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欢乐谷门票价格多少
门票类型价格适用范围欢乐谷全价门票200元/人1、身高1.5米以上儿童及成人;2、65周岁(不含65周岁)以下的长者(凭本人有效身份证)。欢乐谷半价门票100元/人1、身高1.2米-1.5米(含1.5米)的儿童;2、65-69周岁的长者(凭本人有效身份证)。欢乐谷夜场门票60元/人(7、8月暑期:80元/人)1、18:30后入园;2、1.2米以上儿童、成人;3、70周岁(不含70周岁)以下长者(凭本人有效身份证)。欢乐谷免票-----1、身高低于1.2米(含1.2米)的儿童;2、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的长者(凭本人有效身份证)。欢乐干线全价票40元/人1、身高1.5米以上儿童及成人;2、65周岁以上的长者在元旦、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中秋节当天以及春节、国庆各三天法定节日搭乘需购全票;3、欢乐谷园外站乘坐。欢乐干线半价票20元/人1、身高1.2米-1.5米(含1.5米)的儿童;2、除元旦、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中秋节当天以及春节、国庆各三天法定节日外的其他时段,
65周岁以上的长者(凭本人有效身份证)每日17点前搭乘需购半票;3、欢乐谷园外站乘坐
欢乐干线套票(欢乐谷+欢乐干线)
220元/套1、身高1.5米以上儿童及成人;2、65周岁(不含65周岁)以下长者(凭本人有效身份证)。110元/套1、身高1.2米-1.5米(含1.5米)的儿童;2、65-69周岁的长者(凭本人有效身份证)。
欢乐干线免票-----除元旦、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中秋节当天以及春节、国庆各三天法定节日外的其他时段
每日17点后70周岁以上老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搭乘欢乐干线免票。
备注:1、全园一票通玩,玛雅水公园开放期间可免费游玩;2、持《深圳市敬老优待证》、《二代残疾证》及现役军人的优惠办法按深圳市政府相关规定执行。
<!--大学生票价120元/人无全日制大专、本科生凭学生证现场购票,限本人使用-->
年卡类型适用人群全价票单人行适用于一名1.5米以上(不含1.5米)的游客628元/张亲子游适用于一名成人和一名1.5米以下儿童880元/张合家欢适用于两名成人和一名1.5米以下儿童1380元/张情侣卡适用于两名18周岁以上一男一女1199元/张极限运动卡适用于具备一定极限运动技能,并通过技能测试者628元/张
门票类型价格适用范围欢乐谷全价门票 200元
深圳欢乐谷夜场票80元预定价49元
深圳欢乐谷景区开放时间:游玩时间9:30-21:00夜场开放时间:18:00—22:00取票时间:17:30—20:00
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费;70周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军残1-6级免票;残疾人1-2级免票
儿童身高1.2—1.5米、65至69周岁之间老人身份证、残疾3级凭二代残疾证、现役军人凭军官证购景区优惠票(上述优惠政策,需到景区自行购买)
学生证高考证可能会没有优惠,但是你还是带着吧,买票前问问。运气好你会遇到旅游团导游在兜售多出来的门票,会便宜点
二、安顺龙宫景区门票有优惠吗
好消息来了!贵州A级景区免门票啦!2021年5月10至8月18日(共100天)优惠对象: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上海市、重庆市居民凭身份证入园!
注:免门票不包括温泉景区和景区内特许经营项目私藏着无数秘境的多彩贵州,安顺龙宫值得一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水溶洞里简直就是梦幻的世界啊!
