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青岛旅游A

青岛市优化旅游投入结构,青岛市优化旅游投入结构研究

青岛旅游A 2024-07-22 1
青岛市优化旅游投入结构,青岛市优化旅游投入结构研究摘要: 本文目录厦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青岛市有多少工业园青岛港比天津港有哪些优势一、厦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城市规划与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本文目录

  1. 厦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
  2. 青岛市有多少工业园
  3. 青岛港比天津港有哪些优势

一、厦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

城市规划与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厦门市规划局,福建厦门 361004)

〔摘要〕按照厦门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和市“两会”确定的扎实推进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本文对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跨越式发展的案例分析、厦门城市空间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及对厦门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整体思考,以期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内涵、意义和态势,从而更加自觉地融入这个大局,服务于这个大局。

〔关键词〕城市规划;跨越式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5684(2006)02-0011-06

一、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布局、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城市规划有一个明确的空间范围,通常称为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是一项技术,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诸目标的手段,城市规划的关注对象是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和城市空间。城市功能在空间上具有排他性,使任何一个的城市规划都包含政策性因素和社会价值判断。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城市规划实质上是一种为达成社会共识目标和协调利益集团彼此之间矛盾的一种手段。

1、多学科综合性。作为城市规划的对象,城市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系统”。城市规划必须面对多样的城市活动,并力图按照各种城市活动本身的规律,在空间上为各种活动作出较为合理妥善的安排并协调好各种活动之间的矛盾。

2、研究、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对某个项目的建设用地作出评价时,涉及测量、气象、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领域中的知识以及农田保护等国家土地利用政策;研究确定某个城市的发展规模与发展战略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口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等有关社会、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和技术手段;各项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又包含大量相关工程技术的内容;而城市风貌、城市景观、旧城保护等又与美学、艺术、历史等学科密切相关。

3、政策性、法规性。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中均体现不同的政策性因素,大到国家的基本政策(如保护耕地的政策),小到技术政策(各类用地的面积比、配套指标),甚至对于城市规划中的某些问题的某些倾向,如大广场、宽马路的规划建设也会通过政府颁布的技术性政策方针加以纠正。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与法制化的现代社会中,城市规划已成为城市建设相关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游戏规则。

4、长期性、经常性。城市规划的长期性与经常性特征是一个矛盾统一的关系,并反映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建设的全过程中。长期性反映在规划目标期限的周期上;经常性反映城市规划与城市现实的互动,更多的是体现在日常的较小规模的城市建设活动与规划管理之中,规划管理部门对城市变化状况的监测与反馈,又成为对城市规划作出合理修订的必要依据。

5、实践性、地方性。编制城市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以此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三分规划、七分管理”,通俗地表达了城市规划以实践为目的的本质。城市规划除执行国家的统一政策、法规、标准外,还要更多地反映地方政府的意志,使城市规划与当地城市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城市规划编制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即把预定的计划变为现实;城市规划一经确定就成为现代社会的行为准则和政府依法行政的依据之一;城市规划实施与计划、国土、建设、市政园林、环保、海洋、文化、旅游、水利、交通等部门许多方面的工作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需得到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法定行政程序为:“一书二证”———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含方案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比较研究

根据《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跨越式发展主要是指各项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应当超过同一时期本省发展的平均速度、力度和程度,既包含体制、机制、方法、措施等改革创新的内涵,也包括科技发展、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既是规模总量的扩张,也是质量效益的提升。从厦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需要在未来几年保持较快的、有效益的增长,一般GDP年均增长15~20%为小跨越,20~25%为中跨越,25%以上为大跨越。这种跨越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即为“跨越时期和跨越地区”。

1、跨越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的腾飞。因此,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在一个较长时期所完成的经济发展规模,从而在时间维上形成了跨越时期。这种跨越时期大到国家如德国、日本二战后的经济发展,小到城市如深圳、浦东的建设奇迹。

2、跨越地区。由于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展,城市发展跳出现有建成区,如通过城市行政中心区的搬迁或城市重要功能区的转移等方式,引导新城的建设,从而在空间维上形成了新的城市空间,带来了新的城市经济繁荣。如:深圳、青岛、上海,包括厦门过去行政中心的北移,带动了筼筜湖周边新城的建设。跨越时期是我们城市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和方向,而跨越地区是前者所引起的城市空间快速发展的过程。

3、对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理解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后五年,也是做强做大经济特区、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既存在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未来五年厦门的发展步伐基本上都是按“翻一番”来迈的。比如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经济总量的GDP,厦门2005年为1029亿元,预期2010年要超过2050亿元,用5年的时间要超过特区成立20年的GDP增长总量。届时厦门人均GDP可超过1万美元,在国际上讲,就属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厦门特区20年来的建设,已成功完成了城市空间发展的第一步跨越,现已基本具备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目前,海岛型城市空间的环境容量已趋于饱和,社会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负荷矛盾突显。因此,跨出海岛、发展海湾已是厦门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举措。

