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重庆旅游B

重庆秀山导游讲解(青秀山导游词 400字)

重庆旅游B 2024-05-03 2
重庆秀山导游讲解(青秀山导游词 400字)摘要: 本文目录通海秀山导游词南宁青秀山导游词青秀山导游词 400字一、通海秀山导游词...

本文目录

  1. 通海秀山导游词
  2. 南宁青秀山导游词
  3. 青秀山导游词 400字

一、通海秀山导游词

<a href=重庆秀山导游讲解(青秀山导游词 400字)" title="重庆秀山导游讲解(青秀山导游词 400字)" >

1、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通海秀山导游词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玉溪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

3、通海秀山,云南通海县城南有山名“秀”,称“通海秀山”。通海秀山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点苍山同列云南四大名山。秀山翠树苍林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众多古寺观,史载唐代山上始建庙宇,元、明、清时遂成佛教圣地。秀山脚下的毓秀坊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经百余年风雨而不倒。毓秀坊四柱三门,堂皇气派。中门正嵌匾额,上书“秀甲南滇”四个鎏金大字,为清康熙时云南按察使许弘勋在《通海邑志序》中给予秀山的赞誉。秀山翠树苍林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众多古寺观,史载唐代山上始建庙宇,元、明、清时遂成佛教圣地。

4、土主庙是秀山最古老的寺庙。史载,战国时楚威王遣庄蹻攻巴黔,行军方至滇池地区,便闻秦兵已夺取黔中要地,断了后路。庄蹻于是在滇建立(田勾)町国,疆域即今天的通海县及其周围一部分地区。庄蹻裔孙毋波在秀山辟山林、建亭园,始成一方妙境。后毋波因功被汉昭帝封为(田勾)町王,其殁后即被尊为秀山之神,立庙以祀,名“秀山神祠”,香火旺盛。大理国国王段思平因“卜于秀山神祠”而灭南诏大义宁国杨干贞政权,还愿时将“秀山神祠”改建为“(田勾)町王庙”,亦称“土主庙”。庙东的三元宫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原塑有天、地、水三官像,现已改建为佛教寺庙。

5、山腰的普光寺静立于花树之中,前有青石雕栏相拥。该寺始建于五代,是云南著名古建筑之一,有明洪武十年(1377年)所立《普光山智照兰若记》碑,叙及寺未竣工时,“梦见五色光明当山现瑞”,故寺名“普光”,碑文亦对明代滇南的'经济文化有所记述。寺院一进三通,设三教殿、罗汉殿等,正殿因得元僧铁牛重修而保持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寺内有一洗钵池最为神奇,乃天然岩石中凹而成,山泉滴淌蓄之。因传说中神僧畔富在此洗濯化缘钵盂而得名。掬捧以饮,其水清凉回甘重庆导游概况

6、明初“启祥宫”旧址上的玉皇阁,于万历年间重建,得名“颢穹宫”,后改称“玉皇阁”,沿袭至今。前立石坊一座,即“天门”,上书“玄真天上”,左右各书“琼台”、“宝苑”,并有联:“玉阶仙仗排云去,金鼎香烟捧日来”。坊后为山门,进门先见一月牙形瑶池,其后为玉皇阁主体建筑红云殿,供有玉皇及四位重臣。被徐霞客誉为“冠于南土”的“宝珠”、“宫粉”两株古茶花原植此处。清凉台原名清凉寺,也系元僧铁牛所建,现在所形成的四院三通的建筑格局为历代增修而成,包括海云楼、药王殿、武侯祠等,据说朱德1915年驻军通海时曾宿海云楼。

7、涌金禅寺位于秀山螺峰顶,也称大顶寺,取佛家语“地涌金莲”之意而命名。滇中、滇南教众常聚于此,是著名的“滇中大刹”。全寺占地5000余平方米,宋嘉熙年间始建,由山门、大殿、东西配殿、天井、长廊等组成,据传其大雄殿所悬“净域宏开”匾原为民国期间云南省主席龙云的秘书蒋松华代书,后因字小不称,再由孔竹雅重书龙云阅后刊刻。寺内之秀山古柏阁建筑稳固,柱石遍布楼底,又有粗壮斗拱支撑,虽历地震多次,仍岿然不动,其檐下所悬“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为秀山第一回文联,颇具声名。涌金寺院中集“秀山三色”之“两色”——宋朝古柏和元朝香杉,另“一色”为还鹤楼前的明朝玉兰。其树笔直参天,仰观帽落,树干粗壮,非四五人不能合抱。

8、秀山历史文化公园地处滇中南,始建于公元前82年,即汉昭帝始元五年,距今2000多年;大规模兴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形成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风格各异的七大古建筑群。秀山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古建筑群面积5万多平方米,其内遍悬历代名人墨客题写的匾、联、碑、刻共250余块,被誉为“匾山联海”。秀山素以小巧玲珑、浓郁青秀闻名,森林覆盖率为94。2%,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至今仍保持着完整的原始群落状态。秀山历史上曾是佛、道、儒三教活动胜地,明代时就是云南四大名山之一,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誉。秀山融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厚的宗教习俗、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秀美的自然景观为一体,秀山涌金寺宋代建筑古柏阁等一批古建筑、碑刻匾联,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

