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怎样写介绍青岛的导游词
走过了一百年,她将青岛啤酒的精华浓缩于一身。
她融合了古老的建筑、珍贵典藏和现代化的展区设计,乃国际一流、国内首家啤酒专业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如此不同凡响。
集百年建筑历史和文化、生产工艺流程、企业文化交流、啤酒娱乐、购物为一体,具备了旅游的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是海内外游客青岛旅游最新景致,企业文化考察和交流的最新看点———青岛啤酒博物馆如此出类拔萃。
展出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共分百年历史和文化、生产工艺、多功能区三个参观游览区域。
第一区:青岛啤酒博物馆中最具价值的核心区域当数第一区域百年历史和文化。在这里,顺着时空的脉络,游客可以通过详尽的图文资料,了解啤酒的神秘起源、青啤的悠久历史、青啤数不胜数的荣誉、青岛国际啤酒节、国内外重要人物来青啤参观访问的情况。
第二区:生产工艺流程区域展示的是老建筑物、老设备及车间环境与场景,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代表性部位放置有放像设备,介绍青岛啤酒的生产流程及历史沿革。为重现历史原貌,博物馆在老糖化车间的老发酵池设置了工人生产劳动雕塑模型,复制出老实验室场景和工人翻麦芽场景。
第三区:多功能区域的第一层是能容纳百余名游客的品酒区和购物中心,游客在此可以尽情地品尝多种不同质地的新鲜青岛啤酒,购买纪念品。二楼有学术交流厅,动感影院及综合娱乐设施,前卫的设计理念和高科技手段,知识性与娱乐性的有机结合,让国内外宾客置身于节日的喜悦中。
作为世界一流的啤酒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投资2600万元,从构思、设计、施工到完工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她荟萃了历史的精华,展现了百年民族企业的风采,利用高科技手段,使游客融入其中,感悟啤酒带给大家的奥妙。青啤博物馆展示了百年青啤的繁荣昌盛,经久不衰,它包括企业的精髓,质量的保证,以人为本的内涵,不断进取的精神。值得一看,相信您一定会不虚此行。
青岛海底世界位于青岛汇泉湾畔,毗邻青岛著名风景区鲁迅公园和第一海水浴场。它整合了青岛水族馆、标本馆、淡水鱼馆等原有旅游资源,与依山傍海的自然美景相融合,形成山中有海的奇景。独特的地理位置,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使其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海洋生态大观园。
青岛海底世界是现代化大型海洋生态旅游展示项目,集海洋观光旅游与科普教育于一体。目前已推出“人鲨共舞”表演、美人鱼表演等众多特色表演项目,独创了“海底探险”、“海底婚礼”等时尚旅游体验项目。
青岛海底世界创造了多项业内纪录,拥有2个世界第一,4个全国第一,形成了青岛黄金海岸线上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线。
1、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体亚克力圆柱展缸。
2、拥有世界上馆藏最为丰富的海洋生物标本馆。
3、国内第一个展示部分全部在地下的海底世界。
4、国内首家采用180度常规视窗、254度大视窗和360度圆柱视窗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海底隧道结构,游客观赏范围和角度实现最大化。
5、国内第一家从国外引进荧光壁画的海底世界,向您展现出梦幻般深邃的海洋、宇宙景象。
6、中国第一家拥有开放式海洋试验室的海底世界,并附有海洋科普教室,实现了海洋旅游和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
自开业以来,青岛海底世界陆续获得了青岛市旅游局颁发的“青岛市诚信旅游景点”、山东省旅游局颁发的2004年度山东旅游细微服务年“示范企业”称号,检票员王莉入选2004“感动青岛”十佳人物。在省市主流媒体的评选活动中,青岛海底世界先后荣获“‘魅力青岛’2004年最受欢迎的青岛旅游景点”、“山东省最受市民欢迎的十大旅游景区(点)”、“山东省最具潜力的旅游景区(点)第一名”、“青岛市民最喜爱的十大去处”第一名、“山东十大魅力景点”等荣誉,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没看过海底世界,别说您到过青岛!让我们一起走进青岛海底世界,开始神奇的蓝色海洋之旅!
