏斗,身负重伤。为了不连累碧云母子,他与家人返回了曲阜老家。

此后,碧云母子二人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天尽头。他们在当地耕织渔猎,采药行医,深受百姓的敬重。

有一年,刘民在出海打鱼的时候救下了一个叫嵘燕的落水女孩,嵘燕也就是后来的刘母。刘民的母亲病故后,刘民和嵘燕相依为命,感情日深。后来他们辗转来到了刘公岛,在岛上垦荒种地,救助过往遇险的船民。每当海上风起浪涌时,人们都会看到有位老人手持火把或堆篝火为船民引航,他们就是这样不知搭救了多少遇险的船民,于是后人把两位老人尊为“海圣刘公刘母”,而这座小岛也因此得名“刘公岛”。

您现在已经进入了博览园的第二展区,这一展区内以威海的民俗文化为主看点,在沿用国内知名工艺为展示手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引入高科技的展示手法,使您更直观、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刘公岛。

(文化长廊)前面是文化长廊,里面以线雕工艺为展示手段,再现了古代威海卫、刘公岛十三处传统自然景观。

(水琴)在我们刘公岛博览园里,不光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有许多高科技的现代景观。大家看前面那个巨大的水琴,就是采用高科技手段制作出来的。水琴采用树脂胶和玻璃钢为原料,长3米,高4.5米,形如半边木梳,琴身以飞龙为装饰,体现了海文化的渊源,昂首的龙头象征着海岛蒸蒸日上的旅游事业。水琴喷出来的水柱,便是这把琴的弦,水柱为弦的水琴能弹奏出悦耳动听的乐曲。有兴趣的游客不妨上前一试。

各位来宾,接下来参观第二展区的主展区--鲤堂。这一展区有三大展厅,东西两侧展厅内以国内先进的幻影成像技术,再现了刘公岛“日岛海市”这一自然景观和“东海龙宫”的神话传说。而鲸仙殿内则以木雕、瓯塑手段展现了在威海民间流传的“鲸仙子报恩”美丽典故。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博览园的第三展区_甲午文化区。

眼前的中华海坛是甲午战争110周年之际建成开放。海坛正前方的石壁上是56条龙石雕巨龙,象征着中华56个民族一脉相连,团结相亲。海坛正中耸立的就是定海神珍。定海神珍意在“镇海”,寓意希望中华民族的万里海疆永远和平,不再受外来侵略。代表了设计者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愿。

海坛两侧的两大铜鼎是中国青铜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商代的司母戊方鼎和西周时期的大盂鼎,它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

甲午海战演示馆:各位来宾,在中华海坛的下方就是甲午海战演示馆,该馆的馆名是由前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将军亲笔提写的。馆以北洋舰队中定远舰的船舱为整体造型,以北洋水师的兴衰,甲午军魂的悲壮为展示主题,采用高科技展示手法,全方位讲述了北洋海军艰辛的发展历程,再现甲午战争的悲壮惨烈。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甲午海战演示馆。

各位来宾,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甲午海战演示馆的序厅,这里同时也是按照1:1的比例复制的定远舰的锅炉舱。定远舰由德国伏尔铿船厂制造,1883年建成,功率6000匹马力,航速14.5节,装甲总重为1461吨。在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保卫战中,它是做为北洋水师旗舰参加战斗的,1885年2月10日因受重创而自爆。

{黄龙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发展四洋海军,李鸿章依靠自己在清政府中的特殊地位,逐渐将北洋海军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化的海军部队。北洋舰队组建之前,李鸿章为方便指挥海军队伍,于是奏请清政府制订海军军旗。此时北洋水师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军旗,这是一面明黄色的旗帜,旗面用黄色羽纱制作,上面绣了一幅蓝龙戏珠的图案,先做成三角形,后为与西方一致改为长方形。军旗做成后,清政府觉得十分满意,索性把这面北洋水师的军旗同时也做为了大清国的国旗。

{北洋海军章程}1888年,在刘步蟾等的主持下,参照英、德等国的海军章程,北洋水师开始制订自己的章程,几易其稿后,10月3日《北洋海军章程》正式颁布实施,章程的颁布标志着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北洋海军成军时拥有大小舰船25艘,总排水量4万多吨,官兵4000多人,其势力雄居亚洲之首,世界第四位。

