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崂山的传说故事
1、一杭州书生到崂山玩,在庙里居住弹琴赏月,被一位龙女喜欢,于是二人结为夫妻。后来书生的茶叶没了,想喝茶,可是当时的崂山并没有茶叶,龙女说在比高崮有棵茶树,就用金钗飞去,第二天龙女和书生到在比高崮看到石头缝里种了很多茶叶。
2、石老人是崂山下的农民,有一天石老人的女儿被龙王抢走了,之后老人每天在海边等女儿,可是女儿还是没有回来,后来龙王就把老头变成了石头。女儿跑出来看到父亲变成了石头非常悲痛,把头发上的钗扔掉变成了花朵,抱着石头痛苦,龙王也把她也变成了石头。
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
崂山的余脉沿东海岸向北至即墨市的东部,西抵胶州湾畔,西南方向的余脉则延伸到青岛市区,形成了市区的十余个山头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
崂山山体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而崂山这块巨大的花岗岩体是从白垩纪开始形成的。据今约6800万年至13000千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熔融的岩浆,在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岩石有肉红色、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地质上命名为“崂山花岗岩”,但在它诞生时,并没有露出地面。
新生代以来,地壳抬升,上边覆盖着的岩石逐渐被累年的风霜雨雪和经久的流水剥蚀掉,才露出了花岗岩石。到了新生代中期的200万年以来,才开始呈现为现在的轮廓。崂山面貌是第四纪末期,亦即在近几万年的沧桑变化中。
崂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崂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犬齿交错的山峰,海拔近1000米,它们是1万多年前末次冰期时形成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第四纪几度进侵的海水已退却到冲绳附近一带,黄渤海成为一片荒原,气候干冷。
此时,日夜之间、冬夏之间温差很大,花岗岩在寒冻作用下,机械风化很快,大块大块岩石崩裂,形成参差不齐、面貌峥嵘的山峰。下层的花岗岩地貌,多是1万年来冰后期形成的。
此时,大海回归,化学风化占了优势,雨水和地衣植物参与这种风化,将质地均匀的花岗岩由表及里一层层剥离,一些早期崩落的巨大岩块,或原来没动的岩石,遂形成一个球形巨石。若干秀峰奇石,构成了崂山的这种雄伟、奇特的地貌形态。
二、关于崂山传说故事
崂山,古称劳山、牢山,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黄海之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名山,被誉为“海上第一仙山”。那你知道关于崂山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崂山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青岛游轮旅游。
说金山派祖师孙紫阳真人看荷花妍丽,心想冬天气温下降,花儿却如此娇艳,此地必是风水宝地,定有灵气,于是每日皆至荷花池畔,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如醉如痴,不思茶炊。一日,小徒见师傅修行艰苦,便下山买来水饺,五体投地跪于师傅面前祈请恩师进食。孙真人忽一念顿生,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他想与己朝夕相伴的荷花也会品尝人间烟火,尤其观百丛之中一株别有其异,与众不同,只见玉霜冰雪之中,花色不减,傲视严冬。孙真人便把水饺放于花上,孰知须臾花儿更嫣,且热气腾腾,顷刻间水饺被荷花裹住而吞食。此后孙真人必命小徒端斋饭献于花前。