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青岛旅游B

青岛旅游商品调研(青岛旅游商品调研方案)

青岛旅游B 2024-06-27 1
青岛旅游商品调研(青岛旅游商品调研方案)摘要: 本文目录乡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关于商品市场调研报告范文(2)旅游者购买成本体系一、乡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乡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本文目录

  1. 乡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 关于商品市场调研报告范文(2)
  3. 旅游者购买成本体系

一、乡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去年以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莉、副市长王大伟分别牵头,组织宣传部、文广新局、旅游局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恐龙大世界、竹山生态谷、东方田园综合体、永辉生态农场、龙门口生态旅游度假区、迈赫机器人大世界、驿丰葡萄庄园等项目,与部分镇街(园区)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组织人员到青州、黄岛、即墨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重点对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旅游产业有核心吸引物但吸引力不足。恐龙化石资源是我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但是目前利用恐龙资源打造的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恐龙博物馆、暴龙馆等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明显不足,难以产生良好的口碑宣传效果。一是业态单一,纯观光游览,产业链短,有看点无玩点,游客停留时间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少有走了还想再来的留恋感。二是仍处于传统的门票经济时代,门票价格偏高,很多游客望而却步,对本地市民和团队游客也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群众满意度不高。三是项目缺乏高端创意策划,3处恐龙景点存在着一定的雷同性,缺乏参与、体验、度假等功能,文化内涵单薄,无法形成特色产品和核心竞争力。浙江桐庐在产品打造上,除了传统的业态山水旅游产品,还重点培育发展养生保健、医疗旅游、乡村休闲等新型旅游产品,创建了浙江省首个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引进开发一批新项目,培育乡村“慢”业态,利用废弃资源成功开发了牛栏咖啡、猪栏茶吧等乡村休闲新业态,深受游客喜爱,因此才叫响了全国闻名的全域旅游发展的“桐庐模式”。

(二)投资方有发展意愿但能力水平欠缺。目前诸城的文旅项目大多数是由企业工商资本转型投资建设的,他们虽然意识到文旅产业前景广阔,有较强的投资开发意愿,但普遍存在着想干不会干、能力水平不足的问题。有的不愿意投资作项目专项规划,仅凭个人意愿,想到什么做什么,随意性强;有的即使请了专家或策划团队,也不真正听取意见建议。由于缺乏精深研究论证,整体规划策划不到位,降低了文旅项目开发档次,形成了项目数量多精品少、雷同性大独创性小的局面。

(三)政府有主导措施但扶持力度不够。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组织开展了文化旅游业专题调研,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休闲农庄的意见》,但与浙江、青岛、以及青州市相比,我市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明显不够。浙江桐庐先后出台《桐庐县振兴旅游休闲产业五年行动计划》、《关于推进桐庐县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民宿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激励旅游业发展。青岛市西海岸新区2014年出台了《鼓励住宿餐饮业发展的意见》,2016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对新业态旅游、夜间旅游、反季节旅游、民宿产业、旅游景区、餐饮住宿业、旅行社、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众多方面给予3—1000万元不等的奖励,仅每年的旅游营销专项基金便高达2000万元。同为县级市的青州市2012就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其中对20多项旅游事项给予扶持或奖励,2016年仅给旅行社的奖励资金就达三四百万元。我市目前还没有出台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性意见,缺少财政资金的撬动,加上文化旅游业效益回报期长,民间投资旅游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许多高价值旅游资源仍处于原始状态,好项目上不去,难以形成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的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另一方面是对镇街(园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旅游业占的比重较低,2000分中仅占10分,导致部分镇街园区对旅游业重视程度不够,发展旅游积极性不高。

(四)旅游景点有公共服务设施但配套不完善。是景区公共服务不平衡。现有的景区多数都有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牌、购物场所等,但部分停车场车位不足,一到节假日车辆就拥堵不堪;有的景区停车场无旅游厕所,几乎所有厕所都没有配备第三卫生间。超然台、博物馆、名人馆、常山文博苑等文化设施和景点客流量大,但讲解服务等措施跟不上,游客往往只能走马观花,展示宣传诸城文化的窗口作用发挥不够。二是旅游综合服务不够细。我市至今没有在市级层面设立游客服务中心,无法为外地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旅游公交线路不足、部分景区景点不通公交车。旅游引导标识牌2011年设置了46个,目前看数量明显不足,一些新的景区都没有列入,不利于为日益增多的自驾游游客服务。三是智慧景区建设有差距。旅游发展先进地区都实现了电子票务、手机讲解、智能导航等,而我市只有个别景区有了导航和扫码讲解,多数景区的视频监控、车辆管理系统、景区无线wifi、大屏发布系统建设亟待完善。

(五)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力有待提升。调研中发现青州市特别注重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依托青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抓好古城文化、佛寿文化、东夷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状元文化与旅游的结合,重点展示青州古九州、东夷、古城、古村、佛寿、民俗表演等文化内容,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开发,让游客在旅游中体验青州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青州旅游品质。但我市在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文化资源开发转化利用率低,各级各类文化设施、丰富的文化研究成果不能深度融入旅游开发,文化旅游发展活力不足。如以超然文化为核心的苏轼文化在诸城及周边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力并未转化为支撑旅游发展的有效动力。二是旅游项目文化内涵不丰富。有的文旅项目规划建设生搬硬套、不伦不类,设施、景观工艺不精、品位不高。出现这些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开发方与文化、旅游部门沟通合作不密切,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改善。

(六)文化旅游业高层次人才缺乏,从业者专业水平差。去年我市举办了2期文化旅游产业专题培训班,共培训旅游管理从业人员80多人,对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全市面上来看,文化旅游产业缺乏高层次从业人才,规划水平限制了开发水平。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文化旅游企业,发展观念落后,绝大多数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都缺乏专业培训,讲解员或导游多是赶着鸭子上架,只会背稿子、不会讲故事。

(七)文化旅游品牌优势不突出。调研中发现,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规划,明确旅游项目定位,凝练文化旅游品牌。如浙江桐庐,在规划中立足全域,按照“县城—中心镇—特色镇—特色村”,形成梯次衔接的网络化空间结构体系,按照再造现代富春山居图的思路,以景区理念规划整个县域,以景点要求建设每个镇村,先后编制完成了县域总体规划、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县域村庄布局规划,11个乡镇总体规划、183个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形成了“覆盖全县、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的规划格局。据统计,近年来我市文化旅游宣传中使用过的品牌多达十几个,如恐龙之乡、名人之都、中国龙城、舜帝故里、名人故乡、孝善之源、超然圣地、红色摇篮,以及恐龙文化、大舜文化、名人文化、超然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佛像文化甚至东方佛国等,在显示了我市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同时,也因为品牌概念太多而显得杂散乱,缺少叫得响、打得硬的拳头品牌。