{战舰}这里标示的是北洋舰队的几艘主要战舰。定远舰、镇远舰是两艘铁甲舰,这两艘战舰长94.5米,宽18米,排水量7335吨,是当时亚洲排水量最大的战舰。

镇西、镇东、镇北、镇边、镇中等5艘炮船是1875至1879年间,李鸿章从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定购的,这些战船主要是用于守卫港口。因为这种炮船船小炮大,像蚊子一样身子小而刺很长,人们也称它们为“蚊炮船”。

“平远”舰是由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平远舰”也是第一艘国产的装甲巡洋舰。

“超勇”和“扬威”是两艘巡洋舰,也是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制造的。

{航迹}我们再来看一下北洋海军航迹图。图中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图线:

红色航线是1881年、1885年、1887年间,北洋海军曾先后三次从英德等国接定远、致远等九艘战舰回国,航程自北大西洋,途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到西太平洋,这条航线也是中国人第一次驾船航行,可以说这次航行是自明朝郑和下西洋后中国航海史上的又一大壮举。

北洋海军成军后曾多次出访,所到各国都令当地华侨振奋不已。我们看到的这条黄色航线是1886年、1889年、1892年间,北洋海军多次巡航,访问朝鲜、日本、俄罗斯海参崴。绿色航线是1890年、1894年间,北洋海军出访西贡、新加坡、菲律宾,行抵马六甲、槟榔屿、吕宋岛等南洋各地。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东向西,北洋海军航迹几乎覆盖世界各大海域。可见,19世纪末,中国现代化的海军舰队曾驶入“蓝色文明”。

{学堂}北洋海军是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全新近代化海防力量,除舰队本身之外,还拥有与舰队相适应的军港基地、军需供应、通讯、医院、学堂等后勤保障体系。北洋海军在创建的同时按需要设立了十多所海军学堂。并将西方的近代科学纳入主课内容,开创了中国教育的一代新风,培养了一批掌握近代海军科学技术的新型海军人才。好,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当时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学堂。

1866年创办的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是近代海防运动中诞生的第一所海军学校。她培养出的不少学员都成为北洋海军的高级将领和技术骨干。

威海卫水师堂创办于1890年,这所学堂因地处北洋海军基地刘公岛上,所以学员在课堂学习之外可兼习枪炮,这一优势是其他学堂无法相比的。威海卫水师学堂旧址在刘公岛西侧,这所学堂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所水师学堂。

这里还介绍了旅顺口鱼雷学堂、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等学堂。

{训练}根据北洋海军章程规定,北洋海军经常组织舰队进行军事训练,为提高训练水平,北洋海军先后从英、法、德等国聘请外教任总教习。这几组图示中的阵法就是北洋海军在训练中常用的几种阵法。

{人物}这里就是北洋海军发展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几位重要人物:李鸿章、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泰曾、方伯谦、林永升、萨镇冰。

{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现代化的海军队伍。他的成军标志着中国海防建设与军事力量已进入世界领先水平。北洋海军鼎盛时期拥有大小舰船50余艘,场景四周就是当时北洋海军部分主要舰船的照片,从这壮观的训练场景足见当年北洋海军慑人的军力与齐整的军威。

这组宏大的场景中央陈列的就是本馆为纪念北洋海军而制作的纪念碑。碑身“龙旗飘扬的舰队”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正向人们诉说着北洋海军的鼎盛与辉煌。

场景前方是国内仅有的两台虚拟空间成像仪,大家站在显示屏的正前方就可以在空间中欣赏到北洋海军的一些武器装备。场景四周是四台多媒体电脑,大家可以通过这些高科技设备全面了解北洋舰队主要战舰的详细情况。

{威海卫防务}基地建设是近代海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政府对此也十分重视,经过认真勘察和详细讨论,最终确定旅顺口、威海卫、大沽口为北洋海军三大基地,形成三角防御体系,横扼渤海咽喉,内卫京师,外御侵略。这里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威海卫基地的防务。

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口遥相对峙,素有渤海锁钥之称。北洋海军成军后,其指挥机构设在刘公岛,岛上相继修建完善了海军基础设施,同时开始修筑大规模新式海岸炮台群。从防务体系看,甲午战争前威海卫的防务设施完备,可谓固若金汤。1891年李鸿章来威海,巡阅海军后,向清政府奏报说“就渤海门户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

{旅顺防务}旅顺口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旅顺基地建设早于威海卫基地,建有亚洲最大的船坞,修筑海陆炮台20多座,号称远东第一要塞。是北洋海军舰船的维修保养基地。

