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什么时候去青岛旅游最好哪个月适合去青岛
1月青岛寒冷多风,不是旅游的最佳时间。不过,玩的地方也不少。建议去栈桥、鲁迅公园、海底世界、极地世界、五四广场、劈柴院信号山公园、小青岛、奥帆中心等地。
如果你不怕冷,你可以沿着西海岸的黄金海滩漫步,欣赏野生动物园,爬崂山,欣赏北九水的东方风光。冬天还是很好看的。
首先我建议你10月到11月来。人不多。旅游淡季,天气凉爽,尤其是八大关的红叶,美得令人窒息。或者七八月份,这几个月天气挺热的,但是可以洗个海水浴(游泳)。它这几个月去崂山很好,那里天气凉爽,你可以吃樱桃,住在农舍里。
值得去的地方(按重要性排序):1八大关(花2元坐汽车去要花100美元,而且在室内散步一天是很棒的心情。一百栋是一大亮点,八大关靠近第一、第二、第三海水浴场。)。
2极地海洋世界(不是海底世界),去哪儿超好看,团购只需要100多人。我我去过那里,我想再去一次。)。
3中山公园索道(很少有人知道,从山上坐索道逛老城区到新城区,感受青岛的红瓦、绿树、皮肤、大海、蓝天)。
4电视塔(索道下半道可以去参观,北方最高的钢塔,可以远眺,还有旋转餐厅)。
7情人奥帆基地的s坝(从这里,你可以从海上看到整个新城区,而你不会不需要坐船)
8崂山(它的超级大,所以唐如果你不去那里,就不要去。我没有足够的时间
9黄岛金沙滩(海水和沙滩比市区干净,而且超级大,是北方最大的沙滩。现在海底隧道开通了,只要坐隧道公交到4块钱,哈哈)
去崂山旅游的最佳时间是春季、夏季和秋季。崂山登山节每年4月在崂山风景区举行,每年5月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来举办崂山樱花节。将会有很多游客,非常激动人心。
崂山东高,临海悬崖,西缓丘陵起伏,山地面积446平方公里。以崂山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特别是向西北和西南方向延伸,形成了聚峰山、三表山、石门山、巫山四个支脉。崂山余脉沿东海岸向北延伸至即墨区以东,西至胶州湾,西南至青岛市区,形成十余座丘陵起伏。
青岛地处黄海之滨,受海洋气候影响明显。年平均气温12.3摄氏度,日平均气温高于3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很少出现,所以青岛没有酷暑。但是青岛的冬天持续时间长,气温低,经常伴有大风。平均气温零下0.9摄氏度,春季气温上升缓慢。
夏天的青岛,海水温暖,沙滩柔软,没有烈日,是海边旅游的黄金季节。蜿蜒的胶东湾、起伏的山峦、碧蓝的大海、欧式的城市风光交织成一幅华丽的画卷。此外,青岛在夏天有许多地方节日。比如青岛啤酒节,时尚节,都很吸引人;海鲜等很多美食也是品尝的好时机。所以,青岛最好的时间是夏天。
首先我说青岛是避暑胜地。总的来说,它赢了不要超过37摄氏度。如果5月份来,游客会很多,晚上露天也不会有啤酒,因为晚上还是有点冷。七八月份来的话,夏夜露天喝酒的人会在凌晨到,海鲜最丰富,最便宜,最热闹。很多人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他们没有我不知道海鲜冷热不油腻,所以我真诚地希望你在七月和八月来青岛
二、青岛旅游需要知道的常识有哪些
在这暑期旅游旺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去青岛你需要知道这100个常识。
1.用琴岛一卡通公交、地铁一小时内免费换乘,公交8折优惠。
2.入住崂山脚下的农家宴,老板会告诉你怎么免费进山,每家饭菜的味道特色都不一样。
3.市区内的动物园以可爱的常见的小动物为主,周围野猫多,带足火腿肠,与它们近距离接触。珠山野生动物园则更接近原生态放养。
