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海洋节的起源、发展、特色以及意义
海洋节中国青岛海洋节作为青岛市的重要节庆品牌,是当今中国唯一以海洋为主题的节日,创始于1999年,举办时间定在每年的7月。
海洋节依托风光秀丽的海洋风景带,发挥青岛“中国海洋科技城”的优势,荟萃现代节庆之精华,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了开幕式、海洋科技、海洋体育、海洋文化、海洋旅游、海洋美食、闭幕式等几大板块数十项活动,成为7月青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海洋节以“拥抱海洋世纪,共奏蓝色乐章人类与海洋共生息”为主题的中国,青岛海洋节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海洋节主要展示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海洋科技、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海洋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多彩的科普及文化活动,致力于增强全社会在新世纪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现代科技应用意识,共同走进蓝色世纪。
生活在内陆的人们,终日被拥挤和喧嚣包围。大海的涛声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向往。来吧,在夏日清凉的黄昏,伴着潮湿的海风,赤足走在柔软的沙滩上,听海浪悄悄低语,心灵会找到家的感觉。
民以食为天,新鲜的海味会令你垂涎欲滴。这里有每天刚从海里打捞的各种海鲜,海蟹、大虾、琵琶虾、蚶子、蛤蜊,应有尽有,喝着青岛啤酒,那种感觉神仙都比不了。不要乐不思蜀哦!
即使你不会游泳,也来海里游游吧。大海博大的胸怀会包围你,咸涩的海水会溶解你,所有的喜怒哀乐,所有的奔波劳碌,在海浪一次次的冲刷中,都回归了生命的快乐。
驾一叶白帆在海上,波涛里的乐趣谁能分享?如果你的技能还不够,乘上飞驰的游艇乘风破浪也够惬意。如果还不满足,那就破费一下,登上直升机,碧空万里,波涛万里,逶迤的胶州湾,美丽的青岛——你一定感叹不虚此行。
沙滩运动可谓花样繁多。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象棋、沙滩围棋、沙滩雕塑,只要你说的出,这里就可以进行。穿着泳装,或爬或滚,或仰或坐,或跌倒或翻腾,不必拘束形体,一切随意自然,谁说不是沙滩乐土!挖沙本是一种运动,如果再有惊喜的收获,那就更喜不胜收了!
每年的青岛海洋节,都会邀请国内外的众多的明星演出助兴青岛市旅游。从海外的克莱德曼,到港台的孟庭苇、苏芮、林志炫,到国内的那英、陈明等许多著名歌手,都曾应邀来青岛。星光灿烂的夏夜海滨,在醉人的音乐声中,更增加了迷人情调。
海洋节期间,除了可以尽情地游览山海风光和海产博物馆、海豚馆、海洋游乐城等国内著名海洋景点外,你还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海洋科普活动。同时,每年的海洋节都有国内规模最大的海洋科技展在青岛举行,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国内海洋科技的最新动态。还有,亚洲最大的海洋综合院校、国内最知名的海洋高等学府——青岛海洋大学将全面对外开放,机会难得,不要错过哦!
现代化的大都市青岛,购物的场所比比皆是。从中山路、发达、百盛、国货到利群、家乐福、佳士客,名店遍布。其实青岛最有名的还是海货和服装。海货是青岛的特产自然不用说,青岛的姑娘美丽,一半还因为青岛的服装美丽。
二、青岛的啤酒文化对旅游业有哪些促进作用
青岛啤酒文化是青岛的重要文化象征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对旅游业有以下促进作用:1.增加旅游吸引力:青岛啤酒文化是青岛的重要文化象征之一,对吸引国内外游客有很大帮助。2.促进旅游消费:啤酒文化使得青岛成为喜好啤酒的城市,在文化旅游的同时也会带来消费需求。3.提升旅游质量:青岛啤酒文化深入人心,让游客了解并深刻感受到当地的历史文化。4.促进城市形象的宣传:青岛啤酒文化本地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大力宣传它,将有助于提升青岛城市的整体形象,进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总的来说,青岛啤酒文化是青岛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青岛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田横岛祭海节、青岛海洋节的形式、时间、意义、影响
1、山东即墨有个田横岛,田横岛上有个田横镇,田横镇上有个周戈庄,周戈庄每年三月都举办一次祭海节。
2、每年祭海前十几天,田横镇的渔家媳妇们便开始忙着蒸面馍,每个重达三四斤左右,有寿桃、圣虫、斗等多种造型。寿桃面塑上装饰有双狮戏绣球、龙凤呈祥、喜鹊报春等图案;圣虫面塑形如龙状,绕多圈盘绕在莲花底座上,寓意财源广进;斗的形状如旧时盛粮的斗,在斗口处做上一条小圣虫,寓意有粮有钱,年年有余。这些面塑经食用色彩装饰后,成为颇具民俗特色的面塑艺术品。
3、临近祭海的日子,男人们便忙着选三牲,猪以大个黑毛公猪为佳,宰杀后刮毛,只留猪脖子上的一撮黑毛,然后用红绸布打成红花绸结,装饰在猪头和猪脖子上。鸡要选个头大的红毛公鸡,鱼要用大个的鲈鱼。船长们都要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用黄裱纸书写"太平文疏"。写太平文疏时要点上一炉香,给所祭祀的龙王、海神娘娘(天后)、财神、仙姑、观音菩萨5位神灵各写一份,寓意向诸神祈求平安丰收。对联要请村里书法好且有文采的渔民来写。