2.安顺市龙宫风景区门票多少钱一人
60及60岁以上老人出示相关证明是免费的。莱垍头条
永嘉抱龙洞天的门票价格为70元每人,1.1米以下儿童及65周岁以上老人免费进入。永嘉抱龙洞天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岙底村,是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区的重要景区之一,楠溪江龙瀑仙洞奇峰耸翠、怪石峥嵘、古洞幽深、涧瀑飞泻、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是名副其实的洞天福地。抱龙洞天面积10平方公里,距狮子岩景点3公里,景区中由水帘洞、龙宫、飞龙瀑、天池、观景亭为主体组成。奇峰耸翠、怪石峥嵘、古洞幽深、涧瀑飞泻、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是一处理想的消夏纳凉、旅游观光胜地。
1、龙宫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到龙宫旅游,需先抵达安顺。安顺交通完善,有铁路、航空和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
2、安顺市距贵阳市97公里,全程高速公路,车程1小时。
3、安顺至龙宫,全程高速公路,仅有8公里非高速路(320国道)
4、自助游:(1)贵阳(客车站、体育馆、火车站)乘“贵阳至安顺”客车,票价25元/人,车程1小时。(2)安顺(客车西站、客车南站)乘“安顺至龙宫”专线车,票价一般6元/人,车程1小时以内。
5、自驾游:(1)贵阳方向进入(约需3小时)A、贵阳至清镇(贵黄高速)B、清镇至安顺西(清-镇高速)C、安顺西至龙宫(320国道,20分钟)(2)云南方向进入A、云南方向至黄果树(关兴高速等)B、黄果树至安顺西(清-镇高速,20分钟)C、安顺西至龙宫(320国道,20分钟)
6、出租车:安顺市区出租车7时至24时起步价(3公里以内)4元、5元、6元。
费用包含:龙宫门票+观光车服务成人票
+景区险+船票,希望可以帮到您。
6.安顺龙宫景区门票优惠政策文件
龙宫里面消费还是不算高,一碗凉粉也就5块,一个烧包谷是4块,但最好别在风景区吃任何东西,贵,脏,拉稀你不怕吗?门票是120块,是通票,可以坐船,玩漩溏,但里面的电梯和缆车得自己摸腰包2012年属龙的游客带上身份证是可以办免票的,就着一块钱的复印费,收你的这一块钱人家也要送到麻山地区去的.你要买门票的话还可以网上预订,然后在风景区售票点付钱取票,我上次去了一群人,就给媳妇网上订了一张票,90块,其他全是属龙去白玩的,我忘了是1.4米还是14岁以下是免票的
贵州省安顺市在国庆期间呢,它的免费景点有很多安顺市的景点呢。主要代表有黄果树大瀑布以及龙宫。还有很多的苗寨以及屯普文化,那么在国庆期间呢,黄果树瀑布呢,它是可以。有优惠的一个打折,作为贵州人来说呢,它是可以享受在云价299的基础上。只花99块钱就能够去享受前段时间看到的新闻,据说是这样的
答:全国各地都有对60岁的老年人免票的景区,具体的有:
对60以上的老年人实施景点免费,具体景区如下:
太原:晋祠博物馆、中国煤炭博物馆、太原动物园、太原碑林公园。
大同:云冈石窟、恒山、晋华宫(井下游)。
忻州:五台山、河边民俗馆、代县雁门关。
阳泉:关王庙景区、冠山森林公园。
晋中:平遥古城、双林寺、镇国寺、王家大院、寿阳县祁寯藻故里。
吕梁:汾酒文化景区、卦山、玄中寺。
长治:壶关太行山大峡谷风景旅游区、平顺太行水乡风景区、武乡八路军文化园景区、沁源灵空山风景名胜区。
晋城:王莽岭、蟒河、珏山、丹朱岭工业旅游景区、长平古战场炎帝文化风景名胜区。
临汾:尧庙华门、古县牡丹文化旅游区、姑射山、明代苏三监狱。
运城: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永济普救寺、舜帝陵、李家大院、五老峰、鹳雀楼、大禹渡景区、永济市蒲津渡遗址博物馆、新绛龙兴寺、新绛绛守居园池、万荣东岳庙景区。
“五岳之首”的泰山可以说是非常知名的旅游景点了,也是天下第一山,60岁以上的老人带着身份证来,可以免票。而且,凡是省内和省外来鲁60周岁(含60周岁)以上老年人均可享受免费乘坐城市公交。另外济南的大明湖、趵突泉等也可免费游览。
贵州省对60周岁至69周岁的老年人也实施免门票政策,可凭本人身份证免费入园。免费的有大多数热门景点,如贵阳欢乐世界、青岩古镇、花溪公园、中国天眼、荔波大小七孔风景区、双乳峰风景区、万峰林景区、马岭河大峡谷、竹海国家森林公园、赤水丹霞景区、石洞沟风景区、黄果树瀑布风景名胜区、天龙屯堡、龙宫风景名胜区、百里杜鹃风景区、西江千户苗寨、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等。
云南一直以来是旅游热门地区,也有对60岁以上的老人免票的景区。如西山风景区,民族村,大观楼,昆明动物园,黑龙潭公园,昙华寺,筇竹寺,宝海公园。有的公园是对所有人免费开放。如翠湖,云南讲武堂,抗战胜利记念堂,西华园,莲花池,海埂公园,海埂大坝,太华寺,华亭寺,虚云大师纪念馆。还有周边区县也有免费公园,如呈贡片区以捞鱼河公园为主的几个湿地公园,官渡古镇等。
成都附近的著名景区都江堰、还有市内的武侯祠、杜甫草堂、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也是60岁以上免门票的。
