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青岛旅游A

青岛旅游的历史背景,青岛旅游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青岛旅游A 2024-05-14 3
青岛旅游的历史背景,青岛旅游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摘要: 本文目录青岛纺织业历史的由来是什么...

本文目录

青岛旅游的历史背景,青岛旅游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 青岛纺织业历史的由来是什么
  2. 青岛的旅游特色
  3. 青岛旅游的特点和风俗

一、青岛纺织业历史的由来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纺织工业发展迅速,仅棉纺厂纱锭规模就近50万枚)

青岛纺织业发端于1902年,是青岛市的母亲工业和中国最早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青岛纺织为推动青岛的城市化进程、哺育岛城的工商业以及推动全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青岛市的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形象的培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九世纪末,青岛曾有过不成规模的纺织手工作坊和染坊。1902年,德国和我国合资企业“德华缫丝厂”的创立以及1916年至1936年间陆续建立的8个日资纱厂,逐步使青岛的机器动力纺织形成规模,成为我国最早的纺织产业基地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在武力侵占青岛的同时,加剧了对青岛经济的侵略和掠夺,掠夺手段由商品输出发展为资本输出,投资重点放在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纺织工业上,仅1916年至1926年10年间,就先后在胶济铁路青岛四方站至沧口站沿线建立了内外棉纱厂(国棉二厂前身)、大康纱厂(国棉一厂前身)、宝来纱厂(国棉九厂前身)、富士纱厂(第二毛纺织厂前身)、隆兴纱厂(国棉三厂前身)、钟渊纱厂(国棉六厂前身)等大型纱厂以及铃木丝厂(青岛印染厂前身)。1935至1936年两年间,又在沧口建起“上海纺绩株式会社青岛分工场”(国棉五厂前身)、“丰田纱厂第一厂”(国棉四厂前身)。这么大规模而且速度这么快的资本掠夺在世界纺织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青岛9个纱厂的工人已达33300多人,成为青岛产业工人的核心力量。

青岛纺织工人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榨,最终他们以产业工人的主体身份登上青岛工人运动的舞台。其间,青岛各纱厂工人除以消极怠工、破坏设备等手段进行反抗和斗争外,还多次举行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同盟大罢工(仅1925年就连续举行过3次反日同盟大罢工)旅游青岛。支持张学良、杨虎城逼蒋(介石)抗日的爱国行动。声讨国民党军队勾结帝国主义进攻围剿革命根据地。支持红军和苏维埃政权等。青岛纺织工人在斗争中表现出的强烈爱国精神、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带动了青岛产业工人反帝、反封建、反官僚的斗争,成为青岛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1946年1月2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分公司成立。该公司是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背景下,由国民政府财政院院长宋子文提议而建。经过紧张的筹备,1月13日,出任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分公司总经理的范澄川调集70余人由重庆飞抵青岛,在茌平路1号(现馆陶路3号)组建中纺公司青岛分公司。1月25日,接管大康、内外棉、隆兴、丰田、上海、公大、宝来、富士、同兴9个日资纱厂,并分别改名为中纺第一至九棉纺织厂。共有纱锭443504枚、线锭58848枚、布机6830台,除生产民用棉纺织品外,还担负“军工”任务,生产军布军纱。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中纺青岛分公司。此时,青岛纺织业仅国营企业就拥有纱锭389074枚、线锭40216枚、织布机8064台,规模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为恢复战后经济、建设新中国,青岛纺织企业在广大工人的努力下,仅用10多天时间就全部恢复了生产。

1951年,中纺公司青岛分公司更名为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以“中纺”命名的各棉纺织厂也随之改称国营青岛第一至第八棉纺织厂,印染厂和针织厂亦改称国营青岛印染厂和国营青岛针织厂。此时,青岛分局所属国营企业19家、私营480家,拥有纱锭41.8万枚、布机13131台。

1953年,青岛纺织管理局成立。到1957年,辖有棉纺织企业9家、棉织厂32家、印染企业15家、针织复制厂9家。年总产值5.4亿元,年利润6369万元,税金4818万元。

1958年12月,山东省纺织工业厅成立,青岛纺织管理局与青岛市染织局合并为青岛市纺织工业局。1962年3月,青岛市纺织工业局和山东省纺织工业厅合并成立山东纺织工业管理局,并将山东纺织工业管理局设在青岛。到1965年底,青岛纺织生产棉纱达到37.99万件,生产棉布2.95亿米。年总产值6.62亿元,年利润1.29亿元。

