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威海旅游B

威海与韩国?中韩人才交流会在威海召开

威海旅游B 2024-03-20 3
威海与韩国?中韩人才交流会在威海召开摘要: 本文目录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荣成是个怎么样的城市威海为什么发展不起来一、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首批10所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是山东省制造业紧缺...

本文目录

  1. 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2. 荣成是个怎么样的城市
  3. 威海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一、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首批10所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是山东省制造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把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到威海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威海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

威海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在威海广播电视大学、威海教育学院和威海市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学院正式成立。威海市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原名威海市技工学校。1995年升格为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2003年更名为威海市技术学院。2004年5月,威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威海职业学院和威海市技术学院正式合并。学院占地20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9亿元。拥有院内实验、实训室67个,大型实训车间2个,校办工厂1处;计算机实验室22个,语音室7个,多媒体教室18个;馆藏图书31.05万册,电子图书46万册;建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校园网络,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了50多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学院设置了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艺术设计系、经济管理系、应用外语系、酒店与旅游管理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等9个系和成人教育教学部、技工教育教学部、中专教育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等4部及相关行政处室共21个部门,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软件技术、通信技术、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业设计、船舶工程技术、商务英语、应用韩语、商务日语、装潢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音乐教育、广告设计与制作、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与统计核算、旅游管理、餐饮管理与服务、烹饪工艺与营养、文秘、生化制药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报关与国际货运、电脑艺术设计、图形图像制作、法律等41个专业。在校学生达到14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2200人,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2400人。全院在编人员902人,其中教职工687人,企业职工215人。专任教师478人,其中高级职称的190人,“双师”素质教师114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87人。

几年来,在威海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省劳动厅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实力日渐增强。2004年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获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等级。在全省高校创建标准化学生公寓评估,学院9栋学生公寓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化公寓标准,这也是全省首家高职院校获此殊荣。2005年,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首批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被山东省经贸委确定为山东省制造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达到优秀等级。

根据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教学规律,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我们对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科学定位,提出了“以高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为主,职业岗位技能培训、成人高等教育共同发展,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地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办学思路,坚持“社会需要什么岗位,就设置什么专业;社会需要什么技能,就开设什么课程;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学生”的办学指导思想,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初步确立了集职业教育、岗位培训、远程开放教育为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和人才意识。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程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通过学科间互相渗透融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狠抓了教学常规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注重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建立了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确保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面向市场,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函授专、本科教育,先后有近万人取得成人教育学历;充分发挥培训职能,开展了计算机、普通话、职业资格证书等多项培训工作,共培训20多万人。学院十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工作,成立了高职教育研究所,创办了威海职业学院学报—《威海科学导刊》。教师年均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和参编省部级规划教材45部。

根据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我们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威海市确定的运输设备、电子信息、机电工程、轻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五大主体产业群对人才的需要,以为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急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已任,科学设置专业,调重调硬工程类专业的比重。在目前学院设置的41个专业中,与五大产业群相匹配的专业如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船舶工程技术等工程类专业占到专业总数的70%,并根据制造业基地建设对人才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按照“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思路,以现代制造技术和应用性强的专业为重点,打造一批品牌专业,初步形成了外向化、技术化、应用化、地方化的鲜明特色。

围绕办学定位和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我们出台了《2003-2010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全面实施以“稳定、培养、引进、借智”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工程。加快了提高教师素质、提升专业教师层次的步伐。出台了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和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广招人才。近两年,共引进高层次专家、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等各类人才近200人。同时,注重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实施了百人培训工程,选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有200多名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或到企业学习锻炼。制定优惠政策,为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教育提供方便,目前有87名教师获得了硕士学位,另有42名教师在读硕士学位。

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购置教学实训设备,初步建起了拥有67个实训室,2个实训车间的职业技能训练中心;装备计算机室22个,2276台微机;语音室7个,座位 400个;多媒体教室18个,座位3031个;一次性购置图书15多万册,馆藏图书总数达到31.05万册;投资1300多万元建设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校园网络。同时,我们积极走产学合作的道路,创新产学合作的形式,与北京FUNUC、广州数控、华东数控、天润曲轴等企业合作建立了5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并通过多种形式吸引企业捐赠了价值1100多万元的实训设备。学院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按照“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兼顾一般、协调发展”的原则研究、论证了我院的实践教学设施规划与建设工作,已着手对数控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等6大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规划和建设,数控技术实践教学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并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通过“学训交替”方式,根据社会、行业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更好地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的“0+1”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顶岗工作的目标。成立了威海职业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与企业合作开展管理岗位和岗位技能等各种类型的在职在岗培训,实行了毕业证书与技能证书并重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威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储备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人才。