{演示厅}北洋海军是一支盛极一时的海军部队,为什么这样一支强大的海军部队会在短短八个多月的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甲午海战演示厅,共同来了解一下这段充满民族创伤的历史。

甲午海战演示厅是一处数字化全景式影院,影院前方是一面长18米高5米的大型投影屏,下方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动感平台,您可乘座其上亲临甲午战争第一现场。好,就让我们怀着对甲午志士的怀念与崇敬之情一起观赏<甲午海魂>。

(尾厅)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32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海洋是国家的天然屏障,有效地阻挡了外来侵略。然而近代中国的屈辱却恰恰是从海防的崩溃开始的。有海无防,有防不严的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

甲午战争已经成为历史,而今当我们再次放眼中华海疆,我们看到的是一支现代化武装的人民海军队伍。他们正向世人宣告:中国辽阔的海疆与强大的海防已构筑起中华民族新的钢铁长城。它巍峨耸立,保卫着伟大的祖国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登临海坛,边走边讲)好,各位来宾,我想参观完甲午海战演示馆后大家一定都在感叹,为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为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甲午战争的失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人海权意识淡薄、海防建设落后,或者说当时的中国有海无防。

而今,在四面环海的甲午故地刘公岛上兴建中华海坛,意在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的万里海疆固若金汤,保卫着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站在海坛上)好,各位来宾,我们现在已经登上了中华海坛。下面我再给您介绍一下海坛上的陈列。大家看海坛正中巍巍耸立的就是定海神珍。拱守在神珍周围的巨龙代表的是四海龙王。定海神珍的神圣使命在于“镇海”,它寄托着中华民族亘古以来企盼海上和平的美好祝愿:让中华海疆波平浪静,让龙的传人扬眉吐气,让碧波万顷的大海成为造福炎黄子孙的神圣摇篮。

海坛两侧庄严盘踞的是两尊青铜宝鼎。这尊就是闻名天下的商代司母戊方鼎,它是我国早期的青铜制品,这尊名叫龙纹五耳鼎,原品是西周时期的,宝鼎形奇纹异,这两尊青铜宝鼎造型雄浑,气势恢弘,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

好,各位来宾,登上海坛后,我们就来到了刘公岛博览园的第四展区——海岛文化区。前面的大型楼阁就是望海楼。望海楼始建于唐代,据记载,公元698年,武则天皇帝要“察巡东隅海疆”,为博得武则天的欢心,登州刺史斥巨资在近海处大造行宫离苑,以备武则天临幸,其中以刘公岛上的望海楼最具特色,当年的望海楼高21米,自建成以来一直是刘公岛上的最高建筑,所以古人为望海楼之高留下了“音韵传闻望海楼”的佳句。历史上刘公岛饱经战乱,明永乐四年(1406年),倭寇公然进犯威海卫,侵占刘公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广大威海军民毫不畏惧,同心协力,最终大败倭寇,穷凶极恶的倭寇败逃之时,气急败坏,竟在刘公岛上放火焚毁了这一海上名楼。

我们现在看到的望海楼是刘公岛管委会为再现历史,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从一至四层,分别冠以春、夏、秋、冬、福、禄、寿、喜组合厅名(即春福厅、夏禄厅、秋寿厅、冬禧厅)。四厅寓意祥美,有天成人愿之意。故有民谚道“登上望海楼,升官发财不用愁”。楼内还汇集了我国二十多位著名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杰作,新的望海楼不仅以望海观景取胜,更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与美的品尝,堪称艺术宝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艺术的殿堂。

好了,各位来宾,历史名楼望海楼我就为您介绍到这里了,借着充满吉祥寓意的望海楼,祝您春夏秋冬季季平安,福禄寿禧事事如愿。

英租威海卫历史博物馆:各位来宾,下一展区是博览园的第五展区——英租文化区。

英租威海卫历史博物馆内采用场景变化与史迹照片相结合的展示手法,带您重回百年前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威海卫。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英租威海卫历史博物馆序厅。这里是大型铜雕作品“祖国母亲与威海卫”。

甲午战败后,威海卫因其特殊的军事价值被英国租借,这种命运也使威海卫成为闻一多先生笔下的“七子”之一,这里就是《七子之歌》之威海卫,让我们伴随着这首著名的诗文,穿越时空隧道,重回百年前的威海卫。

