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青岛旅游B

青岛旅游集团资产总额(青岛旅游集团资产总额有多少)

青岛旅游B 2024-05-03 2
青岛旅游集团资产总额(青岛旅游集团资产总额有多少)摘要: 本文目录青岛的人文地理青岛市有多少工业园谁能帮查下 青岛利群集团历史 一、青岛的人文地理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

本文目录

  1. 青岛的人文地理
  2. 青岛市有多少工业园
  3. 谁能帮查下 青岛利群集团历史

一、青岛的人文地理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

青岛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和中国十佳商务城市,获得“企业家满意奖”。

青岛是全国两个“中国品牌之都”之一。

青岛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

青岛荣获2005年“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第一名。

青岛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是中国的“帆船之都”。

青岛是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8个国际会议城市之一。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口岸之一。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青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全市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7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730公里,占山东省岸线的1/4。海岸曲折,岬湾相间。青岛现辖七区五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总人口740.9万,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人口265.43万人。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但无严寒。

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东周时期建立了当时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登临现位于青岛胶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队由琅琊山起航东渡朝鲜、日本。汉武帝曾在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门宫”,并在胶州湾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设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岛已发展成为一个繁华市镇,昔称胶澳。

1891年6月14日(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是为青岛建置的开始。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派兵强占青岛。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月,日本侵占青岛,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军事殖民统治。1919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便是以“收回青岛”为起因。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1929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1986年青岛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相当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青岛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和不断进行的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已形成了电子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汽车船舶、服装服饰六大支柱产业。初步核算,2005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GDP)2695.5亿元,增长 16.9%,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64亿元,增长 0.4%;第二产业增加值1399.75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1121.11亿元,增长16%。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6.5:51.9:41.6。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中居第10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 4位。

2005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34亿元,增长 35.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203.06亿元,增长23.4%。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乡消费品市场态势活跃。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 800亿大关,达 865.91亿元,增长15.8%。2005年,青岛地区(含中央、省公司)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30.22亿美元,增长22.4%,其中,出口额 194.22亿美元,增长 23.1%,进口额136亿美元,增长21.4%。

2005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530项,增长4.4%,合同外资 95.45亿美元,增长42.1%。外商直接投资 36.56亿美元,增长 13.1%。

青岛与192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截至2005年末,共有 7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 142个项目。

青岛农业资源丰富,盛产粮油、林果、畜牧、水产品,平度大泽山葡萄饮誉海内外。青岛海区港湾众多,滩涂广阔,土质肥沃,饵料丰富,有多种水生物栖息繁衍,如鲷鱼、黄鱼、鲈鱼、鲍鱼、牡蛎、寨鱼及对虾、干贝、海参、螃蟹、海螺等。

青岛作为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凭借其公平的市场秩序、良好的社会治安、舒适的生活条件、高效的政府工作、完备的基础设施和有保障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等良好的投资生活环境,荣获“企业家满意奖”。

青岛拥有一批中国知名企业,如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岛钢铁控股集团、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玛集团、颐中烟草(集团)、双星集团、青岛广源发集团、利群集团、青岛港(集团)、青岛建设集团、山东绮丽集团等。青岛啤酒已经拥有百年的生产历史;海尔集团是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企业,2005年实现全球营业额达1039亿元人民币;海信集团、双星集团、澳柯玛集团等均已成为中国的名牌企业。

青岛,荣获“中国品牌之都”的称号,拥有中国大陆唯一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百强品牌——海尔,另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4种,中国驰名商标15个,有5家企业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

青岛市拥有正在快速成长的金融保险业。至2005年末,全市金融从业人员 3.5万多人。全市共有银行类中资金融机构20家,营业性机构及储蓄网点1180个;银行类外资金融机构 9家,其中经营性机构 6家,代表处3家;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各1家。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49.24亿元,比年初增加 428.15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32.8亿元,比年初增加319.06亿元。全市共有法人证券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 39家,证券服务部 3家;期货经纪公司 2家,期货经纪营业部 5家。境内上市公司10家(发行股票 11只),境外上市公司 2家; 12家上市公司已累计融资 124亿元,股票基金交易额 563.6亿元;

全市共有内资保险分公司 18家,保险支公司(营业部)64家,营销服务部 82家;保险经纪公司 21家,保险代理公司 45家,保险公估公司 12家,外资保险分公司2家、代表处3家。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9.57亿元,比上年增长 4.2%。

青岛拥有25个海洋科研、教育以及管理机构,全国重点综合性海洋高等学府——中国海洋大学就设在这里;拥有中国国内一半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是一座集海洋科研、国际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东方海洋科学城。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0位。