(1)国际城市跨越式发展成功案例:①英国伦敦码头区改造:当时英国政府利用泰晤士河下游衰败的码头区,进行跨越式的新区改造开发。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成功地打造了伦敦东南部码头区新建的金融中心,从建设的实际效果看是非常成功的,焕发了伦敦旧城的城市建设生机。②法国拉德方斯新城建设:1958年基于对巴黎旧城的保护,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延伸轴上跳出旧城区,开始建设一个全新的商务办公综合区。新城现有三条轨道交通线与一条高速公路连接,并有欧洲最大的交通换乘中心和商业中心。新城的建设有效地疏解了旧城交通压力,并形成了巴黎城一个新的城市CBD地区。

(2)国内城市跨越式发展成功案例:①深圳特区建设:深圳20年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行政中心曾从建市前的罗湖搬迁至上步,带动了城市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②青岛新区开发:青岛市政府卖掉老的市政府行政中心区换来一个新的行政中心,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下快速发展的城市如何实现职能在空间上转移的经典案例。③上海浦东开发:上海经过10年的建设,将陆家咀地区打造成了一个全新的亚太金融中心,形成了新上海的城市标志性地区,利用城市中心功能的拓展,成功地实现了城市向浦东的跨越。

三、厦门城市空间跨越式发展规划

历经20余年的快速增长,厦门城市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已初步成为福建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和闽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厦门市域面积1565平方公里,2005年全市户籍人口153万人,常住人口225万人,实现生产总值1029.6亿元。

厦门是依托“海岛”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城市。厦门岛(含鼓浪屿)是现状城市主要建成区,总面积为135平方公里,建成区达到90平方公里左右,实际居住人口超过100万人(图1)。随着近些年来西海域开发和同集带建设,已初显环西海域的分散布局形态,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扩展下,城市建设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厦门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之间,由于两大城市群具有强大的发展吸引力和辐射力,使得福建省沿海城市群(包括闽南金三角城市)的发展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而失去快速发展的竞争优势,同时南北两大区域的发展也使厦门的对台优势日渐消失。因此,在厦门城市空间发展中要协调好厦、漳、泉城市群协同发展和空间对接关系,实现以厦门为中心的城市发展功能互补与空间拓展,使各城市和地区凸显和发挥核心竞争力,有序、持续地发展。

从区域空间发展协调考虑,厦、漳、泉城市群应形成以下5个方面的协调共识:

①区域城市化发展策略:针对区域分工趋同的现象,应注意城市群的合理职能分工,构建区域职能分工体系,对区域内各城镇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重新定义布局;②地区功能的多元拓展:以优化、完善工业产业和生活配套为基本功能,以积极发展港口物流为特色功能,以引导城际商业和生态旅游为拓展功能,对地区的发展功能进行多元拓展;③区域交通的系统整合:加强区域内各城镇和开发区之间的联系,建立内部快捷、外部开放的综合交通系统;市际大运量轨道交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能起到厦、漳、泉城市群发展走廊的“脊椎”作用;④基础设施的统建共享:对区域内基础设施进行统筹规划,通过统建共享,避免出现区域性布局缺陷和重复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组合、资源共享;⑤人文与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注意区域内文物古迹的整体保护与利用,通过产业布局的调整,实现流域结构性环境污染治理,并注意区域生态绿楔的整体保护控制。

以区域空间发展为背景,厦门城市空间发展与跨越以本岛为中心,向岛外东西两翼拓展是今后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方向,从空间上真正实现从海岛型向海湾型的转型。同时东西两翼又是连接漳州和泉州的重要通道,是最有潜力的发展区位,选择拓展东西两翼有利于发挥厦门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图2)

厦门市城市空间布局采用“相对集中、有机分散”的组团式模式,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可描述为:“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的组团式海湾城市空间。该结构空间从形象的角度仍然延续体现了“众星拱月”的组团结构特征,是城市空间的有机拓展。主城与辅城由海域分隔;辅城之间由海湾、自然山体分隔;辅城的组团之间也由海湾、自然山体或防护绿廊分隔,总体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配合较好的规划布局结构模式。(图3)

配合厦门海湾型城市战略目标的转移,2003-2020年厦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出如下城市规划发展目标:

1、城市性质:我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

2、城市规模:规划期末总人口规模33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规模29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50平方公里;本岛人口规模控制在100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图4)。

空间结构:“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组团式海湾城市。一心———本岛中心城(含鼓浪屿);

两环———环西海域“两湾三区”;环东海域和同安湾的“东部地区”;一主(城)———厦门本岛主城;四辅(城)———海沧、集美、同安和翔安四个辅城;八片(区)———海沧辅城的海沧、马銮片区;集美辅城的集美、杏林片区;同安辅城的大同、西柯片区;翔安辅城的马巷、新店、刘五店片区。(图5)