进入青岛海底世界后第一个展区就是潮间带景区了,由造浪池、4个海水展池和瀑布池共6个展池组成的。
在海洋科学中,所谓的潮间带是指大潮高潮线到大潮低潮线之间的区域,也就是海水涨落之间的区域,同时也是由陆地向海洋过渡的中间地带。
因为潮间带有潮水涨落的变化,同时受降雨、光照、气温等影响很大,所以海水的理化指标往往有较大的变化幅度,因此这里生活着很多具有特殊生活习性的物种,形成了独有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各种藻类、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少量的鱼类。其中很多都是广温广盐的种类,并且有短时离开海水也能成活的本领。
青岛海底世界潮间带的四个海水展池中饲养有多种海星、海胆、章鱼、鲎、海龟、蟹类等无脊椎动物,以及鰕虎鱼、弹涂鱼还有皱唇鲨、黑鳍鲨等小型鲨鱼。
这些种类或色彩鲜艳,或外形奇特,一定能够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感受。
造浪池和瀑布池这两个展池中会放养河魟与河鲀。河魟是淡水软骨鱼类,原产自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身体背面有美丽的斑点,好象珍珠一样。尾巴上有带有倒刺的毒针,如果人被它们蛰到会很麻烦。河鲀外形奇特,遇到敌害身体能迅速膨胀。河鲀自古以来就以肉质鲜美闻名于天下,但是皮肤、内脏、性腺和血液等有剧毒,处理不当食后会有危险。
从潮间带出来,游客们就将进入青岛海底世界的海底隧道了。也就从陆地完全转入了海洋深处。
隧道全长82.4米,是由进口的高科技材料亚克力玻璃粘结制成的。这种材料最大的优点是透光性好、抗压性强,所以被广泛的用于水族业。青岛海底世界在国内率先采用了180度常规视窗、254度大视窗、360度圆柱视窗以及平面视窗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隧道结构造型。
隧道地面由自动步行梯和人行道两部分组成,游客可以自由选择或行或停,尽情享受海洋深处的美景,体验蓝色海洋的梦幻。
海底隧道所在的大水体共3000余吨海水,饲养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上千种数万尾活体海洋生物,其中不乏珍稀的种类。
当游客漫步在隧道中,可以看到数种鲨鱼自由的在海中游弋;各种魟、鳐、鲼类形态奇特,平时静卧海底,游动的时候象鸟儿在空中飞翔;各种洄游性的鱼类成群结队的在礁石间穿行;石斑鱼、裸胸鳝等躲在岩洞中静候猎物的到来;大海龟憨态可掬,时常浮出水面。
在隧道的末端,游客们可以看到一艘海盗船静静的卧在水底,里面蕴藏着无数的奇珍异宝,同时也成为了海洋生物栖息的乐园,吸引着无数探宝者和潜水爱好者的目光。
进入青岛海底世界,游客们和大海融成了一体。各种有趣的鱼类仿佛触手可及,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海底造景,会感到与海洋之间从未有过的亲近,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新奇感受,会惊讶大自然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在海底世界的隧道展池区域与海洋生物展示大厅区域间有一段景致别样,现场效果刺激、惊险的船舱通道。
当您身处青岛海底世界负四层主展区的时候,您就会路过这段必经之地。在参观完放养着各种海洋生物的主展池走出海底隧道后,您就会发现了一段长约30米,装饰效果光怪陆离的地下通道。整个通道若明若暗,墙壁全部模仿海盗船的甲板样式,支离破碎的镶嵌在墙壁上,在破碎的甲板空隙中还能看见汩汩流水,恰似激涌澎湃的海底暗流,使人有在沉船中穿行的感觉。更为叫绝的是整个通道的地面处理,地面的前半段叫做“如履薄冰”,通过玻璃地板、珊瑚沙以及灯光照射等手段,营造出船沉海底的效果。而到了后半段则利用全钢架悬挂木板结构,使人经过时产生漂移不定的感觉,更加强化了人在沉船中的感觉。整个通道突出表现了海底沉船破碎和不堪岁月侵蚀的景象与效果,会让每位光临海底世界的游客充分体验一番海底沉船的感受。
现在游客们来到的是青岛海底世界最大的一个展厅,其右侧是海底世界最大的平面展窗,长14.4米,高3.8米,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人鲨共舞”的惊险场面,“美人鱼”如诗如幻的水中芭蕾表演。如果将行婚礼的新人有兴趣,也可以在此举行别开生面的水下婚礼,让千万条鱼儿佐证这庄严、愉悦的时刻。
现在,海洋剧场处正在上演游客们最为期待欣赏的“人鲨共舞”的惊险刺激的表演。潜水员身着先进的潜水设备,手持鱼食,吸引了各种鱼类来到他们身边。最先来到的是各种小型的集群洄游性鱼类,它们吃的是碎的鱿鱼颗粒。鲨鱼闻到了食物的气息也游过来了。它们凶猛无比、体躯庞大,但是经过潜水员的驯化后,变得十分温顺听话,跟随着我们的潜水员做出腾挪转身等各种动作,引来游客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它们的良好的表现自然也会受到相应的奖励,会喂给它们新鲜的鲅鱼。
青岛海底世界还在全国独家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无线水下对讲系统,游客可以在欣赏惊险刺激的表演之后与潜水员进行交流,更亲近的感受其中的神秘与激情。
在大展厅的另一侧是内外圆展区,五彩缤纷的珊瑚造景,色彩鲜艳的各型海葵以及各种漂亮的热带观赏鱼正在等候游客的到来。