精心打造“融才、融智、融资”高效融合的引智模式,引智助航作用显得独具特色。近两年来,共实施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119项,引进各类外国专家237人次,组织出国(境)培训298人次。截至2005年底,青岛高校软控有限公司和青岛天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分别被授予国家级引智示范基地,我市还有省级引智示范基地3个,市级工业引智示范基地6个;共有5位外国专家获得国家“友谊奖”,6位专家获得山东省“齐鲁友谊奖”,90位专家获得青岛“琴岛奖”。连续举办了4届的中国青岛·国际化人才创业项目洽谈会通过招才引智促进招商引资,加快构筑国际化人才创业“人才(融才)-项目(融智)-资金(融资)”高效融合的创业机制,累计达成合作意向989份,正式签订合同116个,其中,招商项目14个、外方投资总额9085万美元。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西海岸,背依环渤海经济圈,是构建“大青岛”战略的核心区域和极具发展潜力的投资热土。

开发区建区以来,遵循国际惯例,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区域环境,累计投资近300亿元人民币,建成了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位于区内的世界亿吨大港前湾新港,拥有中国目前最大的现代化集装箱深水码头,100多条远洋航线连通世界各地。

开发区着力营造适合现代人工作、生活的优美环境,目前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4%,人均公共绿地32平方米。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2004年成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5年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验收。

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内外投资商关注的目光。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累计总投资90多亿美元。有30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投资兴办了50多个项目。

围绕建设青岛新型工业化中心区,开发区立足自身优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初步形成了家电电子、石化、机械制造、新材料、仓储物流、高新技术等“六大产业集群”,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皆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商务部最新组织的对54个国家级开发区的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青岛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总指数进入全国前4强,在分类指标中,其社会及环境状况指数列全国第1位,人力资源、供给水平和技术创新环境指数均列全国前3位。

青岛开发区作为青岛新兴的旅游胜地,气候宜人,自然风光旖旎。美丽无比的海滨景色和妩媚秀丽的山水景观,令人流连忘返。薛家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拥有迷人的海滨风光和金沙滩、银沙滩、连三岛、竹岔岛等名胜景点,这里以影视文化传媒产业为主题的综合旅游开发已经正式启动。

青岛保税区于1992年1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93年3月29日通过海关总署等部委验收正式运营,是沿黄流域唯一的保税区,具有“境内关外”特性,实行“免证、免税、保税”的特殊政策,主要开发培育国际物流、国际采购、国际商展、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等功能。

2000年以来,青岛保税区不断创新机制,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实行“小政府、大服务”,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建成“投资无费区”和“全程免费代理服务区”,在全国15个保税区中率先取得ISO9001和ISO14001双认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从全国保税区的末位迈入先进行列,已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3400家企业入区经营,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4个。青岛旅游巴士

2005年,青岛保税区以国务院批复青岛开展“区港联动”试点为契机,创建实施“区区联动”发展新模式,建设以国际交易市场为主体的橡胶、矿权、矿产、棉花、纸浆、建材等综合市场产业体系,全面发挥经济辐射及对外开放示范带动作用;2005年11月11日,“区港联动”试点--青岛保税物流园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封关运营,青岛保税区迈出了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的坚实一步。未来的青岛保税区将以区港联动为主体,以口岸国际物流为核心,以出口加工与国际商展及市场体系建设为推动力,发展形成国际物流中心、国际商展中心、国际市场交易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争取设立保税港,加快向自由贸易港区迈进,建成沿黄流域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2000年成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之一;2001年被评为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2年通过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的认定;2003年荣获国家科技部“实施火炬计划十五周年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先进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的荣誉称号;创业服务中心通过了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的认定、软件园通过了“国家863软件孵化器”的认定,2004年创业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创业服务中心;2005年国家通信产业园、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落户该区。

青岛高新区遵循“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的原则,确立了以软件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产业重点,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的方向发展。吸引聚集了海尔、朗讯、海克斯康、清华紫光、山东东软、爱立信浪潮、健特生物、澳海生物、黄海制药、金谷镁业、帝科液晶、汉缆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新引进了朗讯全球技术支援中心、卡特比勒中国研发中心、IBM软件测评中心、地恩地研发中试生产基地、高校软控研发中心、中船重工725所等39个大企业研发中心,加上入驻该区的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国家海洋局一所等大学院所,青岛高新区已成为青岛市科技资源较集中、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环境较好的区域。

青岛高新区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一方面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了与法国布雷斯特高科技园、韩国京畿道科技园等国际高科技园区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建成了创业大厦、科技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生命科学院、软件园等综合性和专业性孵化器8个,总孵化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初步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

青岛出口加工区地处青岛市对外开放前沿阵地的城阳区。城阳区是青岛市的航空和陆路交通枢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外贸出口加工基地,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科技进步示范区和新材料产业基地。