4、祭海前一天,渔民们将海边的龙王庙打扫一新,悬挂大红灯笼,摆香炉、祭案,贴对联,披红挂彩。同时在龙王庙前的海滩上扎松柏龙门,在其上悬挂匾额,挂满彩灯,张贴大红对联。各船船主忙着将彩旗猎猎的渔船开到村前海湾,船头面向大海,一字排列,将渔具和网具摆放整齐,然后下锚定位,等待第二天正式举行祭海仪式。
5、祭海仪式当天,渔民们以船为单位在龙王庙前的海滩上开始摆供。一束束用竹竿绑扎成的几米高的"站缨"迎风而立,一张张供桌上摆满了面塑圣虫、寿桃、鱼、各类糖果、点心等,桌前的红漆矮桌上,一头头黑毛公猪昂首向前,一只只大红公鸡精神抖擞。渔民们将要焚烧的黄裱纸整理好,摆好香炉,将上千挂红彤彤的鞭炮升上高空。
6、良辰吉时到,当主祭人宣布祭海仪式正式开始,一时间,鞭炮齐鸣,人们开始焚烧香纸,并把写好的"太平文疏"点燃,磕头朝拜。鞭炮声中,船老大们开始往空中大把地抛撒糖果,有"谁捡的糖果多,当年即交大运"的说法。当地渔民崇信谁家的鞭炮声势大,这一年便会兴旺发财,因此祭海多是千万响的大鞭炮,船家们把上千挂鞭炮同时燃放,场面十分壮观。自清代以来,田横当地人便把京戏作为正戏,祭海时都会请来戏班子,连唱三天。
7、祭海仪式结束后,以往渔民们都在船上聚餐,并欢迎客人来船上一同吃鱼、吃肉、喝酒,来的人越多越好,表明接到的祝福越多。现在多是在家里设宴,款待前来参加仪式的亲朋好友,祭品就成为聚餐的主要食品。祭海后第二天,渔民便出海开始了一年的渔业生产。
8、田横祭海节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价值。它的渊源、延续及发展过程,对研究我国历史上沿海地区人类的进程,生存环境和文化、经济构成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反映古老的沿海人类文化的活化石,极具人类学、民俗学研究价值。
9、田横祭海民俗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意念,打印着人性化和人类进步的烙印,成为与海内外文化交流,增进国际海洋文化的一个平台,尤其在东南亚沿海各国有着广泛影响和认同感。
10、田横祭海在当地世代相传,具有很深远的影响,每年吸引周边百姓及中外游客超过30万人次,各类媒体和各种文化产品有效地起到了宣传推介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地域形象,扩大了沿海渔民生存方式在公众中的影响,让人们记得中国不但有土黄色的内陆文明,更有蔚蓝色的海洋文化。
11、中国青岛海洋节作为青岛市的重要节庆品牌,是当今中国唯一以海洋为主题的节日,创始于1999年,举办时间定在每年的7月。海洋节依托风光秀丽的海洋风景带,发挥青岛“中国海洋科技城”的优势,荟萃现代节庆之精华,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了开幕式、海洋科技、海洋体育、海洋文化、海洋旅游、海洋美食、闭幕式等几大板块数十项活动,成为7月青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2、国家海洋局、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海洋节至今已举办了十届,首届海洋节和第二届海洋节是青岛市旅游局、文化局、科技局、科委、政府政策调研室、重大节庆办公室、园林局等政府部门承办,自第三届海洋节起,由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承办。
13、青岛海洋节创办伊始,就以“拥抱海洋世纪,共铸蓝色辉煌”为主题,以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实现人类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倡导科技创新、发展海洋经济和国际间友好合作等方面作出了积极不懈的努力。
14、面对21世纪,实现海洋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海洋节在我国尚属首创,创办海洋节体现了我国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迎接海洋世纪的姿态。创办海洋节,实现海洋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推动海洋旅游的快速发展。
15、首届青岛海洋节主要活动设计为八大板块二十三个重点项目:开幕式、海洋文化娱乐、海洋科技、海洋体育、海洋餐饮、海洋旅游、海港与城市、闭幕式。
16、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以节养节”的办节思想,海洋节重大活动的策划及承办方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企业参与。
四、青岛 节庆对旅游业的影响
1、节庆可以提高一个城市的知名度,甚至成为一个地市的名片,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青岛旅游照片
2、节庆筹备阶段,可以促进当地餐饮、住宿、旅游景点等基础设施及旅游设施的建设;
3、节庆期间,大量游客的到来可以增加当地的GDP,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4、节庆可以增加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量,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