四、对厦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认识

青岛市优化旅游投入结构,青岛市优化旅游投入结构研究

“有机集中”是指城市空间按经济原则、生态原则、文化原则加以组合,形成有机秩序并集聚在某一地域范围,人与社会、自然生态三位一体有机联系空间整合,以形成一种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反映了有机集中层面的城市空间布局原则。“紧凑开发”指的是应积极推动岛外新市区的规模化扩展,撤并一般小集镇,引导农村发展第二、三产业及非农人口向新市镇集中,相应促进新市镇的城市综合功能发展。若按照新市镇功能配套相对齐全的规划,合理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左右,集中发展一至二个辅城,基本就可全部消化全市所有的农村人口。因此,本着“有机集中、紧凑开发”的原则,可迅速改变目前“分散多方位”城市空间拓展的实际状况,可使较小的经济投入,换取较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厦门岛的建设应以用地优化提升为引导,严格控制用地规模扩展,应大力推进内部功能与空间结构的重组,有序引导本岛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海沧辅城利用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作用,加之目前海沧大桥便利的交通联系,实施有效的政策扶持,积极推动城市空间的规模化扩展。集美辅城应以文教产业的推进为主导,形成以文教产业相配套的研发产业区,构成厦门具有特色的陆域门户空间。同安辅城可利用较好的现状基础设施,加快向综合性的城市服务功能发展,以提高同安建设的经济性和吸引力。

翔安的发展应以东通道的建设和产业推进为重点,中心区的开发可放在东通道形成之后,不可操之过急。其开发模式可借鉴深圳蛇口区的建设经验,先建设产业区,后建设城区。

3、公共政策先行,以市场培育城市建设

由于新市镇的开发建设需要巨大的启动资金,且回报周期漫长。因此,必须加快公共政策的研究出台,包括:①大力吸引市场资金投入成片城市开发的政策;②积极的产业园区发展引导政策;③大规模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的公共财政政策;④积极的文教产业发展政策;⑤财政引导、宽松的城市工业园区开发政策;⑥严格限制分散式的工业点建设政策。

城市的生态保护与控制,是实现厦门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的策略。

1、生态保护控制策略之一:划定建设控制区与建设禁止区

城市化开发过程应强调生态补偿和美化城市环境,城市建设过程应与总体生态环境改善过程相辅相成。建设控制区指的是该类用地在生态适宜度分析中具有一定的价值,须控制建设,用地呈网状分布于城市组团之间及滨海地带,在城市内部呈斑块状分布。要突出大绿化概念,在市域范围内引导基本农田、林地、园地、水流与城市绿轴或绿网结合成一体,使之成为城市生态绿色屏障。建设禁止区指的是该用地在生态适宜度分析中,其生态因子往往已具有特殊的生态价值。如山林、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著名风景区等,应禁止在该用地范围内进行有损环境生态的各种活动。

2、生态保护控制策略之二:绿地与水域系统引导

厦门城市生态绿地建设应遵循绿地建设网络化、生态化、景观化、产业化的基本原则。绿地系统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推动城市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使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发挥最佳的社会效益。海湾、河流与湖泊众多是厦门的重要地域特征,也是支撑厦门历史和未来发展的生态要素。因此,建设中要尽量保持河流与海湾水域连通,并不得减少河流、湖泊、海湾的面积,切忌随意填埋沟渠,围填海湾和水面。同时城市景观水体、水源地应作为保护的重点。厦门市域内河流基本发源于境内,流程短,流量小,自成水系入海。因此,需注意水源保护地的生态建设、沿河生态走廊的建设及湿地的保护。

(三)推进城市跨越式发展的若干举措

1、加速新市区、特色区的建设。厦门从海岛型向海湾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初期的开发建设形象十分重要,通过厦门新区发展形象的建立,增加开发商和投资商的信心,并引导投资和相关产业的进入,为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为此,要形成建设“旗舰”,其位置应是快速建设海沧新市区,同时应着力建设集美大学城特色区,形成厦门教育之城的新亮点。

2、强调高质量的开发建设。厦门的整体发展,应强调有“质量”的开发,避免低等级产业的项目涌入,建设中应避免短期行为,防止为了短期的利益,而牺牲长期的利益,力争高质量的开发建设,尤其要注重引进国内外著名公司和企业,融入优惠的资金,引入高质量的项目。

3、分期建设、滚动开发。海湾型城市的分期实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考虑了资金的安排,远景目标的实施,应以近期实施方案和中期计划来逐步实现,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市场的发展,资金的来源,及其他变化因素来调整发展建设速度与方案。每一年应对实施的情况进行检讨评估,以发掘新的市场需求和变化,寻找新的资金来源,确定来年的重点项目。

4、工业园区的开发与管理。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是拓展城市空间的支撑;同时相关政策与配套不适,也可能导致开发区的经济效益低下,产生厂房和土地的闲置,形成工业园区在空间上的“虚胖症”。