1970年,青岛市纺织工业局恢复成立。到1975年末,青岛纺织纱锭达到43.2万枚,布机10236台,线锭106657枚,毛纺锭1660枚。年产棉纱44.37万件,棉布3.033亿米,印染布2.28亿米,毛毯1.06万条。年总产值8.89亿元,年利润1.11亿元。

1984年7月,青岛市纺织工业局改称青岛市纺织工业总公司。1987年9月,青岛服装公司划归青岛市纺织总公司领导。至此,青岛纺织工业总公司有纱锭47.7万枚,布机0.95万台。年总产值20.26亿元,利税2.45亿元。

(1994年,青岛国棉五厂装备国际水平的大提花织机)

1995年4月,青岛市纺织工业总公司转体为资产经营公司,更名为青岛市纺织总公司。

2002年11月,为加快青岛市纺织总公司的职能转换,青岛新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自此,青岛市纺织总公司和青纺联控股集团分别作为“稳定平台”和“发展平台”,携手并进,共谋发展。

(2007年成立的青纺联银龙纺织有限公司装备的国际先进大提花织机)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各行各业开展的“红五月”劳动竞赛中,青岛国棉六厂值车工郝建秀创造“郝建秀工作法”被作为新中国纺织行业第一个科学工作法在全国纺织行业推广。紧接着,青岛纺织又创立了“五一织布工作法”和“五三保全工作法”,这对解放初期青岛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全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青岛纺织,无论是生产规模、技术装备、管理体制、技术力量,还是产品质量、产值、上缴利税以及产品出口,在全国纺织工业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赢得了“上(海)青(岛)天(津)”美誉。

六七十年代,青岛纺织向国外及国内各纺织行业输送了大批干部和技术骨干,先后支援过越南、圭亚那、柬埔寨、巴基斯坦、尼日利亚、赞比亚等国家纺织工业的建设,支援过北京、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古、新疆等地新建的棉纺厂。同时还在山东枣庄、平阴、德州、滨州、蒙阴、济宁、临清、诸城、临沂、惠民、菏泽等地先后建设了15个分厂。

至1995年底,青岛纺织为国家累计创造产值近400亿元,上缴利税100亿元。

“十一五”以来,青岛市纺织总公司依托青纺联控股集团作为百年纺织的传承主体和发展平台,实施了调整重组、转型升级战略,初步构建起以纺织为主业、棉纺为核心产业、产学研相结合、工贸一体、产业链配套完整的专业化公司,主要产业有棉纺、印染、针织服装、国际贸易,并涉及海内外投资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等领域。国内控参股企业三十余家。现拥有棉纺26万锭、无梭织机1600台,年产各类印染布1亿米青岛附近旅游。主要产品有各类功能性、差别化纱线,高品质的人棉、天丝、莫代尔、纯棉系列高中档服装面料,各类花色布以及风靡非洲的“凤凰”牌真蜡仿印花布系列等。已成功在非洲赞比亚和亚洲柬埔寨实施了战略投资项目,海外市场网络也已涵盖亚洲、非洲、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有海外机构。年营业收入50余亿元,成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竞争力500强和全国棉纺色织业排行榜领先企业。

该公司致力于新材料应用,产品大量采用天丝、莫代尔、有机棉、竹纤维、绢丝、羊毛、维劳夫特、圣麻纤维、吸湿排汗纤维、牛奶纤维、腈纶纤维、甲壳素纤维、大豆纤维、珍珠纤维等绿色环保系列纤维和抗静电、导电及阻燃等特色纤维,成为诸多世界著名材料开发商、生产商的战略伙伴。致力于新工艺创新,通过对纺织品功能优化和趋势研究,综合利用各种新型材料和纤维特性并与棉纺技术融合,在产业链纺、织、染各环节进行工艺创新,不断挖掘和优化提升新型材料和纤维多组份的复合功能,总结掌握了多组份纤维的配比与结构规律、新型成纱方法和织造、染整工艺等关键技术,形成了独有的核心技术能力和系列化的产品能力。致力于新产品开发,原创开发的面料和家纺产品在近几年的全国性设计大赛上屡获大奖,并入选中国家用纺织品流行趋势企业,推出了“青纺联”面料、“韵”新中式家纺和“海诺尔”服装等自主品牌产品,与海尔集团实现跨行业强强合作,共同打造“海尔兄弟”儿童家纺服装品牌。集团公司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组份、差别化、功能性纺织品在业内享有盛誉。