此花在孙真人之培育下修成正果变成仙子,她为感激仙人而想以身相许。孙真人看花虽修成人形,色心不减,便找人替代自己而成全其思欲之事。后来孙真人得道仙去,明霞洞曾一度兴旺,山下人谋事无不去明霞洞求神护佑,以得前程坦荡事业锦绣。某年山下有一书生进京赶考,进入京城,在一店内刚要安歇,忽然身边立有一位长髯飘飘的老者。老者对书生说:我知道你是前来赶考的,我与你同乡,来京数载不曾回家,想劳你捎一封书信,不知是否能如愿?书生说:你我同乡,又同在乡外,这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拿来便是。书生说着,只见老者从袖中拿出信函一封递给自己,书生看信封上没落任何字迹,刚要问稍往何处。老者说:“你知道崂山明霞洞有一处荷花池吧?芽书生点点头。老者又说:到荷花池就说石门开石门开,京城稍的书信来就可,且记且记。说完老者不见了踪影。书生感觉此事蹊跷,如在梦中,明霞洞离书生家近在咫尺,却从没有看到有如此一白发老者。
没多久,书生考试毕起程返乡,没进家门,便直奔崂山明霞洞荷花池而去。书生在荷花池畔按老者所授秘
语刚在口中念过,突然眼前豁然开朗,金光速现,霞光万道,紫气腾腾,院内金玉铺地,一片豪华。目前景色,书生看得目瞪口呆。没过多久,自门里蹒跚着走出一位老妈妈,虽已花甲,但风韵犹存,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在她身后紧随一少女,其步态袅娜轻盈,颜色十分,甚是迷人。她们把书生引进舍内,舍内如桂花飘香,四周珠光宝器映目,梦寐也不曾想过有如此巨富家赀,豪华绝顶,真是皇室不比。老妈妈让少女给书生端饭,书生推辞。少女进厨房拿出一碗,从鼻子里哧啦啦濞出一碗鼻涕,须臾便变成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老妈妈让书生吃下,书生暗自思忖,污秽难睹,何谈下咽?如此华丽之堂,却端来令人作恶之食,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书生起身告辞。老妈妈见书生不食,面有尴尬之色,遂从兜里掏出一块手帕,转身从盆里抓出一把豆芽包裹于内递于书生,要书生回家与家人同享。书生半推半就塞与衣袋。老妈妈和少女把书生送出门外,互道保重。须臾,亭台楼阁如梦幻泡景迅速不见,惟荷花池依然如故。书生甚感诧异,他觉得拿几个豆芽回家太过寒酸,便拿出手帕向荷花池里一抖,把豆芽尽抛于内,看那手帕洁净,书生不忍丢弃便带在身边。回家把此蹊跷事同老母细说一番,母亲让其拿出手帕细细端祥,只见上面有一粒金豆芽。书生反悔自己不该一时莽撞把金豆芽丢掉,母亲说:金银财宝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何必贪恋财色。后来书生考中状元并封有官职,其辞官不授,携母隐遁山林。书生虽归隐山林,其所经历之事一传十,十传百,被一南方蛮子知道,蛮子精通风水,他深知荷花池内藏有宝物,要想掘得此宝,需在冬日炼就赤臂卧雪和赤脚穿冰之功法,在夏日炼就头顶暴日坐怀不乱之心法,有此方能思谋成真。一日蛮子选择良辰吉日到山上,每每沉静,脑中思想得宝之后富甲一方之荣耀,更想美女缠身之快事。如此一来,六欲难舍七情牵缠而不能得法。冬去春来,眨眼机遇将要错过,他想不如早一天得到早天享受,免得夜长梦多被他人掘走。想到此,他用巨斧凿开山石,放走池内水源。当池水流尽,深露一洞,容人有余,蛮子顺洞入内,只见里面光芒四射,美女云集,华丽非凡。眼前景色令蛮子如醉如痴,他见身边美女妖野非常,樱嘴微启,秋波频送,衣裙飘然使其不能自制,忍不住近前一步,刚要贴近女子,只听一声巨雷,便人事不知。待恍惚醒来,明霞洞珠光宝气尽皆不见,自己身失水中,有一道长将其捞起,把池边损坏之处堵住说:贪恋女色功不深,欲多常伤精炁神;自己勤劳多行善,他人之物手莫伸。蛮子听后深感惭愧。自此荷花池水浊而不清,冬日也少有寒荷开放。
今日明霞洞游人如织,香火鼎盛,只要靠近她,就能领略道教的博大、宽容和源远流长,更能领略道教金山派这片世外桃源的神韵。
崂山当地人的老人都知道“皮子精”,所谓皮子就是草狐狸,皮子精就是草狐狸修行而得道,中国北方有很多关于皮子精的传说,有一些是负面的,其实任何生灵都有善恶之分崂山的“皮子精”一直广为流传,皮子精的事解放前出现率还是挺高的,经常有人遇到皮子精,到80年代后彻底绝迹,今天就讲一个崂山的确广为流传的“皮子精”传说!