各位来宾,通道的两侧是英租时期威海卫及刘公岛的全景图,接下来参观的是本馆的第一部分—建立在威海卫土地上的国中之国。

1898年5月24日,英军首次踏上威海卫,并在刘公岛黄岛炮台下举行了占领升旗仪式,这就是当时的历史照片及场景复原。

在英租威卫的32年里,英方先后向威海卫派驻了七任行政长官,其中首任文职行政长官骆克哈特是影响最大一位行政长官。这里播放的是骆克哈特工作的一天。这种展示手法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1∶1幻影成像技术。

正华务司署是殖民政府的重要组织机构,这里复原的是正华务司署内开堂审案的情景。

末任行政长官庄士敦是一位非常精通中国文化的西方人士,也是英租威海卫期间较有影响力的一位行政长官,这是庄士敦的官邸。等离子屏中播放的是庄士敦的生平介绍。

威海民众为抵御殖民统治,曾多次举行抗英斗争,为威海近代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是威海民众举行抗英集会的张村慈圣寺。

下面是本馆第二部分军事控制与利用。

英租威海卫后,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军事和疗养设施,当时的威海卫被人们称为英国“远东舰队的后花园”。

英租威海卫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五万多华工从威海卫启程赴欧参战,此时的威海卫成为最大的华工输出地。

下面是本馆的第三部分难圆的第二香港梦。

威海卫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旅游胜地,英租威海卫后,在这里大量开发旅游资源及配套设施,这就是当时最大的一家西商饭店--国王饭店。这是当时西方人士的主要娱乐和聚居场所。该饭店在日军战败撤离威海卫时,被焚毁了。饭店原址在现威海市区东山宾馆一带。

这里是国王饭店的经营者、也是来威的第一位外商邓肯.克拉克先生与他的妻子安妮。

对面是1902年英军在岛上修建的中国大陆第一处高尔夫球场,这组场景中的球童是根据墙上的这幅历史照片复原的。

各位来宾,这边请。下面进入本馆的第四部分欧风东渐与威海近代社会。

锡镶制品是当时最受西方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这就是威海卫最大的一家锡镶铺--和成锡铺。

这里是英租时期威海码头商埠区内最繁华的一条街道。

这是位于刘公岛上的商贸中心--西摩尔街,街道两侧是外商开设的一些杂货店。

这一展厅内展示的是英租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些瓷器和日用品。

这一展厅内通过大量的历史照片展示了威海卫当时在城乡面貌、行旅交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状况。

下面是本馆的最后一部分,坎坷归途。

各位来宾,自威海卫沦落异邦的那一刻起,中国历届政权就在为收回威海卫做着不同程度的努力,但回归之路仍历尽坎坷。直到1930年10月1日英方才以续租刘公岛十年为条件,将威海卫归还中国。1931年10月1日,国民政府在威海三角花园修建了“收回威海卫纪念塔”,以此记载这段难忘的历史。各位来宾,英租威卫历史博物馆就为您介绍到这里了。

各位来宾,前方就是博览园第六展区——休闲娱乐区。休闲区内假山瀑布与亭台水榭融为一体,上百种名贵花木遍布其中,使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身心放松,其乐陶陶。

好,各位来宾,刘公岛博览园的全部景观就为您介绍到这儿了,祝您一路顺达!

二、威海公园的历史沿革

1、英国强租威海卫时期,英国人在码头附近开辟商埠区,政府机构、商业设施大都建在码头一带。而靠近码头的东山(现东山宾馆位置)炮台,傍海倚山,风景秀丽,自然形成为中外游人及当地居民休闲散步、览海观景的去处。当时,这里树木成荫,好多花草也长大成景。

2、1928年,英国人借势发挥,将此地重新进行规整,铺设了路道,安放了座椅,增添了林木花卉品种,建成了一处比较简易的公园,于1928年6月4日正式对外开放。

3、威海卫被收回后,到了1934年2月,时任威海卫管理公署专员的徐东藩对该公园进行大规模的改扩建。当时,公园修得颇有气势,整个公园面积46000平方米,在公园最高处建有大礼堂一所,名曰望云轩,轩中可容300人,时为威海惟一的大礼堂。屋上平台为观景的好地方,有彩色凉亭一所,名曰长风亭;有运动场一所,各项运动器具齐全;有林木场6处,果园8处,花圃16处,草地2处。公园于同年7月竣工,7月15日举行落成典礼。此次将公园正式命名为威海公园。

