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威海气候怎么样
问题一:威海的气候怎样?现在穿短袖来就行了。如果需要买衣服的话,。冬季最低温度一般不会低于零下15度,一般在-5到-10度之间。我是女的,一般穿短袖能穿到10月,早晚需要加件薄外套。冬天我一般是里面穿一件很薄的衣服,外面套件薄的羽绒服即可。
问题二:是青岛气候好还是威海气候好两地气候都很好,但是威海环境更好。威海相对发展较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更高,是山东省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问题三:威海四季的气候怎么样?适宜居住么?威海市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另外,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又具有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1.9℃,历年平均降水量730.2毫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538.2小时。2005年,全市气温偏高;降水荣成市偏少,其他市区偏多;光照偏少。威海地处温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山林的调节作用,使这里具有海洋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2℃,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皆宜旅游。但结合当地的海洋特色,威海的最佳旅游时间应为夏季。威海的夏季气候尤其宜人,是避暑、疗养、休闲的胜地。而且当地的大气质量、水质量等多种环境素质都达到国家指定标准,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也是“国家园林城市”,2003年获“联合国人居奖”,被评为十大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问题四:大家觉得威海这个城市怎么样 1、环境威海的环境在北方算是相当好的。很多人对环境好的印象仅仅停留在空气好上面,实际不然。威海的城建风格和城市绿化我认为是由风格有特色的,同时威海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也被联合国评为“全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综合环境与城市服务来看,威海在中国北方独树一帜。
2、房价威海房价我认为不算高,在沿海城市中房价处于下游。市区房价集中在5000-8000,均价大概在6000,好地段好楼盘会达到1W以上。
3、消费和收入威海人普遍收入不算高,平均工资应该位于3000-4000这个区间内(和石家庄差不多)。但威海作为一个小城市,很多本地人的收入来源不仅限于工资,算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地方吧。作为旅游城市物价会略高于平均水平(实际感觉物价和成都差不多)
在威海,购物当然不能够和二线城市相比,不仅品牌不全,折扣力度也不大。威海市区比较好的商圈是振华华联威高商圈、九龙城商圈,这几个地方品牌设置合理,从奢侈品牌、轻奢品牌、快时尚品牌都有,比较适合购物。
PS:经典百货奢侈品牌和轻奢品牌也不少。
4、饮食美食这方面根据个人口味不同见仁见智了。作为一个本地人,对威海饮食的喜爱是任何地方的食物都代替不了的,典型的胶东风格的饮食在我看来是很美味的,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大陆离韩国最近的城市,威海有很多地道的韩餐馆,很值得一试。
5、旅游威海旅游景点名气最大的应该就是刘公岛了,但是我觉得刘公岛并不是很有吸引力,不能体现威海的美。在威海旅游绝不能错过环海路沿线的风景,山海相依的景色美不胜收。如果要去岛屿玩的话,推荐荣成的海驴岛,许多候鸟在上面栖息;如果是冬天可以去荣成天鹅湖拍照,每年的这个时候会有很多天鹅在这里栖息,也是一道独特的景色了。
6、交通说到这里我必须要吐槽一下了,威海的交通很不方便,这是一个看着去哪都近,实际上去哪都远的地方,位于交通死角,国家又不重视,轨道交通不发达的令人发指,万万没想到啊,在2016年的今天威海去青岛的高铁竟然还没有修好,真是令人感动。
顺便吐槽一下,据说当年威海的第一条铁路桃威铁路是威海人自己捐钱修的(手动微笑),恳请国家能照顾一下我们这种老少边穷地区,多给威海修一些铁路。
问题五:烟台和威海哪个气候好烟台的气候特点:
年平均降水量为651.9毫米,年平均气温12.7℃[3],年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日照时数2698.4小时,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值5224.4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风速内陆地区3-4米/秒,沿海地区4-6米/秒,烟台市平均无霜期210天。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空气更加温润。平均每年29天的冷流降雪日,为“雪窝子”。全年平均气温12℃左右,是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
威海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威海市大陆度为54.1%,由于濒临黄海,受海洋的调节作用,表现出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
问题六:威海高区的气候特点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春冷、秋温,年温差较小。全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的时间超过290天。年平均气温12.1℃,月平均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11℃。
问题七:适合威海气候的高档树都有哪几种北方高档树种不多,适合威海气候的有东北红豆杉、黑核桃、柘树、黄杨、水曲柳、核桃楸、红松、色木槭(五角枫)、圆柏等。