青岛出口加工区于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12月通过海关总署等8部委联合验收,核心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精细化工等“大、高、外”项目。该加工区实行“境内关外”的特殊政策,采用“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货物通关方便、快捷,非常适合“大进大出、快进快出”外向型加工企业来区内发展。

青岛加工区成立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开发建设,已完成投资8亿元,基础设施配套达到“九通一平”,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引进了美国泰科电子、德国斯蒂尔动力工具等一批大项目。2005年,青岛出口加工区招商引资规模达3亿美元,在全国13个同批次加工区中列第2位,在全国57个出口加工区中位居前列,开工投产企业10余家。

着眼于发挥青岛出口加工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青岛市“三点布局”城市框架中红岛组团的发展,城阳区依托出口加工区核心区规划设立了配套产业区、辐射带动区和生活服务区,实行四位一体、配套联动、重点突破、全面启动的开发模式,力争用3—5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出口加工区,逐步建设成为环胶州湾产业带、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域和承载世界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青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试验区于1999年3月经国家商务部(原外经贸部)、农业部、国务院台办批准成立,是全国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试验区唯一设在县级的试验区。

试验区总面积3166平方公里,试验区中心区规划面积22.4平方公里,加工区处于青岛市“1小时经济圈”以内,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30公里,距青岛前湾港70公里,距胶济铁路10公里,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同江—三亚高速公路在区内设有出入口,交通四通八达。

试验区坚持以出口食品加工为方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引进国内外粮油、果品、蔬菜、畜牧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为重点,形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聚集地和先进技术成果的吸纳、消化中心。区内规划设立了食品加工区、综合工业区两大分区。其中综合工业区设有电子工程、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生物工程等项目区,适宜各类项目入驻。

设区以来,试验区已投入资金2.6亿元,完善了9.8平方公里中心启动区的道路、给水、排污、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有22万伏变电站和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具备了承接各类项目的能力。目前,已有来自韩国、日本、美国、比利时,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地的客商,在区内投资项目60余个,合同利用外资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利用内资6.6亿元。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技术、机械电子、家具制造等产业初具特色。

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岛市设立6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即环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即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莱西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度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胶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6个开发区设施建设基本配套,优美的投资环境,便利的交通,吸引了众多外商前来投资办厂。

青岛港是著名的天然良港,是中国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拥有集装箱、矿石、原油和煤炭码头,有通往450多个港口的97条国际航线,每月有419个国际航班发往世界各地。2005年,青岛港全年吞吐量突破1.8亿吨大关,达到1.87亿吨,列中国第五位。其中,矿石吞吐量6400万吨,列中国第一位;进口原油吞吐量2380万吨,列中国第一位;外贸吞吐量1.4亿吨,列中国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0万标准箱,达到631万标准箱,列中国第三位,继续保持世界15强之列;口岸外向度75%,列中国第一位。

青岛航空运输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航空旅客吞吐量555万人次,增长15.43%;航空货邮吞吐量12.3万吨,增长18.1%。已开通直航东京、大阪、福冈、汉城、釜山、大邱、巴黎(经上海)、欧洲7国(经北京)、新加坡、曼谷以及香港、澳门等19条国际(地区)客货航线,法兰克福航班即将开通。开通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50个主要城市的航线,每周610个航班。

青岛公路交通十分发达,迄今为止,青岛市已建成济青、胶州湾、西流、西流、夏双、潍莱、同三、青银、206国道、前湾港疏港等9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25公里,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六十分之一,占全省六分之一。目前,青岛市高速公路数量、长度、密度和高速公路在所有公路中所占比重等指标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第一,并已初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滨海公路是青岛交通体系的主骨架之一,该工程北起青岛即墨市丰城栲栳大坝东端,经即墨市、崂山区、市南区、黄岛区、胶南市,止于胶南市泊里镇柳树底村附近的204国道处。滨海公路总里程约169公里,工程总投资约37亿元,工期2年,计划2006年底建成通车。

青岛邮电通信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7.02亿元,增长 32.4%。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2005年互联网用户累计达84.3万户,增长27.7%,使用时长达到275.6亿分钟。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20.16万门,增长6.28%;市话用户达到 227.48万户,移动电话发展到 383.64万户。

青岛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海外游客入出中国的主要口岸。

青岛三面环海、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加上特殊的历史积淀,使青岛早在20世纪初期就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旖旎壮美的海滨风景线,起伏跌宕的海上仙山——崂山,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景,具有典型欧陆风格的多国建筑,浓缩近现代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现代化的度假、会展条件,使青岛这座中西合璧,山、海、城相融相拥的城市,成为中国最优美的海滨风景带和海内外著名的度假、休闲、观光、商务、会展目的地。