5、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土地开发是相辅相成的,若基础设施建设过于超前,土地开发跟不上,必然导致基础设施资金沉淀,形成政府财政包袱,或者形成土地的低层次开发,建成了一个更难以改造的“旧城”,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城市发展与农村城市化。厦门地域空间狭小,随着城市的发展,农村城市化步伐必将快于周边城市。因此,如何协调城乡空间资源,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相统一,工作显得十分紧迫。以厦门岛为例,人均15平方米的乡镇企业用地,导致了大面积的乡村工业化,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环境破坏,并且形成了十分难以改造的窘境。厦门的农村地区要通过“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农场集中,农民向中心城镇集中”的方式,实现市域工业化、城市化、市民化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困难也很大,加上厦门地域相对狭小,可调配的空间土地资源相对有限,因此,厦门的发展一定要有创新思想,要拓展经济发展腹地,聚集中心服务功能,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域的核心纽带城市。我相信,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按既定规划目标扎实推进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使厦门真正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二、青岛市有多少工业园

位于城阳市内,总规划面积6.69平方公里。市政府已将其列入环胶州湾经济聚集带的启动区域。累计已落户外商投资企业63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家。已形成了以电子、机械、食品、制药为主体的产业体系。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2000年,引进项目12个,实际利用外资1816万美元。

辖区面积27.2平方公里。2000年,全面实施了“四园两区两街”的整体开发战略,形成了“区中区”、“区中园”、“区外园”的全面开发模式,成为带动全市对外开放快速发展的新“龙头”。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48亿元,基础设施投入7000万元,区内“七通一平”拓展到5.8平方公里。全年引进内外资项目64个,投资额14.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7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010万元。在全省48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主要经济排行榜上,由1998年的第24名跻身前4名。

E-mail:jmdulp@qd-public.sd.cninfo.net

与胶州市云溪街道办事处合署办公。规划面积9.7平方公里。已有5平方公里区域实现“五通一平”。截止 2000年年底,共批准进区项目130个,合同利用外资2.5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累计出口创汇7.56亿美元。2000年,批准外资项目14个,合同利用外资449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95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1.75亿美元。2000年,海尔集团在该区征地53.33公顷,投资10亿元,开始动工兴建海尔配件基地。

全区面积40平方公里。2000年,引进外资项目10个,实际利用外资2100万美元;引进内资项目32个,实际到位内资8000万元;全区累计已有内资项目120个,外资项目64个,项目总投资3.8亿美元。外资企业工业总值15亿元,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安排劳动就业6000人,其中泸河集团胶南分公司年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1000万元。

总体规划面积10.18平方公里。已开发起步区3.8平方公里。累计批准进区项目126个,合同投资额23.4亿元,其中利用外资项目60个、合同利用外资1.9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200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96亿元,实现各项税收4043万元,财政收入2064万元,出口创汇10419万美元。计划到2005年全面完成10.18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投产项目达到200个,项目总投资完成40亿元,年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利税2.5亿元,出口创汇2亿美元,区财政收入1亿元。

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截止2000年年底,修筑硬化道路56条,总长度3.6万米;建有保税仓库、批发市场等;已兴办外资企业56家,合同利用外资81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

2000年,青岛海洋生物产业园、高新技术出口基地已正式挂牌启动;成立了青岛生命科学院,首期引进8个生物科学项目;青岛软件园二期、青岛海洋大学科技园、浪潮软件产业基地、镁合金研发基地等项目已初步达成建设协议,部分项目已完成开工建设准备。引进天力克生物技术研究所等研发机构12家,累计达到38家。投资 3000多万元的北京大学学术中心建设顺利实施,青岛软件园二期工程吸引了中创软件、东大阿尔派、浪潮软件等软件企业入园发展。青岛科技大学、国际电子商务大学等大专院校落户园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新引进外资高科技项目40个,创业中心新入住创业企业32家。为完善科技“孵化”器网络,出台了《青岛高科园科技创业中心孵化企业管理办法》,引进“孵化”企业3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其总数达到100家。园内高新技术企业销售输入完成175亿元。

全年批准外资项目70个,合同利用外资3.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项目引进呈现出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引进了海尔CCT(青岛)通讯有限公司、朗讯手机基站、浪潮青岛软件研发基地、永宝镭射有限公司等项目。加大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招商工作力度,引进了普尔斯马特超市、海景大酒店、高尔夫游艇俱乐部、赤岛开发、国家远洋考察基地和沙子口水产批发市场等项目。出口创汇完成4.5亿元。经国家科技部和外经贸部批准,设立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并完成发展规划。

青岛位于太平洋西岸的黄海之滨,环抱着风光秀丽的胶州湾,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胜地。

青岛市北胶州湾产业基地坐落在胶州湾畔,是青岛市重点规划建设的国际化、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加工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1200余公顷,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集产业孵化、出口加工、现代物流、行政管理、商务办公、金融贸易、文化娱乐、商业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新产业基地,基地到机场、港口和青岛市区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青岛市北胶州湾产业基地已被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和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首家数字化园区建设试点单位。数字化园区的建设,是在加工基地基础配套设施,达到“八通一平”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和实现基地信息数字化和基地管理智能化两大系统。加工基地根据“数字化工业园区”建设标准要求,规划建成四个数字化平台:一是基地数字化网络系统综合平台;二是基地高科技孵化器数码大厦智能化平台;三是基地基础设施及管网数字化平台;四是基地生活小区智能化平台。建成后的基地将为所有入驻企业提供国内领先的一流投资环境,成为加工基地的典范。