4、威海公园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的西边是英国人邓肯克拉克经营的国王饭店。该饭店建于1900年,拥有客房80余间,并设有台球房、网球场等体育娱乐设施,是当时威海最豪华的酒店,来威的中外重要客人一般都在这里下榻。由此,与之毗邻的威海公园成了中外要人的必去之处。另外,在公园建成后的3年多时间里,威海的旅游业也处于兴旺时期,每年夏季来这里的英国皇家海军都接近万人。

5、然而,灾祸很快来临。1938年3月,日寇的铁蹄踏上威海,并对其进行肆无忌惮的蹂躏。1945年8月,行将灭亡的日寇撤离威海时,对威海公园进行了一番狂轰滥炸,望云轩被炸塌,国王饭店成了一堆瓦砾,整个公园处处弹痕累累……那一年,威海公园才建成17年!此后,威海公园于2000年2月动工,2001年5月31日完工,6月1日正式开园。

三、刘公岛的旅游

负责威海至刘公岛轮渡任务的旅游船共有22艘,全部为钢壳或玻璃钢结构,客位100-200人不等,单程航行时间平均为15分钟,该航线于2001年被交通部授予“文明航线”称号。此外,还开设了海上环绕刘公岛游览航线,乘旅游船环绕刘公岛一周约40分钟。

从刘公岛丁公路前往旗顶山炮台参观可以乘坐旅游索道。索道采用单线循环固定抱索器双人吊篮式设计,线路全长708米,运行速度每分钟60米,运量每小时300人,共有9座支架,60个吊篮,线路最高处达22米。操纵平台采用先进的液压技术,保障了索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乘坐索道上山,可以免费进入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游览。

在景区主干道丁公路和邓公路游览可以乘坐开放式游览车,沿途主要有:旅游码头—水师广场—文化广场—刘公岛博览园—索道站—刘公岛东村—国家森林公园—丁汝昌纪念馆—水师学堂—黄岛兵器馆—军威展览馆—铁码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汽车站(火车站)——→威海旅游码头

公交车:乘坐公交车103路(或104、105、106、107、111、112、114、115),在华联商厦站下车,东行800m即到威海旅游码头 1、刘公岛游客中心

位于刘公岛岛内码头候船厅东北角,占地约100平方米,设施配备齐全,可为广大进岛游客提供导游、休息、问询、就诊等服务。现中心配备专业导游人员30多名,拥有良好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能为散客及团体提供全面准确、周到温馨的导游讲解服务;配备值班医生1名,并备有一些常用急救药物;在旅游咨询方面,中心采用影视、文字图片、电脑信息系统查询等方式,免费向每一位来刘公岛的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信息咨询服务,让旅游者以最快捷最简单的途径认知刘公岛乃至威海的旅游环境,获得最有价值的旅游资讯;另外中心还配备有可供游客休息用皮椅18个,42寸等离子电视机1台,可供游客查询信息用触摸屏1台。游客在中心得到休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大屏幕电视观看景区风光片,通过电子触摸屏了解景区整体情况和各景点情况。

位于旅游码头岛外候船厅内,是刘公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主要业务:国内旅游;代购飞机、轮船、火车、汽车车票;代订宾馆、餐饮;物品寄存;轮椅、婴儿车租赁;出售工艺品、日用百货;发布广告。 1、刘公岛宾馆

位于刘公岛岛内码头东部约1千米处,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乘坐岛上游览车5分钟即可到达。宾馆南向大海,背靠青山,西侧毗邻岛上主要景点刘公岛博览园及索道站,环境优雅。宾馆拥有普通标准间、豪华标准间、经济间和套间等各类客房共19间,房内设施设备齐全。配有闭路电视、高速宽带上网。餐厅配备正宗鲁菜厨师打理,丰俭由人,使您身在外却平添回家的感觉,是您理想的小住之所。入住刘公岛宾馆会让您倍感亲切、方便、舒适、安全、卫生、周到。

隶属于刘公岛宾馆,位于刘公岛旅游主干道丁公路中部,交通便利。酒店以生猛海鲜为主打菜品,可以提供各种具有胶东特色的海鲜佳肴。酒店装修独具特色,为半露天式环境,游客在品尝海鲜的同时,还可欣赏海边美景。自开业以来,酒店的美食与优美的环境每每赢得来往游客的称赞。

刘公岛的美食以烹制海味而著称,特别是海鲜货、小海货的制作更具特色。菜肴特别讲究刀工、拼摆花样、火候和味道,以清鲜、脆嫩、原汤原味见长。烹调方法多采用扒、溜、炸、炒、煎、蒸、烤等,主要风味菜有红烧海参、手扒对虾、芙蓉干贝、红烧海螺、油爆“天鹅蛋”、姜汁螃蟹、清蒸加吉鱼、油炸万寿菜、威海清汤等。 1、刘公街