学院招生呈快速增长趋势。2003年面向全省招生,2004年面向全国10个省招生。2005年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14个省,共招生近5000人。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我院学历教育资质的优势,努力扩大成人教育规模,成人学历教育学员总人数3000人。做好就业教育、就业指导和毕业生推荐工作,提高就业质量。建立健全了“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把就业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工作中。近二年来,新生报到率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8%。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先导,努力建设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我们从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研究提出了“修德强能、严谨精细、经世致用”的校园精神,以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为重点全面提升师生员工的文化品位,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了大学生艺术社团,经常举办读书演讲、作品展示、技能比赛和文体联欢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们下大力气狠抓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实行教育引导、学生自治和严格管理三管齐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办学资格。近几年,学院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办学机构,多次进行学术合作交流。与韩国岭南大学、新罗大学、日本东京外语专门学校、韩国湖西大学、美国亚洲教育集团等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书,并进行经常性的中韩学生交流活动。

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结合实际工作,着眼于学院整体发展,认真查找了我院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整改。注重党组织建设,建立了基层党支部,积极开展了基层党支部建设活动,年发展党员100人,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进性得到加强。加强了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出台了《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使全体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有了很大转变;加强了干部队伍廉政建设,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体察民情,严格自律;重视学院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团结一心,对学院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较好地解决了学院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驾驭全局的能力。

学院建有现代化的后勤服务设施,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的工作思路,树立“大后勤、大服务”的意识,高标准地做好后勤服务和管理工作。对食堂餐厅实行“星级”酒店餐厅管理,对学生公寓实行标准化管理,对校园内外环境和邮政、银行等实行契约式管理,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成立了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对校办产业进行总体规划、指导,提出双功能定位、产学研互动的发展思路,加快了校办产业改革创新的步伐,启动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立足威海市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结合威海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规范办学程序,提高办学质量,注重内涵发展。力争用2-3年的时间,使威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教学、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把威海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二、荣成是个怎么样的城市

1、荣成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500公里,与韩国隔海相望。荣成古称“朝舞之地”。这里风景秀丽,人烟阜盛,秦皇汉武也曾来此观海祀日。

2、荣成属于丘陵地貌,在这绵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大小72个岛屿,十个海湾和天然海水浴场。拥有林、海、湾、滩、岛等天然资源,被誉为中国的好望角和爱琴海。

3、荣成属于海洋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度,夏季平均为26度,东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市区黑松环抱,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2至3万个,空气清新宜人。荣成是东向海,夏不潮冬不燥,空气润而不湿。被联合国多次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4、荣成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两个4A级景区-成山头和赤山法华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嘴白鹭繁殖地-海驴岛。世界上最大的大天鹅越冬栖息地-天鹅湖、全真教的发祥地-九顶铁槎山、中国首个城市湿地公园-桑沟湾湿地公园以及渔村画村花村等数百个景区。荣成是名副其实的美景遍布,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旅游。

5、荣成拥有国家一类海水水质,出产的海鲜格外鲜美。人们尽享海鲜盛宴,各种鲜活的鱼虾贝类,螃蟹,海参,鲍鱼等海产品在荣成司空见惯。由于荣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使得这里的水果像黄桃、砂梨、草莓、石榴、无花果、大樱桃等,味道也格外的甜美。

6、荣成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是十分发达的。荣成拥有两大国家A级港口龙眼港和石岛港,每天都有发往全国韩国日本及世界各地的客货轮。荣成距离威海机场仅半个小时的车程,构建了国内外的空中快速走廊。荣成是高铁始发地,通过轻轨的联通,荣成与全国各大城市的距离就大大缩短。现在每天都有数十对动车组从荣成出发前往北京、上海、济南等地。

7、荣成是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海洋城市,经济实力连续多年名列山东省首位和百强县前茅。荣成是一个沿海开放城市和海洋经济大市。一个城市的规划发展决定了其投资价值的可行性。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圈获批,它也是十二五规划首个获批的国家级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圈是以山东半岛6个城市组成3个组团,而在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荣成共有7个项目列入其中,成为列入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项目最多的县级市。2015年5月中韩双方领导人正式签署协议成立中韩自贸区,荣成为首个示范区。荣成市政府斥巨资在车站商圈建立了首个中韩边贸城,荣成成为中韩边贸产品的采购集散地,这也毕将带动荣成的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