青岛纺织工业园位于城阳青大工业园内,规划占地900亩,其中包括自用地505亩和招商用地395亩。目前,首批入园企业华金集团与青纺联集团投资项目进展较快。其中,华金的项目为在园内建立具亚洲先进水平的染纱及针织与梭织织物染整加工中心,项目为国家重点立项支持的国债项目。该项目已于去年10月投产。另外,纺联集团的寝装项目也将在今年8月竣工试生产。

青岛新型建材工业园,一期工程占地1.4平方公里,自该工业园1999年8月建立以来,截至目前共引进新型建材等项目31个,其中内资项目25个,外资项目6个。合同利用内资3.3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870万美元。作为新型建材工业园,目前入园的企业拥有的新型专利产品项目多达二十余个。在一期建材工业园项目占地基本饱和的情况下,该工业园又一鼓作气,开辟了规模更宏大的工业园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开发总面积7.2平方公里,预计到2005年完成。

青岛橡胶工业园位于城阳区棘洪滩镇金岭工业园内,总规划占地面积约2000亩。一期项目除建设现代化子午胎生产线外,还有高附加值橡胶制品、乳胶制品、橡胶机械和模具等十几个项目,估计总投资37.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86.2亿元,利税21.8亿元,利润13.4亿元,出口创汇1.767亿美元。

该园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青岛黄海橡胶集团公司炼胶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亚洲地区最大、最先进的混炼胶生产基地。

12月31日,伴随着喜庆的锣鼓和鞭炮声,青岛啤酒工业园在秀丽的崂山脚下正式开工建设。这是青岛啤酒集团向着"建设国际化大公司"战略目标迈出的又一个坚实步伐,也是青岛啤酒推进产业化升级,实现主品牌发展壮大的有效切入点。

青啤青岛啤酒工业园坐落在城阳区夏庄镇,紧邻国家级优质水体--崂山水库,占地面积约500亩,一期工程总投资4.1亿元人民币,规划设计能力为40万吨。根据规划设计方案,青岛啤酒工业园将引进和采用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建成一个集管理科学、综合效益高、产品科技含量高为一体的,且能代表"百年青啤"形象的中国啤酒业样板工业园。

“九五”期间,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分别是“八五”的1.6倍、3倍;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大项目58个,其中过亿美元的大项目3个、世界500强企业15家。2000年,出口外汇6.45亿美元,是1995年的1.7倍。对外劳务输出发展迅速,企业境外投资实现突破。对外招商引资的步伐加快。海尔、海信、颐中、国风、北海船厂等企业相继入区设立工业园;宝钢、中储股份等国内大企业也相继入驻;澳柯玛、轻骑、双星等驻区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对外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载体。

“九五”期间,全区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累计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137项、国家级科技计划26项,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26项。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41家,累计达到48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9.3%。

“十五”期间,随着青岛市经济中心的西移,全区将积极实施经济国际化、大项目、高科技、城市化、港区联动“五大发展战略”,为2010年基本建成以现代港口、先进工业、国际贸易、旅游度假为主要特色的功能完善、文明法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奠定坚实基础。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28%、15%、18%,到2005年分别达到300亿元、12亿元、15亿美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5~30%;税收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达到15%左右;城市人口达到19.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65%,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4平方公里。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5亿美元。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全国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是青岛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

建区以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改善投资环境入手,遵循国际惯例,高效的保障、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0多个省区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如今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实验区和旅游度假区为一体,金融商贸第三产业相协调、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性经济新区,已经建设成为世人注目的青岛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1世纪,青岛市政府实施了“挺进西海岸”战略,以“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为特色,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新的经济发展重心。2003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达1.4亿吨,国际集装箱集装箱吐量完成424万TEU,居中国沿海港口第三位。到2004年,将达到年吞吐量1.6亿吨、集装箱500万TEU,到2010年,将达到年吞吐量2亿吨、集装箱1000万TEU。自2003年起,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构筑“四大基地”(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集装箱造船、钢铁),建设“六大项目”(大炼油、汽车、造船、钢铁、港口、集装箱),并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十大工程”,使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区功能更加完善。开发区南临黄海,西依小珠山,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际旅游业最推崇的三“S”资源:大海、阳光、沙滩,同时还拥有国家森林公园。

二、开发区产业发展概况及园区建设

到2003年底,青岛开发区从事汽车生产行业的企业有4家,其中微型汽车生产企业1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3家,拥有资产总额6.4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3.94亿元,拥有职工485人,200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939万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456万元,工业增加值2342万元,利润总额为2831万元。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青岛开发区汽车行业已经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主要产品包括:颐中汽车公司的年产10万辆,科瑞特汽配的150万套刹车片,辉门活塞公司的高档活塞200万套,新意达汽配公司的离合器片350吨。其中,科瑞特汽配公司已经与有关汽车生产厂家建立了供货关系。新意达汽配公司也是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除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外,还出口其他国家和地区。辉门活塞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产品档次相对较高,产品有相当的竞争实力。

