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重庆哪里比较好玩
如果说到玩,那么解放碑肯定是旅游资源丰富,比如洪崖洞,八一好吃街,长江索道,大轰炸遗址,罗汉寺等。在交通方面那就更便利了,在较场口这里有轻轨1号线和2号线;
解放碑附近有很多的购物中心和土特产店,这里可以满足你购物的需求,晚上的时候你可以去临江门旁边吃老火锅,还可以去朝天门看夜景;
南滨路是公认的夜景最美的地方了,这里有很多的国际知名酒店,同样这里的交通特别方便,长江路两侧的旅游景点特别多,一面一直沿着长江走势,夜晚可以在长江边散散步;
另一面是有自然资源的老君洞,涂山寺,南山风景区,这个路段有6号线和3号线横穿而过,晚上你也可以在重庆邮电大学散散步,感触一下学生时代的生活;
沙坪坝直通的就是地铁1号线,而且这里距离磁器口和渣滓洞都很近,白天你可以玩网红景点,晚上可以去三峡广场吃老火锅。
二、国庆重庆5日游怎么安排路线
第一天:行程:8:55的飞机,到重庆11:30左右,转机场大巴到上清寺,在机杨大巴下车点对面吃的中餐(吉友知鱼观)。饭后前往三峡博物馆,离机场大巴下车点很近,步行即可。顺便参观重庆人民大会堂。参观完后回“玺院”,与老公手拉手一起步行去逛“洪崖洞”、“解放碑”。可惜了长江索道正在检修,走了一圈又回来,不过路上不少小吃,让我们走得心甘情愿。 PS: 1.地图:原准备一到重庆就去买地图,机场大巴却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大巴每个座位后面均赠送一份重庆地图(当然反而有广告),但也足以了解整个重庆市的情况了。 2.吉友知鱼观:中餐在“吉友知鱼观”就餐时,服务员直接让我去厨房,找了一条三斤的鱼,我嘀咕着二个人怎么吃得完,服务员在嘿嘿的笑着说肯定吃得完重庆导游兼职。好吧,姑且入乡随俗,不过久居上海,不能吃辣的也不敢逞强,所以也再三吩咐不要放辣,一个厨师状的男子说了句重庆话,貌似说不辣可怎么做呀。端上桌的果然辣,但是鱼肉其嫩无比,好吃得很。 3.三峡博物馆:每到一个城市,最喜欢看的是他的博物馆,了解一个城市,除了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博物馆更是一个浓缩。三峡博物馆与重庆人民广场面对面,很值得一看。 4.解放碑:步行街的灯光蛮有感觉的,解放碑的美女没见到几个,倒是背着竹篓的与时尚女郎并存让依稀有些错愕。 5.洪崖洞:从解放碑走到洪崖洞,实在是很近的,不过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走到了洪崖洞的十一楼。电梯下去,很多楼层后面直接就是街道,倒是让我们这些个在平原上长大的长了见识的。洪崖洞十一楼有两个观景台,值得一看,楼顶的海盗船让我想起了索马里。 6.“玺院”印象:在朝天门的湖广会馆边,临着长江。很山城特色的房子,特别是有很美的墙(每个房间都有手绘)。特别喜欢他的大门口,中式牡丹怒放在红蓝两色的门上,特地穿了牡丹花图案的中式衫裙在门前留影,臭美的样引来路人的观望。住在“玺院”可以步行去很多重庆经典的地方,如解放碑、洪崖洞、索道等等。途中,一定会穿过山城特有的旧城墙,老民宅,七转八转的梯子路。第二天:行程:赶着车去重庆北站坐火车去武隆,玩天生三桥(天坑)。张艺谋在这儿选的景(天福客栈)拍的《黄金甲》,做功课时看大家的评价是不错的,确实也值得一看。 PS: 1.交通:我们去时早上坐的火车,结果到武隆就11点多了。转车去景点还得先转车到汽车站再坐近四十分钟的小巴,正式到景点已经一点多呀。两个多小时的游玩是必须的。下午返回武隆已经下午四点多了,还是搭了火车回重庆。乌江沿途风景美不胜收,原计划返回时坐大巴可以景随车移,没想到回重庆的末班车下午3点就没了,颇为遗憾。强烈建议有意去武隆的朋友们如果准备当天往返的,可以考虑早上跟大巴走,感受一下乌江美景,下午回重庆的火车很多,稍晚些也无妨。 2.天生三桥景点内的电梯下到坑底,出电梯时颇为震憾。天生三桥也是颇值得一看的,推荐“天福客栈”,过了三桥坑底有条河道,刚好这个季节没有水,胆大的可以沿着河道去探险,很黑很长。我们举着手电在洞内走了一长段,考虑时间没有再走下去,倒是看到不少蝙蝠。 3.从坑底爬到出口需要点体力,但也不至于特别累人。但到了出口没有旅游车是很麻烦的,建议可以事前联系好车。我们来武隆的路上遇到了李秀琴,她私人承包的车辆与农家乐生意都挺好的。我们从武隆去天坑坐的她的车,回去时也是打了她的电话来接的,价格公道,人也地道。不做广告,但武隆的旅游开发是有问题的,特别是交通,建议大家可以联系她。李秀琴电话:第三天:行程:不跟团的好处,在于可以赖床,八点多起床,到菜园坝转车去大足,看大足石刻, PS: 1.交通:我们去时早上的长途车,转了三次车才到达景点。 2.两个多小时的游玩,虽然不了解石刻的历史,但大足石刻应该是古代漫画,通俗易懂,好看得很,跟着“搭车导游”仔细听着讲解,感觉异常生动形象。不管在什么样的年代,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一致的。第四天:行程:离开“玺院”,坐着公交悠闲的来到磁器口,吃了经济实惠的中央台推荐的锅,入住完毕后开始红色之旅。(精典红色之旅,时过境迁,不再重复,印象最深的是小罗卜头,那么小的宝贝,还没有感觉到阳光的美好,就过早的凋零。)第五天:悠哉游哉的起床打车前往机场,返沪,感谢春秋,感谢重庆,感谢老公,度过这愉快的五天。
三、导游词 大足石刻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千米处,开凿于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编为290号,造像的万尊,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称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北山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文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宝顶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400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宝顶山摩崖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九龙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南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通编为15号,是一处极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区。
石篆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元年(1082年-1096年),通编为10号,系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石门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绍圣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编为16号,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儒、释、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别于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它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都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大足石刻是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总之,论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内容之丰富,大足石刻都堪称是一项伟大的艺术杰作。它既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中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