掩映于秀丽风光之中的众多文化遗产,承载着百年青岛的风雨沧桑和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丰富内涵。多元化的城市历史文化积淀,保存完整的百年老街、欧式别墅区,充满海情、海韵和浪漫色彩的多处海湾、沙滩、海水浴场,形成了独特的欧陆风情区。

青岛历史上遗留下20多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形成欧陆风韵的城市风貌。代表性的建筑有原德国总督官邸、提督楼、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和八大关别墅区等。每一座建筑,都写着一段历史,演绎一出故事,很多中外影视片都在这里拍摄过。春秋冬夏,成双成对身着婚纱礼服的新婚夫妇倘佯在八大关和海滨步行道,摄影留念,立下他们的“海誓山盟”,留下他们浪漫温馨的蜜月回味。

东部新城区是青岛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岛市市级机关大楼,新城区的标志性建筑——五月的风,以及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都在这片区域。横贯东西的旅游观光的滨海步行道、东海路、香港路和澳门路,串起汇泉广场、中华文明雕塑一条街、五四广场、音乐广场、雕塑园等一系列景点,构筑成一幅美丽的海滨都市旅游景观。

错落有致的度假别墅群,沙细坡缓的海滨浴场,海滨雕塑园、海豚表演馆、国际啤酒城、高尔夫球场、国际会展中心、文化博览中心、世纪广场、体育中心等一大批现代文化体育娱乐休闲设施,以及已经开工建设的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现代艺术中心、游艇帆船俱乐部等项目,使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成为集观光、度假、节会、体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区。

崂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青岛东部的黄海之滨,由9个风景游览区、5个风景恢复区及外缘陆海景点三部分组成;主峰巨峰海拔1133米,是中国大陆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素以“海上名山第一”和“道教名山”而著称,为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是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崂山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历史悠久,古迹荟萃,曾是中国道教重要传播地,有“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称;山石造型奇特,千姿百态,是“天然雕塑公园”;林木苍郁,生机盎然,不乏古树名花;物产资源丰富,矿泉水、海底玉等闻名海内外。

青岛市郊自然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丰富多彩。千古名胜琅琊台,古台观月、龙湾涌浪,始皇三次东临乐而忘返,越王勾践在此设台会盟诸侯、徐福东渡日本从此启航;田横岛,西汉五百义士壮怀激烈、可歌可泣;还有被誉为石刻瑰宝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柱山摩崖石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山石林和春秋战国的齐长城遗址等。

2005年,青岛接待海外旅游人数 68.44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 4.15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 2449.0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 222.6亿元;旅游业总收入为256.6亿元。

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青岛新区已经成为青岛的政治、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昔日的陋屋旧居已经被环境幽雅的居民小区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代替。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貌保护城市,青岛秉承“打造优美环境,构建宜人之居”的理念,在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居民住宅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造就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个性突出、山海优美、环境整洁、功能完善、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并相继获得联合国和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青岛已经成为最适宜人类创业、居住的城市之一。

城乡居民收支持续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920元,增长 16.5%;人均消费性支出9883元,增长 9.8%,恩格尔系数 37.6%。农民人均纯收入 5806元,增长 14.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737元,增长 11.4%。社会职工平均工资15616元,增长 16.1%。城市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 22.96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9.54平方米。

二、青岛市有多少工业园

位于城阳市内,总规划面积6.69平方公里。市政府已将其列入环胶州湾经济聚集带的启动区域。累计已落户外商投资企业63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家。已形成了以电子、机械、食品、制药为主体的产业体系。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2000年,引进项目12个,实际利用外资1816万美元。

辖区面积27.2平方公里。2000年,全面实施了“四园两区两街”的整体开发战略,形成了“区中区”、“区中园”、“区外园”的全面开发模式,成为带动全市对外开放快速发展的新“龙头”。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48亿元,基础设施投入7000万元,区内“七通一平”拓展到5.8平方公里。全年引进内外资项目64个,投资额14.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7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010万元。在全省48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主要经济排行榜上,由1998年的第24名跻身前4名。

E-mail:jmdulp@qd-public.sd.cninfo.net青岛旅游感悟

与胶州市云溪街道办事处合署办公。规划面积9.7平方公里。已有5平方公里区域实现“五通一平”。截止 2000年年底,共批准进区项目130个,合同利用外资2.5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累计出口创汇7.56亿美元。2000年,批准外资项目14个,合同利用外资449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95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1.75亿美元。2000年,海尔集团在该区征地53.33公顷,投资10亿元,开始动工兴建海尔配件基地。

全区面积40平方公里。2000年,引进外资项目10个,实际利用外资2100万美元;引进内资项目32个,实际到位内资8000万元;全区累计已有内资项目120个,外资项目64个,项目总投资3.8亿美元。外资企业工业总值15亿元,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安排劳动就业6000人,其中泸河集团胶南分公司年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1000万元。