8、市政规划还针对荣成现况,已基本形成以观光、度假旅游产品为核心,以宗教旅游、民俗体验旅游为补充的产品体系,以自然和海为背景,建设“五S”型(阳光、沙滩、大海、海鲜、体育)国际知名滨海旅游度假城市;链接青烟威旅游网络,做足中韩自贸区先行区的文章,争取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城市。

9、荣成市区东侧的海域是美丽的桑沟湾。桑沟湾是“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海南三亚的“亚龙湾”和台湾基隆的“野柳”,是山东省最开阔的海湾,面积为150平方公里,荣成美丽的国际海水浴场也坐落于此。这里的海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清澈透明无污染,这里出产的海鲜极其鲜美,很多国家级宴会上用到的贝壳类的产品大都出自这里。

10、荣成拥有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海洋、湿地。城市中心位置就是湿地公园。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护、调节河川径流和气候等方面。一是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二是调蓄径流洪水,补充地下水。三是调节区域气候和固定二氧化碳的含量。而城市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

三、威海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中国为什么不重点发展威海发展上海

为什么要重点发展威海而不发展港澳台上海深圳那些城市,说你的理由啊,威海的

威海市地理位置好,环境好,国家政策好,半岛海洋蓝色经济区,随着中韩自贸区的落实,威海的发展会更迅速。威海是个旅游,度假,宜居城市,适合居住,养老,不太适合年轻人创业,因为威海目前经济还是以低端制造业为主。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威海三面环海,为什么不如青岛发达?

历史原因,威海才发展几年,在一个就是排斥外地人,什么企业都是本地人优先,刚毕业的外地学生本来就人生地不熟,还被排斥,工资还低,钱少事多离家远

威海市现在重点发展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如果你的特长是这方面的话,那么恭喜你,你肯定能在这边立足的。如果是商业的话,这边人不是很多,商业也被几家本地企业垄断了,很难有啥发展。旅游业也已经很发达了,本身就是旅游城市,加上那么多的本地和山东的开发公司,也已经接近成熟了。你可以过来调研下,威海和北京上海还是有挺大差距的,说不丁你可以发现你有的优势和长处是在威海没竞争的,那么就容易赚钱。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威海是不是靠韩国发展起来的?如何发展的?急谢谢

近年来,威海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高速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之一。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27.1亿元。

威海拥有可供合作的良好工业基础。现已基本形成了以机械、电子、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为支柱,塑料、丝绸、医药、食品、工艺美术等行业为骨干的门类齐全的生产体系。主要定型产品2000多种,有700多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威海是中国地毯、钓鱼竿、小型木工机械的最大产地,是中国轮胎的第二大产地,也是中国农用运输车、汽车、连杆、浓缩果汁的主要生产基地。子午线轮胎、高速传真机、电子电话机、电脑软磁盘、终端显示器、高能蓄电池、高效节能灯及海洋生物制品等已成为威海市新兴的主导产业和产品。

威海市是山东省粮食基地和花生、水果、水产品重点产区。2001年粮食总产量94万吨,花生总产量24万吨,以苹果为主的果品总产量53万吨,水产品产量237万吨,水产品产量居中国地级市之首。

威海市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经贸关系,2001年,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3.9亿美元,其中出口16.1亿美元,商品涉及到15大类的500多个品种。

威海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整洁的环境,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人口居住城市,威海的养老服务业僵尸一个大市场,威海养老之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率先步入养老行业,领导威海养老服务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病危威海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红利!

威海市历年进出口总额单位:千万美元

外商在威投资发展迅速。截止2001年底,全市累计合同利用外资额37.4亿美元,实际使用额21.3亿美元,前来投资的客商主要来自韩国、香港、日本、美国、台湾、欧盟等49个国家和地区,一批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已来威投资。外商投资企业累计已达到2732家。

同样是沿海,为什么山窝窝的青岛烟台威海能发展,而莱州,海阳,日照却是穷地方?

相对而言莱州经济要比日照好,日照要比海阳好,国家投入经济是一个原因,其次是因为你说的这三个地方山比较多开发难度相对能大些

威海还有发展么高区我以离开5年回来后还不如从前

现在的发展往初村和经区那边去,高区基本是生活区,所以感觉上没什么发展,不过威海这样的发展目标本来也不是工业城市,大的企业比较少

威海买房经区还是环翠区有发展前景

环翠区属于老城区,经区属于开发区。受地域所限,环翠区已经没有多少闲置土地可供开发的了,但像经区这样的新兴城区不一样,只要资金到位,想发展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威海市南海新区现在发展的怎么样啊??

威海与韩国?中韩人才交流会在威海召开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威海旅游B本文地址:http://www.pdsd.cn/weihai/post/29061.html发布于 2024-03-2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威海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