(八)文化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有待加大。黄岛区创意的将旅游形象宣传与旅游产品营销相结合,以度假游产品和线路营销为核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和营销活动带活产品销售;借势“互联网+”,充分利用智慧旅游平台、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和社会化媒体,探索精准营销路径,增强活动营销意识。青州市探索大力发展节会旅游。花卉是青州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创新花博会办会思路和理念,做好花博会与旅游相结合的文章。充分整合黄楼花卉项目、弥河文化旅游度假区、中国花博园等资源,全面丰富“东方花都”内涵。我市虽然通过多渠道宣传诸城旅游但效果不是非常理想,虽然举办相关的节会旅游,像大舜文化节,举办了多次却总与旅游的融入度不高,总体上不是很成功。主要因为对全市旅游资源的认识片面。文化旅游宣传渠道、营销方式上投入力度、创新力度不够,外界对诸城的文化旅游资源了解不多,大部分人只知道诸城有恐龙,对其他旅游项目,特别是一些新项目基本没印象。调研发现,由于票价较高、服务不周等原因,还存在对诸城文化旅游的负面宣传,这一问题也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文化旅游宣传渠道、营销方式等还需要不断开拓创新。

(一)全力助推龙头项目开工建设。作为诸城旅游核心吸引物的恐龙项目要精心打造,今年1月份已经与雪松文旅签订了《诸城恐龙大世界旅游项目投资协议书》,根据规划,项目占地总面积2450亩,拟分两期进行开发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占地1450亩,估算投资29.8亿元,主要建设恐龙化石主场馆、迎宾秀、VR体验馆、鸭嘴龙脱口秀等,打造功能复合、配套齐全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度假综合体。为加快这一龙头项目建设,成立了恐龙大世界旅游项目推进工作小组,

项目涉及相关部门参与,全力配合雪松文旅集团办理土地挂牌摘牌、立项办证等手续,推进恐龙项目建设进度,争取今年6月份开工建设,发挥龙头项目带动作用。

(二)强化项目意识加快建设进度。牢固树立“项目项目还是项目”的思想,以南部“四镇两街一园区”作为旅游业发展重点,建设恐龙花海、匠心谷、竹山生态谷、篱园风情小镇、东方田园等大批旅游支撑项目。除了“百日攻坚”涉及到的重点项目外,文化、旅游部门都要建立项目包靠责任制和镇街园区联系机制,定期到项目现场指导,帮助镇街和项目投资人主体增强发展旅游业的意识,协调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竹山文旅小镇、赛石园林文旅小镇、欢乐海洋文旅小镇、野生动物园二期、东方田园、恐龙花海、尽美红色文旅小镇等精品旅游项目都要持续快速推进。

(三)坚持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一方面全面落实《诸城市关于鼓励发展休闲农庄的意见》,适时组织星级评定,通过奖补激发镇街(园区)和投资主体发展休闲农庄的积极性,对评出的星级休闲农庄落实奖补政策,刺激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从更多方面加大对旅游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发展旅游业。

(四)研究整合文旅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聘请高端机构对全市旅游布局进行战略研究,精心编制《诸城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构建专业化、区域化、特色化的旅游发展格局。一是选择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突出重点,深入研究,提炼主题,明确目标,集中推介。文化旅游开发的一个“博眼球”的做法就是争名人、争资源,因为争议本身就是一种宣传方式。对有争议的历史文化资源坚持“利我则用”,在原有的基础上,持续着力打造“中国龙城·舜帝故里”文化旅游品牌,实现恐龙资源的景观吸引力和大舜文化的历史影响力的深度融合。二是挖掘名人文化,增强名人故乡游的吸引力。整合枳沟镇王尽美,龙都街道臧克家、徐会沣,开发区舜帝、张择端,相州镇王统照、王愿坚、王希坚,昌城镇刘墉、陶钝、李仁堂、崔巍等,使名人故乡游成为支撑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亮点与特色。三是打造非遗聚集区。龙都街道岔道口社区张择端文化街非遗聚集区已提交上级部门备案,由远方广告公司规划打造的皇华镇非遗聚集区正在规划论证中。通过展示风俗传说、体验民间技艺、感受民俗文化等方式,丰富文化旅游项目,提升诸城民俗游的品质和内涵。

(五)全力提升旅游发展境界和水平。一方面加强业务培训。每年通过举办文化旅游产业专题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来我市做专题辅导报告,组织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等,提升文化旅游业管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开拓旅游发展的眼界。另一方面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支持鼓励企业高薪引进高级专业人才或职业经理人,指导潍坊工商学院招收培养旅游专业的学生,不断增加充实旅游管理经营人才数量。

(六)完善公共服务强化发展支撑。一是完善配套服务。建议成立游客服务中心,为隶属旅游局的副科级事业单位,为外来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年内推出精品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线路,面向旅行社和团队游客实施三折优惠政策,为游客的出行提供更加的便利条件。二提升旅游品质。聘请专业公司为我市设计城市旅游宣传口号、旅游标识、吉祥物。在全市范围内增设旅游引导标牌,支持景区新建改建旅游厕所,大力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帮助所有A级景区实现免费wifi、扫码讲解、网上购票等功能青岛旅游包车。三是强化导游队伍建设。建议统一为景区配备专业导游员,定期组织业务培训;聘请专人设计讲解词,丰富讲解内容,让讲解更具特色和吸引力,为诸城旅游城市形象加分。

(七)开发特色商品,丰富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一是依托茂腔精品剧目、古琴、黑陶、剪纸、竹板快书等文化资源,打造带有“诸城符号”的文化产品,引导和推动文化产业链条向旅游产业领域延伸。二是制定诸城文化旅游商品发展规划,实现物产资源与非遗资源的高度融合。三是加快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旅游演艺“五大类”的创意研发,并形成品牌化、系列化、规模化。四是结合文化产业发展,招引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企业,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商品生产基地,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双向互动与共赢。