4.这个季节,胶南薰衣草园开得正盛,在青岛也能欣赏紫色花海。
5.青岛东南有一个山水画都比不上的绝美村落:崂山青山渔村。
6.北九水路线是新老山友最喜欢的登山路线,九水十八潭四季皆景。
7.每年都有那么几次大规模涌进崂山,3月摘草莓,5月摘樱桃,6月摘杏。
8.夏天热到爆的时候不仅仅可以洗海澡,珠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水上漂流也不错。
9.青岛有很多绝美小岛,比如灵山岛、斋堂岛,人很少,青岛人现在更爱去这里。
10.除了出名的大海水浴场,二浴、雕塑园、银沙滩、城市阳台这些小而精的海滩也该去看一看。
11.在青岛,春天赏樱花,夏天赏荷花,秋天赏银杏和红枫,冬天下雪时更美。
12.青岛旅游旺季已至,五四广场、汇泉湾广场的喷泉天天开放,夏日周末夜晚,映着彩灯,很美。
13.青岛蜿蜒的海岸线,有很多玩法,可以沿着滨海大道从八大峡走到石老人海水浴场,一人行或几人一起散步;可以开车兜风;可以坐沿线公交欣赏风景。
14.青岛大大小小的海滩不少,挑几个逛逛就行了,一浴最具代表性,金沙滩最出名,栈桥最便捷。
15.西镇是青岛最市井、最有海蛎子味儿的老区,去扫街总能让你发现惊喜。
16.青岛可以海钓的地方数不过来了,除去崂山沿线和各个海岛,市内的团岛鼻、小麦岛、二浴大坝都可以。
17.618路仰口—垭口公交车,沿线景色非山即海,一圈下来只要一块钱,风景不错。
18.燕儿岛路上的酒吧慢慢有点落寞了,香港中路、中联附近的酒吧倒是渐成气候。
19.青岛沿海的高层公寓、海景酒店,登高几十层楼看蜿蜒海景,花钱不多,逼格够高。
20.坐惯了公交和出租,去城阳区坐一次有轨电车,看沿途风景。
21.外地人来青岛不是去台东就是去李村,或者香港中路商圈。
22.老城区其实有很多小道,龙江路、伏龙路、观象二路、安徽路、浙江路…….这些更值得慢慢逛。
23.99%的人都知道台东,但只有老青岛人知道其实在几十年前台东的繁华由威海路、长兴路带动起来。
24.大学路,美就在于它的老建筑和梧桐树,无论是步行还是坐公交路过,幽静得不想打破这份宁静。
25.中山公园,除了你知道的樱花大道和欢动世界,到了秋天还有大片的桂树,会前村遗址很有味道。
26.青岛的山头公园很多,名气大的中山公园、信号山公园、鲁迅公园可以去玩玩,小鱼山公园、唐岛湾公园也不错。
27.在青岛赏秋,八大关的银杏和红枫,中山公园的菊花。
28.青岛的夏天夜生活还算丰富,夜游五四广场,吃碗野馄饨是极好的。
29.青岛的博物馆诸多,大部分免费,收费的也不贵,夏天去正好避避暑。
30.春天除了看樱花,崂山的杏花开的最美,漫山遍野的雪白,只是开的时间太短。
31.在茶庄或农家宴里上一壶崂山绿,听听青岛老故事,这是青岛独有的悠闲。
32.巨峰是青岛最高峰,极适合看日出。“旭照奇观”被列为崂山十二景之冠。
33.书城后面开了不少咖啡馆、日料、韩料、酒吧,味道正宗,很有意思。
34.你以为青岛最美的沙滩是金沙滩,其实西海岸沿线的野沙滩,那种原始自然足以无需滤镜,天生丽质!
35.觉得太浮躁?去如是书店看一本书,进去之后你会发现心真的静下来了。
36.想去烧烤,崂山沿线的临海农家乐随你挑,工具免费,自己带肉就行。
37.最美的人工陆连岛莫过于小青岛了,一到夜晚,灯光映照下,“琴屿飘灯”极美。
38.电视塔的夜景很美,可以在山顶散步吹夜风。
39.每年二三月份的时候,青岛人看梅花都去十梅庵。
40.胶东大秧歌很出名,最正宗的还是在老四方闫家山村,重大节日少不了欢快喜庆的热闹。
41.即墨的海泉湾海洋温泉,是目前国内最大、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式海洋温泉。
42.青岛人春天想看油菜花都想往婺源跑,但灵山湾生态园的油菜花也是美如画。
43.一到蛤蜊节,红岛民俗村和王哥庄会场村就人潮涌动,挖gala!
