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青岛市市南区的历史
1、市南区建置始自德国侵占青岛时期,所辖区域却有较长的历史,早就汇入了青岛历史的主流。从明初以来,一直以优越的区域优势在政治、军事、商贸、旅游、居住诸领域居统领地位。
2、元末明初,倭寇时常侵扰中国沿海地区,山东的登、莱二州屡遭其害。从明洪武二年(1369)至洪武七年(1374),倭寇先后6次袭掠胶州湾,烧杀抢掠,曾造成一时“舟楫不通”。针对这种外患,明朝初年在沿海地区设立卫、所,以加强沿海防御。
3、洪武二十一年(1388)在即墨县东海边筑城设防建鳌山卫,下辖浮山所(全称:浮山备御千户所)、雄崖所。“所”的规模比“县”大,州府级,由“千户”(正五品)掌管。
4、今市南区辖区中心的浮山所从洪武二十一年(1388)立所到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裁所,这360年之间,作为海防军事重镇,一直在今青岛市内四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及城阳区、崂山区西部这个大范围内设寨设墩设堡驻兵布防。
5、有了浮山所等卫、所作为军事安全屏障,部分内地(据传多是云南、贵州、山西)人才放心地迁移来到胶州湾东畔定居。从明朝永乐以后,在莱州府即墨县以南、崂山以西一带聚集了大批定居移民,今市南区范围就陆续建了上青岛村、下青岛村、会前、小泥洼、小湛山、大湛山、田家村、大尧、逍遥、张家庄(后改名为亢家庄)、丁家庄、辛家庄。偏樊海陬出现了生机。人们在农耕的同时,也把创业的眼光投向大海。明成化三年(1467),在青岛口北岸立建天妃宫(后改称天后宫),每年农历正月在这里祭拜,以求海上打渔商旅平安。
6、明朝嘉靖年间,王士性《广志绎》一书中有“青岛”一词,作为一个小岛的名字首次出现于文献中。青岛旅游团
7、明朝万历六年(1578)即墨知县许铤上书朝廷,提出开放海上运输,后获准在县境内开放了青岛口(即今市南区域内,天后宫前,栈桥东),青岛口海运贸易日趋活跃,通商闽、浙、苏、淮。
8、清朝康熙时期,进一步加强海防。据浮山所内西北庙群和关帝庙内记载,清朝初年,本应由“千总”职级(正六品)任军事长官的浮山所统由“守备”职级(正五品)担任。清雍正二年,撤浮山所守备,改设千总。时任浮山所千总的闫文彬还兼管大嵩卫(今海阳市)事务。
9、雍正十二年,朝廷裁卫、所,浮山所改为浮山巡检司,负责原浮山所军事控制范围的治安、民事,章大用从浙江派来任首任巡检。浮山巡检司的职能直到光绪年间撤销。
10、清雍正十三年(1735)以后,青岛口及其它海口的海运贸易较前活跃,青岛口日渐繁荣,“旅客商人云集于此”。今宽敞的大学路西端当时是连通青岛口的青岛河,海运船只乘潮驶入沿河停泊,沿河一条街有客栈、酒馆等建筑。
11、清同治二年(1863),烟台港正式对外开放,这给胶州湾诸港如青岛口等港口的传统贸易秩序带来重要影响,随后青岛口建立了电报房、邮政局,出现了更多的商店和手工业作坊,今市南区中西部当时成为旅客、商人云集之地。同治十三年(1874),为重修青岛口的天后宫捐资的商号就有几十家。
12、清光绪十七年(1891),朝廷在青岛口沿海大街设总兵衙门。登州总兵章高元在下青岛村东畔建总兵府(俗称老衙门,今人民会堂址),筑军营、炮台,建栈桥码头,青岛口(今市南区西部沿海地域)一带商旅云集,逐渐形成初具规模的市镇。据胡存约所著《海云堂随记》记载,总兵衙门规模大于县衙门。是为青岛建置之始。青岛口到1896年有商号71家,包括旅店、成衣、油坊、鞋帽店、纱布绸店、杂货店、酒馆、饭铺……沿河街上的杂货店“代写船票”,即代售船票。
13、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1900年6月胶澳总督将租界分为内界、外界,内界称青岛区,包括青岛、大鲍岛、小泥洼、孟家沟、小鲍岛、杨家村、台东镇、扫帚滩、会前9个小区;其余为外界,称李村区,辖村庄274个。其中青岛区大部和台东区南部位于今市南区。1910年将内界原9个小区合并为青岛、大鲍岛、台东镇、台西镇4个区。
14、1897年在德国胶澳当局制定的青岛第一个城市规划中,市区选址于青岛西南海岸与山丘之间较平坦的地段,正当胶州湾入口。南面是青岛湾,由西侧伸入海中的团岛和汇泉角控制湾口,这个范围正是今市南区辖区的大部分和今市北区一部分,更是青岛风光最秀美处。新市区被命名为“青岛”。青岛作为一个城市政区的名称首次出现于记载。德国占领者在这个范围构筑了行政机关、经济贸易区、别墅和浴场区,以为他们行政、游乐之用。
15、至1913年,青岛市区华籍人口已达161140人,初步接近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数量,各项城市设施逐渐齐全,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城市风貌,步入当时中国重要城市行列。青岛旅游点
16、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将占领区划分为青岛区和李村区,今市南区位于青岛区。