位于刘公岛水师广场北侧,是一条半地下式、长达190米的购物一条街,主要商品有韩国服饰、韩国工艺品、韩国食品、威海特色海产品及渔具等。

位于刘公岛博览园出口南侧,为刘公岛旅游商品销售中心开办,主要经营鱼、虾等各种干、鲜海产品以及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现场烤制鱿鱼丝、鱼片等美味食品,是进岛游客购买海洋特产、品尝渔家风味小吃的首选之处。 1、刘公岛景区进岛票价格确定为138元/人次,索道60元/人,环岛游60元/人,坐游览车20元/人;刘公岛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及各历史遗址不再收费。

2、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免费开放。

3、刘公岛景区进岛票价格与刘公岛博览园门票价格整合后为138元/人次。

(1)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免所有票;

(2)残疾军人免景点门票,船票半价15元/人次;

(3)身高1.2-1.4米儿童进岛票和景点门票均实行半价,69元/人次;

(4)60周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免景点门票,31元/人次;

(5)现役军人、本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人员、1.4以上未成年人(含18周岁)、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景点门票实行半价,85元/人次[31元+(69+38)元/2。

刘公岛轮渡游船时刻:旺季 7:00-16:30 8分钟 10:00-17:30;

淡季 7:30-15:00 15分钟 10:00-15:30(具体时刻会因天气原因而变化)

海上环岛游:60元台湾同胞赠送大陆的珍贵动物长鬃山羊“喜洋洋”、“乐羊羊”和梅花鹿“繁星”、“点点”2011年4月16日抵达山东威海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威海市政府当天举行隆重的入住仪式。

台湾同胞赠送给大陆同胞的长鬃山羊和梅花鹿已于16日早上8点从台北启程赴山东刘公岛定居,台北市立动物园15日为两对动物宝贝举行欢送仪式。大陆“迎亲团”由威海市常务副市长赵熙殿等10人组成。台北市与威海市互赠纪念品。

据中新网消息 2008年11月3日,两岸“两会”(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领导人完成历史上首次台北会谈,并通过签署协议使两岸“三通”成为现实,两岸关系由此迈出历史性一步。会谈期间,“两会”共同宣布了两岸互赠大熊猫、珙桐树与长鬃山羊、梅花鹿。

“两会”达成互赠珍贵动植物意向后,双方即着手准备。

2008年12月23日,台湾长荣航空公司的“熊猫专机”搭载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和17株有“绿色大熊猫”美誉的珙桐树苗启程赴台。“团团”、“圆圆”当晚抵台后即入住“新家”台北市立动物园。珙桐树苗则被送往宜兰福山植物园。

大陆赠台动植物顺利完成后,台方回赠大陆珍贵动物进展备受关注。2010年4月19日,经过严格挑选程序后,台北市立动物园正式选定回赠大陆的长鬃山羊与梅花鹿各一对,并为这两对“小宝贝”举办征名活动。经过民众票选,雄雌长鬃山羊、梅花鹿获名“喜羊羊”、“乐羊羊”,“繁星”、“点点”。

在两对动物宝贝即将启程赴大陆定居之际,台北市立动物园4月 15日怀着“嫁女儿”的心情为它们举行欢送仪式,由威海市常务副市长赵熙殿等10人组成的大陆“迎亲团”出席了仪式。动物园为它们特地准备了12项“嫁妆”,既有它们喜欢吃的树叶、饲料和食器、响板,又有象征着“早生贵子”的传统嫁妆花生、桂圆,还有台湾特产茶叶、凤梨酥。

现公长鬃山羊“喜羊羊”即将6岁,经过训练后早已不怕生。刚满3岁的母长鬃山羊“乐羊羊”身材娇小,喜欢躲在安全的小角落里玩耍。公鹿“繁星”已有5岁半,相当健壮。不到3岁的母鹿“点点”则天性娇羞,一有风吹草动就躲进草丛中。

台北市立动物园研究员赵明杰表示,这两对动物宝贝移居刘公岛后,如果配对顺利,最快年底或者明年初就可能有小宝宝诞生。

在台湾方面着手准备的同时,大陆方面也在为这两对来自宝岛的珍贵动物的挑选最适宜的“新家”。经过考察和论证,山东威海最终从湖南长沙、湖北荆门、福建福州等众多城市中胜出。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工作,刘公岛森林公园已经为梅花鹿和长鬃山羊准备了圈舍以及配套的动物医疗室、监控室、地暖等设施,并根据台湾专家的意见进行完善。