44.青岛最适合看日出的地方,灵山岛、青山村、黄山村、返岭村、会场村。
45.奥帆中心里的游艇可以租用,会议、婚礼、聚会都可以用,很有特色。
46.老青岛人喜欢饭后走八大峡—栈桥—火车站—台西路沿线,回家时在小巷里再拎斤散啤回家解解馋。
47.延安二路上的小公园,老年人最喜欢去那里打牌唠嗑健身,腿脚好的顺便去榉林山早市买菜。
48.灵山岛可以说是青岛最美的野奢小岛,可以赶海爬山,在露天阳台看星星。
49.春天时节,去崂山茶园来杯崂山绿,在山脚小村庄里采茶也是另一番体验。
50.青岛大剧院是中国十大剧院之一,设施一流,一定要来这里看场歌剧、听一次交响乐。
51.傍晚有很多人沿着木栈道散步:一浴、二浴、太平角、东海西路。
52.带小朋友去放风筝,就去五四广场、汇泉湾广场、二浴、中山公园左侧大草坪。
53.打高尔夫不一定要出市内,浮山生态园内就有一个规模不小的高尔夫球场。
54.青岛老城区的每幢老房子都有一段历史,安娜别墅、提督府……各有各的味道。
55.有钱人想买买买,就去阳光百货、海信广场。
56.冬天泡温泉,青岛人最喜欢去即墨的温泉度假村,这里温泉多而集中,随便挑。
57.仰口—垭口沿岸,藏着鹅卵石海滩,这里的崂山绿石奇而美。
58.来青岛住哪儿?不想住快捷酒店,栖所、雪花、梦小镇、美墅、悦海都是不错的民宿酒店。
59.信号山山顶的3颗红色“圆球“是老城区的标志之一,登上”圆球“,可以俯瞰整个青岛老城区。
60.有句话说:泰山云虽高,不如东海崂。来青岛,去崂山看看,感受还未被金钱侵蚀干净的道家文化。
61.来青岛,游琴岛之眼、八大关、海大鱼山校区、小鱼山、胶南薰衣草、西海岸生态园,相当于游遍全世界。
62.年轻人来青岛,大沽路、曲阜路周围的青旅、栈桥附近的海景公寓离市区景点近,交通方便,性价比高。
63.东鲁农业公园、希尔顿度假酒店、西海岸生态园、栖所都是游乐项目比较多的,适合家庭和团体出游。
64.黄岛区的琴岛之眼是省内最大的海景摩天轮。
65.家里有小盆友的,还总是去中山公园欢动世界吗?试试方特梦幻王国、比如世界吧,给宝贝一个不一样的小时候。
66.迎宾馆虽说不大,但最能看出百年前青岛的历史发展。
67.居庸关路的五角枫由绿渐黄、由黄变红,晴天绚烂,雨后别有意境。
68.游天幕城,领略高科技“天幕“变幻的神奇。
69.百年前的军事防空洞现在变成了青岛特色的地下商城,冬暖夏凉,市内头号避暑胜地!
70.逛腻了大学路、中山路,就去金口路吧!一共十几条岔道,集各种名人故居和文艺。
71.情人坝,是赏奥帆中心的最佳位置。夏日傍晚来这的酒吧点上一杯,放松也未尝不可。
72.夏夜的啤酒街那么火爆,约上三五基友一起哈啤酒撸串。
73.八仙墩是看青岛海岸线海浪的最佳去处。
74.天主教堂是青岛最美的教堂,蓝天白云相映成辉。
75.大学路咖啡街、八大关、太平角、二浴、天主教堂都是新人拍照的必选地,假装我们在欧洲。
76.海尔洲际、香格里拉的室内游泳馆都不错,但老青岛人还是喜欢洗海澡。
77.谁说青岛没有高逼格度假区,凤凰岛涵碧楼,连范冰冰都来这里买房啦~
78.泉心河是个清静的地方,冰川漂砾遗迹随处可见。
79.想来点刺激的?去马术俱乐部骑马!