9、秀山,自唐代就建有庙宇,元、明、清时佛教兴盛,世称“滇中大刹”,成为佛教胜地。秀山上的古建筑,宋元明清都有。公元前298年,战国时,楚国庄足乔率众入滇,在滇池南建立滇国,通海、河西属当时滇国。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灭大义宁国,创建大理国,设通海郡,通海为郡治所在地,辖今滇东南,是滇南军事、政治、文化重地。大理国王段思平在秀山大兴庙宇,铸有100多尊铜像。经历朝历代的大兴土木,秀山现形成三元宫、普光寺、玉皇阁、清凉台、涌金寺、白龙寺为主体的六组建筑群,可谓一个古建筑博物馆。

10、自2001年秀山成功通过国家旅游局3A级旅游区评定验收之后,通海县就将申报国家4A级景区,再次实现景区质量等级的提升作为了以后几年工作的重点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通海县投入大量资金,进一步提升秀山景区的资源品位、服务质量,完善景区建设重庆私人导游。几年来,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打通秀山通道,整治改造主要街道、把多条路段的通讯及电缆埋设入地、进行青石板铺设和绿化亮化,保护修复文庙、万寿宫,使文庙与秀山连为一体。同时投资500多万元,对秀山景区的环境、古建筑、停车场、厕所、游览标识、安全卫生设施等进行了改造和建设。

二、南宁青秀山导游词

1、青秀山,又名青山,被誉为“南宁市的绿肺”。位于市郊东南十里,南临邕江,山势雄奇秀拔,林木青翠,风景宜人,诗人赋诗《青秀松涛》,为古代南宁八景之一。据史载,宋明时曾先后在山上建有白云寺、万寿寺、独孤寺、青山寺、董泉亭、洞虚亭、龙象塔等,后均毁于兵烫火灾。

2、青秀山顶上矗立的宝塔叫龙象塔,俗称青山塔,它是青秀山的象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共有九层,后被雷电击塌了两层,抗日战争期间政府认为此塔是日机轰炸南宁的“航标”,就把它炸掉了。到八十年代中期才重新修建。它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青砖碧瓦,八角叠檐,塔有九层,高60米,塔基直径12米,有207级旋梯,为广西最高最大的塔。登上塔顶,可眺望远近一二十里的风光,南宁城景色更是一览无余。

3、与满山青翠的树木相映衬的是山腰上天池和瑶池这两个巨大的人工湖。天池,池水波光粼粼,青松翠柏、蓝天白云倒影水中。池中小岛建有宜栖亭和盼鹊亭,微风轻拂,正是上得山来的游人歇息的好去处。天池和瑶池,加上满山翠木,使青秀山成为一个巨大的天然空气调节器,成为南宁市区呼吸新鲜空气的“巨肺”。

4、青秀山是南宁市重点开发的风景区,除保护和修复原有的古迹如董泉、撷青岩崖刻,石香灶等外,还新建不少景点。如泰国园就是南宁市与泰国孔敬市政府文化交流项目中互建的园林旅游景点,它由泰国建筑师设计,园内完全是泰国风貌,游人到此可亲身体验到异国风情。青秀山新修建的大门气势不凡,风格独特,为风景区增添不少亮色。

三、青秀山导游词 400字

重庆秀山导游讲解(青秀山导游词 400字)

1、南宁有一个美丽的风景区,那就是青秀山。

2、来到青秀山,你首先会发现,这里的树木很多,有松柏、杨柳、榕树......这些树木的长得很茂盛,枝干很粗壮,有些枝干要五六个人才能抱过来呢!有些树木很高,直插云霄;有些树木的根须很发达,缠在枝干上,有的根须还和其他树木的根缠在一起,就象两个好朋友在紧紧地握手,有些树木的下方还有个洞,树洞里能钻进两三个人呢!

3、在绿树从中,我们还可以看见一座高高的塔,塔身发出青灰色,这就是青山塔,也叫九龙塔。顺着青山塔的螺旋形楼梯,我们可以爬上青山塔的顶层,可以看见下面密密麻麻的绿树,还有远处市区的楼房,那些楼房在我们眼里都成了一个个小小的火柴盒一样,立在地上。而美丽的邕江就象一条透明的轻纱围在青山脚下。

4、青山的山水长廊很闻名,整条长廊没有一颗铁钉,全部都用竹子造的,而且还很结实。长廊长有500米,是十多位有名的木匠修建而成,我们可以在长廊上奔跑,嬉戏,打闹,开心无比。

5、青秀山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让你流连忘返。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