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崂山地区出现了一个皮子精,比较年轻,道行不是很高,会化作人形,也会学些人话,但是都不完美,经常穿帮出错,它经常在崂山的午山、沙子口、南九水、竹子庵、白云洞一带活动,非常好学,努力的模仿人类一举一动,经常会在山坡上亮亮嗓子,学上几句顺口流、绕口令、也会在田间地头化作人形走几步,但是往往出错,引得农人大笑,这时候它就会害羞然后跑掉,所以它不太喜欢和青壮年接触,倒是喜欢和忠厚的老人天真的儿童接触,当地的村民也因为它的滑稽幽默和天真无邪的性格喜欢它,一天中午头,在午山村,坡上还有一位老伯在锄草,皮子精看了看人少,就清了清嗓子,跳到老伯的身后,把老伯晾砸一旁的衣服穿上,然后带上草帽,咳嗽一声说“大爷!你看我像不像个人?”老伯回头一看这伙计,头带斗笠,身穿褂子,还的确有几分相像,但是仔细一看袖子里的还是狐狸的爪子,而且扣子也错位了,于是大笑说“不像!一点不像”皮子精一听,非常难过,大哭着跑开了,老伯一看皮子精哭了,很内疚!半个月后老伯锄草锄了一半累了,坐在树下休息,皮子精又在出现了,还是穿上了老伯的衣服还扛起锄头,咳嗽一声说“大爷!你看我像不像个人?”老伯一看这次变的比上次好多了,赶紧夸到:"像!真像!一看就是老种地的了”皮子精一听高兴极了,一口气把剩下的草都锄完了!喝下老人倒的三大碗茶水蹦蹦跳跳的走了!
后来皮子精有时候还会出道观,身着一身道袍,带着道帽,两只狐狸耳朵还在外面,抢下老道挑水的单子,放在自己肩上帮老道把水送回道观,
皮子精又出现在竹子庵,老百姓们都在地里劳作,皮子精来到山坡山一块大石头上,唱了几句戏,又唱了几句小曲,然后问“邻守们(邻居们)好听吗?村民们都大笑着说:”公鸭子动静!(声音)不好听”,皮子精很难过,这时候一个农妇的三岁儿子喊道“真好听、哥哥再唱一个”跟着父母到地头干活的儿童们也跟着喊起来,"好听!小哥哥再唱!”
皮子精高兴的手舞足蹈,一会儿学喜鹊叫!一会变成小狗在石头上倒立!一会儿又唱柳腔(地方戏)一会儿又模仿集市上小贩自卖自夸!,村民们一直看到太阳落山,才离开,都忘记了手里的农活!
有一天傍晚,来了一只大马虎(狼)在村子外面转悠,这时候农夫带着三岁的儿子到河边挑水,这只马虎盯上了孩子,在农妇挑水回家的时候袭击了农妇,趁妇受伤倒地,叼起孩子撒腿就跑,农妇大声呼救,村民们都拿着火器出来营救,但是马虎已经没了踪影,村民们寻不到、赶不上干着急,这时候皮子精听到了村民的呼救声,就跑到了大石头上,喊道:“邻守们,怎么了?”山下的村民们喊道:“马虎把小孩叼走了”皮子精一听赶快跟着马虎和孩子的气味寻去,这时候一个老头把皮子精喊住,把自家大狗上的项圈摘下给皮子精带上,说这是保命的,这个项圈是双层牛皮外刺钉子的,就刺猬皮一样,事不宜迟,皮子精寻迹而追,跑了几十里地终于赶上了马虎和孩子,皮子精一看亲娘来!好大的一只马虎,体型比自己大了3倍不止,而且肚子上奶子肿胀,一看就是刚生了小狼的母马虎这期间的母马虎最暴躁,自己根本不是对手,但是皮子精有智慧,他寻思了一下,变成了一只大型的狮子狗,拦住了马虎的去路,他想靠狮子狗的大体型来吓唬住马虎,让马虎知难而退,放下孩子,不料
那大马虎开始看到皮子精变成的大狮子狗很害怕,想退缩,后来因为育崽心切,不肯放下到手的猎物,于是向皮子精扑去..........