(八)创新宣传营销策略,扩大诸城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一是借力文化节庆进行宣传营销。改变文化展示的单一模式,把静态的文化资源、分散的文化元素、高深的文化内涵转化为既有鲜明特色又有较强参与性与趣味性的文化体验活动。重新包装大舜文化节,纳入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系统研究,创意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高群众参与度,做成我市的重要文化旅游品牌。以弘扬苏轼超然文化为重点,争取成为东坡文化节的第五个联办单位,同时积极参与拍摄电视连续剧《眉山苏轼》,打造世界的苏轼。二是开展旅游宣传营销系列活动。全面参与省旅发委对十大旅游目的地品牌宣传,对“鸢都龙城”品牌进行全面推介。继续在上海东方明珠举办诸城旅游摄影展,提高“中国龙城”知名度。全面对接青岛,研究制定了《诸城旅游青岛推介活动实施方案》,分为集中推介会、线下推介、线上推介、踩线考察、主题旅游活动等五个部分进行整体推介。三是开拓新媒体宣传新道路。利用微信、微博、微电影、直播、抖音等新媒体自身的交互性、分众性与复合性的特征,与当下潮流相结合,利用转发、点赞等主动宣传渠道开展宣传营销。

一是增设机构人员。按照上级要求和我市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县市区应设诸城市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信息中心、旅游监察大队等机构,核定一定数量编制,隶属旅游局,也可以对旅游局机关实施扩编,全局人员至少增加到40人,才能适应各项旅游工作发展需要。创新各类专业人才引进机制,聚集精英,汇集才智,推进我是旅游业提档升级。

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发挥考核这一“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对镇街、园区旅游业发展水平在科学发展年度考核中的分数权重,尤其对南部山区镇街、园区设立差异化指标,从责任分解、调度检查、观摩点评和督查考核等多个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各镇街、园区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

<a href=青岛旅游商品调研(青岛旅游商品调研方案)" title="青岛旅游商品调研(青岛旅游商品调研方案)" >

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议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将旅游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树立大旅游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公布全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召开旅游业发展调度会,高效率、高水平解决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整合旅游、农业、规划、建设、国土、园林、林业、卫生等相关部门力量,成立文化旅游专题联席会议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专题会议,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引导、支持和规范旅游发展。

四是出台鼓励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参照先进地区标准,制定出台扶持文化旅游业发展办法,设立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扶助基金,在财政资金、土地税收、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旅游餐饮业、旅游住宿业、旅游购物、旅行社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激励力度,为诸城文化旅游业发展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二、关于商品市场调研报告范文(2)

二是提高市场信息化能力。加强规划和引导,推动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有机融合。加快建设商品交易市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查询公告系统、联网监测监管系统等。鼓励发展适合商品交易市场自身特点的网上交易模式,加快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技术的应用,完善交易支付安全认证、移动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融合发展。鼓励主动对接网上市场,积极培育和引进网商,使商品交易市场成为网商采购平台和实物体验平台。鼓励加快建立支付、信用查询、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市场软实力。

三是提高市场监管能力。积极完善流通标准化体系,加大标准的制定、宣传与实施力度。启动集贸市场管理办法修编程序,完善市场管理法规。建立适应市场商品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的长效监管机制,实行对市场上市食品、农产品、重要商品的可追溯管理。建立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实行部门联合执法,精简执法检查,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加快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食用信息采集、利用、查询、披露等制度,推动行业管理部门、执法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征信机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信息共享。制定不同类型市场的管理服务标准,鼓励市场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建立有资质、有品牌的市场管理公司,打造专业的市场运营管理团队,对市场实施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鼓励专业的市场管理公司做大做强,通过输出专业管理、专业培训等方式,提升我省商品交易市场整体管理服务水平。

四是提高市场创品牌能力。鼓励市场举办者加强市场品牌注册、经营、管理与宣传,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指导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尽快注册服务商标、防御商标等;鼓励市场注册集体商标等,并授权经营户使用;积极支持市场争创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省知名商号,提升品牌知名度;鼓励品牌企业在市场设立总经销、总代理、特约经销等,提高市场上市商品品牌率。

五是提高市场主体综合能力。鼓励市场举办者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市场举办者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途径,增强资本实力,提高市场改造提升、对外拓展、兼并收购的能力;鼓励现有品牌市场改变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通过兼并、整合现在各类市场资源,培养组建市场集团公司,采取连锁化、超市化、专业化的经营方式,推进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一是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成立由有关部门组织,定期的会商制度,统筹协调流通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难点问题,按照分工明确、统一、协调、高效的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强化人员和经费保障。对重大项目,要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为项目量身定做服务措施、优惠政策、解决建设难题。

二是要素保障。建设大型市场集群,最大的要素瓶颈就是土地供应问题。要借鉴武汉汉口北商贸枢纽区的做法,以园区的方式、价格为大型商品市场集群项目供用地。此外,政府应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组织人才培训等措施,为商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要素保障。

三是机制保障。首先要完善规划落实机制,将商业网点规划纳人城市总体规划,保证其严肃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规划部门在制定地块详规是要征询商务部门的意见等机制。其次要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要组织专门班子,开放“绿色通道”,为项目开工、开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政务服务。

(五)加大政策扶持。一是要加强财税扶持。各地要安排专项资金,采取贴息、奖励、补贴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积极支持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等。要从培育市场的角度出发,在市场试营业期给予税费减免。二是要加大金融支持。搭建商品交易市场金融合作与资本运营平台,拓展商品交易市场融资渠道,构建有利于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市场经营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动产、仓单、商铺经营权、租赁权等质押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在市场增设服务网点,推动银行卡、电子支付业务等在市场的应用,为市场经营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山东省作为我国农产品流通大省、商品市场建设强省,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引人注目。3月13日至16日,谢建辉厅长、吴宜彪副厅长率有关处室及部分市州商务局负责同志一行,赴山东临沂、潍坊两地学习调研,拜访了当地商务主管部门,实地考察了临沂立晨物流有限公司、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潍坊市食品谷、潍坊百货集团物流配送中心、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等企业和项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山东省是经济大省,也是流通强省,经济总量大,市场体系完善,特别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走在全国前列。20xx年,山东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175万亿元。20xx年青岛、济南、烟台、临沂、潍坊、淄博六市零售额突破千亿元,其中青岛、济南突破2016亿元。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数达到1.54万个,全省商品交易市场达到7839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555个,交易额达1.62万亿元。流通业增加值、吸纳就业和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均居第三产业首位。考察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山东省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注重主体培育、载体建设和商业模式创新,布局优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正在进入一个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新时期,临沂、潍坊等地市场建设发展理念之新、创新意识之强、市场与政府作用协调之好,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1.专业化程度高。在考察中,我们不仅惊异于山东市场数量的庞大,更感叹其极高的市场专业化程度,尤其是有“中国市场名城”美誉的临沂。有别于常见的综合性交易市场,在临沂,大到建材、家电、机械设备,小到铅笔、袜子、胶带,都设有专门的批发交易市场。各种专业市场分门别类,接踵林立,形成庞大的市场群,由此带来的集聚效应为临沂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效果。目前临沂市中心城区专业批发市场达到101个,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20多个国家(低碳生活绿色环保调查报告)和地区,20xx年临沂商城实现商品交易额1772亿元。商城经营产品多达6万个品牌,涵盖小商品、五金、建材、板材、园林机械、劳保用品等27大类,基本覆盖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主要门类。