17、从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至1949年6月2日,由于青岛接连遭遇侵略者掠夺、奴役、军阀压榨、官僚资本的独占和控制,城市发展步履艰难。只是在1931年12月16日东北海军司令沈鸿烈兼任青岛市市长以后,尽管青岛经济仍被外国资本主要是日本资本所左右,但由于青岛离战乱地区较远,社会局面相对稳定,青岛市政当局注重提倡国货运动,市政建设、港口建设和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等有一定发展。在当时的位于市中心第二区(今市南区辖区内)的第四公园处(今老舍公园,安徽路)建立了银行中心,新建、扩建了市礼堂、栈桥,1933年在新建的汇泉体育场举办了规模较大的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
18、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青岛以警察区划为市南、市北、台东、四沧、李村、夏庄、海西7区。以保甲区划为12个区(其中市区4个、乡区8个),市区包括市南、市北、台东、台西4个区。
19、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以后,市南区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改革开放,东部开发,迎办奥运,使市南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社区建设不断深入,科教兴区战略全面实施,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健全。
二、青岛值得去的商店
青岛是山东省内有名的旅游景点,游玩山东省青岛市,除了美景美食,最重要的就是购物了。想去青岛购物,推荐三家比较文艺的创意小店,分别为千遇千寻旅行馆、良友书坊和斑驳时光。这些店面的环境很好,而且东西很齐全,可尝试游玩。
千遇千寻旅行馆是一家很文艺的店,东西很全。还没进门,你就会被门口两个可爱的胡桃夹子吸引,就像是两个木头士兵在守卫着这座“城堡”。店面是蓝色的,看到店名很容易联想到宫崎骏的那部动画《千与千寻》,里面也有很多蓝色大海和天空的画面。里面的纪念品价格有点小贵,不过这里面的小物都很精致,特别适合作为自己收藏的纪念品或是送给别人的礼物,让人超级心动。它是一个手信店,买一些纪念品带回去给朋友,门口可以随意拍照,店里面有水果茶,啤酒酥一类的小食可以试吃,还有手链,明信片一些纪念品可以买。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77号丁(近天主教堂)
交通:乘坐218路空调、隧道3路到达中山路站下
在以一个无可复制的空间,传递一份生动的现代文化生活。空间置于百年哥特式双塔建筑的构造中,被时间包浆过的粗朴椽木、镶嵌于高处的窗牖、磨损多痕的老地板、吱呀斑驳的旋梯……流淌着专属于百年青岛老城的洋气与雅致,文艺与闲适。在这里,可以阅读书籍,可以欣赏艺术,可以喝咖啡,可以吃简餐,可以参加各种沙龙活动。对于青岛这座年轻的城市而言,文化之路仍然很长。而这座海边老建筑所焕发的人文之光,或许,正是一个新的起点。距离邮政博物馆很近,栈桥和海边的距离也不远。一边是阅读的空间,一边是画廊展示。建筑本身也是很有特点。
地址:市南区安徽路5号(原邮电博物馆东门)
交通:乘坐6、25、26、202路环线、223、304、307路等公交到达青岛路站下
它是一家简洁明亮的杂货店,藏在老城区的一条巷子里,有点闹中取静的意味,还需要你花点心思去寻。这边离海边只用十分钟的步行时间,因而大可以在海边悠闲地漫步完,再来这间小店淘淘自己喜爱的小物件。这里每一件小物都是那么精致,充满了小心思,让人忍不住想要把它们统统带走。小店收藏了许多迷人的明信片,并且还提供慢递服务。花几分钟的时间,为朋友手写一张明信片吧。青岛旅游集团
交通:乘坐218路空调、隧道3路到达中山路站下
三、暑假旅游有哪些好去处
1、暑假有哪些好去处?作为一个资深旅行游客,对于旅游有一种浑然而成的吸引力,特别是我们祖国的大好山河,更是痴迷不已,而且对于我们很多放暑假的小伙伴们,如果选择外出旅游,我可以推荐各位小伙伴们去参加这几个地方,非常具有特色和值得一走。
2、第一个就是丽江古城,这是一座充满人文主义和充满古典色彩的城市,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锦绣河山都是充满了很多浪漫的故事和具有特色的理由都市,吸引无数闻名而来的游客,我是推荐各位小伙伴去看下丽江的泸沽湖,天在湖里,还是湖在天上,身在人间,还是转身天堂,这是一个令人恍惚的地方,仿佛是躺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颗眼泪。
3、第二个就是成都,哪一首成都歌曲唱起整个成都的特色和风景,对于无数游客来说,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随处可见的美食,火辣辣的川菜,直流口水的火锅,都是让无数小伙伴,流连忘返,乐不思蜀,非常具有特色的宽窄巷子、武侯祠、锦里、杜甫草堂都值得一去,而且对于暑假的小伙伴可以在这里真正感受到人杰地灵的文化圣地,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4、第三个就是厦门,这个被誉为艳遇之都的大城市,每天每夜都发生多少浪漫爱情故事,吹着文怡的海风,牵着另一伴的手,游走在天地之间,在老街上找个小店坐下,尝尝那些有故事的美食,在杂而不乱的杂货店里寻找属于你的小物件。一切都是那么的悠然自得。
5、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欢迎点赞留言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