80.来青岛可以不坐快艇,但悠闲得坐一次轮渡,慢慢欣赏海上风情。
81.总是说巨峰、北九水,其实三标山支脉的风景更自然,人还少。
82.闲情逸致的时候,去南山买买花,听听鸟叫也很好。
83.去方特梦幻王国坐一次过山车,看看谁的胆子更大。
84.藏马山有滑翔翼基地,感受一下高空之美。
85.选个雨天去逛逛邮电博物馆,看看画展,体会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气息。
86.等银杏黄遍的时候,一定要去八大关踏满地金黄。
87.即墨雄崖所,虽成故城,但一定要登上古城墙看看。
88.一年的第一天,要去湛山寺撞撞新年钟声,一年都顺利和满。
89.等雨季正盛的时候,去崂山九龙水库看看瀑布。
90.在青岛不只是海滩,你可以玩卡丁车、漂流、真人CS、轰趴、密室逃脱……
91.小西湖不大,但盛夏时坐在湖心亭赏荷,感觉依旧别致。
92.已临雨季,可以去多肉大棚咖啡馆听一场雨。
93.凉爽的夏夜围着五四广场、音乐广场散步,周末时还能看到喷泉盛景。
94.青岛到处都是山和海,面朝大海经济实惠的民宿好多。
95.试过吗?去青龙河,在清冽的河水里洗个澡,就像小时候。
96.雨季去龙潭瀑听瀑声,人声嘈杂退去,只留这最纯净的生硬。
97.青岛人每到一个季节就会去采摘,草莓、樱桃、杏、蓝莓、葡萄、时令蔬菜,体验的就是采摘的乐趣。
98.中山公园的樱花大道,春天的时候樱花极美,人面樱花相如娇。
99.骑自行车,从蜿蜒海岸线飞过,出一身畅快淋漓的汗。
100.爬山不想去崂山那么远,可以考虑浮山。
三、青岛民风民俗
居住(又称“住所”)是人类抵御风寒和休息繁衍的场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受生活的地域、环境条件等影响,我国各地居住类型、房屋样式都有所不同,居住风俗也多种多样。
青岛地区农村房屋结构与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结构相似,建房多取向阳山坡,讲究向阳背阴、依山靠水。房屋为土木砖石结构,一列3至5问,与左邻右舍接山连墙,屋顶为“人”字型(亦称“双流水型”)。建有正屋、东西厢屋或倒屋,各家自成院落。以三合院居多。
村庄大小不一,少者几户,大的数百户,近年又出现了不少千户大村。
1897年后,德国、日本先后侵占青岛。随着港口和市政的建设,大批农民涌入市区,当时西镇一带建起了i0个平民院,台东镇的南山、仲家洼等处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棚户区。这些院区建房无规划,房屋低矮阴暗,环境恶劣,除“人”字型屋顶外,还出现了许多一面坡房屋,人们习惯叫“道士帽”。由于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变,一些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居住民俗也就无法延续下来。
80年代起,政府推行;日城改造工程,90年代又实行安居工程。现在,平民院和棚户区已相继建成居民小区,楼群林立,环境优美,人们居住条件大力改善。
在此期间,青岛地区农村的老式住房也多为美观的住宅楼代替。居住由单纯实用型向注重审美型发展。一些现代建筑材料被广泛采用,不少村庄也出现了楼群。
青岛农村除极少数住“山庵”的看山人外,多聚集一起居住,因而构成大小不同的建筑群,称作“村”、“庄”或“屯”。