颐中汽车工业园位于青岛开发区、规划占地650亩(约43万平方米),该工业园位于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太行山路,靠近前湾港,濒临青黄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和胶黄铁路,公路、铁路、海运交通非常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一期建设由颐中集团投资近5亿元,已建成8万平方米的厂房和公用配套设施,设备调试、安装已完成。二期规划占地面积1600亩。颐中汽车工业园规划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约1亿美元),并与中国一汽集团合作生产。

1.加快发展乘用车行业。目前青岛轿车业的发展仍比较滞后,虽然颐中汽车开创了青岛乘用车业发展的先河,然而到目前为止,由于管理及经验等多方面原因,企业正在重组。青岛轿车业的匮乏,亟待国际发达生产企业的加入,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优秀的专业人才、一流的生产设备。青岛市政府对发展轿车的定位是高起步,高水平、大规模。不久的将来,青岛的轿车会以全新的形象展示于世界面前。

2.发展专用汽车和工程机械。青岛市大、重型工业用车及专业用车的生产及研发优势明显,并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尤其以挂车、半挂车的生产处于前列。目前以青岛特汽集团生产的系列专用半挂车为主,如消防车半挂车,集箱运输半挂车、自卸半挂车、厢式运输车、车辆运输车、保温车、冷藏车半挂车等。

3.鼓励发展汽车车桥、汽车电子设备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配件生产业,进一步提升青岛汽车配件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围绕整车项目的发展,对发动机、变速箱、后视探测仪、空调、车载电话及数字化仪表板等关键零部件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规模效应突出的产业群。做大做强青岛开发区现有的刹车片、制动器、离合器摩擦片、线束等汽车零部件产品。

颐中汽车公司是由颐中(青岛)汽车冲件有限公司和颐中(青岛)运输车辆有限公司组成。整个汽车工业园占地640亩,一期建设由颐中集团投资近5亿元,已建成8万平方米的厂房和公用配套设施,设备调试、安装已全面展开。公司自1998年3月开工建设,至今年已走过四个年头。经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第一辆颐中汽车于2000年12月15日整车下线。从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汽车筹建办正在与国外大公司洽谈合作意向。

澳柯玛工业园是我国重要的家电生产基地,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1000亩,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具备年产150万台冰柜、50万台冰箱和展示柜、150万台空调器、2000万只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

船舶工业园所在的海西湾位于胶州湾口南侧,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工业园总体规划占地面积近4平方公里,设有大型船坞4座、深水码头4890米及其全部配套工程,年造船能力180万吨,年修船能力201艘,预计近期总投资42亿元。工程完工后,海西湾将成为具有修船、造船、建造海洋平台和制造大型钢结构等综合能力的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大型船舶工业基地之一。申奥成功以来,青岛北海船厂加快了老厂搬迁、新厂建设步伐。目前,进入基地的30米宽主干路已打通,西区800米长的子堰也近完工。

海信青岛信息产业园坐落于国家级的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200亩、总投资20亿元。是海信集团面向21世纪建设的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电子、通讯、信息3C产业园区。项目主要有多媒体电视、背投影电视、CDMA手机及基站、计算机以及模具、注塑喷涂等。产业园主要项目投产后可形成年产电子产品300万台;计算机100万台;手机(基站)250万部的生产能力。全面投产后的信息产业园在规模、技术和设备水平上都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信信息产业园的建成标志着海信3C产业结构的圆满凸现,标志着海信产业结构正从巩固制造业的同时向增值服务业过渡,标志着海信正向一个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大而强的企业集团迈进,也标志着海信又一次创业的开始。

国风生物海洋药物工业园位于开发区内,总投资7亿元,它以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是一座集海洋药物、生物工程、现代中成药的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医药工业园区。园区共占地1000余亩,分三期建成。一期投入为3亿元,2000年9月下旬开工,2001年2月正式启动,2002年上半年完成试生产。达产后可形成年产30亿片剂、2亿胶囊剂、500吨颗粒、5亿瓶口服液的生产规模,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利税2亿元。

投资近5亿元人民币,引进当代国际领先变频空调生产技术的平度白色家电产业园--海信家电工业园于1997年4月建成投产。目前,一期工程占地305亩,单体厂房5万平方米,拥有国际领先的变频空调生产技术与设备。同时,引进了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全自动氦检漏装置、热量计量室、配套国内先进的整机成套检测线,辅之以按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年产空调百万套。2001年8月,二期扩建工程动工,二期工程建筑面积达6万平米,用于生产商用一拖多空调、高能效比变频空调,生产能力达250万套。总面积已达700亩的青岛海信家电工业园,成为目前中国研发实力雄厚、质保体系完善、规模强大的变频空调生产基地。