总体规划面积10.18平方公里。已开发起步区3.8平方公里。累计批准进区项目126个,合同投资额23.4亿元,其中利用外资项目60个、合同利用外资1.9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200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96亿元,实现各项税收4043万元,财政收入2064万元,出口创汇10419万美元。计划到2005年全面完成10.18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投产项目达到200个,项目总投资完成40亿元,年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利税2.5亿元,出口创汇2亿美元,区财政收入1亿元。

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截止2000年年底,修筑硬化道路56条,总长度3.6万米;建有保税仓库、批发市场等;已兴办外资企业56家,合同利用外资81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

2000年,青岛海洋生物产业园、高新技术出口基地已正式挂牌启动;成立了青岛生命科学院,首期引进8个生物科学项目;青岛软件园二期、青岛海洋大学科技园、浪潮软件产业基地、镁合金研发基地等项目已初步达成建设协议,部分项目已完成开工建设准备。引进天力克生物技术研究所等研发机构12家,累计达到38家。投资 3000多万元的北京大学学术中心建设顺利实施,青岛软件园二期工程吸引了中创软件、东大阿尔派、浪潮软件等软件企业入园发展。青岛科技大学、国际电子商务大学等大专院校落户园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新引进外资高科技项目40个,创业中心新入住创业企业32家。为完善科技“孵化”器网络,出台了《青岛高科园科技创业中心孵化企业管理办法》,引进“孵化”企业3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其总数达到100家。园内高新技术企业销售输入完成175亿元。

全年批准外资项目70个,合同利用外资3.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项目引进呈现出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引进了海尔CCT(青岛)通讯有限公司、朗讯手机基站、浪潮青岛软件研发基地、永宝镭射有限公司等项目。加大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招商工作力度,引进了普尔斯马特超市、海景大酒店、高尔夫游艇俱乐部、赤岛开发、国家远洋考察基地和沙子口水产批发市场等项目。出口创汇完成4.5亿元。经国家科技部和外经贸部批准,设立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并完成发展规划。

青岛位于太平洋西岸的黄海之滨,环抱着风光秀丽的胶州湾,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胜地。

青岛市北胶州湾产业基地坐落在胶州湾畔,是青岛市重点规划建设的国际化、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加工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1200余公顷,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集产业孵化、出口加工、现代物流、行政管理、商务办公、金融贸易、文化娱乐、商业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新产业基地,基地到机场、港口和青岛市区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青岛市北胶州湾产业基地已被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和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首家数字化园区建设试点单位。数字化园区的建设,是在加工基地基础配套设施,达到“八通一平”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和实现基地信息数字化和基地管理智能化两大系统。加工基地根据“数字化工业园区”建设标准要求,规划建成四个数字化平台:一是基地数字化网络系统综合平台;二是基地高科技孵化器数码大厦智能化平台;三是基地基础设施及管网数字化平台;四是基地生活小区智能化平台。建成后的基地将为所有入驻企业提供国内领先的一流投资环境,成为加工基地的典范。

青岛纺织工业园位于城阳青大工业园内,规划占地900亩,其中包括自用地505亩和招商用地395亩。目前,首批入园企业华金集团与青纺联集团投资项目进展较快。其中,华金的项目为在园内建立具亚洲先进水平的染纱及针织与梭织织物染整加工中心,项目为国家重点立项支持的国债项目。该项目已于去年10月投产。另外,纺联集团的寝装项目也将在今年8月竣工试生产。

青岛新型建材工业园,一期工程占地1.4平方公里,自该工业园1999年8月建立以来,截至目前共引进新型建材等项目31个,其中内资项目25个,外资项目6个。合同利用内资3.3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870万美元。作为新型建材工业园,目前入园的企业拥有的新型专利产品项目多达二十余个。在一期建材工业园项目占地基本饱和的情况下,该工业园又一鼓作气,开辟了规模更宏大的工业园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开发总面积7.2平方公里,预计到2005年完成。

青岛橡胶工业园位于城阳区棘洪滩镇金岭工业园内,总规划占地面积约2000亩。一期项目除建设现代化子午胎生产线外,还有高附加值橡胶制品、乳胶制品、橡胶机械和模具等十几个项目,估计总投资37.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86.2亿元,利税21.8亿元,利润13.4亿元,出口创汇1.767亿美元。

该园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青岛黄海橡胶集团公司炼胶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亚洲地区最大、最先进的混炼胶生产基地。

12月31日,伴随着喜庆的锣鼓和鞭炮声,青岛啤酒工业园在秀丽的崂山脚下正式开工建设。这是青岛啤酒集团向着"建设国际化大公司"战略目标迈出的又一个坚实步伐,也是青岛啤酒推进产业化升级,实现主品牌发展壮大的有效切入点。