那大马虎扑向皮子精,只见皮子精顺势往后一跳,跳入河边水中,从水中抓起两只癞蛤蟆,抖手一变,瞬间把两只癞蛤蟆变成了两只小狼崽子,在马虎的眼前晃了几下随手抛向河中央,那马虎一见两只狼崽顿时误认为是自己的崽子随即跳入河中,不一会就被湍急的河水冲出了去,皮子精站在大石头遥望冲走的马虎,看到它冲出去好远才爬上岸,精疲力尽的一动不动,这时皮子精才放了心,他来的小孩身边看到小孩也就点皮外伤就领着小孩往村里走了,走了一半天色晚了,正好到了皮子精的窝了,皮子精怕出意外万一那只马虎还有同伴在附近它们若一起来群殴我这脆弱的小体格完全招架不住!于是就带着小孩到自己窝里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把小孩送到回家,路上还给小孩在兜里弄了很多好吃的零食,一边走一边吃,不一会就到了小孩家门,小孩的父母家人一晚上没睡,看到小孩回来万分高兴,相拥而泣!这时皮子精已经回到了山里!小孩的父母问小孩是否害饿?小孩说不饿路上出了很多美味可好吃了,家人问这美味是什么东西,小孩就从兜里掏了一些出来,大人们仔细一看!什么美味!原来是些青蛙腿干和掰成一段一段的蛇干!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崂山脚下有位年轻樵夫上山砍柴,他漫山遍野边走边砍,累了便来到山上的巨石稍事休息。当日风和日丽万里无云,远远望见棋盘石上有两位老者在下棋,他好奇地攀岩而上,见两位气度不凡的老人端坐棋盘两旁,一位留有白胡须,另位则为黑胡须,棋间虽旗子飞来飞去落于棋盘间,但始终未见二者动手摆动棋子,亦未能听到仙者言语。樵夫惊异过后,不禁被棋盘上的布局吸引其中,黑白两色棋子,虽似“四子棋”,但却风云变幻、精彩纷呈,于是樵夫也不言语,静静立于棋盘旁观棋揣摩。樵夫偶尔抬眼,却见身旁的青草时而黄、时而绿,好似无数眼睛一开一闭,心中也有一丝称奇,但贪恋棋局并未在意。二位仙人见他渐渐入迷,未有去意,便对樵夫说:兄弟快回家吧,年代已经很久了青岛旅游感悟。樵夫虽然听后不解,但也只好抱拳离去。
回到家中,樵夫见到自家房屋破旧不堪,早已无人居住,更不知亲人去向何处,一瞬间如梦初醒,终于明白了“年代很久了”所示含义,认定二位长者乃是仙人无疑。于是他转身奔出村外,一口气追到海边,只见两位仙翁脚踏浪尖飘然东去。樵夫一急,大声叫道:“仙师,等等我!”原来他也想成仙。仙翁回头笑道:“你要是能跟上来,便带你走!”樵夫不顾一切地下海就追,一会儿工夫海水就淹到了脖子,下巴也浸在水中。仙翁回头一看,觉得樵夫痴心不改、诚信意决,便说道:“仰口,仰口,”樵夫赶紧仰起口来,刹那间,自己的身体飞升起来,紧步仙翁身后,东渡而去。
因为樵夫诚心打动了仙人,升仙有道,人们就把这里称为“仰口”了。
三、关于青岛石老人海滩有什么传说吗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的传说
1.在午后山脚下靠近大海的山崖南侧,离岸边100米处有一根17米高的石柱。它看起来像一个老人坐在蓝色的海浪,被称为老人石。老公用手托着下巴,很注意。每天清晨,他迎接初升的太阳,送走夕阳。随着潮起潮落,他历经沧桑,不知过了多少年。这一大自然雕刻的艺术杰作已成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重要标志和青岛著名的旅游景点。
2.石老人是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状景观。千百年的风浪侵蚀和冲击,使午后山脚下的基岩海岸不断崩塌后退,磨成细沙,沉积在平缓的大江口湾。只剩下石老人的实心石柱,是今天的形状。
3.从西北方向望去,这块海中奇石很像一个老人,栩栩如生。关于这种奇怪的石头美丽动人的传说也吸引了许多游客来参观。
4.相传石老人是一位勤劳善良的渔夫,住在巫山脚下,独自带着聪明漂亮的女儿生活。没想到有一天,女儿被龙王爷抢进了龙宫,可怜的老头在海边日夜呼唤,渴望穿上它。尽管在海里没了膝盖,但他的太阳穴全白了,腰也驼了,背也驼了,还死死抱住海边。后来,当老人拄着腮坐在水中时,龙王施展魔法,使老人的身体逐渐僵硬成石头。得知父亲的消息,女孩痛苦万分,冲出龙宫,奔向已经变成石头的父亲。她头上的花被海风吹到岛上生根发芽,于是长门岩和大观岛上开满了野生的抗冬花。当女孩接近崂山时,龙王再次对她施了魔法,把她变成一个巨大的礁石,独自放在海面上。从此父女只能隔海相望,永不相聚。后来,人们把这个巨大的礁石叫做女儿岛。青岛旅游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