60周岁以上老人持有效证件即可免费参观金石蜡像馆、生命奥秘博物馆、华夏文化博物馆、地球之光科普体验馆、奇幻艺术体验馆、球幕体验馆、毛泽东历史珍藏馆、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金石园,金石滩植物园。
合肥野生动物园、安徽名人馆、合肥徽园世博安徽馆、包公园等,60岁以上老人免费游玩,需要携带身份证或者敬老优待证即可。
位于湖北核电之都——通山县大畈境内,九宫山下,富水湖畔,距通山县城12公里,距武汉市130公里,交通便利。隐水洞因洞中隐藏有两条河流而得名。与中国已发现的地下河洞穴相比,通山隐水洞兼备现代地下河与古河道景观,其景观质量及分布结构较好。如已开发的辽宁本溪水洞、贵州安顺龙宫、广西桂林冠岩、荔蒲丰鱼岩、重庆张关水洞等,不是地下河景观较少,便是景观仅分布在地下河的上层古通道。与通山隐水洞属于同一档次冠岩附近的小河里岩水洞、广西平果龙马岩、柳城龙寨水岩,地下河道景观多、品级高。
10.安顺龙宫景区门票优惠政策最新
龙宫特色一是被游客誉称为“中国惟美水溶洞”的地下暗河溶洞。龙宫水溶洞长达15公里,为国内之冠龙宫风景区。目前景区对外开放了二段,长1260米,洞内钟乳千姿百态,与北方溶洞相比更显细致与精巧,与南方溶洞相比更显神秘与奇特,其洞厅构造宛如神话中的龙王宫殿。“地下漓江、天上石林”的溶洞风景价值,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其它同类型景区中无以比拟的,大诗人艾青称“大自然的大奇迹”,国画大师刘海粟誉“天下奇观”,中国溶洞专家感叹“览龙宫知天下水洞,荡轻舟临人间仙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宫就是这样的人间天堂。二是是国最大的洞中寺院——龙宫观音洞。观音洞,总体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殿堂都是天然溶洞。人工雕刻佛像32尊,其中观音像高达 12.6米,主殿上有一天然神似观音的钟乳石,天然和人造的佛像浑为一体。天下名山僧占多,而天然溶洞寺院实属罕见,其规模居全国之首。三是是国最大的洞中瀑布——龙宫龙门飞瀑。龙门飞瀑,高50余米,宽26米,流水以喷泻龙宫风景区之势钻山劈石,气势磅礴,万马奔腾,十分壮丽。而它下一个发威的地方,就是30公里外名播天下的黄果树大瀑布。四是山不转水转的旋水奇观——龙宫漩塘。一个面积达万余平方米的圆塘,池水不借风力,日日夜夜、年年岁岁永不停歇地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着。景象珍奇,令游客陶醉,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走进科学》栏目特别就此进行过探密和报道。
儿童:14周岁(含)以下及身高1.4米(含)以下儿童,身高超过1.4米儿童,必须提供有效证件证明年龄未满14岁才能换取免票【免费】
儿童:身高1.4米(不含)以上及15岁(含)-18岁(不含)儿童(凭户口或身份证)【半价】
老人:6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免票【免费】
老人:80周岁(含)以上老人需要陪护的,可有一名陪护人员免费进入【免费】
学生:全日制在校学生(本科及以下)凭本人学生证或学校证明【半价】
军人:现役军人(含士兵/军官)、革命伤残军人、离休干部,凭有效证件【免费】
导游:带团导游凭导游证(或旅行社经理资格证)及行程单核对一致【免费】
记者:持有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发的《记者证》的新闻工作者【免费】
模范人群:获得国家的模范称号(含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巾帼英雄、杰出青年、道德模范等)的人员,凭有效证件【免费】
特殊人群:农村“五保户”、城市低保人员、获得省级和地市州级的模范称号(含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巾帼英雄、杰出青年、道德模范等)的人员凭有效证件【免费】
1、免票人员请自行到景区售票处购买保险票10元/人;(已线上购票的儿童、老人除外)
2、景区观光车、电梯票:14周岁(含)以下且身高未超过1.2米(含1.2米)儿童免票,身高超过1.2米(不含1.2米)均需购票。
3、以上优惠信息仅指优惠景区大门票,不包含景区内其他特许经营项目,具体信息请以景区当天披露为准,以上优惠票种请持本人身份证至景区人工售票窗口现场购买。
三、合川钓鱼城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吗
1、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吗2、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3、重庆合川钓鱼城——峭壁千寻古战场4、在蒙古铁蹄下坚守36年的钓鱼城,曾一举改变了欧亚格局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吗
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