青啤青岛啤酒工业园坐落在城阳区夏庄镇,紧邻国家级优质水体--崂山水库,占地面积约500亩,一期工程总投资4.1亿元人民币,规划设计能力为40万吨。根据规划设计方案,青岛啤酒工业园将引进和采用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建成一个集管理科学、综合效益高、产品科技含量高为一体的,且能代表"百年青啤"形象的中国啤酒业样板工业园。

“九五”期间,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分别是“八五”的1.6倍、3倍;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大项目58个,其中过亿美元的大项目3个、世界500强企业15家。2000年,出口外汇6.45亿美元,是1995年的1.7倍。对外劳务输出发展迅速,企业境外投资实现突破。对外招商引资的步伐加快。海尔、海信、颐中、国风、北海船厂等企业相继入区设立工业园;宝钢、中储股份等国内大企业也相继入驻;澳柯玛、轻骑、双星等驻区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对外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载体。

“九五”期间,全区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累计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137项、国家级科技计划26项,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26项。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41家,累计达到48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9.3%。

<a href=青岛旅游集团资产总额(青岛旅游集团资产总额有多少)" title="青岛旅游集团资产总额(青岛旅游集团资产总额有多少)" >

“十五”期间,随着青岛市经济中心的西移,全区将积极实施经济国际化、大项目、高科技、城市化、港区联动“五大发展战略”,为2010年基本建成以现代港口、先进工业、国际贸易、旅游度假为主要特色的功能完善、文明法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奠定坚实基础。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28%、15%、18%,到2005年分别达到300亿元、12亿元、15亿美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5~30%;税收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达到15%左右;城市人口达到19.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65%,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4平方公里。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5亿美元。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全国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是青岛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

建区以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改善投资环境入手,遵循国际惯例,高效的保障、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0多个省区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如今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实验区和旅游度假区为一体,金融商贸第三产业相协调、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性经济新区,已经建设成为世人注目的青岛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1世纪,青岛市政府实施了“挺进西海岸”战略,以“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为特色,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新的经济发展重心。2003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达1.4亿吨,国际集装箱集装箱吐量完成424万TEU,居中国沿海港口第三位。到2004年,将达到年吞吐量1.6亿吨、集装箱500万TEU,到2010年,将达到年吞吐量2亿吨、集装箱1000万TEU。自2003年起,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构筑“四大基地”(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集装箱造船、钢铁),建设“六大项目”(大炼油、汽车、造船、钢铁、港口、集装箱),并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十大工程”,使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区功能更加完善。开发区南临黄海,西依小珠山,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际旅游业最推崇的三“S”资源:大海、阳光、沙滩,同时还拥有国家森林公园。

二、开发区产业发展概况及园区建设

到2003年底,青岛开发区从事汽车生产行业的企业有4家,其中微型汽车生产企业1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3家,拥有资产总额6.4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3.94亿元,拥有职工485人,200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939万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456万元,工业增加值2342万元,利润总额为2831万元。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青岛开发区汽车行业已经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主要产品包括:颐中汽车公司的年产10万辆,科瑞特汽配的150万套刹车片,辉门活塞公司的高档活塞200万套,新意达汽配公司的离合器片350吨。其中,科瑞特汽配公司已经与有关汽车生产厂家建立了供货关系。新意达汽配公司也是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除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外,还出口其他国家和地区。辉门活塞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产品档次相对较高,产品有相当的竞争实力。

颐中汽车工业园位于青岛开发区、规划占地650亩(约43万平方米),该工业园位于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太行山路,靠近前湾港,濒临青黄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和胶黄铁路,公路、铁路、海运交通非常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一期建设由颐中集团投资近5亿元,已建成8万平方米的厂房和公用配套设施,设备调试、安装已完成。二期规划占地面积1600亩。颐中汽车工业园规划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约1亿美元),并与中国一汽集团合作生产。

1.加快发展乘用车行业。目前青岛轿车业的发展仍比较滞后,虽然颐中汽车开创了青岛乘用车业发展的先河,然而到目前为止,由于管理及经验等多方面原因,企业正在重组。青岛轿车业的匮乏,亟待国际发达生产企业的加入,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优秀的专业人才、一流的生产设备。青岛市政府对发展轿车的定位是高起步,高水平、大规模。不久的将来,青岛的轿车会以全新的形象展示于世界面前。

2.发展专用汽车和工程机械。青岛市大、重型工业用车及专业用车的生产及研发优势明显,并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尤其以挂车、半挂车的生产处于前列。目前以青岛特汽集团生产的系列专用半挂车为主,如消防车半挂车,集箱运输半挂车、自卸半挂车、厢式运输车、车辆运输车、保温车、冷藏车半挂车等。