2.市场化程度高。在建设市场的过程中不少同志常常感慨政府部门不知该如何定位,面临“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局。山东省在这方面有好的经验。各地在市场建设上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以市场为主”的原则,其商品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临沂商城、潍坊市食品谷、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等大型项目,政府不直接投资,只在用地、交通、环境等方面加以规划,前三年大幅让利,地方税收和规费基本都返还给企业,大力招商引入民营资本建设市场。而市场的建设以及建成后的运营都完全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政府仅仅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被临沂市民所津津乐道的“五先五后”的临沂经验,则更具体的诠释了临沂市场化程度如此之高的原因所在。这“五先五后”即:一是先成市后建场。即在传统集贸市场或群众自发形成市场的地方建市场。二是先繁荣后规范。市场开业之初,允许业户“先上车后买票”,经营一段时间再办理手续,并逐步规范其经营行为,以市养市。三是先综合后分离。将市场内具备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商品,从原来的市场中分离出来,新建专业市场。四是先分散后集中。把分散在各处、经营户较多、具有较强发展后劲的行业集中起来新建市场,依此方式先后建起了日化、副食品、汽车零配件、建材等批发交易区。五是先简易后提高。根据需要和市场繁荣的程度以及经营者的承受能力,逐步向建设高档次市场的方向发展。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带来了商业繁荣和市场兴盛,但也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市场的公益性和政府的调控手段,如何在二者之间达成平衡,这也是我们所共同面对和需要破解的新课题。

3.集约化程度高。在项目建设上注重规模效益,重视产业集聚,实现集群发展。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潍坊市食品谷、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等项目都摒弃了传统项目的单一功能,而是形成集展示、交易、加工、仓储、配送、办公以及生活配套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多业态集聚的超大型园区。如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即是寿光市政府进行产业整合的工程,园区占地总面积就高达3000亩,总投资达20亿元,可实现年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交易量100亿公斤,可以提供了数千个商业机会和近万个人才岗位。园区包括蔬菜果品交易区、蔬菜电子商务交易区、农资交易区、农产品加工区、物流配送区及配套服务区六大功能区。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项目的建设,推动寿光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寿光蔬菜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寿光形成一个完整的蔬菜产业链效应,极大的推动寿光的经济发展。而这种复合型、多功能大型园区的建设,既实现了产业集聚,带动上下游产业互通联动;又形成了规模效应,多个业态组团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值更高。

4.配套化程度高。物流配套是商品市场发展的依托。山东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其农产品物流水平很高。20xx年,山东省农产品物流总额达到5245.9亿元。尤其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拥有350多万吨冷库、140家冷链物流企业,低温储运能力超过400多万吨,占全国的45.5%。果菜、肉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19%、16%和13%左右。强大的物流能力支撑农产品市场迅速发展,而日益壮大的市场又为物流企业带来货源,促进物流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从而提高了整个市场的流通效率,实现互惠双赢。同时,山东也非常注重应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市场。注重电子信息技术在市场各个环节的应用,实现市场管理信息化、交易网络化、结算电子化,鼓励和支持专业市场通过与第三方平台合作、自建平台等方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实现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如潍坊家政服务中心,就通过搭建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综合性民生服务平台,整合商户,构建网络,可以实现线上订货,线下配送,服务对象涵盖各行各业,真正实现惠民、便民。

应当看到,尽管目前我省商品交易市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尚处在起步阶段,大项目不多,发展方向不明,自然禀赋条件和规模成本效益都面临诸多压力,但理念、思路上的差距是最主要的。

1.思想观念上有差距。与山东相比,我省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开阔,对商贸物流、市场流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只注重生产,而忽视流通的传统观念急待转变。没有流通市场和商贸物流的发展,我省的经济发展就难以摆脱“土货难出、外货难进”的尴尬局面。没有大商贸、大市场、大物流的带动,我省的农业生产就难以实现产业升级,规模提升。根据测算,流通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带动GDP增长0.13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1.03个百分点,并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山东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正得益于以流通促生产的总体战略;得益于以潍坊、临沂以及聊城三大综合性农产品交易市场为骨干,各地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为补充,覆盖全省及周边地区、辐射全国的农产品“产地+集散”批发市场集群;得益于现代化、高效率、大规模的农产品物流建设。正是受益于市场流通带动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使政府让利、工业让地、社会让路的市场优先发展、商贸放水养鱼、流通带动产业的经济模式成为各级政府领导和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识。

2.整体规划上有差距。山东各地都非常注重规划的引导作用。在临沂我们专程参观了临沂城市规划展,大到城市总体功能分区,小到城市商业网点布局,临沂市都聘请专家团队经过科学论证,制定了完整的规划蓝图。临沂市还专门把商务主管部门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建立商贸流通规划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机制。采取规划约束下严格配套建设、政府部门购买、产权置换、租金补贴等多种措施,落实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10%的政策规定。政府部门严格按照规划,按进度扎实推进,从而避免了重复建设和项目冲突。而我省目前还没有流通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也缺乏市场体系的建设规划,更谈不上商品市场网点规划商务部门一票否决制。

3.政策引导上有差距。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xx】19号),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商贸流通业在用地、财税和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增加商贸流通用地比例。城市改造建设中应优先配建物流配送中心、商品交易市场、零售卖场等商业设施,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设施,各级政府应重点支持。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用地参照工业用地或仓储用地对待。“十二五”时期,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按30%的规模,专项用于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总部设在山东省的跨区域经营的直营连锁企业,可申请实行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同时,山东省狠抓政策落实,并进行专项督察。以名成集团建设的中国食品谷•中凯冷链物流园项目为例,潍坊市政府虽然没有直接投资,但以28万/亩的略高于工业用地的价格向名成集团转让土地1120亩,同时承诺三年之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全额返还。通过这些优惠政策吸引名成集团为潍坊带来直接投资40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拥有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60万吨容量冷库群的综合性、现代化、一站式的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我省在政策的制定及落实上,尚有待加强。