去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合川钓鱼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合川钓鱼城的简介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在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占地2.5平方公里。传说有一巨神在这钓嘉陵江中的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
1259年发生在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是南宋王朝与蒙古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
去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合川钓鱼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合川钓鱼城的简介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在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占地2.5平方公里。传说有一巨神在这钓嘉陵江中的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
1259年发生在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是南宋王朝与蒙古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去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合川钓鱼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合川钓鱼城的简介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在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占地2.5平方公里。传说有一巨神在这钓嘉陵江中的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
1259年发生在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是南宋王朝与蒙古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合川钓鱼城的简介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在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占地2.5平方公里。传说有一巨神在这钓嘉陵江中的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
1259年发生在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是南宋王朝与蒙古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在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占地2.5平方公里。传说有一巨神在这钓嘉陵江中的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
1259年发生在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是南宋王朝与蒙古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1259年发生在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是南宋王朝与蒙古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经重庆妹弟cheng竭力推荐,又扛过天雨湿滑担忧不便合川钓鱼城的犹豫,毅然驾车出发,寻觅古战场而去——
两辆车先后到达钓鱼城景区停车场。导游都派出去了,只能租用智能导游,走到一个景点它会自动介绍内容。
这里是原来古军营的较场,较场东南边上,是古军营山庄,山庄里有几座古军营。古军营是原钓鱼城守军的驻所,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王立开城降元之后,雄伟的较场和成片的营房被元军焚毁,随后又历经七个多世纪的荒废,只留下依稀的残基可寻。1987年至1989年间,国家拨专款在遗址上平整了较场,修复了部分营房。
1259年发生在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不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五个陈列厅以钓鱼城36年抗战史为主线,以图文并茂、智能声光的形式,从“历史风云、独钓中原、鏖战鱼城、上帝折鞭、忠义千秋以及宋代兵器、宋代居民生活场景”等方面进行了展示,并有宋蒙攻守双方的历史人物雕塑及汪德臣喊降、蒙哥中炮的战争场景动画。