地址:平度南村镇海信家电工业园

青岛(同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区位于平度市南郊,是外向型工业加工区,总体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3平方公里。园区所在的同和镇被建设部命名为全国17个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青年文明社区,连续多年获山东省社会治安先进单位称号。现已有包括世界500强LG,以及TDK、TOKO在内的80多家外资企业,100余家内资企业入驻,并形成了汽车配件、电子、暖通设备、家具出口四大产业,成为中外企业投资的一方热土。

青岛服装工业园于2000年年初动工,园区坐落于即墨市区西北部,总开发面积达7.7平方公里,目标是建成以纺织、电子等高新产业为主体,融生产、加工、科技、信息、商贸于一体的新型工业园。这也是山东省目前规划面积最大的纺织服装工业园区。2001年,工业园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引进外资项目10个,合同利用外资1227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06万美元,引进内资项目9个,合同利用外资17240万元,实际利用内资1.3亿元。

即发集团的针织大工业拉动了自身国际贸易的规模化发展。"即发工业园"建设,就是即发集团适应这一发展要求的战略性决策。从1999年开始规划设计,2000年2月20日正式动工兴建。整个园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计划投资10亿元,到“十五”末全部建成,形成30亿元的出口生产能力。一期工程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一个外衣制造厂、一个内衣厂和一个染色后整理厂,已于2000年10月19日竣工投产,引进国际针织行业最先进的生产设备1100多台套,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项目投资建设新记录,同时完成了园区“七通一平”基础建设。2000年9月份开工建设、2001年7月26日竣工投产的二期工程,包括与日本国等国内外著名跨国公司合资组建的“青岛华日彩印有限公司”、“青岛华信印花有限公司”和“青岛颐和针织有限公司”,使企业达到了集约化管理的要求。

区位优势:“即发工业园”位于国家生态自然保护区和青岛市旅游胜地马山东侧,南偎青岛港和流亭国际机场,西邻济(济南)青(青岛)、青(青岛)银(银川)高速公路,近靠青(青岛)威(威海)、青(青岛)烟(烟台)一及公路,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黄金宝地。

政策优势:“即发工业园”是青岛市“十大”工业园区“服装工业园”的“园中园”,享受青岛市级工业园区的优惠政策。

海尔(胶州)国际工业园占地800亩,是海尔集团为实施国际化战略,优化零部件采购、分供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该园于2000年下半年开始建设,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已初具规模,先后有海润电子、海尔世纪精密注塑、海尔金华塑胶、海毅塑胶、海尔新材料研发中心、海永利电脑板等外国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建成投产,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爱默生公司也积极加入进去,其电机生产公司厂房建设已完工,即将投产。

地址: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国际工业园

三、青岛港比天津港有哪些优势

青岛港、天津港国际航运中心优势比较纵观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可以总结出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如下特征:足够水深的航道、泊位,发达的腹地经济,足够面积的码头陆域及现代化的装卸设备,完善的服务设施与先进的管理系统、稳定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法律规范。因而,国际航运中心的评价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自然条件、腹地经济水平、港口硬件水平、港口软件水平、集疏运能力、体制及政策法规。

1.自然条件。青岛港是我国少有的天然良港。另外青岛港位于亚欧、亚美和亚澳三大国际主航线,海上交通方便,是我国沿黄流域最大的出海口,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枢纽港。天津港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也是亚欧大陆桥最短的东端起点。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而非天然港,存在泥沙淤积的问题,自然条件远不及青岛港。

2.腹地经济水平。青岛港腹地工业发达,主要有轻工、纺织、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采掘、冶金等工业。腹地内矿产资源、建材资源、海产品、农副产品较为丰富。2007年青岛港的直接经济腹地GDP为3400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腹地GDP为2.4万亿元人民币。

天津港腹地的工业发展以煤炭、电力、冶金、石化、建材等重化工业为基础,机械、纺织、食品、电子产品等轻工业为龙头,以商贸、科技、交通、邮电、旅游、对外贸易及金融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快速增长。2007年,天津港的直接经济腹地GDP为4937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腹地GDP为2.7万亿元人民币。另外,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天津港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3.港口硬件水平。青岛港航道平均水深-12.3米,泊位水深-15米,是国内乃至全球难得的深水良港。青岛港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原油码头、铁矿码头和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散粮接卸码头。青岛港口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大型的新型桥吊,可以装卸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的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可以全天候停靠第六代及以上大型集装箱船舶。2009年,前湾港区还将建成8个深水集装箱专用泊位,最大泊位水深达-20米,整个建成后整个前湾港区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达1300万标准箱。

天津港岸线长度15.6公里,共有泊位85个,2007年新建航道水深-19.6米,通航等级达25万吨级,可进出25万吨级油轮、20万吨级散货船以及10万吨级以下船舶和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是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天津港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连续装卸船设备,南疆港区采用的10公里长皮带长廊煤炭输送技术为世界之最。天津港自2003年起投入巨资154亿元改善港口硬件条件,力争在2010年建设成为设施一流的国际大港。总体看来,目前天津港在硬件条件上稍逊于青岛港,不过天津港相对而言更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紧赶超。