内外圆展区主要由内圆柱和外圆两个展池组成,主要模拟热带珊瑚礁生态环境。尤其是内圆为贯穿海底世界三层展区的圆柱展缸构成,其高度达7.6米,直径为5米,能够盛下100余吨海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圆柱展示水体。作为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生物群圆柱展缸,它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配以惟妙惟肖的仿生岩造景,将神秘莫测、绚丽无比的海底珊瑚世界生动、逼真、完美地还原到游客眼前。
五光十色的珊瑚加上形态各异、艳丽无比的各色海葵,组成了无数海洋生物的快乐家园。在这个世界最大的圆柱展缸内放养的各种海洋鱼类也是各有特点,它们大都是异常漂亮的热带珊瑚礁观赏鱼,这些观赏鱼总共有数十个品种上千尾,它们形态奇特,体色艳丽,会让每位看到它们的游客眼前一亮。而它们的这些特征都是为了进行自我保护,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珊瑚礁环境的拟色和拟态。珊瑚是千万万热带鱼儿的家,它们亲密互惠,彼此依赖,形成了-道海底独具特色的风景线。我们的大圆柱展缸完全能够使您领略珊瑚礁鱼类的风采。
加上相互呼应的外圆珊瑚生态展区,游客们可以在这儿从容、仔细地欣赏各种美丽大方的蝴蝶鱼,雍容华贵的神仙鱼,俏皮可爱的小丑鱼,外形奇特的刺尾鱼,憨态可掬的炮弹鱼……真是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留恋忘返。
经过梦幻电梯后,来到的是生机昂然的热带雨林区,由红树林和热带湾两部分组成。
首先映入游客眼帘的是红树林展区。所谓的红树林也叫做红树植物,是泛热带海岸所独有的植物群落,有真红树与半红树植物之分,是因为能够提取红色燃料所得名,都生长在隐蔽内湾、河口等富含淤泥的海滩,有独特的支撑根、呼吸根等构造。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看到非常古老而又奇特的鱼种——肺鱼。肺鱼共三种:非洲肺鱼、澳洲肺鱼和南美肺鱼,青岛海底世界展示的是非洲肺鱼。顾名思义,肺鱼就是用“肺”呼吸的鱼。肺鱼有高度发达的鳔,可以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所以也叫做“肺”。这样它们就可以在干旱季节到来的时候,钻入泥土中,等待雨季的到来。
看完了奇特的肺鱼后,大家会发现是在较高的位置上环绕刚才见过的圆柱,如果还没有看够这些美妙的热带珊瑚礁鱼的话,可以凭栏相望。在过道的两侧,分别是多媒体海洋知识展示墙和亚克力玻璃模型展示。
游客在欣赏了海洋剧场的美景后,来到的是青岛海底世界的精品展区,共有六个展池组成,分别展示的是海马、鹦鹉螺、沙鳗、龙虾、巨螯蟹和水母。
海马是一种十分奇特的海洋鱼类,头部外形像马一样,尾巴卷曲,可以钩住海藻,浑身上下披着厚厚的铠甲,最为奇特的是,雄性海马的腹部有一个育儿囊,雌性会把卵生在雄性的育儿囊中,由雄性负责孵化,让人惊叹不已。同时海马还是非常名贵的中药呢。
鹦鹉螺来自我国的南海,它们平时是生活在深海中的活化石生物,国际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有一个带有漂亮花纹的贝壳,里面有多个气室,可以用来调节浮力,还可以储存氧气用来维持生命活动。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就是从鹦鹉螺的结构得来的设计灵感而设计制造的。
沙鳗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区,胆子非常小,遇到危险就会把身体钻到沙中,只把头部露在外面,好象花园中的草一样,所以也被称为“花园鳗”,是非常难饲养的品种,非常珍贵。
游客下面看见的是龙虾,是世界上虾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被称为“虾中之王”,它们的体形非常适合在海底爬行,是夜行性动物,而且能够吃鱼。
这边是令人闻之色变的巨螯蟹,来自日本附近的深海,双螯展开比人的双臂还长,它们在生殖季节会到浅海产卵,这个期间会攻击人类,已经有多次攻击人的记录了,所以也被称为“杀人蟹”。
最后一个展池中饲养的是倒吊水母,跟我们平时吃的海蛰是近亲,它们随水漂动时,犹如蓝天上张开的降落伞一样漂亮,在夜间还会有荧光,非常美丽。水母的触手上有一种秘密武器——刺丝胞,里面有刺丝,含有毒素,可以使猎物麻醉,它们就是依靠这种特殊的武器在海洋中从容不迫的生活。
作为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青岛海底世界的最后一个景区,重点突出的是教育互动功能。除开放实验室外,该环节还有两处重要的教育互动景点,这就是海洋课堂与触摸池。
作为全国同行业中首家拥有开放式海洋实验室的海底世界,除了行使正常的实验室功能以外,还有开放的实验项目,实现了旅游和科普的动态结合,游客可以在实验室的玻璃墙外观看科研技术人员进行海洋实验,也可以亲自动手参与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深入了解海洋世界的奥秘,更好的热爱海洋、保护环境。
海底世界开业后,开放实验室可以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陆续推出不同的参与项目,主要有:海洋生物的解剖演示与观察;海洋生物特殊生活习性的观察,如海星断腕,鲆、鲽类的发育变态;海洋浮游生物的显微镜观察,如卤虫、轮虫及单胞藻;水质分析化验的讲解与演示;鱼类寄生虫介绍及寄生虫的压片制作;海洋生物标本的制作等等。
在海洋课堂中,青岛海底世界准备了大量的海洋科普知识,内容涉及海洋生态、海洋鱼类、海洋地理、海洋环保及海洋常识性知识等多个方面。
