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青岛在地震带上吗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辽宁的铁岭、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5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青岛旅游免费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二、青岛是否处在地震带上
1、五大区之一: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2、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
3、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4、地震带就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震中密集,在带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带常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全球最大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横贯欧亚的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是全球六大板块间的接触带,其他的地震带与扩张的洋脊、转换断层、大陆裂谷或大断裂带有关。
5、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内发生约占全球85%的浅源地震,全部的中深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其他地震带只有浅源地震,一般来说地震频度和强度均较弱。
6、地震带内的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显著活动和相对平静交替存在,一定时期后又重复出现。各地震带的重复期从几十年到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
三、你们知道青岛为什么不地震吗
据介绍,青岛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地震以小微震为主,2019年青岛行政区域共发生地震6次,分别为2月26日田横岛附近海域M1.4级,3月19日城阳区M0.1级,4月9日即墨海域M0.8级,6月11日莱西姜山镇M1.0级,6月19日莱阳莱西交界M0.8级,11月13日平度同和街道M2.1级。
2020年青岛行政区域共发生地震4次,为2月21日莱阳莱西交界M1.4级,4月24日西海岸新区M0.9级,4月27日即墨近海M0.8级,4月28日平度兰底镇M0.5级。
“青岛历史地震比较少,最大地震是1506年即墨鳌山卫发生的4.7级地震,时间较近的为2003年6月5日崂山王哥庄发生4.2级地震。但青岛市仍存在发生中等强度地震的可能。
”专家介绍,青岛市地质构造较复杂,被北东向郯庐强震活动带、北西向燕山-渤海强震活动带和北东向南黄海强震活动带环绕,北东向牟平-即墨中强地震带贯穿。青岛大连旅游
1668年7月25日位于郯庐地震带的郯城发生8.5级地震,对当时的青岛破坏烈度达8度之强,即墨、胶州、平度、胶南等地死亡数百人。
“自救互救是有效应对破坏性地震的关键,事实表明在地震应急中获生的绝大多数人员靠的是自救互救。”现在办公楼和住宅楼多为高层建筑,震时应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室内避震条件好的。
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凡是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建设、验收的建筑,均能有效抗御相关地震。避震位置至关重要。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结实的家具下和承重墙根都可作为临时避震场所,最好找屋内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地方(如厕所)或金属管道密集的地方。
不能滞留在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更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电梯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灾。
目前,青岛全市共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40处。包括市南区八大峡广场、市北区海琴广场、李沧区文化公园、沧口公园、青岛西海岸新区市民文化广场、城阳区世纪公园、即墨区墨河公园、崂山区国信体育中心、莱西市体育中心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四、青岛属不属于地震带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五、青岛有震感吗
地震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构造地震是由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破坏力也最大。
青岛有过地震,但都是小地震,没有发生过6.0级以上的大地震。由于青岛特殊的位置,在郯庐强震带、燕海强震带和南强震带的环绕之中,但是这三个强震带都是单向突起,所以地震发生的次数并不多。
虽然青岛周围的地震带相对较少,但是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地震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地震防护知识来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带来的风险。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
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强烈地震过后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较小的余震。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在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
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六、青岛是否有过地震
1、青岛在1957年有过一次强烈地震,引起的海啸吞没了前海栈桥和西镇一部分,不过损失不严重,因为当时青岛老城区发达的地下排水系统迅速的将涌进的海水排出
2、青岛地区地下是花岗岩结构,地层坚固,地质稳定,所以发生地震的概率很小,即使发生,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这点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