跑马道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约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两辆车先后到达钓鱼城景区停车场。导游都派出去了,只能租用智能导游,走到一个景点它会自动介绍内容。
这里是原来古军营的较场,较场东南边上,是古军营山庄,山庄里有几座古军营。古军营是原钓鱼城守军的驻所,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王立开城降元之后,雄伟的较场和成片的营房被元军焚毁,随后又历经七个多世纪的荒废,只留下依稀的残基可寻。1987年至1989年间,国家拨专款在遗址上平整了较场,修复了部分营房。
1259年发生在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不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五个陈列厅以钓鱼城36年抗战史为主线,以图文并茂、智能声光的形式,从“历史风云、独钓中原、鏖战鱼城、上帝折鞭、忠义千秋以及宋代兵器、宋代居民生活场景”等方面进行了展示,并有宋蒙攻守双方的历史人物雕塑及汪德臣喊降、蒙哥中炮的战争场景动画。
跑马道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约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这里是原来古军营的较场,较场东南边上,是古军营山庄,山庄里有几座古军营。古军营是原钓鱼城守军的驻所,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王立开城降元之后,雄伟的较场和成片的营房被元军焚毁,随后又历经七个多世纪的荒废,只留下依稀的残基可寻。1987年至1989年间,国家拨专款在遗址上平整了较场,修复了部分营房。
1259年发生在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不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五个陈列厅以钓鱼城36年抗战史为主线,以图文并茂、智能声光的形式,从“历史风云、独钓中原、鏖战鱼城、上帝折鞭、忠义千秋以及宋代兵器、宋代居民生活场景”等方面进行了展示,并有宋蒙攻守双方的历史人物雕塑及汪德臣喊降、蒙哥中炮的战争场景动画。
跑马道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约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59年发生在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不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五个陈列厅以钓鱼城36年抗战史为主线,以图文并茂、智能声光的形式,从“历史风云、独钓中原、鏖战鱼城、上帝折鞭、忠义千秋以及宋代兵器、宋代居民生活场景”等方面进行了展示,并有宋蒙攻守双方的历史人物雕塑及汪德臣喊降、蒙哥中炮的战争场景动画。
跑马道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约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五个陈列厅以钓鱼城36年抗战史为主线,以图文并茂、智能声光的形式,从“历史风云、独钓中原、鏖战鱼城、上帝折鞭、忠义千秋以及宋代兵器、宋代居民生活场景”等方面进行了展示,并有宋蒙攻守双方的历史人物雕塑及汪德臣喊降、蒙哥中炮的战争场景动画。
跑马道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约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跑马道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约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位于重庆市合川区,此地地势险峻,被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自古就是有名的兵家雄关,目前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1243年在钓鱼山筑城,到1279年陷落,钓鱼城军民在蒙古铁骑的威逼下坚守抗战36年,不仅多次打退蒙古军队的进攻,还曾改变了整个欧亚的格局。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号“成吉思汗”,定国号为“大蒙古国”。大蒙古国建立后,开始不断扩张, 1218年,灭亡西辽、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继承汗位。1234年,蒙古和南宋南北夹击,灭亡了金朝。之后,蒙古便把目光放到南宋身上,于1235年开始大举出兵南下攻宋。
蒙古对南宋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两淮、荆襄、川蜀。而川蜀因为地处长江上游,一旦被攻下,蒙古大军可顺江直抵南宋首都临安城,因此成为蒙古的首要进攻目标。为了阻击蒙古军队,南宋军民开始在川蜀修筑各处堡垒营寨,依托当地险要地形与蒙古大军周旋。