3.鼓励发展汽车车桥、汽车电子设备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配件生产业,进一步提升青岛汽车配件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围绕整车项目的发展,对发动机、变速箱、后视探测仪、空调、车载电话及数字化仪表板等关键零部件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规模效应突出的产业群。做大做强青岛开发区现有的刹车片、制动器、离合器摩擦片、线束等汽车零部件产品。

颐中汽车公司是由颐中(青岛)汽车冲件有限公司和颐中(青岛)运输车辆有限公司组成。整个汽车工业园占地640亩,一期建设由颐中集团投资近5亿元,已建成8万平方米的厂房和公用配套设施,设备调试、安装已全面展开。公司自1998年3月开工建设,至今年已走过四个年头。经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第一辆颐中汽车于2000年12月15日整车下线。从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汽车筹建办正在与国外大公司洽谈合作意向。

澳柯玛工业园是我国重要的家电生产基地,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1000亩,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具备年产150万台冰柜、50万台冰箱和展示柜、150万台空调器、2000万只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

船舶工业园所在的海西湾位于胶州湾口南侧,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工业园总体规划占地面积近4平方公里,设有大型船坞4座、深水码头4890米及其全部配套工程,年造船能力180万吨,年修船能力201艘,预计近期总投资42亿元。工程完工后,海西湾将成为具有修船、造船、建造海洋平台和制造大型钢结构等综合能力的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大型船舶工业基地之一。申奥成功以来,青岛北海船厂加快了老厂搬迁、新厂建设步伐。目前,进入基地的30米宽主干路已打通,西区800米长的子堰也近完工。

海信青岛信息产业园坐落于国家级的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200亩、总投资20亿元。是海信集团面向21世纪建设的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电子、通讯、信息3C产业园区。项目主要有多媒体电视、背投影电视、CDMA手机及基站、计算机以及模具、注塑喷涂等。产业园主要项目投产后可形成年产电子产品300万台;计算机100万台;手机(基站)250万部的生产能力。全面投产后的信息产业园在规模、技术和设备水平上都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信信息产业园的建成标志着海信3C产业结构的圆满凸现,标志着海信产业结构正从巩固制造业的同时向增值服务业过渡,标志着海信正向一个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大而强的企业集团迈进,也标志着海信又一次创业的开始。

国风生物海洋药物工业园位于开发区内,总投资7亿元,它以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是一座集海洋药物、生物工程、现代中成药的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医药工业园区。园区共占地1000余亩,分三期建成。一期投入为3亿元,2000年9月下旬开工,2001年2月正式启动,2002年上半年完成试生产。达产后可形成年产30亿片剂、2亿胶囊剂、500吨颗粒、5亿瓶口服液的生产规模,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利税2亿元。

投资近5亿元人民币,引进当代国际领先变频空调生产技术的平度白色家电产业园--海信家电工业园于1997年4月建成投产。目前,一期工程占地305亩,单体厂房5万平方米,拥有国际领先的变频空调生产技术与设备。同时,引进了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全自动氦检漏装置、热量计量室、配套国内先进的整机成套检测线,辅之以按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年产空调百万套。2001年8月,二期扩建工程动工,二期工程建筑面积达6万平米,用于生产商用一拖多空调、高能效比变频空调,生产能力达250万套。总面积已达700亩的青岛海信家电工业园,成为目前中国研发实力雄厚、质保体系完善、规模强大的变频空调生产基地。

地址:平度南村镇海信家电工业园

青岛(同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区位于平度市南郊,是外向型工业加工区,总体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3平方公里。园区所在的同和镇被建设部命名为全国17个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青年文明社区,连续多年获山东省社会治安先进单位称号。现已有包括世界500强LG,以及TDK、TOKO在内的80多家外资企业,100余家内资企业入驻,并形成了汽车配件、电子、暖通设备、家具出口四大产业,成为中外企业投资的一方热土。

青岛服装工业园于2000年年初动工,园区坐落于即墨市区西北部,总开发面积达7.7平方公里,目标是建成以纺织、电子等高新产业为主体,融生产、加工、科技、信息、商贸于一体的新型工业园。这也是山东省目前规划面积最大的纺织服装工业园区。2001年,工业园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引进外资项目10个,合同利用外资1227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06万美元,引进内资项目9个,合同利用外资17240万元,实际利用内资1.3亿元。

即发集团的针织大工业拉动了自身国际贸易的规模化发展。"即发工业园"建设,就是即发集团适应这一发展要求的战略性决策。从1999年开始规划设计,2000年2月20日正式动工兴建。整个园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计划投资10亿元,到“十五”末全部建成,形成30亿元的出口生产能力。一期工程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一个外衣制造厂、一个内衣厂和一个染色后整理厂,已于2000年10月19日竣工投产,引进国际针织行业最先进的生产设备1100多台套,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项目投资建设新记录,同时完成了园区“七通一平”基础建设。2000年9月份开工建设、2001年7月26日竣工投产的二期工程,包括与日本国等国内外著名跨国公司合资组建的“青岛华日彩印有限公司”、“青岛华信印花有限公司”和“青岛颐和针织有限公司”,使企业达到了集约化管理的要求。青岛旅游照片