4.骨干企业培植上有差距。山东省非常重视培植骨干企业,并注重发挥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目前山东全省有销售额过50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53家,过百亿的6家,11家企业入选全国连锁百强。山东一方面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充分发挥资本运作、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优势,以资产、品牌、管理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一方面鼓励和引导业态相同、商圈相叠、实力相近的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培养了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在临沂市,我们了解到,临沂商城之所以得以兴旺,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临沂本地发达的第三方物流的支持。临沂市政府通过扶植立晨、荣庆、金兰、天源等一批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临沂物流业发展,降低了物流成本,使临沂成为囊括鲁南苏北、辐射全国的商品集散地,包括济南在内的周边城市货物都要到临沂集散周转,极大的带动了整个临沂市的流通业发展。仅临沂立晨物流有限公司一家,就可以调用运输车辆2016余辆,形成了覆盖全国23个省份的运输网络,并拥有仓储总面积24.89万平方米,总量在山东省位居前列,年运输货物总价值超千亿元。而我省在骨干企业的培植方面,缺乏政策支持。对行业龙头企业的扶植力度不够,未能有效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5.市场建设上有差距。山东省现有商品交易市场7839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555个,经营面积3650万平方米,摊位总数38.4万个。20xx年山东省对全省2016家商品市场进行实地调查,仅这2016个市场就完成商品交易额1.62万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市场成交额7424亿元。而我省现有商品交易市场2589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290个,经营面积1651万平方米,摊位总数56.2万个,年交易额2573.5亿元。从这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我省在市场数量、市场规模以及年交易额上的差距。而山东商品交易市场的专业化细分以及市场集聚布局,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仅临沂市中心城区就集聚了101家专业批发市场,以西郊批发市场为中心,中心集聚倾向明显。这种专业细分和市场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使得临沂商品交易市场一年的商品交易额就高达1772亿元,达到我省全年市场交易额的68.9%。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坚持做好整体规划。临沂市的发展经验中,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做好规划,把商务主管部门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建立商贸流通规划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机制。而我省的流通产业要得到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好整体规划。我们要认真调研,根据我省省情,紧扣我省商贸流通实际和发展趋势,紧紧依靠基层和企业的创造性,适应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科学制定《流通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以及湘菜、湘酒、居民服务业、商贸物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城建、规划、国土、发改等部门加强沟通交流,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尤其是要推进商贸流通规划与城乡发展规划同步。

2.高位推动,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成立高层次现代流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流通工作中全局性、战略性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难点问题,对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进行目标考核。按照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协调高效的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基层人员和经费保障。

3.做好典型示范,抓好项目带动。近年来,通过我们积极争取,我省先后被列为全国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项目试点省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省份、屠宰厂(场)标准化改造试点省份、品牌促进体系建设示范省试点项目、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省份。长沙市被列入现代服务业建设试点和中小商贸服务平台项目试点,娄底市被列入再生资源试点。我们要把握好这些试点机会,以项目为抓手,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在农产品现代物流和现代商贸服务业等方面打造亮点,形成突破,做好典型示范,带动全省商贸流通大发展。

4.集中政策重点推进。各个内贸处室加强联动,认真梳理近年国家和省里一系列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集中政策投放到优势项目上,并加强督查,确保落实。整合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集中财力解决关键环节的突出问题,加强公益性流通设施建设。注重培育市场主体,培植区域性辐射企业,扶植商贸物流龙头企业、打造区域性骨干市场。

5.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一是加快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支持流通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加快资源整合,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有实力的国内外商业巨头落户湖南投资创业。培育发展步步高、友阿集团、万商红、大汉物流、快乐购、湖南国药、老百姓、长沙马王堆、红星集团、万容科技等20家年销售额过100亿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二是大力支持中小微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扶持和促进中小微商贸企业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其便利消费、繁荣市场、吸纳就业的作用。三是着力打造商贸流通企业品牌。重点培育一批优势明显、具有发展潜力的服务品牌企业,在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物流业打造一批品牌企业,鼓励“老字号”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流通企业培育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品牌营销。为湖南产品做好市场开拓,精心组织实施“名品进名店”和“湘品出湘”工作,打造湖南特色产品品牌。

6.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瞄准前沿、高位起步、多点支持、高效运营,创新流通方式,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扶植一批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加速信息互通。推进平台服务商、在线销售商、配送服务商、金融服务商高效合作。大力提倡网络诚信,建立网商信用档案。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培育和吸引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商企业,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城市。

7.加强市场配套建设。推动商品市场整合、升级、改造。构筑涵盖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展示展销、旅游购物、金融服务、价格引导等功能的综合性交易市场。加强市场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包装仓储、检验检测等设施设备配套建设。改造升级一批具有公益性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的辐射广、服务优的骨干市场。

1、商品市场蓬勃发展,经营门类齐全,品位不断提升

全市现有商品市场337个,建筑面积207平方米,分别比XX年增长10%和109%。其中:生产资料市场27个,专业批发市场27个,农贸市场41个,综合性市场242个。芦淞服饰市场群更是由1989年的1个市场发展到1995年十几个市场再到XX年的43个市场,建筑面积从1989年的4800平方米猛增到73.5平方米;商品市场档次逐年提高,芦淞服饰市场由最初的地摊式市场到鸟笼式市场再到宽敞门面式市场,部分市场已发展到集办公、服装展示、网上购物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窗橱。

2、商品市场在商贸流通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全市商品市场XX年实现成交额103.57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过65%,;市场成交过3000万元的市场有50多个,名列全省第一,有21个市场成交额过亿元,商品市场是我市商贸流通的主力军,其现实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4、商品市场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全市337个商品市场共有从业人员15.6万人,其中安排下岗职工近十万人。青岛旅游公司

二、我市商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商品市场布局不合理。一是区县之间发展不平衡。芦淞区、荷塘区、攸县商品市场较多,而石峰区、天元区、**县商品市场数量很少。芦淞区有商品市场79个,占全市的近四分之一。二是市场空间布局不合理,全市93个专业市场,其中在城市83个,农村仅10个;城市专业市场又集中在芦淞区,芦淞区专业市场有63个,占全市专业市场的67.8%,大半江山坐落芦淞,石峰区除住宅产品市场、天元区除建材市场外,几乎没有象样的专业市场。