1243年,四川制置使余 _于钓鱼山开始筑城,并将合州府和石照县治所都搬到了钓鱼城里。其后王坚和张钰驻守时又分别进行了加修,就这样,以钓鱼城为首的各个营寨堡垒加上川蜀的山地优势,打造了一整套坚固的山地防御体系。
在这些密密麻麻的堡垒营寨之中,共有八座重点建设的城寨。它们分别是:金堂云顶城(今成都市金堂县)、蓬安运山城(今南充市蓬安县)、苍溪大获城(今广元市苍溪县)、通江得汉城(今巴中市通江县)、奉节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合川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南充青居城(今南充市高坪区)、剑阁苦竹城(今广元市剑阁县)。这八座城寨撑起了整个的防御体系,又被称为“蜀中八柱”。
因为营寨众多,蒙古军队在攻打时,势必会受到其它营寨的袭扰,只得分兵围困,这样就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而且川蜀之地山岭、河流众多,比如钓鱼城就依山而建,三面环水,而不临水的东面又居高临下,蒙古大军根本就发挥不了骑兵优势。
另外,钓鱼城不单单只是一座营寨。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内城里面有炮台、兵器作坊、府衙、军营等各类设施,而且还凿挖了14所天池、92口井保证供水。更重要的是,在城内和周边山岭上还耕种了几千亩良田,即便是蒙古大军长期围困,也不担心。而蒙古军队多次进攻四川,在面对钓鱼城时都只能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号“成吉思汗”,定国号为“大蒙古国”。大蒙古国建立后,开始不断扩张, 1218年,灭亡西辽、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继承汗位。1234年,蒙古和南宋南北夹击,灭亡了金朝。之后,蒙古便把目光放到南宋身上,于1235年开始大举出兵南下攻宋。
蒙古对南宋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两淮、荆襄、川蜀。而川蜀因为地处长江上游,一旦被攻下,蒙古大军可顺江直抵南宋首都临安城,因此成为蒙古的首要进攻目标。为了阻击蒙古军队,南宋军民开始在川蜀修筑各处堡垒营寨,依托当地险要地形与蒙古大军周旋。
1243年,四川制置使余 _于钓鱼山开始筑城,并将合州府和石照县治所都搬到了钓鱼城里。其后王坚和张钰驻守时又分别进行了加修,就这样,以钓鱼城为首的各个营寨堡垒加上川蜀的山地优势,打造了一整套坚固的山地防御体系。
在这些密密麻麻的堡垒营寨之中,共有八座重点建设的城寨。它们分别是:金堂云顶城(今成都市金堂县)、蓬安运山城(今南充市蓬安县)、苍溪大获城(今广元市苍溪县)、通江得汉城(今巴中市通江县)、奉节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合川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南充青居城(今南充市高坪区)、剑阁苦竹城(今广元市剑阁县)。这八座城寨撑起了整个的防御体系,又被称为“蜀中八柱”。
因为营寨众多,蒙古军队在攻打时,势必会受到其它营寨的袭扰,只得分兵围困,这样就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而且川蜀之地山岭、河流众多,比如钓鱼城就依山而建,三面环水,而不临水的东面又居高临下,蒙古大军根本就发挥不了骑兵优势。
另外,钓鱼城不单单只是一座营寨。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内城里面有炮台、兵器作坊、府衙、军营等各类设施,而且还凿挖了14所天池、92口井保证供水。更重要的是,在城内和周边山岭上还耕种了几千亩良田,即便是蒙古大军长期围困,也不担心。而蒙古军队多次进攻四川,在面对钓鱼城时都只能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蒙古对南宋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两淮、荆襄、川蜀。而川蜀因为地处长江上游,一旦被攻下,蒙古大军可顺江直抵南宋首都临安城,因此成为蒙古的首要进攻目标。为了阻击蒙古军队,南宋军民开始在川蜀修筑各处堡垒营寨,依托当地险要地形与蒙古大军周旋。
1243年,四川制置使余 _于钓鱼山开始筑城,并将合州府和石照县治所都搬到了钓鱼城里。其后王坚和张钰驻守时又分别进行了加修,就这样,以钓鱼城为首的各个营寨堡垒加上川蜀的山地优势,打造了一整套坚固的山地防御体系。
在这些密密麻麻的堡垒营寨之中,共有八座重点建设的城寨。它们分别是:金堂云顶城(今成都市金堂县)、蓬安运山城(今南充市蓬安县)、苍溪大获城(今广元市苍溪县)、通江得汉城(今巴中市通江县)、奉节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合川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南充青居城(今南充市高坪区)、剑阁苦竹城(今广元市剑阁县)。这八座城寨撑起了整个的防御体系,又被称为“蜀中八柱”。