区位优势:“即发工业园”位于国家生态自然保护区和青岛市旅游胜地马山东侧,南偎青岛港和流亭国际机场,西邻济(济南)青(青岛)、青(青岛)银(银川)高速公路,近靠青(青岛)威(威海)、青(青岛)烟(烟台)一及公路,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黄金宝地。

政策优势:“即发工业园”是青岛市“十大”工业园区“服装工业园”的“园中园”,享受青岛市级工业园区的优惠政策。

青岛旅游集团资产总额(青岛旅游集团资产总额有多少)

海尔(胶州)国际工业园占地800亩,是海尔集团为实施国际化战略,优化零部件采购、分供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该园于2000年下半年开始建设,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已初具规模,先后有海润电子、海尔世纪精密注塑、海尔金华塑胶、海毅塑胶、海尔新材料研发中心、海永利电脑板等外国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建成投产,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爱默生公司也积极加入进去,其电机生产公司厂房建设已完工,即将投产。

地址: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国际工业园

三、谁能帮查下 青岛利群集团历史

1、利群网站

2、20世纪30年代,中华老字号-----“利群”的前身“德源泰百货店”创建; 1956年由“德源泰百货”、“永信绸布”、“大光明眼镜”、“福兴祥文具”和“福兴昌玻璃”五家店铺公私合营为国营企业;

3、1982年由国营企业改制为集体企业;

4、1988年利群实行股份制改造,是山东省工商企业中第一家股份制试点企业;

5、1994年,利群商厦建成并开业,当年实现销售1亿余元,公司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6、1997年,青岛长江商厦开业,营业面积13200平方米,集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填补了青岛开发区无大型零售网点的空白,利群首次实现了对外扩张。

7、1998年,利群胶南商厦开业,营业面积11000平方米,是胶南市最大的零售企业。

8、1999年4月,利群超市开业,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

9、同年,利群即墨商厦开业,营业面积9000余平方米。

10、1999年利群集团销售额突破6亿元,跻身全国重点大型商场销售排名前50名;

11、2000年8月,利群四方购物广场开业,营业面积2万余平方米。

12、2000年8月22日,长江商厦的一个子公司――金海岸商场开门纳客。

13、2000年12月,利群胶州商厦开业,营业面积12000平方米。

14、2000年利群集团销售额突破10亿元,跻身全国重点大型商场销售排名前30名;

15、2001年9月,利群诸城商厦开业,成为利群走出青岛、迈向全省的标志。

16、2001年12月,利群即墨购物广场开业,营业面积26000多平方米,这是利群继即墨商厦之后在即墨市开业的第二家商场。

17、2001年,利群集团销售额突破17亿元,跻身全国商业集团销售排名前20名;

18、2002年1月,利群莱州购物广场开业,营业面积12000平方米,是目前莱州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商场。

19、2002年8月,利群威海购物广场开业,营业面积20000平方米,这是利群跨出青岛后建立的第一个位于地级市的连锁企业。

20、2002年,利群荣成购物广场开业,营业面积22000平方米,是目前荣成市面积最大、品类最全、环境最优雅的购物中心。

21、2002年,利群集团销售额突破25亿元,位居山东省商业零售业榜首;

22、2003年底,利群瑞泰购物广场、利群蓬莱购物广场相继开业……

23、2003年,利群集团销售额突破33亿元,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24、2004年9月,利群集团两座大型商场――莱州商厦、文登购物广场相继开业。

25、2004年10月,利群集团日照购物广场开业,营业面积42000平方米,是利群集团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购物中心。

26、2004年12月,利群集团潍坊购物广场开业,营业面积29000平方米,是利群集团第19座万米商厦。

27、2004年,利群集团销售额突破50亿元,连续三年稳居山东省同行业首位。

28、2005年2月,瑞尚贸易有限公司成立,服饰类统配、供应链整合开始了新的追求和探索。

29、2005年3月,集团在连云港市购置土地300余亩,进行50万平方米的住宅社区建设,标志着利群集团正式步人商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行列。

30、2005年4月,利群集团淄博购物广场、利群集团乳山购物广场相继开业……

31、2005年9月,集团总部东迁,标志着集团化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有利于从宏观上理顺集团发展思路,有利于协调集团内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32、2006年,利群海琴购物广场利群长江购物广场相续开业。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青岛旅游B本文地址:http://www.pdsd.cn/post/84305.html发布于 2024-05-0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青岛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