2、组织化程度低。我市商品市场基本是各自为营,市场之间缺乏联系,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能相互流动,互通有无;我市虽有过亿元市场21家,但大而不强,没有组建一个市场集团。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市场之间,经营户之间恶性竞争,互相拆台现象严重,无法与国内外组织严密的商业巨人竞争。

3、没有产业作依托,市场辐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我市专业市场数量不少,但除服饰市场外大都销售额不大,市场销售的绝大部分是外来产品,服饰市场销售的服饰80%以上来自沿海城市和武汉,本地生产有服饰所占比重很小,没有产业作依托,势必增加销售成本,减弱商品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制约发展空间。

三、旅游者购买成本体系

摘要:在旅游市场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的背景下,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将取代传统的市场营销组合理论,为旅游地市场营销提供新的理念和途径。旅游地形象营销将取代单纯的产品营销,构建由形象塑造、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从而协调、整合旅游地各营销要素,形成统一的旅游营销诉求点。培育统一的旅游地品牌形象,获取最佳、最有效的营销传播影响力。

关键词:旅游需求;整合营销;旅游地形象;旅游营销;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54(2007)08-0068-06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地形象问题的研究因此成为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热门课题。总的说来,旅游地形象是指人们对旅游目的地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川。旅游形象设计、塑造带有很大的市场营销成分,强调的是旅游地最能吸引游客的特征。它通过系统化的设计、公众参与、各种活动与传播媒介的力量,以强化旅游地的精神理念,累积其形象价值并增强其凝聚力和吸引力。形象效应可以唤起潜在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意识和初步印象,使其产生一种追求感,进而驱动旅游者前往,对于稳定客源市场、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市场需求变化与整合营销理论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自身的不断成熟,旅游市场由于不同类型需求的出现而经历丁不同程度的“非大规模化”,因而被自然分割成了多样化的微观市场,尤其是进入80年代后期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以其为背景的旅游者消费意识的转化、成熟度的提高,更加剧了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这种变化迫使旅游目的地开始关注需求的差异性,通过提供多样化旅游产品来针对性地满足日趋复杂多变的旅游需求。而在这种营销战略变革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个问题,旅游目的地为了将众多的旅游产品推销给旅游者,在媒体传播过程中往往选取了过多的诉求点,因而不能使旅游产品在旅游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产生品牌形象效应,创造更多的附加值。从这个角度上说,如何将这些旅游产品有效地整合起来,通过一致的媒介诉求点使其形成广为人知的旅游形象,从而形成巨大的吸引招徕力量就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传统的4Ps营销理论过多地强调由内而外的营销模式,只是一味寻找自己需要的旅游者,而不去了解旅游者到底需要什么,这显然是与信息社会中旅游者个性化的需求是相矛盾的,当然也不能解决旅游地的品牌形象问题。由美国D·E·舒尔兹教授于1993年首先提出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ntegratedMarketing Communication,简称IMC)为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途径。“营销传播是营销史上最令人激动、最具挑战性的时代,这个研究领域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变革”。

IMC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由4Ps转向4Cs。4Ps理论由美国J·麦卡锡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四十多年一直作为营销理论的基础。IMC认为传统营销的4Ps理论是以产品为导向的营销策略,在当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环境里,企业要充分重视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Consumer wants and needs);深入了解消费者为满足自身需求所愿意付出的成本(Cost);系统地研究如何使消费者在购买、使用产品时更方便(Convemence);考虑如何与消费者进行多层次的双向沟通(Communlcatlon)。(2)从由内向外的营销模式转向由外向内的模式。传统营销模式是企业根据自己制造的产品,确定一定的利润目标,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向消费者进行促销说服,即采用“消费者请注意”的自内向外的模式。整合营销传播则相反,企业系统地研究消费者,分析他们的购买行为,与消费者进行双向沟通,以此为基础整合企业的信息传播渠道,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即采用“请注意消费者”的由外向内的模式。(3)从一般的促销宣传转向控制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在传统营销中,企业希望通过大量的信息传递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但在现代社会里,消费者的素质不断提高,对信息选择的自主意识增强,信息的冲击效应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减弱或者并不持久。IMC认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有一个心理变化过程,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对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进行管理。企业通过不同的传播通道,将有关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并设法求得消费者的反馈,建立消费者数据库,分析消费者的行为,对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工和传播,达到控制消费者购买心理变化过程的目的。

青岛旅游商品调研(青岛旅游商品调研方案)

将IMC理论应用到旅游业中,则要求旅游目的地以旅游者需求为中心,重组目的地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旅游者的双向沟通,更有效地达到旅游地形象传播和产品营销的目的。其核心思想是对旅游者的客户关系管理,强调以“旅游者需求”为中心,要求旅游目的地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从各自不同角度与顾客沟通时有统一的口径、统一的品牌个性、统一的顾客利益点和统一的销售创意,形成集中的旅游形象冲击力,及时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系统的旅游者信息反馈,进而动态性调整促销策略。

根据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为适应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旅游形象营销将取代单纯的产品营销,形成由形象塑造、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从而协调、整合旅游地各营销要素,形成统一的旅游营销诉求点,获取最佳、高效的旅游营销传播影响力。

旅游地形象塑造要以资源与市场分析为依据,通过旅游地形象定位、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来实现。

资源分析应包括硬性和软性资源分析。硬性资源需分析旅游资源种类、数量、品位、结构、组合、知名景点及数量、景点风格、气候、水文、地貌特点、动植物种类与数量、经济总量、人均产值、人均收入、旅游业总产值及人均产值、旅游企事业单位数量、利税量、旅游从业人员数量、收入、学历、性别、年龄、旅游网站数量、服务内容及模式等;软性资源需分析旅游地的历史文化、著名人物、民俗风情、高校数量、文艺团体种类及数量、节庆活动类别与特色等。

市场分析应包括国际、国内市场分析和竞争市场分析,内容主要有:旅游经济发展速度、总收入及占GDP的比重、旅游者人均消费额、旅游总人次、停留天数、出游时间特点、出游率、出入境人数、入境游客流向特点、国籍或省份、性别、年龄、收入、学历、种族、社会阶层、交通方式选择、获知目的地信息的方式、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程度、偏好以及旅游形象的竞争替代特征等。

青岛旅游商品调研(青岛旅游商品调研方案)