因为营寨众多,蒙古军队在攻打时,势必会受到其它营寨的袭扰,只得分兵围困,这样就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而且川蜀之地山岭、河流众多,比如钓鱼城就依山而建,三面环水,而不临水的东面又居高临下,蒙古大军根本就发挥不了骑兵优势。
另外,钓鱼城不单单只是一座营寨。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内城里面有炮台、兵器作坊、府衙、军营等各类设施,而且还凿挖了14所天池、92口井保证供水。更重要的是,在城内和周边山岭上还耕种了几千亩良田,即便是蒙古大军长期围困,也不担心。而蒙古军队多次进攻四川,在面对钓鱼城时都只能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1243年,四川制置使余 _于钓鱼山开始筑城,并将合州府和石照县治所都搬到了钓鱼城里。其后王坚和张钰驻守时又分别进行了加修,就这样,以钓鱼城为首的各个营寨堡垒加上川蜀的山地优势,打造了一整套坚固的山地防御体系。
在这些密密麻麻的堡垒营寨之中,共有八座重点建设的城寨。它们分别是:金堂云顶城(今成都市金堂县)、蓬安运山城(今南充市蓬安县)、苍溪大获城(今广元市苍溪县)、通江得汉城(今巴中市通江县)、奉节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合川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南充青居城(今南充市高坪区)、剑阁苦竹城(今广元市剑阁县)。这八座城寨撑起了整个的防御体系,又被称为“蜀中八柱”。
因为营寨众多,蒙古军队在攻打时,势必会受到其它营寨的袭扰,只得分兵围困,这样就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而且川蜀之地山岭、河流众多,比如钓鱼城就依山而建,三面环水,而不临水的东面又居高临下,蒙古大军根本就发挥不了骑兵优势。
另外,钓鱼城不单单只是一座营寨。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内城里面有炮台、兵器作坊、府衙、军营等各类设施,而且还凿挖了14所天池、92口井保证供水。更重要的是,在城内和周边山岭上还耕种了几千亩良田,即便是蒙古大军长期围困,也不担心。而蒙古军队多次进攻四川,在面对钓鱼城时都只能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在这些密密麻麻的堡垒营寨之中,共有八座重点建设的城寨。它们分别是:金堂云顶城(今成都市金堂县)、蓬安运山城(今南充市蓬安县)、苍溪大获城(今广元市苍溪县)、通江得汉城(今巴中市通江县)、奉节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合川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南充青居城(今南充市高坪区)、剑阁苦竹城(今广元市剑阁县)。这八座城寨撑起了整个的防御体系,又被称为“蜀中八柱”。
因为营寨众多,蒙古军队在攻打时,势必会受到其它营寨的袭扰,只得分兵围困,这样就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而且川蜀之地山岭、河流众多,比如钓鱼城就依山而建,三面环水,而不临水的东面又居高临下,蒙古大军根本就发挥不了骑兵优势。
另外,钓鱼城不单单只是一座营寨。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内城里面有炮台、兵器作坊、府衙、军营等各类设施,而且还凿挖了14所天池、92口井保证供水。更重要的是,在城内和周边山岭上还耕种了几千亩良田,即便是蒙古大军长期围困,也不担心。而蒙古军队多次进攻四川,在面对钓鱼城时都只能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因为营寨众多,蒙古军队在攻打时,势必会受到其它营寨的袭扰,只得分兵围困,这样就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而且川蜀之地山岭、河流众多,比如钓鱼城就依山而建,三面环水,而不临水的东面又居高临下,蒙古大军根本就发挥不了骑兵优势。
另外,钓鱼城不单单只是一座营寨。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内城里面有炮台、兵器作坊、府衙、军营等各类设施,而且还凿挖了14所天池、92口井保证供水。更重要的是,在城内和周边山岭上还耕种了几千亩良田,即便是蒙古大军长期围困,也不担心。而蒙古军队多次进攻四川,在面对钓鱼城时都只能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另外,钓鱼城不单单只是一座营寨。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内城里面有炮台、兵器作坊、府衙、军营等各类设施,而且还凿挖了14所天池、92口井保证供水。更重要的是,在城内和周边山岭上还耕种了几千亩良田,即便是蒙古大军长期围困,也不担心。而蒙古军队多次进攻四川,在面对钓鱼城时都只能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重庆一导游。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