为了确保这两对“宝贝”在大陆更好地生活,刘公岛森林公园与台北动物园不断派遣相关人员对动物新家的环境、食物配方、管理方式、繁殖、动物训练及医疗等工作相互交流,已准备就绪。—座岛的得失,能关乎—个千年古国的近代命运,所谓“同种同文”的黄皮肤、黑头发兄弟会由此挣扎于“狩猎场”长达半个世纪,而且余波至今。这座小岛就是刘公岛。

世若棋局,岛如棋子,体量虽小,却关乎全局。3.15平方公里的刘公岛,旧影新照——对比牵系当下的你我。刘公岛诸炮台史料演变刘公岛诸炮台的存在和名称,按史料记载顺序,依次为:战前清朝官员奏折,战中官员书信、电文,战后日军统计,今人著述等四大来源。

1889年阴历十一月二十,一个叫萨承钰的候补知县从台湾基隆开始,考察中国海防各炮台。1890年阴历七月二十,萨抵威海,以下是他关于刘公岛炮台情况的汇报,“……刘公岛,北口建地阱暗炮台,台式系深掘地基,以为地阱形如满月,中藏阿蒙士庄新制后膛地阱钢炮二尊。岛之北有黄岛焉,山下筑一土堤,陆路可通;岛之南有日岛焉,四面环海,山势突兀,现建地阱暗炮台,安炮位二。”考察报告以《南北洋各炮台情形书》为名于次年十二月间完成,堪称中国近代第一本海防情报汇编。萨以黄岛为“北”,称北口建地阱炮两尊,显指公所后炮台,可见,1890年的刘公岛上只有公所后炮台建成。

一年后的1891年时逢三年一届的北洋海军会操,这也是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后的首次大校阅。当年阴历四月二十五,李鸿章乘船来威海卫检阅,事后,在五月初五上奏的《巡阅海军事竣折》中,北洋大臣提到自己的旁系姻亲、刘公岛基地护军统领张文宣,“刘公岛横据口门,势甚扼要,副将张文宣所带护军于岛北新筑地阱炮台,凿山通穴,夹层隧道,安设二十四生特(厘米)后膛炮,机器升降灵速非常,能狙击敌船,而炮身蛰藏不受攻击,为西国最新之式。又于刘公岛西连接黄岛上,设炮台一座,跨海通道,工力尤艰。”前后比较,可看出到1891年黄岛炮台已筑成。

三年后的1894再值海军大阅,李鸿章于阴历四月十五到威,十七日调集北洋海军兵舰校阅。值得一提的是,有日本军舰前来“参观”,誉称北洋海军“节制精严”。此次,李鸿章在阴历四月二十五上奏的《校阅海军事竣折》中称,总兵张文宣于刘公岛南咀填筑炮台一座……在刘公岛山顶上筑一道长约10里的护墙,南咀筑土墙一道,黄岛又填筑了一座地阱炮,所谓“南咀炮台”首次出现。是年阴历六月二十三丰岛海战爆发后,张文宣于十月初八呈文李鸿章,称高场营炮台七月内大工已竣、大顶子炮台赶造台基。至此,战前中方资料中,关于刘公岛诸炮台,有公所后、日岛、黄岛、南咀、高场营、大顶子等六座炮台记录在案。

刘公岛基地陷落后,历史话语权转到了日本占领军手中。1895年2月17日,日舰队入港,21日,日军陆地测量部的人上岛,循黄岛、公所后、旗顶山一线,由西向东,拍下了他们的战果,着重点是铁码头东西一带建筑和港内舰船、黄岛炮台、信号台、电灯台等。

据此,战后日军参谋本部编辑出版了《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战史》,此书第34章以“威海卫军港炮台兵备及布设水雷数(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中旬)”为题,以表格形式登记了刘公岛诸炮台。

对照今天,当年日军关于刘公岛炮台群的登记存在多点蹊跷,耐人寻味。

2011年3月5日,从黄岛开始,记者循山脊向东实地踏访刘公岛。中午时分,到达所谓旗顶山炮台,向东眺望,两座山头南北分布,高度大体相同。对照其位置关系和高度,正是当年日军陆地测量部拍摄的“威海卫港刘公岛信号台及电灯台”。