村里的道路,大的叫“街”,多为东西向,称前街、后街青岛的旅游团。大的村庄街多,则冠姓氏为街名,如张家街、王家街。
小的道路称“胡同”,多以姓氏、堂号、村中名人或树木为名,如宋家胡同、福来胡同、解无胡同、老槐树胡同等;很狭窄的道路称“夹道”;闲散人经常聚集闲谈的地方称“懒汉子窝”、“老头窝”。青岛旅游资源
有些村名很有特色,也很有趣,,如莱西张哥庄是因为有一个姓张的汉子在这里安家落户而得名,此人豪爽,乐于助人,附近人尊称为张哥,村名也就成了张哥庄。因“哥”、“格”、“戈”同音,以后就出现了像周戈庄、夏格庄等村名。这种以姓氏为名的村庄非常多,有的直接叫“岳家”、“赵家”,有的则加“脸”、“屯”、“沟”、“店”等字,叫“梁家吐”、“于家屯”、“王家沟”、“徐家店”等。
有的村是以建村人的特征而得名。菜西有个李胡子庄,是因为清嘉庆年间,一个叫李克用的人来此建村,他胡子很长,人称“李胡子”,日久,这村就叫做“李胡子庄”。后来,有人感到此名不雅,民国初年该村名就演化成今天的“李虎庄”。
也有的以建村人的职业为村名。峙山有个皂户村,因为明永乐年间有几家用灶具烧盐的盐户来此定居,宋代称盐户为“皂户”,这个村也就叫做“皂户村”。青岛旅游季节
有不少村庄是以神话传说中的名称命名的。崂山有个女姑山村,因为村南有个“老姑庵”庙,庙内的主神人称“女姑”,传说是《封神榜》中赵公明元帅的妹妹,人们就把村名定为“女姑山”。登瀛村是传说秦人徐福为取长生不老药,由此登程去仙岛流洲而得名。崂山石老人村村名,不但源于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还因为村前海边有一块状似老人的巨石。
有的村庄以旧时驻军军屯或官屯为名,如鳌山卫、雄崖所、营上、黄官屯等;有的以寺庙、古家为名,像庙头、家子头、庙东、石佛院等;有的以地理环境取村名,如簸宾岭,因其地形像簸箕而得名;还有以建村时当地的村木花草为名,如桃林、枣园、柳树屯、棒子沟等。
1979年,青岛开始地名普查,对重复的和不雅的村名进行了调整。村名和村名用字都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
青岛民间居住大都各自成院,俗称“天井”、“院子”。
过去,许多人家都喜欢设前后两院。前院面积大,是一家人平日活动的主要场地,院里建猪圈、厕所,喜栽石榴、月季等花卉树木。后院很小,用处不大,只是为了挡住后窗,认为后窗临街“不成住处”。如今,随观念的转变,加上土地的宝贵,已很少有人设后院了。
院子周边的墙叫“院墙”,旧时多用石块垒成。在临街墙上,镶嵌带“鼻梁”的石块,用以拴骡马,叫“拴马石”。院墙上面抹石灰或泥,叫:“打墙头”。顶院墙上面抹成半圆形,叫“和尚头”。如今,院墙多用石块垒下部,上面垒砖,外面用水泥抹平;也有的用砖或水泥砌成几何图案,称做“花墙”。院墙不得高于屋檐。
临街院墙处留有大门口,俗称“街内”或“街门口”。街门多为南向或东向,胡同里也有西向的,但很少北向的。街门要与对门邻居的大门口偏高,叫做“斜对门”。大门一般漆为黑色,老辈有功名的人家可漆红色。门为两扇,每扇装一个铁制的门环,左边的门环连着门内“摇关”,“摇关”可转动,供随手关门用。有的人家辽在门上装有铁制的环扣·叫“门划拉”,用以锁门。
门上部修有门楼,旧时大门和门楼都是财势的象征,富有人家的门楼修囚角飞檐,上饰有“龙头”、“寿狗”等吉祥物,大门高大,彩画装饰。平常人家的大门、门楼都很简陋,门楼多用草毡,有的大门没有门搂,叫“土门子”。
大门内大多建有影壁,俗称“照壁”(砖砌屏风),上写“福”字,或绘有鹿、鹤等图案,一求吉庆,二作装饰。