问题八:威海的气候怎么样冬天最冷和夏天最热的时候都是放假的。。。你应该回家了。。。威海气候很温抚,昼夜温差小,带件抗寒的备用就可以了(北方宿舍有暖气,很暖和),因为靠海,海风比较大,对皮肤的伤害还是不小的,这方面要多考虑。如果你是上大学的话就山大和哈工大,北侧都邻着海,更要注意了。
问题九:威海现在怎么样?现在应该是凉快一点,去时带个长袖就行了,白天还要穿短袖,晚上凉点。因为是在海边,气候多少具有海洋性,比较湿润些。还有,夏天降雨较多,最好带个雨伞。
问题十:适合威海气候的高档树都有哪几种北方高档树种不多,适合威海气候的有东北红豆杉、黑核桃、柘树、黄杨、水曲柳、核桃楸、红松、色木槭(五角枫)、圆柏等。
二、威海市旅游怎么样
1、给你发几段采访的话你就知道了吧
2、邵春(原《中国旅游报》总编):威海的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千公里海岸线,无论从海滩的质量,还是气候、环境条件,都是中国海岸线的精华所在;湾多、岬角多、沙质好,作为旅游景区可以大做文章;与京津、日韩建立一小时交通圈,处于东北亚中心地带,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3、纵观威海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历史与文化项目做得很有特色,山地资源得到了初步开发,营销思路也体现了创新性,“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的宣传口号就让人印象很深刻。威海要发展旅游业,首先要有准确的定位———这里不是转移站,也不是过渡带,而应该是一个以休闲度假为主的目的地。威海旅游定位应确定三个发展层次,即中国休闲度假的著名品牌城市;东北亚地区休闲度假的中心城市,或者是中心城市之一;国际旅游休闲度假的明星城市。旅游定位与城市定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认为,威海的城市定位应该是以旅游为主业的海滨生态城市,是不仅宜居,而且宜业、宜游的城市,“旅游立市”应该成为威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4、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威海应按照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架构服务体系和产品支持。城市的框架、功能,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要尽量适应休闲度假旅游的要求,这一点应在规划中体现出来。此外,体量重大的吸引物、规模化的景区群要建立起来,打造辐射能力强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融合全国、全球特色风味的风情街等;要把单一的洗海水澡逐步丰富为邮轮、游艇、沿海游、渔家乐和环海游。为避免同质化的产品近距离不合理竞争,威海各市区应打造独自的卖点,形成旅游风格的多元化。
5、威海旅游的突破口选在哪里?我认为应该选在以温泉为载体的康体健身项目上。温泉是休闲产品的一大亮点,抓休闲抓旅游业是城市产业链中的一个牛鼻子,是城市转型的催化剂,是城市形象的宣传书。温泉开发有三个境界,一是洗身体,二是洗文化,三是洗精神,这就需要对温泉和文化两大资源进行整合。在确定明晰的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威海应提升城市营销水平,加强协调、加大投入,高端发力、高端策划,打造东北亚休闲度假中心城市。
6、王衍用(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在中国很多旅游城市,都着力打造以度假为主,或者是以休闲为主、体验为主的目的地,它的产业的立足点不是景观,而是环境。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发展旅游需要从养眼的角度向养生和养心的角度提升。旅游发展靠什么?一个靠资源,一个靠客量。要把资源观变成环境观,大家就应该对环境展开说明,将大气、水、气温的优势用数据体现出来,将城市的好客度、社会风气和安全,用指标表示出来。
7、一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划和决策层的战略。我们做旅游规划,是在评价环境、建设环境、营造环境和优化环境,而不是在建设景观,建设景点,盖房子。旅游是一个产业,是一个创意,所以如果我们老想建景点、盖房子,这个理念一定是错的。我们应按照旅游者的要求来打造城市,第一有文化特色,第二城市配套健全,城市环境优美。
8、此外,我们威海要考虑城市外在形象及文化的打造,海洋文化、渔业文化在城市旅游中要体现。要围绕城市建设,第一打造旅游城市中心服务区,建设我们旅游城市的特色,中心城市优先建设好环境,要为市民打造休闲的空间。旅游景区的革命要抛弃风景名胜区的概念,风景名胜很静态,我们要把风景变成环境,要把名胜变成场景,这才是文化旅游需要做的。
9、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旅游产业首先最大的贡献是形象产业,打造区域形象,你不要指望它挣多少钱。威海应把地标性的东西,地脉当中原点、本色的东西,充分利用起来,做好海疆文化、渔家文化、休闲度假文化的结合与对接,形成核心竞争力。
10、严国泰(上海同济大学旅游与文化系主任):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这两者之间到目前为止,应该属于相辅相成的。在我看来,威海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上来讲,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和休闲城市概念的转移和发展,这一点,在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当中,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和珠海、厦门等城市相比,威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这说明威海发展旅游业的总体思路中是注入了文化和环境因素的。