经过尽2个多小时的观光游览,游人们可能已经比较疲劳。这时,您可以到海洋课堂中一边休息,一边学习海洋知识。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学习更多的未知知识,更重要的是您可以利用海洋课堂传授的丰富的海洋知识,更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感受生物界多姿多彩的乐趣,培养浓厚的海洋知识学习兴趣。
如果您带了孩子,而您的孩子余兴未尽,您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到触摸池玩耍。
触摸池占地面积约在50平米,里面铺着一层厚厚的细沙,潺潺的池水当中放养着许多水生动物,在这里年龄在10岁以下小朋友可以在家长的协助照顾下进行游玩、嬉戏,任意捕捉和触摸水生动物。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和增强他们了解、学习海洋知识与生物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赞同39|评论(3)鐧惧害鍦板浘
二、哈尔滨旅游的最佳季节是什么时候
1、哈尔滨最佳的季节是以每年12月至次年1月,青岛旅游心得
2、此时,满目的银装素裹,虽然寒冷,却到处可以看到与江南水乡迥异的雪地冰天景色;
3、另外,7月至9月的夏季,对游客而言,绝对是理想的避暑佳季。哈尔滨位于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都市。
4、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
三、山东青岛地理简介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等六区)为3293平方千米,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等四市为7989平方千米。[5]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青岛市总面积(下同)的15.5%,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青岛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青岛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和胶莱凹陷区中南部。区内缺失整个古生界地层及部分中生界地层,但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在青岛市出露十分广泛。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市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本区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第三纪以来,区内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5]
青岛市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从崂顶向西、北绵延至青岛市区。北部为大泽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内诸山及莱西部分山峰均属之)。南部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铁橛山(海拔595.1米)等组成的胶南山群。市区的山岭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岛山(海拔128.5米)、北岭山(海拔116.4米)、嘉定山(海拔112米)、信号山(海拔99米)、伏龙山(海拔86米)、贮水山(海拔80.6米)等。[5]
青岛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按照水系分为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河流三大水系。
大沽河水系,包括主流及其支流,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和南胶莱河。大沽河是青岛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招远市阜山,由北向南流入青岛,经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和城阳,至胶州南码头村入海。干流全长179.9千米,流域面积6131.3平方千米(含南胶莱河流域1500平方千米),是胶东半岛最大水系。大沽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1亿立方米。该河20世纪70年代前,径流季节性较强,夏季洪水暴涨,常年有水;之后,除汛期外,中、下游已断流。
北胶莱河水系,包括主流北胶莱河及诸支流,在青岛境内的主要支流有泽河、龙王河、现河和白沙河,总流域面积1914.0平方千米。北胶莱河发源于平度市万家镇姚家村分水岭北麓,沿平度市与昌邑市边界北去,于平度市新河镇大苗家村出境流入莱州湾。干流全长100千米,流域面积3978.6平方千米。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4千克/立方米。