为旅游目的地在目标顾客心目中树立和造就某一与众不同或突出的地位,称为旅游地形象定位。其目的是诱导消费者一提起某一旅游地心中就会想起什么,用怎样的词语来评价、描述、传播它,在旅游行为实施时选择哪个目的地。旅游地形象定位表述的最有效方式往往是一句概括性的主题口号,它用精粹的语言、巧妙的创意构造出一个富于吸引魅力的旅游形象。形象定位研究是旅游地形象整合营销的重要环节和宏观战略,体现了旅游地发展的目标方向。综合学界研究,旅游地形象定位可选用下列主要方法。

1.根据旅游地特色进行定位。根据旅游地的某种或某些优点、特色,或者说是根据目标顾客所看重的某种或某些利益,力求凸现自身的特色进行定位。如海南——“热带中国”、山东——“走近孔子,扬帆青岛”等旅游地形象定位。

2.根据价格——质量之间的联系进行定位。旅游地将其产品价格作为反映其质量的标识。价格战略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象征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越高、特色越突出,价格越高。如对于高档酒店、高尔夫休闲度假区来说,制定高价本身就会对旅游者起到一种知觉暗示作用,即他们可以获得高效用、高利益。

3.逆向定位。强调并宣传定位对象是消费者心目中第一位形象的对立面或相反面,打破消费者一般思维模式,以相反的内容和形式标新立异地塑造旅游形象。如河南林州市林滤山风景区以“暑天山上看冰堆,冬天峡谷观桃花”的独特定位征服市场。

4.根据产品使用者进行定位。旅游目的地通过营销努力,特别是通过公关活动,同某一社会阶层或社会名流建立起较为经常的主顾关系,则会变得为某些类型的顾客所关注。一些可以起消费示范作用的社会阶层、名流(如影视、体育明星、社会名人)被邀请到某旅游地或游览观光、或休闲度假,都能为旅游地定位战略的实施起促进作用。如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前往桂林,对桂林山水赞不绝口,此后,桂林巧打“克林顿牌”吸引了大量游客。

5.空隙定位。与有形商品定位比较,旅游地形象定位更适合于空隙定位。尽管旅游点数目呈爆炸性增长,特别是同类人工景点相互模仿,数量剧增,但相对来说,仍然存在大量的形象空隙,旅游者仍然期待着个性鲜明、形象独特的新景点出现。空隙定位的核心是树立一个与众不同、从未有过的主题形象。如深圳民俗村的形象定位并不在于人工复制的少数民族村落,而是那些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员工及其每日定时举行的“全园秀”表演。

6.借助竞争者进行定位。通过将自己同市场声望高的某一旅游地进行比较,借助竞争者的知名度来实现自己的形象定位。通常做法是,通过推出比较性广告,诉求自己与竞争者在某一或某些效用、特点等方面的相同甚至优异之处,从而达到引起消费者注意并在其心目中形成印象、树立形象的目的。如牙买加旅游形象定位为“加勒比海中的夏威夷”,从而使牙买加从加勒比海众多海滨旅游地中脱颖而出。

在旅游产品谱系中,一般可分为观光、度假、专项和特种旅游产品四大类。每大类旅游产品又可根据不同旅游地的资源基础和市场需求,设计开发不同的产品类型,如观光旅游产品中的山岳观光、水景观光、森林观光等;度假旅游产品中的温泉度假、海滨度假、乡村度假等;专项旅游产品中的生态旅游、节庆旅游、会议旅游、商务旅游、宗教旅游、修学旅游、购物旅游等;特种旅游产品中的探险旅游、科考旅游、特种体育旅游、狩猎旅游等。关键是必须围绕旅游地的形象定位,进行旅游产品谱的科学设计与开发,尤其是选准能够体现、突出旅游地形象的主打旅游产品,进行重点开发、打造,并对原有旅游产品进行改造、提升,这是旅游地形象塑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青岛旅游推荐

旅游地形象包装的主要手段是设计、导人旅游形象识别系统。旅游地形象识别系统(TDIS)源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一般来说,包括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别系统(BIS)、视觉识别系统(VIS)和其他识别系统。

理念识别系统是指旅游地及其企业的经营宗旨、经营方针和价值观,表现为一个旅游地独特的文化、个性、精神面貌、伦理道德水平、宣传口号、发展目标等,是TDIS设计的灵魂。它一旦被公众所接受,既能对内部公众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又能对外部公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从而集聚旅游地内外的各种力量,保持旅游地良好形象,实现持续发展。

行为识别系统是旅游地为体现MIS的精神而设计的一整套全面、具体、系统的集体行为活动准则,是理念识别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主要表现在旅游地的政府行为、民众行为和企业行为三方面。政府行为体现在政府的各种旅游管理与公关活动中;民众行为主要体现为当地居民形象,反映在居民的言谈举止、精神风貌、整体素质及热情好客程度等方面;企业行为主要表现在对内的员工管理、对旅游者的服务和对外的社会公益行为三个方面。政府的优质、高效管理,居民的良好精神风貌,企业的标准化、细微化、个性化服务是旅游地行为形象的核心。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是旅游地在MIS和BIS的基础上,所设计的向社会公众传达的全部视觉形象的总和,以突出旅游地整体形象的特色与个性,使广大消费者在众多同类旅游地及其产品中,一眼就能识别出来。人类获得的外部信息中有70%以上通过视觉获得,视觉形象是旅游者能够最直观感受到的信息,其传播途径最为广泛,内容灵活多样。视觉形象设计具体表现为对旅游地一切可视资源的系统化、规范化、符号化,其作用不仅限于传递各种信息,更应成为旅游地景观的组成部分,起到对旅游地景观进一步美化和强化的作用。在类型和风格类似的两个旅游地之间,依靠视觉设计形成差异化,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更显重要,实际是向旅游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附加价值。视觉形象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地名称、标徽、标准字体、标准色、象征性吉祥物、形象人物、户外广告、旅游纪念品、旅游交通、人的视觉形象及企业的视觉形象等。

旅游地形象包装还包括听觉包装、味觉包装和意觉包装等。

听觉包装的常用手法就是“让旅游插上歌声的翅膀”。由日本著名歌星演唱的《无锡旅情》,让日本人按歌索景成群结队地来到无锡,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歌曲形象传播的作用逐渐显露出其市场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歌曲必须情景交融,要把一定的理想、追求,或者是一种思想、情绪,结合在景观之中,才能激发出消费者的旅游欲望。