11、海滨地区不仅为城市居民,而且也为旅游者提供了户外游戏场所以及城市休闲体验。如果我们只有海滩没有文化,很难发展高端的旅游产品。所以,我认为威海在发展海滨休闲旅游的同时,还要挖掘威海的文化内涵,比如刘公岛在威海旅游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我们应强化刘公岛与城市互动的关系,以刘公岛品牌为起点,延伸到威海的其他景点,而后一一串联起来;强化城市与乡村旅游板块的互动。现在,体验乡村、回归自然是趋势,我们应高度重视乡村田园景观的建设,夯实乡村游的基础。
12、威海的地缘及资源优势决定了这座城市应该坚定不移地发展度假旅游。游客在这里呆上一两天就匆匆忙忙返回,没有真正融入,是不能体验到威海的独特魅力的。我们的观光旅游阶段已经结束了,接下来要做的应该是实现旅游业的升级,强化威海旅游文化内涵,让人多留点时间在这里,使威海能够让人留下来。
13、吴文媛(雅克兰德(香港)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城市型旅游是高端的产业,它应该在中心区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心区必须具备两个特色:公共资源提供的作用足够多、商品必须具有地域特色。然而在威海中心区,唯一的公共资源就是滨海公园;中心区提供的韩国产品也属于低端、基础的旅游消费品,没有特色。这两方面的问题必须加以改进。
14、中心区首位度的强化,需要“金角银边”的支持。我认为应该降低山和海之间,人和海之间,人和人之间的跨越度,因为对旅游城市来说,道路的面积度越低越好,但同时道路的线密度越大越好,因为道路带来的是路边,俗称“金角银边”,这里全都是经济价值最高的区域。
15、中心区首位度的强化,还应该改善中心区的公路脉络。现在城市中心区的脉络不能连续,这种不连续的城市界面、商业界面制约了夜生活和商业生活的繁荣。
16、只有本地人乐在其中,幸福指数很高的区域才可能成为旅游的目的地。因此,我反对为城市建设将人们的生活从海边“赶出去”,人们就应该在离海更近的地方生活,这样可以有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参与海上运动,才能向旅游者传达一种滨海生活方式。
17、周志辉(深圳锦绣时代景区管理公司总经理):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景区景点只是配套产业,最根本的支撑还是城市特色和服务业。一个城市的特色不是建筑特色,最重要的是本地的自然特色、历史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和风情文化特色。
18、我们可以借鉴北欧的旅游经验。相比南欧,北欧没有气候优势,也没有交通优势,它凭什么吸引游客?南欧主打阳光、沙滩和海水,建设以大规模的豪华酒店为主体的度假村。北欧注重的是原生态的自然,强调文化和心灵的回归。它把森林、大海、湖泊作背景,以城市和各种旅游接待乡镇为主体,游客来了之后体会的是北欧的一种幸福生活。此外,北欧的城市规划,处处都有文化、生活、环境、情景的气息。这种旅游项目和自然生态相互尊敬的关系,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19、作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威海的主要卖点,应该是威海这座城市,城市和特色城镇才是威海骨干的产品体系,风景名胜区仅是体系中的补充。因此,威海的旅游开发应该和城镇体系建设、资源保护、优质产业,以及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结合。
20、真正做一个休闲度假城市,应如何开发?对于老城区,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复兴应该是重点,新城区的重点是功能的完善、配套的到位和服务的提升。作为一个创业、旅游、居住的三宜城市,整座城市建设的配套标准和服务标准,应该远远高于国家标准。此外,专项度假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是作为城市的补充,应做到少而精,打造有品位的景区,丰富整个城市旅游产品类型,提升整个区域的档次。
21、张人天(深圳创业投资集团公司首席投资顾问、投资总监):威海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要发展度假旅游,首先要弄明白度假旅游是什么。度假游就是让度假者来分享这个城市人民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要有情感互动。
22、有些地方搞旅游景区开发,把居民拆迁走,将风情小镇风干,抽空了当地人的生活态度,变成一个空壳,成了趋同性景观,游客来了也不能有深度的体验。威海的旅游要真正有特色,就要营造出一种文化,迥异于其他地区的地方风情。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应该眼高手低。所谓眼高,是指站在未来,规划今天手上的活,手低就是要针对现实。
23、要把万里长江水烧开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打上一桶烧开。所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可以利用既有条件,进行开发梳理。像刘公岛这种不可替代的资源,我们可以尊重它的历史,拣起过去那些失落的记忆,融入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把它发展成一个高端度假区。除了度假,还可以吸引游客来此开会、聚会、丰富度假区的内容。
24、此外,还要注重打造城市品牌,传播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应该有垄断性,用简单的话说清楚这个城市是什么,内涵是什么,与其他城市区分开,让城市形象有较高的识别性。同时还要让外地人有办法很便捷地验证甚至可适度地体验,让游客和城市互动起来
25、魏敏(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教授、度假胜地和著名饭店研究中心主任):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缺少文化的城市旅游就没有了内涵和潜力,失去了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就意味着一切旅游项目、产品的开发,都必须以文化为依托。回顾威海旅游业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与同等级的旅游城市相比,威海的发展速度已走在他们前列,尤其在观光旅游方面卓有成效,在全国叫响了“人居”品牌。