从旗顶山向东约200米是一座平整的山头,其上有一座三层六角尖顶红琉璃瓦亭子,这是刘公岛森林公园观望台,当年是刘公岛基地的信号台。由此折向东北约100多米,则是一座石山,这是当年的刘公岛电灯台,也就是探照灯台,用于监视狭窄的威海湾北口。看老照片,信号台、电灯台所在的两山似乎南北并列,在一条直线上,其实是东西错开的。

由电灯台眺望东南,视线越过松林,右侧有一座小山头,远处海中是大泓岛。这个布局与1895年2月21日日军陆地测量部的“威海港刘公岛电灯台之东南高地处之东南尖炮台之远景照”一致。旧照中有小字注解:“右方隆起部之上,备一门克式九珊炮,其下是家屋和兵舍。”那门炮位于山顶一个半地下式炮台中,炮口正对威海湾北口,今天这座山头上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迎门洞炮台。

但与今天“迎门洞炮台”的圆形下沉式炮位不同,老照片中的炮位是直线竖墙下沉式,考虑到后来英租的1898年至1904年间,出于牵制俄国的战略需要,英殖民当局对刘公岛作为远东军事要塞的初期定位,炮台形制之变不难理解,但一门炮的配置原则是一脉相承的。

《日清战史》附录没有记录“迎门洞炮台”,日军“陆地测量部”也没有专门给它拍一张照片。这点遗漏与他们拍摄威海卫南北帮炮台时的认真不一样。拍摄南北帮炮台时,即使在没有发生战斗的威海卫后路九峰顶炮台,日军也拍摄了一张照片。

更大的蹊跷出现在今天刘公岛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旗顶山炮台”。在这个位置,陆地测量部拍摄了那张“威海卫港刘公岛信号台及电灯台”,却没有拍摄山上的炮台。要知道,在1949年之后的今人著述中,这里可是被记录装备四门240毫米大口径加农炮的,这一遗漏似乎不是日式风格。

除炮台、铁码头及周边海军公所,丁汝昌寓所也是陆地测量部的重点目标。那时没有广角镜头,他们从海军公所向西直到铁码头,连拍三张,记录了21日当天日本联合舰队靠泊铁码头港区的情况,其中透露出丰富的信息。

旧照“威海卫港刘公岛市街及同港内诸船舰集合图(其四)”中,画面右中两根倾斜的桅杆之间是北洋海军刘公岛基地铁码头南梢,当时就有一个短“T”形引桥。两根倾斜海中的船桅则是在 2月 6日凌晨日军鱼雷艇队第二次入口偷袭作战时,被鱼雷击沉的北洋海军练舰“威远”。

近处海面正中船型稍大、干舷较高的是北洋海军3艘蚊子船。其中,双桅、单烟囱的两艘,另一艘无桅杆,应是“镇中”或“镇边”。3艘蚊子炮船靠近铁码头一侧是两艘干舷更低的鱼雷艇,蚊子船另一侧是4艘日军鱼雷艇。鱼雷艇是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日本联合舰队赢得胜利的决定性装备,在刘公岛,正是它们重创定远,击沉来远、宝阀、威远。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们居然和威远如此之近。

顺着铁码头延伸线向南,两艘高干舷的运输船之间,正是当时残存的北洋三主力舰(另两艘是济远、平远)之一的“广丙”号。4艘鱼雷艇正南,有一艘双桅杆、单烟囱的小型军舰,个头明显比“广丙”小,这是日本联合舰队的四艘赤城级炮舰之一。

岸上建筑群西部,有前后两领屋脊卓然不群,高出他屋,颜色更深,这是现丁汝昌的寓所。岛上茂盛的松林遮挡摄界,记者只找到一个角度,以铁码头南端为参照,拍下现景,拍摄点位要比旧照偏西,丁汝昌寓所被挡在新景摄界以东。新老对比,找不到任何一领相同的屋顶,北洋海军时期的中式传统小青瓦屋顶都消失了,变成了高烟囱、大跨脊房屋。

自然景观:沼泽,湿地,河谷,乡野,海滨,海域,岛屿

适合人群:家庭,个人,情侣,公司,朋友,小孩,老人

最佳时间:三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

英国占领威海卫地图(英租威海卫)

英国占领威海卫地图(英租威海卫)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威海旅游B本文地址:http://www.pdsd.cn/weihai/post/34089.html发布于 2024-03-2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威海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