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威海旅游能火几年
五年。根据城市大发现查询显示,2023年,威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夏季旅游热潮,吸引着大量游客蜂拥而至。威海在最艰难的三年实现了涅槃式的转型,游客们对威海的环境、气候、人文以及物价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美。五一假期期间,威海旅游业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势头,在未来五年会逐年升高,2023年客运总量达到82.95万人次,同比增长百分之1416.5。威海的旅游旺季通常集中在7、8、9三个月,期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二、威海十大景点排行榜
威海十大景点排名榜分别是:威海华夏城景区、刘公岛、威海赤山风景区、仙姑顶、环翠楼公园、海源公园、火炬八街、威海国际浴场、新威附路、鸡鸣岛。
是由华夏集团规划投资建设的“华夏城”项目的中心区域。华夏城项目总占地16.28平方公里,规划有东方文化区、服务中心区、黄金小镇、养生区、世外桃源、红色圣地、健康运动区、冒险山、VIP区、民俗风情区等功能区。
刘公岛上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汉代刘公、刘母的动人故事。既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等大量文物古迹,还有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欧式建筑。
赤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石岛地区,山因石赤而得名。山海相连,以“英雄”“禅道”“海韵”“圣境”而著称。世界最大的铜铸神像,中国第一海神像——赤山明神便坐落于此。
仙姑顶奇峰耸立,怪石嶙峋,遍布奇花异草,景色迷人。登至极峰心旷神怡,东瞰大海及刘公岛,北眺全市景色尽收眼底,西望翠绿青山及渤海湾。浓厚的天然佳境造就的旅游胜地,加上神奇的传说,简直美不胜收。
环翠楼公园位于威海市奈古山东麓,依山而建,景色秀丽,始建于1931年,1981年正式命名为环翠楼公园。
海源公园集历史、文化、风景于一体,有必打卡的合庆码头和一战华工纪念馆,合庆码头在海源公园的中段位置,每天都有来来往往的渔船,场面很是壮观,下午三四点来的时候还可以买到新鲜的海鲜。
火遍朋友圈的火炬八街,因为与动漫《灌篮高手》里的经典场景高度相似,有日本镰仓街道的既视感,也被称为“威海小镰仓”,凭借极高的颜值和出片率成为网友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
威海国际海水浴场位于威海高区,与刘公岛、成山头并称为威海三大景区,海岸线长2.8公里,总面积48万平方米,是全国十大重点海水浴场之一,浴场滩缓沙细无杂质,水质轻柔干净。
新威附路隐匿于海滨北路与新威路之间,道路两侧巨大的法桐遮天蔽日,仿佛可以过滤掉繁华路段的喧嚣。沿街两侧开满服饰店、甜品店、咖啡店、花店、酒吧等文艺小店,颇有艺术气息。
因作为大型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拍摄地点,这座原生态小岛才被更多人所熟识。岛上的村子并不大,这里没有高楼大厦的遮挡,没有喧嚣拥挤的人潮,只能看见海草房低矮延绵,保留着最原始质朴的胶东渔家特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威海华夏城
三、威海的面积是多大
威海市简介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环翠区,总面积5436平方公里,总人口246。22万。其中市区面积731平方公里,人口49。6万。历史沿革约在7000多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公元1398年,明朝在这里设卫屯兵,称“威海卫”。 1898年,被英国租借。1930年10月收回,设威海卫行政区。1945年设威海卫市,建国后改称为威海市。198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升为地级市。地理特点这里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相对,西与内陆相接,南可由海上连接东南亚,北与辽东半岛相望,素有“京津的钥匙与门户”之称,为我国距干果最近的地方,是我国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和北方对外经贸的出口和通道。气候环境威海市位于东经121°11′~122°42′,北纬36°41′~37°35′之间,恰好处在我国南北平分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山林的调节作用,使这里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2。7°C,平均降水量900多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市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大气质量、水质和噪音等环境质量指标达到了国家标准,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也是旅游、避暑、疗养的好地方。物产资源全市海岸线长达1000公里,约占山东省的1/3,是我国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盛产对虾、海参、鲍鱼、贝类、藻类及各种经济鱼等300多种海产品;这里还是山东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花生、水果重点产区。“胶东大花生”、“威海苹果”、“荣成黄桃”、“乳山阳梨”等土特产品驰名中外。地下矿藏品种较多,已探明可供开采的有金、铁、铜、锌等30多种。威海的花岗石储量大、石质好,“石岛红”、“文登白”、“乳山黑”花岗石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比1987年增长7。5倍,年均递增21。5%;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26。8亿元,比上年增长9。6%,比1987年增长15。