沿海诸河系,指独流入海的河流,较大者有白沙河、墨水河、王戈庄河、白马河、吉利河、周疃河、洋河等。[5]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据1898年以来100余年气象资料查考,市区年平均气温12.7℃,极端高气温38.9℃(2002年7月15日),极端低气温-16.9℃(1931年1月10日)。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日最高气温高于30℃的日数,年平均为11.4天;日最低气温低于-5℃的日数,年平均为22天。降水量年平均为662.1毫米,春、夏、秋、冬四季雨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7%、57%、21%、5%。年降水量最多为1272.7毫米(1911年),最少仅308.2毫米(1981年),降水的年变率为62%。年平均降雪日数只有10天。年平均气压为1008.6毫巴。年平均风速为5.2米/秒,以南东风为主导风向。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月份最高,为89%;12月份最低,为68%。青岛海雾多、频,年平均浓雾51.3天、轻雾108.2天。[5]
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分类系统,青岛市土壤主要有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土等5个土类。青岛崂山旅游
棕壤,面积49.37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59.8%。是青岛市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及山前平原。土壤发育程度受地形部位影响,由高到低依次分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等3个土属。棕壤性土因地形部位高、坡度大、土层薄、侵蚀重、肥力低,多为林、牧业用;棕壤和潮棕壤是青岛市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种植土壤。
砂姜黑土,面积17.69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21.42%。主要分布在莱西南部、平度西南部、即墨西北部、胶州北部浅平洼地上。该类土壤土层深厚,土质偏粘,表土轻壤至重壤,物理性状较差,水气热状况不够协调,速效养分低。
潮土,面积14.49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7.55%。主要分布在大沽河、五沽河、胶莱河下游的沿河平地。因距河道远近不同,土壤质地、土体构型差异较大。近海地带常受海盐影响形成盐化潮土,土壤肥力和利用方向差异较大。
褐土,面积6333.33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77%。零星分布在平度、莱西、胶南的石灰岩残丘中上部。
盐土,面积3666.67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44%。分布在各滨海低地和滨海滩地。[5]
海岸线:青岛市海域面积约1.22万平方千米,其中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8405平方千米;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16.98千米,其中大陆岸线710.9千米,大陆岸线占山东省岸线的1/4强。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青岛旅游价格
海湾:面积大于0.5平方千米的海湾,自北而南分布着丁字湾、栲栳湾、盐水湾(又称横门湾)、崂山湾(又称北湾)、小岛湾、王哥庄湾、青山湾、腰岛湾、太清宫口、流清河湾、崂山口、沙子口湾、麦岛湾、浮山湾、太平湾、汇泉湾、前海湾(又称栈桥湾)、胶州湾、唐岛湾、灵山湾、利根湾和古镇口、斋堂湾、董家口湾、沐官岛湾等;胶州湾内又有海西湾(包括小叉湾、薛家岛湾)、黄岛前湾、红岛湾、女姑口、沧口湾等49个海湾。
海岛:青岛市原有海岛70个。1987年,把斋堂前岛和斋堂后岛以人工堤连接为斋堂岛,千里岩划归海阳市;2006年,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分析与实地踏勘,确认3个未正式报告的海岛(石岛礁、大桥岛、小桥岛),而黄岛和团岛已失去海岛属性,不再列为海岛。青岛市现有海岛69个。其中,水岛、驴岛、小青岛、小麦岛、团岛鼻岛、牛岛和吉岛是人工陆连岛,只有62个岛四面环海。69个海岛总面积为13.82平方千米,岸线总长度为106.08千米。海岛的面积大部分较小,只有田横岛和灵山岛的面积大于l平方千米,其余各岛面积都在0.6平方千米以下。在69个海岛中,只有10个海岛有固定居民。
潮汐:青岛属正规半日潮港,每个太阴日(24小时48分)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平均潮差为2.8米左右,大潮差发生于朔或望(上弦或下弦)日后2~3天。8月份潮位比1月份潮位一般高出0.5米。中国以青岛验潮站观测的平均潮位作为“黄海平均海水面”,其高度在青岛观象山国家水准原点下72.289米。中国自1957年起,大陆国土的地物高程即以此为零点起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