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桂林旅游业现状二月
2008年初,全球旅游业陷入停滞。当然,桂林旅游业的现状并不乐观。2月份桂林接待的游客数量比上年下降了96%,降幅还是很大的,所以今年2月份桂林旅游业损失惨重。
桂林旅游发展局16日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08年2月访港旅客初步统计为19.9万人,较去年同期下跌逾96%。
资料显示,桂林特区政府于2008年2月8日实施入境管制措施后,每日访港旅客平均人数由月初的1万至2万人,下降至约3300人,其中约80人为非内地旅客。由于疫情发展,HKTB预计3月份访港旅客人数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HKTB总干事程表示,全月访港旅客人数仅为去年高峰期的单日水平,可见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受到极大冲击。疫情平息后,HKTB将推出一项预算约4亿港元的加强业界支援及共同推广计划,以推动本港旅游业尽快复苏。
该计划支持本地和海外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景点、零售、餐饮、会议、展览等。
对此,HKTB总干事程表示:“目前全月访港旅客人数仅为去年高峰时的单日水平,可见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受到很大冲击。因此,在疫情有所缓解后,HKTB将推出一项计划,加强对该行业的支持并共同推动,希望以此带动旅游业尽快复苏。
计划涵盖的行业包括本地及海外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景点、零售、饮食及会议、展览及奖励旅游(展览奖励旅游)等。该项目的预算约为4亿港元,来自/21年的市场推广预算建议和《财政预算案》的额外拨款。"
他透露,该计划的具体工作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促进当地消费信心和氛围,对行业提供资金支持:支持零售和餐饮部门联合开展消费促进计划;免收「优质旅游服务计划」业务续费及首次申请费一半。同时,配合业界加强推广,刺激本地消费,加强对“优质旅游服务计划”的推广和支持。
第二,与业界合作,加强旅游市场推广,并补贴业界推广:豁免业界参加HKTB的旅游市场活动(40项以上),如展销会、业界代表团等。并补贴相关机票和酒店费用;资助所有行业代表团在几个关键市场进行路演;邀请主要客源市场的行业来港考察;重置景点推广配套资金,提高补贴份额;增加“桂林体验之旅”计划的资助份额。同时,与业界合作加强推广,吸引游客访港,并与本地及客源市场业界合作推广消费者。
第三,加强会展奖励旅游的推广,吸引高附加值的过夜游客。一方面,这有助业界争取更多会展奖励旅游活动来港;另一方面,帮助会展主办方申办大型会展旅游活动;中小企业会议和奖励旅游活动补贴计划将降低申请门槛,并扩展到酒店业;免除行业在HKTB旅游市场参加会展奖励旅游促销活动,补贴相关机票和酒店费用。另一方面加强推广,吸引更多展会,回馈游客:酒店业将推出全新项目——“商务聚会”?“桂林”,为会展奖励旅游团体提供免费会议套餐或餐饮套餐,吸引更多会展奖励游客;推广“桂林国际”的品牌
二、桂林的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
金融业是桂林最重要的传统经济支柱-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业肩负带动桂林发展成为知识型经济体的重任。
每年,服务业对桂林本地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80%以上。其中,地产、金融、进出口贸易和旅游并称桂林经济的四大龙头产业。
桂林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全境由桂林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管辖陆地总面积1106.34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总人口约740.98万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
桂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桂林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桂林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桂林行使主权,桂林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央拥有对桂林的全面管治权,桂林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并可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
桂林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三、旅游业有哪些特征及组成要素
旅游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以下是由我整理的旅游业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旅游(Tour)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的“tornare”和希腊语的“tornos”,其含义是“车床或圆圈;围绕一个中心点或轴的运动。”这个含义在现代英语中演变为“顺序”。后缀—ism被定义为“一个行动或过程;以及特定行为或特性”,而后缀—ist则意指“从事特定活动的人”。词根 tour与后缀—ism和—ist连在一起,指按照圆形轨迹的移动,所以旅游指一种往复的行程,即指离开后再回到起点的活动;完成这个行程的人也就被称为旅游者(Tourist)。
旅游者(Tourist)一词首次以文字形式出现时引发的争议:
史密斯(Smith,1989)指出:“萨缪尔·派格曾报告说‘旅游者(Tourist)’用来作旅行者(Traveller)的新名词是在1800年。
英格兰的《体育杂志》则在1911年采用了旅游(Tourism)这个字眼。
费福(Feifer,1905)认为,旅行者(Tourist)是斯坦德尔(Stendhel)在19世纪早期(1838)首先杜撰的。
米耶茨科乌斯基(Mieczkouski,1990)指出,有关旅游者的第一个定义出现在1876年的《世纪大百科词典》19卷中,它把旅游者定义为因好奇和无聊而旅行的人。