4.港口软件水平。青岛港拥有大陆港口规模最大的EDI信息中心。港口采用了美国VAVIS公司最先进的动态码头作业控制系统SPARCS和自主研发的TMS码头管理信息系统,构成了公司安全、灵活、强大的码头核心生产操作系统。另外,青岛港在2007年,首创采用基于刚性滑触线供电的RTG“油改电”技术,实现了利用市电通过刚性滑触线对轮胎式设备的移动供电。

与青岛港类似,天津港也下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于2006年开始全面运行口岸集装箱运输EDI的传输标准化工程,在全国沿海港口EDI标准化进程中位居前列。但与青岛港相比,天津港计算机应用领域还应进一步增强,各个部门独立的信息系统应加以统合,以满足港口整体协作的需求。

从港口软件建设上来看,现阶段青岛港发展水平高于天津港。

青岛市优化旅游投入结构,青岛市优化旅游投入结构研究

5.集疏运能力。青岛港交通较为发达,公路运输通过济青、青银高速公路和同三线等与全国公路网相联通,铁路运输通过胶济线、胶黄线与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大动脉相连接。除此之外,青岛港内设管道与淄博-青岛、龙口-莱州、龙口-烟台、烟台-威海等干线及其相关的支线输气管道相连接,形成了网络化管道输气系统青岛日照旅游。在航空方面,青岛机场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空港,货物网络日臻完善,能够为青岛港提供及时高效的运输服务。总而言之,目前青岛港已经形成了以港口为枢纽,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航空多渠道的综合运输体系,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高效畅通的集疏运网络。

天津港对外交通十分发达,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立体交通集疏运体系。铁路交汇,京哈、京沪、京津三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并外接全国铁路联网,公路成网,京津塘高速公路、丹拉高速公路、京津塘公路(103国道)、津晋高速、海防公路等形成辐射状公路网络,天津港己与10个国际港口结为友好港;管道纵横,有直通北京的航空煤油管线,有连接大港油田和天津石化的原油和成品油管线,并可通过天津至沧州的管线与中石化原油管网相通;航空发达,天津建有以货运为主滨海国际机场,空运便利。

因而从集疏运能力角度评估,天津港稍优于青岛港。

6.体制和政策法规。青岛不仅是我国先期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而且有国家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保税区、国际空港,并可以设立外资银行和合资商业零售业等。青岛是国家给与优惠政策最为集中的少数几个地区之一,有效推动了青岛港成长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重要的经济贸易口岸。

天津也是我国先期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享有青岛所享有的优惠政策。除此之外,国务院于2006年8月批准设立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保税港区是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了我国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的全部优势,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岛港稍逊一筹。青岛旅游季节

根据分析结果,在现阶段,青岛港、天津港的权重系数非常接近,青岛港只是稍占上风而已。这说明两港基本上旗鼓相当、势均力敌,都有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实力。那么,应怎样做才能战胜对方一展宏图呢?

与天津港相比,青岛港的优势在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一流的软硬件设施。而劣势在于腹地范围较小、腹地经济类型较为初级,集疏运网络与天津相比仍欠发达,最重要的是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青岛旅游报价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青岛港可考虑从以下三方面出击:

1.压低港口费用,争夺天津港货源。目前我国各大港口货运量激增,将来港口之间的竞争就是建港成本的竞争,由于青岛港是天然良港,建港成本远低于天津港,在此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因此青岛港可以考虑通过打“价格战”,挤垮天津港。

2.优化产业结构,扩展经济腹地。青岛港应积极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改善以工农业初级产品、矿产品出口为主的局面,建设临港工业区,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青岛港应积极改善集疏运条件,打通通往中原、西北腹地的便捷通道,踊跃建设内陆集装箱中转站,延伸港口功能,扩大港口腹地的货源。

3.为多渠道筹集港口建设资金,青岛市可以推出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或合资建设港口,为鼓励港口工业园区、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青岛市可考虑实施全部或部分减免税收的政策。青岛旅游区

反观天津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点着手提高自身竞争力:

1.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引入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全港统一的物流信息网络。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公开、高效的口岸物流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口岸物流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提升口岸物流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口岸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的同时,运用各种物流新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口岸物流技术水平。

2.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力争在硬件设施上超越青岛港。目前港口深水化、装卸高效化是大势所趋,天津港若想与青岛港一争高下,需进一步加强港口深水码头、深水航道的建设,装备先进的装卸设施,力争早日走进装卸“秒”时代。

3.建设东疆保税港区,拓展天津港未来发展空间。东疆保税港区应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等业务,通过开办这些高附加值物流业务拓展天津港盈利空间,开拓天津港未来发展的新天地。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青岛旅游A本文地址:http://www.pdsd.cn/post/135117.html发布于 2024-07-2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青岛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