7倍,年均递增29。2%。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由1988年的4。 8%提高到1998年的7。4%,总量在全省17个地市中的位次由第12位上升到第6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12项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值,威海市有6项占全省第一位,5项占第二位。(一)农村经济全市现有农业人口166。6万,耕地17。2万公顷。去年粮食总产量127。3万吨,花生总产27。2万吨。有林地面积2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2%,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提前达到省‘八五’绿化标准第一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果园面积4万公顷,果品总产量达80。 1万吨。拥有农机总动力262。7万千瓦。浅海滩涂300万亩,其中已开发200多万亩。1998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21万吨,增长5。2%,水产业总产值达211亿元,连续多年保持了在全国地级市中双居榜首的地位。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923。 2亿元,增长17。2%;实现利税83。8亿元,增长18%。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97。2亿元,增长17。4%。(二)工业生产我市现已形成了以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纺织、建材等行业为支柱,以塑料、丝绸、钟表、医药、食品、工艺美术等行业为骨干的门类较为齐全的生产体系,拥有限额以上工业企业1200多家,主要定型产品2000多种。威海是全国地毯、钓鱼竿、小型木工机床的最大产地,是全国轮胎的第二大产地,医用高分子制品、皮革制品、程控交换机、农用运输车、果汁加工等在全国也有较大影响,高速传真机、印刷机械、节能电机、系列光纤电缆、彩色显___器、电脑软磁盘以及布鞋、刺绣、丝绸等产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1998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054。3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限额以上工业完成产值791。5亿元,增长16。7%;限额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收入达555。6亿元,增长14。7%;实现利税62。9亿元,增长10。4%;工业品出口交货值达到143亿元,增长13。 8%;当年完成技改投入46。5亿元,增长10。1%,实现了速度、效益、创汇、后劲的同步增长。(三)对外开放威海是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依托的区位优势、以雄厚的工业基础为依托的加工优势、以完善的外贸体系为依托的出口优势、以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和便捷服务为依托的环境优势,为威海走向世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借助这些优势,全市上下正在构筑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大开放格局。1998年,我们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对外经贸工作仍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市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49家,累计开业外商投资企业1088家;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累计达到13。 7亿美元;三资企业当年完成产值252。7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和1。1%。目前全市已建立起花生、果品、水产、畜牧、石材等10大出口生产基地;出口产品有5大类、380多个品种,销往60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全市进出口总值达到24。 3亿美元,其中,出口18亿美元,比上年略有增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了新的进展,年末在外劳务人数达到3332人,实现营业额3752。7万美元,均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国际交流日趋活跃,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与英国彻特纳姆市、日本宇部市、韩国丽水市、美国圣塔巴巴拉市等6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建成投产工业企业240家;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建成投产工业企业189家。目前两区已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龙头。
四、威海是旅游城市吗
威海是一座位于中日韩核心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海曾经的英国殖民地城市,也是中日韩自贸核心以及重要的港口城市,所以旅游只是威海各项产业之一,而威海的海水是可以与爱琴海比美的,而威海的沙滩也特色各异数量众多,威海还有很多英国殖民时期的老洋房以及中外名人故居,比如甲午海战旧址、北洋水师旧址、英国前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故居、末代皇帝溥仪的英国老师庄士敦故居、香港前特首梁振英故居、邓世昌、戚继光、丁汝昌、谷牧等等名人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