该公司有装备精良的产业基础。通过“十一五”以来的持续调整提升,形成了专业的特色纱线和家纺面料、服装面料生产工厂,拥有国际一流的紧密纺设备,带大、小提花和锁边装置、190㎝-390㎝幅宽的进口喷气和片梭织机,以及精密的纺织测试仪器等。精梳能力达到100%,无接头能力达到100%,合股线100%采用倍捻机,实现了100%“无梭化”生产,可通过ERP实时管理具备数字化接口的高档设备,为生产高品质产品提供了技术保障。集团公司专注于主业的同时,投资印染、家纺、针织服装等相关产业,形成了棉纺织、针织服装和印染工业园区,控参股企业门类齐全、配套完善,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一体化的订单解决方案。

目前,该集团依托国内纺织行业唯一的“国家多组份差别化纱线坯布开发基地”“中国多组份纱布精品基地”以及在行业内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整合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以及知名纺织企业等多方资源,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正在四方产业园加紧建设“青岛现代纺织产业园”,着力打造集研发、设计、创意、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园区,最终目标是实现“两个聚集、两个提升”。即聚集全球纺织行业产品、技术、信息、市场和人才,聚集纺织业研发、生产、贸易及品牌传播等产业。提升青岛纺织业国际地位和山东乃至全国纺织产业发展水平。该园区规划分期开发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已全部竣工,形成13万纱锭、年产高档差别化纱线12000余吨的产业规模。广泛应用绿色、环保新型原料,研发生产出防辐射、防静电、阻燃等功能性新产品,兰精天丝、莫代尔新型纤维纱线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3以上。园区二期项目将主打“科技+文化”牌,通过对工业遗存保护,着力建设反映青岛纺织文明的科技文化馆、精品展示区、BLOCK街区等文化魅力与科技元素交相辉映的行业生态圈。不断整合技术资源,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焦纤维科技,致力于纺织新材料应用、新工艺创新和功能性新产品开发,积极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吸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入驻,把园区打造成纺织科技研发基地、精品生产基地、企业总部基地、工业文化旅游基地、现代服务业聚集中心、纺织产品(全球)交易

二、青岛的旅游特色青岛游轮旅游

1、青岛是中国东海岸的一个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背景。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青岛拥有着许多独特的旅游特色,下面我将为您一一介绍。

2、青岛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栈桥,它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栈桥全长408米,跨越海堤,是一个美丽的海滨景观,也是青岛的重要文化遗产。

3、青岛还拥有美丽的海滩和海滨风光。青岛的海滩洁白无瑕,沙质细腻,是游客们向往的旅游胜地。青岛著名的海滩有八大关、第一海水浴场、沙子口等,每一个海滩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4、青岛还是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拥有着许多美丽的景点。著名的景点有德国监狱、德国风情街、八大关、五四广场、啤酒博物馆等。这些景点不仅有着浓郁的德国风情,还有许多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5、青岛还有许多美食,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青岛的海鲜资源丰富,是游客们品尝新鲜海鲜的好去处。著名的青岛美食有海蛎煎、海鲜粥、海鲜烧烤等,每一个美食都有着独特的味道和魅力。

6、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青岛期待着每一位游客的到来。如果您想要体验青岛的独特魅力,那就赶快来青岛吧!

三、青岛旅游的特点和风俗

青岛旅游的历史背景,青岛旅游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青岛是中国东部的一个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背景。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青岛拥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本文将介绍青岛的旅游特点以及当地的风俗文化。

2、青岛的旅游特点之一是海滨风光。青岛位于黄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海滩和美丽的海景。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海浪拍打着礁石的美景,也可以在海滩上尽情游泳和沙滩浴。此外,青岛还有著名的栈桥和八大关,这些景点都曾经是历史重要建筑,如今成为了旅游胜地。青岛旅游年卡

3、青岛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啤酒。青岛是中国著名的啤酒产地之一,啤酒种类丰富,口感醇厚。游客可以在当地的啤酒厂品尝到正宗的啤酒,还可以到啤酒博物馆了解青岛啤酒的历史和酿造过程。

4、青岛的风俗文化也非常独特。青岛是中国著名的婚礼城市,婚礼上有很多传统的习俗和仪式。例如,新人在婚礼上要交换戒指,表示爱情的永恒。此外,青岛还有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例如刺绣、剪纸和陶瓷等,游客可以在当地购买到这些精美的工艺品。

青岛旅游的历史背景,青岛旅游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5、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拥有独特的旅游特点和风俗文化。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海景、品尝到正宗的啤酒、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习俗。相信青岛会成为下一个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青岛旅游A本文地址:http://www.pdsd.cn/post/89196.html发布于 2024-05-1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青岛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