民间多住平房。旧时,房屋结构为起脊,用梁、柱构成骨架,上墙草顶,木侵窗户(问有石墙瓦顶)。一幢房屋3、4、5间成套,坐儿朝南的房间为“正屋”,坐南朝北的为“倒屋”·东西两侧为“厢屋”分别叫“东厢屋”,“西厢屋”。正屋中间一间为“正间”·两边分别叫“东间”、“西间”再往里口旷套间”。正间设锅灶两个,通东、西间炕内,供冬季热炕取暖。旧时,正间与东间墙壁上多留一小方洞,叫“灯窝”洞内可放油灯,这样一盏灯可照明正、东两间房,可节省灯油。也有的人把它叫做“婆婆眼”,说从方洞中可看见灶间的行动,供婆婆监视媳妇用。在正间的上方用木板或高粱秸扎顶棚,也叫“天棚”,冬天可用来存放地瓜。东、西间多用花纸贴棚顶,装饰有蝙蝠、团花等剪纸,叫“仰棚”。青岛海岛旅游
人口多的人家,通常长辈住正屋,幼辈住厢屋。住一幢房子的,长辈住外间,幼辈住里间(套间),长辈住东间,幼辈住西间。
倒屋一般住下人,普通人家堆放杂物、工具或柴草,有身份人家用作待客,称“客屋”。
厢房夏热冬冷倔风采光又差,所以民间有“东厢西厢,不孝的儿郎”、有钱不住东厢房,冬下暖,夏不凉”的俗谚。富有人家的厢房多下住人,用作饲养大牲畜或安石磨作磨房·
建房(青岛人叫“盖屋”)是一家人的大事,旧时,看风水、择宅基、安门框、做梁椽都要经过多种仪式和活动,其中要属上梁仪式最为热闹、隆重。上梁时间一般都定在“正”向午时”,届时亲友都要来帮忙或祝贺,贺礼多为一块红布,叫做“挂红”·梁橡上要贴上“上梁大吉”等字样的横披,还要绑上筷子,用红绳系上铜制钱,挂上红布等饰物,以求吉利。上梁时,房屋四周燃放鞭炮,正间当中安设方桌,摆设供品,点燃红烛,由建房人家的主人跪拜。莱西一带在上梁时,两位木匠、瓦匠师傅还要边唱喜歌边往下扔一些龙、凤、虎、蝶等形状的小勃勃,逗引孩子哄抢。上梁仪式结束后的当天主人要在新房设宴请亲朋、工匠和帮工者,酒菜一般都很丰盛。
现在,民间建房“看风水”和“摆供求神”等旧俗多已废除,但在梁、檩之上贴横批、竖联,以及放鞭炮等求吉习俗仍流行。
70年代开始,农村建房由生产大队(村委会)统一规划,街道、房屋逐步达到布局整齐划一,房屋也多为砖石墙、瓦顶、玻璃窗户。伙房、寝室、会客室分别设置,厢屋多为水泥平顶,用以晒粮食或夏夜乘凉。
80年代后,老旧草房基本绝迹,有些农村已是楼房连片,农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在居住民俗中,也有许多禁忌,但多带有迷信色彩,如过去有的地方农历五月忌盖屋,说五月为恶月,盖屋家中要死人,显然没有科学依据;住所大门忌冲着山丘、河流、大道、水井和坟墓,说这样会遭邪气和不吉利,若无法避开,则要在门上挂“八卦镜”破解;宅基不能直冲通街道,也不能面对庙字,如无法避开,要在宅子外面一角安一块小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5个字;建房用的木料,忌用揪木、槐木,因“汛”、“槐”沾着“火”、“鬼”二字,恐不吉。在院内还忌栽桑树、柳树和杨树,俗称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内不栽“鬼拍手”。因为“桑”与“丧”同音,出门见“丧”不吉;柳不结籽,恐无子绝后;栽“鬼拍手”(指杨树)则怕招来鬼灶,宅室不安。如今,已很少有人相信有什么鬼谜了,但农民院子内外至今仍不栽植以上3种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