味觉包装主要是就旅游六要素中的“食”加以品牌化的包装,使之具有旅游地所独有的特色。味觉化包装在特定环境下可以构成影响旅游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意觉包装是对旅游地及产品进行情境化、体验式的包装,可通过营造一种环境、设计一种场景、完成一个过程等来实现,强调互动性、参与性与融入性,为旅游者建立一种个性化、值得记忆的联系,使旅游产品与旅游者之间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关系,并充分互动活化起来,实现一种精神层面的情感诉求与亲和。

形象传播按照目标受众可以分为对内传播以及对外传播两种。针对旅游目的地内部居民进行的传播活动可称之为对内传播,其目标主要是增强居民的认同感,提升居民的自豪感和参与度,促使居民与政府共同为培育旅游地形象做出贡献;针对现实与潜在旅游市场的形象传播活动可称之为对外传播,其目标则是使旅游者产生一种追求感和购买欲望,进而驱动旅游者前往该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方法可以说多种多样,包括过程控制系统(营销过程、消费过程)和传播方式、手段整合等。

1.营销过程控制。形象传播的营销过程控制是对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四个营销要素的整合,即4Ps协调、优化。在旅游地形象塑造中已涉及产品的设计开发、改造提升,在此不再赘述。

价格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旅游目的地对外销售的价格体系上,因此必须对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影响价格因素的经营主体进行整合,避免价格战等造成价格体系混乱而影响目的地整体形象,在此过程中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非常重要。完善、统一的价格体系是旅游地形象内涵的重要支撑。

在分销渠道选择与策略运用上,旅游目的地各营销组织必须按照形象设计的要求以统一的品牌形象出现。旅游目的地内的各景区、景点决不能各自为战,而是在整体品牌形象下进行各自的渠道拓展工作,如参加各种旅游展会活动要体现统一的旅游地形象、有统一的声音;要有统一的价格和返利系统;要有统一的高质量服务保障体系等。

旅游促销方式、手段多种多样,应整合各种促销媒体与工具,形成合力,各种促销活动要与旅游地形象定位相协调、统一,以一致的营销诉求面向目标市场。

2.消费过程控制。消费过程控制主要通过旅游服务方式、手段的优化,增强旅游者对旅游地品牌形象的信赖感和满意度,进而形成良好的口碑宣传。消费过程从游客出发就开始了,以旅行团为例,可以设计以形象宣传片为主题的有奖竞答活动等,既解决了游客旅途时间如何度过的问题,活跃了旅途气氛,又以游客参与互动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宣传了旅游地形象。总之,消费过程控制就是对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的控制,其核心任务是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培养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人人争当形象代言人的服务意识,为旅游者提供满意服务。

(二)旅游形象传播方式、手段策划

1.广告。根据旅游地形象传播的目标市场、发展与经营时期、时段的不同,采用不同形式的广告媒体和手段,立体广告与平面广告相搭配,硬性广告与软性广告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交叉投放。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网络、手机、户外广告等不同的广告媒体具有不同的特点、传播范围和效果,应根据具体情况优化整合、科学运用。在信息化时代,尤其要注重网络媒体的运用。事实上,网络营销的功能不仅仅是广告,它包括传递、收集市场信息、开展数据库营销、顾客关系管理、有效广告公关传播平台、展现旅游地文化等多种职能。旅游目的地应建立自己的旅游网站,并进入各主要网络搜索引擎,与一些热门网站建立链接。

2.公关。公关活动可以建立和维持旅游目的地与公众间的良好关系,建立、维护、改善或改变旅游地形象。笔者设计了下列公关手段:(1)各种活动。如在主要目标市场城市举办新闻发布会、旅游推介会;邀请旅游专家、知名人士、政府和大型企业领导参观、考察;举办旅游发展研讨会、座谈会、联谊会等。(2)邀请明星、名人出任旅游地形象大使或代言人,利用其公众形象及知名度影响相关群体。(3)邀请主要旅游客源地新闻媒体和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新闻媒体记者和专栏作家参观、考察,通过他们进行宣传报道。(4)创造新闻,平时注意不断将有新闻价值的信息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出去,不断提升旅游地形象与知名度。(5)举办摄影大赛、导游大赛等活动,由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制造旅游形象宣传轰动效应。

3.制作旅游宣传品。按照AIDA原则(注意、兴趣、欲望、行动)制作旅游地形象宣传品,主要包括宣传册、导游图、明信片、宣传单页折页、海报、录像带、VCD等。旅游宣传品可通过主要客源地旅行社、旅游饭店、汽车站、火车站、机场、区内各旅游景点等多种渠道发放或者直接邮寄。

4.参加旅游展览(销)会。充分利用各种旅游展览(销)会、博览会,精心策划与设计旅游地展台,吸引观展者的注意,发放旅游宣传手册等资料,积极宣传、推介旅游地形象。

5.节事活动。根据旅游目的地的文脉和旅游发展特色,科学设计、策划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充分吸引公众注意力,形成轰动效应与新闻传播效应。

6.口碑。口碑是大多数消费者获得旅游信息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口碑对树立旅游地形象尤为重要。要获得良好的口碑应该从旅游六要素的建设、完善着手,努力营造使游客满意的条件。

7.联合促销。各旅游目的地尤其同处一定地域空间的临近旅游目的地,应根据各自形象定位,或优势互补、或资源共享,加强分工、合作,构建区域旅游营销联盟,共同面对市场,宣传、培育旅游地形象。

应根据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以统一的传播目标来协调运用上述各种旅游形象传播方式、手段,使不同的传播工具在每个阶段发挥出统一的、最佳的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

旅游目的地应建立品牌形象管理机制与组织,开展旅游市场调研活动,构建目标市场游客关系数据库,实现与旅游者的反馈式沟通,获取、分析旅游市场需求信息,把握旅游市场未来发展变化的特点、趋势,调整、控制旅游地形象整合营销传播过程,形成良性循环。

影响旅游目的地营销活动的因素错综复杂,营销组织众多,如何以统一的声音、统一的营销诉求,赢得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无疑为此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而旅游地形象是一个地区地脉与文脉的升华与结晶,体现、凝结了影响旅游者购买决策的各旅游要素。因此,从本质上讲,旅游地整合营销与旅游形象的形成过程都是一个各营销要素整合、优化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应将整合营销的方向、目标与诉求点统一、归结到旅游形象的树立上来,而不是单纯的各类旅游产品的促销,构建由形象塑造、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以获取最佳、高效的旅游营销效果、效益。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青岛旅游B本文地址:http://www.pdsd.cn/post/118951.html发布于 2024-06-2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青岛旅游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