科尔(Kaul,1985)认为,尽管旅游者(Tourist)一词的起源并非久远,但是“入侵者’’(1nvader)则往往比做“旅游者”(Tourist),因为人们希望他们赶快离去。另外,科尔还指出:在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英国人、德国和其他国家的人,在欧洲大陆进行“大巡游”(GrandTour),他们一回来,人们称他们为“旅游者”。
里玻(Leiper,1979)认为“旅游”一词大概首次出现在英国,它是被用来描述那些接受教育已从事政治、政府和外交生涯的英国年轻贵族。为完成学业,他们起程去欧洲大陆进行一般为期3年的“大巡游”,直到文化教育完全结束后才返回家乡。
根据因斯吉普(1nskeep,1991)的观点,关于这类旅行的第一本指南是托马斯·纽金特在1778年出版的《大巡游》。与1778年的旅行者大相径庭的是,现代的旅游者则完全意味着是个反面形象,他们成群结队,四处寻找便宜货。
根据艾利特(E1iot,1974)的观点,旅游者被看中的是他们的钱,而被鄙视的是他们对文化的茫然无知。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
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
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由于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效用,即特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所以又称无烟工业。旅游业从整体上看,它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所以也称为无形贸易。
(8)旅游业是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旅游业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个部分。两者由于接待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其性质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经济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一般是从国内旅游业开始,逐步向国际旅游业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经济建设需要外汇,大多是从国际旅游业开始发展的。国内旅游业和国际旅游业是密切相联的统一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能够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并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旅游网站纷纷落户。促进旅游这个行业大力发展,旅游网经这些年的发展后已多如牛毛,旅游网站的发展也日趋成熟。
这类网站提供及时的旅游线路报价、打折门票信息、切实的旅游建议、以及详细的旅游资讯。将旅游业内信息进行整合分类,人性化的开设了旅游线路预定、打折门票、签证服务、机票酒店预订、旅游保险、旅游书城、包车服务、旅行游记、旅游博客、等多方面的服务!
根据《2015-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旅游景区20976家,其中,A级旅游景区5573家。旅游景区已成为居民旅游消费的热点之一,景区收益不断增加。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25.54亿人次,平均每人到景区游览约2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658.60亿元,在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在不断提高。2011年全国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规模和综合营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星级饭店和旅行社行业,旅游景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2007年1-11月,中国主要城市接待旅游人数为39970340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37%。其中接待外国游客23330404人次,接待桂林同胞11176899人次,接待澳门同胞722831人次,接待台湾同胞4740206人次。
2007-2014年间,中国国内旅游业收入每年都实现了增长。到2013年,中国国内旅游业实现收入26276.00亿元,同比增长15.72%。从2007年的中国国内旅游收入7770.62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26276.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51%,远远高于GDP增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上升,人们出游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国务院出台了《意见》之后,旅游行业将迎来更高速的增长。
2008年10月份中国入境旅游总人数已经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降,这表明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旅游人数平均增长1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 19%,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我国跃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居民人均出游率达1.5次,旅游直接就业达 1350万人,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实践表明,全国旅游行业服务国家大局的能力明显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提高,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明显提高,把握旅游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的能力明显提高,推进旅游业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