26、按照旅游业发展的轨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旅游业便进入了观光旅游为主的发展形态,但当人均GDP水平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就由观光旅游开始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在发展观光旅游的基础上,逐渐向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发展休闲度假,威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它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与青岛、烟台相连,交通便利;山、海、岛群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全国享誉盛名;刘公岛、圣经山、铁槎山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要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威海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缺少叫得响的旅游度假胜地,没有功能齐全的酒店和基础配套设施,更重要的是没有旅游产业的大企业、大品牌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果有了这些有形的资产,就能在无形中大幅提高威海的社会效益和知名度。
27、我认为,在下步威海打造旅游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大力拓展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文化产业层次。以人居节为例,可以更多地融入绿化、园林设计等相关文化元素,丰富人居品牌的内涵,拉长产业链条。第三,我认为要实行多部门联动机制,共同促进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千方百计提高普通市民参与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意识。
28、朱凯(威海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教师):作为一名外地人,我眼中的威海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而且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和刘公岛、圣经山、赤山等文化底蕴丰厚的著名景区,“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的响亮口号,又使这座城市成为在全国都能叫得响的“人居”城市。
29、但是,这样一座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却有着许多不相称的软环境。以公交车司机为例,标准的“威海话”曾经让无数游客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这在不经意间,会让美丽的威海失色不少。我认为,威海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城市的人文素养,可以学习大连市的经验,从细节之处着眼,无论从城市环境的保洁和自然资源的维护方面,都一丝不苟。另外,要注重旅游项目、产品的形象包装,要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创意,挖掘威海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威海的各个景区还应结合自身特点,挖掘文化资源。以济南的九顶塔为例,它在景区内加入了民族风情园,举行了一系列少数民族特色的风俗活动,与游客形成互动,增强景区的感染力。对比威海,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公岛应充分挖掘那段历史背后的故事,而以民俗文化著称的荣成,也可以将民俗文化通过文化长廊等方式展现出来,有利于将游客更好地融入到民俗文化的氛围中
三、威海旅游攻略及费用分析
威海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美食。以下是一些威海旅游攻略:
首先,如果你想在夏天来威海旅游,最好提前预定酒店。因为夏季是旺季,酒店很容易被预订完。
其次,在威海旅游期间,一定要去看看最著名的景点——刘公岛。这里有清澈的水和白色的沙滩。你可以在这里享受阳光、沙滩和大海。
第三,在吃方面,你不能错过当地特色美食——烤花甲和炸蚬子。这些都是非常新鲜而且味道极佳的菜肴。
到达威海有几种方式:乘坐火车、飞机或汽车。
如果你选择乘坐火车前往威海,则需要考虑票价以及时间成本。从北京到威海需要约8小时,并且硬座票价约为200元人民币左右。
如果你选择乘坐飞机前往威海,则需要考虑机票价格和时间成本。从北京到威海的航班约为2小时,而机票价格在400元人民币左右。
最后,如果你选择乘坐汽车前往威海,则需要考虑时间成本和路况。从北京到威海的汽车大约需要10个小时,并且车票价格在200元人民币左右。
在威海旅游期间,住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住宿方式及其费用:
首先,五星级酒店是最昂贵的住宿方式。每晚房价可能超过1000元人民币。
其次,四星级酒店通常比五星级酒店便宜一些。每晚房价可能在500-800元人民币之间。
第三,在旺季期间或者节假日期间入住普通旅馆或客栈也是不错的选择。每晚房价大概在100-300元人民币之间。
以下是一些著名景点及其门票价格:
刘公岛:门票价格为150元人民币/人。
威海国际海洋公园:门票价格为120元人民币/人。
综上所述,如果你想前往威海旅游,需要提前预定酒店并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在景点选择方面,刘公岛和威海国际海洋公园是不容错过的地方。在住宿方面,四星级酒店或普通旅馆都是不错的选择。最后,在景点门票费用方面也需要提前做好预算。
总之,只要你仔细计划和准备,就可以在威海度过一个美好而难忘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